满族找白氏家谱,听父辈讲。开封龙亭后有个历程(谐音)大院。里边住的都是白氏满族的。父亲是"永“字辈。
应该是“龙亭后有个里城大院” 也就是过去老开封市城墙的内城。 清朝各省首府都有八旗驻军,按清朝的规定,八旗家眷都住在府城的内城,也就是‘里城’。
驻豫八旗的开封里城,曾经是中原地区比较集中的满族聚居区,后来很多人都搬走了,所以今天里城的满族老户很少了。
开封的满族 白姓、翟姓、马姓、孙姓 是四个最大的家族,翟姓是(侧尔佳氏),马姓是(费莫氏),孙姓可能是(乌苏里氏)可惟独这个白姓 我一直没搞清楚。
我个人猜测(巴雅拉氏)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究竟是(白山巴雅拉),还是(巴尔虎巴雅拉),或是(叶赫巴雅拉)?我也没有确凿的依据。
建议你去河南省历史档案馆去查阅一下清代开封城的八旗编审档案,或是到河南省图书馆(开封老图书馆)去查阅一下晚清到民国初的《河南省志》或《开封府志》以及周边几县,尤其是鹤壁与安阳的地方志。也许能找到相关线索。
一、安徽滁州:云仁修立传。
二、安徽一支:坤仲玉敬桂。
三、安徽一支:现长洪云玉。
四、安徽萧县:大兆姬兴子,永传万世祥。
五、江西一支:以曾文德京伦期,铺国忠孝振家兴。
六、云南威宁白氏字辈:长年秉应天为之,正春联继时明运,信作家本毅然转。
七、云南大关白氏字辈:怀万可逢祥,廷正文凤朝,世建高永德,兴绍启开元,成大海喜天,荣昌运洪恩。
八、山东聊城一支:崇志玉书文俊学。
九、山东聊城一支:稀学德文咸林广。
帛[帛,读音作bái(ㄅㄞˊ),不可读作bó(ㄅㄛ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源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帛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记载:“帛,姓也,宋帛产之后,见韩非子。”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帛产之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帛氏,史称帛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平王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记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
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楚武王。他的儿子楚文王熊赀于周庄王姬佗八年(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为“楚”。
到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太子熊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国,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孙子楚惠王熊章在周敬王姬丐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即位后,楚国令尹子西又把熊胜招回国,担任巢大夫,赐封于白邑(今河南息县),称为白公胜。
可子西并没有实际上将白邑赐给熊胜,只是一个空头衔号,因此后来在晋国伐郑国时,子西出兵援救郑国,熊胜因子西言而无信,便乘机发动政变,杀死了子西,囚禁了楚惠王,并着手改革楚国朝政以争取民心,但最终以失败告终,遂自杀身亡。
熊胜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氏,史称白氏正宗;其后裔中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春秋时期的楚国,“白”与“帛”二字通义不分,可通假,因此该支白氏亦称帛氏、帛公氏、帛侯氏。
晋王朝建立后,在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公元290~306年),白氏与帛氏后裔按嫡、庶分称,嫡支称白氏,庶支称帛氏。
第三个源源:源于芈姓,出自 春秋战国 时期楚国官职执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执帛,楚国官名,亦称孤卿,即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
执帛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朝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在史籍《明史·官职志》、《清史稿·官职志》等中皆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例如在《前汉书·曹参传》中记载:乃封曹参为执帛。
执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帛氏。
第四个源源:源于回鹘族,出自汉、 晋朝 时期西域古龟兹国王族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国学家梁启超曾分析过,魏、晋时期西域僧人所用中土名称,其姓氏不必是本姓,而跟他们的籍贯有关。
在南北朝梁史籍《高僧传》中,以天竺(今印度北部)佛图澄为西域人,《高僧传》中记载为“竺佛图澄”,又称:“竺佛图澄者,西域人也,本姓帛氏。”
据近代史学家、外交家冯承钧(公元1887~1946年)的考证,在西域来华的诸多译经僧人中,确有帛姓者,如帛延、帛尸梨蜜多罗。这二人在史籍《僧传》及《经录》中,皆仅称其为西域人,而不明其为何国人,实际上此二人皆为古龟兹国人,为龟兹国王族后裔。当时龟兹国君主即姓帛。
在史籍《魏书·西域传·龟兹国》中,称龟兹国“其王姓帛”。
据史籍《后汉书》记载,汉和帝刘肇永元三年(公元91年),著名的大汉西域长史班超率汉军大破月氏,降服了龟兹国,并废其国王尤利多,改立原国王的侍子(庶子)白霸为王,从此,龟兹国历代君主皆为白氏,汉史中亦记载为帛氏。
汉安帝刘祜延光三年(公元124年),班超之子班勇再次征服整个西域地区,其时龟兹国王为白英。
据史籍《晋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中期(公元280~289年,)龟兹国王为白山。而后来符坚属下的大将吕光所攻杀之龟兹国王称为白纯,这在史籍《魏书》中记载了“吕光杀白纯而立白震为龟兹国王”。
据史籍《隋书》、《北史》的记载,隋大叶中期(公元605~616年),龟兹国遣使入隋献贡,时龟兹国王名白苏尼咥王。
据史籍《前唐书》记载,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薨殁之龟兹国王为白莫苾;而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农历6月曾遣使进献狗、马的龟兹国王名为白孝节。
在史籍《高僧传》中所记载的帛尸梨蜜多罗,即为龟兹国王之子,他本当承继王位,但他自愿让与其弟。则此国王之子而冠以帛氏之西域人,皆为龟兹国人。
据史籍《出三藏记集》所收《首楞严后记》记载,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优婆塞支施仑诵习须赖经》、《首楞严》、《上金光首经》等,其翻译者即为帛延,为龟兹国王的世子。按此上朔,则曹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三年(公元258年)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大乘方》等部中《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两卷及《小乘部》中《除灾患经》一卷的沙门白延,当亦为龟兹国人无疑。
在史籍《出三藏记集》中所收录的《阿维越致遮经》,是晋孝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农历10月14日沙门法护所译,其梵本乃法护于敦煌得自龟兹副使美子侯;又《出三藏记集·卷八》所收《正法华经·后记》中记载: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农历8月10日,法护在翻译《正法华经》时,有天竺沙门竺力与帛元信二人共同参校,帛元信盖亦为龟兹国来华之居士。
公元三世纪中叶以来,龟兹国佛僧中来华传译经典者,或为龟兹国中的显宦,自行赍负佛典至敦煌,而所授与者,不仅全为沙门,且有自龟兹国而来中原之居士,以襄助圣业者,是则龟兹国的佛教在公元三世纪中期已达隆盛之时。
在史籍《魏书·西域传·龟兹国》中称其王姓白,则来自龟兹国的白延、帛延以及帛元信等,皆为龟兹国王族之人无疑。如西晋永嘉中期(公元307~321年)来中原地区于建初寺传译密教经典的龟兹国沙门帛尸梨蜜多罗,据其传记所载,确为龟兹国王之子,则龟兹国的佛教在当时上流社会及王族之间颇具势力。
白延、帛延、帛元信、帛尸梨蜜多罗等王子身为龟兹国王族,以沙门居士身份陆续来中原地区传道,显然是发于龟兹国佛教徒传道热所引发的现象。
自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年中期(公元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二百余年间,中国成为西域佛僧传教的舞台,当时汉人对于佛教全为被动接受的,直至公元三世纪中期,始有一朱士行成为汉人对于佛教的积极接受的先例。公元四世纪以后,释道安、慧远、法显等人继之而起。显然,佛教传入龟兹国的时间远比中国为早。
据史籍《开元录》记载,西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公元291~306年),与法立共译经典四部十两卷的僧人法炬,当法立殁后,又自译四十部五十卷经籍,一般经典皆未明记法炬的氏族出身,但在《出三藏·记集》卷九中则记载了“帛法炬亦是博学道士”之语。译经僧人法巨也姓帛,亦为与龟兹国有关系之人。
在晋惠帝时期,还有一名为帛远(字法祖)的僧人,亦记载为白远,他译有《大乘方》等部中的《菩萨逝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严净佛土经》两卷、《大乘如来藏经》一卷、《郁伽罗越问菩萨经》一卷、《等集三昧经》一卷、《惟逮菩萨经》一卷、《如来兴显》一卷,《秘密部》中的《无量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檀特陀罗尼经》一卷,以及《阿含部》经典共十六部十八卷等经支。帛远为河内(今河南沁阳)儒者万氏之子,曾师事龟兹国僧人,因此其姓氏之“帛”显然与龟兹国有关联。
综其史书记载,古代龟兹国的王族,皆世袭白氏,晋朝以前白、帛二字通义,亦记载为帛氏。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 隋朝 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 宋朝 、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 秦朝 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 唐朝 初期废黜,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邓县)为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 汉朝 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2堂号:
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
三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晋陵帛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编六卷,末一卷现被收藏在 日本 东京国立博物馆、 美国 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晋陵帛氏宗谱二十两卷,外篇六卷,末一卷,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仁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安徽帛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 清朝 末期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广东台山鹤仪帛公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峻德堂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贵州帛氏乐阳族谱八卷,首一卷,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三历史名人:
帛 意:(生卒年待考),寿春人(今安徽寿县)。著名东汉朝将领、渔浦侯。
两汉之际,有颍川许昌人(今河南许昌)李宪,在王莽篡汉期间为庐江(今安徽合肥)属令(都尉)。王莽末期,王州公等起兵十余万,攻掠郡县,王莽以李宪为偏将军,率领庐江驻军击溃了王州公。王莽败亡后,李宪据庐江郡自守,其时帛意为李宪亲军侍卫。
在汉更始帝刘玄元年(公元23年),李宪乘天下之乱自称淮南王。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年(公元27年),李宪又自立为天子,置公卿百官,占有九城,拥兵十余万。
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汉光武帝巡游寿春(今安徽寿县),劝李宪投降,李宪拒绝。汉光武帝遂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等率军攻击李宪,并围困其守城舒县。
至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农历1月,马成率汉军攻克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李宪溃逃而走,其麾下原亲军军士帛意奋勇追斩李宪而降归汉军,李宪妻、子皆伏诛。
汉光武帝得信后大喜,特赐封帛意为汉渔浦侯。
帛 延:(生卒年待考),亦称白延,;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著名魏、晋时期高僧、佛经翻译家。
据史籍《出三藏记集·首楞严·后记》记载,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公元373年),著名佛教《优婆塞支施仑诵习须赖经》、《首楞严》、《上金光首经》等经著见世,其翻译者即为龟兹国王的来华世子帛延。
帛尸梨蜜多罗:(公元?~343年待考),汉名吉友;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著名魏、晋时期高僧、佛经翻译家。
帛尸梨蜜多罗,时人称为“高座”。原为龟兹国太子,让其弟继承王位,思想作风类似于中国春秋时吴国让位给弟弟的太伯。
帛尸梨蜜多罗让位之后,接受了佛教信仰,出家为僧。他天资高朗,风神超迈,迅速掌握了佛法精髓。晋永嘉年间,来到中国,恰值中原大乱,辗转渡江南下,来到建康,住于建初寺。后来与王公大臣们交游,丞相王导见而奇之,称为“吾之徒也”,引为同类,帛尸梨蜜多罗由此出名。太尉庾亮、光禄大夫周□、太常谢琨、廷尉桓彝等一代名士,都与他情趣相投,交往密切。尚书令卞壶也和他友善。
帛尸梨蜜多罗与诸名公交往,举止言谈常因不同对象而变化,各得其宜。例如,有一次王导来访,帛尸梨蜜解带宽衣,斜躺着与王导说说笑笑,妙语连珠。这时人报卞壶也来相访,帛尸蜜梨连忙穿戴整齐,恭敬严肃地把卞壶迎进客厅,端坐相对。这种明显的差别,引起人们的好奇,问他是何缘故?答曰:“王公欣赏人的风雅洒脱,卞令则以严谨的作风待人,所以我以不同态度相待。”诸公得知其故,无不佩服帛尸蜜梨精神洒属,皆得其所。桓彝想为帛尸梨蜜作一颂赞,想了很久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句。有人说:可用“卓朗”两字概括其为人。桓彝听了赞叹不绝,认为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标题了。
大将军王敦当时正出镇在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听说朝中诸公皆器重帛尸梨蜜多罗,心中怀疑,以为恐怕诸人是被帛尸梨蜜多罗的虚名迷惑了。及至他回朝亲自见到帛尸梨蜜多罗,顿为其风致征服,不觉兴奋地迎上前去,向帛尸梨蜜表示虔诚的敬意。周□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选拔,上任之前特意造访帛尸梨蜜,感慨地说:“若使太平之世,尽得选此贤才,真可使人心满意足了!”
元帝末年,王敦举兵叛乱,周□被害。于时王敦势焰熏天,周□的亲戚朋友无人敢临丧吊唁,帛尸梨蜜多罗独登门慰问遗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接着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变。最后挥涕收泪,神气自若。他的胆识、义气,使人感愧。
王导曾对帛尸梨蜜多罗说:“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帛尸梨蜜多罗答道:“若使我和常人一样,今天岂能在这里?”当时传为佳言。帛尸梨蜜多罗性格清高,不学汉语,与东晋公卿交往,要靠翻译。但他善于察言观色,颖悟非常。往往不待翻译,而已神领意得。大家无不赞叹他的天纵奇才。
他又擅长咒术,据说多有灵验。当时江南尚未传佛教咒法,他便主持译出《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杂神咒》各一卷。又援弟子觅历以“高声梵呗”(即用梵言高声唱赞颂佛、菩萨的短偈),传至后代。对于咒法和赞呗在江南的传播发展作出了贡献。
帛尸梨蜜多罗圆寂于东晋咸康年间(公元343年),终年八十余岁。朝野名公,都为之痛惜流涕。桓温便常对身边人说:“我小时候曾见过高座,便知他精神渊著,卓越出伦。”
王导之孙王珉曾拜高座为师,曾为之作序曰:“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戎?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禅;然日禅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性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
由此可见,帛尸梨蜜多罗在东晋公卿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帛尸梨蜜多罗生前曾在石子冈修头陀行,死后即葬于该地。后来有僧人在其地建寺,名为“高座寺”。
帛元信:(生卒年待考),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著名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
著名的佛教《阿维越致遮经》,是晋孝武帝司马炎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农历10月14日由沙门法护所译,其梵本乃法护于敦煌得自龟兹副使美子侯;据史籍《正法华经·后记》中记载: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农历8月10日,法护在翻译《正法华经》时,有天竺沙门竺力与帛元信二人共同参校,帛元信盖即为龟兹国来华之居士。
帛法炬:(生卒年待考),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著名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
据史籍《开元录》记载,西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公元291~306年),与法立共译经典四部十两卷的僧人法炬,当法立殁后,又自译四十部五十卷经籍,一般经典皆未明记法炬的氏族出身,但在《出三藏·记集》卷九中则记载了“帛法炬亦是博学道士”之语。译经僧人法巨也姓帛,亦为与龟兹国有关系之人。
帛 远:(生卒年待考),亦称白远,原姓万氏,字法祖;河内人(今河南沁阳)。著名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
帛远译有《大乘方》部中的《菩萨逝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严净佛土经》两卷、《大乘如来藏经》一卷、《郁伽罗越问菩萨经》一卷、《等集三昧经》一卷、《惟逮菩萨经》一卷、《如来兴显》一卷,《秘密部》中的《无量破魔陀罗尼经》一卷、《檀特陀罗尼经》一卷,以及《阿含部》经典共十六部十八卷等经支。
帛远曾师事龟兹国僧人,因此改其姓氏为“帛”,显然与龟兹国帛氏高僧有关
哥们为你这10分我豁出去了!!!
岫岩满族自治县中的岫岩满族姓氏(转)
满族姓氏的由来
岫岩满族的祖籍多居长白山一带,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在八旗当差。初驻兴京(今新宾),后进驻盛京(今沈阳),再迁居北京,康熙年间拔还盛京,再拔来岫岩驻防。还有一部分原住乌拉(今吉林市),1678年(康熙十七年)经议政王大臣奏准,兵丁眷属万余人移驻盛京,编入各“牛录”(八旗的基层组织)当差,后又拔往各城,附入八旗,来至岫岩。
姓氏,满语称“哈拉”。满族的姓氏历史悠久,共有697个。满族多以部落和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特征为其姓氏,其姓氏为多音节。入关后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简化为单音节汉字姓氏。冠以汉字姓氏的多取原姓氏的第一个音节为姓。如原姓赫舍里氏改姓赫、何;富察氏改姓富、傅;佟佳氏改隆佟;马佳氏改姓马;奇德里氏改姓齐;乌扎拉氏改姓吴。有的取译音谐音为姓,如他塔拉切音为唐;瓜尔佳切音为关;栋鄂氏切音为董。有的取译意之音为姓,如易察汉译意为羊,谐音杨姓。也有的取译音为姓,如爱新译意为金,则以金为其姓。
满族八旗姓氏及分布
哨子河乡曹氏(索绰罗氏)。长白山五道沟人(安祭祀时供五个香碟,族人自行断定,并无其他依据。其他姓氏的几道沟之说,也同此)镶红旗,其京始祖(即在北京的始祖)松吾突,为一等轻车都尉。1644年(康熙三年)自北京拔入岫岩防御。曹氏行辈由排列为二十八字诗:“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哨子河乡汪氏(完颜氏)。镶蓝旗,完颜部后裔。祖先曾在铁岭范河南居住。来岫后先择城南蓝旗营居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居住,又移居孤家子,最后落户于哨子河西蓝旗屯,子孙世居。自第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景福长”。
哨子乡白氏。正黄旗。京始祖崇厄力,为护军校。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自第十二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哨子河乡赵氏。长白山四道沟人,正黄旗。初来落户在岫岩镇。
大房身乡蔡氏(萨嘛喇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拔至凤凰城驻防,镶蓝旗。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红旗。始祖三泰为京都文职笔贴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拔驻开原,同年又拔往岫岩。自第八代起行辈二十字诗为:“文景德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哈达碑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初来落户在雅河,又从雅河分到前营镇燕窝一支,庄河一支,哈达碑镇徐家堡子一支。徐家堡子一支是1748年(乾隆十三年)买地落户的。
哈达碑镇满氏。白长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户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婚为正白旗。自1877年(光绪三年)订下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德承吉林贯崇荣、英明景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家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偏岭镇关氏(瓜尔佳氏)。原居长白山西东北浑河。1651年(顺治八年)由北京拔至岫岩。1924年(民国十二年)冬,编行辈排十四字诗为:“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杨家堡镇杨氏(易穆查氏)。辽东旧族,渤海国后裔,正黄旗。三世祖黑色携侄子黄行来岫岩,住在县城西门里道北。
杨家堡镇齐氏(易塔喇氏)。齐氏祖居北京巴颜洛豆籽胡同,镶白旗。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拔岫岩驻防,来三大支。行辈排四十字诗为:“○○永○○、保恩常贵庆、○○英奎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事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为谱书上字迹辨认不清)。
兴隆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择大、小虎岭而居。自第十一世行辈二十字诗为:“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文明”。
兴隆镇赵氏。先人多尔衮。有一支到开原,又从开原来岫。
兴隆镇费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镶红旗说法不一。始祖巴力虎先到了热河,雍正年间来岫岩,占地娘娘沟。
兴隆镇田氏。祖居长白山都市口,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到岫岩,落在娘娘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买费错土地,落在兴隆娘娘沟。
苏子沟镇王氏。镶苏旗。二世祖平突由京拔入岫岩,充当甲兵。生子六人。长子安索住,居城南仙人嘴子。次子阿林太,居城北黄旗沟东街。三子阿三太,居城北黄旗沟后房子坟茔等处。四子朱林太,居城北兴隆沟处,后移居远方,无从稽考。五子吾兰泰,居城北黄旗沟西街。六子宁古太,居城南仙人嘴子小河南边。自京始祖行辈排三十字诗为:“达平太阿那、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均溥荣培”。
岫岩镇唐氏(他塔喇氏)。长白山八木地人,正蓝旗。其先祖世袭五品,敕封云骑尉,京始祖居住在北京盔甲厂,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拔岫岩驻防。
朝阳乡吴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自第十代行辈二十字诗为:“国庚文明世、佩光富贵荣、崇兴秉正、永庆和显同”。
朝阳乡鲁氏。长白山三道沟人,正白旗。
岭沟乡赵氏。长白长五道沟人,正黄旗。一支在北京,一支来岫岩。自民国年间行辈排二十字诗为:“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新甸镇石氏(石马拉氏)。镶蓝旗。因拔兵驻防岫岩。行辈排四十字诗为:“那花跃金永、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庭”。
新甸镇白氏(那塔喇氏)。祖居长白山二道沟。
雅河乡洪氏。正蓝旗。京始祖洪雅居住在北京紫竹林胡同。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驻防。初住城南三十里南岔沟的荞麦沟,后移居洪家堡子。
雅河乡巴氏(阿尔巴氏)。正蓝旗。
红旗营子乡于氏(巴颜氏)。正白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先祖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而京,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辞官带领族人来岫。早先居住在兴隆,取地名巴颜克拉屯(今地名不可考)。后来族人大部迁往红旗营子,定居于家堡。
红旗营子罗氏(富察氏)。正白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城拔兵岫岩驻防。自第八辈二十字诗为:“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水、德广世绍长”。
红旗营子乡关氏(瓜尔佳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落户哈达碑徐家堡。行辈排16字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大营镇何氏。长白山头道沟人,正蓝旗。
大营镇温氏。长白山七道沟人,正蓝旗。
龙潭镇白氏(齐义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
汤沟镇沈氏(爱新觉罗氏)。镶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户于东大营子,后移居汤沟东虎沟(今东兴村)。行辈排10字诗为:“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哈达啤镇张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红旗。京始祖在北京有一四面井,来岫岩后也建一四面井。
前营镇傅氏。长白山五道沟人,镶黄旗。
前营镇佟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白旗。
前营镇闻氏。正白旗。来岫先落户仙人嘴,后移居闻家沟。
--------------------------------------------------------------------------------
蒙古八旗姓氏及分布
蒙古八旗多为归附满族的蒙古人,康熙年间拔往盛京,后来拔往岫岩。他们有:哈达碑镇李氏(李雅拉氏)。蒙古镶红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先在奇凤峪落脚(即现今哈达碑镇徐家堡村九龙村民组)。后代长子适到汤池,次子、三子迁到李家堡一带。自第七、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云广承洪德、文林佐国良、本源多福实禄、兰桂永吉祥”。
哈达碑镇谢氏(萨拉氏)。蒙古镶蓝旗。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来到岫岩,两支留在偏岭,一支到谢家堡子。行辈十五字诗为:“阿坤成祥普、忠文延世勇、玉德庆春长”。
前营子镇张氏(治良匡氏)。嫡系蒙族。镶黄旗。十三世祖伯尔格,通汉文,娴武技,1741年(乾隆六年)任岫岩防御使来岫岩。
此外还有汤沟镇卜氏,正黄旗;苏子沟镇何氏,镶红旗;大营镇黄氏;朝阳乡鄂氏、包氏、勤氏等。
--------------------------------------------------------------------------------
汉军八旗姓氏及分布
汉人入旗籍者组成汉军八旗。其来原来一为明代土著居民,先入盛京旗籍;二为1651年(顺治八年)和1726年(雍正四年)岫岩开垦,准许外地迁入的汉族人报名领地入旗当差;三为三藩之乱被平定后,迁入的俘虏。据说这些俘虏先由云南拨至山西小云南(为纪念自己是云南人,将在山西的居住地命名为小云南),又从山西小云南到山东,再从山东转徙回来。
汉军八旗,较为集中的有哨子河乡,聚居着张、邓、杨、刘四个大家族。还有黄花甸镇、三家子镇、牧牛乡的刘氏。
--------------------------------------------------------------------------------
巴尔虎蒙古姓氏
清代分八旗,岫岩却多 巴尔虎旗,而成九旗,此事引起很多人注意。其实巴尔虎本附属正黄旗,为蒙古人,在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奉旨适入岫岩,因独立立署,而称为巴尔虎旗。
岫岩属巴尔虎旗的姓氏有寇氏、白氏、石氏等。
--------------------------------------------------------------------------------
其它满族姓氏及分布
岫岩还有许多满族家族在资料上没有记载属于族八旗还是蒙西八旗、汉军八旗。但大部分应为满族八旗。
红旗营子乡唐氏。正红旗,长白山五道沟人。康熙年间来岫,至今已10代以上。
苏子沟镇戴氏。镶白旗,原长白山二道沟人。始祖代敏,二世祖宝柱,三世祖色登阿,下传12代以上。
苏子沟镇齐氏。镶黄旗,长白山二道沟人。始祖穆常阿,二世祖者库纳,三世祖五林太、四世祖全保,全保生4子,传至今13代以上。此地齐姓与朝阳乡方家沟村齐家堡齐姓为同宗。
苏子沟镇关氏。正白旗,原长白山苏完部。于清太宗年间到盛京,后到,凤城驻防,落居古龙山,后来岫岩,下传12代以上。
苏子沟镇马氏。镶黄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始祖达尔当阿,下传12代以上,除苏子沟一支外,大营子火石岭还有一支。
苏子沟镇关氏。镶红旗,长白山三道沟人。祖上朱成阿,顺治年间来岫岩当差。朱成阿这子关世军落居苏子沟蔡家隈。另有一支居成西和大营子横山村关家堡子。
苏子沟镇蔡氏。正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祖上八兴市布来岫。
哈达碑镇何氏。镶黄旗。其兄弟4人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随军来岫,定居哈达碑等地。
石灰窑镇赵氏。镶黄旗,原籍长白山六道沟。后迁居北京,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草帽胡同迁居岫岩。来岫自始祖赵常明迄今17代以上。
石灰窑镇佟氏。正黄旗,始祖原籍长白山七道沟。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居住,来岫始祖朱兰泰,至今已13代以上。
石灰窑镇丁氏。镶红旗,原长白山头道沟人。由长白山迁居盛京,再到北京,再由北京迁至岫岩。
石灰窑镇徐氏。镶红旗,始祖原居北京西冀门岩屯,三世祖破脸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驻防。
拨来岫岩的一佐领,属正黄旗满洲旗分惟巴尔虎人怕被佛满洲人轻视,经北京批准,独立巴尔虎旗衙门,因满洲原有八旗,因号巴尔虎为第九旗,(仍是正黄旗满洲岫岩县满族中的巴尔虎旗人,有寇姓,白姓,石姓等岫岩的八旗满洲中,还有原是汉人的白姓。
《满族宗谱研究》一书,在岫岩白家搜集到的族谱《白氏源流族谱》,于1882年撰修。后在1922年续修,续修包括:《文秀公子子孙孙图谱》两册及《凌云堂白氏事宜录》一册。顺出这样的祖系关系:
一世:崇厄力(生五子:罗起、托起、保喜、保柱、失名。其中保柱公无后人,失名返回北京居住)
我支系二世祖:保喜(崇厄力公三子)
我支系三世祖:伯宁(保喜公长子)
我支系四世祖:五十七(伯宁公三子,分家后时代居住在黄旗沟。有二子:群住、文秀。群住公后奉朝廷公文,携其二子驻守当时的吉林府双城堡,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的双城市,但此支系无法联系到后人)
我支系五世祖:文秀(五十七公次子)
我支系六世祖:该文献未表述,但在族谱续修本的《文秀公子子孙孙图谱》中肯定有收录。
我支系七世:“亮”字辈。(其中白景亮是《白氏源流族谱》在1882年的撰修人,字执斋。)
我支系八世:“瑜”字辈。(其中白瑜瑞是《白氏源流族谱》在1922年的续修人)
我支系九世:“廉”字辈。
我支系十世:“润”字辈。
我支系十一世:“树”字辈。(我本人属于本辈份)
1922年,续修本中列出本支系的十二世至三十一世的命名:国玺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事,做善学吉人。李林先生是《满族宗谱研究》一书的作者,可能在抄录的过程中,也可能是在出版社排版的过程中发生了谬误,将“玺”字误写为“锡”。家乡现已经有玺字辈后人。
那塔拉氏(白氏)并不是真正的老姓,始祖祖居长白山,隶正黄旗满洲,顺治定鼎燕京,始祖从龙入关,传至护军校崇厄力,生二世祖兄弟五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自北京拔驻岫岩,祖居哨子河乡大岭后白家堡,教场沟,玲沟,北沟,南黄旗沟,凤城的 这是所有资料确定的。
白姓的满族老姓来源有: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拜)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莽果氏、巴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鄂尔图特(蒙古)、拜都氏(蒙古)、巴岳图氏(蒙古)、巴岳特氏(蒙古)、塔喇巴齐克氏(蒙古)、萨拉(蒙古)、拜尔达氏(蒙古)、拜英格哩氏(鄂温克)、白氏(汉军)。
居住辽阳八旗蒙古人,巴雨特氏,汉文白姓。辽宁省少数民族志记载,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属,同满汉八旗兵丁及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分拨到新宾、凤城、岫岩等县。蒙古族巴雨特氏,其家谱记载,其始祖巴彦代居长白,后跟努尔哈赤起兵建州,先于沈阳吴家堡子定居,被编属盛京将军衙门蒙古八旗正红旗文兴牛录。二世祖虎什巴、世格、克什图三支迁至辽阳官屯。从第七世起,因巴雨特谐音白,逐改为汉文白姓,传自今日,有70户300多人,居住官屯、高力寨、城门口等村屯。
居住辽阳巴尔虎部蒙古人。史料记载巴尔虎部,属蒙古游牧八旗。清代在张家口外游牧。他们最早居住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巴尔虎部蒙古人已南迁到外蒙交界处,属于外蒙古喀尔喀各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击溃了喀尔喀三部,巴尔虎也随喀尔喀蒙古南下附清,被清安置在张家口外驻牧。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对巴尔虎蒙古人重新编旗。当年九月,盛京地区拨来巴尔虎蒙古人5000余口,其中壮丁1273名,编为10佐领。驻盛京(沈阳)3佐领,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7城各一佐领。居住辽阳巴尔虎蒙古族有二支系。一支为辽阳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有55名巴尔虎兵丁定居达子营(今首山镇第四居民委),属当时驻辽阳的1佐领。另有一支,据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家谱和钟毓中举朱卷记载正白旗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汉文白姓属奉调驻岫岩巴尔虎蒙古族人,其后,二世祖世袭佐领阿于什调至辽阳驻防,家属随任在辽阳城东南达子营定居,繁衍数百人。1974年建辽化,达子营蒙古族全部动迁到石厂峪、杏花村、早饭屯、大打白狐、小打白狐村。
史实和资料可以确定这样的认识:撒哈拉氏后裔、正红旗八旗蒙古族巴雨特氏后裔、正白旗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后裔和首山镇第四居民委巴尔虎部蒙古族后裔为辽阳市蒙古族人口构成的主体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为干部调动,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及厂矿企业动迁等,又迁入一部分蒙古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扩大增加了辽阳蒙古族人口,1990年人口谱查全市有蒙古族2331人,其中在灯塔市852人,辽阳县383人,白塔区362人,宏伟区310人,太子河区195人,文圣区166人,弓长岭区63人。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S226;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回族白姓出自改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出自赐姓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白逸宇肇安后,繁衍生息,子孙主要聚居于安溪6个乡镇,以龙门镇最多。
1 榜头村白氏
据安溪榜头《白氏族谱》载:开安始祖白逸宇,卒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二世祖温泉“幸生五子,分派五宗”,不愿远离桑梓以弃父母坟墓,留守故居。不久因福海后林僻居,挈眷移居榜头华汤。后因人丁兴旺,耕地、宅基地有限,后裔除聚居该村坂头、福海、崎头、宫兜(约1200人)等角落外,大批宗亲陆续向近乡邻村和邻县外省徙居蕃衍。
2 寮山村白氏
四世白蕃(坪山)、白丙(梧山),徙居山坪,兴建三厅祖祠。五世白居帑(字迪用,号行斋),移居赤岭山;白居生(字迪荣,号顺坪),移居寮头。八世白阳春(字学丰,号安亨)、白芳春(学郁),移居尾头桥。十世白贺(中乐)、白任(桥道),移居寮头。现聚居该村12个角落,有白姓2434人。
3 榜寨村白氏
六世白祖崇(国圣)、白祖瑗(爱田),分别移居后窟和下寨;八世白玉珵(建盈)、白宠(标选)和武魁白士鳌、太学生白龙登,分别移居前墘、牛角湾、石墩等地。现聚居该村9个角落。有白姓2605人。
4 美卿村白氏
六世白显祖(字国俊,号依峰),移居坑内;七世白琛(字文琅,号肖峰),移居坑头;七世白高(字汉明,号学照)、白忖(予心),分别移居后窟和大湾;八世白朝圭(字耀职,号述所),移居顶崎;九世白士然(光甫),移居湖仔;九世白居瑗、白居汴(标祉),移居坑头;十世白竹(华隐)、白周(盛节),分别移居大份和后垅仔。现聚居该村26个角落,有白姓2195人。
5 龙门村白氏
六世白显基(字国成,号玉波),移居下埔;七世白希瑜(文琼)、白于哀(字文恒,号立峰)、白于复(字文金,号次峰),分别移居溪尾和松柏林;八世白复翱(字学腾,号随台)、白复业(学广)、白复道(学忠),分别移居溪东、溪尾和田中央。现聚居该村8个角落,有白姓1582人。
6 和平村白氏
五世白润(字庆明,号纳斋),移居龟山;六世白球(松崖),移居石峰口;九世白衷赤(字汉及,号丹石),移居田当。现聚居该村12个角落,有白姓2050人。
7 白芸村白氏
六世白恋(露中)、七世白于志(字文尹,号振峰)、九世白酉(标实)、白启所、白启助和十世白嗣嶷(庄甫),移居坑墘;十世白文,移居白芸。现聚居该村10个角落,有白姓1107人。
8 金狮村白氏
十世白光,移居上汤。现聚居该村5个角落,有白姓1102人。
9 湖山村白氏
五世白惠生(裕斋),移居芼岭脚。现聚居该村4个角落,有白姓64人。
10 观山村白氏
五世白玄生(敦斋),移居观兰山;十一世白遹(成轩)、白迦(遵轩),移居福地厝。现聚居该村6个角落,有白姓995人。
11 大生村白氏
聚居该村寨顶、维新后、大坋、厝烧仔、顶坑、福海坂等10个角落,有白姓659人。
12 其他
龙门镇光孝村山脚、山头村垟当、翠坑村翠坑,官桥镇莲兜美村、上苑村、官桥居,城厢镇南英村,虎邱镇双都村,西坪镇西坪村,凤城镇凤山、南街、北石、朝阳、东岳、凤明、上西7个居委会等地,亦聚居着白姓人。
安溪榜头白氏族大丁众,根据榜头《白氏族谱》等记载,自明朝起不少宗亲迁徙外地开拓。
满族找白氏家谱,听父辈讲。开封龙亭后有个历程(谐音)大院。里边住的都是白氏满族的。父亲是"永“字辈。
本文2023-10-12 21:54: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