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意思解释 厚重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厚重的意思解释 厚重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第1张

厚重的意思: [hòuzhòng]

1又厚又重:~的棉帘子。

2丰厚:~的礼物。

3敦厚持重:为人~笃实。

厚重百科解释:

厚重指丰富而贵重,出于《汉纪·高祖纪》。

厚重的详细解释: 厚重 [hòu zhòng]

敦厚持重。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 周勃 厚重少文,然安 刘 氏者,必 勃 也。” 宋 王安石 《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君厚重有大志,不妄言笑。”《明史·刘仲质传》:“ 仲质 为人厚重笃实。”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其民厚重,故虽直抒胸臆,犹能止乎礼义。”

浑厚庄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欲於大殿书‘大雄之殿’四字……以‘大’‘之’二字皆少笔,宜结体厚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作诗不可不辨者,……厚重之与笨滞也,纵横之与杂乱也:亦似是而非。” 秦牧 《茅台·花雕瓶子》:“采取独特的形式,在朴素中注意到和谐,端庄,厚重,光泽。”

厚实,有分量。

宋 岳飞 《申省进兵渡江札子》:“今据诸处申到,番伪敌马厚重,欲分路前来侵犯。”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即墨 刀尤精鍊厚重。”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的意思,以为季刊比月刊较厚重。”

丰厚隆重。

唐 张鷟 《游仙窟》:“予与夫人娘子,本不相识,暂缘公使,邂逅相遇。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厚待,看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宁 欲观之,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於益厚重 燕 。”

厚重的近义词: 稳重 厚重的反义词: 轻薄 厚重造句:

1、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元旦快乐。

2、厚重浑圆的荷叶拥托起亭亭玉立的清莲。

3、如果说,母亲的爱如水一般深远,那么,父亲的爱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4、厚重的窗帘挡不住那悄悄溜进来的暖阳,侧过身子最后留恋着薄被的清新,却渐渐被那调皮的暖阳吸引,因为它带来了它的乐团,微微的小风起调,树梢上的小鸟唱了。

5、厚重的晨雾静静地弥漫。

6、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难忘的童年生活就只是这本书的扉页。

7、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虎年快乐。

8、钉子,锤炼于钢铁,却没有钢铁的厚重。

9、天气并不冷,但我还是习惯的盖上厚重的被子。

10、书籍像大海一般,翻滚着辉煌而厚重的文化激流。

11、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需要你领略沉稳与厚重。

12、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大海,但你可以做自在的游鱼;也许你无法拥有厚重的大山,但你可以做挺拔的青松。

13、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14、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一无所有,只有在学会付出之后,才能够得到回报;只有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奉献的时候,才会收获喜悦和幸福,也会收获他人的付出。此时,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厚重的生命!才真正拥有了它。

15、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新年快乐。

16、在人际交往方面,远安人特别注重礼貌待人,用语虽粗鲁而土气,但表述准确而厚重。

17、父爱似山,载着岁月的厚重;父爱似水,涤荡生活的艰辛;父爱似海,淘尽征程的疲提交回答乏。

18、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虎年快乐。

19、重重地,轰然,厚重的东西落下的样子。

20、冬天的雪,纯洁而妩媚,给大地送上厚重的棉衣。

问题一:厚重感什么意思 看说什么了 、

比如说一件物品可能是说有底蕴啊 、

比如说一个人可能是委婉的说胖啊 、

比如说一句话可能有深刻的寓意啊 、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 、一个字、一个词、都会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不同的环境中更是有不同的寓意 。

当然这些也是我自己的理解 、不能算是标准答案 、具体是什么意思、还要你自己才能体会到。

问题二:一个人很厚重什么意思。 傻不拉几的就是厚重

问题三:说人的脸有厚重感是什么意思 意思应该是面貌长的比较苍苍吧,,

问题四:为人厚重什么意思 20分 说一个人敦厚持重。(额,持重就是成熟稳重)

《明史・刘仲质传》:“ 仲质 为人厚重笃实。

问题五:历史厚重感是什么意思 首先自己的历史知识要深厚如果只有高中课本里那点历史知识的话,即使是妙笔生花也写不出厚重感厚重感,又厚又重,无非是国家存亡,英雄折腰,蜿蜒曲折,悲惨经历,血的考研。。。。

首先你要熟悉历史,以及历史人物。这是要靠文学基础累积起来的,应付高考,速成是不可能的。要么你就学会聪明的套作,挑几个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记住他们的历史功过,但是不能老套的模仿别人写过的题材。创新以及选材很重要,要学会尝试有些新的东西,但是高考应试作文又必须谨慎,免得写走题了。切忌写自己所不熟悉的历史以及走题和生搬硬套。

问题六:人格,或者性格厚重是什么意思啊 人格就是用五格法起时,人的姓的笔划数加上名字中,中字的笔划数的和,它是姓名的主格,评述人的性格为人等。 如张健伟:张11划加上健11=22划 22即是人格 性格厚重的意思是说这个人,为人厚道,重感情,守信用。

问题七:于心,于人,于过去,都将是一种厚重,什么意思 说人,必于心见之;说心,必于人见之。人与心,心与人,总若离开不得。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 说人,必于心见之;说心,必于人见之。人心就是主宰的意思,一为主动,一为宰制,或者可以说成是自觉能动性。相比之下,动物虽也活动不已,但没有自觉,只是本能驱动,谈不上主动,而且不能宰制,对自然只能逆来顺受。

问题八:人品厚重性格宽厚是什么意思? 人比较实在而已。

问题九:有人说我心思厚重 是什么意思 用的有点不合适。如果是说你心思重的话就说你心眼比较多,比较深。

问题十:说一个人个性刚强,沉着厚重是啥意思?求解答 15分 只能是相对而言,痛苦和挫折,可以把人磨砺得更刚强和抗击打

一、三公三孤

明代中枢政务机构初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代仅置三公,未有三孤。惠帝、成祖时,曾一度废公、孤官,至仁宗时复置。《明会要·职官一》引《弇山集》说:

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即位,授张辅太师、沐晟太傅、陈懋太保;蹇义进少师、杨士奇进少傅、夏原吉进少保。於是公、孤立官备。

公、孤为皇帝之辅佐官,职位崇高。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四人在宣宗时犹受恩宠。《昭代典则》载明宣宗赐玺书说:

古者,师保之职,论道经邦,不烦以政。少师义、少傅士奇、少保原吉、太子少傅荣,皆祖宗遗老,畀辅朕躬。今黄发危齿,尚令典烦剧,兼有司之事,非所以优之也。其辍所务,朝夕在朕左右,讨论治理,共宁邦家。其勋阶爵禄并如故。

自蹇义等以后,公、孤立官无专授,实际上是一种虚衔。中期以后,成为勋戚及文武大臣之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之例,惟死后赠之。万历年间,张居正为太师,实掌朝政,这是特例。

二、废中书设内阁

明代初年,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随后,朱元璋又对中央统治机构进行了改革。当时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等人手中。他们作威作福,独断专横,“生杀黜陟”,不向皇帝奏明就直接执行。《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曾“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显然是裁抑中书省权力的一个措施。但胡惟庸等人却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组织党羽,在外招集军马,并派人勾结倭寇,又向蒙古贵族残余势力称臣,请兵为外应,阴谋武装政变。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等人,并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分中书省及丞相权力归属六部,相对提高六部职权和地位,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实录》卷129载: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已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置“四辅官”,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通纪》载:

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以雨旸时若,验其称职与否。

不久废去四辅官,并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设内阁於殿廷,以大学士担任顾问兼秘书的职务。《昭代典则》说: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丙午,初置大学士,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使侍左右备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召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

本来,内阁既非官署官,也非职官名。开始只是简任文臣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这些人原官的品秩低,不兼部务,也无官属,不能直接指挥行政,与东汉的尚书、唐代的翰林学士性质略同。久而久之,这些人逐渐升迁,并有了正式的办事处所,大学士本身品秩只有五品,但其所迁任的官往往以至尚书、侍郎,或有加衔至于“三公”者。这样,内阁的地位才逐渐提高。明成祖以后,大学士开始参预机务。《词林典故》说:

永乐初,命编修等官,於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渐升大学士诸职。仁宗或加师、保及尚书、侍郎、卿,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大学士。凡大学士加三师,则为一品;加尚书,二品;侍郎,三品;若未加升而只系大学士者,则仍正五品。

仁宗以后,阁臣之权加重,至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大学士的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上。这时,内阁就类似于唐代的中书门下省了。唐代中书门下省官员互称阁老,明代大学士一般也称阁老。内阁大学士虽然表面位尊而权重,但是独立发挥其权力的机会却甚少,因其内受制于宦官,外则用人之权集中於吏、兵两部。《明史·职官志》说: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由此可见,若以明代的内阁大学士具有宰相的权力,那是不恰当的。

三、六部

明代中枢六部初置于洪武元年,各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隶中书省统辖,分理国家诸事,其职至重。《昭代典则》说: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丁丑,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仍隶中书省。帝(太祖)召六部尚书入见奉天殿,谕曰:“朕肇基江左,军务方殷,官制未备。今以卿等分任六部。国家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者六部,至为要职。凡诸政务,宜悉心经理,或有乖违,患及天下,不可不慎。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六部具体职掌,并於岁终进行考绩,分其优劣,以行黜陟。六部官员相对稳定,不得轻易调动,凡有劳绩者,则在本部升用。自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后,即升六部品秩:尚书为正二品(建文中曾一度提为正一品,永乐时复旧),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

六部尚书、侍郎都是堂官,由皇帝直接领导,其中吏部尤为重要,因为官吏的除授都必须经过吏部。明朝的首任吏部尚书为滕毅,樊鲁璞、汪河分任左、右侍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吏部分三个属部,即总部,司勋部,考功部;十三年(公元1380年),增司封。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定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

首任户部尚书为杨思义。刘诚、杭琪分任左、右侍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户部分设五科,即一科、二科、三科、四科、总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2人,主事5人。十三年(公元1380年),分四个属部,即总部、度支部、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民部,次年,又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每部仍分民、度、金、仓四科。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主事2人。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司为北京司。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废北京司,设云南、贵州、交阯三个清吏司,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罢交阯司,定为十三司。户部十三司,自明孝宗弘治以来,以公署不大,只留郎中1人治事。员外郎、主事只能在授官之日出席而已,实际都只挂名。郎中一人无法管事,只好委任基层吏胥,以致弊端百出。至神宗万历时,王国光任户部尚书,始令每司吏员尽入署治事,司中职业才得修举。户部另有一些直辖机构,如宝钞提举司、印钞局、广盈库、军储仓等。

礼部首任尚书为钱用壬、侍郎为世家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分四属部,即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定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1人。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为仪制、祠祭、精膳、主客四个清吏司,另辖铸印局,局设大使1人,副使2人。

兵部的首任尚书为陈亮,侍郎为朱珍。洪武六年,分三个属部,即总部、驾部、职方部。洪武十三年再增库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司马部。二十九年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主事2人。另辖会同馆,大通关等机构,各设大使和副使。

刑部的首任尚书为周桢,侍郎为盛元辅,张仁。明太祖即位初期,用法太严,周桢任尚书时,始定律令,使吏士有法循守。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刑部分为四个属部,即总部、比部、都官部、司门部。八年(公元1375年),增设四科,分属于四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总部、比部主事各4人,都官,司门主事各2人。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总部为宪部,二十三年,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改为十二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主事2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除北平司,增置云南、贵州、交阯三司。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革交阯司,遂定为十三个清吏司。

工部的首任尚书为单安仁,侍郎为张允文和杨翼。洪武六年,分四个属部,即总部、虞部、水部、屯田部。八年增立四科。十三年,以屯田部为屯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九年,定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立事各1人,另辖宝源局、军器局等。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南京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各种官僚机构的设置完全和北京一样。南京所设立之六部称“南六部”,虽同有一套职官,但多安置闲散退休或被排斥的官员,其职权远不如北京六部。所以,南京各官自成一种势力,与北京明争暗斗,两京官员迭为消长,操纵朝局。这是明代的一种奇特现象。

明代六部所属各清吏司之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司官,皆为实际任职之人,所以颇能上下其手,招降纳贿。

明代六部尚书往往不拘定额,可以添差,故有道士而任礼部尚书,工头而任工部尚书的现象。

四、都察院

明代初年,沿元旧制,设御史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罢御史台。十五年改置都察院。这个机构为明代所创设的,与前代御史台之制不甚相同。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110人。都御史为台长,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御史之职,据《明史·职官志二》说: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可见明代都御史的权力很大,凡官吏之考察黜陟则会同吏部、重大刑狱则会同刑部与大理院。其他各官署则分属十三道监察御史稽察。监察御史充任的职务,远比前代繁重。据《明史·职官志二》所载: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清军,提督学校(两京各一人,万历末南京增设一人)。巡盐(两淮一人,两浙一人,长芦一人,河东一人),茶马(陕西)、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御史权重如此,所以选授也极慎重,自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以后,规定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明会要·职官五》引《三编》载: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召御史张循理等二十八人至,问其出身,皆由进士及监生,惟洪秉等四人由吏。帝曰:“用人虽不专一途,然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通达治体者。”黜秉等为序班。诏:“自今勿复用吏。”明年冬,申谕吏部,著为令。

御史之权既重,然处事若有差失,惩办也极严厉。据《世法录》记载,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御史雷励误把良民判为徒罪。明太祖查获其事,责之曰:“朝廷能使顽恶慑伏,良善得所者在法耳。少有偏重,民无所守。尔为御史,执法不平,何以激浊扬清,伸理冤枉?徒罪尚可改正,若死罪论决,可以再生乎?”并命法司论雷励之罪,以示警戒。就连书写失误,也被认为不称职而一例治罪。据《梦余录》记载,宣德间,御史谢瑶在荐举文牍上误书被荐者姓氏,奏书上呈后,又自陈改正。宣宗谓吏部曰:“古人奏牍皆存敬慎,石庆书‘马’字缺点,惧及死。今荐贤不知其姓,岂能知其才?轻率如此,岂称御史之职?”便把谢瑶贬为交阯大蛮县知县。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宣宗又特谕都察院:“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风纪废弛,令吏部: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可见有明一代,对御史官的选授和督察是甚为严格的。

五、通政使司

元代有四方献言详定司,后又置通政院,其职掌不相同。明代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三月,置察言司,以王文卿、原本两人为司令,掌受四方章奏,旋罢。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七月,置通政司,设通政使1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1人,正四品;誊黄右通政1人,正四品;左、右通议各1人,正五品。其属官有经历司经历1人,正七品;知事1人,正八品。《明史·职官志二》载:

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即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司印信。凡诸司公文,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公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则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抄发,照驳诸司公移及勘合,讼牒,勾提件数,给繇人员,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以曾秉正为首任通政使,刘仁为左通政使。上任之时明太祖晓谕说:“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卿其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可见明太祖对这个机构是相当重视的。

通政使司是明代创设的,其职能似乎有类于南北朝的通事舍人、唐代的知匦使、宋代的合门使及通进银台司等机构之合并。在理论上是君主和臣下之间的一个联系机关,任何官署上奏事件都必须经由其手,所以居七卿之下的最高位次,有资格参预“廷推”。据《梦馀录》记载,通政司门下有一红牌,书云“奏事使”。持此牌可以直入内府,守卫官不得阻拦,这给通政使奏事提供了方便,下情能及时上达。通政司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其封奏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天顺(公元1457—1464年)以后,其作用虽稍减弱,但也为权奸所警戒。据《明史·严嵩传》载,嘉靖中,赵文华与严嵩结为父子,严嵩念“己过恶多,得私人在通政,劾疏至,可豫为计”。故以文华为通政使,及明中、晚期,通政司实际已被奸党所控制,通达下情之意,荡然无存了。清代君主直接受理奏章,通政使即变成闲曹,而其品秩却依然如旧。

六、大理寺

大理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命李仕鲁为首任大理寺卿,正五品。置左右少卿,从五品;左右寺丞,正六品。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审刑司,共平庶狱。凡是大理寺所理之刑狱,审刑司均复详议之。为加强大理寺的权力,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升大理寺卿为正三品,少卿正四品,丞正五品。可见明太祖对这个执法机关是很重视的,据《明代典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六月,太祖把大理寺丞周志清提为卿,并说:“大理之卿,即古之廷尉,历代任斯职者,独汉称张释之、于定国,唐称戴胄。盖由其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故流芳后世。今命尔为大理寺卿,当推情定法,毋为深文,务求明允,使刑必当罪。庶几可方古人,不负命也”。大理寺所掌为“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当罪”,使“狱以无冤”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大理寺官员选任之当否是非常重要的,据《梦余录》记载,宣德时,吏部尚书蹇义特为此事向宣宗上疏说:

刑部都察院职典刑名,而大理寺尤专详谳。居是职者,必得其人。其官属,宜从堂上官精加考■,庸劣不称者黜之,贪婪苛刻者罪之,其有作奸犯科者,责令互相纠举。违者,一体论罪。

蹇义奏疏所提出的原则实际上是无法实行的,尤其是明中期以后,大理寺之权竟落入“庸劣不称者”之手。以至刑狱不清,冤案四出。所以,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黄绾又上疏世宗:

法司所以理刑名,至于大理寺职司参驳,关系尤重。凡任两寺官,非精律例,见出原问官之上,何以评其轻重,服其心乎?近见两寺官,有初入仕途,律之名例尚未通晓,即欲断按庶狱,未免有差。原问官因得指摘罅漏,借为口实,至于参驳。本寺亦不降心,辄逞雄辩,往复数次,淹累囚众,至不得已,将就允行。刑狱不清,职此之故①。

由于用人不当,庸劣当权,不精律例,偏执己见,因而拷掠成狱,“捶死狱中”,论罪不当,“重囚称冤”者往往有之。但明代也有一些大理寺卿能公平理狱,执法不阿。如《明史·虞谦传》记载仁宗时,虞谦为大理寺卿、吕升为少卿,能“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又《明史·马森传》载,马森为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廷称为“三平”。但大理寺卿有时也受到权臣的制约,不能公正治狱,《明史·王用汲传》载,万历时,王用汲为大理少卿,遇法司议胡槚、龙宗武杀吴仕期案,定胡、龙二案犯谪戍。用汲认为量刑不公,驳奏曰:“按律:刑部及大小官吏不依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罪如之。盖谓如上文‘罪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之律也。仕期之死,槚非主使者乎?宗武非听上司主使者乎?今仅谪戍,不知所遵何律也?”神宗欲从用汲之言,可是阁臣申时行等则认为仕期自毙,宜减等。这个依法本该判处死刑的案犯,就以谪戍从轻发落,可见在封建社会,正直的刑官往往不能维护法律尊严的。

明代的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国家的重大案件,常由“三法司”会审。但是中期以后,大理寺执法之权被夺,实际上只能核阅案卷而已。

七、詹事府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当时,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都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官。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大学士。随即又定司经局官,设洗马、校书、正字。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属官太多而无所统率,才设詹事院以总之。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名詹事府,置詹事1人(正三品),少詹事2人(正四品),府丞2人(正六品)。主簿厅主簿1人(从七品),录事2人(正九品),通事舍人2人。左春坊:职官有大学士(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谕德(从五品)各1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2人,左清纪郎1人(从八品,不常设),左司谏2人(从九品,不常设)。右春坊的官员设置如在春坊。司经局:设有洗马1人(从五品)、校书(正九品)、正字(从九品)各2人。

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明太祖对太子的教育很重视,既不随便付之以重任,又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东宫官,以训导太子。《明会要·职官七》引《明通纪》: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中书及都督府议,仿元旧制设中书令,欲奏以太子为之。帝曰:“取法于古,必择其善者而从之。元人事不师古,设官不以任贤,惟其类是与,岂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通古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重务,皆令启闻,何必效彼作中书令乎?”乃令詹同考东宫官,设少师、少傅、少保、詹事、率府使、谕德、赞善,宾客等官。

这表现了明太祖的卓见远识,詹事府官员对太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明太祖慎择其人,常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据《明史·唐铎传》记载,初置詹事院,太祖对吏部说:“辅导太子,必择端重之士。三代保、傅,礼甚尊严。兵部尚书唐铎谨厚有德量,以为詹事,食尚书俸如故。”以后,凡东宫官缺,则命廷臣推举孝义笃行之京官兼任。英宗天顺(公元1457—1464年)以前,或尚书、侍郎、都御史兼任。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例以礼部尚书、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兼掌之,明太祖规定宫官由廷臣兼领,其谋虑是很深远的。据《洪武圣政记》载: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二月,礼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曰:“古者不备其官,惟贤能是用。朕以廷臣有才望勋德者,兼东宫官,非无谓也,尝虑廷臣与东宫官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奸谋,离间骨月(肉),其祸非细。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东宫赞辅之职,父子一体,君臣一心,庶几无相构患”。

这说明了明太祖规定“兼领”之制是接受了西汉巫蛊之祸的教训。宫官“兼领”就可预防廷臣与宫官相构,而生奸谋,“离间骨肉”。这是明太祖调节宫廷内部矛盾的重要措施。

通事舍人掌东宫朝谒及辞见之礼。“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于太子,则引入而举案”。春坊大学士执掌太子向皇上奏请及讲读之事。洗马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凡天下图册上东宫者,皆受而藏之。校书、正字为洗马之佐,掌缮写装潢并校正典籍之讹谬。

明中期以后,詹事府成为翰林官迁转之阶,太子出阁的讲读之事都由其他官员充任,名实已不相符了。

八、翰林院

吴元年(公元1363年)五月,初置翰林国史院,设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从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编修(正八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名翰林院。洪武二年,置学士承旨,正三品,改学士为从三品,并增设待制(从五品),应奉(正七品),典籍(从八品)等官。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增设检阅(从九品)。洪武十四年,降翰林学士为正五品,并革除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等官。明初,翰林院官员都是荐举而入,而不从进士中选任。所以,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科,状元吴伯宗只授员外郎,榜眼、探花仅授主事而已。至十八年(公元1385年),更定翰林品员,定进士一甲授修撰,二甲以下授编修、检讨,其品秩自学士五品以下至七品不等。据《明史·选举志》载,这年廷试后,一甲进士丁显等授翰林院修撰,二甲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入翰林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此后,明太祖对翰林院的政治作用逐渐注意,据《明史·戴德彝传》载,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戴德彝为翰林院侍讲,太祖对他说:“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禁近,凡国家政冶得失,民生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汝宜以古人自期”。

惠帝建文初年,复置学士承旨,改侍讲、侍读两学士为文学博士,以方孝孺任之,参预机务,并置文翰、文史二馆。以文翰馆居侍讲,侍读,侍书,五经博士;文史馆居修撰,编修,检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授一甲3人为翰林修撰、编修,再于二甲选文学优等者杨相等50人及善书者汤流等10人为庶吉士。从此以后,庶吉士便成为翰林之专官。

明代翰林院官员具有两重意义:其一,作为参预机务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称大学士,因而内阁与翰林院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机构,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阁的由来。自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不但内阁,就连六部长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据《明史·职官志二》载:“其在六部,自成化时,周洪谟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六部皆然),侍郎则兼侍读、侍讲学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詹事,少詹事带学士衔,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则带侍讲、侍读学士以至于编修、检讨等衔)”。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书监、史馆、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职;因此,这些官名均已废除。事实上连这些官的职务也废除了,有时不过作为装点门面而已。

明代的翰林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其职位颇为清要。《明史·职官志二》说:“大政事、大典礼,集诸臣会议,则与诸司参决其可否,车驾幸太学听讲,凡郊祀、庆成诸宴,则学士侍坐於四品京卿上”。因其常在帝侧,“备天子顾问”,

童蒙大全!古人如此重视教育

 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作“蒙学”,所使用的教材称为“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又称“蒙养书”、“小儿书”,是中国古代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在小学、书馆、私塾、村学等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

 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汉书・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课本。

 秦代统一文字,曾由李斯、赵高、胡母敬分别用小篆编写了字书《苍颉》七章《爰历》六章《博学》七章,“文字多取《史籀篇》”。汉兴,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为一本,统称《苍颉篇》。1977年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中,有《苍颉篇》541个字。残简《苍颉篇》用隶书,为四言韵语。这种“以类相从”的编法,对后代蒙学字书的编纂很有启发。

 汉代以后,专门为儿童所写的童蒙字书,如史游编的《急就篇》、司马相如编的《凡将篇》、李长编的《元尚篇》,还有扬雄编的《训纂篇》、班固编的《太甲篇》《在昔篇》等等。不过以上童蒙字书仅有史游编的《急就篇》尚存,其它都已亡佚。

 南北朝时有《千字文》,唐代有历史人物故事的《蒙求》,宋代有《百家姓》、《三字经》,理学兴起后,也有《性理字训》;元代有《二十四孝》;明代有《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清代有《弟子规》与《朱子家训》等。如分类,大略如下:

 综合性质类:

 《急就篇》,一名《急就章》,西汉史游编撰。今本《急就篇》共2144字,据前人考证最后128字为东 所加。《急就篇》篇首云:“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分别部居”、“泛施日用”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它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类,编纂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既便记诵,又切合实用,是汉魏至唐蒙学通用的字书。

 《千字文》为南北朝梁周兴嗣编。它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字1000个,编为四言韵语,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依次叙述有关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自隋开始流行,直至清末,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蒙学课本。顾炎武在《吕氏千字文序》中说:《千字文》“不独以文传,而又以其巧传”。它在内容上,把常用单字组织成通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在语言上,押韵自然、结构简单,易于朗读背诵,对后来蒙学课本的编写有深刻的影响。

 《童蒙训》,宋代吕本中编撰。此书是作者在家塾的教材,教导子弟由实事理解为人处事之道,记载有许多格言、经训、立身与从政之道。

 《三字经》,相传为宋王应麟所编(一说宋末区适子所撰),经明、清陆续补充,至清初的本子为1140字。全书从论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依次叙述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子书,历史朝代史事,最后以历史上奋发勤学、显亲扬名的事例作结,把识字、历史知识和伦理训诫冶为一炉。

 《龙文鞭影》,明代萧良友编的《蒙养故事》是用韵语编撰的故事书,经杨臣诤增订改名为《龙文鞭影》,分上、下两卷。“龙文,良马也,见鞭则疾驰,不俟驱策”,喻此书能使儿童自觉学习,迅速掌握知识。清代李晖吉、徐曾续编《龙文鞭影二集》。

 名物姓氏类:

 《名物蒙求》,宋代方逢辰编,有《小四书》本。该书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含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器物、耕种操作,以及当时社会上的亲属、家庭等关系之种种称谓。广而不繁,共2720字。四言叶韵,通顺易懂。

 《百家姓》,集汉族姓氏为四言韵语的蒙学课本,北宋时编,作者佚名。从“赵、钱、孙、李”始,为“尊国姓”,以“赵”姓居首。全篇虽是400多个前后并无联系的字的堆积,由于编排得巧,亦极便诵读。后有不少改编本,较著名的有明吴沉、刘仲质编,以“朱”姓居首的《皇明千家姓》,清康熙时编的以“孔”姓居首的《御制百家姓》,但都没能够取旧本而代之。

 诗歌声韵类:

 《千家诗》,最早的是南宋刘克庄编选的诗集,总名为《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克庄号“后村居士”,故《千家诗》又称《后村千家诗》,共22卷。后来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比较广泛的有署名为王相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署名为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前者为五绝和五律,后者是七绝和七律。后来又把两种《千家诗》合而为一,成为五七律绝的《千家诗》,流传不衰。

 《声律启蒙》,清代车万育编。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选编,别号衡塘退士。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集唐代有名诗人各家,汇编为册,作为儿童吟诗背诵之教材。

 道德教育类:

 《少仪外传》,南宋吕祖谦编纂。此书为训课幼学而撰,故取《礼记・少仪》以为书名。书中杂引前哲之懿行嘉言,兼及于立身行己,应世居官之道,不与《礼记》中的经义相比附,故名曰“外传”。

 《性理字训》,宋代程若庸编纂。是以浅近的语言介绍朱熹理学的通俗读本。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一本清朝出现的文学作品,内容以儒家道德为主,以韵文写成。一般认为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改称《弟子规》。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历史典故与治乱沿革:

 《蒙求》,为五代后晋李瀚所着。全书以历史典故为主要内容,每句四字,上下两句成对偶,各讲一个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故事,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允聚萤”。宋以后广泛流传,“举世诵之”,还曾远传到朝鲜、日本。后世陆续出现的各种《蒙求》和同类读物,如《十七史蒙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历代蒙求》、《名物蒙求》等等,在体例上或内容上都师法李翰的《蒙求》。

 《十七史蒙求》,为宋王令纂辑之童子启蒙书。主要取材于“十七史”。“十七史”,是宋朝人对反映宋朝以前历代史事的正史的统称。

 总而言之,从以上历代的童蒙书涉及的类别来看,古人相当重视幼儿的启蒙基础教育。童蒙字书的共同特点是整齐押韵,便于诵读,达到训练儿童识字的目的,同时又增长了儿童的知识,以期为往后的经典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今天我们的童蒙教育仍有意义。

意思是仪态温文大方,端正庄重。

雍容,汉语词语,读音yōng róng,意思是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端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uān zhuāng,意思是端正庄重。

雍容出处:

《汉书·薛宣传》:“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新唐书·于志宁等传赞》:“季辅、行成 数进谏,然雍容有礼,皆长厚君子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 长安。

茅盾 《锻炼》三:“接着是干杯,宾主尽欢,雍容而退。

《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著于后嗣。

分宜县名人可多了 下面的都是:

陈重分宜洞村人,东汉时名士。

卢肇(8182~8828) 字子发。分宜杨桥观光村人(当时叫文标乡)。唐会昌三年(843)殿试中进士第一名,为江西省第一个状元。

卢绛 字晋卿,南唐宜春县文标乡人(今属分宜),卢肇之后。

邓璠(822~893) 原籍筠州(高安),字韫玉,唐懿宗咸通六年(865)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优,选任官至尚书。

孙亿 松山午元人,宋朝咸淳十年(1274)进士,任吉州永新县令,有政绩,升吉州知府。

欧阳玄(1273~1358) 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分宜防里,后迁湖南浏阳。元朝文学家、史学家。

刘仲质 分宜西矶岗人。明初,为宜春训导,被推荐入京任翰林,著有《校正春秋本末》。

黄子澄(1359~1402) 又名黄湜,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明初官员,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在1402年夺得帝位后,逮捕了黄子澄并处死他。

严孟衡(1385~1446) 分宜介桥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严孟衡做官30年,很少积蓄,每餐以青菜佐餐,人称“严青菜”。为纪念这位清官,有人在石上刻字题诗,称赏他“扁舟羽驶,是作满赢,沛淮仗信,庸蜀著清”。

李香(14944~15619) 分宜凤阳乡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在工部任主事。后派去徐州,正值荒年,李香“捐俸赈穷”,救了许多老百姓。后转刑部任郎中,不久升任广东兵备道,有功,受到朝廷褒奖。补任山西,又取得较好政绩。升任四川巡抚都御史(从二品官),署大理寺正卿,威镇西南,赐匾曰:“霜威节钺”,史称李都堂。后因病“致仕”回乡,又“敦尚孝友,修缮学宫”。死后,葬凤阳沔村琴山下。

严嵩(1480~1567) 字惟中,号介溪,分宜介桥村人。26岁廷试二甲二名,赐进士出身。正德二年(1507)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二十一年(1542),世宗建坛设醮,严嵩入阁,已经63岁。前后居次辅6年,任首辅15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明代所不多见。 嘉靖四十一年(1562),诏令严嵩致仕,子世藩下狱。嘉靖四十四年,严嵩被贬官籍,儿子世藩处斩,家产亦被抄没。嘉靖四十六年(1567)病死,终年87岁。

张承诏(15724~16418) 字献可、号笃棐,分宜钤阳镇泗水张家人。万历丁酉年(1598)中举,已未年(1620)年中进士,初授苏州府推官,为官廉正无私,办事雷厉风行。戊寅(1638)年署刑部尚书,后辞职返乡,崇祯十四年辛已(1641)终。

钟炌(1583~1650) 号昭明,字淑贤,分宜山泗村人。天启年间进士。为官耿直,办事公道。任中书舍人时,主试湖广,一时称得人;任大理寺卿时,夙亱匪懈,竭尽厥职;任顺天府尹、京兆尹时,以严驭吏,以宽洽民;任吏部左侍郎时,谨慎从事,夙弊一清。崇祯皇帝在敕命中称他是“洁己奉公之选”,并褒扬他“使吏部有清贞独立之名”。

黄金贵(15879~16468) 字双南,后奉旨更名黄希宪,堕江不死号又生。明万历王子科(1612)中举人,明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授广东广州府顺德县知县,应天巡抚、河道总督、河南总督、兵工二部左右侍郎。清兵攻下南京后,黄金贵护送潞王至杭州,忠君不二。清顺治乙酉年(1646)8月21日,殁于浙江绍兴府章家,终年59岁。清谥忠烈公。

欧阳瑾(1706~1780) 号予石,分宜松山防里人。清雍正十年(1732)乡试第二,次年中进士,任兵部主事,历任兵、刑、工、吏各部主事、郎中,太仆事、大理寺少卿,奉天府尹,顺天府尹,户部侍郎(正二品),仓场总督等职。办事周密,政绩卓著,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为之立传,称“中朝人士,莫不仰其清风”。

林有席(1713~1804) 字儒珍,号平园,分宜双林白水村人。乾隆十七年(1753)中进士,曾与宜春袁杏芳合选《袁阳文征》二集、《考墨卷》一集。评选四书文120卷,著《四书文》上下2编及《高林诗抄》并刊行于世。著《古文雅正续选》及《清古文雅正》各十六卷。还有《离骚经参解》2卷,《古今体诗》12卷及《题明诗综合二百首》。其综合著述,名曰:《平园杂著》,共16卷。其诗则被后人入选,称《钤阳六子诗》。校定冯洁的《宋史》,节略增删《瀛州志》,受聘修《吉郡志》、《赣郡志》及《分宜县志》。实地考察江西山川河流之势,著有《江西诸水源流考》。

欧阳敬(17641~18062) 松山防里人,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广东连山县令,不久即逝于任上。对数学尤有研究,为清代嘉庆年间数学家。

万上遴(1739~1813) 字殿卿,号辋冈,分宜城郊辋冈人。清朝画家,曾任清宫画院待诏,专事书画。

林大宏 字副声,号实堂,双林白水村人。乾隆乙未(1775年)进士。历任广西雅容、平南、贵县、怀远县令。

厚重的意思解释 厚重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厚重的意思: [hòuzhòng] 1又厚又重:~的棉帘子。 2丰厚:~的礼物。 3敦厚持重:为人~笃实。 厚重百科解释: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