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德公后裔名人名单有哪些?
福建,广东李氏源流\x0d\\x0d\根据各种文献的记载,李氏始祖少典公,原姓公孙,其子轩辕公(皇帝)生于姬水又曰姬姓,传至皋陶,为尧大理官,以官职为姓曰理。到利贞时,改理为李姓,时为公元前一一二二年,三千一百一十二年来,李姓已成汉族中最大姓,占汉族人口的百份之七点九。\x0d\李姓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经历三千余年,子孙蕃衍,已由陇西、赵郡发展到中国南方,又从中国南方发展到世界各地去。\x0d\李姓的族谱,自唐朝时就有详细的记载。这大概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的关系。\x0d\唐高祖李渊公在西历六一八年戊午年建立了唐朝,传了十四个皇帝,历时二百八十九年,到西历九○七年唐哀帝李祝公止。黄巢之乱时,朱温篡唐后,李奎公第五子孟公,因避世乱改名奇公,由陇西先後迁至汴梁、浙江南海,後在南京宜兴县南门经商。\x0d\\x0d\在福建、广东和东南亚一带的姓李人士,祖先多数来自福建宁化、长汀和上杭三个县份。姓李的人,远祖多数来自河西走廊的陇西郡和赵郡。李姓远祖和许多客家先民一样,经过两千多年的辗转迁徙,由中国中原向东南走,先到江西,然后进入福建,再到广东。有些后裔又从广东向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而在宋朝就移居到福建的李姓祖先——李火德,被许多李姓人士尊为“入闽始祖”。\x0d\\x0d\一、福建汀州李氏源流\x0d\\x0d\1).李世民后裔-汀州宝珠公派系\x0d\(1世)少典,姓公孙\x0d\\x0d\(2世)黄帝,少典之子,名轩辕。在位100年,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距今4400年。以德才擒杀蚩尤,取代神农氏炎帝。黄帝时已开始多妻制,传说他有妻14人,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发明养蚕)为元妃,次妃为方垒、彤留、嫫母等。黄帝有25个儿子,得到了姓的,即为诸侯的只有14个。\x0d\\x0d\(3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二子,一玄嚣,即青阳,生子乔极,青阳为诸侯,住在长江;另一昌意,分封为诸侯,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儿昌仆为妻,生高阳。\x0d\\x0d\(4世)颛顼帝,在位78年,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名高阳;乔极,玄嚣子。\x0d\\x0d\(5世)颛顼有八个好儿子,世人受了他们的好处,称他们“八恺”;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接受教育,不知道什么是好话,天下人称他“涛杌”;鲧,颛顼子,生禹;大业,颛顼子,生女华;穷蝉,颛顼子;高辛,即帝喾,在位70年,乔极子,黄帝长子之孙,颛顼侄子。\x0d\\x0d\(6世)女华,大业子,生皋陶;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放勋,娶取訾氏的女儿,生挚。帝喾有八个好儿子,时人称之为“八元”;帝喾去世,挚继承帝位,无政绩,他死后弟放勋继立,即帝尧,尧为帝喾之子,在位98年。夏禹,名文命,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其父鲧,其子启。\x0d\\x0d\(7世)皋陶,李氏血缘始祖。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宫、大辟,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是黄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孙)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侯选人,但还未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皋陶之后,历禹、夏、商,26世为理官。\x0d\\x0d\(8世)伯益,皋陶长子,因善训鸟兽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了赢姓部落的首领;次子仲甄,又叫仲偃。丹珠,尧子,不贤,因之尧禅位给舜。\x0d\\x0d\\x0d\\x0d\(33世)理征,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他因屡谏纣王前1075-前1046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x0d\\x0d\(34世)李利贞,得姓始祖。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逃至伊侯之墟,饥采树果得以活命,后理贞畏于纣王追捕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此即“指树为姓”之说,这表明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x0d\\x0d\(35世)李昌祖利贞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x0d\89世)李渊,_之长子,7岁袭爵唐国公,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隋末,为太原留守,又是隋文帝独孤(鲜卑姓)皇后的姨侄。乃尧大圣大光皇帝。李_有四子,长曰高祖渊,次曰梁王澄、三曰蜀王湛,四曰汉王洪。蜀王房后为渤海王房。\x0d\\x0d\(90世)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渊有22子,楚王智云、荆王元景、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元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秦王(唐太宗)世民等。\x0d\\x0d\(91世)李治,太宗第九子,即唐高宗。\x0d\\x0d\\x0d\\x0d\(112世)李奎(燔)(1129-1179),李贵之长子李燔,又称奎公,又名文宿,别名杰,号兴隆,六岁时随父迁居归德州。燔在宋朝官至枢密副使,但受奸臣陷害,逃回归德州隐身,改名李奎,又为避金人之祸,携五子孟佑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开荒种地,葬于石城。\x0d\\x0d\(113世)李孟(奇),李燔之五子李孟,又称奇公,又名孟佑,1152年生,九岁(1160年)随父迁石城,1181年,因不堪重税带其二子珍、珠,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为奇兴。\x0d\\x0d\(114世)李珠,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李珠,原名德,号宝珠,又名大郎,1176年生在江西石城,六岁随父迁宁化县石壁村。李珠在宋朝,历任副榜、县令尹等职。1251年,76岁的李珠被其子接往福建上杭赡养。卒于1255年。\x0d\\x0d\(115世-)李火德,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1231年,29岁的水德携妻带子和母潘祖太,从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镇平县,其后裔再次外迁,据说有迁至山东的;1226年,木德、火德离开宁化县石壁村,先居福建上杭,其后裔又有迁往广东梅县的,继而遍布海内外。李火德,字丙凤,号闽海,1206年11月8日子时出生在宁化县石壁村。属陇西李氏27世裔孙。19岁任汀州府宁化县儒学教谕;21岁与其兄木德迁至上杭。火德原配伍氏一直无育,火德63岁时(1268年),伍氏亲自聘媒,纳娶上杭丰郎陈梅山之19岁女儿为妾,婚后六年得三子二女,三子分别是三一郎(朝文)、三二郎(朝宗)、三三郎(朝美)。此三子后裔繁衍极盛,并且名人辈出。火德第8代裔孙李崇诚,明进士,被诏入翰林院任文渊阁大学士,曾奉命参修《永乐大典》;火德第17代裔孙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书协办、文华殿大学士;火德第11代裔孙李福瑛、第16代裔孙李明吾、第17代裔孙李陟瞻、第22代裔孙李端毅、第23代裔孙李威光分别在明清时期任将军职。第28代裔孙李宏达在民国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火德第15代裔孙李鲁,护明忠臣,明末任兵部尚书,清兵入侵时,奉命守卫上杭。清主帅以高官厚禄诱降,被严词拒绝,后城陷,吞金而死。火德门下不乏鲁类之忠臣。火德第25代裔孙李国平,广东丰顺莲花村人,国务委员、八大代表、河北大学教授,曾留学日本。他全家有20位大学生,4位研究生,他的8个孩子中有两位博士,他本人及孙子也是博士。\x0d\\x0d\宝珠公,名珠,原名德,又名大郎,号宝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十八代裔孙;是一生忠诚为国,被世代誉为“忠贯金石之良将”的李纲(宋朝观文殿大学士,官至丞相)之五世孙。于公元1176年(宋朝淳熙三年丙甲岁三月十九日辰时)生于江西赣州石城渡。六岁随父奎公(原名燔,宋朝枢密副使)迁福建宁化石壁。\x0d\而台湾《李氏大族谱》也载:唐江王李元祥之后李纲,南宋高宗时封相,为天下重望,他的孙子李珠迁住福建宁化。又载,景仙李氏自称“宋邵武李纲之后,再三世而避泉州之安溪”。\x0d\在宋朝曾任县令尹等职。时值宋未元初,天下大乱,南迁人流不断。宝殊公促其子外迁,还写了“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十六字交付各子以作留念。他与夫人舍不得离开石壁,坚持留下守其艰苦开创的基业。直到公元1251年76岁时,才被其子木德、火德二公接往福建上杭瞻养,卒于公元1255年(宋朝宝佑三年乙卯岁),享年80岁。妣潘氏,生六子一女,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田德,女云姑七娘。\x0d\宝珠公裔孙已繁衍到三十多代,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英才辈出,如:\x0d\宝珠公四子李火德(宋朝大守、节度使、关内侯)、宝珠公第九代裔孙李庭芝(明朝右丞相)、李崇诚(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官至丞相)、第十六代裔孙李鲁明(明末兵部尚书)、第十八代裔孙李光地(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被尊为“一代名相”)等人,业绩辉煌,名垂古史。当今海内外系宝珠公裔孙,为李姓俊杰的政坛要人、将军、科学家、企业家,不胜杖举。\x0d\李火德子孙众多,名人辈出。香港的李家诚,台湾的李登辉和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是李火德的后裔。\x0d\在广东,单在揭西县就有几十个村庄居住着李火德的子孙。在砂拉越,不论是灰寨李还是古竹溪李,都是李火德的子孙。奇公之子宝珠公,因避世乱移居到福建省澄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生五子,其中第四子火德公生于西历九六六年,後因兵乱迁到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头居住(胜运里今为稔田乡)。火德公卒于一○五三年,享寿八十七岁,葬于梅花岭丰朗岗头螃蟹游湖地。南方李姓族人,多为火德公後裔,故称火德公为入闽始祖。\x0d\宝珠公生平将简略\x0d\珠公原名德,号大郎、又名宝珠,生于公元1176年3月19日辰时,出生在江西石城,公元1201年任宋朝副榜职、因宋元兵乱、遂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生下火德公五兄弟后,因地峡人多、火德公与妻伍氏迁上杭胜运里丰朗村开基时,珠公给予十六字“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永作留念。珠公年老时,火德公把珠公接到丰朗同居。珠公卒于公元1255年享年80岁,葬在丰朗榕树坝,庚山甲向,坟形“螃蟹游江”。\x0d\火德公裔孙迁移丰朗后,广东松口贤德公裔孙(据查考贤德公系火德公次子三二郎公改名),把珠公骨骸迁移葬广东松口西面佛子高、手捧金钟形,诗曰:\x0d\不到龙牙不到东,\x0d\名莹绕结在松哇;\x0d\手捧金钟头带帽,\x0d\脚踏佛祖坐莲花。\x0d\其坟系松口五大名坟之一,乾山巽向、墓地气势磅礴,既是风景区、又是游览胜地、游人瞻仰络绎不绝。公元1936年松口诒燕楼21代裔孙维元(出任安徽代省长)回乡探亲与松口李氏乡贤合力重修珠公坟地\x0d\火德公流派\x0d\火德公第三子坤培公的后裔,移居广东揭西县。火德公第十一代孙福生公移居到柑坑,即是柑坑开基始祖。柑坑李氏世系,第一世祖便是由福生公算起。\x0d\坤培公生于西历一○三二年,传第二十八代,至天接公生时一八六四年,历时八百卅二年。天接公在二十一岁时移居砂劳越,至今已传了四代。以上是越州柑坑李氏顺合派迁移史。\x0d\火德公由宁化石壁经过长汀,最后迁移到上杭县胜运里(今捻田乡)丰朗岗。火德公的坟墓和纪念他的李氏大宗祠,仍然完好地被保存着。\x0d\公元1985年诒燕楼24代裔孙辉盛从香港回家探亲,捐资1000元,并发动在港裔孙建林捐资1000元由加良、汝海等协助,把坟墓进行维修、现在墓地两旁绿树成荫、祖德绵长、万世流芳。\x0d\\x0d\2)、据考,唐宗室的另一支系(据说为唐高祖第二十子)始祖元祥,他于唐贞观十一年(637)皇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时年仅10岁。在他35岁时(662),到福建省永安县大湖乡开基,作为唐朝宗室的二支后裔,元祥与珠公先后入闽(唐、宋),其后人广不福建,广东,台湾和东南亚。\x0d\\x0d\3)、据《燕楼派家谱》载: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今属福建泉州)。这就是李氏燕楼派,因做官而迁居福建,成为第三支入闽的李氏宗族。\x0d\\x0d\4)、据《漳州府志》载:唐高宗时,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掌管岭南军事,时有偏稗将领132员,随之人闽,而这些将领之中的李氏族人封地定居该地,乃最早的入闽李氏。\x0d\所以,一共有四支李氏宗族入闽,他们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人才陪出。\x0d\5)、入粤始祖联公后裔\x0d\宋朝末年,蒙古族入侵,李氏祖先大部份向南迁徙,形成岭南李姓家族体系。当宋徽宗崇宁初(公元1102年),元崖内扰,柱国公以王命镇抚粤边。李联以御史监其军,自闽入广,别率舟师鼍阳东下。而岭南瘴泾海风不时至,将士多病死,师遂大溃,联与第三子桓江,泛楼船,乘风南驶,师次海陵山。时飓大作,舟人恐惧,乃自海陵进驻溽阳,卒以年老,又兵间积苦,间关万里,病益剧,遂卒于1103年(时年67岁)在溽阳城。桓江伐木作棺,蒿葬联公于溽阳娥曹峰下荷木迳,故李联公是为李氏入粤五邑始祖,其后裔主要广布广东五邑周边一些地区。\x0d\始迁祖联公,生于宋仁宗景_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卒于宋徽宗崇宁二年癸未(公元1103年)。\x0d\联公墓\x0d\位于广东台山市广海镇甫草迳西约2公里处。李松年(1036~1103),又名李銮(或联),北宋人,讳荣昌,任岭南监军御史,1102年带兵乘船由福州赴雷州半岛,半途遇台风而改入广海驻守,次年染病而卒,其子亚桓将其葬于现址。墓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占地约100平方米,由花岗石块砌成,墓碑高130厘米,围刻浮云拱月图案,顶横刻“钟灵毓秀”4字,中分两行纵刻“宋任岭南监军御史讳联翁号松年李公墓”及“坐申向寅兼庚甲光绪岁次壬辰仲冬吉日重修”共36个字,墓口有石狮及石鼓各一对。\x0d\祖妣柴氏,宋氏。生三子:长曰凌江(禧)、次曰梧江(源)、三曰桓江。\x0d\联公既卒,三子桓江旋奔越南。长子凌江次子梧江,仍居江西吉安。凌江有子四人,曰楹础,为兵部尚书,曰柱硕,宋赐进士,谏议大夫,曰师道,曰友闻。其后以次自赣入粤,是为尚书、瓦岗、荷塘、鹿洞各派之祖。\x0d\梧江有二子,长曰栋,次曰棕。栋公号任堂,宋任天台县尹,世居吉水,以勤劳王室,身在行间未遑兼顾。而赣南盗氛孔亟,所过为墟,遂命子侃、徇、_奉始妣_氏太夫人迁居南雄,旋下广州以避乱。因侨寓省城高弟街素波巷,继迁番禺溪里。后栋公以年老解兵柄,亦南下至广,卜居新会城礼仪坊中步巷。\x0d\其后子孙分别徙居新会、中山、鹤山、顺德、台山等地。棕公子孙,亦分居广、肇、钦、廉各地。\x0d\台山李氏始迁祖(一世)任堂公,名栋,始祖父梧江,宋任桂连路司史,生卒未详。祖妣姚氏。任堂公,生卒未详,估计生长在公元1100元至1170年间。祖妣_氏,生三子:长曰侃,次曰徇,三曰_。当年台山(新宁)属新会郡(公元420年间)新会县(公元590年间),宋、明、清时期,新会县县境几经变迁,先后划出部分县地置中山、顺德、恩平、台山、开平、鹤山等县。明弘治十一年(1499),从新会县析出得行、文章、泷水、潮居、矬峒、海宴6都之地立新宁县,1914年改称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台山李氏就从立县前后,由始祖栋公、_氏及其子孙后代,分别从南雄珠玑巷、广州和新会等地陆续迁入台山定居,繁衍后代。栋公一世之山葬在新会石狗岭朝天凤形。妣_氏孺人,又称米氏,因出子孙众多故云,山葬台山筋坑蝴蝶山唱名双飞蝴蝶。\x0d\侃公,栋公长子,二世,宋_赠国监助教,妣何氏,生有一子子然(三世),其后人主要分布在台山海宴、横冈、吉浦、山咀、广海、都斛、西坑、香头坟、廛禾田等地。侃祖子孙之班派;\x0d\修道立德,家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扬名上阁,见觉太平,和风济美,世代铮荣。按:长房侃祖自始祖以下十六代未有班派,迨至十七世始立上联作为班派。\x0d\徇公,栋公次子,字奕修,号孔行,二世,宋丰城县知县,太常寺少卿。淑配曹氏,敕封孺人,晋赠恭人。生三子(三世),长子子懋,宋任高州教谕;二子子达,宋进士行人,三子子杰宋任雷州教谕。\x0d\子懋(茂)公,徇公长子,三世。生有三子(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玄(园)田、喜村、台城内青云路金紫里,后裔子孙之班派:\x0d\本毓裔联英,金枝向日荣。奕世逢春茂,参天曜日明。是房由十九世起始有班派。\x0d\子达公,徇公次子,三世,生有三子,其后人分布台山密冲、铁炉坑、独树、南村、汤湖、牛尾山、三合、玉槐、广海、坦塘、东洋冲蒌、海宴、沙栏、牛山头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修文宏道,宗圣希贤,乃祖南来,长发其祥,济美多士,奕世永昌。本房自始祖以下十二代未有班次派别,至十三世时,由康熙庚子进士星如公请当时广东学政翰林院检讨陈筠先生题上联赠为世派。\x0d\子杰公,徇公三子,三世。有一子三孙,其后人分布台山东坑、筋坑、东边龙、龙舟地、南村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华维继孟须世良,广业文明圣道昌,德焕天章日启耀,学宗唐周粤东长。\x0d\_公,二世,栋公三子,宋任天台县尹。生有三子九孙(三世、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海宴、沙栏、横塘、塔脚、温边、横江、冲蒌、车望冈、独冈、扫杆朗等地。_祖子孙之班派为:\x0d\高第开基,广衍云_,伟烈始兴(或丰),树绩文章(或允章),家国宏猷。或作:骏有声扬,光大业成,伟略(或烈)珠玑联谱,祥庆永海游图。\x0d\跟随始祖栋公迁居台山的还有联公长子凌江公之长子乔木公,字楹础,号振堂。生于宋徽宗建中元年辛已,卒于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公元1101~1147年)。高宗建炎四年庚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及兵部尚书。诰封三代,著有神碑集。祖妣伍氏,伍相国之女,独生子名玖,字纸轩,宋孝宗乾道七年辛卯领省解。祖墓在阳江冠山,墓前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之石碑。\x0d\其后人除分布阳江、阳春、广州、顺德、江门、新会、开平、茂名、新兴以至广西柳州,河北、天津等地外,在台山主要分布东头旧里、上冲、_口、水接、新田、海宴、小担、硕仁、迎禄村、东冈村、头洞、万安、横水三多里、清湖、冲蒌、都斛、墩寨、南闸、广田、古逻、牛尾山、那扶、陡门、大王坑、沙头冲、马坪咀、沙头潮坑村、西墩、上宅、向步、长塘、台城、广海、上川、下川等地,后裔子孙字派为:\x0d\庆承天_,奕世永昌。济美多士,冠冕兆芳。优游列国,仁泽孔长。\x0d\或曰:庆(或本)承天_,奕世永昌。显扬伟业,休有烈光。家传忠厚,仁泽孔长。\x0d\从始祖栋公迁居台山至今已经过二十多世,凡四五百年以上,现在生的后代分别属二十五世至三十二世之间。人数众多,成为台山市一大姓氏之一。\x0d\目前,李氏后代子孙繁衍分布台山市各镇,估计在台山李氏人口超过10万人,同样台山李氏后代出国,往港澳台谋生者甚众,遍布五大洲各国及地区,有“丽路李“之称,即李氏后代分布各处都有。李氏族大,人才辈出。\x0d\\x0d\6)、入粤李姓始祖安政公后裔\x0d\北宋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元慎之玄孙李晟勤王平朱之乱,封西平郡王,其十五世孙李安政封广州路刺史,偕夫人温氏来到广州)广惠两府纷乱,李安政身登黄甲,钦派为广东布政使、后任广州路刺史。李安政偕夫人温氏落户广州,开枝散叶,广布各地,遂成为广东这支李氏的始祖,人才辈出\x0d\入粤李姓始祖李安政的墓位于从化吕田海螺山麓、李安政和温氏百年归老后,分别葬于从化吕田和广州白云山。后来其孙子蒙皇帝恩赐重修白云山温氏夫人墓,并称那里为“御书阁”。\x0d\参阅资料:1、(李氏起源)2、《燕楼派家谱》3、《漳州府志》\x0d\4、《福建汀州李氏家庙简介》5、《陇西堂论坛》
山东东海陈氏字行:
希兴从正(希),淑建永同(淑),常立宗谱(常),统绪为贞(为),吉祥延祚(祥)。
丰修咸亨(修),孝敬成训(成),自古友生(永),乃现祖泽(见),光发舜英(光)。
云楚嘉绩(嘉),和曲令名(名),传来东海(传),五百年赢(百),朝代虽更(代)。
万户悠清(万),奕世载德(世),予兆颂声(兆),其保昭穆(其),庶昌祖荣(昌)。
扩展资料
陈姓是全球华人、韩国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苏省、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第一大姓。中国姓氏密度图册中,陈姓分布与闽海民系的分布范围极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广东沿海皆极高密度,呈极深红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
在珠三角、长三角呈次深红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极少分布。南方地区陈姓位居第一大姓,则在北方地区位居第七大姓,超过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大约51左右。全球约达9800多万之众。
陈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省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陈姓家谱
——陈氏
姓氏起源——何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家乘谱牒 上海:何氏家谱一卷、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宿迁何氏族谱、泰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京江何氏家乘二卷、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泉溪何氏宗谱六卷、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庐江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桐城何氏族谱四十九卷、休宁县率口何氏族谱十二卷 广东:何氏家谱不分卷、香山小览何氏九郎族谱八卷、南海烟桥何氏家谱九卷首一卷、新会大塘派何氏家谱一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 台湾的何姓,与大陆的何姓同宗同祖,一脉相承。现多居住在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县。它是台湾的第二十六个大姓。是来自一水之隔的福建。其远祖,则是康叔虞分居在光州(河南省潢川县)的后代。因此,台湾的何姓和韩姓也原是一家人。明末天启年间,就有一位郑芝龙的旧部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通事是一种专门担任翻译的职务。何斌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游说,当时在福建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郑成功,才会渡海而进到台湾来。在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也纷纷到了台湾。清朝时,到台湾来开创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当然以后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历史名人 何休:东汉杰出经学家。自小笃志好学,精研六经,诸儒莫及。历十七年,作《春秋公羊解诂》。 何景明:明朝文学家。与李梦阳主张文仿秦汉,诗宗盛唐,称"复古派"。与梦阳、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为"七子"首领。 何承天:南朝宋时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博通经史,精历算,曾考定"元嘉历",改平朔为定朔,使日月食必在朔望,对后世历法变革有很大影响。 何晏:三国时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与夏侯玄、开弼等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倡导玄学,崇尚清淡,开一时之风气。
夏氏家谱及字辈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商、周时期官吏大司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大夏,大禹时期音乐名称,代表了国祚,传说是大禹的儿子启从九天上偷来的天庭之乐。大夏后来演变为官职称谓,即大司乐。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就记载:“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锺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学者杜子春解释:“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
在大司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大夏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了表彰大禹的丰功伟绩,舜帝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夏禹逝世后,其子启抢位而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立国四百多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终被商汤推翻,建立了商王朝。
失去王权地位的夏王族便有以国号为姓氏者,称为夏氏,是为河南夏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后裔杞简公之弟姒佗的封号,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为杞侯。
杞国传至至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妫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其后裔便以其爵位为姓氏,称夏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者。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谱》等记载:“鲁悼公封夏禹后裔佗为侯,赐采邑,佗为纪念先祖,以夏为氏,后迁居沛地之谯郡(今安徽亳州)”,是为安徽夏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帝舜之后妫满的后裔陈国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庶子子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法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地,他建立了陈国,建都于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期,陈国传至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一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沿袭夏氏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官,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六卿之一,即后来的司马,是主掌军政、军赋、并兼掌天文历法的官员,历朝历代、各诸侯大国皆沿袭,一直到唐朝时期才改称为兵部,将夏官单独保留改在司天监中,专职负责天文历法。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仿照周礼设春夏秋冬四官,称之为“四辅”,其中的夏官就是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官员。
在夏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官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采,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祭祀之官,专职负责君王的丧采,掌管大丧之事务,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夏,就是为死者招魂复魄。
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记载:“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夏采位在下大夫序列。在夏采属下,有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官秩为正四命,相当于后来的正五品。
在夏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采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采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刑法执行官夏楚,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楚,亦称榎楚,原来是一种刑法工具,为商、周时期所置,周王朝王室称之。
夏楚,实际上就是鞭笞刑法。用木制细棍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夏”,多用来教育学子,即戒夏,后来演变成戒尺;用有刺荆条鞭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楚”,用竹枝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笞”,后来发展成藤刑,至今新加坡还在使用;而皮鞭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鞭”,成为后来历朝历代主刑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实施抽打刑法者,官称就是称作“夏楚”,俗称另外有许许多多。
在典籍《礼·学记》中记载:“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榎也。楚,荆也。”在典籍《诗·大雅》中也记载:“不长夏以革。”而在典籍《王博士云》中则更清楚地指出:“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
在夏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夏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楚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官吏夏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卿,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所设置的官位,实际上是“三卿”的统称。“三卿”,就是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
太府卿负责掌管金帛财帑,也就是政府财政,南朝陈国、北魏王朝依南朝制度设置。从北齐经隋、唐至宋朝,均以太府卿为太府寺主官,辽、金、元时期改寺为监,主官亦因而改称太府监。
太仆卿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帝王的舆马和全国马政。
少府卿为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西汉时期诸侯王也设有少府,郡守亦设有少府。东汉时期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纺织、印染等。宋、明两朝改归工部,清朝时期称内务府,多由宦官主理。
在夏卿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夏那日氏,源出党项民族唐兀惕部的一支,在大蒙古汗国灭西夏王朝后融入蒙古族,后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夏氏、唐氏、白氏等。其夏氏在蒙古语中亦称“阿日格”。
⑵明朝时期,原元朝人齐噜台因功被大明朝廷赐汉姓名为夏贵,其后裔子孙遂世代称夏氏至今。
⑶蒙古族夏日高勒氏,清朝后期冠汉姓为夏氏、黄氏、何氏等。
⑷蒙古族唐古特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夏氏、项氏、唐氏等。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扎雅扎喇氏,满语为Jayajala Hala,世居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请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夏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台湾省土著民族哈也湾氏,在明朝时期改汉姓为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夏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夏启。
迁徙分布
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夏氏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繁衍于中原一带,并向西、向北扩展。
春秋时期,夏征舒的后裔夏齿、夏区夫均仕陈国(今河南)大夫,夏御寇仕齐国(今山东淄博)大夫。
秦、汉时期,江西、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有夏氏族人迁入。如西汉有夏侯婴为江苏人,夏黄公为浙江人,东汉有夏方为江西人。
夏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浙江夏氏族人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氏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氏族人发展史上最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氏族人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朝时期,政清民和,夏氏族人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氏族人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则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宋朝以后,荣载史册的夏氏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人(今江西德安);夏诚,龙阳人(今湖南汉寿);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画家夏迪等。
明朝时期,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朝初期有山西大槐树夏氏族人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朝时期,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朝末期有闽、粤等地夏氏族人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夏氏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
今夏氏族人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氏人口约占全国夏氏人口的40%左右。
郡望堂号
1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2堂号:
会稽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源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尚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奎堂:资料有待补充。
遗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鹤来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清廉堂:资料有待补充。
六凰堂:资料有待补充。
登茅堂:资料有待补充。
集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尊道堂:资料有待补充。
志隆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奎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遵道堂:资料有待补充。
草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彝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怡寿堂:资料有待补充。
龙耳环堂:资料有待补充。
夏氏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会稽世泽;大臣家风:上联典指夏氏的郡望“会稽”,借郡望表述对夏禹的崇拜。下联典指并歌颂了夏氏的远祖夏原吉,历事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主管财政七年,“为政能得大礼,有古大臣风”。
名列四皓;望并三宗: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隐士夏黄,字少通,鄞人。为避秦朝暴政而匿藏商山中,为“四皓”之一。因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名人夏馥,字子治,圉人。桓帝时初举直言,不就。名为中官所惮。
名联四皓;望并三宗:上联典指秦末汉初鄞县人夏黄,避秦末战乱,与东园、绮里季、甪里先生一起隐居在商山,称“商山四皓”。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圉人夏馥,字子治,桓帝初年举直言,他不去。虽然不与当时的官员打交道,但名声却为专权的宦官所惧怕,与范滂、张俭等人同被诬告,不得已逃奔他乡,改变姓名,为人佣工。
真宰相器;有大臣风: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大臣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少年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诸子、律历及佛老,文章典雅藻丽。历官光禄寺丞、礼部郎中、邓州知州、知制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仁宗时任宰相,封英国公。善于结交。著有《文庄集》等。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湖广湘阴人夏原吉,字维喆,洪武年间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成祖时官尚书。永乐年间,赴苏、松治水,疏浚吴淞江等,卓有成效。后因上谏而下狱,仁宗即位后复官,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七年,从没出过差错。著有《夏忠靖集》。
涂山启瑞;梁国授徒:上联典指相传禹娶涂山氏,嗣受舜禅,国号夏,后裔遂以夏为氏。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夏恭习韩诗,以《易》学教授生徒千余人。
赋传流水;源溯涂山:此联为夏氏宗祠“平水堂”联。全联典出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
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此联为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夏执中书献孝宗联。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
2五言通用联:
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全联典指明朝画家夏景(公元1388~1470年),官至太常侍卿,擅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
崇文陈五事;正夫贵三惜:上联典指明朝成化年间进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人。官吏部主事,条上时务五呈,会诏陈利弊,又书陈五事,时论皆韪之。官至太仆少卿。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学者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进士,累官浙江参政。尝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败坏人格),三可惜。”当时以为名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诗联句。夏方庆,贞元中进士。
3七言通用联: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安徽省庐江县夏家墩夏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九江人夏勤,字伯宗,传樊氏《公羊春秋》学,历官京、宛二县令,零陵(今湖南零陵)太守,安帝时官至司徒,以才干见称。
泉流东海千层浪;日照南山万树荣:此联为夏日寿庆联,可作夏氏寿庆联。
野叟曝言留名远;江山佳胜惠世长: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小说家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人。崇信程朱理学,有小说《野叟曝言》。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画家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尤擅山水。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
节义清廉羡中执;文章台阁爱英风: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其姐为宋孝宗的皇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4八言通用联:
盘簇五辛,家迎万福;觞称九酝,户纳千祥:此联为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公元1900~1986年)撰写的春联。
字辈排行
1夏氏字辈:
夏氏新编通用字辈:“铸鼎开华纪治水利万民源自越绍起嗣向宇寰荣敬业崇先祖修文振国声谦恭求进取理智尚维新贤哲如云聚英才应运生联宗逢盛世永庆太平春”。
山东淄博夏氏字辈:“茂云雨润振德安兰文志昌华永兆丰年”。
山东曲阜夏氏字辈:“夏祥中应周国月怀秀林政治文明际恩元庆大同祖德长继守世纪震连成”。
山东苍山夏氏字辈:“缙守连呈尧允汧建彝起泰弘兆奉廷文忠永继立宗广希清殿云诗修典章秉书国运昌晓恩伟圣祥荣成信义庄夫庆浩安堂存礼泽贤良加相万年长”。
湖北监利夏氏字辈:“景星高照庆云吉祥贻谋克振儒才伟扬善义为怀福寿安康秉遵卓典钦继华章诗书孝友赐泽繁旺”。
湖北随州夏氏字辈:“传家报国德正名扬树松青秀铭鼎流芳寅端人统运会时常以忠裕后守道克昌”。
湖北南漳夏氏字辈:“夏逢文宗希继世徽先泽维尊孔孟传本立枝子茂家瑞兆万年”。
湖南汉寿枫田夏氏字辈:
原派:“世成林楚善继佑安善嗣宗祖荫太安思子强友必从文正孝义尚贤良”;
新派:“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徵猷著才奇乐道彰彦修贻教化绍述焕荣章”。
枫田支派:“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光逢世泽德远肇基隆南国家声永熙朝道学崇”。
湖南安化、益阳夏氏字辈:“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征猷著才奇乐道彰”。
浙江上虞夏氏字辈:“安邑垂谟远涂山锡祚长衣冠怀旧泽杯桊溯前光敦本彜伦叙乘时匡济良诗书衍道脉忠孝立纲常”。
浙江温州夏氏字辈:“国家成正夏锡德竹明炎”。
贵州金沙夏氏字辈:“绪左邦国登永正乾坤新诗书开文运裕后启经纶齐家先治礼世代佐朝庭续宗长茂盛义方显名声”。
贵州盘县夏氏字辈:“文字登明朝有公庆白辽贤才良虎座祖德大廷操”。
河南开封夏氏字辈:“开化正西象酬天舜应奇永国宗子登玉敬万从思令有来祖积增培乐依希庆源传多世存宪照瑞维高邦占仁贤善孝焕文然承先延昌盛武德春秋瀚”。
云南昭通夏氏字辈:“启登由科国中华朝富荣昌诚进士玉”。
四川乐山夏氏字辈:“尚思世明磒天月秀大国维光”。
安徽怀宁夏氏字辈:“觉有妙朝永景文广子振应家道世代延大昌先进登显效元良荣华绳祖盛光前克裕昆崇德昭余庆”。
辽宁沈阳夏氏字辈:“智(志)尚成仁守名(明)全先振邦宽洪君德广国泰永吉昌”。
广东新会夏氏字辈:“溪道东子景汝能盏太华日明德远扬永振熏犹隆世泽创开基业启贤良”。
江西都昌夏氏字辈:“学贤宗孔孟诗书继汉唐祖德忠厚远浙绍永传芳。”。
夏氏一支字辈:“士良世相国家学纯常正道心明德克绍先绪传经光继儒林志大安邦应广行端保朝恒存为善必成祖佑作福自有天兴”。
夏氏一支字辈:“尚思世磒月秀大国维光”。
夏氏一支字辈:“永星茂成士连祥传”。
夏氏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夏氏一支字辈:“家大发源清敬祖承先德”。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家乘谱牒 上海:何氏家谱一卷、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宿迁何氏族谱、泰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京江何氏家乘二卷、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泉溪何氏宗谱六卷、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庐江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桐城何氏族谱四十九卷、休宁县率口何氏族谱十二卷 广东:何氏家谱不分卷、香山小览何氏九郎族谱八卷、南海烟桥何氏家谱九卷首一卷、新会大塘派何氏家谱一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 台湾的何姓,与大陆的何姓同宗同祖,一脉相承。现多居住在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县。它是台湾的第二十六个大姓。是来自一水之隔的福建。其远祖,则是康叔虞分居在光州(河南省潢川县)的后代。因此,台湾的何姓和韩姓也原是一家人。明末天启年间,就有一位郑芝龙的旧部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通事是一种专门担任翻译的职务。何斌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游说,当时在福建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郑成功,才会渡海而进到台湾来。在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也纷纷到了台湾。清朝时,到台湾来开创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当然以后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历史名人 何休:东汉杰出经学家。自小笃志好学,精研六经,诸儒莫及。历十七年,作《春秋公羊解诂》。 何景明:明朝文学家。与李梦阳主张文仿秦汉,诗宗盛唐,称"复古派"。与梦阳、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为"七子"首领。 何承天:南朝宋时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博通经史,精历算,曾考定"元嘉历",改平朔为定朔,使日月食必在朔望,对后世历法变革有很大影响。 何晏:三国时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与夏侯玄、开弼等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倡导玄学,崇尚清淡,开一时之风气。
http://wwwzhujixiangnet/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藏民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编辑本段]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 “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 “沙水珠玑巷”。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编辑本段]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滘;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陈氏;冲泮春场;李氏:滘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滘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潖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 0多年。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
木德公后裔名人名单有哪些?
本文2023-10-12 21:19: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