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姓在百姓中排第几?
百家姓里没有,但这个姓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不同说法,现根据维客万家姓中的“老姓”留言簿整理收集如下版本。 老延兵: 一直以来,我们家都自认为是地道的满族人,认为我们的老姓是从满族的复姓改过来的。但是,这段时间通过和敏康兄一同探究,发现我们这支老氏几乎可以肯定不是满族。因为按照辈分看,到我这代我家已经延续十二代,至少也得七八百年时间。而满族改汉姓那只是三百年前的事。也就是说,在满族改姓之前我家已经姓老至少四百多年时间了。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支老氏在清朝建立时加入了汉八旗,所以老人们认为自己是满族。 辈分排序:晋、天、骏、成、文、振、德、永、昌、兴(我高祖老兴荣)、忠、孝、延(我老延兵)、世、哲、既、是、可、久、骋。 老敏康: 籍贯是顺德,但早就没有亲戚,更没有什么祖屋了;我爷爷叫老时,他健在的时候已经操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完全没有顺德口音,所以我对顺德一说,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从来没听说在顺德有家谱。 至于南雄一说,也有点奇怪:珠玑巷一百多个姓里面,并没有提及姓老,而且,经过本人访问珠玑巷的老居民(都是七、八十岁的),他们均对姓老的没有一点印象,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也难免让人存疑。 最近,有东北姓老的,主动跟我联络,说他们也姓老,是满族人的后代,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是“苍老”和“老的”的意思。他们有家谱,他们姓老也绝对有明确的根由。 同时,广州日报提到,也是在二、三百年之前,乾隆曾派出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携眷驻防广州,辛亥革命爆发,该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不得不扎根广州;由于篡权的军阀仇视满人,所以致使在广州扎下根来的满人不敢张扬自己满族八旗子弟的身份,纷纷隐姓埋名,并全部已改为汉姓。据分析,其中就有改成姓老的。 总之,老姓由来,真的是众说纷纭,但却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 我呼吁,手头上持有家谱、族谱的老家人,是否可以约时间坐下来,一齐饮啖茶、食个包,大家倾倾计。 老冷: 1--------黄帝子孙老童后代, 2--------老聃后代, 3--------春秋时期宋国司马老佐后代,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很多人姓老,如老莱子、老成子、 老祈、老麻。。。 据最新考证,老子非李姓,乃老姓是也,所以如果从名人效应来看,老姓应是伟大思想家老聃后裔。。。 另,日本也有老姓,不知出自哪里也 老志双: 其五,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2〕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3〕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高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引证甚详,有说服力。 考索以上李姓起源的五种说法,概而论之,笔者认为:《北史》李延寿《传序》和《新唐书宗室世系》所记李姓源于嬴姓之说,虽载入正史,流传甚广,几为定论,现在许多新编姓氏书籍多采此说,但是,一则因为食木子得生传说离奇,老子之前人物如李利贞等人未见史载,言之无据,且以后证前,以近证远,以神话传说证史,不够严谨;二则因为此说起于唐代,有为李唐宗室抬高门第,强为攀附,主观臆测的成份,可信度不高。老子自指李树为姓之说纯系传说,乃道教神化老子之所为,不为信史。李树图腾说证据不足。相比而论,笔者赞同高亨等人所论李姓源于老姓之说,此说以大量音韵训诂为据,持之有故,所论甚详,且可与虎图腾说相结合,以民俗学为立论基础,更为可信。据此,笔者以为:李姓源于老姓,李姓得姓始祖为老子,老子姓老,名老聃,又以虎图腾为号,名李耳,其后裔以祖名为姓,为李氏。 老国钊: 老氏的后人在佛山也只剩下24人(但实际不止这个数),据一位老姓后人介绍,老姓的始祖在粤北南雄珠玑古巷。南宋度宗皇时期有一姓胡的妃子,因为遭到当朝宰相贾似道的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姑,后来胡妃逃出了寺庙,四处流浪,在杭州被运粮食到那里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 救带回,纳为妾,不料此事被人告发,朝廷便发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老姓的始祖就是在这个时候迁移到如今的南海市沙头镇世老村和大老村。从宋朝直到明末清初,老姓人家有不少人纷纷从沙头镇世老村和大老村搬迁出来,到当时的佛山镇做生意。老姓后来发展成为佛山的一大姓氏。但在抗战爆发后,原来的老姓族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到港澳地区谋生,而且都留在当地没回佛山了,所以如今老姓人家在佛山工作的为数不多了。 老利娟: 我曾经听爸爸讲过,以前我们的祖辈是清朝中的大官,但后来吾知得罪了谁,就改了姓老,避难到了南海,偶是南海沙头的。 本来是姓童,后来,就改左相反的意思,姓老。
旧版百家姓是什么? 老的: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c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S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闾丘 长孙慕容 鲜于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跋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後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新的: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 新顺序是: 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这项调查和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历时两年。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
百家姓`有姓老的吗? 百家姓里没有,但这个姓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不同说法,现根据维客万家姓中的“老姓”留言簿整理收集如下版本。
老延兵:
一直以来,我们家都自认为是地道的满族人,认为我们的老姓是从满族的复姓改过来的。但是,这段时间通过和敏康兄一同探究,发现我们这支老氏几乎可以肯定不是满族。因为按照辈分看,到我这代我家已经延续十二代,至少也得七八百年时间。而满族改汉姓那只是三百年前的事。也就是说,在满族改姓之前我家已经姓老至少四百多年时间了。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支老氏在清朝建立时加入了汉八旗,所以老人们认为自己是满族。
辈分排序:晋、天、骏、成、文、振、德、永、昌、兴(我高祖老兴荣)、忠、孝、延(我老延兵)、世、哲、既、是、可、久
籍贯是顺德,但早就没有亲戚,更没有什么祖屋了;我爷爷叫老时,他健在的时候已经操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完全没有顺德口音,所以我对顺德一说,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从来没听说在顺德有家谱。
至于南雄一说,也有点奇怪:珠玑巷一百多个姓里面,并没有提及姓老,而且,经过本人访问珠玑巷的老居民(都是七、八十岁的),他们均对姓老的没有一点印象,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也难免让人存疑。
最近,有东北姓老的,主动跟我联络,说他们也姓老,是满族人的后代,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是“苍老”和“老的”的意思。他们有家谱,他们姓老也绝对有明确的根由。
老百家姓是哪些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丰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丘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戌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逢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S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菱隆
师巩厍聂 晃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司徒司空 百家姓终
zdic/appendix/f17
最老的旧版百家姓一共多少字? 一共1000000000000个字
旧版百家姓孟排第几 孟姓不在百家姓中;
百家姓成文于北宋,所以百家姓记录了北宋的皇室高官和当时常见的姓氏,北宋之后的姓氏和北宋之前历史悠久的姓氏并不在百家姓中。
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闽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丘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L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斜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S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逑 盖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 楚 阎 法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第五 言 福>>
旧百家姓排名是根据什么排的?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m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有没有“老”这个姓氏啊? 有,但一般情况下老姓属于满族姓氏。原姓为满洲的萨各达氏,随名改姓一般为老、苍、萨。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不同说法,现根据维客万家姓中的“老姓”留言簿整理收集如下版本。
老延兵:
一直以来,我们家都自认为是地道的满族人,认为我们的老姓是从满族的复姓改过来的。但是,这段时间通过和敏康兄一同探究,发现我们这支老氏几乎可以肯定不是满族。因为按照辈分看,到我这代我家已经延续十二代,至少也得七八百年时间。而满族改汉姓那只是三百年前的事。也就是说,在满族改姓之前我家已经姓老至少四百多年时间了。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支老氏在清朝建立时加入了汉八旗,所以老人们认为自己是满族。
辈分排序:晋、天、骏、成、文、振、德、永、昌、兴(我高祖老兴荣)、忠、孝、延(我老延兵)、世、哲、既、是、可、久、骋。
老敏康:
籍贯是顺德,但早就没有亲戚,更没有什么祖屋了;我爷爷叫老时,他健在的时候已经操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完全没有顺德口音,所以我对顺德一说,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从来没听说在顺德有家谱。
至于南雄一说,也有点奇怪:珠玑巷一百多个姓里面,并没有提及姓老,而且,经过本人访问珠玑巷的老居民(都是七、八十岁的),他们均对姓老的没有一点印象,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也难免让人存疑。
最近,有东北姓老的,主动跟我联络,说他们也姓老,是满族人的后代,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是“苍老”和“老的”的意思。他们有家谱,他们姓老也绝对有明确的根由。
同时,广州日报提到,也是在二、三百年之前,乾隆曾派出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携眷驻防广州,辛亥革命爆发,该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不得不扎根广州;由于篡权的军阀仇视满人,所以致使在广州扎下根来的满人不敢张扬自己满族八旗子弟的身份,纷纷隐姓埋名,并全部已改为汉姓。据分析,其中就有改成姓老的。
老冷:
1--------黄帝子孙老童后代,
2--------老聃后代,
3--------春秋时期宋国司马老佐后代,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很多人姓老,如老莱子、老成子、
老祈、老麻。。。
据最新考证,老子非李姓,乃老姓是也,所以如果从名人效应来看,老姓应是伟大思想家老聃后裔。。。
另,日本也有老姓,不知出自哪里也
老志双:
其五,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 〔2〕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3〕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高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引证甚详,有说服力。
考索以上李姓起源的五种说法,概而论之,笔者认为:《北史》李延寿《传序》和《新唐书宗室世系》所记李姓源于嬴姓之说,虽载入正史,流传甚广,几为定论,现在许多新编姓氏书籍多采此说,但是,一则因为食木子得生传说离奇,老子之前人物如李利贞等人未见史载,言之无据,且以后证前,以>>
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姓氏是什么? 姜、姬、姚、赢、尽⒆印⒇隆⑽ぁ⑴怼② 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姓氏
请问:中国百家姓里那个姓最大 王,最多;李,第二 ――人民网今年6月份的新闻!
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 你的姓氏排名第几呢?
近日,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了,根据研究,新版“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三姓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1%。
其实,在2006年也发布了一版“百家姓”排行榜,并显示,“李”姓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姓。在最新版“百家姓”中,为什么“王”姓取代“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王”姓缘何成中国第一大姓?
“主要是因为人口统计样本的扩大,”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介绍,“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李姓和王姓的人口在不同时代各有不同,排序经常在伯仲之间。”而2006版的“百家姓”数据主要集中于中原、华东、华南地区,但“王”姓人口最占优势的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县市,由于当时没有被收集进新出版的地方志中,因此也造成了统计缺失。
“当年的研究样本近3亿人口,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来说,样本的随机性程度相对较低,数据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加上中国人姓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大姓小姓之间人口的极大差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袁义达说,“其中,能否全面完整地获得全国人口的分布数据最为关键。”
2008年,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下属有关身份证管理的研究部门合作进行了一项中国人姓名研究,从而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全国姓氏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心又获得了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户籍姓氏的全部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抽样数据,成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并通过对此数据库的综合分析,最终发布了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约20个少数民族不使用姓氏
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综合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首先,我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其次,祖国大陆和台湾对复姓的户籍登记都存在问题,复姓的形式和数目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有的稀有姓氏在目前通用计算机字库中没有,造成统计缺失;第四,由于人工计算机输入时的原始错误,县级以上的汇总中出现了人口只有几人或一人的假姓,这类假姓大约有几千种之多。
中国是世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几千年来,中国人姓氏分布的特点十分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姓氏之中,形成了大姓、常见姓氏、罕见姓氏、稀有姓氏之分。
《百家姓》与百家姓
说起百家姓,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其实,《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原标题: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 你的姓氏排名第几呢?)
本文来源:人民网
百家姓里有姓“老”的吗? 百家姓里没有,但这个姓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不同说法,现根据维客万家姓中的“老姓”留言簿整理收集如下版本。
老延兵:
一直以来,我们家都自认为是地道的满族人,认为我们的老姓是从满族的复姓改过来的。但是,这段时间通过和敏康兄一同探究,发现我们这支老氏几乎可以肯定不是满族。因为按照辈分看,到我这代我家已经延续十二代,至少也得七八百年时间。而满族改汉姓那只是三百年前的事。也就是说,在满族改姓之前我家已经姓老至少四百多年时间了。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这支老氏在清朝建立时加入了汉八旗,所以老人们认为自己是满族。
辈分排序:晋、天、骏、成、文、振、德、永、昌、兴(我高祖老兴荣)、忠、孝、延(我老延兵)、世、哲、既、是、可、久、骋。
老敏康:
籍贯是顺德,但早就没有亲戚,更没有什么祖屋了;我爷爷叫老时,他健在的时候已经操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完全没有顺德口音,所以我对顺德一说,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从来没听说在顺德有家谱。
至于南雄一说,也有点奇怪:珠玑巷一百多个姓里面,并没有提及姓老,而且,经过本人访问珠玑巷的老居民(都是七、八十岁的),他们均对姓老的没有一点印象,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也难免让人存疑。
最近,有东北姓老的,主动跟我联络,说他们也姓老,是满族人的后代,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是“苍老”和“老的”的意思。他们有家谱,他们姓老也绝对有明确的根由。
同时,广州日报提到,也是在二、三百年之前,乾隆曾派出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携眷驻防广州,辛亥革命爆发,该1600多名满族八旗官兵及其家眷不得不扎根广州;由于篡权的军阀仇视满人,所以致使在广州扎下根来的满人不敢张扬自己满族八旗子弟的身份,纷纷隐姓埋名,并全部已改为汉姓。据分析,其中就有改成姓老的。
总之,老姓由来,真的是众说纷纭,但却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
我呼吁,手头上持有家谱、族谱的老家人,是否可以约时间坐下来,一齐饮啖茶、食个包,大家倾倾计。
老冷:
1--------黄帝子孙老童后代,
2--------老聃后代,
3--------春秋时期宋国司马老佐后代,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很多人姓老,如老莱子、老成子、
老祈、老麻。。。
据最新考证,老子非李姓,乃老姓是也,所以如果从名人效应来看,老姓应是伟大思想家老聃后裔。。。
另,日本也有老姓,不知出自哪里也
老志双:
其五储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 〔2〕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3〕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高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引证甚详,有说服力。
考索以上李姓起源的五种说法,概而论之,笔者认为:《北史》李延寿《传序》和《新唐书宗室世系》所记李姓源于嬴姓之说,虽载入正史,流传甚广,几为定论,现在许多新>>
一、介绍
曹雪芹(约1715或1725年前后—约1763或1764年),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雨字头),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据裕瑞《枣窗闲笔》记载,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除了《红楼梦》中的诗词,他的诗现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
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均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也有人认为已经写完,但80回后的内容散佚了)。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据说,曹雪芹出生后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亲曹頫很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沾”,这个字取自诗经上的“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意思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与“久旱逢甘霖”有关。“沾”字也可以与“世沾皇恩”挂上钩,是感谢皇上的意思。
“雪芹”这两个字出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意思是说:泥土里留有芹菜的根,只有一寸多长。在这雪地里,它什么时候才能发芽生长呢?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与斑鸠肉一起炒着吃呀!
而且他的自注:“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苏东坡常以“芹”自比。东坡兄弟诗里的“雪”,他也多是洁白而有保护之意。因此,曹雪芹就给自己改名为“雪芹”。这就是后来世界文学巨匠曹雪芹名字的来由。
(1)身世籍贯
关于曹雪芹,很多方面仍难有定论,除却生卒年的争议,他的字、号也不能十分确定,按照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的说法,应该是“姓曹名沾,字梦阮,号芹溪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字”是“芹圃”,“号”是“雪芹”。
他的生卒年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他的生年,主要有二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生于公元1715年,即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另一种说法认为他出生于公元1724年,即雍正二年甲辰。他的卒年,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种认为他卒于公元1763年2月12日,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另一种看法认为他卒于公元1764年2月1日,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他卒于公元1764年初春,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
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是贾母的原型——李氏的过继子(李氏的丈夫曹寅的侄子)。曹雪芹的上世的籍贯,现有几种看法,一是河北丰润,于明永乐(明成祖年号,1403—1424)年间还至辽东铁岭,后来跟随清兵入关,一是辽阳,他的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金攻下了辽阳时归附,以后随清军入关。
(2)身世考证
曹振彦归附后金以后,先是属佟良性管辖,后来又归了多尔衮属下的满州正白旗,当了佐领。旋即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中以及入关后的平姜瓖之叛的战争中是立过功的,他历任过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此后,曹振彦之媳,即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的保母。1663年(康熙二年),曹玺首任江宁织造之职,专差久任,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在江宁织造任上病故,康熙旋即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务。并命其纂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于扬州。
曹寅之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康熙最重要的教引嬷嬷(康熙曾对别人介绍曹寅之母时说过:此吾家老人也。)曹寅又曾是康熙的陪读,是康熙儿时的玩伴。所以康熙南巡六次曹寅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千里马送药拯救,只可惜曹寅已死。曹寅病故后,康熙又因极其宠爱曹寅,就叫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那时好像不许世袭)。
不幸的是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的妻子李氏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1727年(雍正五年)12月24日曹頫被抄家败落,曹家在江南祖孙三代先后共历60余年。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返回北京。
当时,曹雪芹尚年幼,按生于乙未说是虚岁是四岁,按生于甲辰说是虚岁五岁。曹家回北京以后的情况,文献绝少记载,曹頫曾经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道:“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等等。
曹雪芹在穷愁困顿中于公元1763年或1764年即乾隆二十七年或二十八年的除夕去世。他的不朽巨著《石头记》的前80回,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书的后半部分据专家们研究,认为基本上已经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3)武阳说
300年前《南昌武阳曹氏宗谱》问世,武阳镇曹村是曹雪芹祖籍地。
2010年4月8日,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300年前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这是一本300年前保存完好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手抄本。
在这本1693年修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里就清楚地记载了“盖自永乐二年,始祖伯亮公从豫章武阳渡协弟溯江北上,一卜居于丰润咸宁里,一卜居于辽东铁岭卫。则武阳者,洵吾始祖所发祥之地也。”和武阳曹氏的宗谱记载完全一样。历史的清楚记载,事实胜于雄辩,武阳镇曹家是就是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千真万确。
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武阳。自中央电视台1994年报道以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全国很多的红学曹学专家都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来武阳曹家深入研究考察,周汝昌对曹雪芹祖籍更是研究之深,并亲笔题字:《曹雪芹祖籍武阳镇》。
这部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江西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出现,不但证明了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真实性,还为研究探讨红学和曹学的专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南昌武阳曹氏宗谱》不但记录了曹氏的世系和世序,还清楚地记录了曹氏的迁徒志和祠堂志。从这本宗谱可以得知: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武阳镇,300年前就有真实的记载和认定!看到这本300年前的修的《武阳曹氏宗谱,几十年来曹雪芹祖籍地的争论,考察,研究,今天真相大白,所幸的是许多专家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历史记载一模一样,应感心慰。
(4)乳山说
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曹雪芹高祖曹玺是被清军自胶东半岛虏获,因同姓而被曹振彦收养,因此曹雪芹祖籍地的研究应以曹玺为主,而不能把曹振彦的祖籍地当做曹雪芹祖籍地。致力于红学研究的曹祖义先生从1998年就提出曹雪芹是曹髦后裔,同曹祖义是宗亲的观点。并在全国红学大会上发表其研究成果,获得了部分红学家的认可。
曹祖义说,曹雪芹的祖籍在乳山,不管从历史资料上,还是曹雪芹在书中亲撰的家谱上,以及曹祖义的家谱上,都充分证明曹雪芹是曹丕、曹髦的后裔。另外,曹雪芹家和曹祖义家以范字起名上的规则完全统一,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明。
曹祖义在对《红楼梦》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曹雪芹把他们家的家谱,用“十首怀古诗”灯诗谜的方法,写在《红楼梦》第51回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家和其亲宗东港市大孤山曹家在起名范字上是一脉相承的,以此可以证明他们是同宗谱的本家人。如此,曹祖义和曹雪芹有着共同的祖籍———当时的宁海州河南村。
复旦大学对国内与曹雪芹有关的曹姓人群进行了DNA检测,现有的曹姓DNA数据支持曹雪芹祖籍“乳山说”,而不支持“丰润说”、“辽阳说”等众多学说。
扩展资料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参考资料:
《李白诗词》
朝代:唐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路纬秋啼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云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宣城风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风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夜洛城闻笛
认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宣州谢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亻宁]立,宿鸟归飞隐。
何处是回程,长亭更短亭。
清平调词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词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登宣城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独坐敬亭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一、社会生活方面。社会生活的研究,包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建筑、社会习俗、社会风气等方面。
在婚姻方面,有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世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刘驰《从崔、卢二姓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任重《魏晋南北朝的婚姻制度》(《历史知识》1987年第6期)、张承实《六朝时期的婚姻与家庭》(《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王晓卫《北朝鲜卑婚俗考述》(《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等文。叶妙娜通过对陈郡谢氏的婚姻研究,指出侨姓世族从西晋时实行身分内婚制,东晋时这种婚制则以门第世系为主要条件,南朝则更重视政治、经济实力。此外宗教、地域等对婚媾也有影响。这种内婚制加上江南具体的社会环境,造成大量中表婚和血缘异辈婚,这种近亲繁殖带来的劣生,是造成世族衰落的原因之一。刘驰通过对北朝崔、卢两姓士族高门的婚姻分析,指出士族内部联姻是贯穿整个北朝时期的明显特点。士族高门与各朝最高统治者、与庶族寒门的姻戚关系,则随着双方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王晓卫则从群婚制残余、比较自由的妇女婚姻社交、不论行辈与不重门第、表亲婚、交换婚、冥婚、早婚等方面,考述了北朝鲜卑婚俗。
有关丧葬方面的文章可分两类,第一类为资料性的,如《临淄北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5年第3期)、《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墓》(《考古》1985年第10期)、《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文物》1985年第10期)、《山东省诸城县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河北获鹿发现北魏东凉州刺史阎静迁葬墓》(《文物》1986年第5期)、《广州发现一座东晋古墓》(《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8月27日)、《江苏江宁官家山六朝早期墓》(《文物》1986年第12期)、《杭州地区汉、六朝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9年第12期)等。这些为研究这个时期的丧葬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第二类为研究性的,如龚国祥、张三夕《浅谈汉魏薄葬思想:读前四史札记》(《武汉师院学报》1984年第6期)、冯普仁《南朝墓葬的类型与分期》(《考古》1985年第3期)、魏鸣《魏晋薄葬考论》(《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曹永年《说“潜埋虚葬”》(《文史》1989年总31期)、张爱冰《南朝葬制考》(《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比起丰富的考古资料,研究文章显得数量少,说明对考古资料运用得不够。不过,这些文章对魏晋薄葬、南朝的葬制等考察得较为全面。如魏鸣论薄葬,就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个人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地考察了魏晋形成此种风气的原因。
衣食住行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吕一飞《鲜卑帽》(《文史》1988年总30期),考察了鲜卑族的服饰。刘爱文《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湘谭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指出,地主阶级的消费特征是在吃的方面追求美味实惠,以侵吞社会财富为荣,在穿、住、用方面追求时髦奇特,更新周期缩短。这种消费,使大量的劳动力用于家务劳动,社会财富被浪费,手工业畸形发展,同时又对某些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城市建筑的文章大多是对各朝都城的研究。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85年第3期),对曹魏邺都的里坊和市的位置,东晋建康城的三重城墙问题,北魏都洛阳里坊与鲜卑遗迹的关系,金墉城与洛阳小城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考辨,得出自己的结论。翟建波《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的兴衰》(《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赵启汉《北魏时期洛阳城的建设》(《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分别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两个角度,对北方名城洛阳的建设和发展做了探讨。张子欣《邺城铜雀三台》(《文物天地》1985年第6期)介绍了三台的建筑。除了对都城建筑研究之外,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对此时期33座套城形制、建筑时间、军事作用等方面作了考察,指出套城的较多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城市政治和军事的特征显著增加,经济文化特征相对减弱,是魏晋南北朝战乱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之一。
社会风气和社会习俗,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内容。信应举《〈世说新语〉所反映的魏晋清谈风貌》(《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曹柏荣《略论魏晋“清谈”》(《百家论坛》1987年第3期)、董志广《魏晋清谈起源及发展新探》(《北方论丛》1987年第6期)、姚文铸《略论魏晋的清谈》(《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赵克尧《魏晋风度论》(《复且学报》1988年第1期)、曹文柱《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罗新本《魏晋南北朝赌风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卢洪昭《论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抚顺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等文,分别从清谈、社会风范和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变迁、赌博、出世等方面研究当时的社会习俗。信应举认为,清谈是不谈俗事的,谈的内容是玄学与佛学。清谈的方法是口谈和笔谈。清谈所追求的是造微、寻微和拔新领异。他认为清谈在魏晋虽危害一时,但由于清谈与清高相联系,因此对那些贪权恋势、得利忘形之人也是一种教育。赵克尧认为,魏晋风度是指此时期文化上的奔放、洒脱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范,思辩理性、理想主义、批判精神是其思想特征。它的形成是农民运动的冲击、人们思治不得的心态、人的觉醒和文化思想的传承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曹文柱指出,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有一个从“轻悍”“好勇”到“怯懦”“敦庞”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始于东晋,在南朝完成。造成这种转变,江南统治集团的构成与心理素质的改变起了关键作用,而下层民众的宗教信仰,从力主抗争的原始道教向劝诱忍让的佛教转移,对于风气的转变意义更大。在社会习俗方面,高路明《记载古代民间习俗的名著〈荆楚岁时记〉》(《文史知识》1985年第6期),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并认为此书虽重要,但至今仍无好版本,建议组织人力整理出一部完整的、接近原貌的《荆楚岁时记》。这个建议如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无疑会给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习俗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宗教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宗教问题,作为此时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他们分别从佛教、道教、其它宗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对佛教的研究文章很多。王国炎《魏晋南北朝的儒佛融合思潮和颜之推的儒佛一体论》(《江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认为,佛儒融合思潮始于两晋,盛于南北朝。颜之推生于梁,死于隋,对南北朝思想状况和儒佛斗争与融合的历史非常熟悉,加上隋统一后对儒、佛、道作一番清理,建立—个能适应统一政权的思想体系的需要,使他能建立儒佛一体论的思想。王琰《东汉、魏、晋时期佛教汉化问题刍议》(《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文认为,汉、魏、两晋时期是佛教初步汉化的时期,晋宋之际,中国僧人在佛学研究上进入了融会贯通的阶段。从宋文帝起,统治阶级开始重视佛教维护自己统治的作用,佛教汉化表现为出自政治或宗教动机的自觉汉化。赖永海《从魏晋南北朝佛学的中国化看外来宗教与传统思想的关系》(《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一文,从外来宗教与传统思想相互关系的角度去探讨佛教中国化的问题,认为人们接受异国文化,往往先以传统思想去理解它,而异国文化要在他乡扎根,首先必须为该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它在传统面前一开始不能不有所迁就而使自己多少有点变形。二者不仅有相互排斥的一面,而且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互相融合的一面。李剑国《论南北朝的“释氏辅教之书”》(《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论述了此时期的一种宣传佛教教义,思想的故事书,鲁迅称之为“释氏辅教之书”。李剑国认为此种书内容纯系糟粕,但《冤魂志》除外,它援儒入佛,常从传统儒家观念看待善恶问题,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有某些积极因素。另外,此类书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一些积极的东西,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进步起了促进作用。谢重光《魏晋隋唐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一文论述了佛教特权盛衰过程,认为源于汉魏之际的僧侣特权,至晋代全面确立,终魏晋南北朝之世,佛教特权并未受到根本的触动。唐中叶后佛教特权才衰落。另外,辛长青《云冈第20窟出土比尼昙媚造像颂石下碑试解》(《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冯兴盛《试述佛教僧侣在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外国问题研究》1987年第1期)、张文彬、李绍连《试论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兴盛及其社会原因》(《殷都学刊》1987年第3期)、吕淑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李献奇《北齐洛阳平等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杨宗武《我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课外学习》1988年第4期)、贠安志《安岳石窟寺调查记要》(《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等文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和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很盛行,因此研究道教的文章也不少。胡孚深《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2期)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对长生不死的追求是神仙道教形成的历史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批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加入神仙道教,是神仙道教形成的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仙道教在我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研究,在道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有重要意义。刘九生《巴賨建国的宗教背景》(《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认为,巴氐流民首领李氏建立成汉的整个过程,都有天师道这个宗教背景,说明这个背景,就能具体地考察文化和宗教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农民的关系。龙显昭《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也对道教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研究者们还注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火袄教。王素《魏晋南北朝火袄教钩沉》(《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2辑),对此时期的火袄教进行了考察。以后,又发表了《高昌火袄教论稿》(《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指出至迟在高昌郡时期,高昌地区就有火袄教流行,并拥有汉民教徒。高昌国时期,由于国家禁止汉民信火袄教,汉教徒虽改从佛教,但对火袄教仍保持信仰。林悟殊《论高昌“俗事天神”》(《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则认为,高昌信奉的天神不是袄神,而可能是天体自然崇拜一类的信仰。高昌国有人信奉火袄教,但不是普遍信仰火袄教,高昌的宗教信仰不只是天神和佛教,而可能是流行着多元的宗教信仰。
除了对魏晋南北朝的佛、道、火袄等教的研究外,严耀中《北魏前期的宗教特色与政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对北魏前期的宗教与政治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北魏的祭祀系统中突出了对“天及自然神”和“女性祖先”的崇拜,并将道教提高到“准国教”的地位,同时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佛教也经历了枯荣沉浮的命运,因此,北魏前期是中国“最富有宗教趣味的时代。”
三、地区文化研究。对于地区文化的研究,研究者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河西五凉地区。发表的论文有:黎尚诚《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西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3期)、江波《李暠与刘昞:谈西凉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施光明《五凉政权“崇尚文教”及其影响述论》(《兰州学刊》1985年第6期)、《略论河西学者在拓拔族封建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兰州学刊》1987年第1期)、《十六国敦煌学者考述》(《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谢继忠《五凉史学述略》(《兰州学刊》1987年第2期)、陆庆夫《五凉文化简论》(《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l期)、赵以武《十六国时代河西的局势变化和文化进步》(《兰州学刊》1988年第5期)等,这些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河西文化对内地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黎尚诚认为,河西文化的发展,前凉和北凉起了主要作用。前凉大力提倡儒学,北凉大力提倡佛教,河西文化开了南北朝以后儒佛合流,并行发展的先声。河西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它保存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儒学。第二,它使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文化先在河西交流和融合,然后向内地传播,对南北朝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河西文化的发展,推动的河西地区氐、羌胡、鲜卑等少数民族摆脱落后习俗,走向文明,加速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施光明指出,五凉政权“崇尚文教”的措施,保存和继承了汉魏以来先进的中原文化。河西文化对北魏、北齐、北周乃至隋唐诸朝代的文化及文物典章制度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它对民族大融合也产生了积极意义。谢继忠认为,五凉史学对北魏史学也有很大影响,崔鸿《十六国春秋》多取材于《五凉录》。五凉设馆修史,成为唐代大规模官修史书的渊源之一。五凉史学之所以能发展,其原因有三:第一,经济丰饶,社会安定,是五凉史学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第二,凉州浓郁学风的影响,是五凉史学发展的文化基础。第三,五凉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重视史学,是五凉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研究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外,陈创义《从孤山晋墓出土文物窥潮阳古文化》(《韩山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周积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6期),分别考察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周积明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分为南北两大区域,认为在经学、文学、佛学、民风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领域,南、北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南方注重情性抒发,长于思辩,风格婉丽柔美;北方重朴崇实,注重力行,风格谨严庄重,充溢着一种刚阳之气。造成这种风格不同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地理环境影响的因素。南北文化风格虽异,但也有同质性。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且朝代不断更换,因此缺乏—个稳定的中央政府推行礼法教化。在这种总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名教产生危机,使南北文化都具有“悖礼伤教”性。这是同质性的一个显性层次。还有更深的一层同质性,就是对儒家传统的共同认定。虽然由于社会剧变和儒学发展中存在种种弊端,出现儒学权威失坠和名教危机,但人们潜意识中仍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儒学价值观念。
四、思想与学术文化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思想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物思想,一个是社会思潮。研究人物思想的论文有董克昌《曹操思想浅谈》(《北方论丛》1985年第l期)、许杭生《葛洪社会政治思想探析》(《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尚志迈《评魏孝文帝的无神论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欧阳小桃《从陶渊明的归隐看魏晋士人的价值观》(《九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l期)、胡孚探《葛洪的思想脉络和心理特征》(《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5期)、丁永忠《陶渊明与慧远——陶渊明不入“莲社”之我见》(《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等。许杭生认为:葛洪不仅是一位道教神仙家,而且是一位社会政治思想家。他所著《抱朴子》一书,既研究了神
“老”姓在百姓中排第几?
本文2023-10-12 20:48: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