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商 满族人 谁能告诉我的民族姓氏和图腾???
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商]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乌古论曰商。 满族图腾柱(满语“斑吉”柱)的多样化是与满族信奉的多神教—萨满教有直接关系的,萨满教是原始多神教,即万物有灵。
满族图腾主要 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鹰、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如地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其意为“狼”;世居哈达、赫图那拉、宁古塔等地的“萨克达”氏,其意为“母野猪”;居住在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生活于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等。
满族人家院落里的“索伦杆”也似由图腾柱演变而来。天神观念产生之后,才演变成祭天的神杆。
[编辑本段]姓氏起源
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
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编辑本段]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都是根据包拯命名的。宋时包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后谥忠肃。
[编辑本段]郡望
丹阳:即秦朝的鄣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更名为丹阳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晋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城县。
上党: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辖镜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包咸:字子良,后汉会稽曲阿人。少为诸生,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光武即位,举为孝廉,封郎中,迁大鸿胪。明帝即位,以咸有师傅恩,特加赐俸禄,咸皆散于诸生之贫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终年71岁。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务实边备",以御契。后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执法严峻,不畏权势。他在朝之时,贵戚官宦都不敢为非作歹,连童稚妇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刚正不阿,为民申冤,惩治权贵,树立了清正廉洁官员的榜样。他的官升至礼部侍郎,嘉佑七年(1062年)逝世,终年63岁,谥孝肃,著有《包孝肃奏议》十卷。明人以他断案的民间传说写成《包公案》一书,流传甚广。
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清朝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江西新喻县知县,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鸦片等问题都有论述,主张积极抗英。他还善于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咸丰五年(1855年)逝世,终年80岁。著有《艺舟双楫》、《管情三义》、《浊泉编》、《齐民四术》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拈花、春云、钏影、冷笑、微妙、迦叶、钏影楼主等。著名报人,小说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秀才。幼进私塾,为富家开馆。懂日语。曾任山东青州府学堂监督。
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出席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脱党。1949年从澳门来到北京。历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国务院参事。 生前著有《包惠僧回忆录》。
包玉刚(1918—1991),浙江宁波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包起帆,当代著名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专家、高级工程师、上海港务局副局长,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发明创造20多年,开发了新型抓斗系列共140多种,广泛应用于港口、铁路、化工、军工、河道等行业,多次在日内瓦、布鲁塞尔等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和银奖,“防漏散货抓斗”等9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被誉为“抓斗大王”,并被英、美两国国际传记中心分别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及21世纪金质成就奖。
[编辑本段]包姓目前主要分支(部分)
以下摘自包姓网 wwwbaoorgcn (非盈利性网站)
1 安徽合肥,桐城字辈:包拯 包繶 包永年 包完 林正延梦 (排行)裕福德胜仲道相文大宗原一本国泰允长清;礼义遵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康隆敦昌定 普兴常焕仁 景瑞益绍久 茂修贞尚宏 《万卷堂》迁桐始祖(元)裕祯,字世龙,号效伯;(迁肥始祖)(明)吏员,行名福三,字生亭。
2 某支 包氏字辈:诒德燕翼,永应习俗,作辅永远,洪泽延长,兴家有道,安国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3 江苏仪征谢集月塘:先继志尊祖,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授经堂》明朝洪武年间包质朴,字朴轩 配陈氏 宣德年由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始迁江都 后又迁至江苏省仪征市)
4 江苏仪征移居字辈:天生德金永,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与民包1993年联谱《芝兰堂》
5 江苏江阴文林字辈: 待叙排行(包拯之孙包景年后裔 孝肃奏折和家谱)《秀干堂》
6 江苏扬中三茅镇 :仁义礼智信,庸熙福泽常,平安节庆春(包旭初,扬州江扬中路568号)
7 江苏泰州兴化字辈:良国培庆,允文宗善(包拯35世) (包拯后裔,元代包实迁入)
8 山东济宁嘉祥字辈:玉金顺广殿兴, (明朝由山西洪洞迁入)
9 山东烟台包氏字辈:玉绍世敦德 (300年前由云南省迁入)
10 山东海阳 :作善维贤光宗守法,明胜子先家传元楷(明朝洪武包武,由安徽合肥迁入)
11 四川遂宁包氏字辈: 天国明正九,十大永长安。 四川大英县包九云)
12 四川邻水包氏字辈:包拯12世包元恒(1421年) 有子应大丹 志胜永嘉兰 从金万国顺 孟季月中安善述光前美
13 四川成都包氏字辈:文起能光祖, 英华奕世兴,勋尤辉国卓,万代有名真(湖北省麻城孝感乡包元恒于明朝洪武年迁至四川新都一带)
14 四川大邑包氏字辈: 林永文国龙 洪月万朝玉 启先恒煜光 清正德流长
15 重庆巴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继祥(1737年)良玉士国大 承永顺明宗 万代兴荣
16 重庆渝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溢海(1660年)洪涌宇从朝 元甲第开明 清正乾坤光 华福寿星
17 贵州贵阳包氏字辈: 国政育明良 家和发增强 忠孝福泽大 人义方正长
18 贵州冠英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嗣(1641年)云源茂廷章 德世学中和 正恩承祖泽 祥
19 贵州大方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象(1632年)志澄先式永 国正天兴顺 官清民自安
20 贵州普定包氏字辈:包拯20世包学诗(1651年)胜正弘士文 廷大永元其 继兴毓桂
21 贵州宣威包氏字辈: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排行) 必有元兼俨 禳希怡什智 杞凤良 万宣 毓轸文士迎 焕汝于维其 继崇广宇致 庆圣道欣安
22 浙江乐清柳市 :包拯 包绶 包康年(公未禄卒,同宗包闻绍长子包惟莘过继) 包惟莘 汝昂履志许克善 讲明清胪百代兆 吉一朝崇祖成德 尚贤永膺福钜起(礼)秀(义)景(遵)元(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包拯第32代“起”与安徽省合肥联谱“礼”开始统一排行字辈)
23 浙江泰顺县新浦乡:文元一应,君奇士正,兆天起圣,立国长发,其祥邦家,繁荣昌盛,百世奕芳芳 (泰顺的始祖包全公是包驮公的第十代)包宅村始祖包全,生于唐天宝六年(747),唐贞元元年(785)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长溪知县。包全于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历东瓯,爱其山水之胜,风物之美,气候温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盘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峦峭耸,舸牵既穷,乃弃舟登岸而入……”见其地适于安居乐业,“遂伐木之佳者以为庐,锄活阪以为园,瀹清泉以为池,种芝术,兰芷,委此而终老……”
24 浙江台州包氏字辈:虎言随祖永成昌
25 浙江温州文成县珊溪镇:德大启文士正昌 明经广学绍忠良 光联上国家声永 瑞兆庆云化日长
26 浙江东阳市防军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铉绣邑宗火 孟士永德尧 良尚应烘懋 光佳锡清和 聿焕钟淳秀 炳元钦仕公 祖志恒铭记
27 浙江景宁县郑坑乡:景中时上志,廷耀德明良,国佐兴邦泰,熙光永世昌。上党郡《清河堂》(石柱村)包驮公约公元557年自润州丹阳(现在的江苏镇江)迁徙景宁县鹤溪镇,后来再次从丹阳到景宁元末明初从鹤溪迁到北山,清朝迁到石柱 。
28 浙江遂昌县湖山乡:朝立志定弦明 (建洋村)
29 浙江宁波市镇海 :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包必胜 (排行) 有元璋荣容世胜敬昊干深本钥仲奎光士复盛祖振大起(玉)于斯贤豪庆济楚佩玉冠朝家,从云佐圣世,海东沛德长,克承恢宗绪 (钟包村名人包玉刚)
30 浙江松阳县横樟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仁绍池寿忠 睿子随文庭 时希有肇大 应继经国涵,玉日士人立,志明绍加学,秉政延宗帮,永定芳世茂,成培祖德光
31 浙江建德市乾潭芝峰:正大诚(光)明,严熙纪志
32 湖北省赤壁市包氏旌义宗谱序记载:月玄丹桂,谟列贤臣,才应世昌,文廷傅能,殿堂传忠,卿所启元,克绳祖功,源远俊泉;时运亨通,家齐孝敦,志同心合,道立法存,谋求卓著,经济超群,儒林学士,美在其中;振奋向前,优风本当,兴旺腾达,华厦精尚,族勇增丁,文武其强,繁衍无尽,章节流芳。 (包月山公字淑唐朝由河南开封府详符县迁入《上党堂》嘉鱼崇阳沔阳郧阳襄阳公安谷城陕西湖南澧洲华容河南等地居多)
33 湖北随州包氏字辈:之宗益德艳义 (殷店镇大河口乡)
34 湖北梦县沙河乡 :大光其道,振兴祖业,诗书立意,昌明宗德 (黄渡村包家塔)
35 湖北麻城 :包拯12世包明山(1369年) 蛟宣宪仲函 廷远一珠仕 朝必立文才 奎光耀德泽原承先
36 湖南泸溪包氏字辈:包拯13世包郁山(1380年)包可源 子文志永显 世大如朝廷 国正天心顺 贤良忠太昌 敦伦承先庆
37 福建上杭包氏字辈:包拯9世包纯白(1333年)包七郎 包三九郎 包千一郎 万文宗远珊 世卢协韶觐 登歧志杨育 儒业承东汉 龙图继起昌
38 青海互助包氏字辈:安邦民国泰,中华延世昌。
39 广东韶关包氏字辈:砚清贵宗望岐玉,万宏正大光,明发永其祥,承先世泽昌,贤才洵继美,德业自留芳。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④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比较稳定;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而且还会随著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关于姓氏来源,唐代姓氏学家柳芳曾把姓氏来源归纳为八类:即以母系氏族、国名、官名、谥号、先祖名字、地名、先祖职业、对自然物的崇拜等起姓。近代北京师范学院雷风行教授编写出版的《姓名与人生》中,将姓源归纳为十六种:⑴母系氏族社会部落符号;⑵诸侯国名;⑶居住地;⑷封地邑;⑸先祖官名;⑹先祖职业技能;⑺先祖名或号;⑻崇拜物对象;⑼族号或先祖谥号;⑽天子皇帝赐姓;⑾避讳改姓;⑿避祸改姓;⒀民族融合;⒁因读音错讹随音改姓;⒂以次第、天干、地支、数字;⒃因故自行改姓。
人们爱寻根问祖,追溯我是从哪里来?祖先是谁?祖先对历史社会有什么贡献?还有什么遗迹可供寻觅?家族有哪些文化传承?当今族人有哪些发展等等。对家族历史的那种天然的求知欲望,使人们兴致勃勃,奋力索求与姓氏关联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记录着人们的历史足迹。而当人们了解到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历史时,会备感亲切,还会因其中的杰出人物而感到自豪,并受到启迪和鼓舞。
1 说明道姓的作文怎么写
可以介绍名字的来历或名字的意义。如:我的大名叫:“王冬琦”,乳名叫“琦琦”,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呢?我不明白,于是我怀着好奇“采访”了妈妈。
妈妈说:为什么会起“冬”字“因为我一出生,时令正赶上立冬,而且那天正巧是大雪,是冬天少有的冷,所以妈妈采用了上帝赏赐给我的一个“冬”字,让我战胜寒冷,不畏酷暑,不向困难低头,敢于挑战,在事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而“琦”字呢?是因为我一出生就带了一颗洁白的小牙,而且活泼好动,妈妈感到我有些与众不同,于是根据我的特点,在字典里查阅,由于我姓王,妈妈就选王字旁的字,发现“琦”字寓意深刻,是我名字的首选,其意思是一颗洁白无暇的美玉,象征着我以后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
经过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讨论,觉得冬琦这两个字既高贵又可爱,既活泼又富有其内涵,爷爷说:“我的名字是上帝赐给我的,是名中的精品。”而外公则风趣地说:“王冬琦的名字意思为‘琦中之王’将来能当一个大官”,就这样“王冬琦”这个名字诞生了!
每一个人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名字的背后都容入父母的期盼与希望,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地珍爱自己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来之不易,她耗费了每一位家长的心血以及每一位家长期盼……
我爱我的名字,更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我们每天都叫着别人的名字,而别人也叫着你的名字,可见,姓名已经发展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了。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名字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我的大名叫董铭彦,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那还真是“全家总动员”呢!我的爸爸和爷爷一有空便开始“哗哗哗”地翻起字典来,听说都把一本字典给翻烂了呢,而我一向不迷信的奶奶也请人算起了八卦。一整天都念叨着算命先生算出来的内容,而妈妈则是见人便请教该叫什么名字才好。几个月后就要登记户口了,可我的名字还没有定下来呢,于是大家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把我的名字定下来。爷爷首先发话了:“我觉得叫‘董名燕’比较好,‘名’是希望她将来功成名就,‘燕’是希望她将来活泼可爱。”这时奶奶又说;“还是把‘名’改成‘铭’好,这孩子缺‘金’,也希望她能被别人记住。”“我看呀,”这时妈妈终于发话了,“不如把‘燕’改成‘彦’吧,古人用它代表有才有德的人,希望我们家女儿将来是个‘全才’。”“好!就叫董铭彦!”爸爸一锤定音,从此世上多了个叫董铭彦的女孩。
而我的小名叫贝贝。这名字呀,还得从我爸爸那一辈儿说起,我奶奶就我爸爸一个儿子,也就我这一个孙女,视我们为掌上明珠,她把我们当作宝贝。我爸爸叫“宝宝”,我的小名嘛,自然就是“贝贝”了!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我的名字寄托了全家人对我的期望与祝福。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苦心,做个有用的人。
Hi!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你们好!打了这声招呼,你们肯定知道我有一张利口了吧?对了!忘记自我介绍了:我姓“严”,名“利雅”小名叫“颜颜”。
说起这大名,我就头痛。为什么呢?因为爸爸希望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利嘴。这一点,我生下来就有了这细胞。可是,爸爸还希望我能像一个文雅的小女孩,在这一点上,我怎么都不会!因为这个爸爸还给我提了不少的建议呢!最后,爸爸拿我没办法,就对我说:“哎!算了,算了,就请你把你的动作做的雅观点就好了!”一听到爸爸这么一说,我简直高兴到了极点,做出了很开心的动作,可是被那眼尖的爸爸看见了,他瞪了我一眼说道:“雅观点!”我只当没听见,向爸爸做了一个调皮的鬼脸就出去玩了,这弄得爸爸哭笑不得。其实,我自己深知我自己是做不出雅观的动作的,因为我站么站不正;坐么坐不好;吃饭时么还要唱首歌;上课还要跷二郎腿。如果我能做出个雅观的动作,那死人都能复活了!
我的小名是我的骄傲。原本我的小名叫“严严”,“严肃”的“严”。后来妈妈觉得这像男孩的小名,就给我改成了“颜色”的“颜”。改这个小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和妈妈都喜爱那绚丽的春天,然而春天里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颜色,所以妈妈就帮我把小名给改了过来。瞧,这小名多富有诗情画意啊!
我姓“严”,名“利雅”,小名叫“颜颜”!大家请不要忘记我哦!
2 说名道姓的作文怎么写妈妈的预产期是“六一”儿童节那一天,妈妈和爸爸给我取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李想”,一个叫“陆逸”,当然,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可是,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四天,我就急不可耐地钻出来,想必是当全世界小朋友们庆祝六一儿童节时,我也想凑分热闹吧!当然,我叫“陆逸”的名字就被取消了,剩下一个“李想”的名字,可重男轻女的奶奶不屑的说:“还“李想”呢,一点也不理想!”因此,“李想”这个名字也与我擦肩而过了。
我有一个姐姐,姐姐的名字叫“心雨”,取之于流星雨,大伯便给我起了一个名叫“星辰”,妈妈说:“‘星辰’是夜晚出现的,我还是希望我的女儿像一颗初升的太阳一样,生命旺盛,朝气蓬勃,就将‘星辰’改成‘昕辰’吧!”于是,我的大名就改成了“李昕辰”。而我的小名“辰辰”也不是即兴取的,这是因为爸爸妈妈不爱叫我的大名,而爱叫我“辰辰”,或者单叫我一个字——“辰”,当然,妈妈高兴的时候会叫我“丫头”、“臭丫头”,而爸爸则更喜欢叫我“囡囡”,或者是“心肝”。
一个人的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是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姓名是给予着全家人的希望和美好的祝愿。无论我叫什么名字,我都是爸爸妈妈贴心的小棉袄,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只要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爱我,这就足够了!
3 自己的姓名作文怎么写我叫陈紫芸,出生在城市。
当时,我的出生十分匆忙,父母没事先给我取名字。当护士问起爸爸和亲戚门的时候就临时给我取名为:陈梦芸,可大姨说长大后天天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后来就本名字中的“梦”字改为“紫”字,陈紫芸就这么诞生了。
陈字随爸爸,紫呢?爸爸说是让我在一个万紫千红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至于芸嘛。。妈妈是想让我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做一个杰出的人。
对于这个名字的解释,我还算满意。1到6年级老师都是亲切地叫我紫芸,紫芸。可这好景不长就在班里掀起大家取外号的风潮时,我对我的名字又有了新的看法。因为我叫“陈紫芸”大家给我取的外号特别多,有的特别的难听。大家总爱叫我“紫芸,紫芸。”叫久了就变成了“橙子”,还有就是我的名字中有一个紫字,大家总叫我紫菜汤之类的,听着心里真不是滋味。尽把我和食品扯上关系,外人不了解我,还误以为本人极为好吃。天地为证,就我这“照片”身材,绝对不是只馋猫
为此,我曾经悄悄地给自己取名,叫陈雪洁,冰雪聪明多好啊!就算取外号叫“雪花”、“洁白”那也不难听。
如果我叫陈雪洁那有多好啊!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孙欣杰,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我的这个名字里不仅含有父母美好的愿望,而且还有一个故事哩。大家听我娓娓道来。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有个小男孩在涟水——老家出生了,那就是我。家里的人看到我的降生都喜出望外,可是高兴的同时他们也犯起愁来:给这个可爱的宝宝取个什么名字呢?
按照家谱上“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我名字的第二个字应该是信,可是爸爸说:“这个字太土了,我们换个谐音字吧。”可是换什么字呢?爸爸便开始翻起了字典,翻到“欣”这个字时爸爸的眼晴突然一亮,推了推眼镜又琢磨了一会儿说:‘欣’这个字不错,你看!爸爸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看去,字典上“欣”是这样解释的,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的发展。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不错呀!希望我家乖孙子能欣欣向荣呀!”奶奶笑道“我的孙子将来不会长成一个大胖子,欠和一个斤,欠斤不就代表着我的孙子不是一个小胖子吗?”全家人不禁哈哈大笑。
可是爸爸总是觉得孙欣这个名字不够有力、响亮,便打算给我起一个三个字的名字。这下可就更难了,因为这次连一个定音的标准都没有。“用‘杰’怎么样?”门外的大姑爷边走进屋边说。爸爸拍了拍脑门说:“好!因为五行学说重视‘金木水火土’,而‘杰’一字中就有木和水,表示身体健康。记得我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想和二哥的成绩拉开一断距离,于是一天深夜,我悄悄的来到了书桌旁,为了不惊醒他,我连灯都不敢点,一头就撞到了桌子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我这样勤奋、努力,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啊!就定这个字了!”
就这样,孙欣杰就成了我的名字,我一定会记住爸爸的话,努力、勤奋的学习。
前几天,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思的品德与社会课,那节课里,陈老师要求我们每人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第一个举手站起来的是蔡晨贝,她自豪地说:“我爷爷和爸爸姓蔡,所以我也姓蔡,第二呢,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早晨,所以叫晨,贝吗——”说到这儿,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看老师,轻轻地说,”我是爸爸妈妈永远的宝贝。”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哄堂大笑起来。陈老师说:“这有什么好笑的,蔡晨贝不但是她爸爸妈妈的宝贝,还是陈老师的宝贝呢!她听讲专心、作业认真,课余能主动帮助同学。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宝贝。”
老师刚说完,陈方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大声说:“陈是我爸爸的姓,方是我妈妈的姓。”陈方刚坐下,陈老师就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我站起来说:“我叫胡佳怡,佳是最棒得意思,怡就是和悦、愉快,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永远是最棒的,永远是快乐的。”
没等我坐稳,我的同桌童昕就呼地站起来说:“我是一颗爆发力很强的星!”童昕的话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童昕却象没看见似的,说:“我爸爸叫童启明,启明就是启明星,启明星每天会在黎明前升起,给人们带来光明,昕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妈妈说我要比爸爸厉害,所以我是太阳,一颗具有爆发力的星。”
最后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那是父母对我们的祝福,那是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希望每个同学能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那深深的爱!”
4 商姓的基本介绍商[商,读音作shāng(ㄕㄤ)]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5]),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称为“商”。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商朝疆域
商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7]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都城中的多个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在商丘市、郑州市、偃师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8]
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8-9]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10]。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8-9]
安阳殷墟(10张)
商朝以玄鸟为图腾,《史记·殷本记》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11]。《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2]”与《史记》的记载一致。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13-14]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因而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15]《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16]。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17]
“千孙赵丽,吴州郑王,陈峰楚魏,申江杨涵”,中国人能流利地背出几个字《百家姓》。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氏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产物。
所以《白虎通义姓名》开头云“人为什么要有姓氏?所以,恋爱,接吻,远离动物,不要结婚。所以世道不同,以至于生相亲,死互哀,同姓不能通婚,都是重人伦。”
姓是姓和姓的统称。但在秦汉以前,姓和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姓,统一其祖自考;不要以子孙自居”。姓本,姓智。
“姓”由“女”和“生”组成,代表一个人出生的信息。在古代,“姓”是一个部落的标志,表示出自一个部落,有着相同的血缘关系。于是就有了“同姓不嫁,恶人不生”的原则。根据考古资料,在西周金文中,可以明确认定的姓氏基本上都是出自女性一方,如姜、瑶、司、姬、司、侍女、孕、妃、豪、夷等。也充分说明了姓氏的由来。
随着人口的增加,当一个部落的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分裂成几个小部落。新部落为了区分彼此,用“氏族”来区分彼此,从而形成氏族部落。而一个大的氏族部落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的氏族部落,所以“氏族”是逐渐增多的。
比如黄帝在姬姓之后有轩辕氏、熊氏;炎帝,姜氏,神农氏,连山氏。《通志氏族略序》乔有句话:“贵人有贵人之分,贵人有贵人,低贱无贵人之名。”
三朝“姓”与“姓”并存。人既有姓,也有姓。比如金的始祖。嵇姓俞,本名俞,是的儿子。由于他在唐朝有封地,历史上称他为唐叔虞。在死后,其子谢继位,迁晋,改国号“晋”,史称后晋谢。从此,“金”姓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金世祖-唐叔虞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同姓的人数也在增加。因此,人们不再严格执行“不得同姓结婚”的原则,而是用姓氏来区分。0有句话叫“姓氏与婚姻如此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姓氏,不同的姓氏和共同的姓氏。不同姓氏的人可以结婚;不同姓氏的人不可能结婚”。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统一姓氏和姓氏。有的人以姓为姓或者抛在脑后,只留下一个姓和姓,姓和姓也在逐渐合二为一。三朝以后,姓氏统一。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汉代姓氏混杂,不再区分姓氏的含义。
虽然古人一向很重视门第和家风,但三代以后,为了区分出身,也只是采取“以位看贵贱”的方法,而不是拆姓加新姓。比如隋唐时期有七姓:陇西李、昭君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陆、荥阳郑、太原王。这就是为什么家谱是《通志氏族略序》而不是《某氏家谱》。
隋唐时期,“姓”、“氏”有了新的用法。古代女性结婚后要改姓。所以,在文字中,女性的父亲的姓氏往往被用作她们的姓氏,以示区别。如张夫人、王门的李先生
因为姓氏来源不同,虽然名为“庶人”,但实际姓氏远不止一百个。宋《某姓家谱》记载了506个姓氏,宋07
1以国名为姓。如程、方、杜、雷、宋、郑、吴、秦等。
2以城、亭、乡为姓。如魏、韩、易、裴、鲁、颜、郝。
3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姬、金、姚、东方、西门、东郭、百里、欧阳。
4以祖先的名字或文字为姓氏。如:高、刁、龚、石。
5以谥号、祖先为姓。如唐、禹、夏、商、穆、康、庄。
6以爵位为姓。如:王、公、侯、伯、子、男。
7以秩为姓。如伯、仲、舒、纪。
8以官职为姓。如司马迁、司徒、史、钱等。
9以职业为姓。如吴、卜、陶、甄、屠。
邻国日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古代只有贵族可以有姓氏,商人和农民没有姓氏。商人和农民如果想有姓氏,就需要找武士收养,这样就可以取武士的姓。或因战功而被封姓,如丰臣秀吉被皇帝封姓“陈封”。
到1875年,出于日本征兵、税收和户籍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百家姓》,要求所有日本人都要有自己的姓氏。为了给自己起姓氏,人们使用自己的商号、职业、住所、艺名、信仰等。所以有鱼家,田中,三井,佛,御手洗等姓氏。
由于中华文明起源早,姓氏固化早,现在可能不会有很多奇怪的姓氏。
那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搓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我姓商 满族人 谁能告诉我的民族姓氏和图腾???
本文2023-10-12 19:50: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