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簋的流传经历
颂簋的流传如同其他青铜重器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学者刘喜海在北京购得,并编入《清爱堂彝器款识》。刘喜海(1793—1853),诸城人,刘墉从孙,是清道、咸间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字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吉甫,山东诸城人,别号三巴子。善鉴赏金石,著有《海东金石苑补遗》等鉴赏书籍,其所补编《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学研究;《三巴金石苑》为巴蜀地区历代金石图文并茂之第一部著录,对后世影响颇大。
后来此簋归李宗岱。李宗岱(?—1896),字山农,南海(今广州)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副榜贡生。山东候补道员署山东盐运使、布政使,著名收藏家。1885年,先后在平度、招远开办采金工场。1889年,到牟平开办矿务公司。其后代在玲珑办矿达50年之久。
后转手黄县丁氏“泰来”号的丁树贞(一说原为黄县焦氏收藏)。丁树贞(1861—1915),字干圃,号仲立、煦农、陶斋,别号长年,为山东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斋号“海隅山馆”,其数世亦官亦商,家资巨富。丁氏为人慷慨大方,并热心社会公益,常有捐资之善举,被清延加封三品衔,赏戴花翎,并候选知府。后丁氏家道破落,弟兄分家时分割财产,使其器盖分藏。20世纪40年代,器为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收集,后转入山东省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丁氏后人张秀琳女士将所藏簋盖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颂簋始成完璧。
据考证,山东焦氏家族大多自元末明初从国内其它省份移民而来。其后屡经迁徙,目前已遍布全省。但由于年代久远,分布广泛,历史记载又少,一时很难把全省众多焦姓统笼起来。现提供出来,供宗人们参考:
1、东部日照焦氏:据传,始祖值元朝末年战乱频繁,又加旱蝗瘟疫之灾,兄弟三人(讳:升、斗、木)由江苏苏州苍门过江北上,迁至海州(江苏东海杏黄村)定居。因海州滨海地处斥卤,不宜耕植,兄弟三人继续北上山东,一居日照,一居诸城,一居平度蓼兰(一说长兄在该地留下,兄弟二人北上山东)。来日照时沿海地区袅无人烟,始祖族谱遭兵燹失落,何时迁居日照无从考究,惟传说迁自元末。清光绪四年(1878)续谱时,阖族认定自十八世排出:“永建安自广、淑世继宗祥、传忠得庆兆、衍正宝维良”二十个字为世排行辈。世传远祖系源出自晋朝镇江(江苏)京口焦山之焦光。
诸城吕标镇焦家庄子村(谱牒已失),有年长老人自称与诸城北关焦家同为升、斗、木之后裔,具体是升?或斗?或木?之后裔分不清楚。但从老人提供的祖传手抄本可以看出:一世祖无考、二世祖陆盘、三世祖衍国、四世祖坦、五世祖照吉。至今已繁衍二十五、六世。自十八世起,世排行辈:“永建安自广、淑世继宗祥、传忠得庆兆、衍正宝维良”。据老人称:“祖传升、斗、木三兄弟,一居日照大花崖,一居诸城北关,一居平度蓼兰。后来蓼兰兄弟来诸城省亲,不幸去世,就安葬在诸城北关”。笔者以为:不管是从行辈排列,还是祖辈传说,都可以认定本支和日照焦氏为近支或同宗。
平度市蓼兰镇焦家寨村:现有谱。始祖名焦思恭(思恭以上十世失传),世传自云南先迁四川,又自四川迁日照,后自日照迁来。该支现分布在50余村,自思恭算起,已传至一十六世,包括始迁祖在内应为二十六世。该族繁衍的幅度与诸城焦氏基本同步,同时他们的一些说法又与诸城焦氏的传说相吻合。笔者以为:该族和日照或诸城焦氏疑为同宗。但由于缺少历史资料佐证,在此不敢妄断,需有志者作进一步考证。
日照焦氏为山东东部望族,状元焦竑即出自本支,在日照谱为七世。对本支情况,笔者了解无多,仅供宗人参考。
2、中、西部焦氏:现有谱,据记载:明朝洪武二年兄弟四人(讳增、玖、城(成)、埸(仪))从河北枣强迁来山东。长兄焦增,住昌邑市大庄。其后人分布在昌邑市、高密市等地。该支人丁兴旺,且谱系分明,至今已传二十余世,人口上万之众。自十五世起世排行辈:“乃延宗绪,丕广来世,一本所联,伯仲叔季。”(详细情况另文记叙)。
二弟名玖,据传住古登州(今蓬莱、黄县一带),一说居直隶(今河北省)。章丘十九世焦肇骏进士及第后,为访宗亲,曾于同治九年(1870)庚午七月到过昌邑大庄、高密沂塘,时值两地宗人共议续谱,骏欣然为之序,并有字画、墨宝传世。同年八月至安丘郎君庄,并留有谱序两篇。其中对四兄弟之说是这样叙述的:“骏自幼读时,闻族中父老云:始迁之祖凡兄弟四人,讳曰增、玖、城、埸。有章丘我族城祖之后固昭昭矣。惜外则纷纭传闻,迄无定所,欲联本族不得时。自戊辰捷后,一车两马,周历四方,得增祖后焉。昌邑之大庄、沂塘是也。玖祖之后在登州府黄县,然究未得考其谱系,则疑以传疑耳。即此推彼,未尝不慨然曰:埸祖后岂无考乎?遂由昌返潍,忽有郎君庄族人,口称埸出,言之颇详,盖自上世先人与归家园等村为一脉之分支”(同治九年(1870)庚午肇骏为安丘郎君庄《焦氏族谱》序)。
三弟,焦成,据《焦氏家谱》。焦成大概元末明初成化年间由山西洪洞携三子迁于山东泰安大汶口焦家庄,(由公开资料可见应先至章丘后至大汶口)。村内无他姓,故名焦家庄。子辈:“式元肇其念,方裕守体传,有余允志广,百世受承延”现村八百多人,辈分目前范围元至传字辈。
3、还有一支脉在山东:从江苏迁入山东济阳,丰县焦氏字辈:“元运文明世泰景祥慎修宗德永保家邦”。
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期设置中山国,国都为今河北定州,后为赵国所灭。秦代时改为涿鹿郡。汉高祖时在此设置中山郡,治卢奴(今河北定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北部地区。汉景帝以后复改为中山国。
广平郡:汉景帝时分邯郸郡置郡,治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辖今河北任县、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
堂号
三诏堂:东汉时,有焦光隐居于今江苏省镇江市的名山焦山,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汉灵帝三度下诏请他去做官,都被他拒绝了。焦光后裔就以“三诏堂”作为堂号。“饮中八仙”。
焦循:扬州(今属江苏)人,清朝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出身研究《易经》世家,以数学原理及音韵训站整理《易经》。著有《雕蔬楼易学三书》、《孟子正义》、《论语道释》、《加减乘除释》等书。
河南省新安县焦氏家谱简介始祖讳焦贵,明末自山西洪洞县焦李桥村迁居河南省新安县碾坪村,现已传至十七世,族众约2000余人,有谱。家谱始修于中华民国14年,乃十二世人所修;二修于1995年三月,乃十三世人所修。始祖生二子讳尚义、尚礼,尚义生一子讳以川,以川生四子讳治安、治建、治策、进孝;其中治安守祖,治建迁新安县白墙村,治策迁渑池县焦沟村,进孝迁宜阳县大寨村。尚礼生一子讳以山,以山生二子讳治忠、治国。现今族人主要分布在碾坪村、张村、焦沟、大寨、梁家沟、小村、桥店、杨树洼、西天池、老庄岭、郭岭、头峪、花牛坡、白墙等20余个村庄。渑池县焦沟村始迁祖治策公墓碑文:公祖居新邑碾坪,继迁渑邑南二里头甲焦沟村,卒后卜新茔焉。茔地坐北向南,东西八丈宽,南北八丈长,皇清始祖焦公讳治策裴氏合葬墓。道光二十年七月十五日立石。四世为“治”字辈,五世为“喜”“尔”字辈,六世为“秉”,七世为“有”,八世为“廷”,九世为“法”,十世为“忠”,十一世为“国”,十二世为“金”“永”字辈,十三世为“德”,十四世为“天”,十五世为“景”,十六世为“道”,十七世为“生”,十八世为“荣”;(完)2009、10、18-19日九儆整理于晋城
颂簋的流传经历
本文2023-10-12 19:34: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