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包有些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姓包有些名人?,第1张

包姓起源,名人及家谱发布时间: 2008-07-17 18:46:52 来源: 商都网文化频道 我来说两句 浏览评论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包氏属地]

丹阳郡,今安徽宣城。《百家姓》注居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

  [包氏来历]

《通志·氏族略》记载,包氏源出于芈姓,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申包胥是春秋后期楚国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后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义,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伍子胥因父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申包胥赴秦国求救,但秦哀公拿不定主意是出兵还是不出,申包胥就“哭秦庭七日,救昭王返楚”,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求楚。楚复国后,要重奖申包胥,但他却拒不受赏,躲到山里隐居起来了。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包”为姓,称为包氏。

  [包氏名望]

包氏名人中,最值得称颂的当首推宋代名臣“包青天”包拯。包拯,字希仁,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堂堂正正,大公无私,以廉洁清正著称于世,是官吏的典范。除了包拯之外,历史上的包姓名人还有东汉大鸿胪包咸,唐代诗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人理学家包恢,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

在民间很多人的认知中,包公就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形象,大义灭亲对他来说虽然面临着自己亲人的不解,但一定是他要做出的选择,他不能包庇任何一个犯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民间有一个故事,他杀掉了自己嫂子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这是为何?在真正的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吗?历史上的包拯杀了自己侄子吗?

根据宋史记载,包拯并非是由长嫂养大的,正史上包拯也没有兄长之说,包氏家谱中记载过包拯有两个哥哥,皆早年去世亦无长嫂。包拯出身富贵人家。二十九岁中进士,在家乡泸州做官,因孝心辞官回家照顾二老十余年,二老离世又守孝三年,后赋闲两年才重新入仕。

据此推算,包拯重新步入仕途时已经四十多岁,后来包拯一直做到了枢密副使的职位,也就是副宰相,但是包拯仕途中任开封府尹不足两年,而官方记载的包拯断案仅限于牛舌案,所以包拯的仕途名声并非断案而起,而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弹劾赃官庸官,还有经济方面颇有建树。

包拯奉养嫂娘,以及斩侄的故事,多存在于野史和各种演义,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包拯一生有三位妻子,生有三子,长子包繶,次子包授,还有两个女儿,长子包繶19岁结婚,20岁死亡,留下妻子崔氏和儿子包文辅,但是这个包拯的小孙子5岁就夭折了,崔氏一直守寡。次子包授是包拯媵妾(陪嫁的侍女)孙氏在包拯59岁时所怀,离开包府到本来的主人家后生下的,崔氏听说后,将这个弟弟带回包家抚养,以长嫂身份抚养,直到包拯64岁去世时,这个孩子已经5岁了,算是给包家续下了香火。这便是后世包拯有嫂娘的由来。

包拯是宋朝著名清官,以其政绩和品行为深受百姓爱戴,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至于为什么会有包拯斩侄的故事,也是为了突出其正直,不徇私枉法的一面,后世多有艺术加工的缘故吧。

民间故事中,包拯杀了自己的侄子,嫂子骂他禽兽不如,他跪下大喊两字被原谅包拯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清官,虽没有一副清秀的面貌。但是依然能够名垂千古,外貌永远是时间最不能留住的东西,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容貌,而是自身价值,包拯能够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生存下来,自然是他的为国为民,清正廉明,进入官场几十载,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正义,才会被后人所铭记。包拯杀了自己的侄子,嫂子骂他禽兽不如,他跪下大喊两字被原谅。

包拯又称包青天,不论你有多大的冤屈,他都会秉公办理,这样一位包青天,曾经也做了一件大义灭亲的事情,虽包拯为人正直,伸张正义,可他的亲侄子包勉却与他恰恰相反。当时有一位大娘来报案,说包勉打死他的儿子,摔死他的孙子,强奸他的儿媳妇,这么两条人命和一条强奸罪着实令人心痛,更何况包勉的母亲对包拯还有养育之恩,包拯整日被道德与律法所折磨。

回到家的包拯看到妻子拿着一个拨浪鼓问他要不要扔,这个拨浪鼓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在包拯两岁时,包拯的哥哥买了一个拨浪鼓给包勉玩,但是包拯在与包勉抢夺玩具时,因没有抢到就号啕大哭,大师嫂嫂立刻从包勉手中拿过来给包拯玩,拨浪鼓还划伤了包勉的手,这件事让童年的包拯印象深刻。

妻子这个举动是想让包拯能够网开一面,但是国法难容,于是包勉被判处死刑,他的嫂嫂深受打击,虽她知道其中的道理,身为父母官的包拯必须大义灭亲,但是依然不能够消除她心中的痛,长嫂如母,包勉的母亲在包拯心里就是母亲般的存在,无论他怎么求嫂嫂原谅,他的嫂子依旧不理,于是他跪在地上,喊了一生嫂娘,这让他的嫂嫂心情更加复杂,最终还是原谅了他。

柳哲

我在一套清道光癸巳年(1833)《包氏宗谱》上,发现了一幅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从侄、翰林学士沈遘为北宋大清官包拯所编家谱《莲花手卷》的题词“宝藏”,弥足珍贵。该家谱不独载有包拯手书家训,当时名家范仲淹、沈遘、韩熙载、胡铨、赵汝愚、方逢辰、钱象祖、张九成、李宗勉、王珪、张环等,也都留下了稀世墨宝,殊为难得。

北宋科学家沈括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妇孺皆知。沈遘,为沈括从侄,虽然几乎湮没无闻,但他也非凡夫俗子,他是一位饱学之士,更是一位大清官。他廷试第一,因为以官员身份就试,故列第二,仅得榜眼。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克己奉公,忠孝传家,为人称道。

沈遘,字文通,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杭州)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卒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四十三岁,与弟弟沈辽、叔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皇祐元年(1049),弱冠之年,登进士第,为榜眼。出任江宁府通判,归,上奏本治论10篇,为仁宗所欣赏。除集贤校理,不久,为起居舍人,修起居注,加知制诰,因其父犯事免职,出知越州。嘉祐七年(1062)为尚书礼部郎中,徙知杭州,英宗时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

沈遘才干超群,明于吏治,他先后出任越州、杭州、开封知府,所到之处,恩威并用,令行禁止,多有建树,老百姓无不称赞他:“此杭州沈公也”。百姓无力丧葬的,给予赈济;对孤女,亲为作主婚嫁者,凡数百人;有养良家女为娼优者,悉令其父母领回。又曾在杭州主持凿井,引西湖水入城,方便百姓,时称“沈公井”。每文士投贽,必择其贤者而誉之。待人诚信,下属皆愿为之效力,故当时后进之士多归附。处理政务,只需半日,即可与宾客旧友往来谈笑,“沛然有余暇”,友人交口称其能。

天妒其才,英年早逝。他无怨无悔地走过了短短四十三年的人生,守丧尽礼,无疾而终。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西溪集》(10卷)、《文献通考》,流传于后世。精彩人生,虽然短暂,忠君爱国,清廉有声,吏为民役,爱民如亲,死而不亡者寿!

沈遘其人,百度搜索,寥寥无几,传世墨宝,仅见于《中国历代行书珍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录有沈遘的尺牍。沈遘手迹,大字所书,遒劲有力,心正笔正。从落款“学士”可知,该墨宝当写于其“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任上。家谱乃传家至宝,沈遘题词“宝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沈遘与包拯,先后为开封知府,他们人品高洁,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包拯编修家谱,沈遘题词支持,自然是情理中事。该墨宝的发现,对于研究沈遘生平与书法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始祖是历史名人,是牵强附会还是文化回归

在“家谱热”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花费数百万,甚至千万修家谱是否真的有意义。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几乎所有的修家谱的宗族,他们的老祖宗都是名人。如秦氏的家谱始祖就是秦少游,包氏家谱的始祖就是包拯,孔氏家谱祖先自然是孔子,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家谱热”背后牵强附会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市区某中学任教的孙老师认为,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家谱热”,他感到不理解,“现在社会变迁迅猛,今年你生活在上海,明年可能就搬到北京,人口流动过大,而且如果追根溯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何必以姓氏分得那么清,而且我个人认为漫漫历史,怎么可能分得清?”

清史研究学者李云认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实际是由正史、地方志和家谱三个部分组成的。家谱是对正史和地方志的补充,能体现家族的繁衍、迁徙过程,其史学价值非常重要。“中国历史上修家谱一直是一项文化传统,但是由于历史动荡等原因,家谱曾经出现过五次严重中断时期,分别是魏晋晚期、五代十国、元朝、清朝以及文革时期,家谱曾一度被中断、损毁,出现了文化断层。现代人修谱来弥补断层的行为,值得肯定。修家谱其实是对家族、家庭的一种文化回归,是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

包拯是北宋名臣,他以大公无私而被后人铭记。仁宗天盛五年,包拯成为秀才,为国效力,走上了自己的仕途。

包拯曾经有过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而辞职的想法,也因为担心父母,所以辞职去陪伴父母。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坟旁建了一间小屋,直到守灵期满。老乡来劝包拯,包拯做官。

包拯当御史的时候,就提出要练兵选将,加强军队管理,培养一批战斗力强的士兵,驻扎在我国边疆,抵御外敌侵略。

包拯当政时,以清廉著称。他以严格的纪律严厉惩罚他的下属。包拯堂堂正正,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看到不良现象的存在,王魁强迫百姓收钱,百姓苦不堪言,发生暴乱。

王魁不去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派兵抓捕想为自己争权的人。包拯七次上书弹劾他,最后一次把矛头指向当今的统治者。这一举动震惊了法庭。当时人们都很佩服包拯有这样的勇气,皇帝也从来没有想到他维护百信政权的决心这么大。

包拯秉公执法,为官一任,深得民心。他的来源是为人民考虑,他帮助他们做事。有些贵族想占老百姓的便宜,却逃不过包拯的眼睛。

他整顿民风,改革人民诉讼制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说出自己的遭遇。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杰出代表,是清廉的象征。

包拯是怎么死的?

包拯葬于安徽省合肥市。

从记录中可以看出,包拯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几天时间,期间还服用了几种治疗效果极佳的药物。因为包拯生前敢谏,不畏权贵,执法过程中不为私事所扰。他每次秉公执法,都是在侵害贵族的利益,可以说树敌不少。

再加上这样的猝死,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和担忧。包拯是怎么死的?是因为疾病还是被政敌杀死?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合作研究包拯遗体。结果发现,包拯的骨骼中钙、铁、汞的含量高于现代人,但砷、铅的含量低于现代人。

众所周知,砒霜和朱砂是古代的主要毒药。这两种毒药都能致人死亡。包拯尸骨中砷含量较低,可以排除他生病时被小人毒死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包拯骨头里的汞含量那么高呢?

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古代为了保存尸体,往往会在棺材里加入这种东西,帮助防止尸体腐烂。包拯的骨头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汞含量,很可能是因为朱砂的侵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包拯死前服用了一些含汞的药物,可以断定包拯是正常死亡。

我相信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果,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心中的大官老实人被小人害死。

包拯的后代

包拯的墓志铭中明确记载,包拯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早逝。包拯有两个女儿,一个嫁到了远在他乡的陕州,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包家的传承完全靠包拯的次子。

包玉刚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王志毅,世界八大船。没想到他的祖上还有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开封府这么有名的人。

它是

在这次旅行中,包玉刚参观了天一阁,这是江南最古老的图书馆。这一天,天一阁的工作人员听说这个贵宾室,世界船王港今天来了,就给包玉刚看了天一阁珍藏已久的《包氏家谱》。这本书记录了包拯一家的点点滴滴。

包调查之后,也有了试一试的心态。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孙,按照他的不耐烦高兴地欢呼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后裔。

包拯死后,他的女婿把他安葬了。后来金兵入侵,合肥被攻占,包拯墓被毁。当时和他一起陪葬的大部分东西都被偷了。后来他的后人重修了包拯的墓。1973年,合肥市政府更加重视包陵园,开始重建包陵园,三年后竣工,为后人缅怀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有啊!墓志就此写得十分清楚,包公一生有过四个孩子:长子“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过早地夭折了;两个女儿,一个远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主簿文效”。包氏家族繁衍至今靠的全是包公的这个次子包綖!

包玉刚(1918—1991),上世纪80年代“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原来竟是北宋仁宗皇帝时的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的29代嫡孙。包玉刚1964年意外得知自己原是包拯的后代。1964年10月,已离开故乡多年的包玉刚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回到宁波访问,这次回乡之旅,他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这一天,“天一阁”的古籍管理工作人员听说来访者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就特意将“天一阁”珍藏的一套《包氏家谱》捧出给包先生看。这套线装古本的《包氏家谱》记录了包家绵延繁衍的根系。包玉刚当即查看了《包氏家谱》,并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孙,高兴得呼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包拯去世后,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一九七三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一九八五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他的名字叫包玉刚,是包公第29代嫡孙。相对比为官清廉的祖辈包公来说,这位嫡孙可是吸金能力过人。他在37岁时才开始创业,60岁的时候就已经坐拥400亿资产,并成为华人首富,在当时远超李嘉诚。当这位富豪回到大陆老家时,随行人员拿出了包家的世系家谱,富豪捧着家谱却放声大哭,这是为何呢?

包玉刚1918年底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经商,家境富裕。13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上海求学。不久,抗战爆发,包玉刚辗转来到重庆,在一家银行当了职员。在这里,他积累了金融业的经验,并由此逐渐升任,直到成为上海银行的副总。由此可见,包玉刚头脑敏捷,才干过人。

1949年初,国军败局在即,国内一片战乱。包玉刚和父亲带着仅存的一笔积蓄,一起来到了香港。通过经营小生意,他们立足了脚跟。小生意虽然能赚钱,但很辛苦,收入不保。于是,包玉刚决定转行做海运。

在当时,香港航运业已经是稳定成熟,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从零开始的包玉刚并未气馁,他一边学习运营知识,一边进行实际操作。这一年,他已经37岁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包玉刚从英国购回一条28岁高龄、烧煤发动的旧货船并视若珍宝,靠着这条船,他的事业开始起步。

在日本和印度之间运输煤炭,让包玉刚赚得盘满钵满。随后,好机会来了。第二年,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收为国有,引起了运费高涨,包玉刚借机投资买船,扩大业务;1967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一场战争,战乱中有人破产有人发财。包玉刚就是后者。他趁机又扩大了自己船队。

到了1978年的时候,包玉刚凭借400亿的资产稳稳当当坐上了世界七大船王的头把交椅。美国媒体甚至称他为“海上之王”。他的业务已经遍及亚洲、欧洲以及北美。英国女王还亲自授予他爵士勋章。

这位世界船王事业成功后做的最开心的事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不但捐赠大学图书馆,还开展了多项商业合作。1984年秋天,他回到了故乡宁波。在浏览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时,随行人员拿过来一本“天一阁”珍藏的包氏家谱。

包玉刚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竟然是包公的第29世嫡孙。捧着家谱,他激动得放声大哭。风风雨雨大半生,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竟然是包青天的子孙!

原来,包玉刚捧着家谱大哭的原因是自己身为包公之后,并未愧对先辈的英名,他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

包拯(俗称包公),字希仁,是北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他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嘉裕六年(1062年)。仁宗赵祯皇帝在位期间。 包拯墓葬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关于包拯当时在开封逝世时的情况,墓志铭上记载为:“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从以上记载可知,包拯从发病到亡故仅有13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还服用了“上遣使赐良药”。由于包拯生前敢于谏诤,不畏权贵,执法不徇私情,受到贪官污吏的仇视,又这样突发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关注,即包拯究竟是病死?还是服药后被毒死的?最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对包拯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众所周知,古代的毒药主要有砒霜(砷)、朱砂(汞)等,它们都具有“剧毒”的性质,包拯遗骨中砷含量较现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时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药物的可能性,至于包拯遗骨中汞含量较现代人高,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人为保存尸体(防腐),在棺木中放入朱砂,由于朱砂对骨头的侵蚀和污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种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剂量含汞药和食品。同步辐射的研究结果,排除了包拯生前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药物的可能性,但不排除服用小剂量含汞药物或食品的可能性。分析结果支持包拯属正常死亡的结论。

姓包有些名人?

包姓起源,名人及家谱发布时间: 2008-07-17 18:46:52 来源: 商都网文化频道 我来说两句 浏览评论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点击下载
上一篇:满族赵姓家谱下一篇:丁氏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