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创世是血缘关系是怎么演化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中西创世是血缘关系是怎么演化的?,第1张

中西创世是血缘关系是怎么演化的

这位知友,创世神话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及人类起源的一种浪漫而又严肃的思考。其中包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和道德风俗等民族意识内容,它必然对后世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中希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对于理解中希民族意识之差异,促进彼此理解与尊重,减少隔阂与误解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希创世神话的差异

由于中希两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契机等方面的不同,两地在创世神话中的世界的起源、人的起源、造人方式、神人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世界的起源

首先, 希腊开辟神话有关太古时期的天地观念与中国神话相似, 都将世界解释为原无山海、也无草木鸟兽, 且混沌一团、天地不分。对宇宙的起源与开天辟地,赫西奥德在《神谱》里说:世界起源于一片混沌的状态(卡俄斯) ,卡俄斯以后人难以解释的方式从怀抱里生产该亚(大地) 和孪生兄弟塔耳塔罗斯(地狱) 。该亚从自己体内分娩了乌拉诺斯(天) 、山脉和蓬托斯 (海洋) ,再与所生之子乌拉诺斯结合,孕育了独眼巨人和赫卡同克伊瑞斯(百手巨人) ;与蓬托斯结合生育了不同的海神,使之成为希腊神话中诞生的世界上的第一批神(提坦神)。提坦神间彼此结合而生太阳、月亮、星辰等。在此, 原始人类的时空观是恍惚、怪诞而迷离的, 中国神话亦如此。“天地混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 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仗, 地日厚一尺, 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原始思维的特征是具体、形象的,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不能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做出概括,而是常常借助某些具体的物象来理解世界。”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因此中西神话都将天地的开辟和万物的起源归结于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的创造作用。另外先民们在诠释自然万物时,往往是“以己度物”,也就是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他们或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昼夜、四季以及风的形成,或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的诸物形成。同样,希腊神话在解释四季的形成时,也将自然界的变化更替与人间离合结合起来,地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冥王哈台斯抢走做了冥后,母亲四处寻找,毫无着落。后来由于宙斯的帮助,哈台斯答应每年六个月让女儿与母亲团聚,这时母亲快活,万物生长,就是春夏季节。当女儿返回冥府时,母亲无心履行长养植物的职责,这时万物枯萎,就是秋冬季节。这些神话都表现了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神话是童年人类的本质力量幻想形态的延伸, 两民族神话都用幻想方式来解释天地宇宙的产生, 原始、质朴、怪诞是其共同风格, 神奇、丰富、惊人是其相似意蕴, 这是原始初民共同心理特征的反映, 也是人类认识和征服客观世界的愿望之体现。”在此, 两民族人民对自己的创造力都充满信心, 也不难看出对此力量的歌颂与赞美, 在天地产生的神话中都洋溢着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二)人类的起源

中希神话如此相似地解释了天地之开辟, 关于人的诞生同样有许多共同的理解。

希腊神话认为人由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成, 中国神话也认为人是女娲用黄土抟成。虽然男、女神造人分别是父系和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但中希神话中人的诞生都经历了一个原始血婚时期, 且往往与兄妹婚型相结合。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角度看, 中希开辟神话都体现了氏族社会早期对婚姻、性关系所作的最初限制的狭隘性。希腊神话自创造初始, 便以原始胞族和血亲模式来类比神界关系, 在“奥林匹斯神系”之前, 最初的神虽有明显的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痕迹, 但其嗣承与血亲关系与人类相比并无二致。地母该亚先生天父乌拉诺斯, 继而又与乌结合生克洛诺斯。克洛诺斯统治天国后, 娶其姊瑞亚为妻, 生子宙斯。宙斯又娶其姊赫拉为妻, 并先后娶七个妻子, 还与其他女神和凡间女子偷情, 生有许多子女神, 形成了著名的“奥林匹斯神系”。

中国神话以洪水神话为主体的再造人类神话, 也往往与兄妹婚型相结合, 少数民族神话尤其如此。据武梁祠画像、出土的古器物上的图象及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传说, 伏羲和女娲原是兄妹, 配为夫妇, 而有人类。二人是人类的始祖, 也是远古人类血族群婚的历史远影的遗留。唐李冗在《独异志》中较早地记载了我国兄妹婚型神话的形态:“昔宇宙初开之时, 有女娲兄妹二人, 在昆仑山, 而天下未有人民, 议以为夫妻, 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 咒曰: 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 而烟息合; 若不, 使烟散。于烟即合, 其妹即来就兄, 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中希神话在解释神、人的产生上都有原始血婚的阶段,但其发展与形态特征有所不同。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以及神话由认知自然向认知社会的过渡, 希腊的每个部族都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不断创造新的神的形象, 并以胞族关系予以规范来丰富整个希腊神话, 这样无论新神、旧神或半神、英雄, 都无一例外地被纳入类似原始胞族的血亲关系中, 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的神的谱系, 一个不断充实、不断丰富的神界形象系列。所有的希腊神话几乎都与宙斯有关,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 构成了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系。相形之下, 中国神话的重要神缺乏如希腊神那样婚配和子嗣的亲缘关系, 形象创造一般呈兀自分散状态。即使个别神有母亲、妻子和儿孙,但并非象希腊神话那样属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血亲规范。中国开辟神话最著名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都是片段独立的神话, 难以理出一个神的网络, 黄帝似乎是仅能勉强充当主神的神格。神们各有所立、各行其事, 显得散漫、零乱。盘古生于鸡卵,化生万物, 女娲一日七十化, 一条肠子即可化生十人。至于那些较有名的新神, 如刑天、夸父、后羿、嫦娥、河伯、愚公等, 多与开辟神和始祖无血缘关系。因此, 中国神话中的神虽也在逐步增多,大多却仍单一存在, 并未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完整的神界形象系列。而最让中外学者惊讶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汉族竟然没有一部完整的、篇幅稍长的创世神话与史诗。

(三)、感生与感性

中国神话中神与人的产生都属“感生神话”, 人、神、英雄等皆因“感生受孕”而出。如:《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春秋纬元命苞》曰:“黄帝时, 大星如虹, 下流华渚, 女节梦接, 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宋均注:“朱宣, 少昊氏。”) 意为女节感流星而生少昊。再如《太平御览》卷四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曰:“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 水中得月精, 如鸡子, 爱而含之, 不觉而吞, 遂有娠, 十四月, 生夏禹。”此说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另还有“思士”、“思女”的记载。《列子•天瑞》:“思士不妻而感, 思女不夫而孕。”即在“司幽之国”里男子名“思士”, 不娶妻子, 女子名“思女”, 不嫁丈夫, 靠互相感应生儿育女。再有“女嬉吞薏苡而生禹”、“庆都感赤龙而生尧”等皆属此类。

希腊神话则不然, 其英雄、神人多为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而生。宙斯和海神波塞冬都是克洛诺斯与地母瑞亚所生; 然后宙斯与提坦神勒托生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尔忒弥斯, 与河神之女狄俄涅生美神, 与塞默勒生酒神, 与斯巴达王后勒达生海伦, 普罗米修斯则为提坦神阿珀托斯和女神忒弥斯所生。这一区别与神话产生的时代有关。中国创世神话起源于母权制氏族社会的繁荣期, 其时,“男女杂游, 不媒不聘”(《列子•汤问》)。而希腊创世神话产生时,人类社会已经由母系氏族公社进人父系氏族公社,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原始的将女性等同于生命和繁殖的观点式微, 男性在繁殖行为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也必须要有男性的参与。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四)、神人关系

希腊创世神尽管都创造了高度智慧的人,但是在如何定位和处理人神关系上,他们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差异。

希腊创世神之所以造人似乎只是为了点缀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他们认为人只是用泥土、木片所造之玩偶,人神地位是不能平等的,人没有资格享有神们特有的东西,创世神甚至会为了维护其统治与尊严而惩罚乃至毁灭人类。在希腊创世诸神中除了“人类之父”普罗米修斯之外,恐怕没有几个神愿意同情和帮助人类了。众神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人类获得不灭之火,还把装有疾病、瘟疫、嫉恨等祸端的潘多拉盒子丢给人类。正如荷马史诗所说:“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则幸福而无忧的生活着。”。普罗米修斯就说:“我痛恨所有的神灵!”这种人神对立的精神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希腊神话有渎神的因素。

中国的创世神似乎天生就与人有着极深厚的感情,神与人之间是和睦、平等的。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显的厚生爱民意识,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神们纷纷为人类造福,替民除害。《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固,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女娲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鲧禹父子毕生治水,拯救了生民;后羿射日,使人间的秩序得到恢复;后稷教人们栽种五谷,使天下得其利;祝融以及燧人氏教民用火;伏羲教民结网扑鱼,王亥教人驯养动物。中国的神祗具有慈祥而威严的长者风度,所以,中国古人对神灵往往是“敬而不畏”。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就企盼上天神灵能够保佑他们,替他们消灾去难,并且坚信天神定会如人愿。

二、由中希创世神话比较看民族意识之不同

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它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与行为习惯,中希创世神话的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中希民族意识上。

(一)劳动与冒险

一般说来,中国的神话多反映劳动的内容。袁珂先生深入研究中国神话所得到的第一个结论便是:“在我国神话中,响彻了劳动的回音,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话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神专为劳动而生,人们赋予他们劳动神力,从而担负起人类难以胜任的繁重劳动。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还是女娲炼石补天,无一不与劳动有关。中国的古代神话首先为我们展示了劳动这个美的领域,以致在精神生活中,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改造客观现实世界。如: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往往是按照一定理想塑造出来的劳动巨神。中国创世神多是单干,无他神相助,加上有妖魔鬼怪和恶劣气候环境阻碍,这就注定他们一点一滴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当创世大业完成之时他们大多已牺牲了,留给人们的也便只有这种勤劳务实精神。但这种务实所带来的封闭性又促使这种探索浅尝辄止,没有太大的突破,发明了火药就只限于做鞭炮,发明指南针主要用来看风水,生活上“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整日只知忙于“土里刨食,养家糊口”之“正业”,哪有心思去探险去搞发明创造

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往往是游戏人生、捉弄人类、追求享受的,他们在行动上往往表现为一种冒险,而体现出一种冒险美。特洛伊十年战争目的也是为了“爱情”,为了得到“爱情”而不惜一切去甘愿冒险。其他像何耳戈英雄的故事、珀罗普斯的故事等,反映的都是神和英雄或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是为了取得王位的继承权,或是为了报仇,或是为了爱情等而乐意进行冒险。他们的行动从愿望上看都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显示出来的只是冒险。因为冒险可能得到光荣、得到权利、得到爱情乃至得到永生,故而体现出一种冒险美。

(二)尚力与尚德

希腊创世神极热衷于扩张,借以增强自身的力量和提高自身地位,因为谁的力量最强大谁就是众神之王,而众神之王也时刻提防和打击其他企图超过自己的神。在创世神话中就充满了暴力:第一代主神乌拉诺斯被儿子克洛诺斯阉割了,克洛诺斯又将自己的所有儿女吞进了肚子之中,骨肉之间竟是如此血腥。韦尔斯在其著作中谈到:“从事航海的人,一定很快就会体会到船只给予他们的特有的自由与机会,他可以离开大陆到岛上去。无论酋长或国王都不能追赶得上船只,每一个船长都是一个国王。”这种观念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希腊人敢于冒险,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从中反映出希腊是崇尚武力,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

与此不同的中国创世神话有明显的尚德特征,这种尚德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上。中国上古神话中体现出的这种尚德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而另一些则是后天人为改造的。它是文明社会中文化的重塑与选择的结果。经过这种文化的重塑与选择,在古老的大神们身上还遗存的一点点“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远远脱离社会、脱离人类、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理念化形象,于是他们原有的神性也随之削弱,他们成了人间崇拜的偶像,变成人间帝王们的典范,神话中的大神们最终演变成了人间的始祖。正是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只有“从头做起”,先修身然后才能齐家,再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后天漫长的文明社会里,无论臣废君取而代之,还是君贬臣、诛臣,往往都有从“德”方面找借口的。似乎只有这样,一个又一个杀机横生的 “政变”或“贬诛”才显得名正言顺,顺理成章。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综上所述,中希两个民族历史契机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创世神话的鲜明差异及民族意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别。这一差别的存在是长久的,不易改变的。这需要中希两个异质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的人民认真去反思,取长补短,以期促进本民族更好地发展

嬴姓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

少昊之母,《帝王世纪》说是女节,《拾遗记》又称为皇娥。《春秋元命苞》-上记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有的书又作稚华之渚,即今河北盐山东南),女节梦中幻觉到这颗巨大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而《拾遗记》上却更有一段富于神奇色彩的记载: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沧茫之浦时,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绝俗的神童,自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来到沧茫水边,与皇娥相遇,竟一见钟情,从此与她嬉戏宴游,乐而忘归。经过一段浪漫时间,皇娥便怀有身孕,后来生了一位圣子,取名叫挚,为了纪念皇娥与帝子穷桑相爱,便又给他取名穷桑氏,亦叫桑丘氏,这就是嬴姓的原始远祖少昊。

少昊长大后,成为氏族首领。他的氏族先居住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氏族壮大,少昊当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便迁都曲阜。当少昊即位之日,有五只凤从五方(东、西、南、北、中)飞集于帝庭。少昊氏认为这是吉祥瑞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以鸟来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即位后,利器用,正度量,即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少昊最大的功绩是测量天象,制定历法。他的部落设置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节气变化的官,有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门五种之多。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路史·后记》),又把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以星定人,都是源于此。少昊又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作乐曰《九渊》。”《帝王世纪》说,少昊一直当了一百年东夷部落联盟领袖后才去世。

少昊去世后,戎夏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有的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有的氏族沿着黄河继续西迁到黄土高原,少昊凤鸟氏族则迁到更远的陕西云阳一带。正因为如此,少昊虽为东夷,但《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由于少昊氏族西迁,少昊逝后,被尊为西方天神,叫西皇。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司马迁《史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仍以偃为姓。皋陶的长子名伯益,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嬴。《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伯翳即伯益,舜帝赐他为嬴姓,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这样,从皋陶父子时始,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偃姓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行淮水,或向西迁。

伯益因对社会的发展立了大功,禹准备举伯益为戎夏--东夷部落联盟的领袖,让伯益当禹的继承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于是,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徐(xú)姓起源有: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之后裔帝颛顼玄孙伯益之子若木,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宋朝郑樵的《通志》中有记载:“徐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源于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史籍《左传》周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氏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号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灭国后的徐氏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分入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史籍《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氏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古字余与徐相通。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嵞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俆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俆器。

徐氏族人大多尊奉徐偃王、徐子章禹为得姓始祖[2]。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徐氏部落之后,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典籍《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周王朝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地,建立鲁国,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到“殷民六族”,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其中就包括有徐氏一族。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所冠汉姓为舒氏。后有锡伯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舒氏、苏氏等。

⑵蒙古族苏密尔氏,亦称舒穆尔氏、苏默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山(今内蒙古赤峰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ir

Hala,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⑶蒙古族兀苏德氏,源出成吉思汗之孙孛尔只斤·旭烈兀所建的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⑷明朝初期蒙古族人七十五,在明永乐初年归附明朝,他作战英勇,办事认真,被明成祖朱棣所喜爱,特赐其汉姓名为徐晟,其子孙后代世称徐氏至今。

源流四

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唐朝时期百济国(百济辰朝)义慈王的王子叫扶余隆,据收藏于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的《扶余隆墓志》中记载,唐朝大将军苏定方灭百济后,唐高宗李治以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封百济郡公,仍为熊津道总管兼马韩道安抚大使。接任后修好新罗国,俄沐鸿恩,陪觐东岳。勋庸累着,宠命日隆,迁祑太常卿,再晋封王带方郡。扶余隆事君竭力,徇节亡私,屡献勤诚,得留宿卫。扶余隆后改称徐余隆,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十八岁时逝世于私邸。唐高宗赠其为辅国大将军,葬于河南的北芒山。徐余隆为扶余本贯(今韩国扶余郡)徐氏鼻祖。

⑵新罗国牙山人(今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徐信一,为利川本贯(今韩国京畿道利川,就是在2008年1月8日发生冷库爆炸的地方)徐氏鼻祖。

⑶高丽时期的叛徒判书徐进,官职相当于汉朝时期的吏曹判书,为达城本贯(今韩国大邱广域)徐氏鼻祖。

⑷高丽时期的徐得富住堂址以后,把南阳郡改为堂城郡,为堂城本贯(今朝鲜稳城)徐氏鼻祖。

⑸李氏朝鲜时期的军械所尹徐翰,为大丘本贯(今韩国庆尚道大丘)徐氏鼻祖。

⑹清朝时期居于噶山(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源流五

源于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徐氏,出自辽、金时期土族阻卜部,后转音为徐卜,后世有徐胡氏、徐卜氏等分支氏族,在明、清两朝皆改单字汉姓为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史稿·后妃传》记载:

⑴满族舒禄氏,源出辽国时期回鹘部述律氏族,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世居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徐氏、苏氏等。

⑵满族徐穆尔氏,亦称席穆理氏、锡墨埒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斜卯部,满语为Simolie

Hala,祖居库尔喀(今黑龙江省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呼兰(今黑龙江呼兰)、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沈阳(今辽宁沈阳)、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长白山区等地,始迁祖徐穆尔·叶臣世居朱舍哩地区(今长白山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金政权开国初率族归附,清太祖佟·努尔哈赤大喜,将其妹嫁与,称额驸,归隶正白旗满洲,其后裔分居珲春(今吉林珲春)、库尔喀、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于清康熙年间驻防丹东凤凰城,后改取汉字“徐”为氏。

⑶满族徐吉氏,满语为Siugi Hala,世居徐吉和罗(今辽宁抚顺),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⑷满族徐佳氏,满语为Si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⑸满族徐扎喇氏,亦称叙察氏,满语为Siuca Hala,世居盖州城鄂罗多(今辽宁盖州),所冠汉姓为徐氏。

是云南麻栗坡(有名的对越自卫还击老山战场)的,我姓朱,我把我的家谱资料发上来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据说现在应该是湖北利川张王庙安乐屯一带的人。

 序  言

 

普追朱氏族谱,自先祖谱行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经几个朝代的变革,族人多次迁流,族谱已遗失甚多,留存无几。因先祖谱行二十字快要改周,族人多次提议整理、编修族谱。族人四次开会讨论,推荐以朱全柄、朱全洪、朱全武、朱忠祥、朱东五人组成编委。编委充分征求族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前辈族人对有关族谱的传教,收集、考证相关族谱资料(《中华姓氏谱〈朱姓卷〉》)。编写本册族谱,其中从沛国建郡至先祖朱朝湖迁居越南国阶段的谱史,尚待考证后补入册中。因编委人员水平有限,册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谨请族人谅解为谢!

 

                   编 委

                 二00七年 春

    

祖 宗 溯 源

朱氏祖和邾氏族的生活年代毕竟太遥远了,有关他们的生活、繁衍、迁徙、扩散情况,都已经模糊不清,也许永远成为历史之迷。在流传至今的古代典籍中,第一位著名朱姓先祖是生活于“三皇”时代、号称“古天子”的朱襄氏。继朱襄之后,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时代,又涌现出一位著名的朱姓先祖,他就是号称|“白帝”的朱宣。白帝朱宣就是少昊,他是黄帝的后代,属伏羲氏。

  历代姓氏书和朱姓谱牒谈到朱姓起源时,往往追溯到曹姓,认为朱姓是曹姓繁衍出来的分支,曹姓先祖就是朱姓的血缘先祖。曹姓是黄帝之孙颛顼,颛顼的儿子是老童(一说卷章),老童的儿子是吴回,吴回的儿子是陆终,陆终的儿子是晏安。舜帝封晏安建立曹国,并赐他为曹姓,改称曹安。至商、周之际,曹安裔孙曹侠重建封国,即历史上有名的邾国。后来邾国的部分后裔又改称朱姓,曹侠(朱侠)也就是史书中有确切记在的朱姓先祖。

  据《世本》记载,邾侠生非;非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即邾颜,史称邾武公)。邾武公的嫡长子夏父,夏父之后两代,情况不详。至第十二位君主邾仪父(名克,史称邾子克),克之子邾琐(宪公),琐之子蘧 (文公),文公之子获且(定公),获且之子 (宣公),宣公之子邾华(悼公),华之子穿(庄公),穿之子益(隐公),益之子革(桓公)。至春秋、战国之际的邾夷鸿,字成子,系隐公之孙,桓公之子。后因受封茅邑(今山东鱼台县东北,一说在今金乡县西),史称茅成子。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鲁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邾军节节败退不久,鲁军攻入邾国都城,隐公被俘。此后,邾国相继成为吴、越的保护国,处于寄人篱下的地位,内部的权利争斗愈演愈烈。夷鸿深感失望,逐离开祖国,携家迁至鲁国沛邑(今江苏沛县),隐姓埋名。并将“邾”字去掉“邑”( )旁,改称朱氏,以示自己是丧失邑地之人。夷鸿的儿子朱 (又作朱 )字世秘(一作仲惠),早年随父亲迁居沛邑,后移居齐国。秦汉以后,朱夷鸿和朱 的后裔十分昌盛,逐渐发展成为位居历代朱姓郡望之首的沛国朱氏。

沛国朱氏源流表

  伏 羲氏→朱襄→黄帝→白帝→颛顼→老童→吴回→

陆终→晏安→曹侠→非 成→车辅→将新→訾父→武公→

夏父→?→?→克→宪公→文公→定公→宣公→悼公→

庄公→隐公→桓公→朱夷鸿→朱世秘

朱 氏 家 谱

   商音,沛国郡。沛国;在秦代称“泗水郡”,治沛县(今属江苏);西汉时改称沛郡,迁至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时为侯国,其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沛县、丰县等地。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时复为郡,北齐时罢废。

  祖籍,先祖系湖北省施南府利川县九保一甲山王庙人,后迁至越南国山七省东光总抵定县有永社江文村普腊,又迁回云南省开化府安平厅东安里普元甲普追村(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铁厂乡普追村)居住至今。

    

字 辈 排 行

        

锦绣乾坤定,成文化朝邦。

东子全忠孝,仁义道德昌。

      

续 字 排

        

宏武振国兴,民强泽安康。

荣志嘉升教,开发富贵长。

族 人 系 年 录

朱朝湖  生于公元1775年(乾隆40年,乙未年五月初一日寅时),生在湖北施南府利川县九保一甲小地名山王庙,亡于公元1835年(道光15年,乙未年五月十三日亥时)。

  陈  氏  生于公元1798年(嘉庆3年,戊午年五月十三日子时),生于贵州省浈阳县打鹿巷。亡于公元1849年(道光29年,己酉年腊月十七日申时),在越南国山七省东光总抵定县有永社江文村龙扛街告终。

  朱邦义  生于公元1811年(嘉庆16年,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亡于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年九月二十四日亥时)。

  胡 氏  生亡不详。

  舒 氏  生亡不详。

  朱邦文  生于公元1823年(道光8年,戊子年十一月初九日子时),在越南国有永社江文村普腊,亡于公元1901年(光绪27年,辛丑年六月二十七日寅时)在云南开化平安府东安里普元甲普追告终。

  曹 氏  生于公元1830年(道光10年,庚寅年十月初三日辰时)上普追。

  董 氏  生于公元1838年(道光18年,戊戌年九月初三日午时)在品罗,亡于公元1903年(光绪29年,癸卯年正月初四日亥时)普追告终。

朱邦武  生于公元1830年(道光10年,庚寅年八月十五日午时)。

长     房

  

朱东林  生于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辛亥年三月初九日子时),在普追老寨塆,亡于公元1885年(光绪11年乙酉年六月二十四日辰时)新屋基告终。

  颜 氏  生于寅戌年七月初二日在普追银厂,亡于壬子年九月十三日丑时普追新屋基告终。

  长 女   生于癸丑年十一月二十日辰时。

  三 女   生于丁卯年正月十六日辰时。

  朱子春   生于癸酉年八月十八日酉时。

  陈 氏   生于甲戌年腊月初八日。

  朱子相   生于壬午年十二月二日戌时。

  刘 氏   生于壬午年冬月三十日卯时。

  朱子清   生于甲申年八月二十五日戌时。

  王 氏   生于癸未年腊月十二日巳时。

  长 女   生于辛未年正月三十日申时。

  五 女   生于辛巳年二月十二日亥时。

       

三    房

  

朱东山  生于公元1867年(同治6年丁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卯时)。亡于1900年(光绪26年庚子年五月十五日子时)安那老街。                                  

  董 氏 生于丁卯年十一月十三日戊时偏裸。亡于壬戌年五月初二日亥时在老寨湾屋基告终。

  朱子良 生于丙申年九月二十九日午时。亡于乙酉年三月二十三日吉时。

  唐氏 生于己亥年腊月二十七日。亡于辛巳年六月二十三日戌时。

  张氏  生于戊申年五月二十四日子时。亡于丁卯年三月二十日丑时。

       

四     房

朱东壁 生于公元1869年(同治年己巳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时),亡于公元1898年(戊戌年十月十七日辰时)在安那老街告终。

  张 氏  生于丙寅年八月二十三日申时,亡于乙未年三月十四日在下普追告终。

  朱子贞  生于丙戌年十月初四日子时。亡于乙酉年四月初一日子时。

  骆 氏   生于 酉年六月二十九日巳时,亡于乙亥年五月初六日寅时,在普追老寨塆告终。

  朱子成   生于戊子年九月初八日丑时。亡于乙酉年五月吉日子时。

  张 氏   生于丁亥年六月初九日辰时。

  王 氏

  朱子康  生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前三 月十七日巳时。亡于己卯年八月吉日吉时。

    田 氏  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年十月初三日子时在上普追。

五     房

  

朱东汉   生于公元1871年(同治10年,辛未年七月初十日亥时)。亡于公元1919年(民国8年,六月二十二日未时)铁厂财神庙。

  韦 氏  生于戊辰年正月二十八日卯时,亡于丁酉年十月初二日午时。

   张 氏  生于丙子年九月十三日子时,亡于民国三年甲寅年九月初九日辰时。

   朱子雍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年十月二十四日申时。亡于丙戌年冬月十二日戌时。

   韦 氏   生于丁亥年九月十三日子时,亡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冬月十二日戌时在老寨塆告终。

   朱子羔  生于光绪十九年癸巳年正月十七日丑时。亡于民国二十九年辛巳年六月二十九日巳时。

   熊 氏   生于戊子年正月二十五日辰时。

   朱子初   生于辛丑年十月三十日子时。

   朱子益   生于 乙巳年六月二十五日亥时。

   杜 氏

   朱子敬   生于戊午年正月十八日巳时。亡于己卯年五月二十九日申时。

   韦 氏

   王 氏  生于甲子年六月初四日丑时。亡于丙子年十月初一日申时。

   长 女  生于乙未年七月初一日寅时。

   次 女  生于己亥年七月初一日亥时。

   三 女  生于己酉年正月十三日未时。

七    房

  

朱东坡   生于公元1876年(光绪2年,丙子年五月二十七日卯时)。亡于民国八年己未年十月初七日巳时。

   田 氏   生于辛巳年十月二十七日未时。

   朱子昌   生于己亥年八月二十二日酉时。亡于辛巳年六月二十六日丑时。

   张 氏   生于已亥年九月二十日戌时 。亡于甲戌年三月吉日吉时。

   田 氏

   朱子孝

   代 氏

   周 氏

   徐 氏

   长 女  生于辛亥年七月十四日亥时。

   次 女  生于乙巳年三月初十亥时。

   四 女  生于丁未年十二月十五日寅时。

   五 女  生于庚戌年正月十三日丑时。

中西创世是血缘关系是怎么演化的?

中西创世是血缘关系是怎么演化的这位知友,创世神话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及人类起源的一种浪漫而又严肃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