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姓的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寸姓的名人,第1张

寸性怡,字怀云,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于腾冲和顺乡上村一个贫苦农家,是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随沐英、傅有德征云南时,由重庆巴县征调到腾的寸姓一世祖寸庆公的第十六代孙。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赴永昌府应岁试,一举考取了文生,也就是成为了秀才。

寸性怡生前多年担任寸氏族长,他办事公道、认真,尽心料理宗族事务,排解族间各种纠纷,倡善抑恶,因而深得阖族老幼颂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任其族长期间,寸氏宗祠年久失修,他除了从资金上大力鼎承外,还亲自在缅甸请建筑设计师规划设计,并顾请了印度工匠到和顺按图施工,用马帮运回来许多水泥——当时叫作“比腊泥”(即英国水泥)及钢筋等建筑材料,修建了跟和顺其他7家宗祠迥然不同,别开生面的宗祠大门,典型的南亚建筑风格在整个腾冲建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为腾越文化是中华文化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汇的产物作了最好的物证注脚。可惜的是“文革”浩劫将原有建筑毁于一旦,近年才又用火山石按原式样复制,目前这道别具韵味的大门已成为了和顺魅力名镇最富特色的建筑名片之一。 (1898~1942年),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教育家。在云南腾冲保山县和顺镇,有个中国第一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他的创始人,就是寸馥清和寸仲猷。和顺图书馆的前进路上,有汗水,有智慧,有心血,还有生命。1938年写下《本馆经济史略》的寸仲猷先生,是和顺书报社的两名发起人之一,是和顺图书馆的一名“接生婆”。寸仲猷是位文化多面手,不仅古文功底深厚,且精通缅、英两种语言。还为益群中学的建立出过大力,为和顺“星光音乐社”捐赠过音乐器材,是腾冲集邮界的先驱。为了家乡的文化事业,为了和顺图书馆这个“婴儿”健康成长,寸仲猷往来于中缅之间。除了募筹资金外,在缅甸设立驻缅经理处,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出版的书报经香港到仰光转入腾冲,解决了内地书报迟迟运不到边城的困难。

可惜的是1942年4月,日寇席卷缅甸,寸仲猷满腔悲愤,将各地寄给图书馆的书报和家产打理好驮运回国,路上被土匪杀害。劫匪们打开驮子大失所望,看见的是大量书报和集邮邮票,根本就没有什么金银珠宝。这位活了四十四个春秋的和顺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虽然肉体毁了,但寸仲猷制赠给馆里的钢印至今还在使用。印把上“寸嗣徽赠”四个大字灼灼耀眼,铭记着他的奉献,辉映着他的人生,也使人看到当时和顺乡人的拳拳赤心。 (1935~ ),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遗传学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所室主任。兼任广州、长春两市血液中心细胞研究室窖座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擅于进行细胞工程研究工作。进行人类肿瘤细胞分离培养,1983年创建了我国第一株人骨髓瘤细胞株IBTCHM8310。为当时可供人-人杂交瘤单抗母体细胞的世界第三株细胞。为我国开展人-人杂交瘤研究作了贡献。

1987年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四川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承担国家“七五”医学重点攻关研究期间先后共创建了六株人类细胞株。其中两株通过同行专家会鉴定为国内首创。人胎儿细胞株HFT8810在体外培养二年多共传二百余代仍一直保持着分泌人胸腺素的功能为国际领先水平。

1992年被评为医科院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1993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40~ ),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地方电子学工程师,原腾冲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主任。1964年9月于昆明农林学院林学专业分配到保山行署林业局。1981年调腾冲县林业局,进行地、省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987年2月调腾冲县农广校从事农职业教育。在没有专职校长的情况下政府任命为教导处副主任及领导小组成员。刚到校时,一无场地二无设备三无教师四缺经费,但其干一行爱一行,在县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下,与其它同志一道努力拼搏建盖了一千五百平方米木楼两幢,购置了电教设备、十台微型计算机、一辆车,固定资产达二十万元,办学条件总值三十三万元。十多年累计招生二十二个专业两千一百余人,其中中专学历生一千九百余人,毕业六百余人,专修班六十余人,毕业五十余人,在专一百余人。

1987年在全省首次创办全日制烟草班毕业后成为全县创建烟草行业的骨干。全日制班共办七个,三百五十余人,毕业三百余人。分管学籍管理中,坚持一个“勤”字,学员个人档案及集体档案均规范管理,便于查寻,为教学和用人单位提供依据,并随时可提供各级所需数据。还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学质量较高为发展腾冲县农村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数次被省评为办学先进集体,先后几次被省农业厅、行署农业局、县农业局给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殊荣。现虽接近退休,但仍热爱职业教育,为科技兴农再尽一点微簿之力。 (1962~ ),白族,云南鹤庆草海人。著名民族手工业大师。1978年初中毕业随父学艺(系家中多六代传人),走南闯北做活,先后到过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宁夏、甘肃、陕西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县居区。

1987年到拉萨从事民族手工艺的开发研制,聘为西藏自治区福利企业总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经理设计制作了大量佛事和藏民族生活用品。

1996年回新华村创办“寸发标手工艺作坊”,制作以九龙杯、酒具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品。专业特长与成就:在十多年的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金属雕刻制作的技艺,能用黄金,白银和黄、红白铜等作原料,设计制作出数十种民族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主要有九龙壶酒具、九龙喷雾火锅、鹤阳八景酒具、九龙奖怀、银包木碗、金龙、金剪刀等。曾多次参加省、州旅游产品交易会,产品销售到省内及西藏、四川、贵州、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产品远销到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多件精品被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多次被云南民影学院民族艺术系聘请讲学和指导学生学习。荣誉与奖励:1996年首创的“标样牌”九龙酒具获国家专利。

1999年6月被云南省文化厅首批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是全省首批获该称号的十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男,汉族,1960年10月生,1977年10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入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710--197810,德宏州潞西县勐戛公社插队;

197810--198308,潞西县财政局法帕税务所工作;

198309--198507,云南财贸学院财政系学习;

198508--199111,德宏州税务局工作;

199111--199405,德宏州税务局副局长;

199406--200301,德宏州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301--201005,思茅行署副专员、思茅市、普洱市副市长

201005--,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1933~2002),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缅甸归侨,文艺工作者。文山州侨联副主席,男中音歌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本人作词,刘世坤作曲《畴阳河连着中南海》发表于1973年9月云岭新歌(云南创作歌曲)。1982年10月在广西演出,在江日报报道“民族艺苑绽新花”作者,东明,永年。“寸国义同志的男中音独唱,声音浑厚明亮,吐字清晰,演唱自然,感情朴实,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赞扬”。

1961~1984年在文山州民族文工团任歌唱演员,歌唱队队长及声乐教员,二十多年坚持上山下乡到部队为工农兵演唱,到过州外和省外及越南河江省演出,省广播电台曾录音广播。

1980年9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担任云南代表队歌唱队副队长。该团的彝族舞蹈《铜鼓舞》轰动了北京舞台,现该舞蹈已拍摄在《姹紫嫣红》影片中,其领唱和伴唱,此录音带以后被省歌舞团带到东南亚几个国家演出时使用,外专州和延边歌舞团和中央民族歌舞团也来信要此录音。

1981年10月到扣林山主峰阵地九勇士所在地和有名的“80年代上甘岭”为解放军指战员演出,演唱了《驼铃》、《我和班长》、《怀念战友》等歌,深受欢迎。云南省华侨历史学会会员,文山州政协第七届委员、云南省侨联第五届委员、云南省侨联第六届名誉委员。

1982年6月、8月、12月曾先后出席文山州、云南省、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86年10月被全国侨联评为侨联工作积极分子。

1987年9月出席云南省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935~ ),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地方侨务工作者。

毕业于云南省腾冲县益群中学。现任云南省盈江县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侨办副主任,兼盈江县首届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从事侨务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侨民服务的宗旨,广泛开展联谊工作,积极为侨民排忧解难。1991年到条件比较艰苦的侨乡昔马乡参加“双文明”建设工作期间,亲自领导高产杂交玉米种植实验成功,为大面积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解决侨乡昔马的缺粮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着马遭到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后,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配合乡党委、政府领导抗洪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并带头发起捐资捐物活动,深得侨乡群众好评。盈江县城是省级对外开放口岸,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1992年,凭着在侨界中的威望,对侨商多方宣传开导,解除顾虑,动员五户侨商申报开办盈江县首批“三资”企业,使五家“三资”企业得以顺利开张营业。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办了县侨联直属企业“边侨商号”,缓解了县侨联经费的不足。

1993年该县一侨商与广东某个体户发生价值上千万元的经济纠纷案,其以事实为依据出庭作证,协助司法部门圆满解决了此案,为侨商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当地及缅甸边境产生了很大影响。个人曾先后三次被县直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员,1992年被评为云南省侨务工作者先进个人。1999年业绩入编《中国侨界模范人物名典》。 寸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于清代嘉庆十年(1806年),,当时的族长寸光远组织阖族在国内外展,劝捐’活动,将所捐得的钱在缅甸用于经商所赚钱财用于修建宗祠。先修大门,尔后次第修建逐步完善。历时18寒暑,初具规模,是和顺宗祠中历史最为悠久之一。公元1935年,清同治秀才、寸氏宗族族长寸性怡主持重修和顺寸氏宗祠新大门。坐落于大石巷右侧。 宗祠选址极其考究,它位于乡间的中心前沿,视野开阔,其向深远。自里向外有正殿、两厢、内院、前厅、前院、大门、小月台,越乡道即大月台,更低处还有一池荷塘。拾级而上具有步步高升之势,且纵贯于一中轴线上。更有考究者,始祖坟位于后山正中橄榄坡下灵秀的一坡脑上,如将宗祠及远眺之笔架山连在一起,又恰在一更大的中轴线上,真可谓神奇的风水宝地。

与其它宗祠不同的是大门,系中西合璧,三道罗马式圆拱门,每道门上有一个近三角形的顶,图案为浮雕,有创意。使用的材料水泥、钢筋、沥清都是从缅甸驮来,资金耗费不少,同时还在主门两侧的石柱上镶嵌“五岳宗山百川赴海,千秋报本万古流芳”的楷书石刻楹联,至今保存完整。大门外有两层石月台,临门月台高出乡前通衢175cm,左右两边有石标杆,每棵杆上有两个石斗(为清光绪乙未科进士寸开泰所立)。通衢外又有一个更大的月台,前有荷池一塘,眼界开扩,风景无限。寸氏宗祠自上世纪20年代时为子孙受教育计,前贤慨然将其提供初等小学校舍延续至2005年。在侨乡教育史上留下了饿厚重的一笔。族人接管宗祠以来,各方踊跃,凡清明时节,各方族裔前来瞻拜祭祀,礼仪隆盛。此族人之极大凝聚力所为,展现出对祖先之英德景仰、追远、承袭之情。 五岳宗山百川赴海(上联),千秋报本万古流芳(下联)。

暖阁楹联

随庄硚以开滇喜姓著九边勋垂百代(上联)

佐沐英而定越幸职肩千户祀享万年(下联)

大厅楹联:

扶王道于五千年既安既东(上联)

勒宗功于二十纪有守有为(下联)

左厢楼楹联:

耀祖光宗当追司马才华亲题玉柱(上联),

课孙训子好奋元龙志气大启琼楼(下联)

右花园楹联:

仗先祖之有灵桂折杏探南园家声从此振(上联)

忆故园其无恙瓜棉椒衍西川世泽到今存(下联)

客堂楹联:

嘉佳来临喜促膝谈心表扬先德(上联)

高堂戾止愿本身作则训诲后昆(下联)

大门楹联:

五岳宗山百川赴海(上联)

千秋报本万古流芳(下联)

立德立功愿万世子孙书香远继(上联)

有源有本问两川父老祖泽犹存(下联)

惟道帷德帷功缅宗风于先代(上联)

日谦日慈日俭留家法于后人(下联)

厨房楹联:

知稼穑艰难力服先畴未敢自安暇逸(上联)

采藻萍清洁勤修祀典还期永享蒸尝(下联)

寸开泰作品内容曾参与编修《腾越厅志》,主编《腾越乡土志》、《龙陵县志》、《寸氏家谱》等。传世著作有《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梅花记》《庚子纪变诗》多卷。

龙光台长联 寸开泰 清代  几层楼独撑东南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 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撒些绮恨头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细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昭日月生荣死哀:云南腾冲来凤书院门联 寸开泰 清代  寸氏家训共十六字:礼、义、廉、耻、忠、信、孝、悌、宽、和、谨、勤、慈、让、恭、俭。清代光绪乙未进士寸开泰手书的“寸氏家训”

梅花颂 寸开泰 清代

百劫修来贞洁身,

独殊群艳占先春。

雪中莫问和美事,

且作花间共醉人 。

寸发标手工艺术作品: 寸品升(生卒年待考) 字平阶,云南腾冲和顺人,清光绪拔贡,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其所起草的“讨袁檄文”被胡适称为“天南第一笔”。后为民国成立为众议院议员。著《居竹轩诗文集》四卷。录诗16首,文两篇。自号蕉溪酣睡子的寸平阶,是位狂士。:一醉鳌峰当枕眠,但丹敢照人丰彩绮。 寸品升《讨袁檄文》(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5月为孙文起草): 壬子之二月,国民悯构兵之惨,许清室旧臣自新,竭诚志以临时政府付袁世凯,四海之内,莫不走相告曰:息兵安民,以事建设,是大仁大义举也。吾民既竭诚以望袁,今袁所报民者何如哉?辛亥之役,深[流]血万里,人尽好生,何为而然?若知袁种之暴戾更甚于清,则又何苦膏血万户,以博一人皇帝之雄哉!所以宁死而不悔者,誓与共和相始长耳。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党狱,而良懦多为无辜矣。有此四者,国无不亡!国亡则民奴,独袁与二三附从之奸,尚可执挺衔璧以保富贵耳。呜呼!吾民何不幸,而委此国家生命于袁氏哉!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今长江大河,万里以内,武汉京津,扼要诸军,皆已暗受旗帜,磨剑以待。一旦义旗起,呼声动天地。当以秦陇一军,出关北指;川楚一军,规画中原;闽粤旌旗横海,合齐鲁以捣京左。三军既兴,我将与诸君子扼扬子江口,定苏浙,以树东南之威。掣庭扫穴,共戮国贼,期可指日待焉。

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寸黯 康熙末岁贡,有诗文集,已迭,录文一篇。

寸式玉,字章五,号德山,乾隆丙午举人,培成甚众,主讲来凤书院八年。著有诗文集多种和《家居诗》。仅存《北上吟草》一卷,录诗48首。

寸秀升,嘉庆丙寅岁贡,,录文一篇。  寸辅清 字 佐廷(1867——1915)和李根源一样,是1904年以官费送日本留学者,他俩一起赴日留学,并于次年首批加入同盟会。1911年,在昆明举行重九起义中,根源攻上五华山,辅清则为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撰写第一张安民告示。先后任广西补用知县,云南镇南知县。先后创办永昌师范,腾冲中学,并首任校长。著《芝轩诗文钞》《留日归国日记》。文革中被毁。录诗72首,文一篇。  寸品升 字平阶。云南腾冲和顺人,清光绪拔贡,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其所起草的“讨袁檄文”被胡适称为“天南第一笔”。后为民国成立为众议院议员。著《居竹轩诗文集》四卷。录诗16首,文两篇。自号蕉溪酣睡子的寸平阶,是位狂士。:一醉鳌峰当枕眠,丹敢照人丰彩绮。  寸亮卿 (生卒年待考),字翊清 廖生云南腾冲和顺人。廖生,教师,后旅居缅甸,诗文著作颇丰,多已流失。录诗四首。 在寸亮卿翊清的倡议下,组成秀峰诗社。当时,亮卿先生撰《秀峰志盛》  《秀峰志盛》今我秀峰诗社开,陆海潘江鱼贯来。倾谈笑语放达出,天际欢声震若雷。须臾片云黑上首,跋扈风雨催诗吼。若者昂头纵啸歌,若者雍容欣酌酒。

寸时桢 字干臣。附生,教育家,录诗一首。 寸仲猷:字嗣徽(公元1898~1942年),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教育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生于腾冲县和顺乡的一个清贫的华侨家庭。自幼聪慧勤学。1912年于和顺两等小学毕业,因品学兼优,与寸树声同时被乡里公费选送到大理云南省立第二中学深造。毕业后赴缅甸习商。他勤奋自学,几年的时间就能用缅语对话、书写,用英语书信,讲闽粤方言。他热心公益,善于交际,到仰光后,广泛接触新闻、教育、文化、工商界人士,和缅英当局政府官员也有往来,常出入当时进步的《新觉民日报》社,于报刊常有诗文发表。

寸嗣徽先生精于集邮。1938年“和顺图书馆”新馆屋建成,他除捐赠了经费和图书外,还赠送一些精美的邮票给图书馆,装入几大镜框排成图案加注文字说明,长期悬挂在馆内,向群众展出。这是云南继昆明文庙邮展后的又一次集邮展览。著有《腾冲家庭的缅化和教育的落后》《和顺图书馆的前车——咸新社》《说从俭》《本会会务进展要务》《本文作者致总部书》《婚礼改良议》《缅甸森林管理法及概况》《由旅缅滇侨概况及社团组织说到选举》《本馆经济史略》等。  寸树琼 字佩久。云南腾冲和顺人,崇新会重要骨干,和顺教师,和顺图书馆馆务经理,后旅缅经商,爱国侨领。著有诗词联200余首(副)。  寸守纲 字维三(1912——1985)。曾为和顺图书馆馆务经理,弯楼子教师和益群中学教师。善书善画善诗文。

寸尊文 字郁廷 ,文生。七绝2首

  在蔡锷家谱上,记载着:

  “原配刘氏,清光绪11年乙酉9月16日(公元1885年10月13日)酉时生,生一女闺字菊莲,适石台白。

  刘氏即刘侠贞。蔡锷7岁时在山门镇的大地主刘辉阁家中私塾发蒙。刘辉阁看出此子根器不凡,不但主动提供学费、书籍和食宿,还做主将弟弟的女儿刘森英许配给蔡锷。这时他俩还小,成婚可能是在蔡锷去长沙时务学堂之前,也可能是东渡日本之前。结婚后,蔡锷给刘森英改了个名字,叫刘侠贞,从中可见他对刘氏的期许。婚后夫妻离别,蔡锷外出求学,刘侠贞在家中侍侯公婆。蔡锷的父亲于1901年病逝,此时蔡锷还在日本。蔡锷学成归国后,任职于广西,回家将母亲王太夫人和刘侠贞接了过来。后来蔡锷调往云南,又把母亲和妻子送回湖南。云南光复之后,蔡锷派专人回湖南接母亲。但王太夫人很不习惯城市里的生活,又兼云南路途遥远,不愿前去。刘侠贞虽然盼望跟蔡锷相聚,但也只能遵循婆婆的意愿,陪着她在山门镇。直到蔡锷往北京任职,再次派人回乡接母亲。王太夫人这次被说动了,带着刘侠贞和长孙女菊莲(又名铸莲)进京享将军儿子的福。但这福没能享多久。因为老袁要做皇帝,蔡锷决心反袁,当然先得把家属安顿好。他先是跟刘侠贞上演了一出双簧,为小凤仙的事大吵大闹,然后以老母思乡为名,派张亦斋护送王太夫人和刘侠贞,还有长女、次女和大儿子返回湖南。此后直到蔡锷逝世,刘侠贞都没和老公再见过面。她跟蔡锷一生聚少离多,在蔡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服侍王太夫人和照看小孩。

  又配潘氏,清光绪20年甲午12月18日(公元1895年1月13日)午时生,生二子泽琨、泽珂;生女一,闺字淑莲。”

  前面说过,王太夫人进京的时候,带着长孙女菊莲,回乡的时候,却多出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这后面两位小朋友是潘惠英生的。潘惠英是云南人,出生于一个士绅之家。父亲潘延权在昆明城里有些名望,曾担任过普济堂堂长。潘延权思想开明,在爱女年幼时便送她进女子私塾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稍长后又接受西式教育。潘慧英非但聪慧好学,而且娇小玲珑,貌美如花,自然成为了昆明城中的名媛,追求者如过江之鲫。但她眼界很高,等闲之辈不可能获得她的青睐。直到1911年,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之邀,从广西来到云南,潘惠英才等到她理想中的郎君。虽然蔡锷比她大十三岁,而且已经有了家室,但这并不能阻挡潘惠英对蔡锷倾心相恋。也许受到的西式教育让这位云南佳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到真爱才是最重要的,其它都可以不去计较。面对潘惠英的温柔、美貌和深情,蔡锷无法不动心,最难以让他抗拒的,乃是这位宛如明珠的女子受过高等教育,能够站在平等的精神高度上,和他进行深入的交流,理解他,安慰他。大约在1912年夏天(也有人说是1911年10月),蔡锷与潘惠英办了一场简单的婚宴。除了都督府的几位重要人物和有关职员外,蔡锷并没有惊动其他人。婚后潘惠英绝无一般高官眷属的张扬,她低调、安静,很少和蔡锷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蔡锷生活简朴,身为都督,主动把月俸减到60元,以至于潘惠英身边没有服侍的丫头。当家中来客人时,潘惠英会亲自下厨。教育家董泽年轻时受到蔡锷赏识,把他选派为云南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临行前,蔡锷设家宴为他饯行。餐前是一杯清茶、一碟炒豆,正餐则是潘惠英烹饪的几个家常菜。这场简单的饯行餐让董泽终身难忘,因为他后来再也遇不到如此清廉的都督和如此贤惠的都督夫人。在朱德的回忆中,蔡锷在公务时间之外,几乎过着与人隔绝的生活。用今天的时髦话语来说,蔡锷是个宅男。除了工作之外,基本上就和老婆腻在一起。而潘惠英恰好是个宅女。两人真称得上是天作之合,感情之好,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蔡锷去北京,潘惠英便跟着去北京。蔡锷决定踏上一条充满风险的逃亡之路,潘惠英便把女儿淑莲和还没满一岁的长子端生(即族谱上所载的泽琨)托付给婆婆和刘侠贞,并且不顾自己已有身孕,执意要陪伴蔡锷。蔡锷一方面是拗她不过,一方面也是舍不得跟她分离,只有先派人送她到天津。蔡锷赴津后入住共和医院,这可不是装病,而是真的有病要治。虽然医院有护士,但潘惠英还是以有孕之身服侍蔡锷。直到蔡锷决定从天津奔赴日本,再转道香港、越南进入云南,万里辗转,于胎儿不利,潘惠英才被说服,由蔡锷派人护送她先回云南。蔡锷到云南之后,没能停留多久,便带兵入川做战。军务繁忙之中,他还不断给留守昆明的潘惠英写信,有时一天会写两封,思念之殷切,于此可见一斑。在1916年1月26日的信中蔡锷写道:“十六日启行,按站北进,沿途俱安适。”这是在向爱人报告自己的行踪。1月31号到了四川毕节后,他写下了给潘惠英众多书信中最有名的一封:“……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但自度生平无刚愎暴厉之行,而袁氏有恶贯满盈之象,天果相中国,其必以福国者而佑余也。……”这样的肺腑之言,只有对能够高度理解自己的人,才会倾吐。由此可见,在蔡锷心中,是把潘惠英当作红颜知己的。有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会大嚷起来,人家是夫妻,怎么会不是知己呢?这大惊小怪的读者肯定还没结婚。要晓得夫妻之间,到白头仍如陌路的并不罕见,相互之间不能理解的更是常见,真正是夫妻又为知己的,少之又少,是要修五百年才能修来的福分。蔡锷鏖战川南,退守纳溪永宁河的时候,潘惠英在昆明城中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消息传来,蔡锷即给小儿子取名永宁(即族谱上所载的泽珂),除了表示儿子是川南之战时所生外,还含有祝愿战事早平,家国永远安宁之意。倒袁成功后,潘惠英即带着永宁赶往四川,与夫君相聚。不久后,又陪着蔡锷远渡重洋,赴日本就医。蔡锷逝世后,潘惠英将他的一缕头发加入自己的发髻中,以示永不相忘。由于蔡锷一生清廉,没有留下任何遗产,21岁的潘惠英从此以教书为生,守寡到老。

  毫无疑问,潘惠英才是蔡锷一生中爱得最深的女子。可笑后人,津津乐道于蔡锷与小凤仙的萍水姻缘,却让这段真正生死相许的爱情传奇,尘封在了历史深处。如今,我要大声地说出来,与周瑜小乔,李靖红拂相并列的名字,应该是蔡锷潘惠英。我相信,松坡先生九泉之下,如果能听到我这样说,应该会倍感欣慰、频频点头吧。

人种差别不大,但四川重庆的社会形态和中国其他地方是不同的。四川重庆这么大的地方和人口规模,除了个别县几个镇讲客家话的,通行四川话语法语音语调日常用语基本完全相同,主要只有有些地方部分人的称呼和个别昆虫动物叫法不同。

  自诩为四川人移民祖宗的湖南人,说西南官话、湘语、赣语、客家话的人各占一块地方,各说各的话。同样划为湘语的,十里不同音,很多乡镇语言相互都听不懂不沟通的。  

  北到陕南甘肃部分,南到贵州云南广西北部湖北湖南小部分用的和四川话非常相似的西南官话,这是多少百年的教育(专门有读书人去教)和移民才可能形成?清朝殖民分化统治绝不可能允许传播形成如此大范围互通的语言,现在的四川话肯定是以明清之前四川本土语言为主体而不是受清朝外来移民方言影响。可以看出在明清之前某一朝代四川人的政商势力和巴蜀地区文明影响的范围和所达到的高度。

  ”湖广填四川“仅是一种传说,甚至是清朝一些地方族系的知识分子为了自身利益和配合清朝统治分化四川社会故意歪曲夸大和到处散布的,要那么高比例的移民连可追溯的来源只有一个小小的麻城孝感乡怎么可能,甚至现在有的说法麻城下面根本就没有孝感乡。从语言现象可以看出,清初外来移民确实是有但比例不会太高,很显然外来移民和平融入原有四川社会更统一主流高度发达的文明。

  现代四川话和四川人仍是元朝之前朝代之前巴蜀主导文明的直属传承。拿陕南汉中做例,若汉中元朝才从四川划入陕西是事实,那如果元朝之后明或清出现特高比例人口减少和被外来移民文化主导同化的现象,汉中处于陕西地域政治意识强势影响和湖南什么人歪曲引导之下(给四川人搞不清楚自己的文明传承情况一样,陕南几年前没有多少人较强烈认为自己是巴蜀文化圈的了),怎么可能形成的是和成都重庆整一片相同的四川话

  大片相同语言区的形成,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同语言的一批人为中心不断繁衍往四周移民,另一个就是专门有读书人去传播教授语言,再就是更高度进步族群分散分布外来人群分散融入。

  看看中国从南到北,除了部分地方,几乎每个省甚至每个市几种基本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听不懂方言占一块地方的,湖南什么的甚至很多乡镇语言相互都不通听不懂的,要真是同地方成规模的移民清朝才进入四川,明清民国四川人基本军政商势力都没有,或者说四川社会地域族群相互敌视冲突严重,语言有改变统一成四川话的可能吗?

  现代四川人和四川话的主体在元明清之前就已经形成,是元明清之前主流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明清进入四川的移民是有,包括冒籍买祖籍合宗现代四川人知道自己清朝前祖籍的人很少的,说明移民的基本都是平民,富人也是进川之后才发迹的,极少经济条件好的移民经过战乱屠杀后逃难到四川多半能比较珍惜四川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四川人口构成在明清民国中前期没有发生过根本的改变。

还湖南永州什么的,以前永州倒可能是纯粹西南官话的区域,从清中晚期就因为一些败类投靠外人的结果。现在永州已经是什么方言都有混杂的区域,哪个族系谁是谁都分不清楚了。

  湖南现在只有个别市是高比例西南官话的区域,但不是永州,如果要清算历史以前可能整个湖南大部分地方都是西南官话的区域。

  清朝中晚期开始,湖南就是投靠清朝祸害他人的长沙话区域是既得利益者。湖南除了过过苦日子穷人出身的彭什么好一点,富人和知识分子祸国害民的多。

  已经被长期控制愚昧利用的人,永州什么的现在也就靠投靠配合长沙话区域向桂柳和四川等地输出点儿童色情视频和助学小学生陪睡的什么的垃圾烂人倒是真的?

寸姓的名人

寸性怡,字怀云,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于腾冲和顺乡上村一个贫苦农家,是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随沐英、傅有德征云南时,由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