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订家谱受哪一古代制度的影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民间修订家谱受哪一古代制度的影响,第1张

家谱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家族团结,维系家族血脉清晰,所以,家谱不仅仅是一种文体,它还包含着古代严格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 家谱的首要任务是对一些礼法、族规作了明确规定。遵守礼法、族规的人,会得到表彰,突出的可记入家谱。而家族里的哪一个要是犯了大错,那么家族能够给他的最严厉的惩罚——开除家谱,不再承认他是家族的一员,死后也不许进入家族墓地。对于古人来说,进不了家谱,是最大的精神折磨。 家谱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对取名作了规定。通过这些规定,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被确定了行辈关系,从而把整个宗族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命名的行辈规定,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之一。行辈字派又叫字派、祧字、字辈,这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一直到现代还有人使用行辈字。 字辈谱,即用表明同宗亲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字辈序列。字辈谱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不致紊乱。行辈字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名人制定的,有的甚至写成诗。行辈用字既要考虑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非常讲究。宗谱既强调行辈关系,就十分重视名讳,不允许出现重名。行辈字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再次将其延长。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有的行辈字对偏旁做出规定,如《红楼梦》中,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 宋元以后,宗谱不但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字派是两种方法并用,雍正皇帝一辈,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行辈字: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孔府家谱》中记载,乾隆皇帝赐给孔家的30个行辈字是: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敏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继这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因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圣人,颜回、曾参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孟家、曾家、颜家,也用这些行辈字。谁是哪一辈分,一目了然。 家谱虽然多已成为历史,但是作为珍贵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福建省上杭县的兰、雷、钟三姓群众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汉族,三姓群众向有关部门申请恢复畲族成分。有关部门考证一些族谱后,认为,这些群众确实是畲族,使这些群众的民族成分得已恢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是现在江西省星子县,当地现存的《陶氏家谱》有30多本,100多万字。家谱中有陶渊明的画像和详细生平,还有不少其他书上没有记录的诗作,这些为研究陶渊明的事迹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韶山毛氏族谱》是毛泽东家的家谱,共16卷,29册,谱中记载了毛泽东的先祖元朝至元年间为避兵乱,从江西迁往云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因为军功拨入湖南湘乡,后来有一支定居湘潭的经过。 《水浒》的作者曾经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江苏省发现的《施氏家谱》、《苏迁施氏家谱》中记载:1453年撰的《故处士施公墓志铭》中有“先公耐庵……国初,征书下至,坚辞不出,隐居著《水浒》自遣。”为确定施耐庵是《水浒》的作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由于家谱内容广泛,记叙详细、缜密,是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宗教的宝贵资料,受到许多学科学者的青睐。但家谱多秘不示人,印写数量很少,极易失散、损毁,发现、保护、整理家谱是一项很急切的工作。可惜的是,许多珍贵的家谱被当成“四旧”焚毁,有的被当成废纸抛弃。如果你发现了过去的家谱,应当找专家鉴定,也许那就是一件宝贵的文物。 顶端

复修李氏家乘序   清李玉蕃

原稿

尝思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兴废失考,家无乘则支派不明。此家乘所由与国史同修也。然欲修谱必有所本源,而后上明来宗,下示归宿,某支为某祖所发,某支为某祖所传。而子敏迁粤,其后裔曰撰祖,与迁庵公,龙祈公著为家谱,创为遗祝,迨将以远垂后世,昭兹来许也。

翻译:都说家有谱就像国有史一样,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史册,则国家的兴废失考,一个家族若没有家谱则支派不明。所以修族谱的缘由跟修国史的道理是一样的。然而,想要修谱必然要有所本源,对上才能阐明宗族,对下可以示归宿。某一支是某一祖所发,某一支是某一祖所传。我祖敏公迁往广东,他的后裔说要写族谱,与迁庵公,龙祈公一同著为家谱。创为遗著。是想将以远垂后世,让后辈能知晓自己前人的情况。

乃大清康熙年间,我祖贤用携子入川而谱又矢其传,则虽辑谱之心,而无所考据其何由。上接本源,下联支派,使某支为某祖所发,某支为某祖所传,皆昭然不爽哉。蕃于此未尝不慨然感叹,以为谱系既失,欲从而修之难矣。

翻译:大清康熙年间,我祖贤用公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入川,之后族谱渐渐失传,虽然有心想要编谱,只苦于没有考据。想要著谱,写下来我们的祖先上接哪些本源,下联那些支派,某支是某祖所发,某支是某祖所传,全都一一列明。因此,我未尝不感慨,以为老谱既已失传,想修也难啊。

乃于壬辰岁从游玉陶兄馆,使得我相芳,相凤二公于简州所抄之谱而阅之。又未尝不欣然赏异。以为失而复得,未必非列祖在天之灵,由以默致之也。然其字句失之繁冗,邻其俚俗,复得玉陶兄从而笔削之,而谱帙乃称完备焉。

翻译:之后我在壬辰年与玉陶兄一同游馆,得知我相芳,相凤二公访得简阳地区李氏本支保有旧谱,于是二公抄了回来,我欣喜异常。我想,这样的失而复得,未必不是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啊。然而其间有些内容缺失,记录得也很繁冗。之后我和玉陶兄又加以编辑,复修。致此谱牒就比较完备了。

是曰,撰祖非迁庵公,龙祈公,非芳凤二公不能。继而芳凤二公之美,又非玉陶兄不能传也。抑闻之善作者,必期善成。有始者,尤贵有终。

  翻译:这样说吧,撰写族谱的是我祖迁庵公,龙祈公。之后如果没有芳公,凤公访得旧谱,这个事也成不了。芳凤二公访得老谱后,如果没有玉陶兄,就没有复修谱这件事,则族谱就不能传承下去。也听说善作者必然期待可以善成,有始,然而能够有终者则更难能可贵。

惟冀自兹以往,支支好义,世世同心,将此谱梓之枣梨,使支分派别可识一脉之渊源,念本联宗可继万年之似续。上以承先志,下以启后人。庶不负曰撰祖与迁庵公,龙祈公垂后之意,暨芳凤二公抄谱之心,与玉陶兄修谱之志也。

  道光十二年壬辰岁浦月上浣日裔孙玉蕃字自新号春山谨撰

(现在把谱修好了),惟有希望自此以后,支支好义,世世同心,将谱上记录的兄弟之间,(备注:枣梨,一个典故:让枣推梨,比喻兄弟之间的友爱。这里代指兄弟)。使得支分派别可以清楚一脉渊源,念本联宗可以继承万年永续。对上可承先人遗志,对下开启后代有人。则不辜负迁庵公,龙祈公想要把族谱流传下去的心意,和芳凤二公抄谱的心,以及玉陶兄修谱的志愿啊!

道光十二年壬辰岁浦月上浣日裔孙玉蕃字自新号春山谨撰

修家谱与修史一样,都会刻意回避一些内容。比如,家族内有谁犯了法,或者做出什么不肖的事,一般不会在家谱中记载,这叫做“书善隐恶”,与家谱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有关。偷盗抢劫、媳妇改嫁、女儿再嫁的情况都不会在家谱上反映出来。

《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 《赵宋文化研究会》以胡锦涛总书记、教育部、文化部等有关指示精神:研究人员三十余年如一日,收集大量家谱和史、志中珍贵资料,其中皇族封王爵侯、职官进士三万六千余名,迁徙分布七省一百余望族千余分支。历经宋未、元、明、清至今赵宋皇族後裔分布海内外。《赵宋文化研究会》本著“弘扬赵宋文化,促进海内外宗亲交流,为修史编志提供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等地方史料补阙。提供寻根溯源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意义。”的宗旨,致力於族谱资料的开发和研究。 《宋史宗室世系表》,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诏令修辽、金、宋三史。元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并撰写题跋: 昔者,帝王之有天下,莫不众建同

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史学成就,主要有有设馆修史和史通的问世。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刘知几

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人。自幼喜读历史,20岁时举进士,授河南获嘉县主簿,连任20年,这一期间他阅读了包括史书在内的大量文献典籍。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刘知几三次上书言事,引起了女皇的注意。从武后圣历二年到他临终前后的20年,他在朝廷担任史官,参与撰修国史的工作,撰成史通一书

史通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史学批评即史学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自觉的阶段。史通共20卷,分内外篇两大部分,共52篇,现存49篇,其内容有史书体例、史料考订、史书编撰、史书笔法以厦史家史才等。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可从历史观和历史编纂理论两个方面来谈。史通的疑古、惑经敢于对圣贤经传提出怀疑批判,是刘知几历史观中的进步思想。疑古篇对尚书中的有关记载提出疑问,认为尚书所载尧舜禅让说与实际不相符合。惑经篇对孔子春秋提出12条所未谕的问题,指出孔子存在着五种虚美现象

史通惑经无疑是受了王充论衡的问孔和书虚篇的影响,但他敢于再次进一步提出疑古和惑经的问题,对圣贤经传提出怀疑批判,毕竟是可贵的

对天命论思想提出反对意见,是刘知几进步历史观的又一内容。史通杂说上对史记魏世家的太史公下提出批判:夫论成败者,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夫推命而论兴灭,委运而忌褒贬,以之垂诫,不其惑乎?在刘知几的历史观中,还存在着相信天人感应、迷信灾祥符瑞以及轻视人民群众的问题,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史通一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历史文献编纂理论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关于编撰史书的目的与作用,史通曲笔说: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

在编纂内容上,刘知几主张在以往史书五志的基础上广以三科和增加三志,史通的书事和书志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在史书编纂体例方面,刘知几主张断代的编年与纪传应并行不悖:即班、苟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

在史书取材方面,刘知几主张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在叙事上以简要为主: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

为此,他又提出省句省字的问题。在文与史的关系上,刘知几主张史之为务,必借于文但文之于史,较然异辙史通诸篇在文献编纂理论方面,所立篇目甚多,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史通断限关于取材的时间断限理论,刘知几肯定孔子编纂尚书的以舜为始和左丘明编纂左传的以隐为先自我国第一部断代正史汉书问世后,断限问题便成了取材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断限说:因有滞革,遂相交手,事势当然,非为滥轶也

刘知几认为时代皆有一定的时间断限,因时代沿革,关联处必然相涉,这不能算做滥轶应当注意的是在相关处避免重复,即亦有一代之史,上下相交,若已见它记,则无宜重复

史通采撰关于选材的理论,刘知几主张征求异说,采摭群言,寸有所长,实广见闻,广泛地搜集史料,如此才能成一家之言,传诸不朽。与此同时,刘知几又主张对广泛搜集的史料进行考证,去伪存真,反对把道听途说、街谈巷议作为可倍史料,写入史书。对于异辞异事,学者宜善思之。史通载文关于史书载文的理论,刘知几肯定先秦史书以诗云、书云的方式转录或摘录其他文献中可信史料的做法,因为这些载文合乎不虚美,不隐恶、俱称良直的原则。至于史记、汉书以来的一些载文,则指出其失有五,即虚设类的禅书、让表;厚颜类的敌对政权之间相互攻击的诰誓与檄文;自戾类的以皇帝名义发布的、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褒贬文字;假手类的并非由君主起草的诏命;一概类的不顾实际的颂扬之辞。总之,刘知几关于史书载文的理论,在于是否堪称实录、有无信史价值

史通称谓关于文献中称谓的理论,刘知几认为,历史文载中所载当时的称谓,自有其形成的缘由和背景,无有一定的准则。史臣编纂史料,应尊重当时的历史实际,一般不宜更改,即所谓:夫历观自古,称谓不同。缘情而作,本无定准。史臣编录,无复张弛。盖取叶随时,不藉稽古

今日编纂历史档案文献汇编,大体上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史通题目关于撰写题目的理论,刘知几认为,题名应遵守名以定体,为实之宾原则,与史书的体例相符合,做到题名一致。刘知几还主张拟制题名时,在文字上要力求精练,言简意明,做到辞约而旨丰。史通编次关于编排史料的理论,刘知几认为,除了编年体史托眭年代顺序排列外,其他如纪传体史书中的人物列传,特别是几个历史人物的合传,要遵守分类的逻辑原则,同坝类别必须按同一根据划分,同一级各类别应当界限分明,不能互相交义、包含或从属。对于史记一书将老聃与韩非并列一传、龟策与历史人物同为列传等不可胜记的舛误,刘知几提出了质疑。史通补注关于注释的理论,刘知几认为,注释作为文献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指出注释前人文献的意义在下开导后学,发明先义。他称赞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峻世说新语注的取材丰富,喜聚异同,从而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史料。至于兼采众家之说为主的注释之外,还有以训诂为主的注释,应务求简明准确。在这个问题上,刘知几的上述见解是不适用的。史通论赞关于撰写论、赞的理论,刘知几认为,撰写史书论赞的目的,在于辨疑惑,释滞凝,帮助读者解决读史时的疑难或误解的问题。他称赞左传中的君子曰,对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提出非难。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刘知几关于撰写论赞时应当遵守的事无重出、文省可知原则,至今仍是撰写史书评论时应当借鉴的。史通序例关于撰写序言、凡例的理论,刘知几认为,撰写序言的目的在于叙作者之意,帮助读者解原作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等等。关于序中附出之例,刘知几认为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关于序与例的关系,正如浦起龙所概括的那样:大指滑序贵简质,例贵严明

即是说:序言在文字上要简练而质朴,忠于原作的本意;凡例要严明而准确,与所编之书完全符合。所谓序中附出之例表明序言与凡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在内容上各自有所侧重。

在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也有编制家谱的习俗,但他们大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家谱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已成为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就有一万二千多部(九万余册),是目前世界上收藏民间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图书馆顾廷龙馆长率领一批年轻人跑遍了全国的纸浆厂,从化浆炉前抢下了六千多种家谱收藏。

由于家谱是族人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由于家谱记载的内容又可反映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经历,往往可补充史料的不足,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它对研究我国的人文发展,及其构成有着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每年大批华人不辞艰辛,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与延续数千年的家谱有关。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现代人续编的家谱,吸取了历史上编制家谱的精华、弃其糟粕,将每人的:世系、生卒年月、学历、专业、经历、婚姻、成就、照片、地址等都记载下来,还配上反映重要人物及事件的短文,将家谱记载的内容加以了发展,成为家族中维系血缘关系及记载家族历史的珍贵人文材料,代代下传。

近年网络更为分布世界各地的族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联络手段。“数字家谱”的出现;“姓氏网站”的不断诞生;家谱在网上的“动态更新”和在网上浏览家谱已成为新时尚。用计算机网络汇总“炎黄子孙的脉络”就有了可能。

现代家谱的续编,应逐步趋向于网络化和适度的公开化,从而给家谱材料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创造条件。

近数十年中,因族内人员迁移频繁,往往联络疏远。几千年家谱形成的记载,正处在青黄不接时期,一旦中断,则无法补救。续编和衔接即将中断的家谱,实为当代人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事。

近年,尤其在南方,我国修家谱之风又再兴起。

民间修订家谱受哪一古代制度的影响

家谱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家族团结,维系家族血脉清晰,所以,家谱不仅仅是一种文体,它还包含着古代严格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 家谱的首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