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好象比较乱你最好到 http://postbaiducom/fkz=85811263 这里仔细地看一下,应该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载李氏郡望存13个之多……。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所谓“郡望”,是指长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史籍记载的李氏郡望有13个,它们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还有一个是陇西徙京兆的李氏。
略阳李氏出自廪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汉末大乱,于是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定汉中,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南),以后便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略阳李氏家族是至将军李武时归魏而迁略阳的。李武生东羌猎将李慕,李慕生五子:辅、特、骧、庠、流。李辅,为骁骑大将军;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将军、长乐乡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谥景帝,庙号始祖;三子李骧为骁骑将军,以其子李寿即帝位,而被追谥为献帝;四子李庠,字元序,为威寇将军、杨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为秦文王。
李特三子:始、荡、雄。李始为武威将军;李荡为骁骑将军;李雄,字仲隽,为位前将军,即帝位,国号蜀,在位36年,谥日武帝,庙号太宗。李荡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袭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杀之于殡宫;李(王含),为中领军,李稚为将军,皆死于氐人;李(王午)弃涪城奔晋都,为中宗所杀。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为建宁王、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李期,字世运,杀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骧子李寿废之为邛都县公,谥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骧子李寿,字武考,废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谥昭文皇帝,庙号中宗。
李寿有三子:势、广、福。李势,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国亡,晋封之为归义侯、广大将军、汉王,后因求为太弟而坐罪,贬临邛侯,自杀。
李寿弟李攸,为安北将军。
李流子李世,为位将军。
京兆,即首都,唐时为长安。陇西李氏后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钦;李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时为相,任太尉、司徒、中书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愿,为河中节度使;聪,为光禄寺主簿;(纟总),为太子中允;(孙心),为左神武大将军;(冯心),为右威卫大将军;恕,为光禄卿;宪,为岭南节度使;(朔心),为陈许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平蔡功为多;懿,为渭南尉;听,字正思,为检校司徒、凉国公,生左神武将军琢;(其心),为右羽林将军;(殷心),为岚州刺史。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陇西和赵郡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人口最众,今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郡望。
陇西和赵郡的荣耀甚早,秦、汉两朝将相辈出,至唐朝则显赫无比。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是来自当时的陇西,大唐帝国在290年之间,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昙之后裔。赵郡李氏在唐朝一代总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没人能比。据明代学者朱彝尊所说,赵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过张、王、刘、赵等诸姓之上。
秦国的司徒李昙,其幼子李玑传下了赵郡房,其长子李崇传下了陇西房,赵郡房与陇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
李氏字辈谱100例(一)
1、湖北: 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 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 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 光天化月照, 鸿先喜泰尧, 才发兴隆茂, 林应登文朝, 忠厚传家远, 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 仁义礼智信, 天地元黄宇, 宙兰馨竹秀;
6、 有、芳、毓;
7、李煜同族: 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 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 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 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 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 国、勋、业、秀、广;
13、福建: 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 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 簪缨甲第庆缠绵 ,南宫归获超今古, 兆楚人文极万千;
18、 华国才猷真裕俊, 经邦读列可光前, 云初祖尔原同气, 源远流长百世传;
19、 常绍前光修德大 家声远振诗书长;
20、 国治家齐维尔克昌, 存心宽忍百世其长, 兴宗耀祖富贵永强, 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 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 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 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 文运振明新 ,学道恢仙泽, 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 万、 鸿、 清、 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
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 ,任孝一正方, 元启天开宗, 易长文明辉, 先绪克定大, 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 天道显昭崇典则 玉成才美期登用 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
51、万代朝天子, 大圣尊周孔, 嘉言启世儒,弼教歌熙绩;
52、万代朝天子,金阶玉殿行,少年如有志,永远立功名;
53、方汝绍世孔,作树超智忠,昌书耀志用,庆辅昭继凤;
54、宏、世、开、庆、胜、玉、春;
55、西、腾、登、尚、忠;
56、仕文武国中尚元,金玉兴隆永帧祥,才汉豪杰显育秀,富贵英华大吉昌;
57、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8、方正端凝,启延宗庆,统承宏绪,基贤继盛,显扬先业,邦家之光,文章炳耀,永世其昌;
59、启、登、朝、正、大、光、明、宗、祖、德、承、世;
60、纯玉振金生,九学光显文,殿传明世焕,万芳清春;
61、令再仲常,仁定文德,昭仕承宗,源紫百千,祖代昌荣,安居永远,忠孝才良,万世光显,高曾衍庆,祠裔维蕃;
62、百世年千万,文武安邦守,于浩居中一,方知思可久,继序从兹发,科甲承诗斗,积善流泽远,齐家惟孝友;
63、上仲孟季、文治玄邦、世必有子、国应宗昌、远法近守、永正贤良、道崇德盛、厚笃伦常、恢弘先志、启迪辉光;
64、正、亮、先、仁、德;
65、山依益世雨,继学仰锦品。国公天水茂,元德振家声。大本先忠孝,从延发正音。诗书登甲第,礼仪习光兴;
66、英俊贤良泰,荣华富贵昌,首源应天远,世代永贞祥;
67、德、传、延、长、孝;
68、宝、玉、凤、振;
69、丰寿永德文,芳宝玉凤振;
70、元、枝、勋、在、锡;
71、新、宗、世、芳;
72、宏、承、贵、显、学、守、尊、光;
73、春之有永洪朝景-----------宗继守学兰克广世传;
74、仲、?、建、淑、长、朝、国、功、印、庆、鸿、志、然、松;
75、克、作、合、祥、金;
76、大、义、必、尚、尧、仁、中、和、恒、孝、本;
77、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
78、浴、师、宪、培、法、承、钦、敬、持、循、广;
79、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80、世光孟行(仁)廷延宣,明最仲念信(文)士兴,元时家声礼乐先,均(善)嗣尚彦思孔子,应居春景道贤良,运启光昌宗本大;
81、克、盛、书、孟、修(或振)、长(或锡)、洪、庆(或福)、瑞、广、祥、宗、传、道、希、殿、安、效、华、永、中、正、建、全、兆、清、祥;
82、珠火朝君文,友笃宽松云,文大创景馈,树柏尚元荣------正德由来远,忠臣作儒生;
83、全、万、凤、庆、国,建、富、继;
84、世、守、海、孝、存、灵、圣;
85、玉、春、守、俊;
86、洪、自、树、延、传、继、增、明、世、永、汇、清、泉;
87、生、有、日、月、星、辰、瑞;
88、朝、纲、世、登、永、吉、大、昌;
89、崇孝阳衡,文忠武烈,正大光明;
90、振、凤、玉、树、国、永;
91、流、芳、清、白、世;
92、月、成、兴、相、道;
93、克茂见兆增,树来延纪宗,永成世文明,续传焕之卿;
94、国文向其春,心正是子(瑞)荣,宗之必永胜,光大为家庭;
95、先、泽、远、志;
96、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
97、显令维泽毓,昌世远延年,绪德思恩广,绍忠庆吉贤;
98、玉福学廷荣,芝兰百世昌,忠厚传家远,诗书礼义长;
99、一、之、承、国、庆;
100、正学先光大, 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参考资料:
乐姓
yuè
乐姓在中国的姓氏当中属于比较罕见的姓氏,但在中国古代史上乐姓人士却是武将辈出,战国时有魏国著名的大将乐羊,燕国则有名将乐毅,到三国时期又出现了魏国大将乐进,他们都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同时也是乐姓家族中引以为傲的英雄。
乐姓的来历,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宋国的宋戴公,他的儿子叫公子衎(kan),字乐父。后来他的孙子叫夷父须,以他祖父的“乐”字为姓氏,这就是后来乐氏的来历。
在众多的乐姓武将当中,乐毅当属其中之最。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提到“身高五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知许也”,意思是说自己的文韬不在管仲之下,武略可及乐毅。这里所提到的乐毅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乐姓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的军事将领乐毅。
乐毅是燕国的大将,曾带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所以他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位很有地位的军事家、军事将领。后来他受到猜忌,被别人诬陷,他就离开了燕国,回到了赵。因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赵王也很器重他,就封他为望诸君。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邯郸的丛台公园内部修了望诸榭。咱们身后的这个建筑就是望诸榭,根据他的封号取名望诸榭。
乐毅用兵如神,由于他出色的指挥能力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独率燕军长驱直入齐国都城临淄,被誉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军事奇才。相传,他当年在赵国的居住地就是现在的邯郸县岳家堡一带。
乐庆阳:我们原来这个地方叫岳家堡,他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乐毅就生活在这个村庄。这个村庄凡是姓乐的都是乐毅的后代。我们家现在一直把乐毅作为祖先来供奉,并有家谱和立有牌位。
据史书记载,乐毅死于赵国,并安葬在乐家堡。据这一带的老人讲,当年乐毅的墓地占地约有两千多亩,可见乐毅当时地位的显赫。
乐姓后人 乐庆阳:他的故事在当地传说很多。乐毅在打仗的时候将一个金盔掉到井里,我们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给他修了一个庙宇。
杜学德:当地的村民传说那里还有他的舞剑房和磨剑石。
清代曾有诗云:仗剑齐城下,藏锋赵国中;无聊时自舞,四壁起秋风。就是赞叹乐毅勤于练功,武艺高强的。
杜学德:当代邯郸的大乐堡、小乐堡、曹乐堡这一带有乐姓人氏,他们自称是乐毅的后代,由于时代的变迁,乐姓人士后来分布到了河南、山东、山西,在南方也有一定的分布。我们大伙熟悉的北京同仁堂,他的创业的老板也是乐姓人。
乐姓后人 乐庆龙:从我记事起到1963年、1964年,我爷爷还不断跟我说,北京同仁堂也是咱姓乐的开的。我也不断去那住着,人家招待的也挺好,我得到的一些偏方大部分都是从人家那儿来的。
乐姓后人 乐庆阳:这后面都是姓乐的,都是乐毅的后代。这是我叔叔,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这些孩子全部都是姓乐。现在家里男女一下子算起来一百七十多口人。
乐家堡的乐氏后人告诉我们,曾有不少全国各地的乐姓人士来这里寻根问祖,唯独没有台湾人来过,他们希望能早日和台湾的乐姓人士建立联系。
乐姓起源于西周末年,源于子姓
历史上的名人有乐毅、乐羊、乐进等
乐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乐字有3个音都可以当姓的, yue,le,yao(2声),我本人姓yue,有见过姓le的,但是没见过姓yao的,不知道谁见过,呵呵
一、应氏渊源 1、应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应国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 2、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应氏。蒙古族中有的姓应氏。 二、 迁徙分布 1,滍阳应氏。滍阳,应国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有西周应国贵族墓,发掘出大量文物。 2,南顿应氏。汉代有南顿应氏。南顿,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北50里。 3,大田里应氏:在今芝英一带。始祖为应詹(289~367),又名斌,字思远。原籍河南汝南南顿。东晋时随晋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镇南大将军,占籍永康,留家于此。应詹有两个儿子,应诞留居江西宜黄,应玄随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里,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一带。尔后,析居江南各地。东晋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忠国武平王。 4,仙居应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东部(原下各乡)、双庙乡及田市镇有大量应姓。特别是原下各乡中心镇区基本上是应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书应大猷(字静庵)及其兄弟的后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县也是应姓的聚居地。 5,峡阳应氏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峡阳应氏始祖应世哲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是为峡阳应氏开基之始。岁月沧桑,峡阳应氏繁衍相传,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孙人口众多,其中历代又有流迁往外,遍布国内各省、市和台湾、香港,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 6,台州及温州应氏。在浙江的台州和温州两地也有不少应氏居住,其中温州的苍南,平阳,洞头,三县都有应氏宗族,洞头应氏于清朝从台州的泽国迁入,至今已经居住八代。 7,关东应氏。祖籍山东省蓬莱市鸭湾。清朝初年,一迁至辽宁瓦房店市长兴岛;二迁至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应家村;三迁至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丰源村。 三、 郡望堂号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应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汝南、颍川。 1、 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 颍川郡: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堂号] 1,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2,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应氏宗祠,堂号为“燕翼堂”。 3,报本堂:浙江省宁波市慈城应氏宗祠,堂号为“报本堂”。 4,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应氏大祠堂,堂号为“徵德堂”。 5,择善堂: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西应村祠堂,堂号为“择善堂”。 6 ,彝叙堂 :浙江省诸暨“暨阳义门应氏宗谱”载,祠堂为 “ 彝叙堂”。 7,汝南堂:湖北省崇阳县八斗山应氏宗祠,堂号为“汝南堂”。 8,余庆堂: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下大庆村(山阴大庆)应氏,堂号为"余庆堂"。 四、应氏分布 1,吉林东丰: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丰源村、东丰镇有应氏家族散居。 2,辽宁普兰店: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应家村有应氏家族聚居。 3,河南郾城:河南省郾城县黑龙潭镇老应等村应氏家族聚居,古称颖川,距应国墓地甚近,应氏嫡传,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之传说 。 五、 历史名人 应曜: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中子叠,江夏太守。叠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应叠:汝南南顿人,应顺中子。江夏太守。 应郴:汝南南顿人,应叠之子,武陵太守。 应奉:〔约公元144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顿人,应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记忆力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福。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军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党人事起,乃愤然以疾自退。后诸公多荐举,会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凡数万言。又尝删《史记》、《汉书》及《汉记》三百六十余年事,自汉兴至其时,凡十七卷,名曰《汉事》。 应劭:〔约公元178年前后在世〕字仲远,(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顿人,应奉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汉灵帝光和元年前后在世。少笃学博览。灵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献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黄巾三十万众,郡内以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诏劭为袁绍军谋校尉。后卒于邺。劭尝有感于当时旧章淹没,书记罕存,乃缀集所闻,著《汉官仪》及《礼仪故事》,又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称,释时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谓名副其实。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世。 应珣:字季瑜,司空掾。应劭弟,珣生玚。 应玚:字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应珣之子。曹操征之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应德琏集》。 应璩:(~252)字休琏,三国时,魏文学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生於汉献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齐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应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应璩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谈论。正始中,夏侯玄名势甚盛。贞常在玄坐作五言诗,玄大嘉许。举高第,历显位。后为武帝参军。帝践阼,迁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又与太尉荀顗撰定新礼,未施行而卒。贞著有文集一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应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远,汝南南顿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卒于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岁。幼孤,为祖母所养。十余岁,祖母又亡,居丧以孝闻。家富于财,乃请族人共居,情若至亲。以才艺文章知名当世。仕为太子舍人,累官光禄勋。王敦叛,明帝以詹为都督前锋军事。事平,以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卒,赠镇南大将军,谥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书经籍志》注有镇南大将军应瞻集五卷,詹缮作瞻,当为作者误书;此从《唐书志》传于世。 应夷节 :唐代人。游天台山,栖真道元院,相传尸解成仙。栖真,保其根本,养其元神。 应 用:后周书法家,江南人。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 应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荦不羁,及长,笃志向学,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进士。官至洪州知府。 应纯之:(宋)字纯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进士。历知楚州,兼京东经略安抚使。见北军屡捷,谓中原可复,密闻于朝。丞相史弥远鉴于开禧之事,不欲大举,但敕立忠义军,令就节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战而死。 应子和,永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长于诗,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有三红秀才之称。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八个《文苑》。 应 材(?-1180) 字伯良,浙江永康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潜心钻研理学,造诣甚深。宋隆兴间,朝廷下诏求贤,应材被举荐,升任兵部架阁文字,掌管帐籍机密文案。后因老成持重,端庄谨严,被帝选为太子春坊,总管东宫内外庶务。宋淳熙初,应材上疏力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几年内,边境平静安定。淳熙七年应材病故于军中。谥安国公。 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 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 应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守仁在吏部,良学焉。亲老归养,讲学山中者将十年。嘉靖初,还任,伏阙争大礼,廷杖。张�总黜翰林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谢病归,卒。 应大猷:(1487—1581)字邦升,号容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参与平定宸濠之乱。后历广东参政、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卒年九十五。曾巡抚云南、四川、山东,所至均有政绩。 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主事,承德郎,尚宝同丞等职。应典自乡试中式考取举人以后,总是奋然希望自己能达到圣贤境地。创建丽泽祠于寿山,汇集诸生讲学。应典为王琼所器重,委以总揽本部四司政务。居家养母,不希荣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应奎(1466-1545)字方塘,又字天启,浙江永康芝英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举人,十四年进士。授南直隶和州学正。任内,办学制定条例,以身作则,学风改观,人才辈出八年后,提升湖广武昌教授。后起用江西广信教授。又曾主管广西,广东乡试,遵守考场规矩,中试之士甚多。大学士费宏,曾赠送“两广文衡”匾额褒扬。 应撝谦:〔公元1615年至1683年〕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岁。明诸生。生而有文在手,曰“八卦”,左耳重轮,右目重瞳年二十余,与虞分等为猡社。性至孝,授徒养母,三十未娶。归安沈士毅慕其义,妻以兄女,资使奉养。撝谦终不入私室,母丧服除,始成礼。康熙十七年,李天馥等以博学宏词荐,以老病不能行辞。撝谦性介特,读书务穷底蕴。著有潜斋文集十卷,教养全书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乐书二卷……等二十八种,(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咸丰初,考授国子监学正。同治四年,任苏松太道。创建龙门书院,开办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饬令各府州县立常平仓,并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诗文,有《射雕词》二卷。
六,当代名人
应昌期: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台湾金融界、实业界著名人士,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应先生爱国爱乡,热心报效桑梓,先后捐资创建慈城昌期幼儿园,重建慈城中城小学和慈湖中学;捐资扩建慈城保黎医院;捐资助建台北市宁波同乡会馆、市联谊中心。投资创办宁波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华羊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应祚智(若愚),1957年生于安徽合肥。我国著名当代书画艺术大师、杰出篆刻家、金石书画鉴定专家,著名慈善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特约书画家,中山大学艺术顾问,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 应祚智大师曾在合肥、北京、昆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泰国、香港等地举办书画展。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新闻》、《工人日报》、《中国政协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华书画报》(香港)、《澳门日报》、《美国侨报》、《欧州时报》等刊登。80年代师从前辈艺术大师赵朴初和林散之先生十年之久代表作《百猫图》被誉为“近代所无”1993年作品《双猫清趣图》在美国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展中展出。1994年作品《猫趣图》在中国美术学院陈列展出,《猫趣图》等六幅书画作品被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1994-1996年新华出版社分别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画选》、《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画集》。1998年作品《回眸图》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获得“世界艺术金奖”(最高艺术奖)。2000年《回眸清趣图》等几十幅作品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得国内优秀作者联展金奖(世界杰出艺术家)。1999-2001年新华出版社连续三年分别出版《中国著名画家应祚智画集》、《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选》、《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集》。2001-2002年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分别出版发行《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应祚智作品选》、《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明信片,中国邮政局批准出版《当代国画名家应祚智作品选》邮票一套。2003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国画卷》、《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书法卷》及《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评介卷》。 2004年2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全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应祚智在画猫、金石、书法及中国水墨画大写意方面独树一帜,罕有匹者,被誉为“世界猫王”、“东方猫王”,其书画作品被美、英、法、德、日、韩、意大利等多国的艺术馆及有识之士收藏。其个人传略和作品也多次被选编《世界美术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作品大画册》、《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国际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传世名画鉴赏》、《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人物家教大辞典》、《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二十世纪末中国美术家丛书》、《中华骄子应祚智》、《2004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年鉴》等等大典。近年来,他在北京、安徽、广东等地向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广州市教育局等单位捐赠了价值近1600万元的《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精装图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溯源
陈姓缘自黄帝时期古老的陈丰氏部落,他们是高轮车的制造者。大约在5000年前,陈丰氏部落定居于陈苍山下的山坡上,后来人们称陈坂,即今陕西省宝鸡县地,三国前称陈仓。河南宛丘(今淮阳县)是陈丰氏子孙东迁时住过的地方,是陈之国都,为后来的陈姓家族留下一块祖居地。舜帝是陈姓公认的血缘始祖。周文王时,舜后裔妫满娶周文王长女太姬,是为胡公满。周武王灭商朝后,封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此后,后代以陈为姓,在陈丰氏部落故地发展起来。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也出自河南。《魏书·断氏志》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随迁的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东氏改为单姓陈氏。
战国时,陈轸任楚相,封颍川侯,成为颍川陈姓开派祖,由此陈氏郡望出于河南颍川。东汉时任太邱长的陈实为颍川陈氏十世祖,福建陈姓绝大部分都是颍川流派。
陈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5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35%。
二、入闽
汉代以前,未见陈姓入闽的史料。汉代,就有陈姓进入福建。清乾隆《泉州府志·方外》陈寨本传称,陈寨,汉时人,“善禁咒,为人治病多愈”。《闽书·方域志》建安县“响山”条,也提到《汉书》有传的梅福徒弟陈先生。汉至三国时期,汉军和吴军几次进入福建平叛,陈姓又可能随军进入福建并留居下来。晋永嘉之乱,史称八姓入闽,其中即有陈姓。当时见诸史料的有陈润等人。据陈姓族谱记载:陈润,字文奋,历任散骑侍郎、南海太守,晋永兴元年(304年)由光州固始县入闽任尹,居福州乌石山下,撰《闽中草寓记》,为福建陈姓入闽始祖。陈润生六子,散居福建各州县,繁衍生息。另有晋盱眙太守陈英第三子玄弼于晋建兴元年(313年)入闽避乱,居兴化(莆田)。陈野于其后3年由光州固始迁居新罗(龙岩)。
南朝陈霸先建立陈国后,许多陈姓子孙纷纷入闽为官,留居福建的当不在少数。见诸记载的有陈文帝五子晋安王陈伯恭,陈宣帝子建安王陈叔卿、南安王陈叔俭、临海令陈钰等,均留居福建开基。陈姓成为闽中大姓,同陈朝统治有关。
陈姓入闽影响最大的是唐初期和中叶的中原陈氏的两次南迁入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闽南发生土著叛乱,光州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带兵前往平叛。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代领其众,被奉为“开漳圣王”,其子孙散布闽南及福建各地,称为“开漳圣王派”。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太子太傅陈邕与父陈忠,从京兆万年县被谪入闽,初居兴化,移泉州惠安社稷坛后,旋迁漳州南厢山,其子孙散居福建各地。宋初,其裔孙陈洪进曾任武宁军节度使同平军事,追封南康郡王,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唐建中二年(781年),因避祸举家300余口迁居同安嘉禾岛,后裔有返河南为官者,传至十三世孙陈校尉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又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后择永春县桃源岵峰阳山而居,被尊为桃源陈氏一世祖。另据《同美陈氏族谱》称,陈校尉为陈忠之十一世孙,十二世孙陈仕恭为永春小岵陈氏一世祖。
唐太极元年(712年),陈仲俨由河南光州入闽,居仙游东亭木庶山头,为一世祖。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陈实的十八世孙陈雍(字月铭)由河南开封入闽,为永安贡川陈氏一世祖,其十七世孙陈五八(字仲贤,号云峰)于宋末迁居今漳平县永福镇罗城村,为福田陈氏一世祖。
唐末中原大乱,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随王绪率光州、寿州士兵,扶老携幼,举家长途跋涉,辗转入闽。固始县是陈姓聚居地,许多陈姓随军入闽。这是颍川陈氏入闽的高潮,福州陈氏族谱中多以此时入闽的官宦显赫者为直系始祖。这时入闽的陈姓虽也散居全省各地,但多定居于福州。
后唐末帝清泰二年(935年),陈实(字长弓,谥文范,胡公满的四十八世孙)之后、时任后唐光紫大夫陈朝翼之子启端,为避祸偕弟肇端并侄及长子幕府参谋光绪、次子荣绪奉夫人桂氏自河南固始入闽,初住建阳。肇端徙迁延平尤溪,启端南入永春小岵居住。
宋代以后,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福建迅速开发,北方士人迁移入闽越来越多,陈姓入闽也不在少数。宋嘉佑八年(1063年),江西十九世聚族而居的江州义门陈姓大分家,部分人迁居福建。如陈宗和分得福建侯官庄,迁居福州;陈显先分得福建邵武庄,迁居邵武;陈学成分得福建浦城庄,迁居浦城。还有陈魁带领家属97人,迁居福建长汀;陈璋带领家属87人,分迁福建兴化、泉州、福州等地。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陈晏五举家入闽,居漳郡樟根古老坑(今大田县上京乡)肇基,为上京一世祖。
元末明初,陈友谅在江西被朱元璋打败,部分陈姓族人流落福建。
明清以后,陈姓入闽也时见于族谱。
三、肇安
唐大顺中(890~891年),廖俨任小溪场长官,招集流民,以陈漳为都将,住厚安左都营。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陈启端之子陈光绪自永春小岵迁至小溪场感化里大亭(今安溪县湖头镇后溪村),肇基后溪。次子陈荣绪肇基感德里左槐。
陈忠之裔陈贵卿先居厦门山前,后与三子陈逸溪迁至泉州城内,不久又徙居南安县霞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陈逸溪(字懋宾)因出游打猎至安溪县依仁里山头乡(今龙门镇山头村),喜其山脉挺秀,遂定居,建笋山堂(现称“笋山宗祠”),为一世祖。
五代间,陈实四世孙陈有涧(字文茜,为散骑常侍,守海南)之裔陈一官(讳隐仁)父子两人自延平大田县黄岸里徙居清溪县崇信里(今安溪县祥华乡)多卿庵格后,其孙有仁仙、仁助、仁和。仁助后移居珍山,肇基眠牛祖宇;仁和的裔孙陈一郎迁居永春县,后其长子陈宗兴、次子陈宗玄又相率重返多卿居住,陈宗玄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徙居龙涓里眉田村芹山(今龙涓乡三乡),为一世祖。
陈校尉之裔元初有多支入安溪。一是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间,陈校尉的十三世孙陈君泽长子陈公荫,自永春岵峰经仙游矿山入安溪县感化里(今湖头镇)后溪,三徙而肇基南斗东山,为一世祖,传至五世敬忠(又名均锡),再肇基长坑南斗“奎星堂”。二是元至正十年(1350年),陈君泽之三子陈公奭的长子陈昆禄(又名祖)、次子陈昆实(又名佑)兄弟两人,为避兵祸,自永春小岵南山徙至安溪县常乐里剑斗下楼,旋即徙至龙兴里尚卿南山(今尚卿乡新楼村)。元末,陈昆实先于兄徙居还集里九磜湖坂(今蓝田乡湖坂村),其孙陈乌林再迁洋山乡后井格头,复移居仓美中仑(今虎邱镇文美村);陈昆禄后徙至塘美(今城厢镇同美村)肇基,为一世祖。三是明正统十一年
(1446年),陈君泽三子陈公奭的曾孙陈发祥自永春入安溪,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肇基蓬莱周堂(今岭东村),建陈氏家庙,尊祖父陈子良为一世祖。
明初,陈忠之裔陈佛荫(讳积盛)自龙岩迁至漳平县油梓坑,再迁安溪县依仁里油坑(今属龙门镇洋坑村)。
陈雍之裔多支入安溪。一是据《飞鸦田中陈氏族谱》称:明初,陈雍之裔陈佛圣由漳平迁入安溪,有三男,长祥坚、次祥友,三祥政。后因徭赋税繁重,佛圣复迁漳平,陈祥坚、陈祥政定居感化里飞鸦(今湖上乡飞亚村),拓基田中,后祥政迁居永春。明永乐九年(1411年),陈祥友徙居南安县深巷。二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陈雍的十七世孙陈五八(字仲贤,号云峰)的六世孙陈章经,自漳平永福兰田徙经兴化仙游县,后迁入安溪县龙涓里灶坪定居,以养鸭为生,为内灶陈氏一世祖。三是陈五八的九世孙陈崇德自漳平永福到白泉村谋生,两个儿子陈祥钦、陈祥志,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白泉村迁入安溪,定居龙涓里庄山(今龙涓乡庄灶村)。四是据《双卿陈氏族谱》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陈五八的十四世孙陈仕兴定居安溪县新康里大坪登山,生有五子,其四子陈元旺后为虎邱镇双都村双坑陈氏一世祖。
据尚卿乡《中山陈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陈忠之裔、年仅4岁的陈均禄在大哥陈均泰、大嫂林阿谓的带领下,由漳州府龙海县二十五都湖坂迁入安溪大岭后山头。另据《云山堂陈氏族谱》称,魁斗镇大岭村山头自然村陈氏先祖陈仙玛为陈均禄第十八世孙,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龙海县二十五都大深炉洋村迁入安溪县云山乡山头(今大岭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陈复光(讳承斌)与兄分居,携母萧氏自同安县丙洲岛经长泰县沿途放鸭至安溪,在上马水、深垵(今内灶村)居住,初住瓦窑,后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迁举魁乡(今龙涓乡举溪村)新聚肇基。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漳州南院陈氏之裔陈震超,自漳州迁入安溪县长泰里墩坂(今城厢镇墩坂村)居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陈季良入安溪卜居崇善里(今蓬莱镇),长子资直择居虎埪(今属蓬莱镇联中村),为寮内一世祖;次子资成(又名就英,字林扬)择居井滨(今蓬莱镇美滨村水边自然村),为二世祖。
陈忠二十世孙陈仲昌之裔多支入安溪。一是据《南陈芳春族谱》记载,仲昌次子陈应垓之裔陈记(二十六世,号芳山)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入安溪县依仁里(今官桥、龙门一带),后跋山川而至芳春乡(今大坪乡前洋村香村自然村)居住。二是据《清溪南陈世系家谱》载,明正统四年
(1439年),仲昌七世孙陈均贤原居住在漳平县感化里汤泉坑,因遭遇不测之祸,带三子璜宗(字德立)、四子璜室入安溪,三人行至西坪时,因遭到山寇劫掠而逃匿星散。陈璜宗徙居安溪县内西门陈后厝居住,后其子恺旋、恺勋兄弟因厌嚣尘而迁居长泰里宫岭(今城厢镇经岭村)西姑内卜居;陈均贤则与四子璜室徙居新康里卓源后垵(今虎邱镇竹园村)开基。三是元末明初,仲昌七世孙陈均祥(均贤的二弟)亦迁居竹园居住。四是据《芳亭陈氏族谱》载,仲昌长子陈应瑞之子陈作铸有多子入安溪芳亭:长子陈均泰肇基芳亭,三子均顺肇基芳亭美厝,四子均成亦肇基芳亭山敢下;陈应垓的长子文通肇基浚尾,次子武通肇基芳亭半岭。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陈敦仁(字公爱,号义卿)自晋江港塘(今石狮市港塘村)迁入安溪县永安里教场尾乡(今城厢镇美法村)肇基。
陈监簿(以进士出身,仕宋为监簿,后人为此呼监簿公)居兴化莆田涵头,其子陈念五移居泉州青阳。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陈念五赘涵江(今晋江市陈埭镇涵口村),生男碧溪。碧溪的六世孙陈隐溪(讳亮,字宁保,号隐溪)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入安溪,后赘入在坊里南市,故称涵陈。碧溪九世孙陈愧吾先移居安溪南市,后经魁斗菜塘于清初迁至金谷肇基。一支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全房子孙由青阳迁居崇善里路尾(今蓬莱镇美滨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福州府长乐县三都埕澳人陈回文,由永宁卫拨镇安溪县崇善里谷口乡(今金谷镇金谷村)屯种军田,八世单丁,传至八世孙陈尔祖入居凤山(今魁斗镇凤山村)顶洋肇基。
陈仲俨二十二世孙陈六,生有两子,长佛长,次佛素。陈佛长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漳平县和睦里力塘半岭庵迁入安溪县常乐里长基(今白濑乡长基村)庵边肇基。陈佛素因家被盗破产,先迁居永春两河口,后裔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迁入安溪县常乐里举口(今剑斗镇举口村)。
陈润之裔两支入安溪。一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陈德兴之子陈玄进自漳州府龙岩县黄坑乡迁入安溪光德里加曾坑黄宅林(又称院宅林,今蓬莱镇竹林村)肇基。二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陈泰一之子陈玄真亦自龙岩县黄坑乡迁入安溪县长坑,在与庄氏婚后迁入光德里卓兜(今城厢镇团结村),弘治十五年(1502年)迁入崇善里蓬格乡(今蓬莱镇彭格村)西山肇基,是为一世祖。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陈振溪(号,讳唐甫,字毓秀,福王陈友定之后)的长子陈原泮(字孕德,号统一)及三子爵一(号)负父母尸骸由永春县蓬壶顶迁入安溪县崇善里东溪(今金谷镇东溪)肇基,尊振溪为一世祖。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陈晏五第十八世孙陈景六由大田县上京乡迁入感化里沙堤(今湖上乡沙堤村)肇基,为一世祖。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陈月台受命剿匪,因失机败阵,恐后患而奔寓下地。
此外,肇安年代或始祖不详的有五支。一是陈积德自同安后园迁入安溪县在坊里下西(今凤城镇下西居委会),肇基衙口陈氏祖宇。二是陈福全由晋江入安溪水门,传三世迁居今蓬莱镇中芹村芹山自然村。三是陈尚安(字宗仁)迁入安溪庄上,传至陈德森(字开严)迁居今湖头镇前山村泉山。四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一支陈氏入感德里左槐(今感德镇槐植)。五是清初陈崇兴带子陈永发自永春小岵迁入今安溪蓬莱镇联中村田后。
(一)闽台蒋姓源流亲情
福建蒋姓不是本土固有的姓氏,而是由中原、江苏、浙江、江西等省蒋氏先祖因仕宦奉旨入闽后,子孙因留念江南风光秀色和良好生活环境而留下定居或因各朝代战火天灾所至,蒋氏人避乱或避灾大规模南迁而遂渐移居到福建,千百年来在入闽大地繁衍生息,传宗接代至今,而宝岛台港与福建隔海相望,台湾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很早就有福建人渡海到台港开垦生活,而台湾的蒋氏绝大部分则是由福建迁徙而繁衍的。
据史料记载,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入闽平乱,先后有光州64姓和44姓子弟兵随从,其后在漳州,龙岩等地屯田开发而定居,这些子弟兵中就有蒋氏伯龄的后裔。而据福建各地族谱载,大规模进入福建的蒋姓族人基本上查明,入闽蒋氏中发展,繁衍成族、成宗支的归纳为11支。其中唐朝入闽2支:是33世祖子慎公衍派,是48世祖云阳侯默公之血脉,其子孙主要生活在闽东十几个村落。第二支是高公衍派,是48世祖九江侯稔公之宗支,其子孙主要人仙繁衍后代遍布德化、永春、大田、尤溪等地几十个村落并均有分支,后在闽西、闽北等地也有其后代繁衍。宋朝入闽6支;其中宋枢密直学士兼礼部侍郎堂公之五子渊公,任宋清源郡(今泉州)刺史,自江苏宜兴入闽,其六弟陆公待兄定居仙游东,至今莆仙境内蒋氏均为48世祖#亭侯澄公的宗支;第二支海澄衍派,始祖进公宋朝入闽,今漳州、龙海、南靖、华安、厦门翔安、漳平、几十村落居住地多是其后裔;第三支连城衍派,94世祖十八郎公即山亭侯的宗支,公于宋朝从江苏丹阳经江西入闽,今连城,长汀龙岩都都有其分支,第四支屿头衍派吉公,公于宋末从南京凤阳府八角井迁入长乐三溪莲池,后又迁徙屿头而人口大发,是全省蒋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乡村,约有蒋姓族人8000
多人 ,还不包括迁往福州、连江、闽东、闽北、上海、台湾等地的蒋姓族人:第五支是浦城宗支,92世祖绐公于宋朝从江西广光丰迁入浦城,其后裔广播浦城各村落,绐公是48世祖山亭侯宗支;第六支德义支,公于宋元年间入闽后在福建、浙江辗转后在霞浦、福鼎等地村落繁衍;第七支为凤阳支,始祖范公、旺公由安徽凤阳奉旨入闽仕宦官至福全正千户,范公随侄到泉州择奇树定居,今晋江福全、泉州、厦门、惠安各村落均有蒋氏后裔,人口多达万余人,第八支钟英衍派,翠岗公于元明由漳州迁龙岩许多村落,漳州蒋氏有的则是由福州螺州迁徙而来,至今龙岩蒋姓分布许多村落繁衍成三个宗支。第九支为绍公衍派,公于明太祖时今吾将军,封万户侯于永乐二年奉旨自江苏金陵入闽,其分支只在永泰、闽侯几个村落,繁衍缓慢。
台湾的蒋氏族人更不是本岛上固有的。虽然台湾也有从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其他省市蒋氏人在不同年代迁徙台湾,但是迁往台湾最早,人数最多的公认为福建蒋氏族人。特别是闽南各地的蒋氏族人。
据《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认定台湾姓氏至少有1027个,而相对集中于87个大姓,其中闽南人、客家人最多。占台湾居民人口中的85%是来自福建,而且台湾盛行闽南语。在基隆、台中、台北、南投、云林、桃园几个县市的“大姓”几乎都在87个大姓中,而蒋姓也都有,人数也不少。据有在资料统计台湾蒋姓人口有3300多人,在全岛87个大姓中排行第66位,其他位显赫。蒋姓台湾的源头据台湾史书载为:“系承伯龄,望出蒋乡”。蒋姓族人迁台最早的是明永历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当时,有位跟随郑成功父子在台湾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的在郑氏军队中任副总的蒋毅庵(蒋毅庵死后葬于彰化市的八卦山麓)和一位郑成功军队中的蒋姓部属,定居台湾垦港东西势庄。追随郑成功的蒋姓族人已被认为蒋姓迁徒台湾的始祖。《福建史》记载,台湾的蒋氏主要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的蒋氏始祖是南宋的大学士蒋邕(雍),他是莆田仙游人,在南宋绍兴年间由中原来泉州教书,后来定居下来,成为闽南蒋氏的开山祖。另据《福全蒋氏宗谱》载,泉州地区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有九世祖蒋学文迁居台湾(系君齐公、良材之次子),还有15世蒋彩应家庭迁徒台湾漳化县芝遴保管事厝庄(系五房天应之子),还有四房素斋厅蒋城移居台湾,泉州福全蒋明俊随先祖迁徒台湾桃园。据厦门翔安澳头《蒋氏族谱》载,厦门翔安(原同安)澳头村蒋孟育,福全派下蒋旺后裔,孟育公是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国子监祭酒,南京史部左侍郎,由澳头迁徒金门西山前社。后裔在1958年“823” 炮战后,有1千多蒋氏族人迁入台湾居嘉义、高雄等地。金门至今仍有后裔300多人,另据《同安县志》载,澳头迁台始祖有二人,即蒋士魏迁台北淡水,蒋本大居高雄,他们也成为台湾蒋氏的又一宗支。据莆田蒋姓史料载,在清末民国年间莆田很多人赴台湾经营或开发,其中有不少蒋姓族人,如莆田秀屿区厝村蒋文瑛因仕宦居台北,有蒋亚欣兄弟、蒋九樵、蒋亚绍、蒋金龙等迁台湾,有莆田忠门半岛南部,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自南宋至清末曾有蒋氏村落和居点三十处之多,他们都是莆仙始祖渊公、陆公后裔,后来不少人迁徒台湾,所以与台湾蒋氏乃连理之枝。宗门半岛又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据漳州华安县《蒋氏宗谱》载,有蒋宗清《紫林》华安首任长官代县长,1931年调省城任职后带其子女等郡定居台湾。据尤溪族人。另据《闽连族谱》载,也有长汀蒋坊、蒋道训在台湾任官,长汀蒋承龙蒋承为家人均居台北,蒋美兰、蒋美礅等居淡水。据长乐屿头《蒋氏族谱》载民国初期海军总司令蒋拯上蒋后裔蒋铭、蒋秀莹、蒋秀光等居台北,蒋亨灏带部分子女和蒋氏宗亲由上海迁台北蒋开慧、蒋心德也居台北,连江蒋书告蒋启弼等一家也住台北,他们都是屿头吉公子孙,48世祖稔公子后裔。在台湾的蒋姓还有从浙江迁去的蒋中正家族和其他蒋氏族人和江苏沐阳跟随蒋介石赴台的蒋志勇家族。在不同时期,赴台士宦、经商、开发立基创业,千百年来传宗接代,塑成了今日宝岛之繁荣。以上足以证明闽台蒋氏不仅同根共祖,而且一脉亲情。
(二)寻根问祖一脉血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祖国大陆和平盛世,国富民强,到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台湾人民纷纷回大陆寻根认祖,我们蒋氏家人也随之潮流,千方百计绕道香港回乡寻根认祖。福建台湾一水相隔,亲人最多,从台湾回乡寻根探亲最热。这里略举几例。如十八年代起就有在台北的蒋亨灏之妹蒋秀珠带侄儿、侄女回老家长乐屿头寻根认祖时,他们与宗亲们谈及先祖义姑为抚侄儿、侄女回老家长乐屿并没有寻根认祖时,他们与宗亲们谈及先祖义姑为抚侄终老不嫁的美德神话般故事谈及在台北的福州蒋氏族人每年按家乡风俗举办春酒,宴请福州在台北的蒋氏家人足有十桌之多,以此来寄托血脉亲情;有迁徙台湾的蒋拯之孙女蒋秀莹与其夫代表在台湾的弟妹蒋铭、蒋秀榕家人回榕寻根认祖并拜竭祖父蒋拯之墓,并于2006年冬在长乐屿头村领导和宗亲们的支持蒋拯之墓迁回屿头,实现了先祖落叶归根之梦想,并且蒋铭因此将于明年率蒋氏族人组团回乡祭拜;有连江县蒋启弼蒋书诰宗亲在回连江寻根认祖之际,蒋启弼宗亲还捐巨资建宗祠、修族谱、办企业;如泉州奇树在台湾蒋氏族人组团寻根放祖,成立明星集团董事会捐巨资修宗祠、办学校(明星华侨中学、明星小学),办明星华侨医院、办工厂为公益事业造福子孙后代,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有晋江市福全蒋明俊等回乡寻根认祖时谈及在台湾桃园县有几千蒋氏宗亲,所以那里有条闻各台湾的“福全街”,后来他不回大陆投资办企业,此后他都要带宗亲们回乡探亲;再如惠安、华安两地每年蒋氏宗亲回家乡烧香拜佛之际都来寻根探亲,他们还谈及台湾的竹制蒸笼就是先祖从惠安带过去的手工艺为经营生活之道,至今台湾家家户户用的蒸笼都是莆田传去的,再以浙江为例,2000年蒋以国之子蒋孝严第一次回浙江奉化溪口寻问祖,办十桌酒会了同宗支的蒋姓族人,据宗亲们回忆他个头不高,人很随和,很有礼貌,临走时还到每桌敬酒与每个族人握手道别。终于寻根问祖的蒋孝严随着南来北往的探亲客流,再一次勾起中国人的寻根热,回台后他为闽台两岸三通作出了巨大贡献。台湾蒋氏族人的寻根问祖有力地证明了闽台两岸一脉血缘。
(三)共同信仰验证亲情
据华安《蒋氏宗谱》载,1998年2月台湾嘉义市武当山北极玄天上帝管理委员会罗、赖两先生带领几十名蒋氏乡亲到华安仙都大地寻根认祖,到大地上帝殿进香并与上帝殿碑文校对,说明台湾的玄天上帝信仰和三姓公信仰是由大地传承的。1900年2月28日,台湾蒋氏族亲再次随团又来大地玄天上帝殿进香,并迎接玄天上三尊金身到台湾。据莆田史料记载,莆田忠门半岛南部,在庙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自南宋至清末曾有蒋氏村落和居住地三十多处,他们都是莆仙始祖蒋渊公、蒋陆公后裔与台湾有蒋氏乃连理宗支。忠门半岛又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之故乡,神话中妈祖林默渊源就在蒋氏居住地琼山,今台湾居民普遍信奉妈祖,并建有宫庙3000座,信徒达1700万之众。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台湾进香的旅游团骆绎不绝,批次和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旅游圣地眉洲岛接待海外内外游客超150万人次。福州闽剧、泉州高甲戏、莆仙戏剧的闽音韵律还不时在阿里山上空唱响。事实证明海峡两岸蒋氏共同文化、共同信仰不难看出闽蒋氏的血缘亲情。
两岸心声期盼统一
自蒋介石1949年12月10日,一行抵达台北,在大陆统治了22年的蒋介石,自此退缩到台湾偏了26年。他到台湾以后,尽量在台湾以后,尽量在台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灌输“台湾民众根在大陆”的理念。要求台湾学生对大陆省份地形倒背如流;在中国课本上,提供蒋母教诲自己的文章供学生背诵;成功地进行了两岸群众都能沟通的“国语”。另外,他在居所宫邸及住馆,要求有类似浙江奉化的景致。他的思想之情异常浓厚。他还坚决反对“台独”,临死前曾想两岸谈判,1975年春节,香港的报纸发表陈立夫的文章中欢迎毛泽东、周恩来访台,与蒋介石重开谈判,造福人民;呼请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据说,陈立夫的这个“意思”是受命于蒋。只惜两个月后,89岁的蒋介石病逝,此事未有“后话”蒋介石病逝后,灵柩一直停放在“慈湖别野”。“慈湖”在台北南60公里处,蒋介石生前曾常来此小住,并曾指示自己百年后暂厝于此。所谓“暂厝”,意即日后还要送回大陆安葬。不久蒋经国亦病故。1996年7月8日,蒋纬国在国民党中央直属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蒋介石、蒋经国灵柩移大陆临时动议案,提议成立“移灵奉安委员会”,以“安民心,促进和平统一”,造成两岸间的震撼。现在,两蒋的灵柩由军队保护着。台湾本土人士称,平心而论,蒋介石对台湾并非没有贡献,和当今的“台独”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他完完全全认同中国文化,认同自己的故乡,认同自己的根源。他要求返乡安葬,完全可以理解。据台湾-媒体1996年7月25日一篇文章吐露,1993年蒋纬国赴美为宋美龄祝寿时曾谈及蒋介石“入土为安”的彻底解决方案。宋美龄提出她的看法:“若蒋介石能归葬南京紫金山或是南京附近的方山、四明山等昔日蒋钟爱的名山大泽,则她在百年之后亦颇愿意归葬大陆,和她的母亲※桂珍葬在一起。假使蒋介石不能归葬南京紫金山、四明山、方山等地,而能归葬浙江奉化老家,那么她百年之后,愿意和蒋遗骨一起归葬奉化溪口祖祖坟。”这篇文章还说,宋美龄表示,在两任“总统”归葬大陆前提下,她亦愿意“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是炎黄子孙额传统。就算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政治因素的分歧,还是能够打破任何对立的意识的藩篱。加上大陆繁荣昌盛,呈现出巨大商机,已潜移默化地消弥着两岸的分歧和对立,二蒋,不,三蒋(包括蒋纬国),不还有宋美龄百年后,归葬大陆,回归故里,自在情理之中,有何不可呢!正因如此,“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十六达台湾团代表、浙江省政副主席、浙江省台胞联谊会长陈昭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感慨。
在大陆莆田有个小学生名叫蒋伟凡于2007年2月18日写信给胡锦涛主席,抒发了两岸亲情,讲述了台湾子女们与大陆孩子们的骨肉至亲,大家头顶一片天,共命运,共同珍重“追本溯源”的优良美德。倡议炎黄子孙大联合、大团结成立“海峡青少年联谊会”目前不少台湾青少年来闽过夏令营生活,两岸中学生还在闽举行演讲比赛。连闽台青少年都发出内心的呼声:为振兴中华、富民强国而共同奋斗,携手共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然而台湾陈水扁确不认祖宗,否认根祖在福建,还欣起一股“去蒋化”、“去中华化”的恶浪,宣扬什么“入联公投”等歪门邪论,这一切都遭到台湾人民的痛骂。骂阿扁搞“台独”残害百姓,那是痴心妄想,决不可能得逞的,陈水扁一再想搞台独是与和平统一背道而驰,自取灭亡,并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载入史册。
同根共祖,同一血脉,同一文化,同一信仰,同一心愿,把海峡两岸同胞兄弟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早日实现。
家谱六卷,(民国)常仁道、常怀仁等纂,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丰县常店乡常娄村。
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清)常德寿等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平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六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民国)常赞春编,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图书馆。
常氏宗谱,(民国)常赞春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东薮常氏家读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苏丰县常氏山西太谷常氏家乘,(民国)常赞春等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夏县常氏五房谱,(民国)常学光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民国)常孝魁修,常孝焕等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苏泰兴延令常氏宗谱八卷,(民国)常羡之等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三省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二部)。
涂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55位的姓氏。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涂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5%,即近100万人。
南昌府即今江西省会,支派采食遂宁。再经湖广省庆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氏,时元舜帝二十四年甲辰岁。我祖自楚南奚迁于蜀,大明洪武元年戊申,我祖落业四川省上南道嘉定府荣县中里仁义乡。洪武三年庚戊我祖合籍于黄、刘、李四姓,刘俊招婿涂必荣、黄文贵、李普贵三人。洪武四年与刘俊五子刘胜宗、刘胜原、刘胜贵、刘胜隆、刘胜玉八人同居,俭置田地处二,以下共作八家分受,施时四姓结为弟兄,代代相传,不婚配嫁娶,世世相传,决世不紊故四姓共议建宗祠于玉皇堂,建五皇大帝
寻找李氏家谱
本文2023-10-12 15:55: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