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父亲与家谱,第1张

      从我童年懂事起,父亲就对子女相当严厉,我们兄弟几个特别怕他。但父亲很喜欢读书,每到逢年过节他都要拿出毛笔写几副对联。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写的《家谱》里的一副对联:“秉礼义廉耻,振国之四维;守忠孝仁爱,立人生准绳”。最初因对对联的不理解,也就慢慢淡忘了。

  我的祖父很早就因病去世,祖母孤身一人将父亲拉扯成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吃了不认字亏的祖母咬牙将父亲送进私塾发蒙。父亲爱好读书,那时候我们老家没有初级中学,才十一、二岁的父亲要到十几里外的新市镇读书,有时常常双脚磨得到处都是血泡,但父亲咬牙坚持。初中毕业后,父亲靠国家助学金完成了师范学业。师范毕业不久,父亲分配到耒阳的坪田乡小芬村小学教书,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

父亲教书尽力,育人尽心。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愉快的学习和严格的家教中度过的。那时的父亲生活简朴,没有不良嗜好,但他酷爱读书,每个月的工资大半用来买书和订阅报刊。每到周末,邮递员的单车铃响起的时候,学校第一个跑出来的准是我们兄弟。同时,父亲对我们兄弟特别要求严,常用《家谱》家风家训故事来教育子女。在老家的旧屋里,他指着对联向我讲解了前文对联的含义,指出那首对联是家族之魂和做人立身之本,教育儿女们要以礼仪为本,尊崇道德,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宽厚家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家谱真正意义的教育,那年我正在上初中二年级。有次暑假,父亲将《家谱》的公约抄写出来,教我们兄弟大声朗诵。记忆中这些句子大多很浅显,例如“忠于职守,勤于公务。诚信做人,不贪不腐。倡导文明,明礼知辱。勤于学识,与时同步。尊老爱幼,敦亲睦族。”几遍下来,我们很快就理解了,很容易记住。有时兴致来了,父亲还拿出珍藏多年宝贝一样的旧《家谱》,向我们讲说家谱里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罗氏家族的源起变革和兴衰历史。在默默倾听的同时,一种追寻先贤足迹,勇往直前的品格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如今我们三兄弟均已大学毕业,在各自工作岗位独当一面,不能不说《家谱》所倡导的家风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罗氏家谱立上议事日程。年过七旬的父亲不但积极响应,而且慷慨奉献。他倡议为村里修路,在儿子、侄子中募集钱物十数万元。山村马路的修建,打破了老家有史以来同外界无法通车的历史,极大方便村民的出行,同时,还多方考证家族一些年段历史,写下了《考证膳田虎形脚与肖家冲罗氏世系关系》、《膳田虎形脚与肖家冲罗氏先祖坟山葬地考证》等文章。两年之后这部包含山水、文联、人才、姓氏等六大篇目,涉及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等各个方面,洋洋20余万字的家谱终于再版翻印成书。这本族谱不止是家族历史的缩影,也是家族家训家风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

 最近两年,父亲时常想,如今儿女们都已经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但感到总有什么遗憾。特别是伯父去世之后,给父亲的打击特别大。他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时不我待,我不能再拖了,要做点什么。”有一年,我们兄弟回老家给老人家祝寿,晚饭过后,他把我们叫到他的身边,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当父亲的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出息,没有给你们挣多少家产,唯有几本作品集,你们三兄弟人手一册!”我打开仔细一看,这是记录父亲生平经历的文章的一个文集。作品集的封面里有一句我相当熟悉对联“秉礼义廉耻,振国之四维;守忠孝仁爱,立人生准绳”,这不就是贴在堂屋门口的那副对联吗?情到深处人不知,原来,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爱如山,父教如水。人生若白驹过隙,但父亲对我的影响无处不在,家谱的故事也常常盘萦在我的脑海里,每当遇到困难时,家谱故事就激励着我,催人奋进;每当有所松懈的时候,家谱的格言就催我警醒,让我不敢懈怠。如今我参加工作多年,并且早为人父。虽然面对着新的挑战和角色的转换,但家谱里传承的家风家训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让家谱里传承的“知恩崇祖,报国尽忠”的家风发扬光大,既是我们对父辈的感恩,也是我们为社会应尽的不可或缺的义务。

  鲁迅 理水

  这时候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舜爷〔2〕〔3〕的百姓,倒并不都挤在露出水面的山顶上,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从岸上看起来,很富于诗趣。

  远地里的消息,是从木排上传过来的。大家终于知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儿子文命少爷,〔4〕乳名叫作阿禹。〔5〕灾荒得久了,大学早已解散,连幼稚园也没有地方开,所以百姓们都有些混混沌沌。只在文化山上〔6〕,还聚集着许多学者,他们的食粮,是都从奇肱国〔7〕用飞车运来的,因此不怕缺乏,因此也能够研究学问。然而他们里面,大抵是反对禹的,或者简直不相信世

  界上真有这个禹。

  每月一次,照例的半空中要簌簌的发响,愈响愈厉害,飞车看得清楚了,车上插一张旗,画着一个黄圆圈在发毫光。离地五尺,就挂下几只篮子来,别人可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只听得上下在讲话:

  “古貌林!”〔8〕

  “古鲁几哩……”

  “O.K!”〔10〕

  飞车向奇肱国疾飞而去,天空中不再留下微声,学者们也静悄悄,这是大家在吃饭。独有山周围的水波,撞着石头,不住的澎湃的在发响。午觉醒来,精神百倍,于是学说也就压倒了涛声了。

  “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我曾经 搜集了许多王公大臣和豪富人家的家谱,很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得到一个结论:阔人的子孙 都是阔人,坏人的子孙都是坏人——这就叫作‘遗传’。所以,鲧不成功,他的儿子禹一定 也不会成功,因为愚人是生不出聪明人来的!”

  “O.K!”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说。

  “不过您要想想咱们的太上皇〔11〕,”别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道。

  “他先前虽然有些‘顽’,现在可是改好了。倘是愚人,就永远不会改好……”

  “O.K!”

  “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 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 ‘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不过鲧却的确是有的,七年以前,我还亲眼看见他到昆仑山脚下去赏梅花的。”

  “那么,他的名字弄错了,他大概不叫‘鲧’,他的名字应该叫‘人’!至于禹,那可 一定是一条虫,我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他的乌有,叫大家来公评……”

  于是他勇猛的站了起来,摸出削刀,刮去了五株大松树皮,用吃剩的面包末屑和水研成 浆,调了炭粉,在树身上用很小的蝌蚪文写上抹杀阿禹的考据,足足化掉了三九廿七天工 夫。但是凡有要看的人,得拿出十片嫩榆叶,如果住在木排上,就改给一贝壳鲜水苔。

  横竖到处都是水,猎也不能打,地也不能种,只要还活着,所有的是闲工夫,来看的人 倒也很不少。松树下挨挤了三天,到处都发出叹息的声音,有的是佩服,有的是皮劳。但到 第四天的正午,一个乡下人终于说话了,这时那学者正在吃炒面。

  “人里面,是有叫作阿禹的,”乡下人说。“况且‘禹’也不是虫,这是我们乡下人的 简笔字,老爷们都写作‘禺’,〔12〕是大猴子……”

  “人有叫作大大猴子的吗?……”学者跳起来了,连忙咽下没有嚼烂的一口面,鼻子红 到发紫,吆喝道。

  “有的呀,连叫阿狗阿猫的也有。”

  “鸟头先生,您不要和他去辩论了,”拿拄杖的学者放下面包,拦在中间,说。“乡下 人都是愚人。拿你的家谱来,”他又转向乡下人,大声道,“我一定会发见你的上代都是愚 人……”

  “我就从来没有过家谱……”

  “呸,使我的研究不能精密,就是你们这些东西可恶!”

  “不过这这也用不着家谱,我的学说是不会错的。”鸟头先生更加愤愤的说。“先前, 许多学者都写信来赞成我的学说,那些信我都带在这里……”

  “不不,那可应该查家谱……”

  “但是我竟没有家谱,”那“愚人”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要 等您的朋友们来信赞成,当作证据,真也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还难。证据就在眼前:您叫鸟头 先生,莫非真的是一个鸟儿的头,并不是人吗?”

  “哼!”鸟头先生气忿到连耳轮都发紫了。“你竟这样的侮辱我!说我不是人!我要和 你到皋陶〔13〕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如果我真的不是人,我情愿大辟——就是杀头呀, 你懂了没有?要不然,你是应该反坐的。你等着罢,不要动,等我吃完了炒面。”

  “先生,”乡下人麻木而平静的回答道,“您是学者,总该知道现在已是午后,别人也 要肚子饿的。可恨的是愚人的肚子却和聪明人的一样:也要饿。真是对不起得很,我要捞青 苔去了,等您上了呈子之后,我再来投案罢。”于是他跳上木排,拿起网兜,捞着水草,泛 泛的远开去了。看客也渐渐的走散,鸟头先生就红着耳轮和鼻尖从新吃炒面,拿拄杖的学者 在摇头。

  然而“禹”究竟是一条虫,还是一个人呢,却仍然是一个大疑问。

  二

  禹也真好像是一条虫。

  大半年过去了,奇肱国的飞车已经来过八回,读过松树身上的文字的木排居民,十个里 面有九个生了脚气病,治水的新官却还没有消息。直到第十回飞车来过之后,这才传来了新 闻,说禹是确有这么一个人的,正是鲧的儿子,也确是简放〔14〕了水利大臣,三年之 前,已从冀州启节〔15〕,不久就要到这里了。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 耳朵起茧了的。

  然而这一回却又像消息很可靠,十多天之后,几乎谁都说大臣的确要到了,因为有人出 去捞浮草,亲眼看见过官船;他还指着头上一块乌青的疙瘩,说是为了回避得太慢一点了, 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这就是大臣确已到来的证据。这人从此就很有名,也很忙碌,大家都 争先恐后的来看他头上的疙瘩,几乎把木排踏沉;后来还经学者们召了他去,细心研究,决 定了他的疙瘩确是真疙瘩,于是使鸟头先生也不能再执成见,只好把考据学让给别人,自己

  另去搜集民间的曲子了。

  一大阵独木大舟的到来,是在头上打出疙瘩的大约二十多天之后,每只船上,有二十名 官兵打桨,三十名官兵持矛,前后都是旗帜;刚靠山顶,绅士们和学者们已在岸上列队恭 迎,过了大半天,这才从最大的船里,有两位中年的胖胖的大员出现,约略二十个穿虎皮的 武士簇拥着,和迎接的人们一同到最高巅的石屋里去了。

  大家在水陆两面,探头探脑的悉心打听,才明白原来那两位只是考察的专员,却并非禹 自己。

  大员坐在石屋的中央,吃过面包,就开始考察。

  “灾情倒并不算重,粮食也还可敷衍,”一位学者们的代表,苗民言语学专家说。“面 包是每月会从半空中掉下来的;鱼也不缺,虽然未免有些泥土气,可是很肥,大人。至于那 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并不劳心,原只 要吃这些就够。我们也尝过了,味道倒并不坏,特别得很……”

  “况且,”别一位研究《神农本草》的学者抢着说,“榆〔16〕叶里面是含有维他命 W〔17〕的;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两样都极合于卫生。”

  “O.K!”又一个学者说。大员们瞪了他一眼。

  “饮料呢,”那《神农本草》学者接下去道,“他们要多少有多少,一万代也喝不完。可惜含一点黄土,饮用之前,应该蒸馏一下的。敝人指导过许多次了,然而他们冥顽不灵, 绝对的不肯照办,于是弄出数不清的病人来……”

  “就是洪水,也还不是他们弄出来的吗?”一位五绺长须,身穿酱色长袍的绅士又抢着 说。“水还没来的时候,他们懒着不肯填,洪水来了的时候,他们又懒着不肯戽……”

  “是之谓失其性灵,”坐在后一排,八字胡子的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笑道。“吾尝登帕米尔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金价涨矣,耗子眠矣,见一少年,口衔雪茄,面 有蚩尤氏之雾……哈哈哈!没有法子……”〔14〕

  “O.K!”

  这样的谈了小半天。大员们都十分用心的听着,临末是叫他们合拟一个公呈,最好还有 一种条陈,沥述着善后的方法。

  于是大员们下船去了。第二天,说是因为路上劳顿,不办公,也不见客;第三天是学者 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下半天又同往山背后钓黄鳝,一直玩到黄昏。第四天,说是 因为考察劳顿了,不办公,也不见客;第五天的午后,就传见下民的代表。

  下民的代表,是四天以前就在开始推举的,然而谁也不肯去,说是一向没有见过官。于 是大多数就推定了头有疙瘩的那一个,以为他曾有见过官的经验。已经平复下去的疙瘩,这 时忽然针刺似的痛起来了,他就哭着一口咬定:做代表,毋宁死!大家把他围起来,连日连 夜的责以大义,说他不顾公移益是利己的个人主义者,将为华夏所不容;激烈点的,还至于 捏起拳头,伸在他的鼻子跟前,要他负这回的水灾的责任。他渴睡得要命,心想与其逼死在 木排上,还不如冒险去做公益的牺牲,便下了绝大的决心,到第四天,答应了。

  大家就都称赞他,但几个勇士,却又有些妒忌。

  就是这第五天的早晨,大家一早就把他拖起来,站在岸上听呼唤。果然,大员们呼唤 了。他两腿立刻发抖,然而又立刻下了绝大的决心,决心之后,就又打了两个大呵欠,肿着 眼眶,自己觉得好像脚不点地,浮在空中似的走到官船上去了。

  奇怪得很,持矛的官兵,虎皮的武士,都没有打骂他,一直放进了中舱。舱里铺着熊 皮,豹皮,还挂着几副弩箭,摆着许多瓶罐,弄得他眼花缭乱。定神一看,才看见在上面, 就是自己的对面,坐着两位胖大的官员。什么相貌,他不敢看清楚。

  “你是百姓的代表吗?”大员中的一个问道。

  “他们叫我上来的。”他眼睛看着铺在舱底上的豹皮的艾叶一般的花纹,回答说。

  “你们怎么样?”

  “……”他不懂意思,没有答。

  “你们过得还好么?”

  “托大人的鸿福,还好……”他又想了一想,低低的说道,“敷敷衍衍……混混……”

  “吃的呢?”

  “有,叶子呀,水苔呀……”

  “都还吃得来吗?”

  “吃得来的。我们是什么都弄惯了的,吃得来的。只有些小畜生还要嚷,人心在坏下去 哩,妈的,我们就揍他。”

  大人们笑起来了,有一个对别一个说道:“这家伙倒老实。”

  这家伙一听到称赞,非常高兴,胆子也大了,滔滔的讲述道:

  “我们总有法子想。比如水苔,顶好是做滑溜翡翠汤,榆叶就做一品当朝羹。剥树皮不可剥光,要留下一道,那么,明年春天树枝梢还是长叶子,有收成。如果托大人的福,钓到 了黄鳝……”

  然而大人好像不大爱听了,有一位也接连打了两个大呵欠,打断他的讲演道:“你们还 是合具一个公呈来罢,最好是还带一个贡献善后方法的条陈。”

  “我们可是谁也不会写……”他惴惴的说。

  “你们不识字吗?这真叫作不求上进!没有法子,把你们吃的东西拣一份来就是!”

  他又恐惧又高兴的退了出来,摸一摸疙瘩疤,立刻把大人的吩咐传给岸上,树上和排上 的居民,并且大声叮嘱道:“这是送到上头去的呵!要做得干净,细致,体面呀!……”

  所有居民就同时忙碌起来,洗叶子,切树皮,捞青苔,乱作一团。他自己是锯木版,来 做进呈的盒子。有两片磨得特别光,连夜跑到山顶上请学者去写字,一片是做盒子盖的,求 写“寿山福海”,一片是给自己的木排上做扁额,以志荣幸的,求写“老实堂”。但学者却 只肯写了“寿山福海”的一块。

  三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 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份子分福禄寿三种,最少 也得出五十枚大贝壳〔19〕。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 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20〕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21〕的鼻子跟 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 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

  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22〕,有的是仓颉鬼哭体〔23〕,大家 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 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评定了中国特有的之后,文化问题总算告一段落,于是来考察盒子的内容了:大家

  一致称赞着饼样的精巧。然而大约酒也喝得太多了,便议论纷纷: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

  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24〕,去享这样的清福;咬了柏叶糕的,却道

  质粗味苦,伤了他的舌头,要这样与下民共患难,可见为君难,为臣亦不易。有几个又扑上

  去,想抢下他们咬过的糕饼来,说不久就要开展览会募捐,这些都得去陈列,咬得太多是很

  不雅观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

  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只拦住了气喘吁

  吁的从后面追来的一个身穿深蓝土布袍子,手抱孩子的妇女。

  “怎么?你们不认识我了吗?”她用拳头揩着额上的汗,诧异的问。

  “禹太太,我们怎会不认识您家呢?”

  “那么,为什么不放我进去的?”

  “禹太太,这个年头儿,不大好,从今年起,要端风俗而正人心,男女有别了。现在那

  一个衙门里也不放娘儿们进去,不但这里,不但您。这是上头的命令,怪不着我们的。”

  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

  “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做官做

  官,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像〔25〕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2

  6〕!这没良心的杀千刀!……”

  这时候,局里的大厅上也早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

  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奔来的也临近了,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

  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

  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27〕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

  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

  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

  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

  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禀大人,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

  驰名世界的人们。”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

  另请女隗〔28〕**来做时装表演。只卖票,并且声明会里不再募捐,那么,来看的可以

  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

  “一面派人去通知奇肱国,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尊崇文化,接济也只要每月送到这边来就好。

  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说的倒也很有意思,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

  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

  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玩想的那么精微的。知人论事,第一要凭主

  观。例如莎士比亚〔29〕……”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30〕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

  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

  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

  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31〕,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

  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

  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32〕,”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

  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

  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

  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3

  3〕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3

  4〕,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

  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

  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

  铸的一样。

  四

  禹爷走后,时光也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京师的景况日见其繁盛了。首先是阔人们有

  些穿了茧绸袍,后来就看见大水果铺里卖着橘子和柚子,大绸缎店里挂着华丝葛;富翁的筵

  席上有了好酱油,清炖鱼翅,凉拌海参;再后来他们竟有熊皮褥子狐皮褂,那太太也戴上赤

  金耳环银手镯了。

  只要站在大门口,也总有什么新鲜的物事看:今天来一车竹箭,明天来一批松板,有时

  抬过了做假山的怪石,有时提过了做鱼生的鲜鱼;有时是一大群一尺二寸长的大乌龟,都缩

  了头装着竹笼,载在车子上,拉向皇城那面去。

  “妈妈,你瞧呀,好大的乌龟!”孩子们一看见,就嚷起来,跑上去,围住了车子。

  “小鬼,快滚开!这是万岁爷的宝贝,当心杀头!”

  然而关于禹爷的新闻,也和珍宝的入京一同多起来了。百姓的檐前,路旁的树下,大家

  都在谈他的故事;最多的是他怎样夜里化为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的疏通了九河,

  〔35〕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镇在龟山的脚下。皇上舜爷

  的事情,可是谁也不再提起了,至〔36〕多,也不过谈谈丹朱太子〔37〕的没出息。

  禹要回京的消息,原已传布得很久了,每天总有一群人站在关口,看可有他的仪仗的到

  来。并没有。然而消息却愈传愈紧,也好像愈真。一个半阴半晴的上午,他终于在百姓们的

  万头攒动之间,进了冀州的帝都了。前面并没有仪仗,不过一大批乞丐似的似员。临末是一

  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双手捧着一片乌黑的尖顶的大石头——舜爷所赐

  的“玄圭”,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38〕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里去

  了。

  百姓们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正好像浙水的涛声〔39〕一样。

  舜爷坐在龙位上,原已有了年纪,不免觉得疲劳,这时又似乎有些惊骇。禹一到,就连

  忙客气的站起来,行过礼,皋陶先去应酬了几句,舜才说道:

  “你也讲几句好话我听呀。”

  “哼,我有什么说呢?”禹简截的回答道。“我就是想,每天孳孳!”

  “什么叫作‘孳孳’?’皋陶问。

  “洪水滔天,”禹说,“浩浩怀山襄陵,下民都浸在水里。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

  船,走泥路坐橇,走山路坐轿。到一座山,砍一通树,和益俩给大家有饭吃,有肉吃。放田

  水入川,放川水入海,和稷俩给大家有难得的东西吃。东西不够,就调有余,补不足。搬

  家。大家这才静下来了,各地方成了个样子。”

  “对啦对啦,这些话可真好!”皋陶称赞道。

  “唉!”禹说。“做皇帝要小心,安静。对天有良心,天才会仍旧给你好处!”

  舜爷叹一口气,就托他管理国家大事,有意见当面讲,不要背后说坏话。看见禹都答应

  了,又叹一口气,道:“莫像丹朱的不听话,只喜欢游荡,旱地上要撑船,在家里又捣乱,

  弄得过不了日子,这我可真看的不顺眼!”

  “我讨过老婆,四天就走,”禹回答说。“生了阿启,也不当他儿子看。所以能够治了

  水,分作五圈,简直有五千里,计十二州,直到海边,立了五个头领,都很好。只是有苗可

  不行,你得留心点!”

  “我的天下,真是全仗的你的功劳弄好的!”舜爷也称赞道。

  于是皋陶也和舜爷一同肃然起敬,低了头;退朝之后,他就赶紧下一道特别的命令,叫

  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倘不然,立刻就算是犯了罪。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

  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

  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

  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40〕

蔄拼音:màn

一、释义

姓,聚居于山东省威海文登市埠口镇嶅山村,不足千人,后陆续迁出,现在在七台河市以及承德市都有较多蔄姓聚居,加之其他散户,约三千人;现在蔄字已有简化上"艹"下"问"字,此姓者身份证都也修改成简体字,可能是当地政府自造字,不过计算机字库还无此字。无奈此姓者外出打工一般用苘字代替姓氏。

二、概述

总笔画:14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11;

五笔86&98:AUKF;仓颉:TANR

笔顺编号:12225112511251;四角号码:442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8504

一、蔄姓由来:

由于蔄姓的特殊性和蔄氏族人较为鲜见,使我从小对蔄姓和蔄氏祖居地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而后来几乎从事了一生的史志专业,让我对蔄氏家族的了解和编纂家谱萌生了强烈的使命感。然而,由于蔄氏家族历史奇特而又悠久,人员分布极为广泛,加之我本身工作也十分繁忙,这项工作一直未能顺利进行。

蔄姓为造字作姓,少有字典刊登,就连《百家姓》中都没有此字。读高中时,我才知道蔄字能够在《康熙字典》里查到。这部编自清初、解放后有少许印刷的辞典,是通常人难能得到的。但我由此得出判断,蔄字不仅存在,而且在清代就有。后来,我随辽宁省市、县参观团前往文登考察工作时,特意到老家嶅山,并得到祖传《蔄氏家谱》。家谱开篇写道:"蔄氏一族于明洪武二年从云南迁至文登嶅山"。这就又把蔄姓来源追溯至元明以前。而后又查到宋代的《广韵》、唐朝的《唐韵》刊载蔄字,又把蔄姓追溯自隋唐以前。蔄字后又见自于三国时代的《埤仓》。这部由魏国大学士张揖编写的辞书这样记述:"蔄,姓也"。而遍查我国东汉以前各种辞书,都没有关于蔄字的记载,从而把蔄字的产生确定在"三国"前的东汉时期。

可以说蔄姓产生自东汉,蔄氏家族是一个主要以辞书谱谍维系传承、繁衍发展起来的氏族,从汉至今已跨越近二千年。蔄姓是一个十分古老、奇特而又充满睿智的姓氏。

二、蔄字解析

蔄氏家族世代相传,"蔄"字是蔄氏先人为躲避官府追查而造。如今,由于蔄氏先人造字作姓刻意隐藏,造字人的身份已无从查考。但从蔄氏口口相传的族史中,以及"蔄"字产生的时间和文字结构来分析,"蔄"字应为东汉末年政权更替期间的士大夫所造。

其一,造字作姓应为有较深文化造诣的官宦阶层。古代平民百姓多不识字,造字更不可能,即使是个别乡绅雅士遇有灾难而隐名埋姓,也不能造字作姓。

其二,造字作姓,需要在辞典刊登以前的一个时期出现。造字开始时人数不会很多,寥寥几人的姓氏是不会被朝廷认可、并被收录编纂在典籍中的。而只会在延续一定时期后、氏族发展到一定规模才会被辞书收录。"蔄"字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明帝太和年间出版的《埤仓》一书。据此可以推断,造出蔄字作姓的时间应该在三国以前的东汉末年。

其三,蔄氏先人造字为姓,不应是非局部的或临时性的产物,而应是在国家政局激烈动荡的年代产生的。《埤仓》收录"蔄"字的数十年前,恰是群雄逐鹿、狼烟烽起的东汉末年。从种种迹象看,造字作姓的蔄氏先人很可能是那些王朝覆灭后的东汉皇室成员或权贵人士,他们在朝代更迭后只能更名改姓、潜入民间,进而繁衍生存延续下来。

解析所造"蔄"字,上面为草字头,表明自己成为"草民"中的一员,而"草民"恰是朝廷权贵对黎民百姓蔑称的习惯用语。此时的民间也正是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最好所在。"蔄"字的下面由"门"和"口"组成,口为人口,门为门路。框架结构设置独特、精当,充满睿智,意喻隐藏在民间的家人,定会门路畅通,人丁安康。而标音"慢"字,意喻更名改姓后更需行事谨慎,韬光养晦,进而假以时日,图谋大业。

三、蔄字的使用与推广

造字作姓并得以收入辞典,彰显了蔄氏先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社会根基。但由于蔄字为造字,又只为姓氏使用,加之深藏其故的原因,所以在蔄姓传承和推广使用中存有许多困难。尽管从汉代已经出现蔄姓,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清代的《康熙字典》中也均有此字,又均为姓用。可是在此后的旧中国和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种辞书却没有载有"蔄"字。

特别是解放后发行量最大的《新华字典》、《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最具权威性的《辞海》也没收录,给蔄字的使用带来不便。但在实际上,源自三国时代中原地区的蔄姓,历代王朝的辞典均予收录,并标以(慢)音,蔄氏家族也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我于80年代便开始从事地方志和年鉴编纂工作,并长期在中国年鉴研究会担任地县工作秘书长一职。而中国年鉴研究会会长尚丁、常务理事胡均又恰是负责出版《辞海》的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和编委,我就于此捷径向其反映此事,他们均予应允并表示在今后再版《辞海》时给以刊出。但由于再版时间相隔很长,一时未能解决。而后,我听到国务院责成四川出版社编纂《汉语大字典》的消息。这部文字浩繁的大型辞书又引起我的注意,我当即给《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写信,反映蔄字的使用现状与困惑,希望能将蔄字收入其中。编纂处很快复函,告之"蔄"字将收录在《汉语大字典》中。回信说:"蔄字除注有màn(慢)音外,还有lòu(漏)和biàn(辨)两个读音,在即将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中,将尊重你们一族人的意见,蔄字将以'慢'音出现"。

这部收录56000多字的辞书于1986年出版,成为建国后第一部收录蔄字的辞书。而且标注蔄姓以màn(慢)为唯一读音,这对蔄字的使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此后,含有85000多字的《中华字海》收录蔄字。含有20000多个姓氏的《中国姓氏大字典》和40000多个姓氏的《中国姓氏书法大字典》也都收录蔄字,也都标注màn(慢)音。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6年和2012年分别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均收录蔄字,并标注"慢"音,这对蔄字的推广使用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然而值得说明的是,有个别省、市对蔄字予以简化使用,而这种作法与国家语委关于"姓氏不能简化"的精神相悖,因而不能进入规范字字库,微机不能输出此字,由此就给先行使用简化蔄字的地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人口状况

蔄氏家族分布广泛,但主要聚居区有四处。一处为山东文登,一处为河北滦平,一处为黑龙江七台河市。另外,散居在辽宁各地的蔄氏后裔人数也较多。然而,由于蔄氏后裔散居在祖国各地,相互之间鲜于联系,给编写族谱带来困难。

1998年,我去河北丰宁参加全国年鉴会议返回途中,专程赶到滦平县碾子沟村会见蔄氏族人。2014年,我又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寻亲考察。我还于1982年、1998年、2014年三次前往文登老家祭祖探亲,从而对蔄氏家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据最新统计,蔄氏后裔在山东文登(嶅山村为主)约800人,河北滦平(碾子沟村为主)约260人,在黑龙江七台河市(以七台河煤矿为主)约100多人,而散居在辽宁各地的蔄氏后裔也有100多人。另外在云南、山西、吉林、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广东、陕西、浙江、江苏、湖北、内蒙古、新疆及台湾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也有蔄氏后裔,总计2000余人。

相传,蔄氏一族祖居云南。据《蔄氏家谱》记载:明初,蔄氏一族从云南迁至嶅山,原有两支。其中一支西去,以上仅为嶅山一支。而始自河南迁往云南和其他地区的蔄姓族人,或因战乱,或因灾荒,或因读音不清已难见踪迹,但约有数十万之众。一般情况下,古代姓氏人口按奇数发展计算,近两千年间的氏族繁衍至今可达数十万之众。如春秋时代的孔子后裔已有数十万人,而文登始于汉代的丛姓已达四十万之多,蔄姓的情况应当大体相同。但缘于古代发生的重大战事和严重自然灾害及其它不可知原因,人员锐减乃至稀少亦有可能。

从云南迁至嶅山的蔄氏一族,历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开拓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而进入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蔄氏家族成员更展现出了罕见的聪明才智,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解放战争中,蔄氏一族有50多人参军支前,一些人光荣牺牲,一些人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蔄氏一族在文化素养上亦属上乘,清代就有太学生,这在有"文登学"美誉的文登市倍受推崇。

目前,仅于解放前后从嶅山村走出来的蔄氏后裔,有军级、厅级及以下各级领导干部近百人,高、中级知识分子也达50余人,并有数十人在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留学、定居。这表明,蔄姓人不仅遍布全国,而且有的还正向其他国家迁徙。

五、三点说明

1、辞书谱牒与蔄姓

和中华民族大多姓氏不同,蔄氏家族主要是靠辞书谱牒延续传承、繁衍发展起来的氏族。从首次载入三国时代的《埤仓》开始,唐、宋、明、清和现代辞书都收录蔄字,并注明仅作姓用,这在全国两万多个姓氏中是极为罕见的,并以此使蔄氏一族跨越十几个朝代、历经1800多年而经久不衰、繁衍发展。蔄氏一族的发展还与谱牒记录相关。从明初迁至嶅山的蔄氏一族,也已历经600余年。其间,于清雍正八年、嘉庆十九年和光绪十三年三次编修家谱,对家族历史予以详实记载。而地方辞书--《文登市志》、《滦平县志》也对蔄氏一族发展变迁予以记录。如将作为地名的蔄山、蔄子沟分别记述为'始于清初和清代中叶',标明均由为嶅山蔄氏后裔所建。

《蔄氏家谱》记载:蔄山系嶅山蔄氏近祖第四代开发,后因人丁不旺折回。只留下两座坟茔,命名蔄家坟山(简称蔄山)。蔄山是蔄氏先茔地,但并无蔄姓人居住。蔄山村因蔄山取名是在民国年间,演绎成蔄山乡、蔄山镇,更仅仅是近二、三十年中的事情,那种凭想像或道听途说认为嶅山蔄姓是从蔄山镇而来显然是极为错误的。而后又因在蔄山出土秦权(秤锤),网上由此引发蔄姓为秦皇所赐的言论,这更是不着边际的戏言。河北滦平蔄子沟系嶅山蔄氏近祖第五代的开发。不过蔄氏后裔在蔄子沟北边的碾子沟居住,也不在蔄子沟居住。

2、媒体宣传与蔄字

蔄氏家族的繁衍发展和兴旺发达,首先取决于蔄氏家族自身。由于几乎遍及全国的蔄姓后裔日趋活跃,他们中一些人或成为某个单位的排头兵,或成为某条战线的****,在各个领域熠熠生辉、影响广泛,并通过媒体宣传使蔄字成为中华字海中较为活跃的一分子。而以蔄家坟山发展成的蔄山乡、镇,原为文登市倒数第一,现一跃而居文登市、威海市首位,山东省十大名镇,全国十大园林镇,又被国务院树为"蔄山模式"加以推广,使蔄字在中央各大媒体和省市宣传机构频频出现,这无疑对蔄字的使用是一个有力地推动。

另外,对于这一古老奇特姓氏的宣传推介,作为现代信息手段因特网的作用也功不可没。于本世纪初紫光3输入法开始使用蔄字,使蔄字在现代便捷的网络信息中开始出现,对蔄字的推广使用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根在河南

山东嶅山为明初从云南迁来蔄氏后裔的祖居地,不仅《蔄氏家谱》记载,就是在明初从有"小云南"之称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800多个姓氏中也有迁徙蔄姓的记载,两者之间完全契合。那种把明初嶅山先祖说成是元代中叶移民,并经过荣城、蔄山等地再到嶅山的说法毫无史料依据。蔄字最早见诸于曹魏政权的《埤仓》,说明蔄氏先祖始自三国以前的东汉时期。而东汉和魏国的都城均在河南洛阳。被迫改姓的东汉上层人物当时应当在中原地区的河南一带。尤其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曹魏政权只是盘踞在黄淮流域的中国北部地区,并没能统辖全国。所说蔄氏始祖出自更远地区或边陲地带不太可能。

清代编制的《蔄氏家谱》所记蔄氏一族从明初洪武二年迁至嶅山,仅记载着600年前蔄氏家族的一次迁徙。所记蔄氏一族从云南迁入,应该是经过从汉至明1000多年演变的众多蔄氏家族的一支,并不是全部,其根还应在河南。

但对大多数编修家谱的人员来说,这个名字抽象了些,所以最后定稿的名字叫《怎样编修现代家谱》。全书分为基础知识、观点理论、具体编修三大部分。

  社会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人编修家谱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都不适用了,必须要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所以,笔者追求一部与世时俱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编修家谱的文本;追求一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编修家谱的文本。

  更重要的是,文本中极力主张家谱理论及编修方法的变革,尤其是家谱理论的变革。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变革的主张前无古人。

  这个变革不是无根无据、凭空杜撰,而是遵循事理,切合时代的变革。

  文本除考虑观念的变革而外,还注意全书的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完整性、指导性、适用性。除具有家谱的一般知识(如姓氏起源、祠堂与堂号、姓族郡望等)而外,更有家谱概念的创新、编修现代家谱应树立的指导思想及观念、现代家谱内容的宏观构架、现代家谱的主要内容、女子彻底入谱问题、增强现代家谱中人种科学的含量、家谱的社会作用以及如何具体编修现代家谱等等。

  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文本没有面世之前,社会上还没有一部体现现代人文精神的家谱理论和编写方法的书籍传播应用。也即是说,这是一部关于家谱文化的崭新的著作。

  时代呼唤这样的文本产生。社会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古人的修谱观来记述现代人事,其结果必定是不伦不类。何况,古人的家谱理论非常零散而不系统。对家谱文化的性质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何况,古人在录入内容上有重大偏废,如将女性排除在家谱之外。

  实践呼唤这样的文本产生。是的,在中国,编修家谱之风重起于青萍之末,看其势头,可以说方兴未艾。但我看了今人编修的不少家谱,令人叹息。不仅没有吻合时代的进步,反而不及古人的水平。纰漏百出,错讹累累,荒丛芜杂,呕哑嘲哳。今天的人编修家谱采取马马虎虎、潦潦草草的态度,既是对当代人自身犯下的错误,又是对后人犯下错误。

  从黄帝时代产生家谱文化到现在,人们注重于家谱编修的实践,不重视家谱理论的探讨,因而家谱理论不仅不系统,也没有重大突破。宋代欧阳修和苏东坡创造了“欧、苏记载法”,仅仅是具体的世系记载法而不是家谱理论。

  对古人遗弃女性的“男系氏族观”应当彻底否定,对古人“隐恶扬善”、“为亲者讳”的基本修谱观也不能一概赞成。只记善的一面,不记恶的一面,不是事实求是的态度,不利于后人吸取经验教训,不利于后代人格精神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动了撰写《怎样编修现代家谱》或《现代家谱理论及编修方法》一书的念头,把家谱理论和编撰实践结合起来,并力图使文本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科学性、创新的进步性、有益的历史性。为家谱文化的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无疑,本书的基本知识部分不可能不吸收古人和当代人的研究成果,但理论部分,全系创新。力图将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观运用到家谱理论中。

  凭我的直觉感到,要寻找:一部令你耳目一新的研究家谱文化的文本,一部优秀的现代家谱编修教材,一部指导现代家谱编修的工具书,《怎样编修现代家谱》一书就是!如果你具备了编修家谱的基本文化基础,认真地阅读此书之后,就一定能编撰出一部质量一流的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风貌的家谱来。

     根据上虞县咸丰二年(1852年)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明德堂《桂林夏氏宗谱》、重庆江津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芝宇公为总理事编修江津《夏氏家乘》、1991年《涪陵莲池坪夏氏家谱》、重庆夏显一公支系领修的跨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等地省市县的1992年《涪陵夏氏族谱》、2001年《中华夏氏(渝川黔)通谱》、2006年《中华夏氏族谱》、1999年四川内江《夏氏族谱》等记载。

 重庆涪陵显一公支系于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年)夏都镐到江南省英山县拼接、引用“夏贵”、“夏文阶”、“夏禹绩”这三代祖先,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夏天福拼接、引用浙江上虞蔡林(含江苏如皋县)《夏氏宗谱》版本夏侯显世系资料,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至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入蜀二十世祖启公历时十一年完成续修手稿,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用梨子木刻版印制《涪陵夏氏族谱》一部,共十卷。

1992年夏鼎勋等续修的《涪陵夏氏族谱(上册)》、《涪陵夏氏族谱(下册)》,重庆市江津、垫江、涪陵、南川、武隆、长寿、璧山、铜梁、大足、合川及四川、贵州等地不少夏氏共祖,始祖元处士夏显一。

2001年夏铭远等《中华渝川黔夏氏通谱》

2006年夏睽初等《中华夏氏族谱》

2001年夏铭远等《中华渝川黔夏氏通谱》与2006年夏睽初等《中华夏氏族谱》包括:涪陵、垫江、江津、邻水、合川、大竹、南川、长寿、丰都、铜梁、贵州遵义、瓮安、湄潭、岑巩、怀仁、正安、……等地各一部分夏氏分支谱。侧重于明代入川夏显一公后裔为主。

一、唐代至元末入川之前世系考证

直线世系

显-臣-安一-二生-宁四-遐行-念士-太一-千一-万三-登-贵-文阶-禹绩-显一-福(一-七)

①重庆涪陵、垫江、江津、永川等明代入川夏显一支所谓“唐代夏侯显之次子臣之后裔”系重庆涪陵夏氏清代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抄录、引用和拼接于浙江上虞余姚和江苏如皋等地《夏氏谱》形成。

②重庆明代入川夏氏显一公支系所谓“显之子臣、臣之安一安二安三”家谱世系系清代道光年抄录、引用、拼接江苏如皋县夏氏谱形成。

③入蜀始祖元处士显一公坟山碑记

 

 公以上,其先有称太平者,不知何代,生念平士,念平士,生三太平士,三太平士,生千三居士,千三居士,生万三居士,万三生均、佐、登、向,共称居士、平士者,既无官阅,又无名字,想时俗互相称谓如此。均、佐、登避宋朝革命之乱,居於庐江英山,生显一府君乃人蜀始祖也。复迁湖广蕲水,生六子又元兵来兴徙蜀之巴县。大明成化十年,乃分至璧来凤驿,是普隆不宁厥居,尽付田宅舒姓者,乃徙涪之黑石里,乾坎占街为居焉。

 

 此碑志在蜀之壁山县来风驿巴盏溪

 

 明嘉靖四十五年六月十五日

二、重庆涪陵同治十年夏氏谱直线世系

       显-臣-安一-二生-宁四-遐行-念士-太一-千一-万三-登-贵-文阶-禹绩-显一-福(一-七)

    ④重庆涪陵夏氏清道光十七至二十七年嫁接“夏贵”、“夏文阶”、“夏禹绩”三代祖先的大名和引用、拼接“夏侯显”版本来源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年)涪陵夏芝亭夏芳兰的宗叔名叫夏都镐的族人到江南省(今江苏、安徽)英山县(1936年英山县由安徽省划归湖北省黄冈地区)观看祠堂的祖宗牌位的昭穆,有“夏贵”、“夏文阶”、“夏禹绩”这三代祖先的大名,涪陵谱才有了夏贵公、夏禹绩公等鼻祖三世。

 

 又到了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涪陵夏芝亭夏芳兰的堂侄夏清渠从南川收集并“开回”(带回)东楼封杞、佗复姓夏侯、之后由夏侯被迫改姓孙及信与冕由孙姓复姓夏侯、唐朝夏侯显更为单姓夏等诸多祖先的溯源世系(实为与浙江上虞康熙谱系(夏侯显世系)等对接);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涪陵夏芳亭、夏芳兰的嫡侄夏天福通过考证补上受姓的源流,用来接上“远宗之祖”。

⑤宋末元初夏贵公神道碑

     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期间谱和1992年《涪陵夏氏宗谱》家谱记载夏贵公之父是夏登公或者夏贵公之父是福行,夏贵公之子是文阶。

 

 据《大元开府仪同三司行中书省左丞夏公神道碑铭》记载:“公讳贵字用和姓夏氏宋名将也世居招信军曾祖讳春……考讳青……子男三人富……松……栢……”,也就是说夏贵的曾祖父是“夏春”、父亲是“夏青”,夏贵的三个儿子名字分别为“富”、“松”、“栢”!其父根本就不是夏福行,其子也没有叫做夏文阶的!!!

 

三、重庆永川县夏氏代表人物夏庆瑜(夏庆喻)简介:

 工作: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副校长级干部

 籍贯: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云龙村

 家族身份:明入蜀夏氏显一公支系二十二世(值得考证、存疑待证,清代道宏道弘公是否属于显一公支系后裔、缺失两代人名讳需要史料证明)

 社会职务

 大禹后裔宗亲总会西南夏氏分会秘书长

 重庆夏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

 重庆夏氏家族联谊会重庆各个区基本信息汇总总编

 重庆夏氏谱牒研究主编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专家

重庆永川县(区)夏氏道宏公不是显一公支系下道弘公,属于清同治十年之后世系拼接。

相关具体资料如下:

道宏由黔(贵州)复业铜梁县上乡(今永川市)

        涪陵分支夏道宏一支后裔在重庆铜梁大庙、璧山丹凤一带、永川花桥、大足龙水一带,他们谱牒记载夏道宏并非夏可裳之子道弘。

       有光绪年间谱牒系夏可裳第三子把道宏改成道弘,证明了世系拼接在接康熙《涪陵夏氏族谱》主编夏景宣叔叔夏道弘名下。

 八世   时阜:邦参长子,生国谭,国读二子。

 九世    国谭:时阜长子,妣刘氏无传过国读子子弼承嗣。

 国读:行二,妣郑氏生子伟,子代二子。

        十世 子粥:国谭之子,字工亮,妣岳氏,生可裳一子,基葬冯姑山,住涪陵致韩福兴坝子。

1992年《涪陵夏氏族谱》(转印同治十年《涪陵夏氏族谱》) 道弘 甲午年殉难,无后代记载。 到了2001年《中华渝川黔夏氏通谱》却有把道弘改成“道宏”有后裔了。

1989年四川南川县《夏氏宗谱》记载可裳之子道宏,道宏无后代记载。

夏庆瑜所属于重庆市永川区显一公支系子弼公支 道弘(道宏)公字派:

“元维昌吉祥祯瑞庆世代立纪纲”

证据如下:

康熙五十三(1714年)《涪陵夏氏族谱》主编景宣修谱记载“道弘,甲午殉难”。二伯克明之子景宣堂兄弟居然不知道三叔道弘(宏)还有8个儿子。

难道《涪陵夏氏族谱》主编景宣公不知道自己亲叔叔和堂兄弟吗?

1989年四川南川县《夏氏宗谱》记载可裳之子道宏,道宏无后代记载。

1992年《涪陵夏氏族谱》依旧记载“道弘,甲午殉难”。

到了2001-2006年显一公支系《渝川黔夏氏通谱》、《中华夏氏族谱》就把“道弘”改成“道宏”,这样夏庆瑜才被认为是显一公支系后裔。

2001年《渝川黔通谱》、2006年《中华夏族谱》居然把“道弘”改成“道宏”,还有8个儿子,由黔复业铜梁县(今重庆永川区)

然而夏庆瑜自己家都是2001-2006年才认到显一公支系后裔。

夏庆瑜,真正世系就是清朝道宏公为一世祖,与明初入川显一公和宋末夏贵没有任何世系关系。

四、永川永寿乡道宏公支房

 十一世

 可裳:妣张,字自新、文渊,贡生任贵阳府训导。

 十二世

 道昌 :甲卒于献忠克明:妣汪;庠生:号晨一诰封、奉直大夫,妣封宜人。

 道宏:妣鲁,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黔复业於铜梁县上乡羊燕里,叶家沟。(今永川市花桥乡三村五社)

 十三世

 景彰:妣杨,道宏长子

 十四世

 玉珪:妣熊,景彰长子

 十五世

 元仁:妣成,玉珪长子

   十六世   维季,元仁次子

   十七世   失考(怎么会“失考”?叫什么名称?)

   十八世   失考(怎么会“失考”?叫什么名称?)

 十九世  祥荣

 二十世  祯文:钟

 二十一世  瑞冬:赵代荣

 二十二世

 庆贺:曾凡秀-世峰

 庆喻:龙印德-兴扬

 庆奎:肖兴菊-草劲

      夏庆瑜家族世系详细见2001年《中华渝川黔夏氏通谱》537页,2006年《中华夏氏族谱》665页核查发布真实性。

相关介绍文章

夏氏家谱辩证重庆元明入川夏氏显一公支系属于清代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拼接浙江余姚上虞(含江苏如皋)“夏侯显”版本

西南地区家谱考证-“夏侯改夏氏”明代入川显一公家谱世系矛盾与拼接世系举证

重庆涪陵夏显一公支系编修家谱版本演变与发展过程(2019年7月)

湖南永祚公、重庆显一公等《夏氏宗谱》编修家谱版本与发展过程考证

夏氏家谱考证2001年《中华渝川黔夏氏通谱》重庆永川县夏氏世系为列(初稿)

父亲与家谱

      从我童年懂事起,父亲就对子女相当严厉,我们兄弟几个特别怕他。但父亲很喜欢读书,每到逢年过节他都要拿出毛笔写几副对联。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