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姓裴的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汉朝的姓裴的名人!,第1张

  三国以后,裴氏开始人才辈出。如晋代有司空裴秀,有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有史学家裴松之,隋有光禄大夫裴仁基,唐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裴度,诗人裴迪,书法家裴行俭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人物。

  A                                                天下无人不说裴 

  伯益的后代非子以善养息马畜倍受周孝王青睐,因此周孝王辟地以为附庸。非子之六世孙陵,周僖王时封邑城,后除“邑”从“衣”,因以裴为姓。陵十二世孙裴遵,东汉时为敦煌太守,汉光武建武二十一年由于平蜀有功诏准举家由云中迁入安邑。其孙裴哗在汉顺帝永建初年来到山西闻喜凤凰原之阴、峨嵋山之阳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名叫裴柏,因柏林茂盛故有此名。

  这裴桕村便是裴氏家族的世居之地,发祥之源。

  从此,裴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盘根错节,蔚成大姓巨族,以至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宰相世家,天下无二,世上无双,难见其匹。

  裴晔有子裴茂,汉灵帝时历任县令、郡守、尚书等职。建安初年,军阀混战,他率关中诸将讨伐李催,’有功于当朝,封阳吉平侯。他生有4子:潜、徽、辑、绾。自4子之后,裴氏家族逐渐兴旺、繁茂起来,其子孙后代虽仍以裴柏为中心,但也开始向外散移播迁。其后代编修家谱者把其族人总括为三眷:西眷、中眷、东眷。

  西眷之裴出自裴徽之后,由于他的子孙最初大多在西凉任职为官,故号西眷裴;

  潜、绾居闻喜,其后代也大多为官河东或河东周围,故称为中眷裴;

  东眷裴为裴辑后人,乃汉献帝工部尚书,赐金紫光禄大夫。其后代为宦者多在京燕淮襄一带,故称其为东眷裴。

  以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裴氏又繁衍出许多支派,如洗马川裴、南来吴裴等。尽管世远族分,但皆出自三眷之后,发端于闻喜裴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清朝嘉庆年间裴氏后人修的《裴氏世谱》,详细开列了裴氏历代官宦名录,据称有“宰相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使(包括经略使、防御使、节度使、观察使、节度使留后、布政使、按察使等)25人,刺史110人,太守77人,大将军59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士68人,贤良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还有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贤节82人”。这个统计虽未必准确,但我们可以据以一窥裴氏仕宦情的全貌。

  据不完全统计,裴氏家族做到知府、刺史、太守以上官职者约有千余人。一千余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壮观的队伍,它比其故里裴柏村现有的人口还要多。这么多的文臣武将、进士名流、皇后王妃集于一家,真是匪夷所思!

  1、清廉的尚书令——裴潜

  裴潜(——244),字文行。裴茂次子。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烽火连天,朝廷危倾,生灵涂炭,裴潜父裴茂力赴国难,奉诏亲率关中诸路大军声讨李催,有功于当朝,被封阳吉平侯。汉献帝年间,裴潜为避战祸,流落荆州,做事于刘表门下。刘表甚爱之,待以宾礼。但裴潜在与刘表共同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刘表只不过一介懦夫,本无霸王之才。他曾在私下对要好的王粲、司马芝说:“刘牧(即刘表)非霸王之才,欲西伯自处,败无日矣。”随即裴潜离开荆州,南到长沙,投奔曹魏政权。没多久,曹操力取荆州,刘表一败涂地,裴潜之预言得以应验。

  裴潜归附曹操后,也颇得曹操器重。由于他在避乱荆州期间,刘备也正寄刘表篱下,因此裴潜与刘备有幸相处。鉴于他与刘备有过交往,曹操便想听听他对刘备的看法。曹操问:“备才略如何”裴潜答:“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为一方主。”曹操听后笑而不语。

  当是时,山西代郡一带正有乌丸王及其大人三单于作乱,裴潜奉命出任代郡太守,北上平乱。针对匈奴势大兵强,曹操准备授权裴潜调集精兵良将,大兴问罪之师,以解代郡之患。裴潜则以为,代郡方圆百里,民众殷实,能骑马射箭的人起码在万数以上。单于对这种情况也非常清楚,如果他们放纵时间一长,自己内部也会不战自乱。假如今天派重兵前往,单于必因害怕而作困兽斗,其后果自难预料。因此裴潜提议,只宜以计图之。裴潜单枪匹马来到代郡,单于大惊,脱帽致礼。他的大智大勇使单于消除了戒备,而且悉数放还了以前所掳掠的代郡妇女、器械物资等。之后,裴潜稳下心来,诛杀了与单于里通外合的原郡中大吏郝温、郭瑞等十几个委曲求全之辈。裴潜的举动使魏北方边境大为震动,一时间远近百姓纷纷投奔。裴潜在代郡三年,其时边疆安定,兵无战事,百姓归心,安居乐业。

   魏建国初年,裴潜入朝为散骑常侍,在外任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魏明帝继位后,他在朝中任尚书职。后来又出任过河南尹、太尉军师、大司农等要职。不久,又入朝走马上任尚书令。至此,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官宦,裴潜步人了他人生的顶峰。父丧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224),潜抱病身亡。赠太常,又赠开国公,谥贞侯。

  裴潜为官清正廉洁,光明磊落,不论调迁何处任职,从不携家带口,这与见怪不怪的封建官僚动则儿女妻妾,大轿小轿络绎不绝的奢侈行为形成多么显明的对照。更为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几乎很小顾及家里,以至于妻子在家贫乏,每天以织藜芘为生;其父在京师,出入不乘车;兄弟姐妹出门远行也经常以步当车;家人大小有时甚至并日而食。史书上的这些记载,虽然不免有溢美之辞,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见裴潜廉洁奉公的一贯美德。裴潜家教有方,家人上下互相尊重,当时之人很少有能和他相比的。在弥留之际,他瞩托家人,在其死后不要靡费,一切从简。果然,在他的墓中仅“瓦器数枚”,别无他物。这就是堂堂尚书令的身后事,和那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要备其哀荣的封建达官显贵是怎样的格格不入啊!

  2、中国地图学之父——裴秀

  裴秀(224—271),字秀彦。裴潜子。魏晋时河东闻喜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裴秀为庶出,在家中地位卑微。但他聪明过人,八岁时便能咏诗习文。十岁那年,其嫡母宣氏破例让他与宾客共同进餐,席间裴秀才情奔突,语惊四座,遂令宾客频频含首,赞不绝口,一致公认“后进领袖有裴秀也”。

  裴秀的天资聪颖,得到了同乡毋丘俭的赏识,夸赞其不仅具备了子奇、甘罗之才,同时兼有了游夏、颜冉之美。并把他引荐给魏大将军曹爽。曹爽为其博学多才所动,接纳为幕僚,且让裴秀袭父爵清明亭侯。二十五岁又升迁黄门侍郎。

  魏咸熙元年(264),朝廷招纳百官,厘定法制,由荀额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而裴秀负责修改官制。裴秀从维护世家大族的经济利益出发,主张打破秦汉以来虚封王侯的惯例,恢复周朝的五等之爵,这实际上也无甚积极意义。司马昭死后,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继续秉朝政,裴秀更受宠信。因为司马昭为报答其兄司马师的恩德,曾欲立司马攸(司马师之子)为世子。作为司马昭长子的司马炎担心自己不得继位,私下向裴秀流露了自己的想法。这样,裴秀便时常在司马昭面前替司马炎美言,说其“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相也”。正是在裴秀的努力下,司马炎方被立为世子。司马炎继位后,不忘裴秀的好处,让裴秀出任尚书令。不久,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 自立为帝(即晋武帝)。裴秀再加左光禄大夫,封巨鹿郡公,邑三千户。当时,安远护军郝诩犯了法,有司根据郝诩曾在给朋友的信上说过赞美裴秀的话,上奏要求罢免裴秀。晋武帝下诏说:“不能!叫别人不强加于己,这是古人也难做到的。交关人事,是郝诩的罪过,尚书令(指裴秀)怎么能防止呢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之后不久,又有司隶校尉李喜上书武帝,告发骑都尉刘尚为裴秀占了官稻田,要求治裴秀之罪。晋武帝依然以裴秀“干翼朝廷,有勋绩于王室,不可以小庇掩大德”为由,下令治刘尚罪而解脱裴秀。晋武帝不仅对裴秀的过失处处遮掩、百般庇护,而且又委以司空之职。

  裴秀不仅是封建时代显赫的官宦,而且博学多才,著述林立,他的声誉,客观地讲在文而不在官。他是西晋杰出的地图学家,其代表作有《禹贡地域图》十八篇。《禹贡地域图》克服了此前图籍粗略简陋,很不精密等一系列缺陷,在长时间的科学考察和科学分析后,提出了制图的六大要素:一日“分率”,即今比例尺;二日“准望”,即方向;三曰“道里”,即沿交通线距离;四曰“高下”,即地势高低,相当今之海拔线;五曰“方邪”,即倾斜度、缓急趋势;六日“迂直”,即道路曲直。裴秀的制图六体,前三者是绘图的主要原则,后三条是由于地形有起伏变化而绘图者应加以考虑的问题。这六条原则相互完善,相互补充,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裴秀制图六体的基础,使我国绘图水平超出了“图象”这个低级的层次,逐步向精密、严格的科学化方面迈进,这在地图学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裴秀以后,直到明末,我国地图的绘制方法,基本上还是依据裴秀的“六体”。不仅如此,他的这些观点,大多被今天的地图学研究所采纳和遵循,为中国地图学说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被誉为“中国地图学之父”。今人还把他与欧洲学者托勒密相提并论,称他俩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对于这个评价,裴秀当之无愧。令人遗憾的是,裴秀的这部《禹贡地域图》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消失在莽莽苍苍的历史烟波中了。

  

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

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

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扩展资料:

朱姓名人:

1、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2、朱良才

朱良才(1900927—1989222),湖南汝城县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四军连党代表、营部书记、支队政委,红一方面军师政委、军政委、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政干校副校长、政委等职。参加了湘南起义、黄洋界保卫战、长征、西征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先后担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因病主动退出领导岗位。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朱姓

-朱自清

-朱良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

汉朝的姓裴的名人!

  三国以后,裴氏开始人才辈出。如晋代有司空裴秀,有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有史学家裴松之,隋有光禄大夫裴仁基,唐有宰相裴寂、裴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