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我的姓属于满族哪个旗。祖先可能是谁。现姓衣。谢谢各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我想知道我的姓属于满族哪个旗。祖先可能是谁。现姓衣。谢谢各位,第1张

  衣姓起源

  据衣氏族谱记载先世相传为尚衣局官,故因衣赐姓。衣姓目前在山东栖霞市有一部分,比较兴旺,有“先有衣马营,后有栖霞城”之说,岁月沧桑,后来衣马营变成两座坟茔,是风水宝地,原位置现建成宾馆。另外,辽宁庄河等地的衣姓也非多,据传是清朝一妇女带着几个儿子闯关东时期发展繁衍起来的。现在衣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是从山东、辽宁两地走出去的。

  在山东临朐县也有大量衣姓人士,据2002年临朐县衣氏族谱第七次修缮版介绍,临朐的衣氏祖先是从栖霞迁入的,尊称为衣始祖,由于衣氏在临朐的世代繁衍中尊崇德孝忠信,集善存德,与世无争,因而枝繁叶茂、历代多出儒将文官,女多慈母,男多长寿。衣氏祖训为:余之素志,所好林泉,栽花种竹,养果锄园。吾不欲声名振地富贵惊天,唯只愿茅屋不漏布衣常穿,樽不乏酒,炉不断烟。

  衣氏全谱

  腾祖支(1938年专修,2006年3月重新编译整理)

  前 言

  家里面有族谱,就像一个国家有自己史书。春秋时楚国就有梼杌(春秋时楚史名)、鲁国有《春秋》,这些都属于国史。从古到今各个国家的历史,是用来考世系、知终始、别本支、分昭穆的。至于各种姓氏的家谱不也是这样的作用吗!一个国家没有历史,那么对于国家的治理情况不清楚,兴衰状况也看不出来,就达不到惩前毖后的目的。若家里没有族谱,那么亲疏不分、远近不辨,将怎么诚心诚意地面对祖先和使家族里人和睦相处呢?所以说,一个家族要有家谱的重要性和一个国家要有历史资料一样重要。一个国家有专门的历史记载机构按年度毫无遗漏地记载着历史,而家族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专门修订家谱的人,也很少有为修订家谱、为了家族利益而着急操心的人。所以很多姓氏的家谱都残缺不全、内容也衔接不上,令人感到遗憾。我们衣氏从来没有对全谱进行修订,就是连对支谱修订的也不常见。最早的修订家谱的人是以孝思碑文作为篇首,再附序言两则,但两则序言上并没有年月日和姓名等内容,搞不清楚是谁所修撰的。到了乾隆22年们们明祖开始修订春祖这支的族谱,才开始清楚地记载年月日和姓字名谁。到那个时候将近200年的时间没听说有正式修订族谱的人。即便是有也不过声称说是为了修订家谱走遍各村骗取钱财和吃喝罢了。族人对这些骗吃骗喝的人也是笑骂,也不愿意上当受骗来搞家谱的事情。鉴于此种情况,我早就有正式修订全谱的想法,避免同姓的人相见不知辈分的高低而尴尬羞愧。(未完待续)

  衣氏为人

  衣相宽 (1900~1999),衣氏第十五世孙,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人,自小喜爱读书习武,侠肝义胆,生就一副仙风道骨,手中一杆精铜烟袋杆是他的随身武器。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几个朝代,备受邻里乡亲尊崇,备受历代父母官器重,是方圆百里享有崇高名望的民间圣人。清末,曾凭着铁齿铜牙调停了绿林好汉与官府长期不分胜负的争斗,保了一方平安;某年冬天,在路边收留了进京赶考因用尽盘缠而病饿将死的南方秀才,留其在村里当私塾先生,来年,资助银两供其进京应试,秀才金榜题名升任山西高官,为感恩派亲信秘密在临朐买下田地,建造庄园,赠与家境清贫的衣相宽全家,自此衣氏家道兴盛。衣相宽生性仗义,除时常接济邻里,还经常为乡亲作担保借贷,民国年间,兵荒马乱,被担保人闯关东失去音信,衣氏家中田地全部被用于替人还债,大半房产也被用于抵债,衣氏家境再度陷入窘境,解放后土地改革,衣氏家族因祸得福被划为“贫农”,文革期间,被担保人的后人从东北回乡寻亲,重金谢恩,衣相宽坚决拒收礼金,成为当地一段佳话。文革期间,曾保护多位被迫害人士。生四女二男,皆成大器,后代子孙受祖先福荫,自然时时事事顺利。

  衣复恩 (1916~2005) 出生于山东济南。1933年考入杭州高桥的中央航校,攻读轰炸专业,1936年毕业。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与战友驾驶9架中国战机,奉命轰炸上海虹口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几乎全部命中目标。 1939年11月, 任空军九大队副队长,率9架苏制性能差、航速慢的SB-2战机,与敌机恶战在昆仑关上空,击落数倍于我的敌机,受到蒋介石传令嘉奖。1941年,衣复恩被选中去美国受训,是第一位取得这项专长的中国军官。从1943年起至1952年,任蒋介石和宋美龄座机“美龄号”、“中美号”座机长。 当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身边,有两个亲信人物。一是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人称蒋宋的皮包;另一是“美龄号”与“中美号”总统座机的座机长衣复恩,时人称他为蒋宋的手杖。前者管钱物,后者管出行。(1952_1955)去美国任“大使馆武官”3年半;回台后,任“空军总部情报署”署长。直接掌管U-2高空侦察机,担任“空军总司令部”的副参谋长。军衔逐级攀升,由中校、上校、少将,一直升到中将,后奉命创办“中华航空”。衣复恩与蒋氐父子关系深厚,尤其与蒋经国总统几乎每周见面,蒋经国儿子也拜衣夫人为干妈,衣复恩与蒋经国保持整整23年(1943-1966)的亲密友谊。他1971年担任亚洲化学公司董事长,经过20年的努力,由台币数千万元的营业额增到48亿元,扩展了10多家企业,并在大陆的广东佛山、惠州,陕西咸阳,上海等地投资办厂。同时大陆的文教事业,在北大、清华设奖学金,在通县潞河中学建体育馆,在山东平度县高戈庄办希望小学。

  衣玉文(雨亭) (1918~2003)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衣氏第十六世孙,十五岁被抓丁从军,后参加革命,因识文断字,聪明勤快,又自幼受其母教育略懂医道,很快成为部队卫生兵骨干,曾冒着生命危险从战场上救下伤员,其中有几位还是高级军官,战场上屡立战功,入党、提干步步高升,转业后,历任北京铁路局双桥建厂局医院院长、陕西咸阳铁路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著有军医医学专著多部。人称一代儒将。生五男四女,长子长媳均为山东工业大学高材生,就任山东省地质矿产局高层领导,次子在北京某国家职能监督部门任职。

  衣瑞伦 (1919--1994),山东省临朐县福山集村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山东军区四师十一团排长、政治指导员,华东七纵队六十三团副营长、营长等职。参加过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先后任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一团参谋长、副团长,二十五军教导大队队长,七十四师团长、副师长等职。在1953年抗美援朝夏季反击战役中,他率团担任主要突击任务,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全歼当面之敌伪首都师白虎团,为全线停战创造了条件。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任一九六师参谋长、副师长,六十六军副参谋长、副军长等职。1954年荣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勋章。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72年5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他亲自组织对轮训部队的后勤保障。1987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三大代表。

  衣延章 男 1936年12月生,中国注册会计师、桂林工学院兼职教授,任中国电工会计学会等五个学术团体理事。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1981年撰写论文3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在六种刊物上发表,1992年与北京经济学院教授王又庄主编了《质量成本与质量责任会计》一书,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从1980年开始经常在全国省市部门、大学、社会团体讲企业管理、财务会计、质量经济分析等现代化管理课程。在财务会计实务工作中,主管过两个大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两个大型企业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经济分析制、审计制度。组织实施过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班组经济责任核算,得到社会好评,成为行业的榜样,是我国最早提出把质量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的学者之一。

  衣富春 (1933~1995)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人,衣氏第十八世孙。自幼为孤儿,由其哑巴外婆抚养成人,善习武但从不持强凌弱,喜读书明理知事,疾恶如仇,建国后在镇反、肃反、三反五反运动中表现突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农村出来的公安干警,凭着过人的胆识和高强的武功,屡破奇案大案,特别是受其外婆哑语熏陶,成为不可多得的语言残障刑侦专家。一生清正廉洁、尽职敬业,历任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

  衣宝廉 辽宁省辽阳人,1938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燃料电池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责任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惠春 男 1940年生于辽宁丹东。1961年毕业于师范艺术专科,1988年毕业于中国画研究院;从师国画大师何海霞研修山水画。现为中国书画社画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国画研究会理事,抚顺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副研究馆员。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画家历遍祖国名山大川,在师造化,识传统的基础上,其作品缘情悟道,不拘一格,受到李可染,张仃等前辈称道。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合肥、汕头、抚顺等地及日本等国举办画展,尤以《黄山写生画展》和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展》为世人瞩目。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并为《毛主席纪念堂》《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张学良陈列馆》等单位及众多国际知名人士收藏。《美术》《美术大观》《美苑》《北方航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多次刊登专家评介文章及作品。《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二十世纪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等典籍、画册中均有载录。代表作《黄山奇观》《大江东去》《春江花月夜》《华夏山河颂》《滕王高阁图》。有《衣惠春画集》出版发行。

  衣瑞龙 男 祖籍大连,生于1943年4月1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乐山嘉乐造纸厂工作。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喜欢上了滑翔运动。1980年代中期曾五探峨眉山九老洞,揭开流传几百年的九老洞之谜。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内对悬挂滑翔机还十分陌生时,他历尽千辛万苦,自费制作三角翼滑翔机,并经过数年摸索苦练,终于1990年9月从峨眉山金顶成功飞下。其后近20年里,省内他飞过汉源龙塘山、马家山,江油窦山,并27次从金顶飞下;省外他飞过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昆明西山、广西桂林、湖南吉首。衣瑞龙每到一地,都被称作“乐山飞人”、“四川飞人”。他用自制的滑翔伞曾在1993年9月17日、21日、23日三次分别从华山西峰、南峰、西峰成功飞翔。他是目前中国用三角翼飞翔的第一人,是至今国内飞过高山最多的探险家,1996年上海科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探险家》一书中有载其飞行记录。1993年第七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四川省业余滑翔运动员衣瑞龙成功地飞越了泰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1993年他自费到山东泰安,乘自制的“盼奥运号”三条翼悬挂式滑翔机,从海拔1545米的泰山极顶起飞,飞行14分钟7000余米,安全降落在泰山南麓三合村附近。衣瑞龙是第一个用三角翼滑翔机飞越泰山的运动员。

  衣奋强 三级警监。男,1949年12月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现任山东省少年管教所所长、党委书记。主要业绩:重视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广大干警职工不断进取,锐意开拓,积极探索和推行依法治所战略,对未成年犯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少管所,取得了连续10年监管安全无事故的成绩;该单位先后4次荣记集体二等功,被授予“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全国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和“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的充分肯定。本人荣记个人二等功2次。主编论文作品集《托起失落的太阳》。论文《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改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加强未成年人的改造工作》、《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目前我省在押未成年犯的情况分析及教育改造对策》、《关于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的思考》、《搞好少管工作是我们的崇高使命》、《90年代我省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及对21世纪前期的趋势预测》等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衣庆波 男 1951年1月出生,工程师,辽宁庄河人。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抚顺铝厂科学研究所科研项目专题负责人。主要业绩: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解决了大量的生产与科研实践中的难题。在研究铝电解烟道灰开发利用的重大科研课题中,研制出“沸腾法制取铝电解烟道灰再生料”的焙烧装置,填补了我国铝工业中三废综合利用领域中的多项空白,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该专利及一种采用流态化技术的装置,处理在铝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铝电解烟道灰、脏料、吸附沥青氧化铝等,并能将这些废物迅速转化成吨价值2600元人民币的铝电解原料,从而实现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效益。撰写论文20余篇,其中《用正交试验法改进沸腾炉结构,提高再生料质量》、《完成工业规模处理铝电解烟道灰工程,提高经济效益》及《优化焙烧炉结构,提高铝电解脏料处理量》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质量科技论文,《如何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扭亏增盈》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铝电解烟道灰的沸腾焙烧处理及其在铝电解中的应用》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事迹收录《辽宁青年科技人物志》、《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骄子》等辞书中。多次被评为厂、市省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模范***员、劳动模范、名星职工等。

  衣服珂 生于1953年,山东美协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一级美术师,联任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8跨世纪艺术人才。多年来着力于指墨艺术的探讨,书画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展出,被海内外多家收藏,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各级报刊。曾获全国“明星杯”银奖,获马尼拉国际文化交流精英奖,获首届“书圣杯”国际展金奖,获日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画展银奖,获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展金奖,获首届海峡两岸名家精品展金奖,获山东大文化评选一等奖,全国指画展银奖,庆香港回归东方文学艺术展美术金奖,第二届中日书画精英邀请赛银奖,第一、二届王子杯海峡峡谷岸书画展金奖,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精品展金奖,新加坡腾飞杯书画特等奖,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金奖,首届九洲三峡杯海内外艺术大赛金奖,入展98中国当代百位名有书画展,被齐白石纪念馆收藏。指收入选文化部大型电视片《中国书法》,指书被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认定为特级作品。指画被认定为一级作品。98年应韩国永进大学之邀在大邱市成功举办了《中国著名指画家衣服珂指墨艺术展》。作品传略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当代著名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青年国画家》、《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30多部辞书。

  衣晓万 女 1956年5月生,大学文化,沈阳市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论文《情感调控与优化教学课堂教学》在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上获二等奖(1992年);《动手操作是使学生左右脑平衡发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思维科学学会学术活动中心(1994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全国第二次脑功能开发和思维训练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教与学同步,智与能并重》获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创意奖,辽宁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一等奖,大会发言(1995年);《及时反馈,适时矫正——形成评价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获沈阳市教学研究会一等奖(1990年)

  衣俊卿 1958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黑龙江省省委候补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副席、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从事文化哲学研究,具体方向为:(1)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其中,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探讨,即关于人自身的现代化的文化哲学探讨,在我国哲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先后发表了《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文化批判》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自1992年以来,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连续3届获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先后四次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获省级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自1998年担任黑龙江大学校长以来,一直努力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以个性培养为核心的多元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国际化教育战略、创业教育等项改革。近几年,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01年教育部对全国35所大学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黑龙江大学获得优秀。2002年,黑龙江大学还被教育部列入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

  衣向东 中国当代青年作家,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1982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战士、通信员、文书、招待员、饲养员、报道员、新闻干事、文学刊物编辑等职。自199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正门哨》至今,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我是一个兵》、《老营盘》、《过滤的阳光》等,长篇小说《一路兵歌》、《在阳光下晾晒》、《牟氏庄园》,长篇报告文学《首都卫士》等。同时还编写了《我们的连队》、《东西南北兵》等多部电视剧。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政府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

2016年12月,入伍3个多月的郭豪第一次参加冬季野营拉练。走在贺兰山麓寒风中,郭豪面带微笑。

车出昆仑山,沿青藏公路一路疾驰,记者终于在8月2日早晨赶到格尔木市殡仪馆,参加士兵郭豪的葬礼。

早早守候在遗体告别大厅的官兵们神情悲痛,遗像上是一张充满稚气的瘦削脸庞,灵动的双眸凝视着前方。遗体安放在水晶棺樽内,上覆鲜艳的八一军旗。

2018年7月30日,高原演习场上,西部战区陆军某旅上等兵郭豪和他的战友向海拔5008米某高地快速穿插。突然,郭豪侧身倒地,失去知觉。战友们紧急给他吸氧、掐人中,卫生员给他服速效救心丸、做心肺复苏。之后,直升机又把他转运到野战医院全力抢救。高寒缺氧所造成的心脏骤停,无情地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虽是盛夏,早晨的格尔木仍有阵阵寒意,连绵的昆仑雪峰在晨霭中若隐若现。

10时30分,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副政委岳嘉宣布:郭豪同志追悼会开始。几十名官兵异常悲痛,在心底默默哀悼,脸上本已干涸的泪痕又添新泪。他们是从全旅选出的官兵代表,战友们都想送郭豪生命的这最后一程,但因任务需要不得不坚守战位。

敬礼!官兵代表步履缓慢而凝重,依次走过郭豪的遗体,将手捧的鲜花轻轻放到水晶棺盖上。环顾至遗像前时,再次敬礼,和郭豪作最后的告别。

自知昆仑险,勇把天路攀。郭豪的牺牲,让战友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生命禁区”青藏高原的残酷。黑色挽联上“献身国防酬壮志,为国捐躯留英名”的白色大字,是战友们对郭豪最真挚的敬意。

“牺牲前,他还在照顾我。”同班战士潘应澳泣不成声。他是班里的机枪手,体能素质弱。行军时,郭豪主动用自己的步枪换过潘应澳的机枪。这一换,郭豪肩上多出近4公斤的负重。

潘应澳睡在郭豪的下铺。他记得,上高原驻训后,郭豪替有高原反应的战友站过哨,背脚踝扭伤的战友上过厕所。最后一次执行穿插任务,也是郭豪主动争取的名额。

“班长,我必须去!”郭豪主动请战的场景,至今仍在班长刘亚江眼前浮现,他不忍拒绝目光坚毅的郭豪。从新兵到老兵,无论是训练任务还是公差勤务,郭豪总是第一个打报告,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千里迢迢从陕西咸阳赶来,郭豪的父母早已哭成泪人。郭豪本来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要退伍了,他们很快就能见到久别的儿子,当面听他讲那些从军的故事。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郭豪的猝然离去。

“他是为国家、为军队牺牲的,你们不必自责。”面对官兵们“没有照顾好郭豪”的歉意,郭爸爸、郭妈妈抹着泪水说。

追悼会结束后,上等兵杨豪独自站在郭豪遗像前,久久不愿离去。和郭豪同年入伍的他,要给郭豪讲讲那段没有走完的几公里路。“爸,妈,我名字里也有个豪,以后我就做你们的儿子!”郭爸爸、郭妈妈和杨豪紧紧相拥,任泪水肆意流淌。

郭豪的遗体火化后,战友们把他生前的帽徽、肩章、臂章一并放入骨灰盒。战友们整齐列队,双手托举郭豪的骨灰,郑重地登车启程,他的骨灰将被安放在青海省西宁烈士陵园。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一位战友听闻郭豪牺牲的消息后,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诗句:“你的魂灵与昆仑同高/你的英名被永久传悼/你将化作莽野上的沙土/成为演兵场上最强有力的基石/你将化作高山上的雪莲/成为生命禁区最富生命力的律动……”

19岁的他,倒在冲锋的路上

——追记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上等兵郭豪

■魏宁邦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相双喜

8月17日,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三营七连的大帐篷里一片肃穆。在全连官兵的目光当中,指导员于亚东把捧在手里的一张半身照片,贴进了被称作“红色家谱”的连队《光辉史册》。

在照片下方,于亚东用自己最标准的字体写下了一段说明:郭豪,我连一班上等兵,19岁,陕西乾县人,2016年入伍。2018年7月30日,在高原演习中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牺牲,把自己的光荣和梦想永远留在了冲锋的路上。

在连队史册中,还有另一张照片。这是那次任务出发前的合影,画框中,七连的官兵们笑容灿烂,完全看不出战斗之前的紧张。拍下这张照片后,郭豪和战友们一起踏上了那条通往打赢的道路。

他的生命停留在了19岁,他的身影定格在了冲锋的路上

7月30日上午,在待机地域宿营一夜之后,七连官兵整装出发。平均负重20余公斤的他们,要徒步行军10余公里,翻越3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地,直插“敌方”指挥所。郭豪所在的火力组被编入了主力攻击队。

这是郭豪第一次到高原驻训,第一次来到离天空这么近的地方。接到穿插任务时,他和全连官兵一样兴奋。在全旅20多个连队中,只有2个获得了参加这次任务的机会。

9时许,官兵们向海拔5008米某高地发起冲击。此时,郭豪毫无征兆地斜着身体倒在了地上。卫生员、连队干部陆续赶到,战友们呼喊着他的名字,没有任何反应。

卫生员立即进行抢救。身负任务的七连并没有停下脚步,不少战友匆匆看了一眼就继续前行。他们以为郭豪只是训练太累晕倒了,休息一会就会赶上来。

随后,郭豪被直升机后送至医院。尽管医护人员尽了全力,依旧没能挽留他年轻的生命。

几个小时后,七连官兵完成了穿插任务并到达了目的地。此时,他们才得知郭豪牺牲的消息。

郭豪的猝然离去,给战友们留下了太多的思念。大家多想能有机会和他说一声再见……

“这次山高路远任务重,要不你们后留吧!”接到穿插任务后,副班长汤本恒就跟郭豪在内的几位年轻战士开起了玩笑。

“就是爬我也会爬回来。”郭豪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话茬。

一路上,他带着两名战友装载物资、搭建帐篷,直到牺牲前夜还在担任岗哨。然而,他“爬回来”的诺言最终没能兑现。

出发前,郭豪还悄悄去找过上士陈云辉谈心。

面对老班长,郭豪敞开心扉,自己在尖刀班的成长进步、和战友相处的点点滴滴都不讳言。这样的情况,陈云辉并不意外,因为距离郭豪退伍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些心里话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听得到。

“休假了一定来看我,等着你。”分别时,郭豪留下的这句话,现在成了陈云辉隐隐的痛。

“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

“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今年6月13日,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组边防军人的同时,郭豪写下这句话,被杨小军等几个战友转了个遍。

郭豪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并同时将其写在头盔内侧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那时,单位刚刚接到高原驻训的命令,连队官兵一时议论纷纷,没有经历过这样任务的新战士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鼓。但是看到郭豪转发的文章和这句话后,大家打消了心中的不安,反而对高原驻训有了些许期待。

在整理遗物时,杨小军在郭豪的头盔内侧又一次看见了这句话,他潸然泪下。在他的记忆中,郭豪身上总有一种紧迫感。郭豪总是说,当兵就这么两年,要在这两年里把当兵所有的事都干了。

去年12月,这个旅选拔维和分队队员。郭豪一听说就跑去找时任代理排长的杨小军。

“维和分队是淘汰制选拔,咱们连10个人参选,你自己算算能排到第几?”考虑到郭豪的整体素质在连队不算拔尖,杨小军只好以难度大为由打消他的想法。

“我只要去了,就肯定会留下来。”郭豪没有就此罢休。他又找到连长,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连长最终准许他参加选拔。在强手如云的集训队,郭豪凭借扎实的训练,第一周就被评为先进个人。没想到,后来任务取消,他的维和梦只能暂时搁置。

在杨小军眼里,郭豪就是这样,不问苦累一直向前。

今年年初,由于考学、集训、休假等原因,全排只有郭豪一个上等兵在位。

一次战斗体能拉练,炊事背囊谁来背成了班里的难题。这个背囊里米面锅灶一应俱全,但是重量比两个人的加起来都沉。

眼看就要出发,郭豪站了出来,他说:“我来背吧!”全程30公里,直到武装奔袭的时候他才落在了后面。杨小军停下来等他,他却强撑着微笑说:“班长,我跟得上,你看好大家就行。”

“他不是最优秀的士兵,但是一直在进步”

这两天,每次点名都会让连长梁东心如刀绞——站在他面前的队伍少了一张年轻的脸庞。

“跟同一批来的新兵相比,他的体能相对弱一点。投手榴弹,动作不行,也投不及格。”在梁东的讲述里,郭豪还是那个瘦小的新兵。

起初,各项成绩落后的郭豪,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在列兵的一年当中,郭豪长高了7厘米,个头超过了连长。

他每天的训练量都会比别人多,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每一次他都会笑着说:“我没事,还能练。”

“如果只分给我一个列兵,我就要郭豪,因为他肯练。”新兵下班时,体育专业毕业的班长陈云辉看中了郭豪。在他的记录中,下连后3个月,郭豪的训练成绩有一个“陡坡式”提高。

在陈云辉带领下,早起加练成了郭豪的生活常态,3公里越野不及格就不停加练,手榴弹扔不远就反复练动作、练臂力……很快,班长制订的训练计划已不再能满足郭豪的“野心”。

“班长,从明天起跑5公里吧!”郭豪的自主加压让陈云辉感到欣慰。在郭豪坚持下,他的训练量从3公里最后逐渐增加到了8公里。

“这小子就是不服输,看到别人成绩好被表扬,自己就坐不住了。”陈云辉说,每天午饭前,郭豪都会自己跑去加练单杠……

经过一年的努力,郭豪把自己送进了尖刀班。对于他而言,这是连队官兵的认可,是一份荣誉。采访中,郭豪前后两任班长对记者说了同一句话:“他不是最优秀的士兵,但是一直在进步……”

初秋的高原,晚上已是寒意浸骨。郭豪的印记还留在一班的每个角落,他的床铺上,叠放整齐的大衣被捏出了棱角,鼓鼓的背囊仿佛仍然在等待着他再次出发。

新的演训任务已经到来,七连的官兵们又一次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当中。在战友们的心中,郭豪还和他们在一起……

总有一种离别令人泪湿衣衫,总有一种感动因平凡而崇高。“八一”前夕,在冰封雪裹的昆仑之巅,我们以使命的名义,送别一位名叫郭豪的士兵。

19岁,他的青春刚刚开始;不到两年的军龄,还没度过自己第二个建军节,他就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哀伤、惋惜、不舍……这个青春而可爱的战士,抱着“海拔高士气更高”的血性,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化为一座丰碑矗立在“生命禁区”青藏高原之上。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守护和平的日子,军人的牺牲又岂止在战场,“视使命高于生命”的共和国军人又岂止郭豪一人?勇救群众的抗洪英雄刘景泰、魂撒异国他乡的维和战士申亮亮、逐梦海天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以来,牺牲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就有近百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有战友在悼念郭豪时写道:“世界之所以繁华,是因为有人在守护荒凉。”的确,选择了军人的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奉献,就注定要直面生死考验。在硝烟弥漫的演兵场,在远隔万里的维和战场,在抢险救援的拼搏现场,面对使命的召唤,中国军人义无反顾奔向高寒缺氧的雪域,奔向子弹横飞的战地,奔向死神咆哮的火海,奔向余震不断的险境,用一次次的“最美逆行”,诠释着军人的担当和价值,注解着家园幸福安宁的来之不易。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回望这一个个牺牲的面孔,他们都正值色彩斑驳的青春年华,他们的名字也都质朴无华,但他们以青春之躯撑起民族之脊梁。青春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牺牲和奉献;青春不只有激情飞扬,还有铮铮铁骨和热血流淌。“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丰富它的内涵,提升它的质量。”余旭、刘景泰、申亮亮、张超,还有今天的郭豪……他们把满腔热血化作军人的忠诚,书写出了生命的不朽。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当郭豪在雪域高原倒下时,他的战友们依然在“生命禁区”奋力拼搏,挑战极限;当余旭、张超喋血长空时,更多的战友们在驾驭战鹰振翅飞翔,搏击蓝天。

军人即便倒下,也要向着胜利的方向,也要保持冲锋的姿势。中国军人肩头担负着千钧重任,也从来不会因为牺牲而放弃冲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依旧在孤寂边关默默坚守,依旧在练兵场上枕戈待旦,依旧在灾难来临时纵身向前,他们的热血始终为民族安危而沸腾,他们的忠诚必将为祖国擎起一片和平的天空。

我想知道我的姓属于满族哪个旗。祖先可能是谁。现姓衣。谢谢各位

  衣姓起源  据衣氏族谱记载先世相传为尚衣局官,故因衣赐姓。衣姓目前在山东栖霞市有一部分,比较兴旺,有“先有衣马营,后有栖霞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