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园里物事】 麻园
麻园里地理 和中国农村的许多地名一样,西贝山村的麻园里是一个似是而非又无法考证的地名。父亲曾做过村里的财务员,我问过他,他说叫码远里,世代的账簿上都是这么记着。对于这个叫法我很质疑,认为叫码远里不够确切。父亲解释说码远里是以我家所住的圪塔院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离我家只有码远的意思。据我了解,我的先祖起初是在村里的另一处住着,圪塔院是后来的产物,在我们那里码远的叫法并不通行,而且我们的远祖起名很“象形”的,甚至很诗意化,他们不会将一个抽象的词生硬地安置在地名上吧。
关于麻园里,我起初想象过马塬里或马院里。黄土高原的“塬”很多,但这个地形不属于塬,据《贾氏家谱》记载,我的先祖大概是清末民初迁入,他们很可能是西贝山村的缔造者,事实上贾姓也的确是这个村子的“望族”,而麻园里又是很阔气的地方,马姓曾住这样要地也不大可能。至于饲养马的院子里就更说不通了。西贝将之命为麻园里也不是子虚乌有,凭空捏造,记忆中那里确实种植大麻子(听大人讲大麻子油专门供飞机用的,大麻子在我们的眼里很神秘,何况这种植物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大约六七岁时,一个黄昏,我在村子里晃荡,陡然看到一只狼,于是便慌忙扎入了大麻子地里。大麻子的果实被长满刺的球球儿包裹着,我想狼也怕扎吧。大麻子长得很高,钻进去不用矬身就可以将我彻底淹没。地里散发着刺鼻的青草味,还有怪怪的药材味道。其实那时的大麻子地已经萎缩成很小的一块了,大部分地方被砖窑和院子侵占了。
农民喜欢在最好的田地建房子,寄托于丰腴土地养得人丁兴旺吧。可以想象,当初麻园里肯定种植着大片大片丰茂的大麻子。从房子结构和砖块的腐蚀程度来看,麻园里的砖窑是西贝山村最古老的“现代化”民居。三十年前,我们村砖房不足三十间,麻园里就占了十间。
麻园里向阳,平坦,前面是沟,后面靠坡,左右是山包,倘不是门前通往山外的那条小路,人们不容易发现这里会有人居住,良好的隐蔽性很符合乡野农人的心理。
麻园里位于村子的东头,再往东是连绵的沙岩,土豆似的大大小小连在一起,大的可以有几间房子那么大,小的比驴粪蛋还小。从石缝钻出的兰芽树像一根一根旗杆,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常常拿着长柄镰刀钩兰芽吃,兰芽像火苗似的蹿腾在枝端,红多绿少,等到完全变绿了,就只能喂猪了。乱石的尽头是村子去往山外的弯角,那里矗着一棵古槐,树身被雷劈得仅存半边,焦枯的树皮和树心,稀疏的枝叶像刻意插在树顶。树的年龄估计比村子老了许多,老得成了精了,成了神了。树根前用石头垒着简易神龛,也不知供着哪路神仙。每每村子里死了人,遍身素白的孝子们昏夜拄着柳木棍子来到这里送灯,晕黄的煤油灯从棺材前一直摇曳到这里,然后熄灭了,亡者从这里赶赴黄泉。
麻园里西侧是一面陡坡,垂着通往山背后的羊肠路,路上铺满了状若羊粪蛋的小石子,我们常常来这里捡了一兜又一兜,作弹弓子弹和捡石子游戏用(贪婪得直将口袋撑成滚圆的猪肚皮)。房顶上覆着一层青草,像韩国草,又低矮整齐得如同电推子修剪过一般,寸发似的根根直立——村里人没见过足球,实在荒废了一个天然的足球场。房顶紧连一面斜坡,长着沙棘、狐狸刺,钻到它们的根部找蜗牛玩,有时候会发现一窝斑驳的鸟蛋,还温热着呢。最热闹的是撞到野兔,一颠一颠地在前面跑,我们大喊大嚷在后面追。兔子前腿短后腿长,上坡劲足,跑得利落,下坡就不行了,翻滚得像个绒团,只好侧着身子跌跌撞撞。蛇,也会碰到,但很少,昂着头咝咝地对着人吐舌头。粗长的绿蛇,不必担心;草蛇,毒性很小;灰蛇千万不能打,神蛇;七寸蛇最怕,剧毒,喷出的蛇液会毒瞎人的眼睛。
麻园里的十间房子被一堵砖墙隔成两座院子,西院没有院墙,房子更破旧些,东院有围墙和门楼。门前一棵杏树,夏天是屏风,冬天可以透过树枝望沟那边如伞的白皮松——比黄山那棵迎客松漂亮多了,可惜长得不是地方。
东院的东侧蹲着一盘石磨,石磨四周种着洋姜,青翠碧绿的秆比高粱还高,根部藏着生姜一样的果实。常常是父亲扛着锄头,我拎着竹篮到这里刨洋姜,它可以腌菜,小孩儿更喜欢生吃。稍高处有一棵核桃树,父亲在那里用射过一只鹞鹰,第二次瞄准了一只乌鸦,没中,子弹发着怪叫擦过它的耳朵飞向了那堆岩石,然后在石头上腾起一团烟雾遁入我的记忆。
杏树·榆树
当春天的太息野雀似的在西贝山村的旮旮旯旯里踅游的时候,麻园里杏树的青春美丽痘在皎皎的月光里扑突扑突挤满仍僵直的枝头,然后又在明媚的阳光里爆米花似的炸开。村里的人总是不经意间发现那棵高大的杏树突然变得如霞似雪。缤纷落英过后,青色的杏子开始款款显出身来,按捺住兴奋,似乎一张扬就会被寒风所欺——这时候的春天还是很无奈的。
孩子们的眼睛最贼,鼻子最馋。哪怕只一瞟,就知道哪片叶子底下窝着一颗骚动不安的果子,哪怕只一嗅,就闻到哪片叶子后面氤氲着一团杏子香。即使只有一袋烟的工夫,孩子们也会像受惊后的蛇一样将身子缠在杏树上。
杏树当初长在一面斜坡里,麻园里后来平整院子的时候用一面石墙裹住它的半截身子。杏树是前倾着身子往上长的。我们小心翼翼探下去,然后踩着它的干往上爬。杏树有一枝伸在院子里,只有小树可以顺着树枝爬到树上去,并且将身子在树间荡来荡去,简直有点惊心动魄,眼花缭乱,为此赢得不少粉丝。山杏儿有着杏花般的容颜和娇喘,我们做梦都想和她好,可她偏偏喜欢不顾学习只会上树的小树。杏树下不远处有一孔弃用的土窑洞,有一天他俩正在那里说悄悄话被人撞见了,我们还结群愤愤地去寻找他俩的“罪证”。
不仅有土窑,树上还是一席花草毡子,翠绿的拉拉藤,绛紫的韭韭花,浅灰的蒲公英,蓝色的鸢尾花,金黄的金盏花,斑斓的蝴蝶花……每个季节都有抽华吐萼的,从春到秋,将日子像蚕丝一样抽得老长。山里其实最不缺的就是花花草草,还有千千万万叫不出名字的,即使与花为邻,农民又能识得几种呢?真想知道它们的名字!这些花草素面朝天,小家碧玉,本真得可爱,色彩并不大红大紫,味道或许还有些臭。“薰莸不同器”,但“薰莸同坡”,大地给予生物的永远是宽容。
山里的春天似乎在一场杏花雨中匆匆退场了,接下来是夏天粉墨登场。西贝山村夏天的空气中飘荡着繁杂的果香,而杏子香是最迫不及待的,当麦子在金灿灿的睡梦里成片成片躺倒田野里的时候,麻园里的杏树就要临盆了,丰茂的绿叶已遮不住金黄的杏儿。站在最高处的,黄里透着红,似乎激动地想往下跳,但又觉得害怕、害羞。
山东莱西莱阳贾氏宗族字辈:“喜,连,绪,风,乐,秀,同,于。莱阳大店村:始祖贾甫,进 瑞 世 享 先 君 德。莱西市:武备始祖 大公,于元顺帝三年有无锡迁入莱西。辈分字为:绍,丕,乐,寿,同,从21世依次为:汝,善,生,成,德,光,宗,耀,祖,昌。”
山东淄博贾氏字辈:“文行遗序作述衍生应执斯传相本成宗”。
山东临沂贾氏字辈:“文贵应宗儒公秀克廷殿玉中学瑞俊彦翔鸣恩厚启运传荣仁智义信怀敬福增永玖振兴继世圆善余庆建基恒远常隆”。
山东莱芜贾氏字辈:“桂乐庆同心爱修德”。
山东章丘区高官寨街道单家村马庄贾氏字辈:“玉春延兴光,宗(金)庆昭祥,继现繁良”。
“贾姓”的来源介绍:
贾姓出自殷商末期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有关远古贾国的情况,历史上仅有如此记载:殷商时代,现在的山西省贾乡一带有贾国。
在曲沃晋侯墓出土的玉器铭文上,有“西伯与唐人弘战贾人”的记载,说明在周灭殷以前,周文王姬昌为了扫除灭殷商道路上的障碍,分步骤逐个铲除殷商周围的依属方国,曾联合唐人弘攻击贾人。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四川阿坝贾氏字辈:文万起登应,良士得挺如,思元开正学,壹品孝为先。
山东淄博贡氏字辈:文行遗序,作述衍生,应执斯传,相本成宗。
山东临沂贾氏字辈:文贵应宗,儒公秀克,廷殿玉中,学瑞俊彦,翔鸣恩厚,启运传荣,仁智义信,怀敬福增,永玖振兴,继世圆善,余庆建基,恒远常隆。
河南内乡贾氏字辈:大中之正走德直。
辽宁北镇贾氏字辈:连永国恩明,文德庆长荣,显耀芳廷柱,秀润方春生。
河北沧州贾氏字辈:恩荣肇启,世泽常延,培承继述,同守义方。
云阳盘石镇贾氏字辈:维文章名国,肇绩载新昌;崇善宗功远,云安世泽长;兴隆由信义,显发本忠良;守正光先绪,祥开永代芳。
安徽利辛贾氏字辈:同邦思爱德,安乐一家人。
安徽怀远贾氏字辈:根本明良,维尚学锁。
在我国古代,地道是一种重要的,作为攻城战术而开挖的地下建筑,即重要的防御工事。
根据考证,我国最早在军事上运用地道战的源于战国时期,比如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等。
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记载:
“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
这里提到的“伏道”,便是地道战术。
当然,古代挖掘的地道,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以及沧海桑田的作用下,如今早已渐渐崩塌、消亡,或者被尘封在地底下不为人知。
不过,话说此前河南洛阳的一位老人,在自家屋内,挖通了一条神秘的古地道,引来了众人的围观,为此而将老人“送”上了热搜。
01事情的起因经过
挖地道的这位老人,名叫贾鹏举,75岁。根据老人介绍,这条古地道在他住的窑洞内,没有被挖掘出来之前,本是被厚厚的积土砖封着,经过了他2年的挖掘,终于将其挖开,使其重见天日。
之后,贾鹏举和女儿、女婿两人,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来清理地道内部,发现其内部结构保留得比较完好,没有坍塌的迹象。
几人经过了一系列的清理之后,才对外公开这秘密。
最后,被老人挖掘出来的古地道,顺着梯子走下去之后,还可以继续前行,据说:
“能连通村里20多户人家,有二三百米长,好多人家里都有入口”。
不过,由于一些住户家里已经不住人,有些房子也已坍塌,走动的人比较少。
加之,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数是老人,上下地道不便,为此前来走动的大多是慕名而来参观的游客。
02 古地道里面都有些什么?
古地道被挖通之后,从贾鹏举家院子穿过,沿着砖砌的小门就能走进去,经过两道门之后,便能看到地道入口。
只是进入地道后,由于空间比较狭窄,高约15米、宽不足1米,只能勉强让一个成年人通过。
地道内的高度,约16m左右,最高处的地方有17m,一般成年男子需要稍稍弯腰躬身前行。
地道入口附近两旁的墙壁上,分布着相对比较小的窑洞。
根据推测,这应该是过去人们放物品的地方,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在里面住人或藏人。
古地道里面的地面,并非平坦如履,而是坡度大,起伏大,地道墙体上也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若是没有照明,行走的人,极可能会被复杂的地形结构绊倒。
(修整过的地道内安装了电灯)
根据当地的老人在小时候听过的故事推测,古地道可能是清朝时期,当时村子里面,比较富裕的家庭,因为家大业大,又遭上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而修建的一个秘密地道,以储存粮食,转移保护财产,又或者藏兵通行,避免被强盗土匪洗劫一空,起到防御的作用。
03 因为古地道而成功申报为传统村落
之后,当地的文物部门,考古专家对地道清理出来的类似于灯罩的瓦片进行研究,判断老人家里挖出的古地道,为宋金时期的古地道。
贾鹏举表示,村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种故、传说及文化经口口相传,村子里的老人,都习惯将村子称为“寨子”。
自从将古地道清理出来之后,贾鹏举觉得自己的村子很有文化特色,周边有古寺、古庙、祠堂以及古学堂瀍阳书斋等。
(古学堂瀍阳书斋)
此外,此前村子里曾出土的一些古物,包括石斧、瓦当等器物,经考古专家研究鉴定,认为是新石器时代、东周的文物。
(村子里出土过的一些石斧、瓦当等器物)
如此种种,让贾鹏举产生了要为村子申请为传统村落的念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瀍阳书斋是为数不多的瀍阳书斋,是清朝著名的进士贾之彦创办的一所不收学费的学堂,主要是为了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为此,这所学堂还被称为“贾公义学”。
(古学堂瀍阳书斋旧址)
最终,申报成功,大阳河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之后,贾鹏举还将自家的一间屋子改成了大阳河民俗博物馆,里面放置了许多他特意收集来的古物农具、瓦当等器物,以及还有贾氏家谱等当地的特色文化内容。
如今,许多人慕名而去参加古地道,而早已年过半百的贾鹏举,依旧热情地招呼游客们,主动地为他们讲解村子的历史文化。且游客们参加寨子村落,古地道皆不收费。
贾鹏举希望,能够将大阳河村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弘扬出去。而博物馆墙上悬挂的那张牌匾,写着的“历史见证,文化传承”八个大字,实际就是贾鹏举的心声写照。
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关注我,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贾氏发源于山西省,先秦时期,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此后,河南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是河南人。两汉时,已有贾氏迁居陕西,如东汉时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贾徽,据说是贾谊的后裔。南北朝时,贾氏继续外迁。北周、北齐都有贾姓族人迁居河北。至迟在东晋就有贾姓族人南下渡江,居住在江浙一带。五代时贾氏有人迁居福建,宋朝有人迁居四川。可见,唐、宋时期,江南的许多地方都已有贾姓居民。贾氏移居海外约始于清代,今新加坡等国有贾姓华侨。
堂号
“至言堂”:汉时贾山博览群书,给朝廷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做比喻,名为《至言》。此外还有“武威堂”
家乘谱牒
山西:平定州东会都贾氏家谱(卷数不清)
辽宁:本溪贾氏谱书一卷
江苏:赣榆贾氏家谱一卷、镇江润洲开沙贾氏宗谱十三卷、常州毗陵贾氏宗谱八卷、常州毗陵贾氏宗谱十卷、无锡锡邑尹城贾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海宁贾氏家乘十卷、东阳真定贾氏宗谱二十三卷、义乌洋川贾氏宗谱十七卷
安徽:合肥贾氏宗谱十四卷、太湖县东乡秦梅园贾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山东:益都贾氏族谱不分卷、楼霞贾氏族谱世系考一卷、黄县贾氏族牒(卷数不清)、黄县贾氏族谱(卷数不清)、泰安贾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临沭贾氏支谱(卷数不清)
【麻园里物事】 麻园
本文2023-10-12 13:53: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