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第1张

高阳氏

苏章 汉顺帝时人,官翼州刺史,其子孙居于赵州,世称赵郡苏氏

苏味道 唐武则天时人,官至宰相,后为眉州刺史,一子居眉州,眉山苏氏至此始

苏怙 (李氏)

苏皋 (宋氏)

苏序 (史氏)

——————————

↓ ↓ ↓

苏澹 苏(杨氏) 苏洵 (程氏)

—————————————

↓ ↓ ↓ ↓ ↓ ↓

长女 二女 幼女 长子 次子 幼子

早卒 早卒 八娘 早卒 苏轼 苏辙

| │ │

适程正辅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史氏

高阳氏:颛顼帝,黄帝之孙,国于高阳。

苏秦(?—前284年):战国时洛阳人,为战国联合六国抗秦纵约长,佩六国相印,使秦国 15 年不敢侵略六国。

苏武(?—60年):西汉杜陵(今西安)人,屡次出塞,击匈奴立大功,封平陵侯。

苏颂(1002—1101):北宋贤相、科学家。

苏涣(1001—1062):北宋时人,苏轼伯父,所官之处,为民办事,称为循吏。

苏迈(1059—1112):苏轼长子,有文才,但无文集留世。曾入仕,但因系苏轼之子,未受重用。

苏过(1072—1123):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苏轼第三子即幼子。跟从其父苏轼贬惠州、迁儋州。苏过擅属文,有“小苏”之称(因苏轼为大苏),所作有《斜川集》20卷。

苏符(?—1156):南宋时人,苏轼之孙,曾任礼部尚书,有文才,被苏轼称为“作诗孙”。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两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苏雪琳:(1897—1999),祖籍安徽太平县,出生于上海,台湾著名女作家。

苏定强:学部委员,著名天文学家。

伏氏图腾释义

释义伏,“伺人也”。即守候之人。“伏”的甲骨文如一个人屈着身子在等候。金文则在人旁卧着一条狗,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伏”的本义。

起源源于风姓,上古太昊伏羲氏的后裔,以先祖名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见巨大的脚印,好奇地踩了一下 伏羲氏简介 ,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 伏羲氏简介 ,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

得姓始祖:伏羲

始 祖 地:河南淮阳

郡望堂号:济南、太原、高阳;藏授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35位/约143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不详

现存家谱:6部

伏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尚义,山东临沂,山东昌乐、东平,辽宁清原,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扶风,甘肃天水、永登、徽县,贵州普安,云南河口,湖北黄梅,湖南汨罗,云南陆良县马街镇汤官箐村,河南省民权县伏庄,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办事处王家屯村,四川通江县至诚一村、四川省仪陇县果山乡高堂河村3组、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坡里村、大湖村,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宿迁市宿城区桃园村,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淮安市涟水县胡寨村,云南省曲靖、文山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临沂兰山区至今仍保留有伏家巷。汉族、僳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西汉有伏胜;南朝梁有伏迁;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唐代有伏适,医家。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 太昊年间 伏羲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清朝初期学者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后,才得到这些苗族的传说。按 苗族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在伏羲氏的苗裔后代中,有的用先祖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氏。伏氏同时也是宓氏,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源流二

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名人 侯植,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俟伏侯氏,在《北史》中称作“俟伏氏”。后来侯伏氏跟从魏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再次改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了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侯伏氏、贺屯氏这两支族人中大部分改为伏氏,也有部分贺屯氏改为贺姓。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都被融入汉族,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或乞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伏不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伏不齐,公元前521/502~?年待考,亦称宓不齐,字子贱,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伏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在史籍《史记》中说他小孔子三十岁,但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则记作“小四十九岁”。在伏不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因称伏氏、宓氏,后多称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西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伏侯龙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姓氏集》中记载:“后周时有大将军伏侯龙恩。”伏侯龙氏,属于古西羌民族的一支,在鲜卑拓拔部侵占西北地区后,曾长期被拓拔部所控制。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伏侯龙氏亦随之改为汉姓伏氏。北魏孝文帝病逝之后,北魏王朝大乱,许多鲜卑、慕容、氐、羌民族又纷纷改回原姓。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影响深远,很快,北方少数民族以鲜卑、慕容二部为代表,迅速融合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姓氏的汉化仍旧因循下去,伏侯龙氏不但依旧改为汉姓,而且在宋朝以后还分衍有伏氏、龙氏、侯氏三支。

源流六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阿至罗国国王阿伏至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伏罗氏,全称为阿伏至罗氏,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阿至罗国的国姓,出自其缔造者阿伏至罗,汉史简称其为伏罗氏。在史籍《魏书》中记载:“阿至国王姓伏罗。取汉姓伏氏。”阿至罗国,为古突厥语,汉称就是高车国,是南北朝时期匈奴民族西部分支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所创立。

在此次战役之后,不少故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而返,留居于中原内地,以先祖之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姓,称伏氏、罗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发展历史

伏羲、伏不齐(宓不齐、宓子贱)。即太昊,风姓。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胜:伏义之后子孙以为氏,颜氏家训书谥汉世所立单父东,门子义碑云济南伏生即子义之后胜为泰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因壁藏之至汉文帝时年九十馀以二十九篇授太常掌故黾锗,术宠古文尚书序云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是为今文之学史,记汉书儒林有传。是为山东伏氏始祖。

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四位门阀。

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妃

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

字子贱。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 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

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

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

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汉桓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

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

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

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

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

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平昌郡:即顿邱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顿邱,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分淮阳置顿邱郡,县属焉。”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国(约公元五世纪),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顿邱,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安丘县:汉朝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部。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安丘堂:以望立堂。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贱,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朝以后,伏生扒开墙壁,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二十一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在汉文帝执政时期,他已九十多岁了,汉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错逐一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字辈

山东临沭伏氏字辈:“敬丙再庆祥开广圣传”。

湖北黄梅伏氏字辈:“昌维永正精守堂章”。

伏氏一支字辈:“张都昌腾建光卿云震桓典彪”。

宿迁洋河伏氏字辈:12-41世辈分:锡树法焕培,方知浩运泰。登高思建立,宜从作述来。共创伟大业,千秋广贤才。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六言通用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七言通用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八言通用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现如今离婚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对古人的生活的想象,似乎是会觉得,古人想要离婚,尤其是女子想要离婚,应该是非常难的事情了。毕竟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而且经常听说男子休妻,却很少见到女子休夫或者离婚的,这恐怕只有在小说里面才会存在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福康公主,她即便是自己身为公主,却也还是对自己的婚姻无能为力,想要离婚却一直办不到,为何她身为公主却还这么难?是因为宋朝时期对女子离婚有什么要求吗?

1从连夜回娘家到奉主无状

关于福康公主的婚变,最易找到的记载是《宋史公主传》。内容大略如下:

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应为梁怀吉)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驸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显然,当时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关系非常恶劣,以至于福康公主某天半夜奔回皇城,叩门告屈,驸马惊恐,主动请罪。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续长编》),这事发生在嘉祐五年九月的某一天。

但是,谏官、御史的关注点全不在公主受了什么委屈至于半夜跑回娘家,而是抓住宫门夜开这件事不放,或认为公主和宦官的关系有失谨慎,最终处分了公主身边的一众宦官。根据《宋会要辑稿》,这一事件以后,公主的内侍都被换成了年长谨慎者,并且不准与驸马过多接触,这也算是保护公主的方式。但是,事实是公主与驸马依然数年不复协。宋仁宗只好再次下诏,使李玮到外地做官,又降了公主的封国,同时将公主隔离在内廷,两人似乎是分居不分家。

奇怪的是,之后一段时间,李玮又被召回,仍然做他的驸马都尉。公主一度下降的封国等级,也在英宗、神宗年间得到了提升。看起来这件事似乎得到了平息。然而,到了熙宁三年,福康公主突然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而李玮被贬陈州,罪名是奉主无状——事情就这样以福康公主的不幸死亡画上了句号。而奉主无状四字,则会让人联想李玮是否虐待了公主。只可惜,《宋史》里没有留下更详细的记载。

2司马光:是公主的错,然后他们离婚了

至于《续长编》对福康公主婚变的记载,大段内容摘抄自司马光的私家记录《涑水纪闻》。

宋朝的士大夫多有做私人记录的习惯,现在一般称为笔记小说。这些记录有纪事为主的,如司马光《涑水纪闻》;有日记,一般称为日录,如王安石《熙宁奏对日录》;有读书笔记,如洪迈《容斋随笔》;还有游记,如陆游《入蜀记》;也有平生手泽,由他人编辑成笔记形式,如苏轼《东坡志林》。和今天的人写作博客文章相似,这些笔记都为当时发生的事留下了痕迹。虽然号称是私人记录,但是有很强的公共性质,写作的目的就是使之流传。

在《涑水纪闻》里,司马光对公主婚变之事做了详细记录,并写下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司马光认为,两人失和,首先是公主看不起李玮,玮貌陋性朴……(公主)自始出降,常以庸奴视之。又因为公主身边小人——主要是公主的乳母韩氏——的挑拨,关系更加恶劣。梁怀吉等内臣是公主身边的旧人,公主非常宠爱他们,一次公主和他们一起饮酒,被李玮的生母杨氏看到,公主发怒,出手打伤了杨氏。因此才引起了外界的喧哗。

司马光还记载,由于朝廷将梁怀吉贬到了外地,引起公主的激烈反应,或欲自缢,或欲赴井,或纵火欲焚第舍,这都是为了胁迫皇帝,要求他归还梁怀吉。皇帝不得已,才只能召回梁怀吉。但是公主还是厌恶李玮,从此不肯再进入宅院的内院卧室,只肯呆在客厅里,昼夜都不睡觉,行事如同癫狂:或欲自尽,或欲突走出外,状若狂易。她身边有人将这些事上报了皇帝,皇帝才作出了一系列对公主及其亲信的处罚。

这里,司马光摘录了嘉祐七年三月皇帝所下的制书,其中说,当初是因为公主看起来很聪明,所以才让她下嫁,没想到竟然如此有失体面,如果公主不能在别人家安分生活,那怎么能对社会有好影响?(苟不能安谐于厥家,则何以观示于流俗,)于是将福康公主的封国由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而安州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改建州观察使,依旧知卫州。

司马光还提到,公主回到宫禁中生活之后,皇帝多次派人安抚李家,并且赏赐重金,传话说凡人富贵,亦不必为主婿也,于是李玮的兄长李璋上书,托称自己家配不上公主,希望离婚,皇帝就允许了他们离婚。由于失和是因为公主的过错,所以没有处罚驸马。

总之,按照司马光的记载,一切都是因为公主宠爱内侍,不尊敬夫家,并且受到了奸人的挑拨。至于公主与李玮的离绝,也是仁宗暗示,由李家提出,仁宗允许。

看起来,一切都由公主挑起,以皇帝申斥公主结束,都只是皇家内部的事,仁宗也留下了深明事理的形象。

不过司马光没有提及的是,仁宗皇帝的立场本是偏向公主的,当时处罚公主,是群臣围攻之下无奈的结果。而围攻公主的领袖,正是身为谏臣的司马光本人。

3被围攻的公主和铤而走险的母亲

当时群臣围攻公主的奏状,被集中收集在《宋名臣奏议》中。由于宋仁宗天性宽仁,欣赏直言敢谏的大臣,所以当时的言论环境非常自由,大臣们批评的矛头可以毫无顾忌地对准皇室乃至皇帝。在这个事件中,没有一个人指责驸马,所有的大臣都将矛头指向了公主乃至皇帝。

在婚变事件中,言官对公主的控诉点,起初主要集中在公主深夜入宫,夜开宫门,破坏了皇宫门禁制度。一系列弹劾之后,皇帝将公主的骄纵归结为身边内侍的教唆,因而把公主身边包括梁怀吉在内的内侍都贬去他处。不久,仁宗因为公主的反抗而不得已召回梁怀吉,此事被言官发现,又掀起了新一波的弹劾浪潮。

时为谏官的司马光是这几次弹劾的主力军,他先写了一篇奏状,将矛头指向公主身边的宦官,认为皇帝不该为了安抚公主而召回宦官梁怀吉与张承照,这些人罪恶山积,当伏重诛,皇帝宽容,将他们放走,朝廷内外的舆论才平息,现在才几个月又召回,人言可畏,不利于管教公主,也不利于皇帝的名声。针对公主的种种失控举动,他还援引前朝的故事,暗示公主有这样的举动,一定是受到了身边人的挑拨,要皇帝应该效法前人,重罚公主身边的小人,以管教公主。

过了几天,司马光意犹未尽又写了一篇奏状批评皇帝对公主的教育,文中将太宗之女献穆公主与福康公主对比,阐述公主教育的重要性。献穆公主就是剧中已经登场的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北宋国初大将李崇矩之孙李遵勖(有说法认为他是济公的先祖),但她成婚后贵而不骄,从未嫌弃夫家,而是生活俭朴,尽力相夫教子,温顺而不妒,最终得享令名,司马光认为,与太宗相比,仁宗没有教导好公主,使她养成了骄纵的脾气,对此事是有责任的。

之后,李玮降职外任、李玮的生母杨氏搬出公主府第的命令下达以后,司马光又站出来,坚决反对让驸马外任。他奏道:皇帝你让李玮做驸马,本来是为了给李家施以恩宠,皇帝你当初就尝过母子分离的痛苦,现在怎么害得李家母子分离?驸马如果有过错,公主也应该被降罪!这里说到仁宗让李玮做驸马,是为了弥补仁宗不能奉养生母的亏欠,这一点在众多史料中都提及,也是当时朝中大臣所共识。这确实是针对仁宗的一记杀着,终于促使皇帝作出了申斥公主的决定。

围攻公主的不止司马光一人。当时的左正言王陶、殿中侍御史吕晦、知谏院唐介、监察御史傅尧俞等等,都参与过对公主夜开宫门、皇帝驱逐驸马、召回公主内臣的弹劾。对于皇家的这次挑战,成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光辉往事。司马光为吕晦撰写墓志,特别提到了吕晦弹劾过公主这件事。而苏轼撰写关于司马光的重要传记《温公行状》时,也特别提及了司马光弹劾过公主。可以说,仁宗朝的这些名臣,几乎都将冒犯龙颜、攻击公主,当成了自己不畏权势、敢言直谏的勋章。事实上,这群大臣豁出一切地帮忙管教公主,并不是真的心疼驸马,而是想要借挑战皇帝私情之机,促使皇帝成为他们心中的符合儒家典范的明君。

在群臣的炮火下,宋仁宗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只有一个人无条件地与公主站在一起,为公主不惜铤而走险,这个人就是公主的生母苗妃。

苗妃是仁宗的乳母许氏的女儿,后来成为了仁宗的妃嫔。据《续长编》记载,公主精神陷入不安定之后,苗妃认为需要拯救自己的女儿摆脱婚姻。她就和另一位妃嫔俞充仪合谋,在公主府安插了亲信内臣王务滋,试图找到李玮的过错,好让公主离开这段婚姻。但是李玮做事谨慎,王务滋毫无收获。王务滋便提出,她们可以向皇帝请求旨意,赐死驸马。

苗、俞两妃子先后两次向皇帝请命。第一次,皇帝默然不答。第二次,曹皇后在侧,见她们开口,便说:皇帝当初让李玮做驸马,正是为了章懿后,这种事怎么能做呢?曹皇后身边的内侍任守忠也在一旁帮腔称是。于是驸马躲过一劫。

也许是苗妃这样出格的举措,让皇帝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终于,事情就发展到了《涑水纪闻》里记载的离婚阶段,但是事情没有结束。当时,正当盛年的司马光对离婚的决定表示无法理解。他上奏说:公主既然已经嫁人,就不能久居内廷,还是应该跟李家人住在一起。内廷不是公主可以久居之地。住得久了,就再也不愿意回到李家了。为了给天下做表率,公主必须和驸马在一起。

此时出来劝谏的也不止司马光一个人,还有之前与司马光一起弹劾过公主的大臣龚鼎臣。他引用《周易》中睽卦上九爻,和宋仁宗说,公主和驸马之间只是婚姻中都会有的小打小闹,以后一定会和好,待其疑亡则志适矣(睽卦上九爻为匪寇,婚媾,对应《象》传中说群疑亡也)。

在这些大臣的要求和预言下,福康公主和驸马似乎真的和好如故了,刘挚为龚鼎臣做墓志铭时,说宋仁宗觉得事情被龚鼎臣说中了,很高兴。这件事就变成了他的功绩。根据《宋会要辑稿》,公主与驸马结束分居,是嘉祐七年十一月三日的事,这场分居一共只持续了几个月。

就在众人都以为得偿所愿,公主与驸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没过几年,就来到了故事急转直下的结局。

4是孝女,还是一个疯女人?

福康公主死了。她与驸马复合之后没有几个月,仁宗就去世了。养子宋英宗即位,不到四年,就轮到了英宗的儿子神宗即位。之后转眼就到了熙宁三年。这正是公主第一次逃回皇城的十年后。正月九日这一天,年仅三十三岁的福康公主——此时已经是长公主了——突然去世。

论起来,福康公主是神宗的堂姑,并非亲姑。但是,神宗的父亲英宗在深宫寄养时,曾受过福康公主的生母苗贵妃的照顾,记载在《宋史后妃传》中。从这层关系来看,他们的关系可能还是比较亲密的。之前的熙宁二年五月,公主曾经向神宗请旨,要更换翰林医官,神宗破格允许了。这一次得到公主死讯,神宗立刻前往公主府浇奠,之后急急忙忙叫来了中书,下达了对李玮的处罚。

这一记录出现在司马光的政敌王安石所作的日记《熙宁奏对日录》中。

据王安石的记载,当时宋神宗说:玮都不恤长主。他说,福康公主生病时,需要服药、看病,李玮都加以阻挠。福康公主死在正月,天气寒冷,她还要拖着病体,自己烧炭取暖,死时脸上可以看到炭火烧伤的痕迹,衣服和被褥上都爬满了虱子。又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宋神宗当时还当着大臣的面恸哭了一场,之后就撤销了上元节的作乐、朝会活动,命令宰辅都去给长公主上香。

这揭开了之前被强行降下的幕布的一角:福康公主和李玮的和好如初,恐怕只是谎言,或者表象。从这条记录,可以知道《宋史》中说李玮奉主无状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福康公主在仁宗死后遭遇李玮的虐待,为什么不再次回到皇宫去?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英宗登基以后,仁宗晚年还在宫中的幼女不得不将宫室让出,给英宗的公主居住。福康公主实际上已经没有娘家可回,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司马光当初说公主不可能久住皇宫,竟然不幸言中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强烈要求公主回到无爱的婚姻中,反而推进了公主的死。晚年司马光记公主事时对此避而不谈,也许是他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

公主已死,需要为公主定谥。这是一个为福康公主翻案的机会。神宗提出,公主是孝女。于是根据公主年少时的孝行,下敕谥号定为庄孝。至于公主的孝行,可能是《宋史公主传》中记载的事:有一次宋仁宗突然不豫,福康公主一直侍奉左右,光着脚向苍天祷告,希望自己可以替代父亲生病。

宋仁宗一生有过数次不豫,字面上是身体不舒服,剧集中表现为疑似心脏病,但可能不是这样。因为这时他往往说出人意料的话,做出人意料的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间歇性精神病。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曾经详细记载过仁宗一次最严重的不豫,是从嘉祐元年大雪的除夕夜里开始的,宋仁宗突然光着脚跑到了院子里向上天祝祷(后来民间传言宋仁宗是赤脚大仙下凡,可能就与这类行为有关),之后一连好几天行为举止十分怪异,甚至指控曹皇后要伙同宦官张茂则杀他。此事引起了很大震动,曹皇后惊慌不敢出面,张茂则险些惶恐自杀,以至于只有几个宫人敢上前照顾皇帝。

但是,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间接否认了福康公主对仁宗的孝行,说福康公主时已病心,一开始根本不知道皇帝有病。如果公主出嫁前就已经发疯,那么不但公主的孝行不成立,后来的出嫁似乎也就成了一场针对李玮的皇家阴谋,这与司马光过去对公主的激烈批评又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宋代确实有多位皇室,包括真宗、仁宗、哲宗、光宗,都曾经有过类似精神失常的记载。如果公主真的也患有偶发的精神失常,那么单从公主的角度来看,这场糟糕的婚姻,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被皇室抛弃在外,强行婚配,又被虐待致死的悲剧,而公主那些骇人听闻的骄纵行为,也许只是一些值得同情的病理表现而已,那么,此前司马光对公主的批评,不就落空了吗?

王安石的记载对公主的悲惨命运充满同情,司马光却总是要揭露公主的种种缺陷,这矛盾的记载让公主在后世的形象变得扑朔迷离。事实上,两人对公主的评价不同,也许和他们的政治立场相关,王安石当时得君行道,正依托宋神宗推行新法,与神宗正是如胶似漆,神宗对姑母遭遇的悲恨,自然会得到王安石的同情。而司马光反对变法立场坚决,加上从始至终参加过当年弹劾公主的行动,对公主本来就观感不佳,此时为了对抗神宗为公主施加的美谥,将她写成病心以否定其孝行,也是一种表达不同态度的方式。

宋代史学昌明,重视史料保存,正史记录过于简单,但还有《宋会要》、《续长编》这些正史的原始记录,大臣文集中的公文、笔记这样的个人记录,再配上墓志、行状等个人传记资料,仍然可以形成一张资料网。尽管由于政治风向加上皇家体面等原因,信息的客观性可能会遭到破坏,但是多种个人记录的存在,仍然可以帮助后来人了解过去。个人记录的不客观,和正史的不一致,几乎是必然的。即使是司马光和王安石这样的史学家、亲历事件过程的见证者,他们的个人记录中也无法避免和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正史的冲突。毋宁说,越是有宏大叙事作为背景,个人记录就越有它的意义。

5不幸的起源:落差极大的婚姻

在福康公主的故事里,公主的遭遇令人同情,群臣的谏议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推动一切罪恶的幕后黑手,那么,这个悲剧是否就无法避免了呢?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回头追溯一下公主不幸的起源。前文已及,这段婚姻是宋仁宗亲自安排,以作为对章懿太后一家人的补偿,这是当时人们的共识。这种补偿的动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宋仁宗要弥补自己孝心的缺憾;另一方面,他也想要借此掩盖李宸妃贫寒的出身。

章懿太后,也就是李宸妃的故事,在《清平乐》中也有演绎,不过对于章懿太后的出身、她和章献太后刘氏的关系仍然交代不够清楚。

李宸妃是章献太后刘氏身边的宫女,兄长名叫李用和。据《宋史外戚传》,李用和年少时极为贫寒,流落京师,靠凿纸钱为生,后来得到了魏王刘美的赏识,才奏补三班奉职,有了个差事。

刘美是章献太后刘氏名义上的兄长,本名龚美。刘氏入宫前,是在民间打鼓卖艺的流浪艺人,就是跟着这位龚美卖艺。皇家为了掩盖这段往事,龚美才改名刘美,封为魏王。他们的刘,也成为了世家大族彭城刘氏之刘,家谱也被改成了名臣之后。

按正史的说法,李用和是被刘美从民间找到的。有观点推测这可能是刘家对李宸妃借腹生子的回报。不过,主编《新唐书》的史学家宋祁为李用和撰写的行状,留下了一条不一样的说法:李用和与刘美有里表,带亲戚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么刘氏、李氏之间应该就没有民间想象出的宫斗关系,李氏自始至终都是刘氏的亲信,她一入宫就因为两家的亲属关系成为刘氏身边的宫女,代刘氏生子可能也在两人的计划之中。这更像一个《寄生虫》式的故事:一个平民女子打入了皇家,之后将自己的亲戚熟人都带进了皇宫中,一起发达。这体现出了平民阶层的进取心。

虽然仁宗亲政后,李用和以国舅身份飞黄腾达,他出身的家族,也变成了高门陇西李氏。但是,来自平民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这些习惯也影响到了李用和的儿子李玮。几乎所有记述李玮的资料,都会说到他朴性朴,这其实是粗鄙的一个婉转说法,就是说他出身卑贱,行为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

仁宗让福康公主嫁到李家去,也正是让自己出身贫寒的母族融入上流的方式。公主与李玮要离婚,仁宗感到难办,也正因此。公主的婚事在公主七岁懵懂无知时就已经定下,当时李玮也只有十三岁,这显然是安排得过早了。仁宗还特别任命国子监的名师王逢为陇西郡王宅教授,给李玮当家庭教师,就是担心他们婚后合不来。可是,对公主的宠爱,加上补偿李家的心情,又让仁宗对公主出嫁一事有了过度关注。

据《续长编》,嘉祐二年六月,仁宗要求将女儿封为兖国公主,并举行册封之礼。册封公主,是为了公主下嫁做准备,本来没有问题。但是行册封之礼,却并不符合宋代的祖宗家法。时为翰林学士的胡宿上书反对,认为本朝之例,册封皇子才有仪式,册封公主没有仪式,甚至之前仁宗册封楚国、魏国两位大长公主都没有仪式,如果要实行仪式,就僭越了位分。另一方面,公主受到册封,公主的母亲苗贤妃也有册封,公主有仪式而贤妃没有仪式,则女儿逾越了母亲,这也不符合礼制。仁宗这一次没有听从胡宿的意见,仪式就按照册封贵妃的规格举行了。

公主下嫁前,由于已经多年没有公主出嫁的先例,众礼官又对于婚礼究竟该怎么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公主下嫁不同寻常婚姻,古礼中以男方家庭为主动方的纳采问名都很难适用,官员们反复研究,最后决定由李家出面,准备雁、帛、玉、马,在皇宫东门举行形式上的纳采之礼。这后来被记载入礼典,成为后世公主出嫁的依据,但是这种仪式本身,就显示了公主和李家的不平等。

在正式出嫁之前,仁宗先为公主进行了册封大礼,一个月后,又为公主正式完婚。官方将公主下嫁称为出降,这个用词无疑进一步强调了公主的屈就。同时,整个婚礼费钱数十万缗,导致后世公主出嫁时朝廷都会为了拿不出相等的婚礼费用而发愁。

一场又一场的仪式,让这场旷日持久的婚礼,在满朝的凝视关切下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表面上仁宗对公主极尽尊宠,但公主被包装得越尊贵,出降带来的落差就越大。这也为公主后来的不适和不幸埋下了祸根。

婚礼三年前,宋仁宗就命人修建公主府第。至和元年(1054)十月七日,当时著名的宦官任守忠主持公主府第奠基仪式,为他撰写祝文的,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祝文说:《礼》崇下嫁,《诗》美宜家。惟筑馆之有初,方涓辰而叶吉。冀百灵之来护,期不日以斯成。尚飨!

引经据典,写出了仁宗对女儿婚姻的美好祝愿,只可惜后来都没有实现。但是对于李家而言,福康公主的到来是一场灾祸吗?恐怕也不是。

南宋有一位高僧雪巢法一,根据他死后的塔铭《长芦长老一公塔铭》记载,法一年少时即气质出众,谈吐不凡,问之,实出章懿太后家,是李玮弟李瑊的后人。法一是因为厌恶家里锦衣玉食的生活才选择出家的。塔铭说当时李家已经俨然成为贵族:承平百馀年,中外安富,而李氏勋戚之贵振天下,筑大第,建旄节,粉白黛绿充满后房,鸣锺列鼎而食。子孙奉朝请者数十人,朱轮华毂,相属于道,由此可见,尽管李玮这一代仍然性朴,及至公主嫁入李家之后,他们社会身份就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李玮的后人又如何了呢?根据神宗朝知制诰苏颂文集中保留的公文,福康公主死前还留下了遗表,为嗣子李嗣徽请官。李嗣徽是从李玮的长兄家过继来的,本名墦,过继之后改名嗣徽。(顺便说一句,福康公主的本名已不可考,《清平乐》原作小说中杜撰了徽柔这个闺名,可能是因为李嗣徽。)由此看来,虽然遭受李玮虐待,福康公主仍然牵挂着李家的子孙,恐怕也不能算作嚣张跋扈,翻脸无情。

这场不幸的起源,可能是宋仁宗试图弥合身份落差的方式。他是一位宽仁的皇帝,对亲情十分重视,但他表达亲情时,却又常常忍不住利用自己皇帝的特权。他想要补偿李家,却选择了公主下嫁的手段,赋予他们皇亲国戚的身份;他想要对公主好,却选择了赋予她逾越一般公主身份的特殊尊宠,反而加剧了公主心中的落差。也许在仁宗心里,先给公主一系列特权和荣宠,再将她下嫁李家,是既对公主好,又对李家好的两全其美之策,然而这最终造成了女儿一生的痛苦。这时仁宗再试图用特权来挽救女儿,群臣便不再依从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光对仁宗不善于治家的批评,也是有其道理的。

隋唐时期,陕西依然是苏氏聚居的大本营,南北朝时期,虽然有苏姓后人向南方迁徙,但是在南方还并为形成有规模的苏氏大族。直到唐代,南方才形成了苏氏的闽派、蜀派、眉派。 苏味道 眉派始祖是苏味道,他原任唐凤阁侍郎后被贬为眉州刺史,这一支苏氏便在眉州(今四川眉州)开支散叶、繁衍后代,在当地形成苏氏眉派,又称眉山派,苏味道被尊为苏氏眉山派始祖。 进入宋代,苏氏家族的子孙人才济济,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成就尤为突出,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眉派三苏缘何称自己为“赵郡苏氏”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因其文名和名望,苏轼一支一直被苏氏后裔尊为眉山苏氏。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在很多时候都自称赵郡苏氏,这又为何故? 苏轼 汉兴,苏氏开始迁徙入秦,苏建家于长安杜陵,他在武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平建候。苏建的后代遂在平陵安家,苏建生三子:长子苏嘉,中子苏武,幼子苏贤。嘉的六世孙苏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苏章,东汉顺帝时期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当地人民,苏章的子孙就在赵郡居住下来了,赵郡苏氏便由此而起。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提到:“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苏味道是河北赵州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他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宰相,后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迁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未赴任就死了,留下一子未能回栾城,故在眉山定居,由此,眉州就有了苏姓。眉山苏派源于河北赵郡苏氏,故苏洵三父子在撰文提款时都自称赵郡苏氏。 三苏可考的祖辈 苏味道[1]—→苏份[2]—→苏瑗—→苏诜(shen)—→苏汝集—→苏泾—→苏钅斤[3]—→苏祜(hu)[4]—→苏宗皋(gao)[5]—→苏序[6][1]苏味道(638311——705721),赵州栾城人(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少有文才,九岁能属辞。与乡人李峤同以文辞知名,被时人称为“苏李。”成人后,苏味道被州里举为进士。及第后,累迁咸阳尉。延载初年(694年),苏味道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元配裴氏,继配刘氏。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苏味道因亲附武后宠臣张易之、张昌宗之罪,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迁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岁。有文集流行于当世。为眉山苏氏始祖(即眉阳派)。 [2]苏份(673311——705721),苏味道第二子。配卢氏,留四川眉山。 [3]苏钅斤(861312——93566),配黄氏(877——93525),以侠气闻于乡闾。生五子,长子苏祈,次子苏福,三子苏礼,四子苏祐,五子苏祜。 [4]苏祜(905514——958730),配李氏,生六子。长子宗善,次子宗宴,三子宗升,四子宗杲,五子宗德,六子宗晁。李氏严毅,居家肃然,多才略,犹有窦太后、柴氏主之遗烈。苏祜与李氏同葬眉山修文镇。 [5]苏宗杲(944724——99468),配宋氏。生子序。宗杲公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与李氏合葬眉山安道里。 [6]苏序(973119——1047511),字仲先,配史氏。简易朴实,与人交往,不择贵贱,摆架子,与乡邻相处融洽,无神主义者。与史氏合葬眉山安道里。其事迹详见于苏轼《苏评廷行状》、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等文献。 苏洵的兄弟和子女 苏轼的子孙及后代定居地 苏轼有三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幼子苏过。无女。 苏迈,字伯达,东坡先生前妻王弗1057年生。1077年十八岁娶妻石氏(石昌言之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被捕入狱,苏迈随父入京照顾。苏轼出狱后,苏迈随父居黄州。元丰六年(1083年)被命为江西饶州德兴尉(苏轼《石钟山记》)。1091年,被命为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事。绍圣四年(1097年)苏迈被任命为韶州仁化令。苏轼被贬澹州后,苏迈留居惠州白鹤峰新居。苏轼在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迈扶其父灵柩至河南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后随苏辙居颖昌。 苏迨,字仲豫,东坡先生后妻王闰之1070年生。娶欧阳修孙女、欧阳叔弼之女为妻。幼时体弱多病,聪颖异常,颇好诗词。平素不喜欢入仕做官,后承父恩授承务郎。1126年卒,死时五十六岁。 苏过,字叔党,东坡后妻王润之1072年生于杭州。政和二年(1112年)出监太原税,政和五年(1115年)知偃城县,宣和五年(1123年)权(代理)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二。苏过能文,著有《斜川集》,亦善画。

柳氏系浦阳蜀山河东柳氏之一支,自从横溪分派迁居高丘以来,已600多年,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其中最为杰出者,为蜀山第10世、高丘第4世的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曾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永乐二年(1304年),他还与族兄柳仕忠出面邀请进士出身时任浦江县事的程汝器为《蜀山柳氏宗谱》作序。其在序中写到:“婺之浦江西南有乡曰通化,去邑几一舍,为乌蜀山待制柳文肃公故居在焉。公为元朝名士,文章著述行于世久矣。其家乘一册,则公之闻孙叔雍所编辑也,先后公卿序跋其纂修之意至矣。二年冬,曾孙子中、子理来踵县斋,携以示余,复征后序。”待制公之子孙所以绍家声而继前烈者,岂无后人乎?噫!文肃公之遗泽未泯,蜀山之秀气犹存,胄监英才礼闱魁选、功名事业未可量者,固子理之职也。和睦族姓以奉蒸尝教子一经,以寿文脉者,子中当致力焉。”其对仕性公之功名事业寄予厚望,自不待言。方孝孺在《蜀山柳氏宗谱》所作的序中提及高丘柳氏的记载有:“其(柳补之)子为谁?贺也。讳贯,字道传也。宝,字惟善也。实也。”“宝子曰(王+景),字景文,子曰复,叔贤,杞,叔坚也。复子三:恂、性、怡也,杞子亦三:愉、恢、恺也。恂至恺不字未冠也。”据《蜀山柳氏宗谱》记载,高丘柳氏在明初子姓繁衍,同一行辈中多达近百人,这是目前高丘柳姓无法企及的,现在高丘柳氏同一行辈不超过20人。据父辈介绍,在民国前后,高丘柳氏已成为“三家村”,仅存三户半人家了,实在令人感慨。解放以来,高丘柳氏有所复苏,人口已增加了数倍,现已有20余户人家,不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出现良好的势头,在横溪蜀山柳氏中已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支,我希望高丘柳氏宗亲,应以蜀山柳氏始祖柳铸,20世祖、高邮令柳金,20世叔祖兰溪县尉柳叙,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的21世伯祖柳贯,高丘柳氏4世祖柳性等先祖的道德文章与人格操守为我们的镜子,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以仰无愧于先祖,俯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和高丘这方故土。我翻阅《蜀山柳氏宗谱》,化了一天时间,将有关高丘与本家族的世系整理出来,草成《高丘柳氏宗谱》的初稿,供高丘柳氏族人参考。由于我手上的旧谱资料不全,许多资料尚需柳氏族人增加补充,以期完成一部详尽的《高丘柳氏宗谱》。

蜀山柳氏柳铸第27世孙、柳金20世孙、柳贯21世侄孙、高 丘始祖柳宝21世孙、柳性第17世侄孙柳哲敬撰于京西万柳园

2002年4月8日晚12点50分

第一世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生于宋熙宁壬子八月初一日子时生,绍兴丁卯四月十五日寅时卒,寿七十六岁,娶缪氏,生于宋熙宁壬子正月十八日辰时生,绍兴己巳八月十六申时卒,寿七十八岁,合葬家北芦莘坞柏树山,生一子瀚。

第二世

柳瀚,睦五一,字宗海,人物魁伟,德性淳厚,封靖江学录。娶俞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二子:森、彬。

第三世

柳森,百六,讳森,字子林,善诗文,通经史,有继往开来之学,具匡国济世之才,登乡科授池州府学正。娶陈氏。生二子:监,蕴。

柳彬,百七,讳彬,字子均。娶钱氏。生二子:温、盖。

第四世

千一讳温,娶吴氏。生一子福。

千二讳盖字元载,娶钱氏尚书公侄曾孙女。生一子祈。

千三讳监字元洁。娶凌氏。生二子:禅、佑。

千四讳蕴字元积。娶义乌黄山童氏,合葬横溪郭园,即石柱坟父坟侧。生一子补之。一女适石塘盛。

第五世

万三二讳禅,志有凌云,名传四方,授都巡之职。娶贾氏。生二子:圆、庆。

万三六讳佑。娶翁氏,生二子:友、更。

万三七讳福。娶陈氏。生二子:周、用。

万三八讳祈字德济。娶义门郑氏。生一子叙。

万三九讳补之,字山甫。嘉定戊辰四月廿五日未时生,祥兴戊寅三月初三日卒,寿七十一。宋迪功郎,任嘉兴府崇德县主簿,莅政多能,宽爱得众,居官存忍让之风,归田周贫危之苦。娶金氏,嘉泰癸亥四月初二日生,德佑辛亥正月十八日卒,寿四十九岁。合葬邵原。生一子金。

第六世

恒一讳金,字时声。才兼文武,德洽乡邦,中宋咸淳丁卯科进士。宋末城窦山民倡乱,火金所居,官兵同金捕获金,乃恻然悯曰:“此岂其本心哉?良为饥寒所驱尔!于是止戮其渠魁,余悉放之,众感德造室庐还之,号为新居,事载《浙江省志》《寓贤传》。并见方集新居注内。授高邮军高邮县令,未上,元兴。后以子贵,敕命追赠阶奉训大夫,官淮安路泗州知州,勋飞骑尉,爵封浦江县男。宋端平丙申九月廿八日生,大德庚子八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五岁,葬郭园石柱坟。娶东阳上市俞通判女,追封浦江县君。淳佑戊申五月廿九日生,至元癸未八月初六日卒。葬横溪天山。生四子:贺、贯、宝、实。

正四讳周,学问常裕于自修,模范无忝于当世,宋季为检阅之官,吴直方尚师事之。娶金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一子尝。

正一讳叙,字元德。宋景定间以贤正任兰溪县尉,兰民德之。留居邑之西门外大园,为居兰始祖,后因宋亡恸哭不食而卒。详载《浙江省志》并兰浦二县志。娶吴公礼部师道姊。

第七世

振一讳贺,娶吴氏,合葬父坟侧。

振二讳贯,字道传,号蜀山。元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谥文肃。有文集行世。行实载《元史》本传。详见卷首宋景濂《形状》、黄晋卿《墓表》。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正壬午十一月初九日卒。寿七十三岁。娶兰溪石塘盛氏,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顺辛未十一月初九日卒。生三子:卣、同、因。

振三讳宝,字惟善,咸淳甲戌七月十三日生,至大辛亥三月初七日卒,娶季氏,景炎丁丑十一月十七日生,至正戊戌十一月十二日卒,寿八十二岁。合葬黄山。生一子(王+景)。

第八世

忠四讳(王+景),字景文,旧谱载忠一。大德辛丑六月廿五日生,洪武己未二月初八日卒,寿七十九岁,娶本邑刘副使女,皇庆壬子十二月十四日生,洪武丙辰七月初二日卒。寿六十五岁,继娶钱氏,生二子复、杞。

第九世

相四讳复,字叔贤,至正壬午八月初八日生。洪武壬午实建文四年四月初六日卒。寿六十一岁。娶金氏,至正甲申五月十七日生,永乐丙申正月廿八日卒,寿六十三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恂、仕性、仕怡。

相八讳杞,字叔坚,至正己丑八月廿七日生,永乐丁酉五月十六日卒,娶祝氏,至正丙戌六月十二日生,永乐己丑十一月十六日卒,寿六十四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愉、仕恢、仕恺。一女适本乡陈。

第十世

宜五讳仕恂,字子信,至正癸卯四月十二日生,永乐已未正月十六日卒,寿五十三岁。娶陈氏,至正甲辰(1364年)十一月初三日生,永乐丙申(1416年)三月初十日卒,寿五十三岁。合葬鲍塘坞。生三子:崇勋、崇然、崇。

宜七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至正丁未(1367年)正月廿九日生,永乐辛卯(1411年)十一月廿七日卒,寿四十五岁,娶金氏。洪武己丑正月廿四日生,宣德辛亥二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三岁。生三子:崇选、崇通、崇遇。一女适戴九灵。

第十一世

和七讳崇然,字仲安,洪武癸酉五月廿一生,景泰癸酉四月初九日卒。寿六十一岁,娶董氏,洪武已亥十二月廿九日生。生六子:良潮、良江、良海、良涛、良澜、良(三+止)。二女,长适本邑市西赵,幼适本乡金玺。

第十二世

仁十七讳良澜,字廷波,宣德甲寅二月初一日生,宏治己未十一月二十日卒。寿六十六岁。娶金氏,正统丙辰七月初二日生,成化丁未四月廿九日卒。合葬许山头。生三子:世慷、世惟、世恺。二女,长适金,幼适钱。

第十三世

义五十一讳世恺,字存晓,成化甲午五月初六日生,正德辛巳三月十八日卒,娶城头陈氏,宏治戊申闰正月廿三日生,嘉靖癸亥三月初六日卒,寿七十六岁,合葬许山头。生二子:思显、思顺。二女,长适溪口周,幼适六都陈。

第十四世

礼五十一讳思显,字文扬,正德辛未十二月初四日生,隆庆壬申十二月十二日卒。寿六十二岁,娶赵氏,正德壬申五月初七日生,万历甲申三月初四日卒,寿七十三岁卒,寿七十三岁,生四子:希会、希良、希志、希豪。二女长适市西朱,幼适六都施。

第十五世:希良

第十六世:彦龙

第十七世:一新。生四子:汝贵、汝澄、汝葵、汝发。

第十八世:汝贵。生四子:元生、拱生

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

高阳氏 ↓ 苏章 汉顺帝时人,官翼州刺史,其子孙居于赵州,世称赵郡苏氏 ↓ 苏味道 唐武则天时人,官至宰相,后为眉州刺史,一子居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