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族谱,子孙及后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诸葛亮的族谱,子孙及后世,第1张

[诸葛亮家谱]和兰溪《诸葛氏宗谱》。

当今比较通行的[诸葛亮家谱](或称为[诸葛氏族谱]、[诸葛氏宗谱]),几乎都来源于1983年10月由湖北省南漳县印刷厂印刷出版的[诸葛亮与三国]第一辑(或有更早本)。如下所示(简表):

1、诸葛丰(《汉书诸葛丰传》)

2、诸葛硅--章氏(《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三子二女

3、诸葛谨--诸葛谨妾:三子

  4、诸葛恪:三子

    5、诸葛绰

    5、诸葛竦

    5、诸葛建

  4、诸葛乔:一子

    5、诸葛攀:一子

       6、诸葛显

  4、诸葛融:三子佚名

3、诸葛亮大姊--蒯祺(《襄田府志》) 

3、诸葛亮小姊--庞山民(《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襄阳记》)

3、诸葛亮--黄氏:二子一女

  4、诸葛瞻:三子

    5、诸葛尚

    5、诸葛京

    5、诸葛质(《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4、诸葛怀(《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4、诸葛果(《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3、诸葛均--林氏((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诸葛氏谱》):一子

  4、诸葛望

2、诸葛玄

2、诸葛:一子

3、诸葛诞:一子

  4、诸葛靓:二子

    5、诸葛颐

    5、诸葛恢 

兰溪诸葛村《诸葛氏宗谱》,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于元至元、至正年间(1340年前后)迁民高隆(今兰溪诸葛村)。谱载祖传《戒子书》、《高隆八景诗》等。

兰溪诸葛氏宗谱

[诸葛村] 高隆诸葛氏宗谱

主 修 诸葛佐清等

宗族堂名 大公堂

版 本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大公堂第十五次重修,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南宋初年,此为第十五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五十四世,排行字为:容。

载体形态 共二十卷,计三十九册,线装本

卷目内容 卷一:谱序、敕、书、阳居图、墓图、诗文;卷二至卷二十:世系图等。

始 祖 (东汉)诸葛圭;诸葛青,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由寿昌县(今属建德)迁徙兰溪西乡砚山下定居

始 迁 祖 诸葛大狮,字威公,行宁五(诸葛青后之六世),元代时,由兰溪西乡砚山下迁居本县高隆(今诸葛村)

排 行 字 仍兴宁祥瑞 安原富贵昌 忠肃严恭懿 宣和德裕彰 聪明通睿智

文理敬容庄 孝友敦信睦 仁慈正伦常 咸恒开鼎晋 纯粹美贤良

俭让崇宽厚 谦尊茂泰方 亨贞嘉敏行 钦慎发荣康 恺惠成蕃秀

英华永庆襄

本支名人 (元)诸葛大狮 (明)广东参议诸葛伯衡 (明)弄笠给事中诸葛岘

(清)山西怀仁县知县诸葛提 药商诸葛韵笙

珍贵史料 民国三十六年陈果夫《宗谱序》(汉)诸葛亮《戒子书》诸葛亮生卒年月《高隆族居之图》《祠记》

备 注 本谱现存二部,兰溪市博物馆所藏为人字号,官字号一部藏金华白竹村

收藏者 兰溪市博物馆

不!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使颛顼统治的疆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挥公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有人说,清河在中国境内何止一条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么能断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的封邑青阳所在地呢这是因为濮阳古称帝丘,颛项建都于此,至今濮阳城中心四牌楼上仍镌刻着“颛顼遗都”四个大字。帝颛顼、帝喾死后均葬于帝丘,今陵墓尚存,这一点是哪个清河也没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玄嚣也因封地青阳而号青阳氏。

三、当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点,在当今史学界颇具权威性,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专家谢均祥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源于濮阳。他的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欧洲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挥公即是张姓始祖,因发明弓矢而得姓,张姓祖根在濮阳,这便是张姓的渊源。

此外,后世有以字为姓者,也有因种种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在晋齐鞍之战中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他的后世以他的字为姓,改解姓为张姓。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称张禄,西入秦国,屡次为秦王出谋划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汉末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燕,原姓褚。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在当代中国,回、满、藏、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张姓人群存在。但这只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

四、张姓播迁

张姓先民是怎样从得姓地濮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大课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说清的。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考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张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迁应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当时,遍地洪水泛滥,中原濮阳地势低洼,更是一片汪洋。为求生存,先民们只好择高而居,逃往距离近的高丘或山区,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而后又逐步走向全国各地。这次洪水大致发生在帝颛顼、帝喾之后的尧、舜时期,也正是挥公得姓之后。起初,尧命颛顼之子鲧治水,而且到过濮阳。至今,濮阳境内仍有“鲧堤”遗迹。明·嘉靖《开州志》(明代濮阳称开州)卷二,载宋·司马光《鲧堤》诗日:“东郡(今濮阳)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可惜,曾在濮阳筑堤治水的鲧,由于方法不对,九年没有把水治平,被舜杀于羽山。舜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他带领人民,凿山开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水治平。这次大洪水先后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离乡背井逃避水患。但要问,当时的张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县,因没查到确凿依据,笔者不能妄言。但据读史得知,帝颛顼、帝喾均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到帝尧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帝舜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蒲州)大禹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恐怕都与这次大洪水有直接关系。中国地势的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十里地,洼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时代,难怪帝尧、帝舜、大禹均迁都于山西。试想,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都城都迁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着去吗所以,历来饱受洪水灾害的濮阳人,逃避水灾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陕西。那个时期,张姓先民从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阳)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迁往各地,或迁回老家濮阳,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张姓先民第二次大播迁,当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决口时期。自古人恋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后,逃往外地的先民回来一部分是肯定的。经过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地区属于卫国,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但到汉代,濮阳人又碰上了黄河瓠子堤决口,淹没十六郡,濮阳以东尽成泽国,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们没吃没喝能不外逃吗去哪里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区。此后,还有新莽时期公元11年,黄河自治亭(今濮阳)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二次改道,漫流于濮阳以东各郡达59年。北宋熙宁十年,黄河自濮阳曹村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三次改道,泛郡县四十五,淹民田30万顷。有史记载的黄河在濮阳境内的决口达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灾、虫灾,每次水旱灾害,都迫使先民们离乡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灾之外,战乱是张姓先民多次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濮阳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秦代章邯和项羽濮阳之战,东汉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北宋宋辽澶渊之战等多次大战都发生在这里,每次战乱都迫使先民们多向比较安定的南方迁移。据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一书记载,由于战乱原因, “张姓先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迁徙,有过几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在此居住的张姓先民被迫南迁;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匈奴和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灭亡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洛阳建立的西晋王朝,人民群众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原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同时也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灭亡了建都开封的北宋政权,占领了黄河南北,这里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避难。除了这三次迁徙外,还有更多的小规模迁徙,使张姓儿女逐渐遍布于全国各地。”

章姓来源有二:(1)据《左传》记载:“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章姓是任姓的分派,是个古老的姓氏,源出黄帝的后裔。(2)《辞源》载:章姓“系出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去邑为章氏”。商朝时有章国(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一说诸城县),是黄帝裔孙的封地。至周初,姜太公(子牙)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得天下,立了大功,受封于齐国。并经周天子特许,享有代天子征伐诸侯的权力。姜太公灭章后,把它作为附庸国封给支系子孙,称鄣国。公元前644年鄣侯被他的同宗齐国吞并之后,子孙“去邑留章”,以章为姓。姜太公是炎帝的裔孙,所以章氏又是炎帝的后裔。上述表明,章氏是个特殊的姓氏,把“炎黄”之源都占有之。

入潮始祖章松山

章氏向南播迁始于周朝襄王八年(前644)后,那时鄣国鄣侯被他的同宗齐国吞并,子孙改为章姓,这一支是姜太公的后裔,他们便从山东向南迁徙,在豫章(今南昌)安居蕃衍,不久成为当地望族。至晋朝豫章的章氏有一支流入福建,宋代已成为泱泱大姓,在全国列第40位。现今已退居在全国100个大姓之后。

入潮始祖是南唐太傅章仔钧第13代孙章松山。于元代为避战乱入潮,选择在水秀山环,沃野平衍,风俗淳厚的潮州府海阳县西塘乡(今潮州湘桥区)定居。裔孙再分创海阳县埭头乡(今澄海溪南镇)、南澳后宅镇及揭阳、饶平等地。

澄海埭头乡之章姓人家,是明代中期从福建迁徙而来,后来又有早期迁徙入潮,定居海阳之章姓人迁此认宗,聚族而居。至今已传二十多代。

潮阳章姓来自海阳县岐山(今属汕头市金平区岐山街道)章族,岐山章氏先祖是于明初从福建迁来创基。开基祖第6代孙于清代初年移居潮阳县峡山都芝埕(今沙陇镇芝兰)另创基业;后来芝兰后厝有章氏裔孙迁居东寮(今沙陇镇东华),称后厝洲。另外,海阳岐山章氏第7代孙又移居东华,称前厝洲,已传12代以上。

潮汕人口近二万

潮汕章氏人口,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共约18000多人。其中汕头市金平、龙湖、濠江区约2500人;潮阳区约850人,潮南区约1800多人,澄海区约3000人,大部分聚居于溪南埭头乡,其余分布于东里、澄城等镇;南澳县约4000人,是南澳县四大姓之一,主要集中聚居后宅镇,并分布其他各镇;揭阳榕城区约5000人;揭西县约300多人,分布于金和、棉湖、大溪等镇;揭东县曲溪、地都镇有几户章姓人家散居。此外,潮州湘桥区、饶平等地也有章氏聚居地。

  枞阳家谱资料

  程姓:

  桐城《程氏宗谱》14卷

  清乾隆14年(1749)程久泰始修。程发强、程裔后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存子堂活字本14册

  安徽地区博、日、美馆藏号:10571

  桐城《皖桐曲水村程氏宗谱》14卷首1卷

  程翰桂修,清嘉庆23年

  (1818)崇箴堂活字本18册。

  人民大学馆藏号:10570

  《皖桐程氏宗谱》20卷首1卷末1卷

  (清)程怡、程茂林纂辑 光绪十八年(1892)伊洛堂刻本22册2046页

  河北大学馆藏号:10572

  桐城《程氏宗谱》28卷。

  清光绪27年(1901)木刻本。

  浙江绍兴博馆藏号:10573

  查康熙四十三年《程氏人物志》程氏各派居里:桐城,县城西门一派;县城东南方向山口一派。

  婺源一支迁桐城始祖: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应宰。后裔居:小龙湾黄村圩、青庙堂、缪家山。

  元末程举一避乱居桐城县西丁家冲,后裔分为丁家冲和冯头山两支。

  元末程颐十一世孙程庆四由婺源迁蕃阳瓦屑坝,眀初由瓦屑坝迁桐西瓦庄坂。

  伯符九十二世,簧墩湘公派婺源彰安上宅黄莲木坞时广公支下:文学、文迪兄弟俩约在眀弘治年间由婺源迁桐城。文学子道远;文迪子道孙。

  张姓: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鲁山等续修

  清道光七年(1827)书签堂木活字本刊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

  (清)张联元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二十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螃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绍华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

  (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

  (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八册

  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

  李姓: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英秀 李兆隆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绵远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湖北省图书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绵远堂刻本三十册

  安徽桐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李怀智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敦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荫川 李慎三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谱五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李卓斋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册

  安徽桐城·李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民国)李荫(禾农)等修

  1916年慕义堂活字本二十册

  施姓: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

  一卷(清)施玉鸣修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五册

  日本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姜姓:

  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六卷

  安徽桐城·姜氏宗谱六卷

  许姓:

  8789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清)许鸿昌等修

  清同治三年(1864)敦德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8790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许达才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崇本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刘姓:

  (安徽桐城)皖桐刘氏宗谱6卷

  (清)刘芳祥 、刘会友等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现存 7册)

  现藏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宗谱14卷

  (清)刘来璋续辑

  清光绪八年(1882)敦木堂活字本(现存 14册)

  现藏北京图书馆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族谱32卷

  (民国)刘梓培等修

  民国三年(1914)敦睦堂活字本(现存 32册)

  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官庄刘氏宗谱14卷首1卷末1卷

  (民国)刘志谋 、刘文谋纂

  民国十年庄桥刘氏敦木堂木活字本(现存17册)

  现藏安徽博物馆、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4-5 14:10:41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5:43

  孙姓:

  安徽·桐城孙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脱颍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十九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孙节悯公后裔世系:

  清刻残页

  吉林大学(残页十八页)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

  (民国)孙荫 孙培同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安徽图(存十一卷) 安徽安庆市图(存二卷)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孙贻谋 孙康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二 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棠山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孙云卿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环兴堂刊本十九册

  安徽图

  王姓: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有堂号:槐荫堂。

  《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太原王氏一支于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等。县中还有自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等,也属太原王氏支派。

  何姓:

  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民国>何荫松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三十册 3097页 12T 411-3/412-1

  青山何氏三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何玉琪纂修 光绪二十一年广石堂活字本

  十二册 945页 19X 89-6/90-7-1

  何应奎——安徽桐城(籍贯)——安徽婺源(祖籍)——《明进士题名碑录》

  郑姓:

  桐城郑氏宗谱

  江姓:

  安徽桐城浮山江氏族谱十八卷

  (清)江国柱 江锦成等四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山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江氏宗谱》。

  1919安徽桐城浮山江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江少农等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1920安徽桐城江氏宗谱四十九卷末一卷

  (清)江鸿书等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敦伦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人民大学

  1921安徽桐城钢山江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江南炎等修

  民国七年(1918)笃亲堂活字本 十七册

  美国 1922

  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委员江高林。江高林也是济阳江氏后裔,其祖上约在700多年前,从婺源一带迁往安徽桐城,祖传的《江氏宗谱》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据安徽省书协会长刘夜峰叔叔刘唯一的考证,济阳《江氏宗谱》为历代谱学之范本,凡修家谱者,均参照其格式。据张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写的《江氏支谱序》中记载:江氏之先始于伯益,伯益黄帝18世孙也,生三子,皆封国,其三子元仲封江国于济阳,后为江氏始。后人一般尊称元仲为始祖,传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6:40

  方姓:

  桐城方姓三支:桂林,鲁谼(鲁谼山位于吕亭镇境内,与龙眠山一脉相连)、会宫。方以智、方苞是桂林方,方东树为鲁谼方(修谱者方宗诚为其从弟)。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方镜等修

  清同治七年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首一卷

  (清)方传理编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安徽图(存卷首、卷1一52、54一56、58一64)

  安徽桐城鲁谼方氏族谱二十三卷

  (清)方宗诚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八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友庆堂支谱不分卷

  (清)方传植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一名《方氏支谱》。

  安徽桐城皖桐方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方炳南 方去危等六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白鹿庄五房墨谱不分卷

  (清)方祖德编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一胍流派传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图

  袁姓:

  仁风堂,始祖方二,宋末由豫章迁皖城。方二子受一元末眀初迁桐城练潭。

  左姓:

  左氏宗谱(安徽桐城)清宣统三年修木活字本 著者不详 八册

  (左氏)克永公续修支谱(安徽桐城)民国二十三年抄本复印本 左光普抄

  宋姓:

  3872安徽桐城宋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宋昌载主修 宋昌模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世德堂刻本 三十册

  湖北图

  汤姓: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齐姓:

  14121安徽桐城齐氏宗谱十四卷

  (清)齐广渊 齐音谐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14122安徽桐城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齐锡周 齐廷华等修

  民国八年(1919)大启堂刻本 二十一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3-13 14:58:46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7:14

  光姓:

  一世祖:光庆六,新安兴公之裔,世居徽州祁门之八都一日。溶里公,于元季与兄庆一,庆二迁桐,居县东百里马埠山。旋因乱,返祁门。明初又同迁桐城。

  邹姓:

  10799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邹鲁臣 邹开益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皖桐邹氏宗谱》。此为八修本。

  陈姓:

  7431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六卷

  (清)陈廷讃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六册

  美国

  7432安徽桐城义门陈氏宗谱四卷

  (清)陈原杰 陈子钊等纂

  清同治七年(1868)传义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7433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五卷

  (清)陈文炳 陈章甫等编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图

  7434安徽桐城陈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美章 陈春盛修

  清同治七年(1868)怀义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435安徽桐城义门陈氏支谱八卷

  (清)陈夙仪等修

  清同洽八年(1869)庆远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7436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善庆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题名义门陈氏宗谱

  责任者(清)陈法堂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桐城

  堂号怀义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陈友德

  摘要始迁祖友德,元代自九江德化县来居桐城县。卷首、卷一谱序、诰敕、传记、契约,卷二至卷末世系。有张英序。

  陶姓:

  陶渊眀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西乡)。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9:13

  潘姓:

  安徽桐城木山潘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潘承勋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德经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安徽图 美国

  钱姓:

  《流光谱》记述的是文穆王第十子俨在皖的后裔繁衍情况,其桐城支派大多分居在安庆、无为一带。

  蔡姓:

  11716安徽桐城蔡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蔡开泰 蔡惠甫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丁姓: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慈姓:

  慈姓原是江西陈姓,在安徽枞阳做官,为官比较清廉,告老后被当地人留在枞阳。元末明初,陈姓兄弟是陈友谅一派,与徐达开战。徐达攻打枞阳城,陈姓六兄弟带枞阳人民守城被

  难怪我曾经听说:慈陈一家!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0:23

  黄姓:

  8220安徽桐城黄氐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黄魁等重修

  清嘉庆二年(1797)培根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221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兴岩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辽宁大连中图(存卷5-卷末) 日本 美国

  注:清初黄自章创修,此为五修。

  8222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金耀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活字本 三十册

  人民大学 美国

  8223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

  (民国)黄南垣等七修

  民国十三年(1924)敦本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8224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黄介孚等八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德永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日本 美国

  8225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黄南垣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刻本 二十二册

  吉林大学

  8226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

  (清)黄慕颜 黄菊佳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永堂木刻本 五十八册

  河北大学

  8227安徽桐城黄氏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睦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6、16、18、19)

  余姓: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严姓:

  14451安徽桐城严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二卷

  (清)严佳树 严淦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春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日本 美国

  姚姓: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

  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杨姓:

  安徽桐城杨氏宗谱 民国九年木刻本

  杨竹坡、杨望如等修 三十一册 2846

  安徽桐城彭杨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杨伯侯、亿世杰等修 十册 744

  胡姓:

  崇德堂。始迁祖胡玉一(字立起)、胡金章(字璜章),元末自江西鄱阳迁居桐城。

  双峰堂。始迁祖胡广一,明初自豫章迁居桐城西乡撩风铺。

  浔源堂。始迁祖胡光亨(字时升),为徽州婺源清华胡氏十世,宋时迁桐城走马津。

  桂姓:

  5892安徽桐城桐邑桂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心斋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盛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5893安徽桐城桐西桂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枝润五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传盛堂木刻本 三十七册

  河北大学 安徽博(存二十七卷)

  注:清乾隆元年始修,此为五修。

  詹姓:

  11615安徽桐城詹氏支谱六卷

  (清)詹怀彦等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守训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1:33

  高姓: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项姓:

  9922安徽桐城项氏重修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清)项寅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培桂堂刊本十六册

  上海图

  马姓:

  6217安徽桐城扶凤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 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博 日本 美国

  金姓:

  4479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金承诏 金兆奎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26一28)

  4480安徽桐城金氏宗谱十四卷

  清末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於清同治年间。

  4481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金莘农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一册

  安徽博

  --------------------------------------------------------------------------------

  作者:唐志虎

  发表时间:2005-2-15 11:33:17

  内容可否提供?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2:58:39

  如果要看到家谱的内容,就是从民间祖传下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到收藏的地方去查阅。

  我只能整理到家谱目录!内容无法知道!

  --------------------------------------------------------------------------------

  作者:东方红

  发表时间:2005-2-15 13:41:14

  目录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也查阅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04:59

  陆姓:

  7107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清)叶国文等续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伍姓: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殷姓:

  6733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六卷

  (清)殷士琏等修

  清嘉庆十年(1805)世裕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

  6734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心田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世裕堂活字刊本 十册

  美国

  6735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立怀 殷志邦缮稿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初殷朝聘创修。

  6736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家友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注:该族居住黄荻板。

  董姓:

  10336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章姓:

  9023安徽桐城章氏宗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章卫武 章汝调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4)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博

  注:封面题《全城世家》。

  朱姓:

  安徽·桐城紫阳朱氏重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清)朱伯平纂修 清同治六年(1867年)活字本二十三册

  安徽桐城·皖桐柳峰朱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儒鸿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敦睦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葛姓:

  10282安徽桐城葛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葛履成 葛拔萃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26 21:48:07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55:20

  周姓:

  4728安徽桐城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广盛等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遵训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4729安徽桐城周氏支谱八卷

  (民国)周启财等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遵训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730安徽桐城桐西周氏支谱七卷末一卷

  (清)周晴川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濂源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4731安徽桐城鹞石周氏尚义堂支谱二十三卷

  (清)周月波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二十九册

  美国

  4732安徽桐城河湾周氏宗谱□□卷

  清笃兴堂刊本

  安徽图(存卷1)

  4733安徽桐城练西周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国)周承先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肇岐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15 14:56:00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8:39:26

  芮姓:

  2052安徽桐城皖桐芮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

  (清)芮学之等修

  清光绪十年(1884)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9:54:02

  曹姓:

  8515安徽桐城曹氏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曹正朝 曹情田等编

  清道光三十年(1850)木活字本

  日本

  --------------------------------------------------------------------------------

  作者:gmsh917

  发表时间:2005-2-26 12:03:42

  郜姓可查到么?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13:45:02

  没有查到,只知道是发源于今山东菏泽成武(古郜国),兴旺于今陕西西安一带(郡望京兆)!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22:06:3

三通学·郑樵与《通志》

《通志》二百卷,是我国古代继《史记》之后,又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郑樵字渔仲,号溪西遗民,因其在夹漈山结庐读书、讲学30余年,故时人又称他为夹漈先生,他是福建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据近人考证,他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59岁。他一生不事科举,专门读书。16岁丧父之后,更加远离人事,与堂兄郑厚筑室夹漈山,“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并认为,“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夹漈遗稿》中《献皇帝书》)虽然,其堂兄郑厚中途弃学就仕,但这丝毫没有动摇郑樵读书的初衷,他一直在这里潜心用功了30来年。在这30来年中,他边读书边著述,名气越来越大。这时,他有感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恐君百岁后,泯灭人不闻。赖藏中秘书,百代无湮沦。”他把自己的著作抄写了一份,并写了一通《献皇帝书》,一齐上奏朝廷。他在《献皇帝书》中,详叙了他的治学和著述情况:

臣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

十年为经旨之学。以其所得者,作《书考》,作 《书辨讹》,作 《诗传》,作 《诗辨妄》,作《春秋传》,作《春秋考》,作《诸经略》,作《刊谬正俗跋》。(按即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宋避“匡” 字而改。)

三年为礼乐之学。以其所得者,作《谥法》,作《运祀仪》,作《乡饮礼》,作《乡饮驳议》,作《系声乐府》。

三年为文字之学。以其所得者,作 《象类书》,作《字始连环》,作《续汗简》,作《石鼓文考》,作 《梵书编》,作 《分音》 之类。

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以天文、地理之所得者,作《春秋地名》,作《百川源委图》,作 《春秋列国图》,作 《分野记》,作 《大象略》; 以虫鱼草木之所得者,作《尔雅注》,作《诗名物志》,作《本草成书》,作《本草外类》;以方书之所得者,作《鹤顶方》,作《食鉴》,作 《采冶录》,作 《畏恶录》。

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以讨论之所得者,作 《群书会纪》,作《校雠备论》,作《书目正讹》;以图谱之所得者,作 《图谱志》,作 《图书谱有无记》,作 《氏族源》; 以亡书之所得者,作《求书阙记》,作《求书外记》,作《集古系时录》,作《集古系地录》。此皆已成之书也。(见 《夹漈遗稿》卷二)

据上可知,郑樵在30年间,共完成了四十二种著作。他当时还有一些未完成的著作,他在《献皇帝书》中继续写道:

其未成之书,在礼乐,则有《器服图》;在文字,则有《字书》,有《音读》之书;在天文,则有《天文志》;在地理,则有《郡县迁革志》;在虫鱼草木,则有《动植志》; 在图谱,则有《氏族志》;在亡书,则有《亡书备载》。(同上)

这里提到了八种书,合已完成的四十二种,恰是五十种书。

据《宋史》卷四三六《郑樵传》,我们知道郑樵向朝廷献书是绍兴十九年(1149)的事,其时,郑樵46岁。由于其所上书,“诏藏秘府”,郑樵“益厉所学”(以上引文均见《宋史·郑樵传》)。他在继续完成未竟著作的同时,逐步产生了修一部“可为历代有国家者之纪纲规模”的史书的打算。(见《夹漈遗稿》卷二《寄方礼部书》)由于历史上的前车和现实处境,郑樵向朝廷提出了两点要求:①史书“非有朝廷之命,樵不敢私撰也”。(同上)②“庶沾寸禄,乃克修济”。(《夹漈遗稿》卷三《上宰相书》)其实,郑樵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希望朝廷援引对待陈烈、徐积与胡瑷的先例,“以一命,官本州学教授”;或者援引唐朝对待蒋乂、李雍的先例,“与集贤小职,亦可以校雠,亦可以博极群书”(《夹漈遗稿》卷三《上宰相书》)郑樵所要求的,不过是要解决温饱和著述的笔札而已,元人修《宋史》,据此说郑樵“独切切于仕进”(《宋史·郑樵传》),实在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无稽之谈。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由于侍讲王纶和贺允中的推荐,宋高宗赵构召见了郑樵,并授他为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这是朝廷较低级的文职官员。但由于遭人弹劾,郑樵连这个芝麻官都没有当成,最后“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宋史》卷436《郑樵传》)这时,他已55岁。回家以后,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通志》的撰著和抄写,完稿后的次年春天,即绍兴32年(1162)三月,郑樵便与世长辞了。

《通志》共有本纪十八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十五卷,载记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本书上起三皇五帝,但其下限全书并不一致。郑樵说:

《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故纪传讫隋。若礼乐政刑,务存因革,故引而至唐云。(《通志·总序》)

《通志》的纪、传等部分,主要取资于宋及宋以前的正史,郑樵虽对旧的史文有所剪裁,但总的来看主要是因袭而缺乏新意。而其书的二十略则不同,二十略是郑樵用毕生精力研究的成果。二十略共包括: 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这二十略都源于郑樵相应的著作,郑樵在《上宰相书》中透露了这一信息,他说:

观《春秋地名》,则樵之《地理志》异乎诸史之《地理》;观《群书会记》,则知樵之《艺文志》异乎诸史之《艺文》;观樵《分野记》、《大象略》之类,则《天文志》可知;观樵《谥法》、《运祀议》、《乡饮礼》、《系声乐府》 之类,则《礼乐志》可知; 观樵《象类书》、《论梵书》之类,则知樵所作《字书》,非许慎之徒所得而闻;观樵之《分音类韵》、《字始连环》之类,则知樵所作韵书,非沈约之徒所得而闻; 观 《本草成书》、《尔雅》注、《诗名物志》之类,则知樵所识鸟兽草木之名,于陆机、郭璞之徒有一日之长;观《图书志》、《集古系时录》、《校雠备论》,则知樵校雠之集于刘向、虞世南之徒有一日之长。( 《夹漈遗稿》 卷三)

可以看出,《通志·二十略》,几乎都是郑樵已有著述的改易,或者说,其内容全部本之于郑樵的已有著述,而这些著述恰是郑樵30年潜心研读的结果,都是他的真知卓见。

对于这二十略,郑樵颇为自负,认为是“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通志·总序》)又说: “其五略(按指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同上)郑樵的话显然过于夸张,其实,在所谓“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的十五略中,天文、艺文以及灾祥,在郑樵以前的史籍中都有相应的“志”,尽管所记内容的范围、角度或有差别,但它们不属郑樵创造则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礼略、谥略、器服略等,都在《通典》中属于《礼》典的内容,它们显然也不是郑樵所创造。但在二十略中,确有“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的内容,这就是郑樵所增益的都邑、氏族、六书、七音、校雠、金石、图谱、草木昆虫八略。不过,早在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即已提出,史书“盖可以为志者,其道有三焉:一曰都邑志,二则氏族志,三曰方物志。”(《史通》卷三《书志》) 可见在这八略之中,其发明权也不都属郑樵。属于郑樵独创而又有较大影响的,是《校雠略》、《金石略》与《图谱略》。

以性质而论,《校雠略》应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著作,它探讨了文献的收辑、文献的分类和文献的著录等等问题。汉代刘向编制书目以前,必先进行校雠(即今天说的校勘),这虽是简册时代的特殊情况,但郑樵仍守其遗制,视目录为校雠,《校雠略》 的取名盖本于此。

书有散佚,自古皆然,故孔子有 “文献不足”,“杞不足微”之叹。但从历史上考察,郑樵认为,不少亡书只是散在了民间而已,其实并没有亡。他说:

古之书籍,有上代所无,而出于今民间者。《古文尚书音》,唐世与宋朝并无,今出于漳州之吴氏。陆机《正训》,隋唐二志并无,今出于荆州之田氏。《三坟》 自是一种古书,至熙、丰间始出于野堂村校。按漳州《吴氏书目》,算术一家有数件古书,皆三馆四库所无者,臣已收入求书类矣。又《师春》二卷、甘氏《星经》二卷、《汉官典义》十卷、《京房易钞》一卷,今世之所传者,皆出吴氏。应知古书散落人间者可胜记哉! 求之之道未至耳。(《校雠略·亡书出于民间论一篇》)

他在《校雠略·收书之多论一篇》中,亦明确指出,堂堂的天府,不能尽有天下之图书,别无它因,“患不求耳”!“是求之道未至耳”!那么,怎么访求民间的遗书呢郑樵提出了八种方法,这就是: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求之公,六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所谓即类以求,说通俗点,就是某些专业用书,向相应的专家去访求。郑樵举例说:“凡星历之书,求之灵台郎;乐律之书,求之太常乐工。灵台所无,然后访民间之知星历者;太常所无,然后访民间之知音律者……”,这就是即类以求。

所谓旁类以求,就是某些专业用书,和另一些行业的人有关系,可向这些相关的行业去求。如“凡性命道德之书,可以求之道家;小学文字之书,可以求之释氏……《周易》之书多藏于卜筮家,《洪范》之书多藏于五行家……”

所谓因地以求,是指地方文献,则在其地访求。如“《孟少主实录》,蜀中必有……《零陵先贤传》,零陵必有……”

所谓因家以求,即求之于某些文献作者的后代或家乡。郑樵举例说,如《钱氏庆系图》,即可求于忠懿王之家;《章氏家谱》,即可求之于申公之后。他说,徐寅的 《文赋》,今蒲田有之,以其家在蒲田;《潘佑文集》,今长乐有之,以其后居长乐。

所谓求之公,即求之于有关官府,这主要是指“礼仪之书、祠祀之书、断狱之书、官制之书、版图之书等,因这些书大都是官府必备必用之书,只要这些官府未经兵火洗劫,一般都会保存的。

所谓求之私,即面向民间,面向民间的私人藏书家。据郑樵说,这些私人藏书家向来都准备两个书目,其中一个书目是专门给别人看的,一般不载奇书秘籍;而另一个书目则是秘不示人的。郑樵说:“若非与人尽诚尽礼,彼肯出其所秘乎”足见向民间求书并不容易,但却是一条重要途径。

所谓因人以求,即因某人有名家之旧藏,迹其所从来,专追寻这些旧藏的下落。郑樵说:“乡人陈氏,尝为湖北监司,其家或有田氏之书,臣尝见其有《荆州田氏目录》。若迹其守官,知所由来,容或有焉。”

所谓因代而求,即是按其书时代的远近而求之。一般说来,“书之难求者,为其久远而不可迹也,若出近代人之手,何不可求之有”(以上引文均见《校雠略·求书之道有八论九篇》)

郑樵的求书八法,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他一生求书的经验总结。他在《与景伟兄投宇文枢密书》中说:“家贫,无文籍,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见《夹漈遗稿》卷二)因此,他熟知求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八法,应该说都是经过他实践证明而行之有效的。

郑樵同时指出,求书只凭个人之力是微乎其微的,因而他向朝廷提出了“求书遣使,校书久任”的建议。就是说,国家需要设立求书之官,派遣他们到民间去求书;国家还需要设立校雠之官,使他们久任专职,成为这方面的专门家,这将对搜天下遗书大有好处。郑樵说:“汉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久矣。至成帝时,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遂有《七略》之藏;隋开皇间,奇章公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后嘉则殿藏书三十七万卷;禄山之变,尺简无存,乃命苗发等使江淮括访,至文宗朝,遂有十二库之书;唐之季年,犹遣监察御史诸道搜求遗书。知古人求书欲广,必遣官焉,然后山林薮泽可以无遗。”(《校雠略·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一篇》) 可见郑樵的求书遣使说,是从历史上总结而来的。至于校书久任,郑樵列举了司马迁父子、刘向父子等,以为“若欲图书之备,文物之兴,则校雠之官岂可不久其任哉!”(同上)久司其职则必学有专功,这对保存和整理文献当然是极重要的。他在《编书必谨类例论六篇》 中指出:

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有专门之学,则有世守之能。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书守其类。人有存没,而学不息;世有变故,而书不亡。

这里虽然强调的是“编书必谨类例”,即注重图书分类,但要对图书进行分类,就必须要“明书”,即了解有关图书的内容,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学有专长。从这个逻辑关系上看,郑樵显然认为学有专长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都无从说起,这是与“校书久任” 的观点一脉相承的。

在具体著录图书方面,郑樵首先强调对图书进行分类,他认为:“类书犹持军也,若有条理,虽多而治;若无条理,虽寡而纷。类例不患其多也,患处多之无术耳。”(同上)把图书分类比喻作率领军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恰当的,也很形象。试想军队若是没有队列,岂不成了乌合之众同样,图书如不进行分类,也便成了一堆乱书,无法利用。

对于著录图书,郑樵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

首先是著录图书时的“类书”与“类人”问题。所谓“类书”,即“以人类书”,著录时以书名为主,作者用小字系于书名之下;而所谓“类人”,即“以书类人”,著录时以人为主,作者在书名之前,都用同一大小的字书写。《新唐书·艺文志》就是采用的后一种办法。郑樵批评说:

《唐志》以人置于书之上,而不著注,大有相妨。如管辰作《管辂传》三卷,《唐》省文,例去 “作”字,则当曰“管辰管辂传”,是二人共传也; 如李邕作《狄仁杰传》三卷,当去“作”字,则当曰“李邕狄仁杰传”,是二人共传也。又如李翰作《张巡姚訚传》三卷,当去“作”字,则当曰“李翰张巡姚訚传”,是三人共传也……《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乃王睿撰,若从《唐志》之例,则当曰“王睿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是王睿复为注解之人矣。(《校雠略·不类书而类人论三篇》)

郑樵通过对《唐志》

诸葛亮的族谱,子孙及后世

[诸葛亮家谱]和兰溪《诸葛氏宗谱》。 当今比较通行的[诸葛亮家谱](或称为[诸葛氏族谱]、[诸葛氏宗谱]),几乎都来源于1983...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