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朱温的后代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朱元璋是朱温的后代吗?,第1张

朱元璋并不是朱温的后人。

1、俩人出生地接近。

朱温出生在安徽砀山;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两地相隔不远。

2、俩人身世相同。

朱温出身于贫农,靠帮地主放猪过活;朱元璋也出身于贫农,靠帮地主放牛为生。

3、俩人都生逢乱世。

朱温遭遇唐末大乱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元璋遭遇元末大乱世,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等相继揭竿而起,反抗蒙古人的残暴统治。这无疑都给他们提供了起事的平台。

4、俩人都靠参加农民起义翻身。

朱温从小都不安分,喜欢惹是生非,长大后参加了唐末农民大起义——黄巢起义,从此走上军事舞台;而朱元璋经历类似,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悲惨命运后,最终走向农民起义的道路。

5、俩人都是开国皇帝。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朱温从草根儿混成了皇帝,建立后梁;朱元璋也从草根儿混成了帝王,建立大明。他们都是王朝的开创者。

6、俩人都很痴情。

朱温虽是一个荒*的皇帝,但那是在他的皇后张惠死后。朱温是历史上少有的荒*皇帝,但同时他又是少有的痴情皇帝。当朱温权倾朝野的时候,他任然对张惠敬畏有加。很难想象一个残暴的武人,居然会对一个弱女子百依百顺。朱温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封张惠为皇后。

而朱元璋也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马皇后也是敬爱有加。马皇后是历史上少有的贤后,她对朱元璋的成功起了不小的作用。马皇后的死也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此后,朱元璋再也没立过皇后。

虽然朱温、朱元璋都很多相似点,但是经过各方考察发现,朱温、朱元璋并没有血缘关系。因此,朱元璋并不是朱温的后人。

扩展资料:

朱温张惠

历史上,朱温是位残暴、暴戾之人,但是他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却有十足的耐心与温柔。后来,朱温张惠的爱情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朱温一生征战沙场,最终还是为张惠倾心。说起朱温、张惠的故事,还得从朱温小时候开始说起。

朱温父亲去世的早,为了家中三兄弟的生计,朱温母亲便带着朱温三兄弟来到了刘家当帮佣。朱温为人狡猾耍赖,经常外出玩耍。一次,朱温在打猎途中,遇见了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张惠,朱温对张惠一见钟情。朱温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娶张惠为妻。

朱温25岁时,投靠了黄巢,因屡立战功,便被封任为同州刺史。朱温率兵攻打同州时,突然发现被俘虏人中,有一名女子长得非常像张惠。经过确认,此名女子的确是张惠,朱温得知后欣喜若狂。朱温将张惠带入府中,并向张惠诉说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此时的张惠深知命如草芥,能得到一位将军的亲睐,张惠已经很知足了。随后,张惠便嫁给了朱温,俩人开始了恩爱的夫妻生活。张惠身为宋州刺史的女儿,略知文学和政事。在生活和工作上处处帮助朱温,朱温被张惠的才气所折服,对张惠既敬重又喜爱。

后来,朱温归顺唐朝后,张惠也被封为魏国夫人。公元904年,张惠病逝,这件事给朱温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公元907年,朱温称帝,随后追封张惠为元贞皇后。

凤凰网-对比发现:朱元璋和朱温有着六点惊人的相似!

一是直接以先祖的祖籍地为堂号。宿迁地区在古时候是沿海地区,除极少数原住民外,大多数先民都是从内地迁移过来的,这从家族堂号中就可以看出来,如唐姓叫“晋阳堂”就是一例。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是隋朝时太原郡治所在地。唐高祖李渊原为隋朝贵族,起兵之前曾被封为“唐国公”,封地就在晋阳。当地居民以国为姓,是唐姓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晋阳堂”的含义就是从晋阳迁过来的唐姓后裔。再如洪姓堂号叫“鄱阳堂”。元朝末年,以刘福通和朱元璋为首的红巾军发动起义,起初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向现今宿迁一带迁移,民间通称“红巾赶散”。因“红巾赶散”迁过来的先民,还包括其他很多姓氏。洪姓先民祖籍原在江西鄱阳湖一带,迁过来以后,为表示不忘祖籍,遂把堂号取名为“鄱阳堂”。洪姓还有另外一个堂号叫“徽敦堂”,意思是徽州敦煌洪,说明“红巾赶散”时还有一部分洪姓族人是从安徽徽州地区迁过来的。洪姓两个不同的堂号,都有明朝版家谱为证。而李姓堂号叫“陇西堂”,“陇西”即现今甘肃省的临洮县。李姓以“陇西”为堂号,同样表示不忘祖籍。

二是以先祖的名言为堂号。以先祖名言为堂号的姓氏不少,其中以杨姓“四知堂”最为扬名。东汉人杨震为官以廉洁著称,他在调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县。一天夜里,该县县令王密拜见杨震,送上黄金为见面礼。杨震不无生气地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道理呢?”王密颇为尴尬地说:“半夜三更没人知道,收下也不要紧。”杨震斥责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得无地自容。杨姓后人感念先祖的清廉正直,遂以“四知”为堂号,激励后代牢记先祖的美德。类似以先祖名言为堂号的还有赵姓“半部堂”。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所以赵姓后人就以“半部堂”作为堂号。

三是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周姓堂号“爱莲堂”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时的哲学家,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他写的作品很多,其中以《爱莲说》最为著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周敦颐的笔下,莲成了“花之君子者也”。周姓后人为表示对先祖人格的怀念,遂自命为“爱莲堂”。

四是以先祖的传说为堂号。张姓是大姓,分支堂号较多,其中有一个叫“百忍堂”。唐朝山东郓城人张公艺,活到100多岁,长寿经验就是一个“忍”字。他的族人曾把张公艺一生中忍让的事迹记录下来,写成《张公艺百忍全书》。此书在明末清初时广为流传,影响很大。有一支张姓后人遂以“百忍堂”为堂号。再如刘姓的“青藜堂”,也叫“藜照堂”。青藜俗称红灰苕,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五六尺,茎老可以做拐杖,坚硬而轻,并可点火照明。相传西汉高祖刘邦裔孙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值元宵节,众皆出游,唯刘向校书至更深烛尽。忽然一老者持着青藜杖叩门而进,对着手中青藜杖一吹便燃起亮光,照给刘向校书。刘向对老人肃然起敬,忙施礼道:“请问长者尊姓大名?”答曰:“吾乃太乙星精也,闻卯金氏(刘)之子好学,故来观察助力。”说完,从怀中取出天文地理书籍赠给他。转眼间不见老人,外面天已大明。此后,刘向立论愈精,文章益著,才华横溢,成为皇上安邦治国的股肱之才。和张姓一样,刘姓分支堂号也很多,青藜堂仅是一支刘姓的堂号,其他分堂号不再一一叙述。

怀庆府,为古代府,府治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明辖六县,清辖八县。范围为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民国二年废府存县,属豫北道。

怀庆府,东至卫辉府二百里,南至河南府一百八十里,北至山西泽州府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阳府五百二十里。东南距省治开封府三百里。

怀庆府又是兰州牛肉面的发源地。在有关兰州牛肉面的历史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嘉庆年间,甘肃东乡人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苏寨村(河南博爱县月山镇境内)陈维精处学习牛肉面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人马宝仔等人的创新、改良后,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之后200多年的岁月里,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闻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怀庆府 年代 :明清 驻地 :府治河内县 位置 :河南焦作、济源和原阳县 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地形地貌,名称由来,历史传闻,历史大事, 地理位置 怀庆府,东至卫辉府二百里,南至河南府一百八十里,北至山西泽州府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阳府五百二十里。东北距彰德府四百里,东南距省治开封府三百里。 历史沿革 夏称“覃怀”,后称“怀州”。 元称“怀庆路”。 明初洪武元年(1368)十月为怀庆府。府治河内,辖: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共六县。 清末府治河内,辖:河内(今沁阳市与博爱县)、济源、修武、武陟、孟、温、原武(今河南原阳原武镇)、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共八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属豫北道,废掉了“怀庆”这个已沿用了几百年的老名字,河内县名改为沁阳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从此怀庆府做为地名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 地形地貌 怀庆府:〔冲,繁。隶河北道。河北镇总兵、黄沁同知驻。〕清初沿明制,领县六。后割开封之原武、阳武来隶。东南距省治三百里。广三百九十里,袤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五度六分。京师偏西三度二十七分。领县八。 河内〔冲,繁。倚。北:太行山。沁水自济源入,左传少水,水经注“东迳小沁亭北,右合小沁、倍涧水、于阝水,迳野王故城北”者。其泲水迳柏香镇、絺城为猪龙河,合丰稔南支,南入孟。其支津东北贯城,合利仁河,东出合广济支津注之。左会丹水,又东迳武德镇,古州邑,入武陟。丹水自山西凤台入,为丹口,迳鄈城、苑乡城,酾为十九渠,古光沟、界沟、长明沟故渎在焉,并注沁。而小丹河为大,合白马沟,迳清化镇。广济河及北支丰稔自济源入,并绝济。广济复歧为二支津,并入温。镇七:崇义、柏香、于阝台、万善、清化、尚香、武德。驿二:覃怀、万善。〕 济源〔难。府西七十里。西:王屋、天坛。王屋,志称“天下第一洞天”。天台,道书所谓“清虚小有洞天”也。西北:析城、秦岭、陵山。北:盘谷。东北:孔山、熊山。西南:河水自山西垣曲入,纳濝水。又东,河清渡、马渚合柴河。水经注“湛水迳向城、湛城东”者。又东入孟。浝水源出西北山,东南流,迳城东南注湨河,迳琮山口,至勋掌村,淤。故水经注,湨出原山勋掌谷,俗谓之白涧水。侧城东南,其南源姑嫂、五指、秦岭三山水自右来会,又东南,左合济支渠。济出王屋西麓太乙池,为沇水,伏九十里,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为济渎。东西二源乱流,其支南注湨。又东入河内,为猪龙河。东北:沁水自山西凤台入,为枋口,东南,右歧为广济河,古秦渠。水经注朱沟,元为广济河,明为二十四堰。在永福堰者利仁渠,在广福堰者丰稔南北渠,古奉沟,与正渠并入河内。在永利堰者永利渠,又歧为二,一南注泲为泲支,一东南为余泲,入。邵源镇,巡司驻。县驿一。〕 原武〔难。府东百八十里。明属开封。雍正二年来隶。东北:黑洋山,古漯水出。西南:河水自荥泽入,又东入中牟,天然渠从之。下至扶沟,长七十五里。县驿一。〕 修武〔冲,繁。府东北百十里。北:太行山。西北:天门。西南:小丹河自武陟入,一曰预河,迳习村,侧城东北,又东入获嘉。新河上承灵泉、刘公河,至城东北,汇皇母诸泉,入获嘉。待王、承恩二镇。县驿一。〕 武陟〔冲,繁。府东百里。河北道治。西南:清风岭。河水自温入,纳广济河,沁河水注之,又东入荥泽。沁河自河内入,迳故怀城木栾店,侧城东南,又东迳詹店入原武。广济河自河内入,迳县西南注黄河。小丹水亦自河内入,迳县西北入修武。永桥、宁郭二镇。武陟、宁郭二驿。〕 孟〔冲,繁。府南五十里。城西:紫金山。西北:五龙台岭。山下至梁村,古湨梁。其东,马吉岭。西南:河水自济源入,迳宋河清故城,为白坡渡,古治阪津,其下吉利沾,古高渚。又东合轵阳河,其下杨树沾,古淘渚。又东迳野戍镇,为河阳渡,古孟津,其下郭沾:所谓“河阳三城”。古河中渚,合衡磵,又东顺磵至城南,其渡小平津,又东迳沇水镇入温。西北:湨水自济源入,迳冶城,右契约水,迳古安国城,合青龙涧,又南迳谷旦镇,至无鼻城,左合余济南支。又南,孟港。东,猪龙河自河内缘界,合丰稔南支及余济北支,并从之。沇河、白陂二镇。驿一:河阳。〕 温〔繁。府东南五十里。西:太平山。西南:河水自孟入,至小营西北。济水自河内入,为猪龙河,缘界合丰稔北支。又有大埝水,至上浣村,仍曰沇水,迳虢公台南,会湨水入焉,迳城南。又东至平泉西,大丰及长济及兴隆堰水亦自河内入焉,又东入武陟。赵堡一镇。县驿一。〕 阳武〔繁。府东北九十里。西南:河水自原武入,迳官渡东入祥符。天然渠迳黄练集,东北入封丘。其河、济故渎西北。河自山西垣曲入郡境,凡行六百四十六里。太平、延州二镇。县驿一。〕 名称由来 为何叫怀庆,这里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元朝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元成宗派他的大侄子海山镇守漠北,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海山被封为怀宁王,改镇青海。大德九年七月,元成宗又命他的二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到怀州奉养母亲,这个二侄子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每天早晚问安,亲自侍奉他母亲的膳食,有时他母亲病了,他整夜不睡,侍奉在他母亲的旁边,每天端汤送药,一点也不敢怠慢。在怀州居住这段时间,他不断到乡间访查,了解当地的民间疾苦,协助地方官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因此人民民众都很拥戴他。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驾崩,宫廷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朝野一片混乱。左丞相阿呼岱阴谋奉元成宗皇后伯岳吾临朝称制。右丞相哈刺哈斯看到这种情况,就连忙派人分别到青海迎接怀宁王海山,到怀州迎接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因为怀州离京城很近,这个爱育黎拔力八达没几天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京城,他在右丞相哈刺哈斯的帮助下,杀掉了左丞相阿呼岱,自己当了监国,暂时代理皇帝处理朝政。 同年五月,怀宁王海山到了京城,当上皇帝,史称元武宗,他改年号为至大,立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武宗在位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初七驾崩,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皇帝位,史称元仁宗,改年号为皇庆。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太后降懿旨,将仁宗奉母居住的怀王宫,改名为兴隆寺(即俗称的高台寺)。为了纪念仁宗的功德,在城内大关帝庙两边修建怀王殿,并取年号“皇庆”中的“庆”字,把怀孟路改为怀庆路。 又过了几十年,明朝取代了元朝,又把怀庆路改为怀庆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废掉了“怀庆”这个已沿用了几百年的老名字,县名也改为沁阳县。 从此怀庆府做为地名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史传闻 当今河南修武、武陟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明朝为怀庆府管辖,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话说元末天下大乱,各地战乱不息,民不聊生,河南地区尤甚。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与元精锐部队在怀庆府地区展开了拉锯战,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又打过去。农民军攻过来要让每家每户百姓在门面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元军过来也要老百姓挂他们的牌子,老百姓苦于应付,叫苦连天,这时有一个年轻的聪明人想了一条妙计,他在牌子的正面写上拥护农民军的字样,在反面写上了拥护元军的字样,这样不论何方攻过来,只要一翻牌子就可以了,较以往既省事、又方便,别人见了纷纷仿效。有一次农民军攻了过来,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大将常遇春马前,这一下被常遇春识破了机关,一连看了几家的牌子,反正都是两种字样,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独生闷气,一闻此事更是火上浇油,立即下令常遇春率军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 常遇春领命后,即率军向怀庆地区杀去,见人就杀,鸡犬不留,来来往往杀了三个来回,他们还把元宝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捡去,如若发现元宝少了,就证明还有活人,接着又杀,怀庆地区百姓都被杀光了,常遇春才罢休,这就是三次血洗怀庆府的故事,朱元璋即位以后便下令从人口集密的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 元末明初,传说元军和明军在怀庆府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但历史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明朝 北伐军攻克元大都(北京)后,同年十月,副将军冯宗异、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克武陟,下怀庆,元平章白锁住弃城遁。兵至太行山碗子城破其关,元兵奔溃”(《明史纪事本末·略定秦晋》), 轻而易举地就攻占了怀庆府 。传说中的拉锯战虽然不符合怀庆府的历史,但反映了元末明国中原地区战争的频繁和民众对那段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 但朱元璋到底血洗怀庆没有,是哪一年血洗怀庆的?是谁具体执行的血洗任务?血洗的情况到底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先后 翻阅了《元史》、《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朝十七帝》、《覃怀志》、《怀庆府志》、《河内县志》等典籍,进行考查 ,结果得出了相反 的结论:朱元璋根本没有血洗过怀庆府 。 一、从朱元璋的行踪看, 朱元璋就没有到过怀庆府 。朱元璋起义之初,在刘伯温、李善长的谋划下建立了南京根据地。他的主要活动是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活动。史籍中记载朱元璋西行最远者为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的汴梁之行:“甲子,车驾发京师,幸汴梁。时言者谓君天下宜中土,汴梁宋故都,劝帝往视之,且会大将谋取元都。[《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根据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这次汴梁之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有人认为汴梁是北宋的首都,建议朱元璋也在汴梁建都;二是与徐达、常遇春等部署攻取元都的事情。经过考察,朱元璋认为,汴梁四周一片平坦,无险可守,很容易被敌人攻破,北宋的靖康之耻才过了不到100年,朱元璋对此记忆犹新,在此建都,于国不利,因而放弃了在汴梁建都的打算。这一记载说明,朱元璋在北伐时根本没有到过怀庆。

有人会说,不是说朱元璋年轻时曾在月山寺当和尚,可能那时侯就对狡猾的怀庆府人有看法,所以,他有了军队就借机血洗了怀庆府。据明皇家记载朱元璋历史活动的《天潢玉牒》记载,朱元璋当游方僧时,曾“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颖州。”这几个地方分别为,金陵、斗门、光山、息县,临颖,都在淮河流蜮,根本没有到过月山寺。更不知道怀庆人为何物。 二、从明军在怀庆府的作战看。明军在怀庆府的作战,主要是在明军“略定秦晋”时。此时为明洪武元年事。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既定元都后,受命取山西:“十月戊辰,大将军徐达遣广武卫镇抚刘聚守河间,兼领府事。副将军冯宗异,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克武陟下怀庆,元平章白锁住弃城遁。兵至太行山碗子城,破其关,元兵奔溃。(《明史纪事本末。略定秦晋》)。”从这次战斗看,明军来到后,元军守将“弃城遁”, 双方并未发生拉锯战和胶着战,也没发生持久战。因而也不会存在一块牌子两面写,即一面写“迎大元”一面写“迎大明”的事。 三、从朱元璋制定的军纪看。从起事之初朱元璋就制定了完整的政策策略和严格的军纪,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一严一宽上。所谓严,就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谓宽就是对民众百姓宽。北伐中原时,他对部下规定了“六勿。”他晓喻将士说:“此行非必略地攻城,要在削平祸乱,以安民生。凡遇到敌则战,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或有遗弃孤幼在营,父母亲戚来求者,即还之。”[同上] 北伐军接近元都时,朱元璋再次向徐达申明澄清天下,拯民于水火的志向。他说:“今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死亡流离,遍于道路,天监在兹,朕不敢忘,故命尔等帅师北征,拯民水火。昔元祖入主中国,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兵戈相加,视如仇仇,朕实不忍。尔诸将帅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必使是不易肆,民安其生,”“有不恭命,必罚无赦。”可见在拯民于水火的大目标下,朱元璋是十分爱惜百姓的。这一来是他本是穷苦人家出身,深知百姓之艰辛;二来是他总结了“前代革命之际”的经验教训;三来是他还总结了元朝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有一次,虏获了元朝了一位大臣。朱元璋问:元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但他们为什么能够长期统治中原而不遭到百姓的反抗?那大臣告诉他:元朝御中原的基本经验就是宽厚待人。所以朱元璋一贯待民以宽。由此看来,所谓朱元璋三洗怀庆府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或许有人会说:朱元璋常说,“将在军,君不御者胜。”他不具体管军队的行动,怎不会是徐达之流远离朱元璋时三洗怀庆府的。这种说法,是对朱元璋队伍的不了解。朱元璋治军极严,立法严厉,执法果决,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允许任何人违法乱纪。 早在明军刚打下婺州时,为保证军队的粮食供应,朱元璋下令禁止军中酿酒。大将军胡大海的儿子依仗自己是大将军之子,违反禁令私自酿酒。当时胡大海正在前方作战,颇受朱元璋依重,都平王恺请求不要杀胡大海的儿子,怕引起胡大海的不满,从而反叛明军。但朱元璋说;我宁愿让胡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然亲手杀了胡大海的儿子。由此看来,明军不守纲纪,胡乱杀人,血洗怀庆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四、从河南省历代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河南省人口占全国比例最低的时候,不是在朱元璋起义之后,而在元朝的末年。现将《地方志编纂手册》所录我国历代人口统计和河南省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录之于后: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人口59594978,河南12637911,占2121%;汉顺帝永和五年,全国人口49150220,河南9902468,占2015%;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人口16163863,河南3042876,占1883%;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人口46019956,河南9624694,占2091%;唐元宗开元二十八年,全国人口48143609,河南7760644,占1612%;宋徽宗崇宁元年全国人口45324154,河南2882007,占636%;元至元二十七年,全国人口58834711,河南815674,占139%;元文宗至顺元年,全国人口59485169,河南871615,占147%;明洪武十四年全国人口59873305,河南1891087,占316%。 从上述统计中看,河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率最低的是在元至元27年和至顺3年,河南人口比例为139%和147%。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王朝南迁临安。许多宋人不愿意做异族的奴隶,跟随宋朝皇帝,迁到江浙一带。 2金、元王朝的统治者在征服中原的战争中的烧杀掠抢。特别是元朝末年,元王朝为了将各地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所到之处,“拔其地,屠其城”“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纪》]从而,造成河南人口的大幅度减少。 3元朝末年,水、旱、蝗、疫,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据《元史》记载,。元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灾害。河南的雨旱灾害就有17次。大雨和洪水“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地,人相食。”仅《怀庆府志》记载的自然灾害有:“至正三年怀庆蝗。七月武陟蝗。是月,怀庆水。六年,怀庆饥。七年,怀庆路大旱,民饥。十一年四月,怀庆河内、修武、几孟州地震,又雷殛房屋,压死者甚众。十三年河内天鼓鸣。是日,修武无云,而雷声震天地。十四年,河内、孟县皆大旱。十九年,怀庆蝗,草木俱尽,人相食。武陟大水。二十年,黄河清三日。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水。二十四年,孟州河内武陟水。夏,黄河清。”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百姓生活无着人口大量减少。整个河南省北宋时尚有200余万人,到元末年仅剩80多万人,仅有现在博爱、沁阳[原河内县]两县的人口之和。 朱元璋统治中国十多年后,河南人口就翻了一番 。事实说明,河南的人口减少,与朱元璋没有什么关系 俗话讲,民不谣空。就是说,许多民谣、民间传说并不都是瞎编的,都有一定的事实作基础。既然如此,朱元璋到底洗没洗过怀庆府?为了澄清事实,现将《覃怀志》所载在怀庆发生的战事录之如下: 1、元至正十五年,贼势滋蔓,察罕帖木儿转战而北遂戍虎牢,从遏贼锋,贼乃北渡盟津,焚掠至覃怀,河北震动,察罕帖木儿进战,大败之,余党栅河洲歼之无遗类,河北遂定。 2、十八年二月张士诚自益都犯怀庆路,周全击败之。五月,贼兵逾太行,察罕帖木儿部将关保击败之。七月,周全据怀庆路,以叛附于刘福通时,察罕帖木儿驻军洛阳,遣伯帖木儿以兵守碗子城,周全来战,伯帖木儿为其所杀,周全遂尽驱怀庆民渡河入汴梁。 3、明洪武二年命副将军冯胜由河南进征山西,渡河克武陟怀庆。 从这三次作战看,第一次,元军胜利了;第二次,刘福通的部将周全杀了元军守将伯帖木儿,“遂尽驱怀庆民渡河入汴梁”;第三次,明军将军冯胜进山西时“克武陟、怀庆”,即入山西,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持久战斗。 从这三次作战看,洗怀庆的应当是刘福通的部将周全。明太祖朱元璋元至正十二年起兵于濠梁,先在郭子兴出做亲兵,十五年才有几百人的队伍,十八年周全洗怀庆时,朱元璋尚在浙江一带活动,受小明王的节制,不可能跑道怀庆来血洗。既然血洗怀庆为周全所为,与明军无涉,为什么传说朱元璋三洗怀庆府?主要原因有: 1、大多数人对元朝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不清楚,只知道最后夺得政权的是朱元璋,就认为那时来打怀庆的是朱元璋的部队,从而张冠李戴误将周全洗怀庆的帽子戴到了朱元璋的头上。 2、怀庆府是元英宗的“潜邸”。“潜邸”,就是皇帝在还没有当皇帝时住的地方。元英宗没有当皇帝以前,就和皇太后一起住在怀庆。英宗御国后,对怀庆优待有加。英宗的继任者们都系英宗的后代,对怀庆仍有特殊感情,对怀庆之民仍不乏照顾。因此,怀庆之民对元朝自无恶感。 3、朱元璋开罪了移民。从朱元璋的移民政策看,他所移之民,都是当地弟兄众多的户,这从现存的移民后代的家谱可以看出,有的迁来是弟兄三人的,有弟兄两人的,没有记载哪户仅迁来一人的。民间传说,兄弟分手有用铁锅破作记念的,有用犁铧作的。朱元璋移民的目的,一是把富户迁走,将大片土地留给没有土地的贫民;二是迁出人口多的户,改善动迁地和迁往地的人口结构,三是规定凡是亲弟兄不能迁往一村,限制移民所在地的家庭势力的发展。四是让动迁户落地生根,与原籍彻底划断绝关系。凡是移民一律不得以任何借口返回原籍。到目前为止,所有移民,只是知道从山西洪洞等地迁来的,没有一户能够续得上家谱。所以,移民对朱元璋也是不满的。所谓朱元璋三洗怀庆府,正是人们用来发泄对朱明王朝的不满的一种表现。 历史大事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流域发生大范围水灾,七月,河南怀庆府(今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河南省焦作市)城水深五、六尺或一丈二、三尺,城内关厢及各村倒坍冲坏民房十五六万间,清化镇漂房舍2000余间,淹毙人口1370余名,灾害之重为明成化十八年以来所仅见。

不是小明王韩林儿贪恋权柄,关键是主动权不掌握韩林儿手里。韩林儿自从被刘福通迎立为小明王开始,他就是一个傀儡。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的确是个人物,正儿八经的白莲教的头头。有人脉、有威望,和刘福通两个人搞反元起义,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而刘福通则自称是“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

这本质上和当初陈胜吴广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在自己军中性质一样,为了给自己起义找个合理名义。但是这其实实质性地确定了“反元义军”的权力结构那就是韩山童是董事长,刘福通就是总经理。

但是至正11年(1351年)5月,韩山童还没发动起义,就被元军给抓了杀头了。这时刘福通还在,但是早先设定的权力结构就被破坏了。头都没了,做臣子的在厉害,也名不正,言不顺。

刘福通为了笼络天下义军人心,特别是白莲教的教徒,就必须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

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韩林儿就是宋徽宗的九世孙。所以至正15年,刘福通等迎立韩林儿,世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定都亳州。所以各地的反元义军,借着小明王的名义,可以彼此发展各自实力。

但是韩林儿实际上既没有军权,也没有任何决定权,他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共主。

原本有韩林儿一直有刘福通的“辅佐”,热闹的时候,无论是郭子兴还是徐寿辉等人,都要叫韩林儿一声“小明王”。

但是南方的义军不断兼并坐大,而一直致力往被发展的刘福通部因为遭遇元朝主要压力,已经内部不断有叛变,势力越来越小,韩林儿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

南方的大佬们对韩林儿的意义,认识也是不同的。

陈友谅自己当皇帝,韩林儿迟早是自己碗里的菜;张士诚等人根本绝对韩林儿就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可以直接吞并他;只有朱元璋实际最弱,他认为必须尊重韩林儿,掌握道义主动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当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攻破安丰、杀了刘福通的时候,朱元璋及时赶到救援,救下了小明王。

其实小明王的处境和汉献帝是很相似的。在群雄在各自发展实力的时候,都需要借助他的名义时,他被诸侯抢来抢去;但是一旦诸侯坐大了,要自己当皇帝了,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不过小明王韩林儿没有汉献帝刘协幸运。曹操并没有称帝,所以刘协仍然是汉献帝;而曹丕为了自己“名正言顺”,逼着刘协搞了个“禅让”,最终被封为“山阳公”,在自己的封地里仍然可以享受皇帝礼节用度。

至正22年(1366年),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结果韩林儿莫名其妙地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廖永忠谋杀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否是朱元璋本意真没实锤。因为朱元璋可以不用杀韩林儿,而是学曹丕对汉献帝补个手续,也完全可以解决这个尴尬。

而决定韩林儿命运的任何一个环节,韩林儿都没有主动权,因为名义上是天下义军的共主,实际上不过时人手里的一张牌而已。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扩展资料

罗贯中的一生都处在乱世之中,他对中国周期性的大浩劫给民众带来的痛楚、对生产力和文明的巨大破坏有清晰的认识和切身的体察。他总结出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对中国历史上治乱循环的精确概括。

蒙古人灭宋并建立起疆域十分辽阔的大帝国,但元帝国未能解决外来政权华夏化的瓶颈,安稳的日子不长,很快就陷入了大动乱。

元末农民大起义即史称的“红巾起义”爆发于至正十一年,而在此之前,为大起义做思想、组织上准备的明教、弥勒教、白莲教早就在民间流行多年,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5000余人,“背心皆书佛字”。

到了至正初,小规模的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300余起。

罗贯中就是在这种大动乱的环境中长大,当1351年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在颍州举起义旗后,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接连起事;长江流域的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也借用红巾军的名号起事。

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隋末“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的景象。红巾起义几乎是汉末黄巾起义、隋末瓦岗寨起义的重复或翻版。

此时正值弱冠之年的罗贯中怎么可能置身度外?他一定在观察时局,在寻找机会。他的故乡山东东平及以南的运河两岸地区,正是起义军和官军交战的重点区域。这或许是罗贯中长期滞留在江南的重要原因。

兵燹所过,往往玉石俱焚,在战争中命运最惨的总是普通的老百姓。据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末年的大乱全国人口从6000万降到3500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引起的动乱全国人口再从6000万降到2300万;隋唐之际的大乱,总人口由6000万降到2500万;宋元之际的大乱,宋、金、西夏等组成的中国地区总人口145亿降到7500万。

而罗贯中亲身经历的元明之际的大乱,全国人口从9000万降到7160万。曹操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一再出现。

参考资料:

-罗贯中

朱元璋是朱温的后代吗?

朱元璋并不是朱温的后人。1、俩人出生地接近。朱温出生在安徽砀山;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两地相隔不远。2、俩人身世相同。朱温出身于贫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