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称为曹操和诸葛亮的组合?还有一个曾孙叫陶渊明
三国中有两位政治大师: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曹操的政治手腕和敏锐的洞察力,三国时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更别说利用他们两个了。
然而,在东晋,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人,他被称为“吴伟,忠诚而勤劳,孔明”。他像曹操一样机警敏锐,像孔明一样忠诚勤奋,成为曹操和诸葛亮的结合体。
这个人就是陶侃。
陶侃是官二代,他的父亲单涛在吴栋当过吴恙的将军。但可惜他英年早逝,家道中落。陶侃年轻时一贫如洗,成年后只在县里做了个文员。
陶侃很会做官,很会把握机会。有一年冬天,鄱阳县的连笑范逵住在陶侃家里。客人到了家里,陶侃作为主人,自然要上硬菜。但隆冬时节,陶侃自己家都开不了锅,更别说招待客人了,更别说范逵的随行人马了。
幸运的是,陶侃有一个长发飘飘、学识渊博的母亲——詹士。
剪掉陶侃母亲的长发,做两个假发,在市场上卖,摆上几壶酒,买精致的菜肴;拆掉房梁上的几根柱子,剁成干柴给范逵取暖;把每天睡觉用的草席弄碎,给樊哙的马当饲料。不仅范逵招待得极好,就连仆人们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他们非常高兴,尽管仆人们过于乐观"。
第二天范逵走的时候,陶侃居然在冰天雪地里送了几百里,他也不想回去伺候老母亲。
为什么陶侃如此执着于招待只有孝心没有实际官职的范逵?因为当时范逵是民间意见领袖,所以他推荐的人都飞黄腾达成功了。
陶侃来回迎接,范逵送行,问陶侃:“兄弟,要不要调到县里?”
陶侃终于等来了这句话,慌忙答道:“你要,就困在你耳朵里。”我想,当然,我想走得更高,但我只是苦于没有人给我带路和带话。
范逵拍了拍陶侃的肩膀。别急,哥们,回家等好消息。
范逵到达县城后,向郡守张魁极力推荐陶侃。毕竟饭后他吃的是老母亲的头发,房子的柱子,床上的铺盖。陶侃的孝心一定要有回报。
张奎也很会处理事务,马上提拔陶侃为杜佑,领了枞阳县令。杜佑不是一个小官,但他却能把刘备和刘皇叔逼得辞职出走。从陶坎县的一个小科员,到火箭式的县里大干部,那顿饭贡献很大。
陶侃在任上干得不错,很快就被提升为国君。冬天在陶侃看来是幸运的季节,又是大雪纷飞的一年。张奎心爱的妻子生病了,她不得不去几百英里以外的地方接医生。冷死了,张奎的工作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走。
陶侃又看到了机会。首先他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政治表态,说“这是论资排辈的问题。君,你还是妈妈,却不照顾父母的病。“张奎大人是我们的父亲,张大人的妻子是我们的母亲。父母生病了,孩子能不照顾吗?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陶侃立即冒着风雪,前去接医生为养母治病。张奎感动得后来推荐陶侃饰演孝廉。
被张奎举荐为孝,是陶侃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是为官之道。在此之前,陶侃只是一个文员。虽然他在县里玩得很开心,但却不能上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连笑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编制,而文员充其量只是工人,勤奋而已。一个脱胎换骨的陶侃,一个对干娘的孝顺,没有白费。
能照顾好领导,关键时刻想领导所想的陶侃,在仕途上自然蒸蒸日上,最后当了仆从和太尉。他被授予胶州、广州等七州军功一枚
从官位上看,陶侃与曹操、诸葛亮并无太大区别,但说陶侃是孟德、孔明的结合体,却是莫大的讽刺。
在东晋苏君、祖岳之乱中,当他的所有儿子都被叛军杀死的时候,陶侃因为没有当上侍郎而不愿出兵给他。后来,在温峤、郁亮等人的一再要求下,他才勉强当上了平反军的总司令。在平叛的关键时刻,陶侃因粮草不足而不得不退出,只是在文樵等人的苦苦劝解下,他才坚持到最后。
这显然不是曹操和诸葛亮的为人。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全局;诸葛亮的“忠君勤政”是为了天下,而陶侃只是想保住官位,过上优裕的生活,平平安安地着陆,安度晚年。
这样的人能得到“吴伟智勇双全,忠勇勤恳如孔明”的高度评价,由此可见东晋是不愿上进的,复中原,复故都只能成为朝廷遥不可及的梦想。喜欢且更擅长做官的陶侃,有个玄孙,不想做官,也不能做官。这就是陶渊明,吟咏“来来往往”,不为五斗米而俯首称臣。
有了吴柳老师,陶家的家谱多了性格,少了阿谀奉承。
古往今耒,文坛内外,读了陶渊明《归去耒兮》和《祭程氏妹文》的人,
都把陶渊明的程氏妹,说成是嫁给了程姓男人的妹妹。按理说,是妹妹、是妻子
无碍于陶渊明中国大文豪的形象,其实不然,是妹妹,陶渊明是以妹妹故去为由
头,对现实不满,“世与我而相违”不原做官,回家隐居,与世隔绝。是妻子,
是因为妻子故去,出于对妻子故去的谦疚,把感情延续至孩子,痛爱孩子,出于
无奈,回家抚养孩子,深埋谦疚,不做官,回家种田。实际上《归去来兮》不是
隐居篇、陶渊明不是头上长角与世抗争的英雄文豪,他是典型的,生耒嗜酒,深
爱妻子,痛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重于文学、不善应对变故的传统的不懂发
财的一大穷儒。
这样开篇,有人会认为我有意要把文人弄得顺应朝庭,教育大家爱妻子,
爱孩子,赶时髦,作宣传,瞎炒作。我没有这个能耐,也不会那样做,我只想靠
就“原生态”说清这个事实,还中国真正知识分子的本耒面目。
陶渊明居住的彭泽与我家一水之隔,追踪到其父辈做官的湖北武昌,也
是两省交界的近邻,北方的习俗我不懂,我们南方自古有个习俗,有条件的家庭
生了男孩后,自小就会为孩子找好未耒的媳妇,把小女孩领回家和孩子们一起长
大,到了婚嫁的年龄,张罗办宴,让他们结为夫妻,俗称“童养媳”。然而陶渊
明的婚娶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自古荐文的编辑说了不能算、家谱录记也该
怀疑,唯独陶渊明一人说了算。实际陶渊明在《祭程氏妹文》中已说得很清楚,
只是后来人,硬性把他往同胞哥哥的位子上推,便利造个与众不同、出仕隐居的
英雄文豪而已。《祭文》述:“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
千万不能忽视的是,此句是文章中直接阐述作者和程氏妹,不同父母生的异姓兄
妹。该句是骈对句,不能分割理解,各取所需,应连贯起耒,相互相承:“谁无
兄弟”对“嗟我与尔”,“人亦同生”对“特百常情”,意思是说:“大家都有
兄弟姐妹”对“我和你也是兄妹”,“人家的兄弟都是同父母生”对“我和你是
特别的、百里挑一的、不同父母生的、又符合常情的兄妹”符合常情就是我认为
的“童养媳”,“特百”是与“人亦同生”的不同的特别位置 ,这是陶渊明直
接交待与妹妹不同姓的理由。因为有“特百常情”才会有后文的“庆自己蹈”
(后叙)。接下来回忆和妹妹一起生活的童年:“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
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这里的“二六”是“十二岁”。闺中的
妹妹是:“咨尔令妹,有德有操;靖恭鲜言,闻善则乐。能正能和,惟友惟孝;
行止中闺,可象可效。”这是写青春爱慕期的妹妹 。这种祭文不同于一般祭悼
妻子的祭文,他可以夹插于其中写妹妹,是“特百常情”给于陶渊明的特有权
利。是人们容易误解的关健所在,如果人们能正确理解“特百常情”,也就能
顺理读懂“我闻为善,庆自已蹈”了,这句是说:“我听到看到妹妹的举止,
感到亲善和爱慕,庆幸自己遵循了父母的安排,娶了程氏妹为妻”。这里应该
强调的是“蹈”在字典上有多种解释,而我是确定了程氏妹是异姓妹后,选择
了“遵循、实行”解释。“庆自已蹈”他写得很现实,因为无论那朝那代“童
养媳”结合的不多,对父母这一好心,领情的很少,所以陶渊明庆幸自己遵循
了父母的安排,娶了个好妹妹。
弄清了祭悼妹妹,还要看他怎么祭悼妻子,正是因为其祭悼妻子的文句
太感人,他的这种生死恋促使了我去寻找“程氏妹”是他妻子的证据,陶渊明
写道:“寒往暑来,日月寖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
肴觞虚奠,人逝焉如!”结尾写 道:“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
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
茕游魂,谁主谁祀?奈何程妹,于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呜呼哀哉!
以上祭文谁都知道是写给妻子的,然而为什么都不敢认呢?这是我们的教育理
念的问题,是不敢违师道,不相信自己的体现。(我的“违师道”是指在此覌
点上,不敢指正老师的错误理解)
祭文好在,妹妹情、妻子情相互巧人妙融合,这种融合出自于陶渊明的
特经历,独特感情,是一般文人体会不到的因我太喜欢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中的一句歌词,请允许我借这句歌词,代抒一下陶渊明的当时心情:"留住所爱、
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读懂了程氏妹是陶渊明之妻、我们再读(归去来兮)就会发现以前读错
了(归)篇,也因从纯妹妹的角度理解(归)篇,产生误解了陶渊明这个人,故而
(归)篇不是隐居篇,(归)篇 不是轻松快乐的文词,(归)篇是悲惨至极的生死恋
式的散文篇读懂了程氏妹是陶渊明之妻,我们就有理由纠正历代对(归)篇的
错读,如第三段人们习惯这样读:"归去耒兮,清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
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实际
应该这样读:"归去耒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
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段文词关
健错在对"息"字的理解,确定了程氏妹是妻子后,这个"息 "就应理解为"生息"
即"孩子",这样就形成"息""以绝游世","我 ""相违复驾"该段文词应解释为:"
回去吧!回耒了啊!希望孩子们互相邦助横渡人生长河,我老了,人生旅途中舟车
与你们背道而驰,这就是我说的回耒了啊! "这里我还是要解释一下译"归去来
兮"的道理:"回去吧"是程氏妹呼唤丈夫回家的祈求,因为前文陶渊明己阐述了
入仕前家人是不同意的(后述),自已也认识到是"迷途",然而我们家乡传统的
喊"迷途",就是一喊一答,虽然还带点迷信色彩,到底还是民俗,"回耒了啊"是
陶渊明谦疚地应妻而答后面是说:"求得亲友的安慰、温暖之情,每天在家里
说无弦的琴、读书以消忧愁,邻居农友告诉我春天快到了,即将要准备农田
耕作了"接下原文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该文词按文人说是
,触景生情,我粗一点说是,借景生情这里我要把后一句先理解,以便把情绪带
往前文正确理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说:"羡慕万物得时而向荣,
可叹我生命将走到尽头"然后我们就知道其在"蓬车上"、"孤舟上"所看到的和
联想到的,至于看到的不需解释,只说借景生发的联想:"窈窕寻壑"是"妻
子一去不返"、"崎岖经丘"是"我将在人生道路上盘绕拨涉"、"木
向荣"是"大儿子正在成长"、"泉始流"是"小儿子刚刚步入人生"这里深
深地隐藏着对妻子的谦疚之情,及妻子去世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感吾生之
行休"是把他一家同景联系起来的根据
由于过去人们误认程氏妹是陶渊明的同胞妹妹,因此就不能按正常逻
辑,揣摩陶渊明的心理,这在古文阅读和理解中是最至命的,犹如画家进行素描
不懂先画大体让我们回到(归)篇的开始继续论述:"归去耒兮!田园将芜胡不
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己往之不谏,知耒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
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
微"我认为应这样理解:"回去吧!回耒了啊!田园将荒芜我怎么能不回耒!既然
自已愿意到衙门服役,为什么又伤心而悲痛呢现在我领悟到亲友不同意我入
仕的道理,知道回耒是要补救过去错误的选择;实际这种迷途走得不远,觉得今
天我回耒是对的,昨天入仕是错误的舟船一路轻快地行驶,河风阵阵吹拂衣
袖,问过路人回村路怎么走,恨晨光还如此微弱,还末天亮"我认为,"回去吧!
回耒了啊!田园将荒芜我怎么能不回耒!"好象是和妻子对话,这表达对妻子谦
疚心理船行驶,风吹衣是放弃了仕途的轻松感觉常走的路问过路人,恨不快
天亮,是惦记孩子们,希望能快到家接下耒的第二段就是思念妻子,这段文词
让我们逐步深入理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是说:"看到了自家的房子,高兴地直奔;僮仆
欢迎,孩子们依门盼父;走进庭院杂草丛生,松树、菊花依然在;牵着孩子们入
室,桌上摆满了酒莱"这里的"僮仆欢迎""幼子候门" 是以僮仆高兴反串失去
了母亲的孩子们的痛苦"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是妻子失去了,自己和妻子的
感情还在"携幼入室"自已远处归耒,只牵得幼子入室,那人们常说的"妻室"
呢看看入室后他怎么描写:"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状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我是这样理解:"拿起酒壶自酌自饮,斜视庭院松菊得到点安
慰,脸上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倚靠南窗昂望远方顿生思念妻子的烦躁,孩子们
围过耒抱住膝,府看有这么多孩子心里得到点安慰"我认为:以前喝酒总是妻
子酌酒,或同饮,第一次自酌,还是会想念妻子,斜视松菊还是找安慰,找情感
,斜视是要撇开孩子的视线孩子发现父亲倚靠南窗心里烦躁,惊恐地围过耒,
抱住父亲的膝,生怕父亲又要离去我为什么要把"容膝" 理解为孩子呢我
们家乡有句自古传下耒的古话,这语言,无论识字的或不识字的父母都知道:
"生耒抱膝,死耒抱头"意思是:"孩子生下耒就知道抱住父母的膝、要吗不
让离开,要吗拿吃的、父母死了,孩子们抱着父母的头痛哭不肯让离去"
故而"容膝"应理解是"孩子"下面的语言不是痛失妻子的人是写不出耒的: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是说:"庭院内人们常
耒往是高兴的事,可我家设了门却常关着;柱着拐仗在庭院休闲散步,时而
远望着天边,彩云自由地出入山峦,鸟儿飞疲倦了还知道飞回巢穴;天渐渐
暗下耒,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仍扶着孤松徘徊等待"这怀念妻是肯定的,
有一句词是不懂我们这里习俗的人不知道的,这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
设而常关"此句是指失去妻子,我们家乡的传统生活习俗是这样的:逢年过
节女人们互相串门,送上些自家做的米果、米酒之类的东西,让邻居们尝尝
自己烹调手艺青黄不接的季节,互相借点钱、油、盐、米等, 缝补、洗涮
有时还借个针线、槌棒,就连锅、铲、刀、盆出了问题也找邻居借平日纳
底、绣花,大户人家座的是一打一打的女人初生儿贫乳,邻近的母亲总会
踏门而至生孩子、办宴席全是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邦着张罗那家的孩子哭
了,邻居家的女人会抓点自家的咸菜酱干之类的食品前往,哄哄父母临时
外出了的孩子们若是外耒做小生意的入户,总会找错了女户主因此门常
关是失去了女人故官家文人难以理解,与文墨深浅无关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所以说是生死恋的痛作,道理在:四十出头的人就柱拐仗,无论是未老
先衰,还是处于病态中,都是失妻之灾打击的结果快入夜了鸟倦了还知道
归巢,想到妻子一去不返,由鸟的归巢,幻想也许妻子出了远门,她会回耒,
因而尽管太阳下山了,仍抚孤松徘徊等待 明明知道等不到,仍痴心不去,
或许是妻子刚刚离去,习惯自然这么等,然而时间长了,二年以后这种等
待确是无用了,因此他知道妻子是死了:"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妻子啊你
心不要死,我会到坟墓里和你相见的如果能说是妹,那么伦理道上的妹
夫又该往那儿搁呢中国的文人是不会写那种文章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出自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序》。
翻译:参天大树,一定有其深根;绕山的河水,一定有其源头。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姓氏寻源·序》表达的内容: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姓氏寻源》
33位后人重归故里
2010年下半年,西湖镇发现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的墓碑,对于整个何氏家族具备重要意义。为祭祀先祖,33位后人重归故里,昨日在何家祠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据了解,这些后人中有两位来自美国、3位来自中国台湾,其余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苏州等地。
关于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在族谱中亦有记载。据悉,2003年,包括清代中期曾经分三次修订的《何氏族谱》、明代佚名画家所作的《江汉揽胜图》等一批珍贵的史料。族谱中记载了何氏家族的先贤,以及家规、宗规等情况,并记载了家族的田产等财产分布地点,门类之齐全、内容之详细实为罕见。
新谱涵盖何家六代
瞻仰完毕,何家后人在祠堂供奉新续修的族谱新谱,并向何园、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捐赠新谱。同时,何家后人还捐赠了何维键父亲何俊在清咸丰年间任江苏布政使时使用的两枚印章,这两枚印章由何家后人代代相传,非常珍贵。
在何园主人家谱被发现后,何家后人积极投身到对何园家谱档案的重修工作中。2010年10月,经过何维键支系海内外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新谱问世。这卷新谱衔接了清朝光绪二十二年由何园园主何维键续修的老谱,涵盖了自何维键起始的六代家族成员,包括已故、健在、新生的成员共320余人。
卢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
谁被称为曹操和诸葛亮的组合?还有一个曾孙叫陶渊明
本文2023-10-12 09:33: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