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出卖了抗日的“八百壮士”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8收藏

究竟是谁出卖了抗日的“八百壮士”,第1张

  1946年9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参政会驻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原准备了好几个议题,但是,委员们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讨论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何德奎案”。9月28日,《中央日报》刊出了一则题为《讨论何德奎案,并请谢部长答问》的新闻。新闻说:“检举何德奎附逆案,昨日参政会驻委会第九次会议中,再度引起热烈讨论。各参政员以此案提出,迄今时达二月,但政府方面尚无复文到会,司法方面亦未提出检举,致该案拖延至今,久悬不决。各参政员更就法理与事实,分析何德奎服务之机关及其行为,以说明其是否附逆时,发言尤为热烈。”

  那么,何德奎究竟是何人,他被检举“附逆”,究竟有何依据,又为何久悬不决呢?

  何德奎声名显赫,因何被告“附逆”

  “这个案子涉及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工部局副总办何德奎。”陕西师大老教授张翰林告诉记者,何德奎是何氏三杰之一。“这三杰就是何炳松、何炳棣和何德奎。”何炳松,被誉为与梁启超齐名的“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何炳棣,在第六届留美考试中名列第一,与杨振宁、李政道等同船赴美留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获博士学位;而何德奎,则是他们的堂侄。1917年以教育部考试第一名赴美留学。 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此外,他还和宋子文的私人关系比较好。”张翰林介绍说,何德奎25岁就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业,这个学位,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MBA。在今天随处可见的MBA头衔中,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留洋的MBA,其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1928年,何德奎被聘为华人纳税会的英文秘书,同时也被南京国民政府聘为金融及外交方面几种委员会的顾问。“因为金融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卓尔不群的管理能力,他深得宋子文的赏识。”抗日战争结束后,何德奎成为上海市副市长,不久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秘书长。

  那么,这样一位人物,为何被检举为“附逆”呢?

  “这和他曾多年在工部局任职有关系。”张翰林说。

  工部局是什么地方?

  据张翰林介绍,工部局是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它有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实质上担任着租界政府的角色。工部局由董事会领导,外国人始终占董事会大多数席位。1928年,开始有华人进入董事会。“何德奎在1928年夏专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会办。1937年升任副总办,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

  “正是因为有在工部局工作的这段经历,使何德奎被以‘附逆’之名上告。”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裴志海认为,工部局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作为,成为身在其中的何德奎“附逆”的罪证。

  工部局背信弃义,陷“八百壮士”于敌手

  “1946年,国民政府参政会对何德奎‘秋后算账’,和当年工部局处理被迫进入租界的‘八百壮士’有关。”裴志海介绍说,1937年,在淞沪会战后期,蒋介石命令第88师留在上海坚守一块阵地。第88师师长孙元良为了保存实力,仅留该师第524团一个加强营,总共官兵420人,坚守四行仓库,这些官兵因号称八百人,被世人称为“八百壮士”。

  1937年10月26日,“八百壮士”进入四行仓库,而上海公共租界由于害怕炮弹引起四行仓库附近的煤气贮存罐爆炸,特别是害怕日本将战火引向公共租界,于是再三请求中国政府下令将“八百壮士”撤离四行仓库。上海市政府与公共租界工部局进行了协商,决定将这支部队暂时撤至公共租界,然后转移出上海。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撤退完毕,然而,当他们进入公共租界后,立即被英军缴械,所有官兵均被送往其新加坡路的“孤军营”予以拘禁。

  上海师大的李铭老师告诉记者,他曾在上海档案馆看到《万国商团关于孤军营问题的备忘录》原件,可以看出,专门用来拘禁“八百壮士”的孤军营是“在1937年10月接通知后马上赶建的”,而《英军关于建立集中营,拘留四行孤军的密令》中,也记载了“八百壮士”进入四行仓库的第二天,工部局便向租界各地段的军事指挥官下达了如下密令:“负责各个地段的指挥官有责任收缴中国士兵的武器,并护送他们进入集中营……”

  “工部局背信弃义,而且在和中日双方交涉时不同的态度更是体现了其亲日的本质。”据介绍,“八百壮士”被拘后,中方立即与工部局进行交涉,但是,工部局以“中立原则”为由,拒绝按原来的协议,让“八百壮士”撤出上海。

  “与此相反,工部局对日本则表现了一副卑躬曲节的态度。“八百壮士”撤到公共租界的第二天,工部局便主动致函日本驻沪总领事。而在此之前,亦曾有过日军溃退到租界之事,然而,工部局既未收缴其武器,更未将其拘禁起来,而是让他们携械安全地离开租界。

  就这样,工部局将 “八百壮士”拘禁在孤军营长达四年多。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不久,日军占领了上海公共租界,随即通知工部局他们将接管中国‘孤军营’,要求工部局交出‘孤军营’官兵名单以及孤军的军械设备清单”。工部局唯命是从。12月29日日军占领“孤军营”,“孤军”军官26名,士兵307名全部被日军押走。“八百壮士”从此沦为了日寇的阶下囚。

  案件久悬未决

  国民政府内部形成争论是关键

  “1937年,何德奎的身份是工部局副总办。因此,国民政府参政会认为,无论是‘八百壮士’事件,或者是沦陷期间,工部局的其他亲日行为,身在工部局的何德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就把他以‘附逆’罪上告了。”裴志海说。

  记者在《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46年719(六,二一)“戊”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参政会检举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何德奎有汉奸嫌疑”。由此可见,何德奎是在1946年7月19日被检举有汉奸嫌疑的,为何到了九月下旬,何到底是不是汉奸还没有个定论呢?以戴笠为首的国民政府的肃奸行动向来以“快、准、狠”而让汉奸们胆战心惊,为何此案久悬未决呢?

  “因为此案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了争论。争论的焦点,首先是何德奎所在的工部局在抗战期间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汉奸的定义。”张翰林说。而《中央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也引用了当时司法行政部长谢冠生关于汉奸的定义,谢氏认为,“构成汉奸因素有二:一为在伪组织担任职务,一为有通谋敌国行为。”

  在此次争论中,谢冠生力挺何德奎,以他为首的一方认为,何德奎当时所服务的工部局,属于国际性组织,虽然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占领租界,工部局亦被占领,但工部局在本质上仍然与敌伪组织是有区别的。此外,何德奎被告“附逆”还有一个依据,是他曾经签署了关于采用伪敌教科书的公文。但是,这个公文,被何德奎留压了四十多天,才在日方的压力下不得不签署,和主动通谋有区别。

  而以何德奎案的提案人罗衡为首的一方认为,工部局在日本人占领上海后,就不能称作为国际组织,因为日本人控制工部局后,1942年1月,工部局英、美、荷籍公董全部辞职,而华人董事均奉国民政府命令退出,日本人冈崎胜男就任工部局总董。工部局就成为了日本人统治上海的工具,而非国际组织。而何德奎辞职的时间,却是在1943年六七月间,汪伪政权接手工部局时。换句话说,何德奎还是在其中为日本人服务了一年多时间。

  谢冠生见争论升级,赶紧重述,工部局是否国际组织及何德奎有无通谋敌国行为等问题,个人意见并非判决书,详细结论要以法院审理判决为准。

  何案并非孤本

  宋子文曾为盛宣怀之孙说情

  “工部局的董事会中,外国人占据了大多数,工部局所有的行为最终决定权都在外国人手里,即便是华人董事也是无可奈何的。把工部局的亲日罪名强加在何德奎的头上,肯定是有待商榷的。况且,何德奎在工部局任职期间,民间的口碑是非常不错的,他廉洁守法,对公共租界的穷人特别照顾,如免费限价平售,办食米公仓等。”张翰林告诉记者,其实,因为身在工部局而被冠以“附逆”罪名的远不止何德奎一人。他曾在《民国军政要员手迹》一书中,看到1945年11月11日,时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宋子文曾致上海高检处首席检察官杜保祺一封密信,信中说,“据报盛恩颐之子(记者注:即盛宣怀之孙)现被军统局扣押,闻为人诬控其在沦陷时期前工部局任事。如只系为曾任前工部局工作,当无何种问题。”

  那么,何德奎案最后将会被如何判决呢?遗憾的是,记者在《中央日报》上并没有查到此案的最后结论,张翰林也告诉记者,他并没有看到过国民政府肃奸资料里,有何德奎的记录。而且,他认为,从宋子文为同在工部局的盛宣怀之孙说情这件事来看,何德奎是不会被定论为汉奸的。“况且,何德奎和宋子文关系匪浅。何德奎因自身的素质深得宋子文的赏识,抗战胜利后,任命何德奎为上海市副市长的就是宋子文。”

「赠翰林张四学士」杜甫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

  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客星:我国古代对新星和彗星的称谓。汉客星:指东汉隐士严光,张公子:指张翰林。严光曾与光武帝共卧,“以足加帝腹上”,但光武帝并不与之计较。在这里是用严光的典故体现张翰林与皇上关系的亲厚。

三兄报妆吾疹疾,一定汝忧吾疾。今吾将息,一一用汝语,念汝知之。且作判官事中丞叔义,小心戒慎,不离使司。昔田仁、任安俱大将军舍人,卧马厩中。无何,诏大将军出征匈奴,遣大夫赵禹选大将军官属。舍人衣服鲜明,二子冠带憔悴。赵禹独与二子言论于禁中,即日召见,皆拜二千石。汝有二子之实,未遇赵公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又,仲尼尝为季吏,叹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魏舒为即官时,属沙汰,乃(礻菐)被而出,自言曰:“当自我始,大才当大用,如时人不识,何为叹愤哉!”先师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汝能自修,况事叔父。吾之休废,永无荣耀,于伯仲之间,自非深仁高义长才厚德,又焉肯惠于朽壤枯木哉!莒省吾意,当努力也。不次,三兄报。的翻译是:

卢延让,光化三年登第。先是延让师薛许下为诗,词意入癖,时人多笑之。吴翰林融为侍御史,出官峡中,延让时薄游荆渚,贫无卷轴,未遑贽谒。会融表弟滕籍者,偶得延让百篇,融览,大奇之,曰:“此无他,贵不寻常耳。”于是称之于府主成汭。时故相张公职大租于是邦,常以延让为笑端,及融言之,咸为改观。由是大获举粮,延让深所感激;然犹因循,竟未相面。后值融赴急征入内庭,孜孜于公卿间称誉不已。光化戊午岁,来自襄南,融一见如旧相识,延让呜咽流涕,于是攘臂成之矣。

将仕郎守太子校书郎王冷然,谨再拜上书相国燕公阁下: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则仆所以有意上书于公,为日久矣。所恨公初为相,而仆始总角;公再为相,仆方志学;及仆预乡举,公左官于巴邱;及仆参常调,而公统军于沙朔。今公复为相,随驾在秦,仆适效官,分司在洛,竟未识贾谊之面,把相如之手,则尧、舜、禹、汤之正道,稷、薛、夔、龙之要务,焉得与相公论之乎昔者,公之有文章时,岂不欲文章者见之乎公未富贵时,岂不欲富贵者用之乎今公贵称当朝,文称命代,见天下未富贵、有文章之士,不知公何以用之公一登甲科,三至宰相,是因文章之得用,于今亦三十年。后进之士,公勿谓无其人。何者长安令裴耀卿于开元五年掌天下举,擢仆高第,以才相知。今尚书右丞王丘于开元九年掌天下选,拔仆清资,以智见许。然二君者,若无明鉴,宁处要津是仆亦有文章。思公见也;亦未富贵,思公用也。此非自媒自炫,恐不道不知。有唐以来,无数才子,至于崔融、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富嘉谋、徐彦伯、杜审言、陈子昂者,与公连飞并驱,更唱迭和;此数公者,真可谓五百年后挺生矣。天丧斯文,凋零向尽,惟相公日新厥德,长守富贵,甚善,甚善。是知天赞明主而福相公。当此之时,亦宜应天之休,报主之宠,弥缝其阙,匡救其灾;若尸禄备员,则焉用彼相矣!仆闻位称燮理者,则道合阴阳;四时不愆,则百姓无怨。岂有冬初不雪,春尽不雨,麦苗继日而青死,桑叶未秋而黄落,蠢蠢迷愚,嗷嗷愁怨,而相公温眠甲第,饱食庙堂!仆则天地之一生人,亦同人而怨相公也。《京房易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言人君欲贤者而不用,徒张此意;厥灾荒,云大旱也,阴阳不雨。”复曰:“师出过时,兹谓旷其旱不生。”夫天道远,人道迩。仆多言者也,安知天道!请以人事言之。主上开张翰林,引纳才子,公以傲物而富贵骄人,为相以来,竟不能进一贤,拔一善。汉高祖云:“当今之贤士,岂独异于古人乎?”有而不知,是彰相公之暗;知而不用!是彰相公之短。故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云才积而便散,雨垂落而复收,此欲德不用之罚也。仍闻六胡为孽,日寇边陲;邦家连兵,来往塞下;巴西诸将,必不出师,过时之咎也。四郊之多垒,卿大夫之辱也。不知庙堂肉食者何以谋之相公在外十余年,而复相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今人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天则不雨,公将若之何昨五月有恩,百官受赐,相公官既大,物亦多,有金银器及锦衣等,闻公受之,面有喜色。今岁大旱,黎民阻饥,公何不固辞金银,请赈仓廪怀宝衣锦,于相公安乎百姓饿欲死,公何不举贤自代,让位请归公三为相而天下之人皆以公为亢极矣。夫物极则反,人盛必衰;日中则昃,月成则亏。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下之道也。”今公富贵功成,文章名遂,惟身未退耳。相公昔在南中,自为《岳阳集》,有《送别诗》云:“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则知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宽;贾谊非流窜,不能作赋以自安。公当此时,思欲生入京华,老归田里,脱身瘴疠,其可得乎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仆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主上以相公为贤,使辅佐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明君之举,岂曰能贤!仆见相公事方急,不可默诸桃李;公闻人之言或中,犹可收以桑榆。

《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相公《五君咏》曰:“凄凉丞相府,余庆在玄成。”苏公一闻此诗,移相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部,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亦可举苏以自代,然后为方朔之行。抑又闻:“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报国之重,莫若进贤。去年赦书云:“草泽卑位之间,恐遗贤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征召奏闻。”而吏部起请云:“试日等第全下者,举主量加贬削条目一行。”仆知天下父不举子,兄不举弟。向者,百司诸州长官皆无才能之辈,并是全躯保妻子之徒。一入朝廷,则恐出;暂居州郡,即思改。岂有轻为进举,以取贬削今闻天下向有四百人应举,相公岂与四百人尽及第乎即有第差,由此百司诸州长官,惧贬削而不举者多矣。仆窃谓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未必能鸣鼓四科,而裹粮三道。其不得举者,无媒无党,有行有才,处卑位之间,仄陋之下,吞声饮气,何足算哉!何乃天子令有司举之,而相公令有司拒之!则所谓“欲德不用”,“徒张此意”,事与《京房易传》同。故天下以大旱相试也。去年所举县令,吏部一例与官。举若得人,天下何不雨贤俊之举,楚既失之;县令之举,齐亦未得。夫有贤明宰相,尚不能燮理阴阳,而令庸下宰君,岂即能缉熙风化相公必欲选良宰,莫若举前仓部员外郎吴太玄为洛阳令;必欲举御史中丞,莫若举襄州刺史靳□。清辇毂之路,非太玄不可;生台阁之风,非靳不可。仆非吴、靳亲友,但以知其贤明;相公有而不知,知而不用,亦其过深矣。抑又闻之,昔闵子骞为政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凡校书、正字,一政不得入畿。相公曾为此职,见贞观已来故事。今吏部侍郎杨滔,眼不识字,心不好贤,芜秽我清司,改张我旧贯,去年冬奏请:“自今已后,官无内外,一例不得入畿。”即知正字、校书,不如一乡县尉;明经、进士,不如三卫出身。相公复此改张,甄别安在古人有坐钓登相,立筹封侯;今仆无尚父之谋,薛公之策,徒以仕于书苑,生于学门,小道逢时,大言祈相。仆也幸甚,幸甚!去冬有诗赠公爱子协律,其诗有句云:“官微思倚玉,交浅怯投珠。”《吕氏春秋》云:“尝一脔之味,可知一鼎之味。”请公且看此十字,则知仆曾吟五言,则亦更有旧文,愿呈作者。如公之用人,盖已多矣;仆之思用,其来久矣。拾遗、补阙,宁有种乎!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此书上论不雨,阴阳乖度;中愿相公进贤为务;下论仆身求用之路。事繁而言不典,理切而语多忤。其善也,必为执事所哂;其恶也,必为执事所怒。傥哂既罢,怒方解,则仆当持旧文章而再拜来也。

韩偓,天夏初入翰林。其年冬,车驾出幸凤翔,偓有扈従之功。返正初,上面许偓为相。奏云:“陛下运契中兴,当复用重德,镇风俗。臣座主右仆射赵崇可以副陛下是选,乞回臣之命,授崇,天下幸甚。”上嘉叹。翌日,制用崇暨兵部侍郎王赞为相。时梁太祖在京,素闻崇之轻佻,赞复有嫌亹,驰入请见,于上前具言二公长短。上曰:“赵崇是偓荐。”时偓在侧,梁主叱之。偓奏曰:“臣不敢与大臣争。”上曰:“韩偓出。”寻谪官入闽。故偓有诗曰:“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看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前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满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秦竽!”

崔颢《荐樊衡书》:“夫相州者,九王之旧都;西山雄崇,足是秀异。窃见县人樊衡,年三十,神爽清晤,才能绝伦。虽白面书生,有雄胆大略,深识可以轨时俗,长策可以安塞裔。藏用守道,实有岁年。今国家封山勒崇,希代罕遇;含育之类,莫不踊跃。况诏征隐逸,州贡茂异,衡之际会,千载一时。君侯复躬自执圭,陪銮日观此州名藩,必有所举。当是举者,非衡而谁伏愿不弃贤才,赐以甄奖。得奔大礼,升闻天朝。衡因此时策名树绩,报国荣家,令当代之士知出君侯之门矣。愿不胜区区,敢闻左右。俯伏阶屏,用增战汗!”

颢《荐齐秀才书》:“某官至,辱垂下问,令公举一人,可管记之任者。愚以为军中之书记,节度使之喉舌。指事立言而上达,思中天心;发号出令以下行,期悦人意。谅非容易,而可专据。窃见前进士高阳齐孝若考叔,年二十四,举必专授,文皆雅正,词赋甚精,章表殊健;疏眉目,美风姿,外若坦荡,中甚畏慎。执事傥引在幕下,列于宾佐,使其驰一檄飞书,必能应马上之急求,言腹中之所欲。夫掇芳刈楚,不弃幽远。况孝若相门子弟,射策甲科,家居君侯之宇下,且数年矣。不劳重币,而获至宝,甚善,甚善。雄都大府,多士如林,最所知者,斯人也。请为阁下记其若此。惟用与舍,高明裁之。谨再拜。”古 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翱载拜。齐桓公不疑于其臣,管夷吾信而伯天下,攘戎狄,匡周室,亡国存,荆楚服,诸侯无不至焉。竖刁、易牙信而国乱,身死不葬,五公子争立,兄弟相及者数世。桓公之信于其臣,一道也。所信者得其人,则格于天地,功及后世;不得其人,则不能免其身。知人不易也。岂惟霸者焉虽圣人亦不免焉!帝尧之时,贤不肖皆立于朝,尧能知舜,于是乎放驩兜,流共工,殛鲧,窜三苗,举禹、稷、皋陶二十有二人,加诸上位:故尧崩三载,四海之内,遏密八音,后世之人皆谓之帝尧焉。向使尧不能知舜,而遂尊驩兜、共工之徒于朝,禹、稷、皋陶之下二十有二人不能用,则尧将不能得无为尔;岂复得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者哉!《春秋》曰:‘夏灭项。’孰灭之盖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继绝存亡,贤者之事也。管夷吾用,所以能继绝存亡国焉耳;竖刁、易牙用,则不能也。向使桓公始不用管夷吾,末有竖刁、易牙,争权不葬,而乱齐国,则幽、厉之诸侯也。始用贤而终身讳其恶,君子之乐用贤也如此;始不用贤,以及其终,而幸后世之掩其过也,则微矣。然则居上位、流德泽于百姓者,何所劳乎于择贤,得其人,措诸上,使天下皆化之焉而已矣。兹天子之大臣,有土千里者,孰有如阁下之好贤不倦者焉!盖得其人亦多矣。其所求而得而不取者,则有人焉。陇西李观,奇士也,伏闻阁下知其贤,将用之未及,而观病死。昌黎韩愈得古人之遗风,明于理乱根本之所由,伏闻阁下复知其贤,将用之未及,而愈为宣武军节度使之所用。观、愈,皆豪杰之士也,如此人,不时出,观自古天下亦有数百年无如其人者焉。闻阁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翱实为阁下惜焉;岂惟翱一人而已,后之读前载者,亦必多为阁下惜之矣。兹有平昌孟郊,贞士也,伏闻阁下旧知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二谢。’韩愈送郊诗曰:‘作其三百首,杳默咸池音。’彼二子皆知言者,岂欺天下之人哉!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作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为天地宽!’其穷也甚矣!又有张籍、李景俭者,皆奇才也。未闻阁下知之。凡贤士奇人,皆有所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而知也;见而不能知,如勿见而已矣;知其贤而不能用,如勿知其贤而已矣;用而不能尽其才,如勿用而已矣;能尽其才而容谗人之所间者,如勿尽其才而已矣。故见贤而能知,而能用,而能尽其材,而不容谗人之所间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兹有二人焉皆来:其一,贤士也;其一,常常之人也。待之礼貌不加隆焉,则贤者往,而常常之人日来矣。况其待常常之人加厚,则善人何求而来哉!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贤者不好色而好德者;虽好色而不如好德者,次也;色与德均好者,复其次也;虽好德而不如好色者,下也;不好德而好色者,穷矣!人有告曰:‘某所有女,国色也。’天下之人必竭其财求之而无所爱矣。有人告曰:‘某所有人,国士也。’天下之人则不能一往而见焉。是岂非不好德而好者色乎贤者则宜有别于天下之人矣。孔子述《易》,定《礼》、《乐》,删《诗》、《书》,作《春秋》,圣人也;奋乎万世之上,其所化之者非其道,则夷狄人也,而孔子之庙存焉,虽贤者亦不能日往而拜之,以其益于人者寡矣。故无益于人,虽孔圣之庙犹不能朝夕而事焉。有待于人,而不能得善士、良士,则不如无待也。呜呼!人之降年,不可与期。郊将为他人所得,而大有立于世,与短命而死,皆不可知也。二者卒然有一,于郊之体,其为惜之不可既矣。阁下终不得而用之矣,虽恨之亦无可奈何矣。翱,穷贱人也,直词无让,非所宜至于此者也,为道之存焉耳;不直则不足以伸道也,非好多言者也。翱再拜。”

赞曰:举孤弃雠,圣人所美;下展蔽善,匹夫所鄙。懿彼数公,时行时止。守道克勤,荐贤不倚。冷然所尚,鸿儒不为矣。

卷七

○起自寒苦(不第即贵附)

武德五年,李义琛与弟义琰、従弟上德,三人同举进士。义琛等陇西人,世居邺城。国初,草创未定,家素贫乏,与上德同居,事従姑,定省如亲焉。随计至潼关,遇大雪,逆旅不容。有咸阳商人见而怜之,延与同寝处。居数日,雪霁而去。琛等议鬻驴,以一醉酬之;商人窃知,不辞而去。义琛后宰咸阳,召商人,与之抗礼。琛位至刑部侍郎、雍州长史;义琰,相高宗皇帝;上德,司门郎中。

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郑朗相公初举,遇一僧,善气色,谓公曰:“郎君贵极人臣,然无进士及第之分。若及第,即一生厄塞。”既而状元及第,贺客盈门,惟此僧不至。及重试,退黜,唁者甚众,而此僧独贺,曰:“富贵在里。”既而竟如其所卜。

李绛,赵郡赞皇人。曾祖贞简;祖冈,官终襄帅。绛为名相。绛子璋,宣州观察。杨相公造白檀香亭子初成,会亲宾落之。先是璋潜遣人度其广狭,织一地毯,其日,献之。及收败,璋従坐。璋子德璘名过其实,入梁终夕拜。

徐商相公常于中条山万固寺泉入院读书。家庙碑云:“随僧洗钵。”

韦令公昭度少贫窭,常依左街僧录净光大师,随僧斋粥。净光有人伦之鉴,常器重之。

○好放孤寒

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李谅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昭宗皇帝颇为寒畯开路。崔合州榜放,但是子弟,无问文章厚薄,邻之金瓦,其间屈人不少。孤寒中惟程晏、黄滔擅场之外,其余以呈试考之,滥得亦不少矣。然如王贞白、张玭诗、赵观文古风之作,皆臻前辈之阃域者也。

○升沈后进

太和中,苏景胤、张元夫为翰林主人,杨汝士与弟虞卿为汉公,尤为文林表式。故后进相谓曰:“欲入举场,先问苏张;苏张犹可,三杨杀我。”

大中、咸通中,盛传崔慎由相公尝寓尺题于知闻。或曰:王凝、裴瓒、舍弟安潜,朝中有无呼字知闻,厅里绝脱靴宾客。凝,终宣城;瓒,礼部尚书;潜,侍中。

太平王崇、窦贤二家,率以科目为资,足以升沈后进,故科目举人相谓曰:“未见王窦,徒劳漫走。”

奇章公始举进士,致琴书于灞浐间,先以所业谒韩文公、皇甫员外。时首造退之,退之他适,第留卷而已。无何,退之访湜,遇奇章亦及门。二贤见刺,欣然同契,延接询及所止。对曰:“某方以薄技卜妍丑于崇匠,进退惟命。一囊犹置于国门之外。”二公披卷,卷首有《说乐》一章,未阅其词,遽曰:“斯高文,且以拍板为什麽?”对曰:“谓之乐句。”二公相顾大喜曰:“斯高文必矣!”公因谋所居。二公沈默良久,曰:“可于客户坊税一庙院。”公如所教,造门致谢。二公复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二公其日联镳至彼,因大署其门曰:“韩愈、皇甫湜同谒几官先辈。”不过翌日,辇毂名士咸往观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

论曰: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苟华而不实,以比周鼓誉者,不为君子腹诽,鲜矣!”

○知己

张燕公知房太尉,独孤常州知梁补阙,二君子之美,出于李翱。《上杨中丞书》云:“窃以朝廷之士,文行光明,可以为后进所依归者,不过十人。翱亦常伏其门下,举其五人则无;无诱劝之心,虽有卓荦奇怪之贤,固不可得而知也。其余或虽知,欲为荐言于人,复惧人不我信;因人之所不信,复生疑而不信;自信犹且不固,矧曰能人之固是以再往见之,或不如其初;三往复,不如其载。若张燕公之于房太尉,独孤常州之于梁补阙者,万不见一人焉!”

李翱《感知己赋序》:“贞元九年,翱始就州序之贡与人事。其九月,执文章一通,谒右补阙梁君。当此时,梁君誉塞天下,属词求进士,奉文章走梁君门下者,盖无虚日。梁君知人之过也,亦既相见,遂于翱有相知之道焉,谓翱得古人之遗风,期翱之名不朽于无穷;许翱以拂试吹嘘。翱初谓其面相进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殁,翱渐游于朋友公卿间,往往皆曰:‘吾既籍子姓名于补阙梁君也。’翱乃知其非面进也。当时意谓先进者遇人特达,皆合有此心,亦未谓知己之难得也。梁君殁,于兹五年,翱学圣人经籍教训文句之为文,将数万言,愈昔年见梁君之文,弗啻数倍,虽不敢同德于古人,然亦幸无怍于中心。每岁试于礼部,连以文章罢黜,名声晦昧于时,俗人皆谓之固宜,然后知先进者遇人特达,亦不皆有此心,乃知己之难得也。夫见善而不能知,虽善何为!知而不能誉,则如弗知;誉而不能深,则如勿誉;深而不能久,则如弗深;久而不能终,则如勿久。翱虽不肖,幸辱梁君所知。君为之言于人,岂非誉欤!谓其得古人之遗风,岂非深欤!而逮及终身,岂非久欤!不幸梁君短命遽殁,是以翱未能有成也。其谁将继梁君之志而成之欤!已焉哉,天之遽丧梁君也!是使予之命久迍邅厄穷也!遂赋知己以自伤。”其言怨而不乱,盖《小雅》骚人之余风也。

李元宾曰:“观有倍年之友朱巨源。”

李华撰《三贤论》(刘齐虚,萧颖士,元德秀)或曰:“吾读古人之书,而求古人之贤,未获。”遐叔谓曰:“无世无贤人,其或世教不至,沦于风波,虽贤不能自辨,况察者未之究尔。郑卫方奏,正声间发。极知无味,至文无采。听者不达,反以为怪谲之音;太师、乐工亦朱颜而止。曼都之姿,杂为憔悴,缊絮蒙萧艾,美丑夷伦,自以为陋。此二者,既病不自明,复求者亦昏;将割其善恶,在迁政化俗,则贤不肖异贯,而后贤者自明,而察者不惑也。予兄事元鲁山而友刘、萧二功曹:此三贤者,可谓之达矣。”或曰:“愿闻三子之略。”遐叔曰:“元之志行当以道纪天下,刘之志行当以中古易今世。元齐愚智,刘感一物不得其政,萧呼吸折节而获易元之道。刘之深,萧之志,及于夫子之门,则达者其流也。然各有病:元病酒,刘病赏物,萧病贬恶太亟,奖能太重。元奉亲孝而乐天知命,以为王者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天人之极致也,而辞章不称,是无乐也。于是作《破阵乐》,词协商、周之颂;推是而论,则见元之道矣。刘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学著,用述《诗》、《书》、《礼》、《易》、《春秋》,为古五说,条贯源流,备古今之变;推是而论,则见刘之深矣。萧以《诗》、《书》为烦,尤罪子长不编年,乃为列传,后代因之,非典训也;将正其失,自《春秋》三家之后,非训齐生,人不录以序,缵修以迄于今,志就而殁;推是而论,则见萧之志矣。元据师保之席,瞻其人□刘,备卿佐之服,居宾友之地;言理乱根源,人伦隐明,参乎元精,而后见其妙。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抑,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诟于人中;取其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学广而不遍精,其贯穿甚于精者;文方复雅尚之至,尝以律度百代为任,古之能者往往不至焉。超迈蹈厉,可无知者言也。茂挺父为莒丞,得罪清河张惟一,时佐廉使按成之。茂挺初登科,自洛还莒,道邀车发辞哀乞,惟一涕下,即日舍之,且曰:‘萧赞府生一贤,方资天下风教,吾由是得罪,无憾也!’夫如是,得不谓之孝乎?”或曰:“三子者,各有所与?”遐叔曰:“若太尉房公,可谓名卿矣;每见鲁山,即终日叹息,谓余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尽矣!’若司业苏公,可谓贤人矣,每谓当时名士曰:‘仆不幸生于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广平程休士美,端重寡言;河间邢宇深明,操持不苟;宇弟宙次宗,和而不流;南阳张茂之季丰,守道而能断;赵郡李萼伯高,含大雅之素;萼族子丹叔南,诚庄而文;丹族子惟岳谋道,沈远廉静;梁国乔泽德源,昂昂有古风;宏农杨拯士扶,敏而安道;清河房垂翼明,志而好古;河东柳识方明,遐旷而才:是皆慕元者也。刘在京□下,常浸疾,房公时临;扶风闻之,通夕不寐,顾谓宾従曰:‘即若不起,无复有神道!’尚书刘公清言;‘见皇王之理矣。’殷直清有识,尚恨言理少,未对刘面,常想见其人。河东裴腾士举,朗迈真直;弟霸士会,峻清不杂;陇西李廙敬叔,坚明冲粹;范阳卢虚舟幼真,质方而清;颍川陈谠言士然,读而不厌;渤海吴兴宗秀长,专静不渝;颍川陈谦不器,行古人之道;渤海高适达夫,落落有奇节:是皆重刘者也。工部侍郎韦述修国史,推萧同事;礼中侍郎杨俊掌贡举,问萧求人海内,以为德选;汝南邵轸纬卿,有词学标干;天水赵骅云卿,才美行纯;陈郡殷寅直清,达于名理;河南源衍秀融,粹而俊澄;会稽孔至惟微,述而好古;河南陆据德邻,恢恢善于事理;河东柳芳仲敷,该博故事;长乐贾至幼邻,名重当时;京兆韦收仲成,远虑而深;南阳张友略维之,履道体仁;友略族弟邈季遐,温其如玉;中山刘颍士端,疏明简畅;颖川韩拯佐元,行略而文;乐安孙益盈孺,温良忠厚;京兆韦建士经,中明外纯;颍川陈晋正卿,深于《诗》、《书》;天水尹微之诚,贯百家之言:是皆后于萧者也。茂挺与赵骅、邵轸洎华最善,天下谓之‘萧、李之交’。殷寅,源衍睦于二交间,不幸元罢鲁山,终于陆浑;刘避地逝于安康;萧归葬先人,殁于汝南。今复求斯人,有之无之是必有之,而察之未克也。三贤不登尊位,不享下寿,居委顺贤,人之达也;不蒙其教,生人之病。余知三贤也深,故言之不怍。”一云:李华复有权、皋、张友略。(出皋墓铭)颜真卿与陆据、柳芳善。

杜紫微览赵渭南卷《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复有《赠嘏诗》曰:“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灞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今日访君还有意,三条冰雪借予看。”紫微更《寄张祜》略曰:“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明朝严嵩

严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严嵩一生通过讨好高官、皇帝来获取官位,通过铲除异己来增加权势,通过结党贪污来丰富钱财,最后因为道士的一句话而被削官抄家,落了个无处安葬抛尸荒野的下场。

严嵩戏剧扮相

一开始,严嵩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且一当当了十来年。之后,严嵩通过巴结讨好同乡的顶头上司夏言,在他的举荐下才平步青云,之后还被调入了京城任职,见了皇帝做了高官,甚至进入了内阁。不过等到严嵩官居高位,他就开始忘恩负义,各种诬陷谋害夏言,怂恿世宗将他罢官,最后踩着他的尸体更上一层,当上了内阁首辅。

除了巴结夏言,严嵩更会讨好的其实是皇帝。世宗沉迷道教,喜好炼丹等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严嵩就投其所好,不遗余力地为皇帝建造斋醮修炼用的宫殿,花费大量精力来撰写皇帝喜欢的青词,因此他也被称为“青词宰相”。就是因为他懂得朕心善于讨好,所以才能在敏感善猜忌的嘉靖皇帝身边保持恩宠如此之久。

严嵩自己权倾朝野,他的儿子和党羽也是为虎作伥,横行霸道。他们不断结党营私,通过贪污、卖官等各种方式敛财,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曾经夸下海口说,朝廷还没他有钱。

最后,把持朝政二十年的严嵩却突然失去圣宠,又是罢官又抄家,而原因只是一个道士给皇帝做的一次扶乩,说的一句话而已。

严嵩怎么读

严嵩,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他的名字读作yánsōng。“严”是严肃的“严”,一般语义就是认真、郑重、重大,这里是姓氏;而严“嵩”是嵩山的“嵩”,是个会意字,从山从高,所以它作名词时就是高山的意思,作形容词时就是在形容山很高。

“嵩”字

严嵩的名字是“嵩”,可能与河南的嵩山有关。而严嵩的字“惟中”与嵩山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嵩山在中国的五岳里被称为中岳,取的是它位于“天地之中”的意思。而“惟中”的“中”有可能就是在指代中岳,如此严嵩的名和字就都是在指嵩山。古人的名和字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意义的情况有不少,和严嵩极为相似的有张岱,他的名“岱”与字“宗子”指的都是岱宗泰山。

严嵩生于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介桥村。据说他所在严氏家族最早是居住在福建,后来在北宋时期因为做官来到江西,再后来几代才在现在的位置逐渐形成现在的村庄,而该村至今也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在他们家族中,男子从政为官的不在少数,比如严嵩的高祖是明永乐年间的进士,后来官居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而严嵩的父亲也是一个醉心权力的人,可惜一直久考不中,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直栽培教育严嵩。严嵩是严氏一族的第14代孙,也是最出名的一个。据说,现在在介桥村里,还有许多与严嵩同族的严姓后裔。

严嵩老婆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一直被后世批评诟病,但是他也留下了一段佳话。那就是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纳妾,夫妻两人20岁左右结婚后感情深厚,一直恩爱相处了60余年,可以说是同甘共苦。

影视剧里的严嵩

严嵩的妻子名叫欧阳淑端,和严嵩是同乡,都是分宜人,不过村庄不同。两个家族在当地都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所以门当户对地给他俩借了娃娃亲。因此,严嵩和欧阳淑端是从小青梅竹马长大,这也是之后两人感情深厚持久的基础。据说,欧阳淑端长得并不好看,据说脸上因为小时侯的天花一直留着小麻点。

欧阳淑端比严嵩年长一岁,严嵩19岁时与她成婚,而同年他考上了举人,具体哪个事情在前就不得而知。成婚后,夫妻两人一直恩爱,相敬如宾。在严嵩亲人离世、仕途不顺、家境清贫的时候,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鼓励严嵩努力学习,他们的家谱上评价她说“助公食贫力学”。

等到严嵩位高权重,欧阳淑端也随他来到北京,也被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在明朝,官员三妻四妾是十分正常的时期,一定地位的大官不纳几个小妾,反而会显得与官场格格不入。但是严嵩即使坐上了内阁首辅之位,也依然没有纳妾,与妻子恩爱如旧。

严嵩夫妻俩可以说是白头偕老,欧阳淑端死时已有83岁高龄,比严嵩早去世5年,也正是那一年严嵩被弹劾倒台。因为只有一个妻子,严嵩一生也只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独子严世蕃,爱屋及乌对孩子十分宠爱。

严嵩坏名声是怎么得来的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

戏剧里的严嵩

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台的幕后推手,据说也是让他儿子严世蕃罪名成立而被斩首的策划者。而他想要斗倒严嵩,谋取更大的权力,就必须泼脏水。所以他们对严嵩的指责和批评,往往是有夸张和诬陷的地方。

其次,来自文人的指责和辱骂。文人需要赢得名声谋取官位,除了自己写出一首好诗、好文章之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批评恶人来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而严嵩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儿子啊众多骂严嵩的文人里,骂得最凶的是王世贞,他为严嵩写的传记里对他极尽指责,此外据说以严嵩儿子严世蕃为原型的小说《金瓶梅》也是出自他手。

然后,来自清朝朝廷的贬低。清朝刚建立,汉族对满族统治的反感还很深。清廷为了使汉族文人士大夫服从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就是寻求与他们的相似处。为了减轻抵触,清廷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性为奸臣加以贬责。

最后,来自百姓的不知情。严嵩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然后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舞台,不明2真相的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剧,里面严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六必居 严嵩

六必居是北京一家酱园店的名字,据说成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现在已经是一家著名的食品生产企业。据说,这家店保留至今的门匾“六必居”三个字就是由书法高超的奸臣严嵩所写。

六必居

六必居的店名来历有许多解释。有说,小店最早是六个人合伙开办,本来想取“六心”,严嵩觉得不好就改成了“六必”;有说,小店最早除了不买茶,其他柴米油盐酱醋六样日常必需品都卖,所以叫“六必”;有说,小店最早酿酒的时候有六个必须达到的生产工艺要求,所以叫“六必”。

不仅店名解释不清,六必居如何求到的严嵩墨宝此事也无法考证。最传奇的是据说,严嵩喜欢六必居酿的酒,经常派人来买。掌柜就托来买酒的男仆去向严嵩求块匾,男仆回去求女仆,女仆求到了夫人。严嵩的夫人欧阳淑端于是天天在丈夫面前反复练习书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看她写得不好,就亲手写了一次,让她照着练。那张墨宝就这样成了现在的门匾,流传至今。

六必居因为严嵩手写的门匾而名声大震,身价倍增。但是这字的真假却有人怀疑。据说,上世纪,北京市委书记通过六必居的经理借了店以前的账本,发现六必居成立在清朝康熙年间而不是明朝嘉靖,而且最早是叫源升号,乾隆时期才出现了六必居的名字。因此,门匾自然不是严嵩手笔。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精选3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1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一位环卫工人。他高瘦的身材,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脸庞,衣衫褴褛,别看它的外表很脏,但心灵很美。

      我每天看见他起着一辆三轮,上面载着一个消毒器,和一堆破烂。他背起消毒器,走到公共厕所,一进门就看见许多苍蝇与蛆。只见他这里喷喷那里洒洒,一会就把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虫子经不住毒药的折磨,所以全部“牺牲”了。

      他在岗位上也有发明创造。因为他知道与竹枝扫地容易将杂物遗漏,所以他用纤维绳绑在竹枝上扫得既干净,又没有噪音。

      他不光打扫卫生,还从垃圾箱里拾破烂进行废物利用。有一次他还为山区捐了2000多元钱呢!由于他表现突出,被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奖励了一台海尔冰箱,可他又捐给了幼儿园。

      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那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励我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保护环境。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2

      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有人敬佩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有人敬佩辛苦劳动的建筑师,而我敬佩无私奉献的警察叔叔。

      每天早晨我去上学时,警察叔叔早就出来值勤了。他那槐梧的身材微微有点驼背,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那一定是他们坚守岗位、风吹日晒烙下的痕迹。每次我路过十字路口时总能看见他默默地挥舞着双手,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时迷路了。就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时候,一个警察叔叔看见了,就走过来和蔼地问:“小朋友,你怎么了”我就像见到了大救星一样大声地哭了起来。后来热心的警察叔叔把我安全地送回了家。正当我和妈妈高兴地享受天伦之乐时,警察叔叔却早已回到岗位继续值勤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警察叔叔,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3

      他不高不矮的个子,瘦瘦的脸上有一对乌黑而明亮的大眼睛,一个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润红的嘴唇。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的爸爸。

      爸爸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但他平时对我要求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饭后,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在路上,我看见一位穿着橘**背心的清洁工正在清扫垃圾,我对爸爸说:“爸爸,您看那个清洁工,正在清扫路边的枯枝烂叶和尘土呢!真恶心!”爸爸听了后,顿时脸上轻松愉快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对我说:“孩子,你也不小了,该懂事了,怎么能这样想呢路边的清洁工虽然没有文化,可他们是为了城市的整洁才这么做的,而社会上没有文化的人是有很多的,可他们养活自己的方式不同,有的是靠捡废纸、易拉罐来挣钱,有的是靠打工来挣钱,甚至有的人为了钱而去偷、去抢路边的清洁工人和那些为了钱而去偷去抢的人比起来,他们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光荣啊!再说,没有他们辛勤的劳动,我们的城市能这么漂亮吗所以,你这么想是不对的。”我听了爸爸的一番话后,也认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的确有些过分,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就是我敬佩的爸爸,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为我有个这样优秀的爸爸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4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令我敬佩的人,他们就像一粒粒沙子一样,但是当中也有少许成为珍珠的,其中有一颗珍珠最耀眼,那便是我的奶奶,奶奶的那颗助人为乐的心值得我敬佩。

      我的奶奶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虽然贫苦,但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记得有一次寒假,我们一家人去奶奶家过年。一天清晨乌云漫天、雷声大作,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渐渐地,雨小了,太阳公公慢慢露出了笑脸。可是奶奶家前的泥路却被冲得泥泞不堪。行人走过,脚都深深地陷进了泥土里。奶奶见此情景后,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往山上走去。我一见,忙喊:“奶奶,你去哪呀”我快步跟上了奶奶,只见奶奶在搬一些光滑平整的大石头,我感到奇怪,但还是赶过去帮忙了。我们搬着石头下山后,只见奶奶用这些石头铺在了家前的泥路上,我终于明白了奶奶的用意(用石头铺在家前的泥路上,不再让路人的脚陷进泥里了),便也赶过去帮忙,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铺好,这时我和奶奶已经累得满头大汉,过路人看见了,走过平坦的石子路,都连连伸出大拇指夸奶奶和我,奶奶却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同村人嘛,不用客气!”

      这就是我的奶奶,值得我们大家敬佩!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5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母亲。她叫吴燕。她今年39岁

      我妈妈的头发总是蓬松的,她有一双弯柳的眉毛,眉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个笔直的鼻子,鼻子有一个雄辩的嘴巴。

      我妈妈喜欢读书。记得有一次下午回家,看到妈妈在看爸爸给我买的书,我一刻也没有放松。我洗完手,一个个做完作业后,妈妈还在看书,她好像忘了给我做饭。我在她旁边大叫,吓了她一跳,她放心地给我做饭

      我妈妈做的饭很好吃,我每次能吃三碗饭!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和阿姨,二姨和阿姨有一场厨艺比赛。我和阿姨被要求判断谁的饭菜好吃。场面和厨师比赛一样壮观。我和阿姨是他们的专长。我妈妈也是她的特产鱼香肉丝。饭后,我和弟弟一个接一个地尝了尝,我们认为我妈妈做的菜很好吃,妈妈也很乐于助人。我记得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看见一个老人拿着沉重的东西。我妈妈跑过去帮他过马路。过去之后,爷爷对妈妈说:“谢谢你,姑娘。”妈妈回答说:“不客气。过去人们对母亲竖起大拇指!

      这就是我崇拜的母亲。你佩服我有这么好的母亲吗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6

      我最佩服的人是奶奶,奶奶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十分敬佩。奶奶六十多岁了,身体却一点都不弱,她总是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奶奶总是跟我们说要多多锻炼身体,这样身体就不容易生病。

      奶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奶奶每天都会用2个小时来锻炼身体,每天做做操,打打太极。奶奶打起太极来有板有眼,她几乎没生过病;奶奶还会在我们乡下的院子里种些菜,说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有好吃可口的菜,真是一举两得。

      奶奶年岁大了,可说起话来很干脆利索,干起活来也很利落。

      奶奶她非常节约粮食,只要谁浪费了一点,或是做了什么不对的事,奶奶都要说,直到我们改正为止。记得有一次,我盛了一碗饭,吃到一半就不想再吃了,奶奶连忙对我说:“怎么能不吃完饭呢可不能倒了,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种田,就让你这么浪费可不行,你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应该学会珍惜粮食啊!”我听了奶奶的话,觉得挺有道理,赶紧把饭给吃完了。从那以后,我记住奶奶的话再也不随便浪费粮食了。

      奶奶不仅身体好,而且做的饭,炒的菜也好吃,还节约勤劳,不会浪费任何东西。真令我敬佩啊!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7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敬佩的人,我最敬佩的人是动物小说大王,也是一个下笔如有神的作家――沈石溪爷爷。

      我很敬佩他,因为他知道中国古代和外国神话的很多神兽,也知道很多动物的特征,他写的《孤独的半人马》里就有写到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还有外国神话赫拉克勒斯、喀戎。他还写了包括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生物。

      沈爷爷还有一个外号叫动物神,因为他为了出版书,家里养了大象、蟒蛇等等危险动物,你可以不知道他,但你一定听过他的故事。还有他写的关于母爱如水的,是经典的,我举一个例子吧,《猎抢下的白狐》,一个老猎人带一个小猎人出来打猎,那是一个鹅毛大雪的早上,他们趴在一块地上,虽然小猎人趴着,锋利的眼睛看到雪地上有东西在动,然后一只白狐扑了过来,幸亏小猎人眼疾手快将白虎打死了,这时老猎人哭了,并且说道:“我几年的经验,刚才是白狐早就发现了我们,她本来是回家的,可是怕我们捕了小白狐,所以,它是故意让我们杀了它,这样就不用杀了小白狐了。

      这就是我敬佩的人,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呢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8

      我敬佩的人很多,有交警,有司机,有报务员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数不清,那样绚丽多彩,其中最亮的一颗就是朴实无华的清洁工。

      我家的窗口紧邻着马路。记得在夏季的一天早上,我从梦中苏醒,到窗边贪婪的呼吸新鲜的空气的时候,隐隐约约看见一个身影,还听到沙沙的响声,哦,原来是一位清洁工阿姨在清扫马路。过了一会儿,她逐渐地走近了,在愈来愈亮的晨光中,她的身影越来越清晰DD她戴着一顶草帽,穿着一身黄白相间的衣服,戴着一双被染黑的手套,手握扫把,在一刻不停的来回扫动着,把脏乎乎的马路扫的一干二净,而她却已满头大汗。

      还有一次,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比往常起得早些了,到窗前探头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清洁工阿姨正从远处急急忙忙赶来。来到这里,一停下车,就把扫把拿出来,又在马路上来回扫动了。我静静地看着她工作,她是那样的专心,好像这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终于,我忍不住喊了一声:“阿姨,早上好!”她看了看我,没有说话,只是向我微微一笑,继续着她的工作这真是风雨无阻啊!虽然是雨天,但她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这一刻,我从心里开始敬佩她,敬佩这种精神。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9

      我有一个好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值得我敬佩的一个人。

      尽管她白天工作很忙,但是她晚上还要辅导我学习,好像不知疲倦似的。有一次,妈妈回来很晚,只见她一进门就坐在沙发上,头无力地靠在沙发上,半眯着眼,当她一看到我时,就问:“这次的语文测试卷发了没有”“发了,我只得了85分。”我有点口吃地说。听了我的话,妈了我的话,妈妈立即起身,把我叫到房里,拿着卷子,一点一滴地给我讲解,她讲得那么认真,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好像刚才的疲劳已经跑到了九霄云外。

      还有一次,我在客厅里看电视,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里学电脑,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听见妈妈在房间里说:“小刚,过来教我一下,怎样才能把我打的这篇文章存到我的文件夹里”我教妈妈时,妈妈看得很认真,只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当她弄懂以后,她的脸上现出得意的神情,高兴得就像个孩子。我说:“妈妈,您这么大了还要向我这个小学生请教,您不觉得脸红吗”妈妈说:“不懂就问,才能学到新知识,能者为师嘛!”听了妈妈的话,一种敬佩之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瞧,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10

      是谁不管严寒酷暑,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川流不息的车辆,维护人民的安全他,就是大家安全的守护神“交警叔叔”。夏天,烈日炎炎。人们热得像蒸笼里的包子,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小狗趴在树阴下伸出长长的舌头。

      我走在去游泳馆的路上,看见了马路中央的一个身影―交警。他在指挥来往的车辆,我想:“这么热的天气,交警叔叔不怕热吗”仔细一看,交警叔叔额头上的汗像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可他却没有松开领带,也没有脱下服装,更没有到树阴下去乘凉,而是在火炉似的烈日下维护交通秩序。

      冬天,寒风萧萧。人们穿得像个大胖熊,还冷得发抖。动物们也都冬眠了。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但交警叔叔还站在马路中央,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头上、身上已经撒满了雪花,就像披了一件白色大衣一样。但他依然挺胸抬头,一点也不收缩,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

      交警叔叔,你为民服务,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季节,你都在马路上指挥交通,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让人民安全出行。你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我想对你说:“你辛苦了,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11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头黑亮的短发,一张樱桃小嘴,就构成了她DD令人敬佩的大姐姐。

      这个大姐姐是个清洁工。每天当我们正在床上熟睡时,她早在扫地了。等我们起床时,她早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本来我对她当作一般人看待,但是,有件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那是一个醋热的夏天,带我带我到馄炖店里吃馄炖。妈妈吃完,买书去了,我在那儿一边吃一边看大姐姐扫地。只见她一手拿扫帚,一手扶簸箕,动作熟练地扫着,连一片枝叶也不放过。不一会,地扫完了,出现在她脚下的是“啊,一个钱包!”我的嘴张得像“O”一样圆。只见她捡起钱包,看了又看,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说悄悄话。过后,她飞快地跑到一排店前,一家一家询问,最后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说:“把包拿来,你就走吧!”我想姐姐肯定生气了,谁知她把钱包往失主手中一放就走了。我再也忍不住了,走上前问她说:“你干吗要听失主的,你工资不多,就拿点钱吧!省得东跑西跑,这么辛苦。”她听了我的话,严肃地说“我捡到钱包,但不是我的,我如果拿了,别人多着急呀。我听失主的才行,那才算做好事。再说,我们我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听了这话,我楞住了。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12

      在菜场门口坐着一个人――修鞋的阿姨。

      前几天,我打开鞋柜,寻找我的凉鞋。咦我的凉鞋带子开了。我和妈妈,带上凉鞋出发了。她见到我们,就抬起头笑眯眯地对我们说“请坐,等一等,我把这双鞋子修好就给你们修。”她的眼中闪出一种热情。她的身上总系着一条围裙。围裙上有:鞋底的土,涂鞋用的胶。看起来她的围裙已经很旧了,围裙正好铺在漆前。她的指甲又长又黑,手也出奇的黑。活像刚挖出的煤。此时,她正拿着一个榔头钉钉子,钉子突然给钉歪了。她把钉子拔了出来,其实不拔也行。我问她“干吗要把钉子拔出来呢"她笑了,”说我要对工作负责,我不能做亏心事呀。”

      她接过我的鞋子,认真瞧了瞧说:“带子开了。”她用针缝了几下。又发现开胶了,就用黑胶涂了涂。压了一会儿,仔细看了看有什么问题,说:“可以穿了。"当妈妈问要多少钱时。他把手一挥说:“小问题不要钱。”我心想:这位阿姨真好呀!要是我们身边没有她,生活就会不方便。

      我敬佩她,敬佩她工作熟练,为人热情。我要学习她的:热心、负责、细心呀!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篇13

      我敬佩的这个人,学习不怎么样,但他那种不怕困难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他就是――张翰林。在基地的一个晚上,张翰林就从床上摔下来把脚歪了。第二天,我们就去玩惊险的项目了。一路上,我担忧张翰林:脚都崴了,行吗

      没想到,张翰林把好多项目都闯过了。其中,最惊险的就是走钢绳了。

      到了这一关,前面几个同学都过去了。他也不甘落后,奋勇向前。我在心里为他捏一把汗:这一关考的就是平衡力,张翰林脚崴了,平衡力自然不好,能过去吗

      忽然,四周响起一片加油声。原来,他已经走到中间了。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他还在慢慢地走着。我虽然没有张口,但还是在心里为他加油。钢绳左摇右晃,只见他一脸的焦急,好像在想办法。等了一会儿,他似乎想出了什么办法。他稳当的停了下来,稳住钢绳。等钢绳慢慢停了下来,他又一点

究竟是谁出卖了抗日的“八百壮士”

  1946年9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参政会驻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原准备了好几个议题,但是,委员们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讨论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