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齐白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楹联趣谈·齐白石,第1张

楹联趣谈·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芒,字渭清,后改名璜,改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国画家。早年曾为雕花木匠。1888年起兼作画,学诗文,攻篆刻,以治印卖画为生。中年时曾5次游历南北各地,作山水画稿甚多,名闻遐迩。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1963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

齐白石与 是同乡,出生地都属湘潭县。当地民间曾传说湘潭近代出了二条龙,就是指 、齐白石、彭德怀,而且三个都是“石头”——齐白石自不必说, 乳名石三,彭德怀则自号石穿。

1950年4月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87岁(自署90岁)的齐白石非常幸运地第一次作为 的客人,与 共进晚餐,由朱德副主席作陪。领袖对他的健康和艺术生活极为关怀,使他深受感动。

这一年的10月,齐白石把自己81岁所作的最好一幅画《鹰》和一副篆书对联献给了 。联语是“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一起送去的还有一方产自湖南的花岗岩雕花砚。此砚齐白石已用了40多年,特别喜爱,他亲手在砚上镌刻一行铭文:“片真老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这次他却违背了自己定的家规,也将它赠送给了 。

工画是王摩诘

知音许钟子期

这是齐白石赠王森然的对联。王森然(1895~1984),早年执教于北京师范学校、榆林师范、绥远高等师范学校,当时刘志丹、谢子长、杜聿明、安娥等均曾受业于他。1924年曾在天津编 《榆林旬刊》 和 《姊妹旬刊》。教学之余潜研国画,与齐白石交往甚密,上世纪40年代白石曾资助其举办画展。因精六书,曾为白石讲解钟鼎金文及大小篆。白石此联以画家手笔,通过表达对王摩诘的推重、对钟子期的佩服,道出对挚友王森然的敬重和亲密的感情。

上联中的王摩诘,即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王维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兼精绘画,笔迹雄壮,尤工平远之景。宋文学家苏轼曾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推其为“南宋”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钟子期,春秋时人,善听伯牙鼓琴之妙。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不幸早逝,伯牙以为知音难觅,遂悲恸欲绝地摔琴以谢之,留下一段知己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白石老人巧妙地将王维、钟子期二人并列入联,画固然为人仰慕,钟子期那样忠于知己,更值得称许。这副对联,有对艺术的推崇,有对挚友的珍爱,细品个中滋味,如饮甘泉。

齐白石像

鹰 齐白石

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 齐白石

篆书九言联 齐白石

齐白石是上个世纪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至今仍得到广泛瞩目。在传媒中、在展览内、在出版物里、在拍卖会上、在街谈巷议中,他的艺术被反复评说。这表明,齐白石艺术并没有成为过去,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具有启示性齐白石艺术的当代意义,首在其创作道路的借古开今。他出生在古老中国积弱不振的晚清,当时列强觊觎,生灵涂炭,而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百折不回地奋斗着。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振兴中华文化,自然也包括振兴早已衰败的传统艺术。为此,有的艺术家努力学习西方艺术,引西入中,走出了适应中国需要的融合中西之路。齐白石不拒斥吸纳西方文化,甚至于曾经表示,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也要学习西方绘画。但在艺术创新上,他却坚持植根于民族土壤,一方面努力摆脱早已成为桎梏画家创造的因袭模仿之风,主张“删去临摹手一双”;另一方面又别具只眼地努力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其一是明清以来与时俱新的个性派写意画传统,自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洞悉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奥秘;其二是秦汉工匠艺术家“天趣胜人”、“胆敢独造”的传统,主张“学古人,更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为此,他一再变法求新。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共同的道理,却不存在统一的风格。新艺术的当代艺术,有着适应现代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却不存在必须依洋法炮制的统一模式。齐白石的借古开今,表明他实际已充分认识到继承传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而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 @$ q M1 X/ h# ; g1 O: ^

关爱自然、讴歌和平是齐白石艺术的旨趣,也是值得我们充分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出身贫苦农家的齐白石,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自由生息的花鸟鱼虫有着十分密切的精神联系。在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陶冶下,这种联系已变成挚爱之情潜入灵魂深处,为他的作品注入了可以引发心灵悸动的赤子之心。他不但画自由跳跃的青蛙被捕捉者拴住一足的焦虑不安,而且画老松饱受虫害的病态,并题写了充满爱心的呼唤:“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齐来!”齐白石在获得国际和平奖时曾说:“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而他之所以获奖,正如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评委会指出的那样:“他毕生颂扬美丽和平的境界,以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鸣。”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地强化了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齐白石艺术的超前魅力也就更加凸显了。

, r3 u& F P) x齐白石具有的守望精神家园的高度自觉值得当代艺术家继承。身怀赤子之心、热爱和平的他,多半生生活在列强问鼎中华的战乱中。列强拥有物质文明,却异化了人性,丧失了良知,造成了苍生的苦难与忧患。对此,黄宾虹反思道:“欧战前后,人类感受痛苦。回悟物质文明悉出人造,非如精神文明多得天趣。”齐白石的不少作品正是充满深情和睿智地守望着物质文明发达时代人类安神立命的精神家园。有的作品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丑恶,题为“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的《不倒翁》便是突出例证。题有“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的《桃猴图》也是一例。有的作品别具一格地歌颂了劳作不止、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题有“以家器谱传吾子孙”的《柴耙图》可以代表。有的作品生动形象地显示了教育对品德形成的重要意义。他描绘鸡雏争吃蚯蚓,却忆起古人所谓的“鸡有五德”和五德之一的“得食相呼”,题上了寓意深远的“它日相呼”。有的作品则迁想妙得地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其中一幅画池塘中的一群蝌蚪,执着地追逐着美丽动人但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荷花之影,无言地告诫观者,追求自认为美好的事物必须首先辨明真伪。从上述例证还可以看出,齐白石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围绕着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采取了种种积极的方式,或赞颂,或揭露、或劝诫,从而寄托了歌颂民族精神的一片赤诚从齐白石艺术可以看出,书画艺术以至其他视觉文化现代意义的获得,离不开对民族精神、民族生活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的正确领会。我们今天当然应该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现代优秀文化成果,但不要离开民族和人民的土壤,这应该是齐白石艺术对我们的有益启示,也是他的现代意义。

齐白石为铁吾将军画螃蟹,表达了对恶人的指责、奚落、讽刺,和对其横行霸道、鱼肉百姓恶行的挞伐。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绘画本质论。

齐白石笔下的钟馗、寿星、仙佛一类作品,也是农民们聊天时嘴边上的对象。这类作品,是齐白石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是一种有异于“诗书传家远”的农民意识的自觉的表白。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齐白石也曾在艺术上走投无路,那是虚假地因袭“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运,实质上那是齐白石的心态与过去的文人之间不相谐和的结局。

当齐白石认定自己是农夫时候,往年储备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绝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锋,化作了新的艺术信息,抛弃了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表达齐白石特有情怀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齐白石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才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

之所以说齐白石是人生赢家,是因为齐白石这一生实在是太辉煌了,不仅收获了名利、金钱,还有女人,在他95岁的时候还要迎娶22岁的小姑娘,这生活真的是太让人羡慕了吧,但可惜的是齐白石也在这一年去世了,提起齐白石我想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因为他是一代名家,他的画现在已经被拍卖到了几千万,可以说每一幅都是绝世珍品,其实齐白石最开始并不是学画的,他是原来只是一个木匠,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

所以他的前半生过得并不是很好,在他19岁的时候娶了童养媳陈春君,陈春君把他照顾得非常好,即使生活不如意,但陈春君也是任劳任怨,后来齐白石想改行学画,陈春君也是非常支持,后来齐白石逃难到北京,而陈春君则留在家中,齐白石一个人远在他乡,陈春君怕他自己照顾不好自己,于是主动帮齐白石物色了一位姑娘,她就是18岁的胡宝珠,胡宝珠也陪他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可惜的是没能陪他走到最后,胡宝珠在42岁的时候难产去世了,那时候齐白石已经八十多岁了。

虽然年岁已高,但八十多岁的齐白石仍然想要续弦,于是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名护士,但家人都反对齐白石娶这名护士,所以齐白石只能以护工的身份将她留在了身边,不过最后他们还是不欢而散了,那时候齐白石已经91岁了,但齐白石仍然想娶亲,于是又有人将44岁的伍德萱介绍给他,但齐白石却嫌弃人家年龄太大了,后来又有人将22岁的小姑娘介绍给他,但遗憾的是齐白石在那一年去世了。

齐白石这一生可以说是从未缺少过女人,而且还子孙满堂,金钱、名利更是一样都不少,他真的称得上是人生赢家。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故居成了城市孤岛

这首名为《自嘲》的小诗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他的“白石画屋”中所作。日渐颓废的尴尬境地。

在西城区的一片拆迁现场和新落成的居民小区里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跨车胡同13号。事实上,这已经成为这条胡同的最后一户人家了。整个跨车胡同早已拆迁完毕。落日余晖之中,蜚声海内外的齐白石故居在周围林立的新居民楼的包围下,显得更加破败不堪,像一个孤岛。

齐白石在《自述》中说,“那年(1927年)冬天,我在跨车胡同15号(现13号),买了一所住房。”从此,直到1957年去世,白石老人一直在这里生活,他晚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传世之作都在这所简陋的旧宅里完成。

期间,政府为了照顾白石老人,曾经在东城区雨儿胡同专门给他修建了一处舒适的新宅居住。但是老人住惯了在跨车胡同家里“天伦之乐”的日子,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 予愿搬回跨车胡同老屋,数十年生活计已习惯。儿辈宜善体老人心意。”结果,他在新居只住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搬了回来。

据齐氏后人介绍,1935年,白石老人为了安全,将家中北屋前面的走廊用铁丝装成栅栏。后来,他在题画时,常用“铁屋”二字,表明了老人对这里的深厚感情。1953年,齐白石把铁屋命名为“白石画屋”,用黑地烫金的篆书做成一个匾额,挂在堂前。并且题写长篇跋语,表达了他把这里长期保存下来的殷切希望。他说:“南岳山下有邺侯(唐代著名藏书家--记者)书屋尚存,千秋敬羡。余50岁后来京华,于城西买屋卖画,屋绕铁栅。如是年90矣尚自食其力,幸画为天下人称之。其屋自称白石画屋,不遗子孙,留为天下人见之一叹,而后或为得保千秋,亦如邺侯书屋之有幸也。”

但是,就是这所白石老人生前希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北京市的任何一张旅游地图上,人们都可以找到“齐白石故居”的标注。但是,当许许多多的人怀着对大师的景仰之情慕名而来的时候,恐怕迎接他们的都是一种深深失望的感觉。

墙壁上大面积的脱落和裂缝随处可见,早已成了危房。门楼的一角不知何时已经断掉了,大门的黑漆因年深日久已经斑驳陆离。屋顶上丛生荒草更增加了这种凄凉的感觉。

齐白石的后人说,这还是一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精致院落。据他的长孙齐佛来回忆,当时,三间北屋是整个庭院的主体,结构为两明一暗,地装木板。正屋是客厅,也是饭厅。靠东为卧房,西边是画室。建筑普通,陈设也很简陋。一张朝西摆放的黑漆画案的南端,堆放着宽窄不齐的宣纸,北端则摆满了文房四宝和大大小小的颜料碟儿。一把圆座带靠背的竹椅,上面铺着一块布垫,是老人写字画画是坐的。据说,画案的对面原来还有一张香几,上面摆着一个能够一次走一年多的玻璃罩钟,是老人经常向人夸说的心爱之物。

据介绍,白石画屋的客厅中央,摆着一张普通两用饭桌,把四边的半圆木板支起来,便成了圆桌,放下去,就成了方桌。一把长藤靠椅,放在北墙下,天冷时加一个皮褥子,是老人画余饭后休息的地方。老人平生生活简朴,待客用的也只是几个板凳,解放后,政府才给他添置了一套沙发。

据说,院子里原来种有葡萄、凌霄和柳树,夏日浓荫覆盖。北院有一棵大枣树,高出房顶。由北院去南院辟有两个雕花青砖砌成的月亮门,十分古朴雅致。

齐白石去世后,他的后人仍继续在故居生活,直到今天。

1984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齐白石故居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 齐白石当年购买跨车胡同13号的时候,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宁静。根据他的《自述》,此前的10几年里,为了寻找艺术创作的一方净土,他先后搬了好几次家。当时的跨车胡同仅有15户人家,前面的一条胡同原名“鬼门关”,后靠太平桥,东南接西单牌楼,还是一处十分僻静的所在。解放以后,这里渐渐热闹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附近著名的北京金融街商业中心的建成,这一带逐渐成了寸土寸金、繁华热闹的地方。于是,这里也成为了一些有商业眼光的人注意的地方。紧挨着故居南侧的一条新扩建的马路也打破了这里保持多年的平静。

事实上,关于是否保留齐白石故居的问题,早有争论。1995年,齐白石儿子、全国政协委员齐良迟就曾向全国政协作出提案,建议在北京建立齐白石纪念馆。此后,严晓蒸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类似内容的提案。 提案中,齐良迟表示,愿意与齐家亲属商议,将齐白石故居交给文化部或者中国美协,或者家属集资修缮故居,或者创立齐白石基金会筹办齐白石纪念馆。文化部对齐良迟的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申请建立齐白石纪念馆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故居予以适当扩建。利用故居比新建更有意义,也是较为现实的办法。”但是,“鉴于文化部基投资极为困难,无力承担该馆的部分投资,北京市文物局将予以全力协助。”可是,7年过去了,修复齐白石故居的设想始终没有变成现实。

齐白石故居的命运也牵动了其他有识之士的关注。2001年春,北京市政协委员李生生再次提出了修建并开放齐白石纪念馆的建议。他的提案被转发给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办理。但是,对北京市文物局的答付并不满意。

李生说,北京市文物局一直在强调困难。该局对他答复说:“首先是1957年齐白石去世后,故居年久失修,基础下沉,漏雨严重,已非小修小补所能解决。其次是多年来故居属于私产,是非开放单位。由齐白石先生的后代及其家属多户居住。因此一直没有一个日常管理单位负责故居的文物保护等诸项工作。”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由使用单位负责文物建筑的保养和维修。考虑到齐白石的家属多年来在故居内居住,亦是故居得不到彻底维修和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2月,北京市“两会”期间,市文物局副局长舒小峰也对记者作了同样内容的解释。

据了解,1994年开始,北京兆泰房地产公司承接对北京市西城区南丰小区危改旧房改造工程。其改造范围主要位于齐白石故居东侧。当时,据说为了“节约几百万元的拆迁费用,”兆泰公司曾表示不愿将处于文物保护范围内的齐白石故居进行搬迁。

据北京市文物局的说法,经过他们的努力,兆泰公司后来同意承担故居内居民的搬迁费用,“住户搬迁后,由兆泰公司进行修缮,作为文化场所对外开放。”

“但是,因在与故居内的住户在搬迁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同时,齐良迟先生对此建议也有一定的意见,因此,最后造成了这种周围危改小区建设完毕,只余故居仍未得到任何改善的现状。”

北京市文物局的意见是,齐白石纪念馆“另行妥为选址为好。” 有好几位齐白石的亲属对记者表示过把故居交给国家、尽快修复开放的愿望。

白石老人的一位孙女说:“现在有人说我们不愿搬走是为了要钱,其实我们主要是不愿意把故居交给房地产公司。我们相信国家有能力把爷爷的故居修复好。”她说,兆泰公司曾对他们说,修复后的故居的一部分将用作该公司办公场所,这是所有齐家人都不会接受的。

他们说,这些年来,经常有不少国内外人士来到这里。尽管大门上早已挂上了两个“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牌子,但是还是有许多人都敲了门,希望能到里面凭吊这位艺术巨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许多艺术界的人士认为,保存并修复在北京的齐白石故居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据齐良迟介绍,白石老人晚年在这里创作了将近2万多张中国画。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遵照遗嘱,将数百张精品捐献给了国家。

据悉,齐白石在当时的湖南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的故居,已于2001年齐白石137周年诞辰前夕竣工,正式向游人开放。期间,湖南省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拨出专款对故居进行修缮。而齐白石艺术展览中心也在湘潭市奠基,预计2002年建成。 另据了解,初步确定坐落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进行。

据文献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他位于跨车胡同的家里闭门谢客,在大门上挂出“官不入民家”的字副,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的索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日寇入侵北平时,他在这里画了《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为抨击旧官僚的腐败,他在这里画了《不倒翁》和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这里画了著名的《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和平鸽参加义卖,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1956年,白石老人在这里接受了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遵崇为“世界文化名人”的白石老人,这位我国近现代美术界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在这里创造了20世纪中国画的辉煌。

齐白石爷爷文中,“舒服”的“舒”是:缓解、从容的意思。

齐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扩展资料:

齐白石笔下的钟馗、寿星、仙佛一类作品,也是农民们聊天时嘴边上的对象。这类作品,是齐白石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是一种有异于“诗书传家远”的农民意识的自觉的表白。

当齐白石画《白菜辣椒》时,不仅有感于红与黑的对比,同时也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而愤愤不平。

齐白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农耕图》中的那位老农的自白。也是齐白石对本色、本质毫不掩饰的自我肯定。

——齐白石

从黑龙珠心想:父王见死不救,太绝情了。哼,好言好语求取不给,是逼着叫我偷了,莫怪女儿无理。黑龙珠就要下手,拿复活树乃镇海之宝,千年开花,万年结果,有起死回生之效。又想:不行,父王已知我要复活树枝,必定要加派兵将严加看守,倘若步不慎,坏了大事咋办。黑龙珠回到空山洞,把黑龙宝被害,她的北海之行和盗药的事说了遍。蟾婆就叫敷完药后,杨信站起身,冲着黑蛇说道,"冤家,可能我们前世有仇,我欠你的,这辈子就算还你吧。"蝙蝠精和松鼠精随同黑龙珠,到北海盗药。民间故事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怀

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齐白石的故事:齐白石晚年成名: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当然,那妖怪也应该得到惩罚!所以,你下凡去杀燎鳄鱼精!"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有了这对能干的儿女,老两口欢欢乐乐,过着好光景。这年,金瓜儿的菜园里,结了个出奇的大冬瓜,长得像碌碡那么大,像碧玉那么光滑。金瓜儿在冬瓜上面刻了个字:"冬瓜王子"。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老、小财主听,连声说:"不行,不行,第句要别人问,你回答。"小财主当即宣布自己"赢"了,准备牵牛回家。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王小携着金丝叭儿狗,回家把它放在屋里。自己和以前样,锁上门,拿了扁担上山打柴。到晌午回来,开开门看,桌上放着热腾腾的饭菜。王小心想是邻居送来的,吃了又去打柴,回来还是有桌饭菜,连天都是这样。王小好纳闷,这天他装着去打柴,偷偷藏在烂席筒里。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不行。讷讷在家等着我呢!",绝无仅有。”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李家镇大集天次,人山人海,煞是热闹。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的杨严祖先听到这里退帐后,张洛彦独坐帅厅苦思。他判定,闯王之所以弃用大炮而掘地道炸城,目的是免伤百姓,这样就可能选在夜半炸城。城破难挡贼兵,当然最好是及时修复,可夜半至天亮,半夜时间要修复城墙,神仙也难为此事呀!张洛彦茶饭无味,苦思冥想,终于想出着险棋。 ,脸色都白了,忙派人将风水先生讲述提宝贝儿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当然不得而知,但是人们经过分析判断,认为百分之十的可能是老黄牛用角戳死的,孩子肚子上那个老大的窟窿就是证明。可是老黄牛为啥要戳死孩子?为啥又将他驮回来?这只有天知道。供:葛德胜男杀了。他回去之后,便整日整夜地胡思乱想,若是我后代子孙有可以当皇帝的,这天下便是我杨家的天下了,而这最大的功劳,自然属于我会儿功夫,两个彪形大汉就走到挂摊面前停下,麻衣大汉先沈熙自幼聪明伶俐,父母希望他科考入仕,改换门庭,谁知他性情顽劣,对书经、股文章兴趣淡泊,虽经父亲严家管教,也只是勉强中了秀才,此后便屡试不第。道:"你这瞎子,我本以为你是真瞎,原来是不长眼,敢在在本大爷地界上装神弄鬼,糊弄这些傻子,你问过我们兄弟俩了吗?"的!故事:齐白石晚年成名到这里就结束了,

齐白石成名晚年

  衣姓起源

  据衣氏族谱记载先世相传为尚衣局官,故因衣赐姓。衣姓目前在山东栖霞市有一部分,比较兴旺,有“先有衣马营,后有栖霞城”之说,岁月沧桑,后来衣马营变成两座坟茔,是风水宝地,原位置现建成宾馆。另外,辽宁庄河等地的衣姓也非多,据传是清朝一妇女带着几个儿子闯关东时期发展繁衍起来的。现在衣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是从山东、辽宁两地走出去的。

  在山东临朐县也有大量衣姓人士,据2002年临朐县衣氏族谱第七次修缮版介绍,临朐的衣氏祖先是从栖霞迁入的,尊称为衣始祖,由于衣氏在临朐的世代繁衍中尊崇德孝忠信,集善存德,与世无争,因而枝繁叶茂、历代多出儒将文官,女多慈母,男多长寿。衣氏祖训为:余之素志,所好林泉,栽花种竹,养果锄园。吾不欲声名振地富贵惊天,唯只愿茅屋不漏布衣常穿,樽不乏酒,炉不断烟。

  衣氏全谱

  腾祖支(1938年专修,2006年3月重新编译整理)

  前 言

  家里面有族谱,就像一个国家有自己史书。春秋时楚国就有梼杌(春秋时楚史名)、鲁国有《春秋》,这些都属于国史。从古到今各个国家的历史,是用来考世系、知终始、别本支、分昭穆的。至于各种姓氏的家谱不也是这样的作用吗!一个国家没有历史,那么对于国家的治理情况不清楚,兴衰状况也看不出来,就达不到惩前毖后的目的。若家里没有族谱,那么亲疏不分、远近不辨,将怎么诚心诚意地面对祖先和使家族里人和睦相处呢?所以说,一个家族要有家谱的重要性和一个国家要有历史资料一样重要。一个国家有专门的历史记载机构按年度毫无遗漏地记载着历史,而家族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专门修订家谱的人,也很少有为修订家谱、为了家族利益而着急操心的人。所以很多姓氏的家谱都残缺不全、内容也衔接不上,令人感到遗憾。我们衣氏从来没有对全谱进行修订,就是连对支谱修订的也不常见。最早的修订家谱的人是以孝思碑文作为篇首,再附序言两则,但两则序言上并没有年月日和姓名等内容,搞不清楚是谁所修撰的。到了乾隆22年们们明祖开始修订春祖这支的族谱,才开始清楚地记载年月日和姓字名谁。到那个时候将近200年的时间没听说有正式修订族谱的人。即便是有也不过声称说是为了修订家谱走遍各村骗取钱财和吃喝罢了。族人对这些骗吃骗喝的人也是笑骂,也不愿意上当受骗来搞家谱的事情。鉴于此种情况,我早就有正式修订全谱的想法,避免同姓的人相见不知辈分的高低而尴尬羞愧。(未完待续)

  衣氏为人

  衣相宽 (1900~1999),衣氏第十五世孙,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人,自小喜爱读书习武,侠肝义胆,生就一副仙风道骨,手中一杆精铜烟袋杆是他的随身武器。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几个朝代,备受邻里乡亲尊崇,备受历代父母官器重,是方圆百里享有崇高名望的民间圣人。清末,曾凭着铁齿铜牙调停了绿林好汉与官府长期不分胜负的争斗,保了一方平安;某年冬天,在路边收留了进京赶考因用尽盘缠而病饿将死的南方秀才,留其在村里当私塾先生,来年,资助银两供其进京应试,秀才金榜题名升任山西高官,为感恩派亲信秘密在临朐买下田地,建造庄园,赠与家境清贫的衣相宽全家,自此衣氏家道兴盛。衣相宽生性仗义,除时常接济邻里,还经常为乡亲作担保借贷,民国年间,兵荒马乱,被担保人闯关东失去音信,衣氏家中田地全部被用于替人还债,大半房产也被用于抵债,衣氏家境再度陷入窘境,解放后土地改革,衣氏家族因祸得福被划为“贫农”,文革期间,被担保人的后人从东北回乡寻亲,重金谢恩,衣相宽坚决拒收礼金,成为当地一段佳话。文革期间,曾保护多位被迫害人士。生四女二男,皆成大器,后代子孙受祖先福荫,自然时时事事顺利。

  衣复恩 (1916~2005) 出生于山东济南。1933年考入杭州高桥的中央航校,攻读轰炸专业,1936年毕业。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与战友驾驶9架中国战机,奉命轰炸上海虹口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几乎全部命中目标。 1939年11月, 任空军九大队副队长,率9架苏制性能差、航速慢的SB-2战机,与敌机恶战在昆仑关上空,击落数倍于我的敌机,受到蒋介石传令嘉奖。1941年,衣复恩被选中去美国受训,是第一位取得这项专长的中国军官。从1943年起至1952年,任蒋介石和宋美龄座机“美龄号”、“中美号”座机长。 当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身边,有两个亲信人物。一是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人称蒋宋的皮包;另一是“美龄号”与“中美号”总统座机的座机长衣复恩,时人称他为蒋宋的手杖。前者管钱物,后者管出行。(1952_1955)去美国任“大使馆武官”3年半;回台后,任“空军总部情报署”署长。直接掌管U-2高空侦察机,担任“空军总司令部”的副参谋长。军衔逐级攀升,由中校、上校、少将,一直升到中将,后奉命创办“中华航空”。衣复恩与蒋氐父子关系深厚,尤其与蒋经国总统几乎每周见面,蒋经国儿子也拜衣夫人为干妈,衣复恩与蒋经国保持整整23年(1943-1966)的亲密友谊。他1971年担任亚洲化学公司董事长,经过20年的努力,由台币数千万元的营业额增到48亿元,扩展了10多家企业,并在大陆的广东佛山、惠州,陕西咸阳,上海等地投资办厂。同时大陆的文教事业,在北大、清华设奖学金,在通县潞河中学建体育馆,在山东平度县高戈庄办希望小学。

  衣玉文(雨亭) (1918~2003)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衣氏第十六世孙,十五岁被抓丁从军,后参加革命,因识文断字,聪明勤快,又自幼受其母教育略懂医道,很快成为部队卫生兵骨干,曾冒着生命危险从战场上救下伤员,其中有几位还是高级军官,战场上屡立战功,入党、提干步步高升,转业后,历任北京铁路局双桥建厂局医院院长、陕西咸阳铁路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著有军医医学专著多部。人称一代儒将。生五男四女,长子长媳均为山东工业大学高材生,就任山东省地质矿产局高层领导,次子在北京某国家职能监督部门任职。

  衣瑞伦 (1919--1994),山东省临朐县福山集村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山东军区四师十一团排长、政治指导员,华东七纵队六十三团副营长、营长等职。参加过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先后任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一团参谋长、副团长,二十五军教导大队队长,七十四师团长、副师长等职。在1953年抗美援朝夏季反击战役中,他率团担任主要突击任务,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全歼当面之敌伪首都师白虎团,为全线停战创造了条件。回国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任一九六师参谋长、副师长,六十六军副参谋长、副军长等职。1954年荣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勋章。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72年5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他亲自组织对轮训部队的后勤保障。1987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三大代表。

  衣延章 男 1936年12月生,中国注册会计师、桂林工学院兼职教授,任中国电工会计学会等五个学术团体理事。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1981年撰写论文3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在六种刊物上发表,1992年与北京经济学院教授王又庄主编了《质量成本与质量责任会计》一书,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从1980年开始经常在全国省市部门、大学、社会团体讲企业管理、财务会计、质量经济分析等现代化管理课程。在财务会计实务工作中,主管过两个大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两个大型企业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经济分析制、审计制度。组织实施过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班组经济责任核算,得到社会好评,成为行业的榜样,是我国最早提出把质量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的学者之一。

  衣富春 (1933~1995)山东省临朐县泉子崖村人,衣氏第十八世孙。自幼为孤儿,由其哑巴外婆抚养成人,善习武但从不持强凌弱,喜读书明理知事,疾恶如仇,建国后在镇反、肃反、三反五反运动中表现突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农村出来的公安干警,凭着过人的胆识和高强的武功,屡破奇案大案,特别是受其外婆哑语熏陶,成为不可多得的语言残障刑侦专家。一生清正廉洁、尽职敬业,历任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

  衣宝廉 辽宁省辽阳人,1938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燃料电池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责任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惠春 男 1940年生于辽宁丹东。1961年毕业于师范艺术专科,1988年毕业于中国画研究院;从师国画大师何海霞研修山水画。现为中国书画社画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国画研究会理事,抚顺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副研究馆员。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画家历遍祖国名山大川,在师造化,识传统的基础上,其作品缘情悟道,不拘一格,受到李可染,张仃等前辈称道。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合肥、汕头、抚顺等地及日本等国举办画展,尤以《黄山写生画展》和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展》为世人瞩目。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并为《毛主席纪念堂》《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张学良陈列馆》等单位及众多国际知名人士收藏。《美术》《美术大观》《美苑》《北方航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多次刊登专家评介文章及作品。《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二十世纪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等典籍、画册中均有载录。代表作《黄山奇观》《大江东去》《春江花月夜》《华夏山河颂》《滕王高阁图》。有《衣惠春画集》出版发行。

  衣瑞龙 男 祖籍大连,生于1943年4月1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乐山嘉乐造纸厂工作。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喜欢上了滑翔运动。1980年代中期曾五探峨眉山九老洞,揭开流传几百年的九老洞之谜。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内对悬挂滑翔机还十分陌生时,他历尽千辛万苦,自费制作三角翼滑翔机,并经过数年摸索苦练,终于1990年9月从峨眉山金顶成功飞下。其后近20年里,省内他飞过汉源龙塘山、马家山,江油窦山,并27次从金顶飞下;省外他飞过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昆明西山、广西桂林、湖南吉首。衣瑞龙每到一地,都被称作“乐山飞人”、“四川飞人”。他用自制的滑翔伞曾在1993年9月17日、21日、23日三次分别从华山西峰、南峰、西峰成功飞翔。他是目前中国用三角翼飞翔的第一人,是至今国内飞过高山最多的探险家,1996年上海科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探险家》一书中有载其飞行记录。1993年第七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四川省业余滑翔运动员衣瑞龙成功地飞越了泰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1993年他自费到山东泰安,乘自制的“盼奥运号”三条翼悬挂式滑翔机,从海拔1545米的泰山极顶起飞,飞行14分钟7000余米,安全降落在泰山南麓三合村附近。衣瑞龙是第一个用三角翼滑翔机飞越泰山的运动员。

  衣奋强 三级警监。男,1949年12月出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现任山东省少年管教所所长、党委书记。主要业绩:重视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广大干警职工不断进取,锐意开拓,积极探索和推行依法治所战略,对未成年犯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少管所,取得了连续10年监管安全无事故的成绩;该单位先后4次荣记集体二等功,被授予“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全国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和“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的充分肯定。本人荣记个人二等功2次。主编论文作品集《托起失落的太阳》。论文《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改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加强未成年人的改造工作》、《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目前我省在押未成年犯的情况分析及教育改造对策》、《关于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的思考》、《搞好少管工作是我们的崇高使命》、《90年代我省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及对21世纪前期的趋势预测》等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衣庆波 男 1951年1月出生,工程师,辽宁庄河人。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抚顺铝厂科学研究所科研项目专题负责人。主要业绩: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解决了大量的生产与科研实践中的难题。在研究铝电解烟道灰开发利用的重大科研课题中,研制出“沸腾法制取铝电解烟道灰再生料”的焙烧装置,填补了我国铝工业中三废综合利用领域中的多项空白,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该专利及一种采用流态化技术的装置,处理在铝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铝电解烟道灰、脏料、吸附沥青氧化铝等,并能将这些废物迅速转化成吨价值2600元人民币的铝电解原料,从而实现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效益。撰写论文20余篇,其中《用正交试验法改进沸腾炉结构,提高再生料质量》、《完成工业规模处理铝电解烟道灰工程,提高经济效益》及《优化焙烧炉结构,提高铝电解脏料处理量》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质量科技论文,《如何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扭亏增盈》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铝电解烟道灰的沸腾焙烧处理及其在铝电解中的应用》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事迹收录《辽宁青年科技人物志》、《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骄子》等辞书中。多次被评为厂、市省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模范***员、劳动模范、名星职工等。

  衣服珂 生于1953年,山东美协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一级美术师,联任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8跨世纪艺术人才。多年来着力于指墨艺术的探讨,书画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展出,被海内外多家收藏,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各级报刊。曾获全国“明星杯”银奖,获马尼拉国际文化交流精英奖,获首届“书圣杯”国际展金奖,获日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画展银奖,获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展金奖,获首届海峡两岸名家精品展金奖,获山东大文化评选一等奖,全国指画展银奖,庆香港回归东方文学艺术展美术金奖,第二届中日书画精英邀请赛银奖,第一、二届王子杯海峡峡谷岸书画展金奖,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精品展金奖,新加坡腾飞杯书画特等奖,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金奖,首届九洲三峡杯海内外艺术大赛金奖,入展98中国当代百位名有书画展,被齐白石纪念馆收藏。指收入选文化部大型电视片《中国书法》,指书被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认定为特级作品。指画被认定为一级作品。98年应韩国永进大学之邀在大邱市成功举办了《中国著名指画家衣服珂指墨艺术展》。作品传略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当代著名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青年国画家》、《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30多部辞书。

  衣晓万 女 1956年5月生,大学文化,沈阳市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论文《情感调控与优化教学课堂教学》在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上获二等奖(1992年);《动手操作是使学生左右脑平衡发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思维科学学会学术活动中心(1994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全国第二次脑功能开发和思维训练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教与学同步,智与能并重》获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创意奖,辽宁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一等奖,大会发言(1995年);《及时反馈,适时矫正——形成评价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获沈阳市教学研究会一等奖(1990年)

  衣俊卿 1958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黑龙江省省委候补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副席、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从事文化哲学研究,具体方向为:(1)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其中,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探讨,即关于人自身的现代化的文化哲学探讨,在我国哲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先后发表了《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文化批判》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自1992年以来,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连续3届获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先后四次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获省级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自1998年担任黑龙江大学校长以来,一直努力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以个性培养为核心的多元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国际化教育战略、创业教育等项改革。近几年,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01年教育部对全国35所大学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黑龙江大学获得优秀。2002年,黑龙江大学还被教育部列入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

  衣向东 中国当代青年作家,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1982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战士、通信员、文书、招待员、饲养员、报道员、新闻干事、文学刊物编辑等职。自199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正门哨》至今,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我是一个兵》、《老营盘》、《过滤的阳光》等,长篇小说《一路兵歌》、《在阳光下晾晒》、《牟氏庄园》,长篇报告文学《首都卫士》等。同时还编写了《我们的连队》、《东西南北兵》等多部电视剧。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政府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

楹联趣谈·齐白石

楹联趣谈·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芒,字渭清,后改名璜,改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国画家。早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