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用的注释中“尹氏”“谢氏”分别是谁?如题 谢谢了
放置两年了还没人回答么。哈哈,我今天也读到这里,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在百度中搜索“尹氏”,查出历史名人若干,经分析查正,此尹氏应为朱熹的前辈,程颐的高徒——宋代大学者尹焞(一0六一-一一三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宋史本传、朱子文集、朱子别集》 尹和靖先生,神宗皇帝熙宁四年辛亥七月辛未日生於河南府河南县嘉善坊。祖河内先生,讳源,字子渐。叔祖,河南先生,讳洙,字师鲁。考,虞部员外郎,讳林。妣,陈氏,涧上陈公廙,字叔易之女。先生乃伊川先生之高足,嘉遯涵养,志尚高洁。今有其《和靖先生集》及《论语解》传世。谢氏的出处我还未读到。不过建议你用这种方法也来查证一番。自己索隐的乐趣和成就可是无法替代的哦。呵呵。希望有帮助。
希望采纳
1、尹会一:直隶博野人,清代学者,曾官至南阳巡抚、吏部侍郎督江苏学政。提倡理学,曾命州县立社学。
2、尹继善:杰出的政治家,满洲镶黄旗人,雍正进士,历任江苏巡抚、云贵、川陕、江南等地的总督,为高宗、世宗所倚重。后官至军机大臣。
3、尹淳:重庆人,云南巡安。
4、尹洙:河南府治人,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的内容多为讨论西北军政,风格简古,摆脱了宋初的华糜之风,有《河南先生文集传世》。曾上书反对于金人议和。
5、尹文:今河南方城人,是战国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也即尹文子。善于辩论。他的文章在汉书中被列为名篇。他的学说与黄老刑名之说很相近,主张尚法,在认识论上主张人在认识事物时要破除成见。
6、尹敏:南阳堵阳人,著名的经学家,官至长陵令,著有《今文尚书》。
7、尹勋:河南巩县人,曾官至尚书令,迁汝南太守、大司农。上书为党壬解禁,并参与窦武等人诛杀宦官,后下狱,自杀。
8、尹桂芳,原名尹喜花,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出生于浙江新昌西门外的坎下村小龙潭。她出身清贫,七岁丧父,十岁入科班学艺,可是所投的科班两次解散。十五岁,尹桂芳由花旦改学小生,两年后在沈家门正式登台,这以後,尹桂芳跟随多个演出班子,辗转演出于新昌、嵊县、宁波、杭州等地。
9 尹洙(一○○一~一○四七),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官绛州正平县主簿。历知光泽、伊阳县。召为馆阁校勘。景佑三年(一○三六),范仲淹贬,洙以为仲淹忠亮有素,自承为仲淹之党,贬监唐州酒税。康定元年(一○四○),为永兴军经略判官。庆历元年(一○四一),坐擅发兵,徙通判濠州。三年,改太常丞知泾州,历知渭州,庆州、潞州。五年,因在泾州时争议营造水洛城事被诬陷,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七年卒,年四十七。有《河南集》二十七卷。事见《安阳集》卷四七《尹公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八《尹师鲁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放置两年了还没人回答么。哈哈,我今天也读到这里,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在百度中搜索“尹氏”,查出历史名人若干,经分析查正,此尹氏应为宋代大学者尹焞(一0六一-一一三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宋史本传、朱子文集、朱子别集》 尹和靖先生,神宗皇帝熙宁四年辛亥七月辛未日生於河南府河南县嘉善坊。祖河内先生,讳源,字子渐。叔祖,河南先生,讳洙,字师鲁。考,虞部员外郎,讳林。妣,陈氏,涧上陈公廙,字叔易之女。先生乃伊川先生之高足,嘉遯涵养,志尚高洁。今有其《和靖先生集》及《论语解》传世。 谢氏的出处我还未读到。不过建议你用这种方法也来查证一番。自己索隐的乐趣和成就可是无法替代的哦。呵呵。希望有帮助。
应该是《青出于蓝》
电视剧《青出于蓝》
片名:《青出于蓝》
长度:30集
地区:中国香港
剧集类型:时装校园剧
监制:梅小青
领衔主演:郭可盈饰王若诗 欧阳震华饰贾济材
陶大宇饰曾政良 杨思琦饰林颖恩
秦沛饰贾华标
剧情介绍:
贾济材为尹氏集团的高级行政人员,担任财务总监助理一职,拥有专业会计师衔头,擅于精算,多年来为尹氏建功立业,深得老板尹国荣器重。自信自负的济材永远将事业放在第一位,感情及家庭则视为事业的负担。
济材替尹国荣倾成了一单大生意,满以为事业可再上层楼,那知竟被调任到“三水渔农业职工会尹灿慈善基金尹丁宝瑞纪念中学”担任校长一职。这所私立学校乃是国荣三十年前捐钱兴建,但由于近十四年经营不善以致年年亏蚀,学生成绩每况愈下,更因校誉欠佳,而收生不足,今年的中一至中三班停办,全校中四至中七只剩下十班。
这事令国荣在富豪朋友中颜面尽失,如骨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由于学校是国荣纪念已故的父母,故不能不办,遂派战无不克的亲信济材到学校整顿,要将学校转亏为盈。济材对教育可谓全无认识,接这烫手山芋千百个不愿意,再见这所BAND3学校实际情况比想象还差,不禁喟然。
曾政良大学毕业后便加入房署工作,工作了十多年。两年前他选择了“公务员自愿离职计划”,政良来到BAND3学校担任“人之患”。两年来他对这所学校的一切已驾轻就熟。由于旧屋迁拆获得赔偿,追求生活享受的政良,决定与姑姐曾宝燕及姑丈方志强搬进何文田豪宅,那知刚搬进新居就与邻居济材结下梁子,而更糟的是济材竟是他的新老细——新上任的校长。
初来到的济材已感压力重重,除了要面对一班成绩低落无心向学的学生外,还由于外行领导内行,要折服一班经验老到的教师真是谈何容易!济材为了替学校止血,决定先节流后开源,第一步减省校内不必要开支及削减人手,而新来任教的王若诗竟不幸成为第一个被裁的目标。
若诗初到学校就被安排与政良一同担任中四A班的班主任,二人在教学理念及对学生的态度上大相径庭,若诗紧,政良却宽松。济材下令“资源增值”,命各教师提交教学改革增值方案。若诗提出不少方案,济材大为赞赏,其他敷衍塞责的老师相形见绌,政良郄一反常态为若诗护航。原来政良知成了裁员目标,而唯一后援宝燕经营的饭盒公司生意又不景,为保饭碗政良只得步步为营,不能有任何错失被济材掌握,更要处处争取表现。
对教育工作一窍不通的济材正为校内事情忙得晕头转向之际,多年不见的叔叔贾华标竟不请自来。华标行船退休,落叶归根返回香港,顺理成章投靠唯一的亲人——侄儿济材。济材为了增加学校收入,收了问题学生欧阳山,山曾因藏有大麻被拘捕,被法庭判以监管令。
美凤大力反对山入读,怕会对其他学生有不良影响,济材郄一意孤行。山不合群,又常刻意针对若诗,见她对新移民同学麦镜棋关心,山便辱骂镜棋,华标见状不满,要山向若诗及镜棋道歉,山坚决不从,二人争执间华标绊倒,受伤送院。济材震怒,要赶山出校。
马少枝求情不果,把气出在若诗身上,责若诗这个阴毒后母存心害山,怒掴若诗。众师生才知若诗与山的关系,大表惊讶。政良心仪形像的少女出现眼前,华标造就机会让二人一齐看戏,但又因他一时八卦,令政良失却与少女留下联络的机会,政良懊丧不已。
但世事难料,英文老师关惠儿放产假,来代课的竟是该少女——林颖恩,令政良惊喜。颖恩在教育世家长大,幼承庭训,对教学充满热诚及理想,立志不单做一个出色的老师,更要推行教育改革,让下一代能接受更理想的教育。济材决定藉运动成绩以提高校誉,用奖学金招揽体育成绩出众的学生进校就读。刘国华由于田径出众,被济材招揽入学,将原本预备发给学业成绩佳的镜棋的奖学金,改为给国华,令镜棋顿陷欠学费失学危机。
济材与若诗相处日久,互生好感。济材展开追求,若诗起初并不抗拒,但发展下来若诗发觉自己并未能忘记亡夫,实在对济材并不公平,再加上此时自己与山的关系有和缓迹象,山曾表明对济材不满,若诗为了履行对亡夫的承诺,遂拒绝了济材的情意。济材被拒绝表面装得若无其事,但内心却不是味儿。政良对若诗好感与日俱增,毅然表明爱意,若诗见山与政良投缘,在山的推波助澜下,二人感情得以突破。
就在二人感情发展良好之际,若诗无意中得悉当年亡夫身患血癌,答应捐骨髓其后又却临阵退缩者就是政良,对政良所为甚为恼恨,二人感情顿时冷却。济材见机不可失,再鼓起勇气向若诗示爱,政良亦不甘心就此失去若诗,二人同时向若诗展开追求,若诗烦心,一时难决。在济材努力下,校内财政渐渐得到改善,已达到收支平衡,而他更被城中富商李小超另眼相看高薪挖角,济材心中矛盾。正当一切似雨过天青之时,国荣突然改变初衷,决定结束学校,向政府提出修改土地用途,全校师生得悉此决定,大为震惊。
济材向国荣力陈学校有远大的发展,向政府申请转为直资,可惜二人无法达成共识,最后国荣开出条件,只要学校会考能产生一名五优状元,便会考虑保留学校。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使颛顼统治的疆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挥公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有人说,清河在中国境内何止一条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么能断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的封邑青阳所在地呢这是因为濮阳古称帝丘,颛项建都于此,至今濮阳城中心四牌楼上仍镌刻着“颛顼遗都”四个大字。帝颛顼、帝喾死后均葬于帝丘,今陵墓尚存,这一点是哪个清河也没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玄嚣也因封地青阳而号青阳氏。
三、当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点,在当今史学界颇具权威性,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专家谢均祥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源于濮阳。他的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欧洲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挥公即是张姓始祖,因发明弓矢而得姓,张姓祖根在濮阳,这便是张姓的渊源。
此外,后世有以字为姓者,也有因种种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在晋齐鞍之战中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他的后世以他的字为姓,改解姓为张姓。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称张禄,西入秦国,屡次为秦王出谋划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汉末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燕,原姓褚。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在当代中国,回、满、藏、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张姓人群存在。但这只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
四、张姓播迁
张姓先民是怎样从得姓地濮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大课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说清的。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考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张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迁应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当时,遍地洪水泛滥,中原濮阳地势低洼,更是一片汪洋。为求生存,先民们只好择高而居,逃往距离近的高丘或山区,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而后又逐步走向全国各地。这次洪水大致发生在帝颛顼、帝喾之后的尧、舜时期,也正是挥公得姓之后。起初,尧命颛顼之子鲧治水,而且到过濮阳。至今,濮阳境内仍有“鲧堤”遗迹。明·嘉靖《开州志》(明代濮阳称开州)卷二,载宋·司马光《鲧堤》诗日:“东郡(今濮阳)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可惜,曾在濮阳筑堤治水的鲧,由于方法不对,九年没有把水治平,被舜杀于羽山。舜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他带领人民,凿山开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水治平。这次大洪水先后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离乡背井逃避水患。但要问,当时的张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县,因没查到确凿依据,笔者不能妄言。但据读史得知,帝颛顼、帝喾均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到帝尧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帝舜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蒲州)大禹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恐怕都与这次大洪水有直接关系。中国地势的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十里地,洼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时代,难怪帝尧、帝舜、大禹均迁都于山西。试想,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都城都迁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着去吗所以,历来饱受洪水灾害的濮阳人,逃避水灾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陕西。那个时期,张姓先民从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阳)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迁往各地,或迁回老家濮阳,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张姓先民第二次大播迁,当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决口时期。自古人恋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后,逃往外地的先民回来一部分是肯定的。经过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地区属于卫国,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但到汉代,濮阳人又碰上了黄河瓠子堤决口,淹没十六郡,濮阳以东尽成泽国,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们没吃没喝能不外逃吗去哪里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区。此后,还有新莽时期公元11年,黄河自治亭(今濮阳)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二次改道,漫流于濮阳以东各郡达59年。北宋熙宁十年,黄河自濮阳曹村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三次改道,泛郡县四十五,淹民田30万顷。有史记载的黄河在濮阳境内的决口达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灾、虫灾,每次水旱灾害,都迫使先民们离乡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灾之外,战乱是张姓先民多次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濮阳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秦代章邯和项羽濮阳之战,东汉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北宋宋辽澶渊之战等多次大战都发生在这里,每次战乱都迫使先民们多向比较安定的南方迁移。据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一书记载,由于战乱原因, “张姓先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迁徙,有过几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在此居住的张姓先民被迫南迁;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匈奴和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灭亡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洛阳建立的西晋王朝,人民群众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原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同时也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灭亡了建都开封的北宋政权,占领了黄河南北,这里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避难。除了这三次迁徙外,还有更多的小规模迁徙,使张姓儿女逐渐遍布于全国各地。”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用的注释中“尹氏”“谢氏”分别是谁?如题 谢谢了
本文2023-10-12 07:13: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