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登科录
明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洪武
四年辛亥科(1371):吴伯宗 郭翀 吴公达
会元:俞友仁——三甲二十六名
本科举行后,洪武五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举,历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复。
18年乙丑科(1385):丁显 练子宁 黄子澄 [名字后标有者为当科会元,下同]
21年戊辰科(1388):任亨泰 唐震 卢原质
会元:施显——二甲九名
24年辛未科(1391):许观① 张显宗 吴言信
①父赘许氏,从许姓,后复姓黄。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
27年甲戌科(1394):张信 景清(本耿姓,讹景) 戴德彝
会元:彭德——二甲三十一名
30年丁丑科(1397):
春榜:陈安(有右耳朵) 尹昌隆 刘仕鄂
会元:宋(一作朱)琮
夏榜:韩克忠 王恕 焦胜
会元:任(一作伏)伯安
本科于三月殿试时,中进士的都是南方的试子。明太祖将试官治罪,自阅试卷,取中了六十一人,完全是北方人,于六月廷试,取韩克忠为状元。因此世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建文
二年庚辰科(1400):胡靖(复名:胡广;改名:胡赓) 王艮 李贯
会元:吴溥——二甲一名
永乐
二年甲申科(1404):曾棨 周述 周孟简
会元:杨相——二甲一名
4 年丙戌科(1406):林环 陈全 刘素
会元:朱缙——二甲一名
9 年辛卯科(1411):萧时中 苗衷 黄旸
会元:陈璲(suì)
本科于永乐七年(己丑)会试后,因明成祖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举行廷试。因此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10年壬辰科(1412):马铎 林志(即:志) 王钰
13年乙未科(1415):陈循 李贞 陈景著
会元:洪英——二甲十一名
明初会试原在南京,自本科始,改在北京举行。
16年戊戌科(1418):李骐(初名李马) 刘江 邓珍
会元:董璘——二甲二名
19年辛丑科(1421):曾鹤龄 刘矩 裴纶
会元:陈中——二甲五十一名
22年甲辰科(1424):邢宽 梁禋(yīn) 孙曰恭
会元:叶恩
宣德
二年丁未科(1427):马愉 杜宁 谢琏
会元:赵鼎——二甲二名
5 年庚辰科(1430):林震 龚锜 林文
会元:陈诏——二甲十五名
8 年癸丑科(1433):曹鼐 赵恢 钟复
会元:刘哲——二甲三十四名
正统
元年丙辰科(1436):周旋 陈文 刘定之
4 年己未科(1439):施槃(即:盘) 杨鼎 倪谦
7 年壬戌科(1442):刘俨 吕原 黄谏
会元:姚夔——二甲六名
10年乙丑科(1445):商辂(连中三元) 周洪谟 刘俊
13年戊辰科(1448):彭时 陈鉴 岳正
景泰
二年辛未科(1451):柯潜 刘升 王亻与
会元:吴汇——二甲一名
5 年甲戌科(1454):孙贤 徐溥 徐鎋(即:辖)
会元:彭华——二甲二十一名
天顺
元年丁丑科(1457):黎淳 徐琼 陈炳中
会元:夏积——二甲二十名
4 年庚辰科(1460):王一夔(复姓名:谢一夔) 李永通 郑环
会元:陈选——二甲十一名
8 年甲申科(1464):彭教 吴釴 罗璟
天顺七年癸未会试,因试场焚毁,改至八月举行,殿试也推迟到次年(甲申)三月。因此本科也称癸未科。
成化
二年丙戌科(1466):罗伦 程敏政 陆简
会元:章懋——二甲十七名
5 年己丑科(1469):张升 丁溥 董越
会元:费訚(yín)——二甲二名
8 年壬辰科(1472):吴宽 刘震 李仁杰
11年乙未科(1475):谢迁 刘戬 王鏊
14年戊戌科(1478):曾彦 杨守阯(即:址) 曾追
会元:梁储——二甲一名
17年辛丑科(1481):王华 黄珣 张天瑞
会元:赵宽——二甲九名
20年甲辰科(1484):李旻 白钺 王敕
会元:储巏(quán)二甲一名
23年丁未科(1487):费宏 刘春 涂瑞
会元:程楷——二甲一名
弘治
3 年庚戌科(1490):钱福 刘存业 靳贵
6 年癸丑科(1493):毛澄 徐穆 罗钦顺
会元:汪俊——二甲四十二名
9 年丙辰科(1496):朱希周 王瓒 陈澜
12年己未科(1499):伦文叙 丰熙 刘龙
15年壬戌科(1502):康海 孙清 李廷相
会元:鲁铎——二甲二名
18年乙丑科(1505):顾鼎臣 董玘(qǐ) 谢丕
正德
三年戊辰科(1508):吕柟(即:楠) 景旸 戴大宾
会元:邵锐——二甲二名
6 年辛未科(1511):杨慎 余本 邹守益
9 年甲戌科(1514):唐皋 黄初 蔡昂
会元:霍韬——二甲一名
12年丁丑科(1517):舒芬 伦以训 崔桐
16年辛巳科(1521):杨维聪 陆釴(yì) 费懋中
会元:张治——二甲六十名
本科于正德十五年(庚辰)会试后,因明武宗南巡,殿试未及举行,次年二月武宗殁,至世宗接位后方举行殿试。因此本科也称庚辰科。
嘉靖
二年癸未科(1523):姚涞 王教 徐阶
会元:李舜臣——二甲一名
5 年丙戌科(1526):龚用卿 杨维杰 欧阳衢
会元:赵时春——二甲三名
8 年己丑科(1529):罗洪先 程文德 杨名
会元:唐顺之——二甲一名
11年壬辰科(1532):林大钦 孔天胤 高节
会元:林春——二甲七名
14年乙未科(1535):韩应龙 孙升(即:升) 吴山
会元:许榖——二甲十一名
17年戊戌科(1538):茅瓒 罗珵(chéng) 袁炜
20年辛丑科(1541):沈坤 潘晟(chéng) 邢一凤(《登科录》作:林一凤)
会元:林树声(复姓名:陆树生)——二甲四名
23年丙辰科(1544):秦鸣雷 瞿景淳 吴情
26年丁未科(1547):李春芳 张春 胡正蒙
29年庚戌科(1550):唐汝楫 吕调阳 姜金和
会元:傅夏器——二甲九名
32年癸丑科(1553):陈谨 曹大章 温应禄
35年丙辰科(1556):诸大绶 陶大临 金达
38年己未科(1559):丁士美 毛惇元 林士章
会元:蔡茂春——二甲四名
41年壬戌科(1562):徐时行 王锡爵 余有丁
44年乙丑科(1565):范应期 李自华 陈栋
隆庆
二年戊辰科(1568):罗万化 黄凤翔 赵志皋
会元:田一儁(即:俊)——二甲三名
5 年辛未科(1571):张元忭 刘瑊(jiān) 邓以赞(即:赞)
万历
二年甲戌科(1574):孙继皋 余孟麟 王应选
会元:孙鑛(即:矿)——二甲四名
5 年丁丑科(1577):沈懋学 张嗣修 曾朝节
会元:冯梦祯——二甲三名
8 年庚辰科(1580):张懋修 萧良有 王庭撰(即:撰)
11年癸未科(1583):朱国祚 李廷机 刘应秋
14年丙戌科(1586):唐文献 杨道宾 舒弘志
会元:袁宗道——二甲一名
17年己丑科(1589):焦竑 吴道南 陶望龄
20年壬辰科(1592):翁正春 史继偕 顾天埈(jùn)
会元:吴默——二甲三名
23年乙未科(1595):朱之蕃 汤宾尹 孙慎行
26年戊戌科(1598):赵秉忠 邵景尧 顾起元
29年辛丑科(1601):张以诚 王衡 曾可前
会元:许獬——二甲一名
32年甲辰科(1604):杨守勤 孙承宗 吴宗达
35年丁未科(1607):黄世俊 施凤来 张瑞图
38年庚戌科(1610):韩敬 马之骐 钱谦益
41年癸丑科(1613):周延儒 庄奇显 赵师尹
44年丙辰科(1616):钱士升 贺逢圣 林釬(即:焊)
本科会元沈同和,因试卷为第六名赵鸣阳代作,事发被谪,会试录上亦即除名,故本科无会元。
47年己未科(1619):庄际昌 孔贞运 陈子壮
天启
二年壬戌科(1622):文震孟 傅冠 陈仁锡
会元:刘必达——二甲十一名
5 年乙丑科(1625):余煌 华琪芳 吴孔嘉
崇祯
元年戊辰科(1628):刘若宰 何瑞征 管绍宁
会元:曹勋——二甲二名
4 年辛未科(1631):陈于泰 吴伟业 夏曰瑚
7 年甲戌科(1634):刘理顺 吴国华 杨昌祚
会元:李青——二甲四名
10年丁丑科(1637):刘同升 陈之遴 赵士春
会元:吴贞启——二甲十一名
13年庚辰科(1640):魏藻德 葛世振 高尔俨
会元:杨琼芳——三甲一名
15年壬午科(1642):赐特用出身263名:史惇 俞泰交 章晋锡
16年癸未科(1643):杨廷鉴 宋之绳 陈名夏
明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洪武
四年辛亥科(1371):吴伯宗 郭翀 吴公达
会元:俞友仁——三甲二十六名
本科举行后,洪武五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举,历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复。
18年乙丑科(1385):丁显 练子宁 黄子澄 [名字后标有者为当科会元,下同]
21年戊辰科(1388):任亨泰 唐震 卢原质
会元:施显——二甲九名
24年辛未科(1391):许观① 张显宗 吴言信
①父赘许氏,从许姓,后复姓黄。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
27年甲戌科(1394):张信 景清(本耿姓,讹景) 戴德彝
会元:彭德——二甲三十一名
30年丁丑科(1397):
春榜:陈安(有右耳朵) 尹昌隆 刘仕鄂
会元:宋(一作朱)琮
夏榜:韩克忠 王恕 焦胜
会元:任(一作伏)伯安
本科于三月殿试时,中进士的都是南方的试子。明太祖将试官治罪,自阅试卷,取中了六十一人,完全是北方人,于六月廷试,取韩克忠为状元。因此世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建文
二年庚辰科(1400):胡靖(复名:胡广;改名:胡赓) 王艮 李贯
会元:吴溥——二甲一名
永乐
二年甲申科(1404):曾棨 周述 周孟简
会元:杨相——二甲一名
4 年丙戌科(1406):林环 陈全 刘素
会元:朱缙——二甲一名
9 年辛卯科(1411):萧时中 苗衷 黄旸
会元:陈璲(suì)
本科于永乐七年(己丑)会试后,因明成祖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举行廷试。因此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10年壬辰科(1412):马铎 林志(即:志) 王钰
13年乙未科(1415):陈循 李贞 陈景著
会元:洪英——二甲十一名
明初会试原在南京,自本科始,改在北京举行。
16年戊戌科(1418):李骐(初名李马) 刘江 邓珍
会元:董璘——二甲二名
19年辛丑科(1421):曾鹤龄 刘矩 裴纶
会元:陈中——二甲五十一名
22年甲辰科(1424):邢宽 梁禋(yīn) 孙曰恭
会元:叶恩
宣德
二年丁未科(1427):马愉 杜宁 谢琏
会元:赵鼎——二甲二名
5 年庚辰科(1430):林震 龚锜 林文
会元:陈诏——二甲十五名
8 年癸丑科(1433):曹鼐 赵恢 钟复
会元:刘哲——二甲三十四名
正统
元年丙辰科(1436):周旋 陈文 刘定之
4 年己未科(1439):施槃(即:盘) 杨鼎 倪谦
7 年壬戌科(1442):刘俨 吕原 黄谏
会元:姚夔——二甲六名
10年乙丑科(1445):商辂(连中三元) 周洪谟 刘俊
13年戊辰科(1448):彭时 陈鉴 岳正
景泰
二年辛未科(1451):柯潜 刘升 王亻与
会元:吴汇——二甲一名
5 年甲戌科(1454):孙贤 徐溥 徐鎋(即:辖)
会元:彭华——二甲二十一名
天顺
元年丁丑科(1457):黎淳 徐琼 陈炳中
会元:夏积——二甲二十名
4 年庚辰科(1460):王一夔(复姓名:谢一夔) 李永通 郑环
会元:陈选——二甲十一名
8 年甲申科(1464):彭教 吴釴 罗璟
天顺七年癸未会试,因试场焚毁,改至八月举行,殿试也推迟到次年(甲申)三月。因此本科也称癸未科。
成化
二年丙戌科(1466):罗伦 程敏政 陆简
会元:章懋——二甲十七名
5 年己丑科(1469):张升 丁溥 董越
会元:费訚(yín)——二甲二名
8 年壬辰科(1472):吴宽 刘震 李仁杰
11年乙未科(1475):谢迁 刘戬 王鏊
14年戊戌科(1478):曾彦 杨守阯(即:址) 曾追
会元:梁储——二甲一名
17年辛丑科(1481):王华 黄珣 张天瑞
会元:赵宽——二甲九名
20年甲辰科(1484):李旻 白钺 王敕
会元:储巏(quán)二甲一名
23年丁未科(1487):费宏 刘春 涂瑞
会元:程楷——二甲一名
弘治
3 年庚戌科(1490):钱福 刘存业 靳贵
6 年癸丑科(1493):毛澄 徐穆 罗钦顺
会元:汪俊——二甲四十二名
9 年丙辰科(1496):朱希周 王瓒 陈澜
12年己未科(1499):伦文叙 丰熙 刘龙
15年壬戌科(1502):康海 孙清 李廷相
会元:鲁铎——二甲二名
18年乙丑科(1505):顾鼎臣 董玘(qǐ) 谢丕
正德
三年戊辰科(1508):吕柟(即:楠) 景旸 戴大宾
会元:邵锐——二甲二名
6 年辛未科(1511):杨慎 余本 邹守益
9 年甲戌科(1514):唐皋 黄初 蔡昂
会元:霍韬——二甲一名
12年丁丑科(1517):舒芬 伦以训 崔桐
16年辛巳科(1521):杨维聪 陆釴(yì) 费懋中
会元:张治——二甲六十名
本科于正德十五年(庚辰)会试后,因明武宗南巡,殿试未及举行,次年二月武宗殁,至世宗接位后方举行殿试。因此本科也称庚辰科。
嘉靖
二年癸未科(1523):姚涞 王教 徐阶
会元:李舜臣——二甲一名
5 年丙戌科(1526):龚用卿 杨维杰 欧阳衢
会元:赵时春——二甲三名
8 年己丑科(1529):罗洪先 程文德 杨名
会元:唐顺之——二甲一名
11年壬辰科(1532):林大钦 孔天胤 高节
会元:林春——二甲七名
14年乙未科(1535):韩应龙 孙升(即:升) 吴山
会元:许榖——二甲十一名
17年戊戌科(1538):茅瓒 罗珵(chéng) 袁炜
20年辛丑科(1541):沈坤 潘晟(chéng) 邢一凤(《登科录》作:林一凤)
会元:林树声(复姓名:陆树生)——二甲四名
23年丙辰科(1544):秦鸣雷 瞿景淳 吴情
26年丁未科(1547):李春芳 张春 胡正蒙
29年庚戌科(1550):唐汝楫 吕调阳 姜金和
会元:傅夏器——二甲九名
32年癸丑科(1553):陈谨 曹大章 温应禄
35年丙辰科(1556):诸大绶 陶大临 金达
38年己未科(1559):丁士美 毛惇元 林士章
会元:蔡茂春——二甲四名
41年壬戌科(1562):徐时行 王锡爵 余有丁
44年乙丑科(1565):范应期 李自华 陈栋
隆庆
二年戊辰科(1568):罗万化 黄凤翔 赵志皋
会元:田一儁(即:俊)——二甲三名
5 年辛未科(1571):张元忭 刘瑊(jiān) 邓以赞(即:赞)
万历
二年甲戌科(1574):孙继皋 余孟麟 王应选
会元:孙鑛(即:矿)——二甲四名
5 年丁丑科(1577):沈懋学 张嗣修 曾朝节
会元:冯梦祯——二甲三名
8 年庚辰科(1580):张懋修 萧良有 王庭撰(即:撰)
11年癸未科(1583):朱国祚 李廷机 刘应秋
14年丙戌科(1586):唐文献 杨道宾 舒弘志
会元:袁宗道——二甲一名
17年己丑科(1589):焦竑 吴道南 陶望龄
20年壬辰科(1592):翁正春 史继偕 顾天埈(jùn)
会元:吴默——二甲三名
23年乙未科(1595):朱之蕃 汤宾尹 孙慎行
26年戊戌科(1598):赵秉忠 邵景尧 顾起元
29年辛丑科(1601):张以诚 王衡 曾可前
会元:许獬——二甲一名
32年甲辰科(1604):杨守勤 孙承宗 吴宗达
35年丁未科(1607):黄世俊 施凤来 张瑞图
38年庚戌科(1610):韩敬 马之骐 钱谦益
41年癸丑科(1613):周延儒 庄奇显 赵师尹
44年丙辰科(1616):钱士升 贺逢圣 林釬(即:焊)
本科会元沈同和,因试卷为第六名赵鸣阳代作,事发被谪,会试录上亦即除名,故本科无会元。
47年己未科(1619):庄际昌 孔贞运 陈子壮
天启
二年壬戌科(1622):文震孟 傅冠 陈仁锡
会元:刘必达——二甲十一名
5 年乙丑科(1625):余煌 华琪芳 吴孔嘉
崇祯
元年戊辰科(1628):刘若宰 何瑞征 管绍宁
会元:曹勋——二甲二名
4 年辛未科(1631):陈于泰 吴伟业 夏曰瑚
7 年甲戌科(1634):刘理顺 吴国华 杨昌祚
会元:李青——二甲四名
10年丁丑科(1637):刘同升 陈之遴 赵士春
会元:吴贞启——二甲十一名
13年庚辰科(1640):魏藻德 葛世振 高尔俨
会元:杨琼芳——三甲一名
15年壬午科(1642):赐特用出身263名:史惇 俞泰交 章晋锡
16年癸未科(1643):杨廷鉴 宋之绳 陈名夏
1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二期。
2沈四太太:周家的房客。
3中西学堂:全称“绍郡中西学堂”,绍兴徐树兰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成立。一八九九年秋改为绍兴府学堂。
4“四书”:即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5八股:是明、清在科举考试时所用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
6求是书院:当时浙江的一所新式高等学校,创办于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是现浙大的原身。
7第一个进去的学校:指江南水师学堂,一九一三年改为海军军官学校,一九一五年又改为海军雷电学校。
8光复:指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
9《封神榜》:即《封神演义》,明代许仲琳(一说陆西星)编写的一部神魔小说。
10仪凤门:当时南京城北的一个城门。
11这是初级英语读本上的课文,意思是:“这是一只猫。”“这是只老鼠吗?”
12这段话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文是:“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13“泼赖妈”:英语Primer的音译,意即初级读本。
14《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是一部用史实补充、解释《春秋》的书。
15“支那通”:支那,古代梵语对中国的译称。
16讨替代:即找替死鬼。旧时迷信认为横死的人所变的“鬼”,必须设法使别人也以同样方式死亡,这样他才得投生,叫做“讨替代”。
17放焰口:旧俗于夏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晚上请和尚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称为放焰口。盂兰盆,梵语音译。
18毗卢帽:放焰口时,主座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
19这些是《瑜伽焰口施食要集》中咒文的梵语音译。
20发“名士”脾气:这是顾颉刚挖苦作者的话。
21矿路学堂:全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
22这是初级德语读本上的课文,意思是:“男人,女人,孩子”。
23《小学集注》:六卷,宋代朱熹辑,明代陈选注,旧时学塾中所常用的一种初级读物。内容系辑录古书中的片段,分类编成四内篇:《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二外篇:《嘉言》《善行》。
24格致:“格物致知”的简称。
25舆地:即地,这里指地理学。
26钟鼎碑版:指古代铜器、石刻;研究这些文物的形制、文字或图画的,叫金石学。
27新党:指清末戊戌变法前后主张或倾向维新的人;这里指当时矿务铁路学堂总办俞明震。
28《时务报》:旬刊,梁启超等主编,当时宣传变法维新的主要期刊之一。
29华盛顿(GWashington,1732—1799):即乔治·华盛顿,美国政治家。曾领导一七七五年至一七八三年美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胜利后,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30《天演论》:英国赫胥黎(THuxley,1825—1895)著《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中的前两篇,严复译述。
31恺彻(GJCeasar,公元前100—前44):通译恺撒,古罗马统帅,曾两次渡海侵入不列颠(英国)。
32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通译苏格拉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33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
34斯多噶(Stoikoi):指斯多噶派,约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古希腊,中经传播演变,存在到公元2世纪的一个哲学派别。
35《译学汇编》:当为《译书汇编》,月刊,一九○○年在日本创刊。它是我国留日学生最早出版的一种杂志,后改名《政治学报》。
36张廉卿(1823—1894):名裕钊,湖北武昌人。清代古文家、书法家。
37许应骙:广东番禺人。清光绪年间曾任礼部尚书,当时反对维新运动的顽固分子之一。
38康有为(1858—1927):字广夏,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主张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制为民主立宪制。
39两江总督:总督,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40刘坤一(1830—1901):湖南新宁人。一八七九年至一九○一年间数任两江总督,是当时官僚中倾向维新的人物之一。
41青龙山的煤矿:在今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作者等当年所下的故洞即今象山矿区的古井。
4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明朝登科录
本文2023-10-12 07:12: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