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的由来
一、寻根溯祖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4出自拓跋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姓拓跋改为汉字元姓,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姓。其后分不清元、袁二姓,故此支袁氏流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
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袁氏又以"陈郡"、"汝南"、"彭城"、"陈留"等为其堂号。
郡望陈 郡:秦时置郡。此之袁氏为涛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四、家乘谱牒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钱塘袁氏族谱二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袁氏族谱一卷、袁氏家谱一卷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五、历史名人
袁 枚:清代著名文学家,是当时著名诗歌理论家,论诗主张性灵,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著有《随园诗话》。与薛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屡次取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
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袁 盎:楚人,是历史上第一个扬名于史籍的袁姓著名人物。他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赫异常。
袁 枢:南宋史学家。著有《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
袁
5911江苏云阳袁氏宗谱十卷
(清)袁秀芳 袁蓝田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卧雪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袁氏宗谱》。此为十二修。该族
散居在丹阳、武进等地。
5912江苏南京袁氏随团支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南京市档
5913江苏江都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阜编辑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江苏扬州市荡汪乡
5914江苏丹徒袁氏支谱八卷
(民国)袁敏榕纂辑
民国十年(1921)怀楚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袁世伟始修。
5915江苏丹阳松卜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袁修保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袁村
5916江苏常州袁氏宗谱
(民国)袁国梁纂修
民国五年(1916)冶邑心斋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
5917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清)袁骏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咸庆堂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918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松全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咸庆堂刊本 八册
美国
5919江苏武进袁氏数典不忘
(民国)袁牖编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中央民院
5920江苏武进南河堰袁氏族谱
袁牖编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921江苏武进毘陵袁氏族谱十八卷
(民国)袁群英 袁士良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8)
美国
5922江苏武进鲜庄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仲藩 袁永康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伦叙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康熙四十三年,此为六修。
5923江苏无锡锡山袁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袁艺庭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维则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吉林大学
5924江苏无锡锡山袁氏(七修)宗谱三十三卷
(民国)袁宗沂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维则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注:明永乐二年袁兵夫始修。
5925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辑熙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敦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科图(残) 美国
5926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文经 袁赓堂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澄江袁氏宗谱》。
5927江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袁瑜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仁风堂排印本 十八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宣德七年,此为六修。
5928江苏吴县吴门袁氏家谱八卷
(民国)袁颂平续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 民国八年(1919)
石印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5929江苏吴县袁氏族谱不分卷
(清)责起澄纂修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民国十七年。
5930江苏吴县袁氏家乘辑略一卷
袁藻屡纂
民国间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5931江苏吴江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嵩龄辑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上海图
注:清咸丰间辑,后人续增至民国初年。
5932江苏吴江袁氏家乘不分卷续编不分卷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二册
上海图
注:附《袁氏丛书》书目。
5933浙江桐江候川袁氏宗谱
(清)袁昌万修
清光绪九年(1883)顺德堂
科图
5934浙江杭州钱塘袁氏宗谱不分卷
袁泰 袁良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写本 一册
南开大学
5935浙江杭州钱塘袁氏族谱二卷
(民国)袁毓历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庆贺 二册
北图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5936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清)袁若启等续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严寿堂木活字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937浙江宁波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卷
(清)袁钧纂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5938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宗谱四卷
(清)袁钢铭 袁丕烈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修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939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三修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
(民国)蔡和铿 袁朝金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5)进修堂木活字本 十册
浙江宁波市档 天一阁
5940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二十六卷
(清)袁元镇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活字本 七册
人民大学
5941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十卷
(民国)袁丙熊 袁明山总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本堂排印本 十一册
5942浙江鄞县鄞东沙家山袁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石鸿泰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5943浙江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四卷末一卷
(民国)石固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愿丰堂木活字本 三册
天一阁
5944浙江宁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马按康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945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享叙堂活宇本、
南京博(存卷4)
5946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民国)袁兆墀纂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首、卷10下)
5947浙江奉化棠溪袁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袁明秩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县档
注:此谱始修於元皇庆元年袁瓷。
5948浙江绍兴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5949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袁湘虞 袁凤昌编修 袁湘槐 袁剑
秋监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九卷)
5950浙江上虞越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声扬纂 袁仑修
清光绪元年(1875)介祉堂木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注:宋乾道二年袁汝和始修,此为八修。
5951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谷暘总纂 王鲁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袁氏介祉堂木活字刊本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图
注:此为小越一支二修之谱,首修於清光绪元年
袁希龄、袁仑。
5952浙江嵊县嵊城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耀章 袁人龙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5953浙江天台义井袁氏宗谱□□卷
清同治六年(185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5954浙江天台袁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6、7)
5955浙江云和袁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二十二册)
5956安徽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大化 袁振邦等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卧雪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落蒙城、涡阳、定远等地。
5957安徽袁氏族谱□□卷
民国间卧雪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袁彦德。
5958安徽和县袁氏宗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活字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5959江西袁氏十四修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9、11)
5960江西宜春袁郡蓝祠主谱二卷
(清)蓝充苑等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汝轩堂木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1江西宜春袁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2江西万载袁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袁芝秀纂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汝南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缺卷2)
5963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国奉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4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清)袁奠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5江西丰城袁氏宗谱□□卷
(清)袁孔义等纂修
清嘉庆二年(1797)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6江西丰城袁氏重具备宗谱不分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活字本
江西图(又一册)
5967江西丰城袁氏重修宗谱□□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5968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令澧等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崇德堂活字本 二册
北图
5969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世肃等修(七修)
清咸丰九年(1859)崇德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970山东淄博淄川袁家谱六卷
(清)袁斯考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六册
美国
5971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六卷
袁斯健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六册
北图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5972山东曹县袁氏五门世系图
(清)袁振纪续修
清世德堂刻本 一册
山东曹县图
5973山东曹县袁氐宗谱□□卷
(清)袁国撰
清光绪间世德堂刻本
山东曹县图
5974山东临沭袁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沭朱仓乡七岔河
5975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袁黄谷峪
5976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老圩子
5977河南中牟袁氏家谱
河南中牟县档
5978河南商水袁氏家谱一卷
(民国)袁鹤亭等纂
民国土十六年(1947)手钞本
河南商水县档
5979河南项城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七卷
(民国)袁克文
民国十五年(1926)刊本 一册
美国
5980河南项城袁氏家族表
一册
河南项城县档
5981湖北黄冈楚黄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袁祖凝五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湖西村
5982湖南中湘袁氏六修族谱十八卷
袁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仁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5983湖南长沙袁氏支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年(1840)木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5984湖南浏阳浏石围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袁贵慎等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5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三卷
(清)袁必魁修 袁必绅纂
清嘉庆十五年(181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6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五卷
(清)袁妙生纂
清同治九年(1859)汝南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图
5987湖南宁乡沩宁袁氏四修上房族谱十卷
(清)袁思怡修 意思灏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册
湖南图
5988湖南宁乡袁家河袁氏家谱□□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22)
5989湖南宁乡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之琳修 袁之育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首)
5990湖南宁乡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
(民国)袁连岫修 袁艺柯 袁培良等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5991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以和 袁式训等修 袁以瑢 袁式材等纂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湖南图(存五卷)
5992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器什 袁式偲等修 袁大合 袁善钊
等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3湖南湘潭百井袁氏九修谱十七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仁凤堂刻本 十八册
北京大学
5994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忠信 袁邵周修 袁文城 袁鸿量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宗臣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末)
5995湖南湘乡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袁忠谛修 袁忠乾 袁本浃等纂
清光绪七年(1881)叙伦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6湖南邵阳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
(民国)袁周臣 袁庆堂等修
民国七年(1918)小鲁轩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997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袁品清重修
民国四年(1915)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5998四川盐邑袁氏麟奠亭宗谱□□卷
(民国)袁炳勋等纂修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卷3)
5999四川新都袁氏族谱一卷
(清)袁德模等重修
清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6000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二卷
(清)袁右督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四川合江悬车辋乡
6001四川仪陇袁氏家谱一卷
(清)袁代之纂
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6002四川宣汉袁氏族谱一卷
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三桥乡三村
6003 袁氏宗谱
(明)袁芾 徐馨等纂修
明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有正德三年青田山人唐溪袁氏谱序。
6004 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次一卷末一卷
(清)袁氏族人纂修
清道光七年(1827)卧雪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6005 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懋爵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刻本 八册
北京大学
6006 袁氏族谱□□卷
清活字印本
四川图(存卷5、6)
6007 袁氏家乘六卷
(民国)袁名琳续修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广东海南行政区档
6008 袁氏宗谱
袁冰心续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 三十八册
北图
注:书签题:《袁氏 修世谱》。
6009 袁氏同宗会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6010湖北麻城袁氏宗谱一卷
清手抄本
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袁家大湾
吸收的热量:100斤(50公斤)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需要的热量为:
50公斤 × 4186焦耳/克·摄氏度 × 80摄氏度 = 16,744,000焦耳
电能的需求:假设电能的传递效率为90%,则所需的电能为:
16,744,000焦耳 ÷ 09 = 18,604,44444焦耳
电的功率和时间:假设电的功率为3千瓦(3000瓦),则所需的时间为:
18,604,44444焦耳 ÷ 3千瓦 = 6,20148秒 ≈ 10336分钟 ≈ 1小时43分钟
因此,烧开100斤摄氏20度的水需要约1小时43分钟的时间,消耗的电能为18,604,44444焦耳(约等于186千瓦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结果只是理论值,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消耗的电能可能有所不同。
关胜和关羽什么关系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子孙,长相与祖上关羽颇为相似,与关羽同样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大刀。他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
关胜,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
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两人也不过渐落下风。
扩展资料
出处考究
南宋初年,济南有骁将关胜,金军南侵时屡次出城拒战。知府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害关胜,投降金军。《金史》、《宋史》都曾有记载。
小说《水浒传》中的关胜或有糅合其形象,钟伯敬评本中便将刘豫部下关胜与水浒关胜合二为一。
清代陈忱也将这段故事加以演义,写入《水浒后传》。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关胜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
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关胜亦在其中,赞言为“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乃其后昆”。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元杂剧水浒戏《争报恩三虎下山》中,关胜已作为梁山好汉出场,是梁山排第十一位的头领。剧中,他下山执行任务,因患病没了盘缠,居然偷狗煮肉卖钱,与小说中的英雄形象相去颇远。
《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王矮虎大闹东平府》、《豹子和尚自还俗》等剧目中,关胜也都曾有出场。
至于关胜被定型为关羽后代,始于《宋江三十六人赞》。
但近代学者余嘉锡却认为,“龚氏之赞皆就姓名、绰号字面牵合以成文,以此人姓关,遂曰‘岂云长孙’,非真以为壮缪后昆也。《水浒传》即从此傅会,其实皆出臆造,无足深论。
_关胜
关胜是关羽的第几代后人
《水浒传》中的关胜,是关羽的后代,和他的先辈一样,是梁山泊使用偃月刀首屈一指的一员猛将。可以认为,《水浒传》中的关胜,就是《三国演义》关羽的再现,是一个被典型化了的人物。历史上的关胜,是宋朝济南的一名守将,因手使大刀,颇有名气,故而得“大刀”绰号
关胜是虚构的吗
关胜原本是浦东的巡检,为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自幼习读兵书,勤学武艺。所以关胜此人长大后与其祖辈一样,不仅武艺高强,有万福莫当之力,且精通兵法,谋略无双。关胜使一把青龙偃月刀,因此留下了大刀关胜的名号。
关胜在历史上是确有气人的。关胜是南宋初年的人物。史书记载,刘豫任济南知府,金军攻济南。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守将关胜,降金。这个故事中的关胜,很有可能就是《水浒传》中关胜人物的原型。
另外,还有史书记载,关胜是山东人与关羽有关系,有后代关铃,他是宋江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头领之一。马和刀都是关羽留下的。
关胜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但是也许并没有《水浒传》作者笔下那般。《水浒传》中的关胜,应该是作者依据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自己的笔墨创造,最终才有了《水浒传》中的关胜这个人物。
关氏家谱大全
在市档案馆,发现了一部保存完好的清代线装《关氏家谱》。该家谱详载了关羽的生平事迹和家族迁徙的历史。其中曰:“夏大夫关龙逄二十九代孙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州人,妣胡氏生三子:平、兴、索明万历年间,关兴后裔四十六代孙关世明由许昌迁邓州南关营。”
近日,笔者专程到构林镇关营寻访关羽的后裔。在村民的指引下,拜访了对关姓有研究的关羽六十一世孙关广有,邓州档案馆的《关氏家谱》就是他们捐献的。老关拿出了他保存的家谱复印件和重抄并续修的《关氏家谱》,又带我参观了关世明之子、关羽四十七世孙关大经的墓、碑、亭。关营除了迁出的关姓人外,现有400多关姓人。家谱是关敬辉于康熙二十三年撰写的,详细记载了先祖由山西迁到河南许昌守护关帝庙,明万历甲寅年,关氏后人再迁到邓州南关营的历史。据悉,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几种《关氏家谱》,分别是广东番禺、南海、新会等地的家谱,山东兖州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民国时的关氏家谱。在正史中,有关关羽的记载资料很少。康熙戊午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家墓砖,上有关羽之祖、父及关羽的生卒和家庭,王太守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记载了关羽祖籍世系和故里是解州常平村宝池里,即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这些砖记和碑记,成为研究关羽家族的权威资料。而邓州关营的《关氏家谱》中记载了关羽之父关毅守丧情况:“圣帝避难时,其父沈葬于井内,后人建塔以表之”,与发现的砖记相同,其他记载也与砖记吻合,证明这部家谱是资料翔实、可靠的关羽家谱。
关广有说,祖上世代传说关羽、关平被害后,关氏祖先曾改为他姓,到处避难,后来又改回关姓。此言与史料中关平在麦城战死后,其妻赵氏偕八岁儿子关樾到他乡避难,改为门姓,直到西晋灭吴后,才恢复关姓的事实相吻合,说明他们是关羽之孙关樾的后代。至于祖先为何迁到邓州关营,关广有也不知道。关营和新野县城东西平行,相距不足30公里,是刘备、关羽蜀汉政权的发源地,又是南下荆州的关隘,再加上地广人稀,明代祖先迁到这里,可能和种地谋生及追念关羽的发迹地有关。
邓州关羽家谱的发现,对研究关羽一生的戎马生涯和关姓家族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部研究关羽家族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料。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英雄史诗,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当时的三国是一个乱世,但也正是乱世出英雄,出来了很多的大将和枭雄。以下分享关羽真人尸骨复原。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1
关羽出土后的死尸照片
据说,青龙偃月刀是关羽最喜欢的武器,它是偃月刀的一种,据说这刀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这把刀的作用就只是为了联系臂力,但是后来慢慢的开始变成了武器,还是关羽的最爱。
在中国小说《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述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称青龙偃月刀为关刀。
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潘璋为父报仇,夺回青龙偃月刀。因此,关羽和青龙偃月刀被互相视为象征。
传说在两座关于墓中都有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大约是怕关羽寂寞给他配的阴婚。阳城墓中女子身份已经不可考证,但当阳墓中的年轻女子被怀疑是貂蝉。
关羽是爱美人的代表,据说关羽对美人很有自己的一套,据说当年有人将貂蝉送给了关羽,当时关羽百般哄她都没有得到她,最后关羽“月下斩貂蝉”一代美人就这么凋零了,专家怀疑墓中的女尸是貂蝉。
关羽历来被国人所推崇,尤其是关羽手中的那柄青龙偃月刀,更是被传为神奇,早先有传闻称在探索关羽墓的时候出土了青龙偃月刀,其实这是一个虚假新闻,在历史考察后我们发现,关羽的兵器,其实并不是青龙偃月刀
早先,有人传言关羽墓出土了青龙偃月刀,引起国内网友轰动,不过事实证明,这个消息是假的,关羽墓里根本没有青龙偃月刀,而且,考古人员和一些古学专家也明确的表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中,关羽所用的,并非是青龙偃月刀。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
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厘米,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宋代的长柄大刀形制多样,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偃月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
关羽的三个墓分别在什么地方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关陵,坐落在当阳城西25公里处。陵庙坐西朝东,面临沮水,与景山遥遥相望。宋代以前,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并“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玉泉寺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关羽墓地,修葺山门,看管陵墓。
明成化三年,当阳知县黄恕上书朝廷,请为关羽墓地建庙。得宪宗恩准,才大兴土木,形成庙院,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达98亩。
那么既然关于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那么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呢回答是:枪或者矛。
专家介绍,掩月刀一类的长杆大刀需要双手握持劈砍,是典型的步战兵刃。从尚存的宋、明掩月刀实物来看,其杆、刃总长在250厘米左右,这个长度显然不适合马战。关羽生活的年代马镫只有单侧且仅为上马器具,完全不能起到骑乘后协助平衡的作用。如果放弃持缰双手握刀,稳坐就成了个大问题,在急速奔跑中很可能会坠马,还何谈持刀杀敌!
那么关羽的兵刃到底是什么呢《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作者陈寿在这段文字中用了两个重要的字“刺”和“斩”。“刺”表明关羽第一个动作是直线形进攻,其兵器锋刃穿刺进入颜良的躯体,导致其落马,能完成这种进攻动作最合理的兵刃是直兵或刺兵。三国年间的马上长杆直兵或刺兵主要有矛、_和少量的铍、铩,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关羽击杀颜良的兵器是矛或_!
关羽显灵镇日寇
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则“关公显神威,吓死小日寇”的故事。1937年12月,日军经安徽宣城水阳镇侵入高淳,疯狂烧杀掠抢,使小城陷入腥风血雨之中。某日,日军一少佐率队砸开关王庙大门,冲进大殿,哄抢了供桌上的银烛台、铜香炉等祭器。
一个小鬼子爬上神座,想扯下关羽塑像盔甲上的贴金饰片,手刚搭上神像膝盖,原本坐着的关公像突然站立起来,两眼怒视、炯炯有神,又烟尘飞扬、呼呼作响。小鬼子吓得两腿一软,仰面跌下,后脑砸在殿柱石墩上,脑浆迸出,当即毙命。
原来这座关公神像是民国初年高淳著名木匠李先春,用沉香木雕刻而成。关节伸曲,活动自如。还有,庙里多年香火,神像积满尘埃,故烟尘飞扬有声。关羽显灵吓死鬼子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趣话。
此人曾活捉关羽,去世1700多年后,墓中出土一件文物轰动日本
多人对于三国那段历史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中关于蜀魏两国的描写相对较多,关于吴国的描写则比较少。
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就与一位吴国名将有关,他便是朱然。
朱然,今浙江安吉人。东吴时期,朱然屡立战功,深受孙权的信任。在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是东吴的重要将领。朱然做过最有名的事,应该就是与潘璋擒杀关羽了,“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非常崇拜关羽,对朱然却不以为然,所以朱然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些默默无闻。
249年,朱然病死,享年68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将这位功臣予以厚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1700多年后,朱然的坟墓会重见天日。而且墓中出土的一件文物,更是轰动了日本。
1984年6月,在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的安民村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经过对墓葬的考古发掘,最终确认墓主为三国时的东吴名将朱然。朱然墓是一座规格较高的大墓,虽然早年已经遭到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珍贵文物14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漆木器。
墓中最让人吃惊的一件文物,是一双漆木屐。这双漆木屐虽然有些风化,但是仍可看出式样,与现今的木屐大致相同。
众所周知,日本人对木屐情有独钟,并声称木屐是他们发明的。
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古代文献中都记载过木屐,比如《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延熹中,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可是却一直苦于没有实物证明。而这双1700多年前的漆木屐,则以实物证明了被日本视为国粹的木屐,本来就是源自中国的。
因此,日本人对于这双漆木屐的发现,既感到很尴尬,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7年,日本国家电视台先后两次来到朱然墓园拍摄大型纪录片,部分出土文物还应邀赴日本进行了巡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双漆木屐,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如今这双漆木屐收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2002年时成为了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2
关羽尸身葬于哪里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不过自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就被东吴的大军给杀害,尽管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关羽的地位依旧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尤其是在关羽死后,东吴的孙权和魏国的一代奸雄曹操都担心死后关羽会来寻仇于是纷纷厚葬关羽,而关羽墓室被发现之后,却在墓室中惊现两具诡秘女尸。
这不禁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关羽的墓室中会有两具女尸专家自发现之后其实以为这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其中一具尸体保存较为完整性别也比较明显,而另一具女尸则连性别也难以辨认。这也使人开始好奇这两具女尸的身份到底是哪位。
首先这关羽的墓重要分为两部分,因为关羽被杀之后,孙权割下关羽的头颅献给一代奸雄曹操,以防报复他将关羽的身躯厚葬,而一代奸雄曹操当然也效仿孙权将其头颅厚葬。不知不觉关羽就有两个墓。在这两个墓室中都有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人说是为了排解关羽的寂寞而挑了两个美女陪葬。
除了这个传说之外,能够知道女尸身份的就是关羽貂蝉这一说法。很多人都知道吕布死后貂蝉被送给了关羽,貂蝉向关羽哭诉说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关羽为了让她证明自己于是让她自尽,貂蝉含泪自尽之后便陪葬在关羽的墓室之中。
也就是说本来这个诡秘女尸的其中一个身份就是貂蝉,至于这具尸体到底是不是关羽月下斩杀的这个人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自这件事之后貂蝉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无人知晓踪迹,所以说即使有人说墓室中有一具是貂蝉的尸体也会有人信,那么你信不信呢
关羽真人尸骨复原3
一、关羽出土陪葬的两个女性到底是谁
关羽是古代十大战神之一,他得墓地也是很出名得。如果挖掘关羽坟墓可以发现很多特别得,首先两个女的尸体,第一个毋庸置疑就是关羽的妻子关夫人,关夫人曹月娥和关羽两个人感情一直很好,关羽演对自己的老婆很专心,这两个人死后合葬在一起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关羽的墓中还出现另一个女人的尸体就不正常了。
很多人推测关羽陵墓中另一个人的尸体是貂蝉,原因是,吕布在白门楼被斩后,貂蝉流落到了曹操的手中,曹操想借助貂蝉对关羽实施美人计,其实就是降解貂蝉的美色打败关羽。
因此,貂蝉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关羽的小妾,其实这种推测是很不准确的,许多人都深知关羽的品性为人,关羽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主公,背叛自己的妻子的,怎么可能让貂蝉变成了自己的小妾,在死后还与貂蝉合葬,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说法,所以关羽陵墓中的另一座女尸是谁,人们不得而知。
二、关羽古尸出土发现的武器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关羽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据说,在关羽的陵墓中也挖出了青龙偃月刀,经历了几千年风霜洗礼的青龙偃月刀,依旧充满着杀气,给人一种敬畏凝重的感觉。
古书上记载,青龙偃月刀重量达到了82斤,一个重达82斤的铁物,关羽还能够运用自如在战场上骁勇杀敌,可见关羽武力的高强,关于高强的武力,正直的人品,帮助刘备戎马一生,尽忠尽力地辅佐刘备为蜀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豢龙之后,儒家大者-----------董
董姓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贵州黄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福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
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的董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西汉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广川人,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还有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宠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家产万贯,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因拒不向邪恶低头,被光武帝呼为“强项令”;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董卓,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辽代有农民qiyi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宁都qiyi***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董姓可谓名人辈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一、姓氏源流
董(Dǒ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得姓始祖:董父。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省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yuanguang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为董姓第一大省。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三、历史名人
董 狐: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 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董仲舒五代孙,东汉著名良吏,光武帝时为洛阳令,敢于搏击豪犟,为民作主,京师震栗,光武称其为‘强项令’,豪犟贵戚莫不畏惧,号其为“卧虎”,民间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七十四岁死于任上,只一床旧被覆盖遗体,家中尚存大麦数斛,破车一辆。光武闻知十分伤感,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诏以大夫之礼葬之。
董 贤:字圣卿,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 和:(?-220)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事多年,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内干机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与少数民族交往,‘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董 允:(?—246)字休昭,董和之子。秉承了董和的高风亮节,是时人所称的蜀中四英之一(诸葛亮、董允、蒋琬、费祎)。对董允的忠诚与才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予了肯定,并力推董允主持“宫中之事”,董允受命,忠勤不懈,对后主言行,极尽诤湅之责。董允官至侍中、辅国将军、尚书令、大将军附贰等,文官武职集于一身,地位显赫,但他一身正气,正直不阿,治理蜀国业绩显著,深得民心。
董 奉:董允之孙,建康董氏之祖,游闽中,后居庐山,为一代名医,治病不取利,使之种杏,久成杏林。为今医界称为杏林由耒。
董 诰:(1740—1818)董邦达之子,乾隆二十八年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弟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累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擢文华殿大学士(宰相)。他通晓军事,台湾、廓尔喀平定也列名功臣。在和珅当权时代,他与王杰独不与其苟合。嘉庆帝铲除和珅时他也发挥了较重要作用。他与其父一样都是当时有名画家精书法、善绘画。他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扑,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终年七十九岁。嘉庆二十三年致仕归家,十月去世。父子历事三朝,虽身居显要,但两袖清风。嘉庆帝哀诗中云: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
董 源:(?—962)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人(今江西进贤),一说江南人。五代南唐画家,南唐中宗时曾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工山水,尤擅溪桥、渔浦、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亦善画牛、虎、人物,传冯延巳曾将其所作古代美人画屏误为挡道宫娥而不敢入谒中主。
董 槐:(?—1262)宋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字庭植,嘉定十六年进士。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流民,甚著政绩,整肃军纪,加强训练。六年(1246)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宝佑三年(1255)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记为急务,为改革旧制,报效国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众。次年罢相,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浔。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其子董丽,为宋驸马,在元乱中尽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部分定居江苏丹阳。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小婉: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邦达:(1696—1769)浙江富阳人,因政绩卓著,累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又是著名画家,以善画山水而著称,画凤苍逸古厚,其绘画艺术誉满京华,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是继五代董源、明代董其昌之后又一董氏大画家,合称为三董 。与曹雪芹有深交,并为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写过序言。终年七十四岁。
董遵诲:(926—981)涿洲范阳人(今河北涿县)。武艺绝人,能挽强命中。后汉时随父宗本从契丹南奔投刘知远。后周时从世宗攻北汉、后蜀、南唐,以功至骁武指挥使。宋初太祖重用,从慕容延钊平李筠,乾德六年(968)授通远军使,太宗时兼领灵州巡捡,在环州(斤即通远军,治今甘肃环县)十四年,团结各族酋长,使各守封疆,无所攻扰。
董其昌:字思白、号玄宰,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为官不辟权贵,不徇私情,从庶吉士、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以太子太傅致仕,终年83岁。他是明代著名画家,以他为代表的“华亭派”在山水画方面影响尤大。他是书画的创作、收藏、鉴赏方面的大家。有关书画理论著作也很多。他的画法自成风格: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以平淡天真取胜。他在篆刻、书法 上也称为一绝。
董解元:金朝时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振堂:(1895-1937)河北新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将领之一、宁都qiyi***之一。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旅长。1931年12月与赵搏生率部发动宁都qiyi,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后任红五军团长等职,1932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1月20日在甘肃高台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董存瑞:(1929-1948)河北怀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多次立功受奖,1946年加入中国***。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朱德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西汉时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魏移治襄武(今甘肃省陇西南)。北魏时相当今陇西县附近地。
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国置国,后改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相当今山东省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
2、堂号
直笔堂、良史堂:春秋时候,董狐是晋国的史官,他写史求实存真,不怕权势。晋灵公被弑,董狐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子夸奖他是“良史”。
此外,董氏的主要堂号还有“豢龙堂”、“陇西堂”、“正谊堂”、“三策堂”等。
表[表,读音作biǎo(ㄅㄧㄠ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第十七代姜器的鲜卑族后裔,属于复姓汉化省文简化为氏。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农氏第十七代姜器的后代有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等。
其中的潞氏的支派又有隗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戎子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乌护氏、纥骨氏、壹利吐氏、异其斤氏、回纥九姓等。
其回纥九姓就是回纥氏、仆固氏、浑氏、拔曳固氏、即拔野古氏、同罗氏、思结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仑氏。
之后由回纥氏分衍出高车十二族,即乞伏利氏、咤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伏氏、达卢干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乞表氏、布收沛氏。
其中的乞表氏后来取汉字谐音单字“表”为姓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西汉朝时期酒泉郡的表是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书·地理志》:“酒泉郡表是县”,本注曰:“莽日载武”。《后汉书·郡国志》:“改表是曰表氏,魏晋因之。”《后汉书·五行志》: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汉朝时期的酒泉郡下辖两县,一为乐涫县,一为表氏县。唐朝学者李贤对汉史记录注释道:“表氏故城,在张掖西北”。
今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遗址,为我国现存规模较大、颇有影响的一座古城址。骆驼城为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因地震水患而由 出面搬迁重筑的酒泉郡表氏(表是)县城,从五胡十六国的前凉国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北周时期,该城一直为凉州建康郡郡治及其所辖表氏(表是)县城,唐朝时期为建康军城,公元766年被废弃,该城的建制历史延绵五百八十五年。
实际上在秦朝末年,酒泉郡表是县就已经存在了,当地居民主要来自北方各民族,后有相当一部分居住民以城池名称“表是”为姓氏,后随改为复姓“表氏”,再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表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出自古百济新昌族,属于汉化取姓为氏。
古百济国新昌族有表氏,源出古新昌县。
据史籍《魏书·地形志》记载,北魏政权(公元386~534年)在中国北部地区设置平州,治所在肥如城(今河北卢龙),领辽西郡和北平郡,辽西郡下辖肥如、阳乐、海阳三县、北平郡下辖新昌、朝鲜二县。
新昌、朝鲜二县当时多为朝鲜族人,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进行汉化改革的浪潮中,除了将中国北方的鲜卑、羌、匈奴、氐诸民族的原族姓氏强行汉化外,对其所辖地域边缘地区的其他民族,则大多以居地汉名称谓命其姓氏,其中,对所辖东北地区的高丽、百济等民族,按北平郡下辖的新昌、朝鲜二县中的各小地名分别给其命姓,其中即有表氏,为新昌境内一屯子的名称。
二历史名人:
表 祥:(生卒年待考),四川成都人。著名宋朝时期僧人。
宋哲宗时(公元1086~1110年)的著名僧侣,他善于绘人物像, 手法 ,常于妙高台壁间画东坡像。当时苏东坡为其题诗道:“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之舟。要板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
表肇基:(公元1938~今),云南沪西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袁姓的由来
本文2023-10-12 05:15: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