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诸葛氏与司马氏共同的后人,为何会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呢?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明主、谋臣、武将如历史夜空中的繁星,闪耀千年。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一些人才家族。比如能文能武的曹氏家族、父子英烈的孙氏家族,以及智商拔群的诸葛家族。
在汉末魏晋之际,显赫的诸葛家族出了三位超级智囊,他们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以及诸葛诞。在《世说新语》中,对这三位诸葛有这样的评价,“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对于诸葛瑾和诸葛亮,读者们比较熟悉,他们兄弟俩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蜀汉,皆为辅佐帝王开帮立业的股肱之臣。论及个人成就,诸葛瑾要在其弟诸葛亮之下,所以古人以龙比喻诸葛亮、以虎比喻诸葛瑾,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而剩下一个诸葛诞,古人却将他比作为“狗”,这就比较难以理解了,难道是古人在骂诸葛诞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一起回溯诸葛诞的辉煌一生,并解释一下为何连诸葛亮都要沾他的光?
一、诸葛诞与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诸葛家族祖籍在两汉时期的琅琊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诸葛家族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元帝时的诸葛丰。诸葛丰曾经做过御史、司隶校尉,相当于今天监察部门的高级官员。但诸葛丰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为得罪了不少人,他后来被贬为庶人。
诸葛丰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这也让他的后人有良好的家风传承。但因为诸葛氏不是世代为官,他们没有成为琅琊的世家大族。当传到诸葛瑾、诸葛亮这一代时,甚至要被迫离开家乡,谋求出路:诸葛瑾投奔了江东孙氏,诸葛亮以及弟弟诸葛均则追随叔父诸葛玄流落到了荆州。
而作为诸葛亮堂弟的诸葛诞,则在早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魏文帝曹丕时,他才有所发展。他真正开始走上人生巅峰,则是在魏明帝曹睿时代。
二、诸葛诞跟司马懿关系如何?诸葛诞早年做过曹魏的尚书郎、荥阳令、吏部郎,这些官位并不大。在魏明帝曹睿时期,他才以才学和名气成为焦点人物。当时,人们把包括诸葛诞在内的15个人称之为“四聪八达三豫”,诸葛诞为“八达”之一,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这15人既有才学,又有名望,但因为仕途起飞较晚,他们为了谋求发展,结成了一个新的名士群体。他们模仿汉末“清议品评人物”之风,通过制造舆论,可以对朝廷的选人用人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行为当然动了曹魏元老们的奶酪。经过一番斗争,元老们胜利了。魏明帝曹睿以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追求浮华为由,免去了他们的官职。
直到曹睿去世、曹芳即位后,诸葛诞才因为他的挚友夏侯玄得宠,得以重新出仕,并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成为大将军曹爽的重点培养目标。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除掉了曹爽,但被其提拔的诸葛诞却没有立即遭到打击。
这是因为,与夏侯玄等人相比,诸葛诞并未进入到曹爽集团的核心层,而且他在曹氏与司马懿的对抗中,也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诸葛诞还获得了司马氏的高看和重用。
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伷娶了诸葛诞的女儿为妻。这一婚姻关系的确立,让诸葛氏的门第迅速攀升,为诸葛诞的后人在两晋之际成为皇亲国戚奠定了基础。诸葛诞本人也得到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器重。
公元252年,诸葛诞向司马师提议分三路攻吴。司马师同意,命诸葛诞负责领兵7万攻打东兴城。而诸葛诞此战的对手,正是他的侄子——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恪利用一个大雪之夜向魏军发动了偷袭,而诸葛诞因为疏于戒备,被打得大败。
回朝后,司马师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诸葛诞虽然也被降职,但只不过是跟别人对调了防区而已。3年以后,曹魏又爆发了文钦之乱。文钦在寿春密谋叛乱,他们还联络诸葛诞,试图拉拢他入伙。诸葛诞断然拒绝,他斩杀了使者,而且还公开向全国宣布二人已叛。
司马师讨伐二人时,诸葛诞又前往助战,他攻占了寿春,扑灭了叛军,而且还击退了前来支援文钦的东吴军。战后,诸葛诞被司马师封为高平侯、征东大将军。
三、诸葛诞下场如何?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班,加快了取代曹氏的步伐。与此同时,原来曹爽的一些嫡系部将如夏侯玄等也先后被司马氏诛杀。
诸葛诞心不自安,他一方面养了大批死士自保,另一方面还以东吴欲进攻为由,向朝廷要兵、要粮。司马昭知道诸葛诞会成为自己夺权的绊脚石,于是在公元257年下令,召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一职。
司空为古代“三公”之一,位极人臣,但对于诸葛诞来说,这是明升暗降。而且他一旦入朝,就会成为司马昭案上的鱼肉。于是,诸葛诞如当年的文钦一样,占据寿春,发起叛乱。而讽刺的是,东吴派去支援诸葛诞的援军当中,正有文钦。
此后,曹魏军将寿春团团包围,诸葛诞、文钦数次突围,均被打退。随着城中粮尽,诸葛诞、文钦也由于往日的恩怨而爆发了冲突。最终,诸葛诞在开会时借机除掉了文钦,这导致其子文鸳、文虎投降曹魏。
文鸳、文虎投降后,被司马昭赐予高官厚禄,寿春的抵抗也随之土崩瓦解。最终,诸葛诞仅仅率领数骑逃出寿春,其三族全被司马昭诛灭。
四、“狗”是对诸葛诞的蔑称吗?人们称诸葛亮为“龙”、诸葛瑾为“虎”,却把诸葛诞称为“狗”,这是对曾经反叛的诸葛诞的蔑称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诸葛诞虽然被夷灭三族,但这并不代表其家族的幻灭。
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伷娶了诸葛诞的女儿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叫司马繇。司马繇有个儿子叫司马睿。
西晋被灭时,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他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实际上是诸葛诞的曾外孙。而因为诸葛诞与诸葛亮、诸葛瑾都是堂兄弟关系,司马睿同时也算是诸葛亮、诸葛瑾的曾外孙。
所以,这里的“狗”实际上指的是“功狗”,也就是有战功的武将之意。这既不是对诸葛诞的污蔑,更不是说他不如自己的两位堂兄。
年幼时的司马迁对族谱里所记载的这些显赫人物非常景仰。司马迁的始祖为唐虞之世的重黎氏。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人少梁。”司马迁自述远祖为唐虞之际的重黎氏,再上溯至颛顼之世,重黎为二人。重为南正,黎为北正。正,就是长官的意思。南正,古代天官,观星象,定历法。北正,古代地官,执掌农事。从以上可以看出,司马氏祖先程伯休甫因军功显赫,周宣王时就是一位著名的将军。西周有大司马,是执掌兵事的最高武职,休甫之后裔以司马氏为姓,传习兵法剑术,因此兵学成为司马氏深厚的家学渊源。春秋战国之际的大变动,导致了周王室世袭史官的司马氏再度失职,同时发生了大分化。从史料记载,司马氏去周适晋后,晋公室也经历一系列的动乱,而后演成三家分晋。去周适晋的司马氏随着时代的变动,东西分散,各奔前程,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卫国的一支司马氏,后代中有人做了中山国的相。在赵国的一支司马氏中,有人名司马凯,凯生蒯聩。蒯聩就是《史记刺客列传》中与荆轲论剑的盖聂。蒯聩生昭豫,昭豫生宪,宪生中,其后人印在秦末助项羽灭秦,被封为殷王。司马印就是开创晋朝的司马懿的祖先。司马迁属于人秦的这一支司马氏。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卒,晋大夫随会入秦迎立襄公弟公子雍。赵盾立襄公太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发兵拒公子雍。随会奔秦避难,后来回到晋国做了中军统帅。与随会入秦的司马氏就定居在少梁,司马迁的直系祖先是秦国司马氏,他的八世祖司马错是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与白起同时,年齿稍长。在秦国发展史上,司马错和白起是两个显赫人物,一前一后,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司马错历事秦惠王、武王、昭王三朝,前后三十六年。司马错的主要功绩是为秦开疆拓土,三征巴蜀,一人楚境,前后四次出征,使巴蜀为秦大后方郡县,并迫使楚王东迁至陈。司马错是司马家族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对司马迁的影响尤为重要。为要突出自己家族中的祖先所建立的功绩,司马迁在《张仪列传》中,用十分生动具体的笔法记述了司马错的功业,包括司马错难张仪的“伐蜀论”。在春秋战国时,巴、蜀是四川盆地境内的两个大国。在先伐韩,还是先灭蜀的问题上,秦惠王拿不定主意,就召集群臣讨论。张仪与司马错正好立场对立,秦惠王让他们互相辩难,充分阐述各自的理由。当时形势,秦惠王承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充实,图谋发展。司马错与张仪的争论,主旨是强调向何方发展,要充分考虑国家实力与各国政治形势。张仪主张取中原心脏之地,威诸侯,成王业。司马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秦国仍为国小民贫之国,取蜀足以广国,得其财可以富民,如此,则“利尽西海”,又可博得“禁暴止乱”的好名声。这段话立足于总体形势分析,实际上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采取军事行动要以政治为先导,师出有名而有利,不赤裸裸地以众暴寡,以犯众怒。司马错围绕富国、富民、博德、广地,多个方面立论,层层逼进,很有说服力,把这次征战的价值讲的清清楚楚。秦惠王权衡利弊,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并立即行动,当年十月。秦灭蜀。司马错难倒策士张仪,表现了他识高一筹,谋略非凡。司马错经营巴蜀,取楚黔中,完成了秦对楚国迂回的战略包围,居高临下攻楚,意义十分重大。司马错是一位对秦国兴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人物。司马氏由晋入秦居少梁,处在秦晋、秦魏争雄的战场区,经受战争暴风雨的洗礼,使这个家族产生著名将领与经营天下的杰出政治家。关于司马错的故事,史书和野史都记载很多,司马迁对司马错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一一详细了解。司马错的故事很早就深刻地印在幼年司马迁的心灵里,成为他幼年时代的精神楷模,同时也激发了他建功立业的思想。各支司马氏,在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适应时代的大变革,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的活动,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显赫人物。秦国司马氏有名将兼政治家的司马错,有经济官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迁祖上的显赫功绩和思想品德,在一代又一代子子孙孙的口耳相传和言行身教之中形成宝贵的精神遗产。司马谈临终时,曾拉着司马迁的手垂泣而教,要他以孝子的名义发誓效周公,发扬祖德,光耀先人。年幼时的司马迁就是一位聪明好学,有追求、有理想、富有激情的热血少年,先祖的光辉业绩激发了他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并且这种功业观念一直影响他一生。可以说先祖所建立的功业,是激励他立志成材的重要原因。
司马迁是西汉人,司马光是北宋人,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一千多年。
司马迁因为替叛将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阉了)。
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两个人没有什么关系,除了姓相同之外,也就是两个人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了。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昂于殷。汉之伐楚,昂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名句: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他是诸葛氏与司马氏共同的后人,为何会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呢?
本文2023-10-12 04:50: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