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回人物关系图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三国演义第七回人物关系图,第1张

第七回,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奔公孙瓒公孙瓒不重用赵云 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

启示:只要你有才华,有能力,早晚都会遇到看重自己的人。

主要人物有 袁绍,公孙瓒,赵云,

关羽,张飞,刘备,

袁术,孙坚,刘表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

战绩: ,  , 诛宦官之战

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绍及何苗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F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馀人,或有无须而误死者。绍因进兵排宫,或上端门屋,以攻省内。(《资治通鉴》)

小评:宦官之祸起于汉桓帝之时,至于少帝,已数十年矣,袁绍一举诛之,结束宦官专(百度)政局面,然而杀戮着实过重。,  , 伐董之战

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仆万4ǎ�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众名数万。(《资治通鉴》)

小评:基本是个无效战例,袁绍有一定责任,然而关东联军确实是一盘散沙。

二袁之战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三国志袁术传》)

界桥之战 ,  ,  公孙瓒大破黄巾,还屯涅盘河,威震河北,冀州诸城无不望风响应。绍乃自击之。瓒兵三万,列为方阵,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其锋甚锐。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J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麴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鞍息马,唯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瓒散兵二千余骑卒至,围绍数重,射矢雨下。田丰扶绍,使却入空垣。绍脱兜鍪抵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反逃垣墙间邪?”促使诸弩竞发,多伤瓒骑。众不知是绍,颇稍引却。会麴义来迎,骑乃散退。(《后汉书袁绍传》)

小评:此战麴义是首功,但袁绍表现也可圈可点,以少敌多,毫不畏惧,“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反逃垣墙间邪?”尽显豪杰本色。从此袁绍获得立足之地,改变了孙强袁弱的军事格局,打破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双方整体开始形成均势,是袁绍称雄河北的关键战役,之后袁绍稳据冀州之地,向四方拓展,最终击灭公孙瓒等河北诸侯。此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

袁杜之战

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三国志张燕传》)

龙凑之战

公孙瓒复遣兵击袁绍,至龙凑,绍击破之。瓒遂幽州,不敢复出。

小评:此战使整个河北的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公孙瓒自此进入守势。

朝歌之战

袁绍出军入朝歌鹿肠山,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其众万馀级。(《资治通鉴》)

击左髭丈八之战

绍遂寻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资治通鉴》)

灭黄巾黑山之战

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

小评:在这三战之前,于毒与魏郡叛将曾一度共覆邺城,当时很多人“或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而袁绍容貌不变,自若也,可见袁本初确实是个很有胆略的人。

定山之战

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三国志吕布传》)

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战于常山。燕精兵数万,骑数千匹。绍与吕布共击燕,连战十馀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俱退。(《资治通鉴》)

小评:卷入此战的势力很多,其中吕布陷阵是个亮点。

东郡之战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氏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於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将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与袁氏本无怨隙,今为本朝郡将之故,自致残困,吏民何忍当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筋角,后无可复食者。主簿启内厨米三斗,请中分稍以为糜粥,洪叹曰:「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众分�f之,杀其爱妾以食将士。将士咸流涕,无能仰视者。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

攻略幽州之战

是以袁绍始北击之时,瓒南界上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是以或自杀其将帅,或为绍兵所破,遂令绍军径至其门。

小评:袁绍攻幽州之所以势如破竹,在于公孙瓒对其将帅见死不救,各地皆失,公孙瓒也只剩被袁绍瓮中捉鳖的结局了。

易京之战

易京之战: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部下文则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绍趣兵登台,斩之。田楷战死。(《资治通鉴》)

小评:易京之战是袁绍军事生涯的顶峰,此战堪称包围战的经典战例,先四面包围,在公孙瓒援军到来之时,用计引出公孙瓒主力,设伏大破之,再用地道战破了易京高楼,袁本初终于统一河北。公孙瓒对此战的评价是,“袁氏之攻,似鬼若神”。

延津之战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愿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选步骑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刘备以徐州叛,太沮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三国志于禁传》)

官渡之战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缒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J,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书,议欲还许。��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知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

徐晃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三国志武帝纪》)

小评:袁绍的滑铁卢,袁绍犯了不少错误,不过把孟德逼入官渡,与其展开阵地战,消耗曹军粮草,这个战术不错,而且袁绍也有分兵袭许,从裴注的位置看,还是在许攸献策之后。他错就错在乌巢遭曹操进攻时,不以主力救乌巢。

仓亭之战

仓亭之战:六年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平冀州叛乱之战

冀州城邑叛绍者,绍稍复击定之。(《三国志袁绍传》)

小评:老袁的确挺有能力,在官渡仓亭之败后,冀州多叛的情况下,能迅速平定叛乱,使袁氏集团不至土崩瓦解,然而袁绍毕竟是心高气傲之人,不久就吐血身亡了。总结

此外还有邺南,潞北,白马,南坡,青州平定战等战役,不过并非袁绍亲自指挥,故而未算。综合袁绍一生战绩,主要历经16战,12胜,1平,3败,胜率75%,战绩不错,胜率颇高。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新三国演员表

陈建斌 饰 曹操

倪大红 饰 司马懿

安彭泽宇 饰 曹冲

于滨 饰 曹丕

李枫 饰 曹彰

李继春 饰 曹植

杨德民 饰 曹睿

李依晓 饰 静姝

白玉 饰 卞夫人

王迪 饰 郭太后

刘梓娇 饰 曹皇后

李建新 饰 荀彧

王今心 饰 郭嘉

蒋昌义 饰 程昱

姚岗 饰 徐庶

许毛毛 饰 许攸

李奇龙 饰 夏侯渊

杨光 饰 曹仁

李代庆 饰 曹洪

赵晋 饰 曹真

夏添 饰 曹爽

袁绍熊 饰 曹芳

程相银 饰 张辽

谭建昌 饰 张郃

陈威 饰 徐晃

吴克刚 饰 于禁

郭涛 饰 许褚

曹国新 饰 李典

田翔 饰 庞德

金毅 饰 杨修

李木戈 饰 蒋干

王茂累 饰 吴质

李华 饰 钟繇

张喜前 饰 华歆

刘秉钰 饰 王朗

孙海 饰 陈群

杨传喜 饰 董昭

赵大成 饰 司马师

刘国光 饰 司马昭

胡春勇 饰 夏侯霸

秦梵翔 饰 郝昭

张歉 饰 郭淮

李亚天 饰 孙礼

晋有为 饰 秦朗

胡子 饰 蔡阳

大林 饰 牛金

于和伟 饰 刘备

陆毅 饰 诸葛亮

于荣光 饰 关羽

康凯 饰 张飞

聂远 饰 赵云

王新军 饰 魏延

宋乘道 饰 黄忠

陈奕霖 饰 马超

王鹤鸣 饰 刘禅

杜旭 饰 东庞统

张新华 饰 法正

刘亚津 饰 张松

叶鹏 饰 姜维

吴自千 饰 马良

郑仕明 饰 马谡

杨瑞 饰 孙干/薛琮

范近轮 饰 关平

张胜阳 饰 周仓

洪胖子 饰 糜芳

柴进 饰 张苞

魏智 饰 关兴

夏天 饰 马岱

王欢 饰 王平

陈刚 饰 高翔

碌碌 饰 张任

李旭 饰 严颜/颜良

孙万清 饰 黄权

陈珊珊 饰 杨仪

汝晓斌 饰 诸葛均

沙商忆 饰 糜夫人

唐姊娣 饰 甘夫人

张博 饰 孙权

郑伟 饰 孙权(少年时期)

范雨林 饰 孙坚

沙溢 饰 孙策

黄维德(中国台湾) 饰 周瑜

霍青 饰 鲁肃

常铖(新加坡) 饰 吕蒙

邵峰 饰 陆逊

申杰 饰 张昭

曹毅 饰 诸葛瑾

林心如(中国台湾) 饰 孙尚香

刘竞 饰 大乔

赵柯 饰 小乔

康群智 饰 吴国太

薛晓龙 饰 乔国老

钟明和 饰 程普

刘魁 饰 黄盖

刘军 饰 韩当

夏小龙 饰 甘宁

侯杰 饰 周泰

孙岩 饰 徐盛

姜燚 饰 丁奉

朱磊 饰 朱然

韩鑫 饰 潘璋

纪宾俊 饰 孙桓

齐环 饰 虞翻

贾群 饰 陆绩

张启富 饰 严峻

王进军 饰 程秉

廖伟力 饰 贾华

赵水晶 饰 周善

罗晋 饰 汉献帝

叮咚 饰 汉献帝(少年时期)

何润东(美国) 饰 吕布

陈好 饰 貂蝉

曹曦文 饰 蔡夫人

郑天庸 饰 王允

吕晓禾 饰 董卓

许文广 饰 袁绍

阎沛 饰 袁术

王宝刚 饰 公孙瓒

佟汉 饰 陶谦

王庆祥 饰 孔融

徐萧 饰 刘岱

姬成功 饰 刘表

李跃民 饰 刘璋

李大光 饰 张鲁

宁生 饰 马腾

胡沙 饰 韩遂

王世俊 饰 司马徽

蔡军 饰 华佗

高宝松 饰 董承

白芸 饰 董贵妃

孙洪涛 饰 陈宫

陆继东 饰 陈圭

尚悦 饰 陈登

宋重东 饰 李儒

龚志学 饰 李傕

龚志玺 饰 郭汜

丁晓楠 饰 华雄

王孟川 饰 文丑

徐涛 饰 田丰

韩振国 饰 郭图

陈福生 饰 纪灵

刘丹 饰 蔡瑁

新三国职员表

导演: 高希希

编剧: 朱苏进

  袁绍手下最倚重的四大谋士,审配,逢纪,郭图,许攸

  审配 - 简明历史传记

  审配,字正南,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袁绍领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配峙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袁绍病死,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审配 - 简明演义传记

  袁绍平定河北,正值徐州刘备求救,审配恃其强盛,力主兴兵讨曹,袁绍遂以审配、逢纪为统军,兵发黎阳。官渡对峙,审配献计起土山地道,使曹军皆蒙盾伏地。连战皆败,袁绍病死,审配等立袁尚为嗣,引发兄弟纷争,并屡劝袁尚攻击袁谭,致使谭困而投敌。曹操围邺,审配拒守数月不下,后其侄审荣开门迎敌,审配死战,被徐晃所擒,拒不投降,北跪受刑,引颈就刃。

  后有诗赞曰:

  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

  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

  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

  临死犹背面,降者尽羞惭。

  审配的历史评价

  ◆裴松之:配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三国志·袁绍传》)

  ◆荀彧:审配专而无谋。(《三国志·荀彧传》)

  逢纪

  袁绍帐下重要谋士,字字元图。后被袁绍长子袁谭所杀

  逢纪- 简明历史传记

  袁绍去董卓出奔,逢纪与之俱诣冀州,甚受亲信,更为之定计,胁迫韩馥,遂使袁绍领冀州牧。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与曹操决战。官渡之战战败,逢纪更谮田丰,使绍羞而杀之,却不因与审配不睦,为其开脱。袁绍病死,逢纪等矫诏立袁尚为嗣,袁谭出军黎阳,袁尚少与兵而使逢纪随之,谭求益兵不得,遂怒杀逢纪。

  逢纪 - 简明演义传记

  袁绍用逢纪之计,胁迫韩馥,遂领冀州,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平定河北,又以审配、逢纪为统军,兴兵讨曹。连战皆败,袁绍病死,逢纪等立袁尚为嗣,袁谭争位,郭图定谋,计赚逢纪同赴谭军。后谭求益兵不得,怒而杀纪。

  逢纪 - 历史评价

  ◆荀彧:逢纪果而无用。(《三国志·荀彧传》)

  郭图

  郭图 - 简明历史传记

  郭图字公则,

  郭图为袁绍所任,曾为之游说韩馥,使绍领冀州。天子之东,郭图阻绍迎帝。袁曹争霸,郭图力主决战,并因是谮沮授,使绍分监军为三都督,图亦典其一军。官渡之战,随颜良攻白马,失利而归,后曹操偷袭乌巢,郭图固请以重兵攻曹营,计失而谮张郃,郃等忿惧而降曹,袁军溃败。袁绍病死,审配等立袁尚为嗣,郭图因说袁谭攻尚,兄弟交兵,袁谭战败,郭图复说谭呼曹操击尚,去亲就敌。尚败而谭复叛,曹操攻之,谭败走被杀,图亦见诛,并其妻子。

  郭图 - 简明演义传记

  袁绍平定河北,正值徐州刘备求救,郭图以名正言顺,力主兴兵讨曹,并劝绍发檄数操之恶。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斩,郭图劝袁绍杀刘备不得,复说绍联合孙策,会策亡而作罢。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张郃欲往救之,郭图固请先击曹营,以图围魏救赵,计不成而谮张郃,郃等遂降曹操,袁军崩溃。袁绍病死,袁谭不得立,郭图说谭,谋杀袁尚,导致兄弟交兵,又劝谭引曹操攻袁尚,以收渔翁之利,尚败而谭复叛,曹操攻之,谭军大败,郭图亦被乐进射杀。

  郭图的历史评价

  ◆胡三省:郭图、审配各有党附,交斗谭尚,使寻干戈,以贻曹氏之驱除,谭尚既败,二人亦诛,福祸之报为不爽矣。(《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注)

  生平简历

  许攸,字子远,籍贯荆州南阳人(今河南南阳)。

  简明历史传记

  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被杀。

  简明演义传记

  许攸年青时与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口出狂言,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杀害。曹操假装生气,却没有惩罚许褚。

  详细介绍

  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七万围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昌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昌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昌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今时曹操此时军粮已绝,正可乘此机会,兵分两路袭击,官渡,许昌之地可得,曹操亦可擒。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昌,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

  遗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充当曹操奸细。怒而欲杀之。许攸感叹袁绍的不足为谋,更加上同为谋士审配的谗言加害,于是念着与曹操的故旧,转投到曹操的门下。袁绍失去了一员最得力的谋士,后人有诗叹曰:

  本初豪气盖中华

  官渡相持枉叹嗟。

  若使许攸谋见用,

  山河争得属曹家?

  许攸投曹操后,建议曹操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袁绍死后,献计决漳河水淹翼州城,攻克翼州城,令袁尚兵败逃亡,审配身首异处。翼州城一陷,袁绍基业彻底崩溃。袁绍连死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最终败自己曾经的谋士的手下。

  曹操攻克翼州后,许攸自持功劳大,不把任何人放字眼里。居功自傲,数次故意讥讽曹操,被许褚怒杀。

  总体评价

  《三国志》里面没有许攸的传,但关于许攸的记载则大致跟演义差不多。最早的记载是在《魏书◎武帝纪》里。《武帝纪》有好几处提到许攸,最初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接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这段记载说出了许攸是南阳人,而且很早的时候就有点气魄,敢于跟人同谋废掉皇帝。在这个事件中,许攸想到了曹操,觉得有曹操参与胜算很大,但曹操没有参与,结果正如曹操预料的,这次废立失败了。

  这次事件之后,许攸就一直沉寂,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作为袁绍的一个谋士开始登场。在官渡许攸有三次亮相。第一次是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的时候。这次亮相记载于裴松之注引前代史料中。注中说袁绍久攻官渡不下,许攸就向袁绍献计,从另外的道路到许都把天子接来。但袁绍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结果“许攸怒”。从这个记载看来,许攸不但有胆识,而且有头脑,计策也恰恰是曹操所害怕的,偏偏袁绍不听。结果许攸很生气。从第一次的记载可以看出,许攸跟曹操还是很有交情的,他没有在节骨眼上帮助他的老朋友,反而是献上这条毒计,的确对袁绍是很尽心的。这么好的计策袁绍居然不用,才让他很生气。如果他不是真心为袁绍好,他是不会生气的。这时候许攸还没有叛变的打算。

  但到许攸在官渡第二次出场的时候,他就叛变了。袁绍不听他的计策固然有一些作用在内,但没有这件事,他的叛变还是会发生的。对于这个结局,曹操的谋士荀彧早就预料到了。荀彧的传里记载,孔融去见荀彧,说袁绍谋士猛将如云,要打败他很难。荀彧在提到许攸的时候说,许攸贪财,纵容家人犯法;而审配与逢纪都是刚直而无通变的无谋之人,一旦许攸的家人犯法,肯定会被抓起来,而家人被抓起来,许攸肯定要另做打算。事情正象荀彧预料的那样,《武帝纪》记载:“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许攸贪财,而且到了袁绍已经不能满足的地步,所以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并献上烧掉袁绍粮草的计策。其实这里的记载有点问题,许攸贪财,袁绍如果不能满足,他早就应该跑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官渡之战呢?而且先前许攸还献上那样的好计,显然不是一个想要离开的人所能做到的。导致许攸离开袁绍的原因恐怕还是演义中提到的有关许攸家人杀人的事情。这件事情同样在荀彧的传中提到了。“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可见触发许攸投降曹操的,既不是贪欲不能得到满足,也不是计策不能见用,而是家人被收押。那么,从表面上看起来,许攸仅就这次叛变来说,算不上一个问题青年了。其实不然。

  许攸的家人为什么会被收押呢?到底是犯了什么法呢?既然荀彧作出了那样的判断,其中必然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因为许攸贪,所以他的家人才会犯法。尽管袁绍给了他很多好处,但他仍然以为袁绍给的好处是不够的。作为一个贪官来说,俸禄是不能养活他的,他必须要寻找另外的生财之道。而这样必然会触犯刚直的审配所制定的法度。出征之前,可能袁绍很看中许攸,一直庇护有加,许攸的家人才逃脱了惩罚。现在许攸跟随袁绍出征在外,审配和逢纪就不会再沉默了。许攸的家人一旦有新的过错,自然就会被收监。等到消息传到前方,就成了既成事实。袁绍在出征之前已经囚禁了田丰和沮授两个谋士,对许攸献的计策也是白眼相加,而既然田丰深知袁绍失败之后会迁怒于他,许攸那么聪明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家已经没有了,再呆在袁绍身边,恐怕连命也会没了。

  由此可见,许攸是一个很会为自己打算的贪官。但他也有道德底线,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走出有违道德的路的。早期他响应王芬,估计就有趁机捞一票的想法在内。投奔袁绍,也存在一种投机的思想。但他并没有在计策不见用的情况下离开袁绍。说明他虽然投机,还是讲究人情世故。直到呆不下去了,才最终反戈一击,给袁绍造成了致命打击。

  演义说许攸因为查到曹操的信件才知道曹操没粮。但在《三国志》相关的注中,却没有提到许攸截获曹操信件的事情。许攸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的。同时鉴于前面许攸提到的计策,说明许攸的才能在三国众谋士中应该排在中上。

  乌巢破后,淳于琼被曹操抓住,淳于琼说胜负因为天数,曹操决定不杀淳于琼。实际上这时候淳于琼已经在战斗中丢掉了鼻子,许攸这时候就对曹操说,“明旦见于镜,此益不忘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等明天他照镜子的时候,他就更加不会忘记今天晚上的耻辱了。曹操觉得许攸的话说的有道理,就把淳于琼杀了。

  以上事实说明,许攸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他很能够权衡利弊,同时也有一定的道德底线。但许攸就是一个贪官。只要他做官就会贪。贪官在任何时代都是问题青年。但比起其他更有问题的三国青年来,许攸就只能指着李严的鼻子说,你还差点。

  历史年表

  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被杀。

  184年左右,冀州刺史王芬与许攸等人谋废汉灵帝,立合肥侯,最终以失败告终。

  189年,袁绍从董卓初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

  196年,汉献帝东归,许攸劝袁绍迎接汉献帝,袁绍不听,许攸深感不满。

  200年,曹操、袁绍开始交战,许攸劝袁绍缓攻曹操,袁绍自以为强盛,不听劝谏,许攸深感失望。许攸贪财,其家人犯法,被审配收治,许攸于是投奔曹操,建议曹操出兵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后袁绍将张郃、高览来降,曹洪表示不信任,许攸出面为其担保。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拥兵自重,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曹操表面上虽嘻笑,心里却很讨厌他。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历史评价

  《三国志》:“许攸贪财,绍不能足”

  孔融:许攸,智计之士也。

  荀彧:许攸贪而不智。

  其他的:

  田丰

  1、田丰 字元皓碑

  籍贯 [冀州]巨鹿郡 [今河北巨鹿一带]

  官至 冀州别驾

  简明历史传记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简明演义传记

  袁绍领冀州,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袁绍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便欲与曹操争霸,田丰建议先通王路,争取政治上的主动,然后稳打稳扎,逐步取胜,袁绍恃其强盛,执意兴师,但在曹操东征刘备时,却以幼子生病为由,不听田丰的趁虚袭许之计,坐失良机,田丰只得跌地长叹。曹操击败刘备,回到官渡,袁绍反而要在此时攻曹,田丰坚决劝阻,竟被囚禁狱中,绍军大举南下,田丰又从狱中上书谏阻,几被斩首。官渡之战,袁绍大败,羞见田丰,听从逢纪的谗言,遣人赉宝剑先行杀之,田丰听闻败训,亦知必死,遂自刎狱中。

  历史评价

  ◆曹操: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三国志·袁绍传》)

  ◆孙盛: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三国志·袁绍传》)

  ◆荀彧:田丰刚而犯上。(《三国志·荀彧传》)

  陈琳

  一、三国文学家陈琳

  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荀谌

  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弟,荀绲之子,(豫州)颖川 [今河南禹州]人初袁绍以逢纪计,说公孙瓒南来,冀州震动,时荀谌为韩馥谋士,说馥请袁绍同治州事,遂使绍领冀州牧。袁绍平定河北,值徐州刘备求救,荀谌力主讨曹,绍遂起兵。谌后不知所终。

只要稍微对三国时代有点认识,应该都会知道袁绍袁术这对兄弟的主要广告牌吧?

「四世三公」 。

东汉时期,袁家不算袁绍他们那一辈,传了四代。 代代有人当上「三公」。三公,东汉指的是司马、司徒、司空。

不同的时代,三公的官职名称不同。当成三权分立的院长好理解一点。

在周朝以前,三公曾经是帝王以下最高级官员的代称。当时为太师、太傅、太保。

消灭周朝的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前,使用的就是丞相制,分置左右。另设御史大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皇帝,即使是同一个官名,作用也不尽相同。学派比较简易的脉络,认为左右丞相制加御史大夫,基本上就是另一种三公制。

后来,到了汉朝,先是合二相为一,后又设大司马大将军。就是汉武帝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大司马跟大将军是本来就存在的官职,并没有比丞相高级。

但随着汉武帝亲信大将军卫青,死后又托大司马霍光辅政。让这个职务的层级压过了丞相。

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事情又更复杂了,这边跳一下。等到东汉光武帝恢复朝廷,采的就是三公制。

当时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后来刘秀去掉「大」,并在三公之上加设太傅。但不常置。

事情还没完,刘秀过世多年,临朝听政的窦太后,为自己的哥哥再次开启了大将军一职。这是霍光版本的,也就是更在太傅之上。

大将军的独特性,一直持续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屠夫何进。但基本上,到了汉顺帝之后,大将军的等级就只是三公级了。

所以我不能直接跟你说,三公在东汉就是最高级官员。但无论如何,总是在政治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层。

袁家在四个世代中,有五个人担任过三公等级的职位。所以也有人觉得「四世五公」才是正确对仗的说法。

这对于门阀制度正在开始形成的东汉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我们都知道门阀制在魏晋南北朝达到巅峰。

而事情都有发展的顺序。 贵族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至少周朝就区分出了贵族跟平民。

所谓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本身就是贵族政治所形成的样貌。贵族跟门阀有什么不同?

贵族是「爵」,爵的背后叫做领土,叫做佃农战国以前,领主是当然的国家官员。 虽然不是民选,但跟民意代表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洲一堆议会刚开始也是这些贵族领主在当议员吧。但到了西汉,刘邦就推行了郡国制。 郡国制在课本里面真的太简化。

所谓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其实就是消灭封国的过渡手法。

怎么过渡咧?

简单说,原本先秦的封国,领主拥有极大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立法权基本上还是以国家为主啦。

但刘邦派出了朝廷官员,前往封国担任行政与司法官。

温馨提示,所谓的司法官在那样的年代,就包含了军警单位,军警不分家也是极权时代的特色。

你就可以发现,刘邦的做法,是在架空领主们。贵族依然有收税的权力,享受礼法上的特权。 但是管理的职责,是往中央转移的。

原本的封国地大,数量少。 所以刘邦采取这样的做法,不会收到太多反弹:人多嘴杂,乌龟多了就满地爬。

即使如此,当中央力弱的时候,封国王侯仍是有反扑的情况。

比方诸吕之乱,或是七国之乱。 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两次地方诸侯大乱,汉武帝更进一步实施了推恩令。

原本一国传一人,汉武帝大方,让诸侯的儿子们,人人都有份。大家开心了,诸侯王国也越来越小。 逐渐从郡县等级,分出了乡里(亭)等级。

这时,郡县制的任务完成了,贵族的权力,被大幅削弱了。也因此,当西汉灭亡的时候,所兴起的乱世,是以平民为主导的……

秦末之乱是贵族。 当然,最终的胜利者反了过来。秦末由平民刘邦胜出,东汉则是由落魄贵族刘秀胜出。

刘邦的政权,是内民外贵为起点:朝廷以刘邦的快乐伙伴为主,地方则以战国古贵族为主。 所以他才需要在对地方的政策上动手脚。

刘秀呢?刘秀的朝廷,以西汉新莽官员为主体。 他的快乐伙伴,则几乎都外放出去。但是,其中一个名叫邓禹的伙伴,就没有去地方裂土封侯的嗜好。

这很奇怪很特殊,而改变时代的人,往往都是这种怪人。秦末之时,封侯是大家出来革命的终极追求。到了新莽末年,大部分的人仍是这么看:刘秀甚至提高封地到四县一侯来满足战友们的期待。

但邓禹绝对看得清楚上面我们未来人所说的事情。西汉,打压削弱了贵族。 当贵族,不比当朝廷官员更好。

这或许就是邓禹的结论。 邓禹采取了一些手法,联合了一些伙伴,让他们几个人重新回到了朝廷权力中央。更在刘秀死后,邓禹成为了东汉第一高官:太傅。而尊崇邓禹的汉明帝,更对于选举官吏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门阀制度就从这里开始了。

相对少数,曾经参与过刘秀一统天下战争的「家族」,用各种方式,得到了重要的官位。而大家想要维持下去。 没读书的人才会以为不能维持。

看看霍光家族,看看王莽家族。 只要不涉入叛乱,富贵权力,世世代代。

比起当地方贵族,朝廷官员是走在钢索上的富贵。但甜美的权力果实,尝过就令人难忘。 让人愿意铤而走险。 即使它有毒。

前言了那么久,还没说到袁安是不合格的。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祖传四代,现在第一代的招牌吧。

袁安,汝南人,西汉平帝时举明经入仕。举明经的意思,就是你被推举之后,要考经学。 证明你名实合一。

《后汉书》可以看到一些举科项目。

大家最熟悉的孝廉。 茂才,西汉称秀才。 儒术。 贤良。 方正。 有道。 直言。 义兵……没有,这个是造反的意思。

明经科,东汉也还是有开,但不难发现是小比例。一如各位所熟知,东汉最大宗就是孝廉跟茂才。

而上面那些科目,光是看字面也很容易会猜想:面试分数占比较高。德行,是东汉科举的主要项目。

其实东汉真的是一个道德标准异常高的朝代。补充点,贤良方正都要考试的,这种考的是皇帝跟你「对策」。

不过东汉很长时间都没有能够对策的皇帝……我不得不强调,东汉最大的病灶,就是新莽遗毒。

刘秀本人一回事,但他所组织的政府,几乎所有成员都生长在王莽执政的时代。 大家固然同意王莽是个混蛋,可找到卸责对象千夫所指之后,还有人会继续认真检讨西汉末年到新莽之间的问题吗?

刘秀或许有。 但天下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文武百官整天吹你英明神武,你就真的相信自己英明神武了。

改了朝,换了代,但是里面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袁安就是一个没有改变的旧人类。

西汉末年,他是汉平帝的太子舍人。但汉平帝没有太子,十四岁过世,王莽立了孺子婴,送西汉进了坟墓。

袁安品德高洁,想必没有留在新莽朝廷当官。如果有的话,刘秀就不会仅仅是征召他当县功曹了。

新莽朝廷重官就会继任东汉朝廷重官,乱世之中,刘秀更重视稳定。像班彪袁安这种人,再怎么才高八斗,也只能去地方当个小官。

这也是汉明帝一上来就要改变选举官员内容的原因。公正严明的袁安,相当符合汉明帝的需求。

察举制度,让行为良好的袁安步步高升。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谋反,牵连数千人。大案难断,朝廷举荐了地方执法界的优秀袁安,前往担任楚郡太守。袁安到任,立刻开始整理案情,把一些没有证据显示有罪的名单整理出来,准备上报。

郡守府官员纷纷表示,皇上震怒,应从严办理。这名单只怕会被当作我们跟反贼有勾结的证据。

袁安表示:「如果查验不实,第一个有罪的就是我本人,与你们无关。」后来,汉明帝并未迁怒,而查核之下,也释放了四百多家。

袁安的表现,让朝廷很满意。

在永平十六年左右,就征调袁安为河南尹……当作市长看吧。袁安做为东汉首府的行政首长,十年间政令严明,无人冤罪。

他常说:「一个读书人,高可以当到宰相,低也可以成为太守。因为牢狱之灾而毁人充满可能性的一生,是我所不愿意见到的。」

被袁安审判过的人,不但感谢他的公正,更因此努力上进,求取功名。袁家门生满天下,自此而始。

汉章帝建初八年,袁安被调入朝廷为太仆。一个司法高手,行政长才,调去给皇帝管车马?

如果是汉章帝正准备巡狩天下,还说得过去。偏偏一年前刚巡完。 太仆要干吗?洗马喔?

这里有个非常详实准确的记录可以说明:建初八年,窦皇后跟她的妈妈,诬告弄死了梁竦跟他的两个女儿。

也就是下一任汉和帝的生母与亲外公。是不是窦后假装提拔袁安,实则将他抽离法律界呢?

接下来,袁安自是碌碌无为。但两年后,由于匈奴事宜,朝廷召开大议。袁安独排众议,认为应该以德服人,收服北匈奴。

此议一出,司徒决定支持,而太尉司空大怒,命司隶校尉检举袁安等人。事情闹得大,汉章帝就出来叫大家都不准吵,皇帝定案。

结局却是以袁安之议行之,并且拔掉原司空第五伦,改任袁安为司空。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虽是三公之一,但这仍然不是袁安的专门。而汉章帝也在人生的最后,把袁安转为三公之首的司徒。

时无太傅,大将军未复。 袁安仅仅是因为「以德服夷」之计,让汉章帝爱不释手吗?又或是查核袁安过往政绩,认为他真能匡扶天下?

三国时代,身兼君主及大评论家的曹丕,认为汉明帝过于苛刻,而汉章帝宽厚。「以德服夷」之计,确实合了汉章帝的性格。 袁安虽有持法公正之评,但并非以严刑峻法出名。

半年后,三十三岁的汉章帝过世,换上了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窦太后临朝,袁安执政。 而窦宪放肆。

一年后,窦宪倡议北伐。袁安自然是全力反对。 这其实都算政治冲突,还不到私怨的部分。但随着窦宪建立战功,他的弟弟窦景开始扩张私兵,袁安就出来弹劾。

窦家势力大,朝廷办不了。袁安名声大,窦家也不敢动他。不久,窦宪建议朝廷,应该自立北匈奴单于,来掌管北疆。一如刘秀当年支持阿比成为南匈奴单于。(见文章西域匈奴篇)汉朝的边疆大患,强悍的西域霸主匈奴,与中原大地纠葛数百年

听起来不坏,但袁安一派仍是反对。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哪招?

袁安派这次的意见是:「夷狄狡猾,不可信任。且支持政权,所费不赀。」绝对不是没有道理,但换成我是窦宪,我也会觉得你这老番颠话都给你说好了。

打匈奴你也说不行,虚耗国力。我打了,赢了,国家也没太大耗损。

现在我觉得见好就收,你老儿又要出来闹。 此事本是大议,但袁安私下又上「封事」,不公开的秘密上书……

这个时候,汉和帝正在试图寻找力量,从窦家的禁锢中挣脱出来。

也不私下决定,来个发回再审。窦宪这次就火了,开始对袁安进行人身攻击,还拿刘秀当年狂诛司徒出来说事。

老袁安不怕,窦大将军也没在怕。 说到底,朝议何决?

窦家仍是关键多数。 没多久,袁安就过世了。几个月后,窦氏被举发反乱。

汉和帝亲下御旨,要把前面几年的大臣忠奸做个论断。故而得出窦宪奸,袁安忠的 历史 定位。

这个才叫作 历史 是胜利者所写。 你看袁安品德高尚,公正严明,学富五车。守正不移,国之栋梁。 更弹劾窦宪兄弟。

即使他是旧人类,也是为国效忠,没得嫌的,是吧?可是你仔细去看,袁安为东汉王朝到底做了什么?

经济政策? 察举制度? 调整法律?著作传世? 改良工具?我都不敢要求「比以前更好更进步」,重点是他有没有去看国家的问题? 没有。

他们就是那一套,好儒生平天下,模范生点心面。只要每个人都有高道德标准,世界就大同了。

一般人是没必要这样去检视的。 但袁安开启了一条不同的、划时代的道路。一个除了帝王家的血统,也能够盘踞于权力核心的道路。

依靠的不是有形财富,而是高尚的道德标准。一种新的英雄,就此应运而生。切开了中国的 历史 。

当刘秀跟刘庄父子的需求,碰上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袁安。道德优先,逻辑死掉的中华文化,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你好,这是上的资料:袁绍(?-202年6月28日)[1],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的儿子。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料。起家大将军(何进)掾,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交好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兵败于曹操。

建安七年(202年),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于家中。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二十岁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2]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3]

三国演义第七回人物关系图

第七回,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奔公孙瓒公孙瓒不重用赵云 刘,关,张前来助公...
点击下载
上一篇:山西李氏族谱下一篇:周始祖 是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