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是哪个朝代的人
达摩老祖是在哪个朝代的人呢?你知道吗?各位,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了解一下哦,请看:
达摩老祖是在那个朝代达摩是哪个时代的人
达摩的生卒年月不详,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曾经跟随着佛教禅宗的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罗学习禅宗佛法,后来为了弘扬禅宗佛法来到了中土,据说当时是南北朝时期,达摩到达广东登陆的时候是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也有人说是南朝宋末),但是由于与梁武帝话不投机,所以渡江北上弘扬佛法。
达摩画像
据说达摩来中国的时候已经是一百五十岁,达摩是哪个时代的人?应该是来中土的时间向前推一百五十年吧。据说达摩来到中国之后渡江北上前去北魏弘扬佛法,一开始的时候是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并且在嵩山的山顶上的石洞里面壁九年,精心的梳理自己的禅宗大法,并且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弟子,后来一名叫做神光的年轻人听说达摩到了少林寺,于是跑来向达摩请教,达摩为了考验其学习佛法的意志,让神光在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洞门口一站就是三天三夜,三天三夜之后达摩转过身来问神光:“你久久的站在这里,所求何事?”于是神光说明了自己想跟从达摩学习佛法的意愿,并且为了表示自己学佛的诚意,用利刃砍下了自己的左臂,这就是著名的“立雪断臂”的故事。后来达摩将神光收在身边,并且为其改名慧可,慧可大师就是中土禅宗的第二代祖师,达摩是中土禅宗的始祖。
后来达摩来到了定林寺,并且在定林寺讲法五年,达摩去世之后被自己的弟子安葬在定林寺,据说达摩去世的那一年是公元536年,但是后来弟子们听说有人在西域曾经遇到自己的师父达摩,于是将达摩的墓地打开,却在棺材中只看到了一只鞋子,所以历史上又有达摩“只履归西”的说法,定林寺于是后来被改名为“空相寺”。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其实达摩并没有死去,而是回到了印度,那么达摩是哪个时代的人呢?这就不好说了。
达摩又称为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因为其父亲非常喜欢佛法,所以达摩从小就饱读佛经,并且具有非常精辟的见解,长大之后,拜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尊者为师学习佛法,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后来达摩航海东渡来到了中国,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南北朝时期。
梁武帝萧衍听说达摩祖师来到了中国,于是将达摩迎接到自己的都城建康,但是达摩祖师与梁武帝萧衍的谈话话不投机,萧衍无法接受达摩的佛法,于是达摩祖师想要北上继续弘扬自己的禅宗佛法。上面这张达摩展示的就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达摩中的达摩祖师脚踩一只芦苇渡江,离开了南朝,前去当时的北魏弘扬佛法了。达摩中的达摩祖师有着潇洒的气质,风吹起达摩的衣服,飘飘然有仙人之姿。
据说梁武帝听说达摩北去的消息之后后悔让达摩离开了,于是派人骑着骡子去追达摩,但是骡子行至幕府山中段快到江边的时候两边的山峰忽然闭合,夹住了骡子,所以现在那里的山峰还被称为夹骡山。达摩走到江边的时候曾经在一座山洞内休息,那座山洞现在被称为达摩洞。据说达摩看到有人追来,折下一枝芦苇,扔到江中,自己踩在芦苇上飘然而去,上面这帧达摩就是表达了这则达摩渡江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论关系,那么他们都是修行人,掰扯一下实际关系,达摩祖师属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仏祖32代弟子,菩提祖师则是小说《西游记》中的虚构人物,是编造的,如果溯源,应该来源于仏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闻名的须菩提尊者。
如来佛祖即佛教教祖——释迦摩尼。达摩祖师和释迦摩尼是师徒关系。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而达摩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是师徒的关系,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而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是来源于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的。
一、如来佛祖
释迦牟尼(梵文: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
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中国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世人尊为神明。释迦牟尼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二、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
扩展资料:
一、佛祖释要
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也称为释迦如来。
如来,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父亲是加比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净饭王为了想让悉达多继承王位,不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很多美色,悉达多在19岁的时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后离家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释迦牟尼佛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亦译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满、度沃焦,或 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
“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 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二、达摩祖师葬身之处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圣地。
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
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
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
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
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如来佛祖
-达摩祖师
我倾向于达摩祖师是坐化而圆寂的。
我本来兹土 传法度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菩提达摩,菩提是觉,达摩是法。他是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师,可是他为什么不在那儿做祖师,而跑到中国来?因为以前佛陀曾经说过,到第二十八代的时候,大乘佛法应该传到震旦,震旦就是中国。
所以达摩祖师就由印度坐船到中国来了。
达摩祖师一苇东渡来到东土之后,先后到多地弘化,在广州、南京、少林寺都有遗迹,但是去向成谜。
无论是佛教内部还是历史上的说法,达摩老祖都是确有其人的,也确实来过中国,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位祖师最后去了哪里。
没有确切有力的证据证明达摩回到了印度,也没有确切有力的证据证明达摩被埋葬在中国
因为他一无骨灰,二无尸骸,三无肉身
只剩下一只破鞋留在棺材里而且那个故事怎么那么让人不信呢???
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达摩圆寂并葬在河南陕县熊耳山定林寺(后改名空相寺),而且是土葬。后来有人在西域又遇见了达摩老祖,看见他挑杖西归,禅杖上只挑了一只鞋子。回来上报朝廷之后挖开达摩的坟一看,里面果然是空的,只有另一只鞋子留在棺材里。
然而这种说法漏洞很多。达摩祖师圆寂时在的空相寺,在今天知名度很小,如果空相寺真的是祖师圆寂之所,必然会被视作祖庭圣地而膜拜,然而并没有。
其次,达摩当时的身份,应该算是著名的访问学者,虽然处在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但是仍然受到各国皇帝礼待,最后去世时的情况未免过于简单了。
少林祖师一一达摩的故事
达摩祖师的故事四则
达摩的故事(一)
一苇渡江
传说,达摩是天竺国(印度)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东土(即中国)"。又说:"你到东土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王将相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河南省荥阳县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听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瞬间悠然不见,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悲凄非常,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树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
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
二株嫩桂久昌昌。
达摩的故事(二)
面壁九年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2丈。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做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竞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什么叫做"入定"呢?"入定"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杂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生活行经是:"上班坐禅,困倦打拳,饥饿吃饭。"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云十年)。后来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竞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达摩面壁九年的事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寺僧们将影石开击下来,放在寺内,瞻礼供养。明万历年间,人们在面壁洞外边,建立了一座双柱单孔的石碑坊。前额刻:"默玄处",后额刻:"东来启迹"。
有一首诗《面壁石赞》:
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成 形。
少林万古统宗门。
达摩的故事(三)
断臂立雪
达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讲经说法的神光,历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终于渡过长江,追赶达摩到达少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向达摩求教。达摩在南京雨花台和神光会见时,神光傲气十足,极不谦虚。现在神光提出向达摩求教,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便婉言拒绝。神光并不灰心丧气,仍步步紧跟达摩。达摩在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神光跟随达摩九年之久,对禅师的一举一动,真是心悦诚服。达摩离开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动,神光在跟随师父从山洞回到寺院。
时值寒冬,达摩在后院达摩亭坐禅,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夜晚入定以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压了下来,不一会儿,积雪逾尺。这时,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层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窝里。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他走到门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问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达摩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解意,他意识到这里圣僧指点他禅悟的诀奥,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只胳膊落在地上,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下的积雪和神光的衣衫。谁知这虔诚的刀声穿云拨雾,飞报西天,晾动佛祖如来,随手脱下袈裟,抛向东土。霎时,整个少林,红光笼罩,彩霞四射,鹅毛似的大雪片被鲜血映得彤红,粉扬而来。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离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一圈,仍侍立于红雪之中,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成红的。此情此景,达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为了向他求教,长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断臂,原来的骄傲自满情绪已经克服,信仰禅宗态度虔诚。达摩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慧可断臂以后,表现出高度的刚毅,他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双膝跪在雪窝里,用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顶礼拜谢而退。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称为“二祖”。
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雪,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时,对“立雪断臂”的故事颇有感触,逐挥毫撰写“雪印心珠”匾一块,悬挂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业来之不易。
达摩的故事(四)
只履西归
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达摩死后,他的尸体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省陕县的定林寺内为他建造了一个墓塔,以作纪念。
达摩是北魏时期影响最大的禅师之一。达摩之死,对禅宗界来说,好象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星石,僧徒们为他顶礼祭拜,皇帝群僚为之合十赞叹。
达摩之死,世所共知。东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未归,对于达摩辞世的事一无所知。达摩死后两年,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迎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师父你往哪里去?”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死人怎能复活?这分明是欺君骗联,岂有此理?”说罢,便令殿角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久,一天,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宋云先叩头,后说话:“皇上容禀: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他说回西天,不让我吭声,假若说出去,灾祸必报应。臣觉是戏言,顺便奏主君。如今从实说,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万望是非分。”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真假难辩,无所敌从。群臣们在殿角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在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魂?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应当依法处置。”有的说:“达摩西归宋云见,监禁岂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难辩,可以开棺验证。”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逐把达摩墓穴挖开,撬开棺盖一看,果然棺内没有尸体,只剩下一只鞋子了。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平反昭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
达摩入天平年问,熊耳山中塔庙全。
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许多人都认为达摩会武功,并且创建了少林寺。其实在历史上达摩祖师没有建造少林寺,也没有武功。在达摩来中原的时候少林寺就已经创建了,只不过达摩创建了佛教中的禅宗,并在中原开枝散叶,遍地开花。那些传说中达摩会易筋经、会一苇渡江等等,都是不知者的胡乱猜想而已。
一、达摩祖师没有武功当年达摩祖师从印度千里迢迢的来到了中国,当时除了教信徒们学习佛理,还教大家一些强身健体的禅定功夫,也就是瑜伽。当时达摩祖师所推崇的禅宗可以说是一花开五叶,后来到了五祖弘忍大师,然后就传授到了六祖慧能那儿,当时佛学在中国遍地开花。许多人说少林寺的绝学《易筋经》和少林七十二绝学是达摩祖师所流传下来的,其实这只是传说。但是真实的历史上面达摩祖师是将《椤伽经》传授给了众弟子,并且创建了禅宗。
二、谣言的来源我们知道达摩祖师没有武功,也没有传授易筋经。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谣言呢?这是因为禅宗的众弟子们为了蛊惑人们,便于传教而将创教者进行神话,于是就将许多的本领都往达摩祖师的身上堆,这是许多宗教的一贯传播方式。传播故事的人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经过历史的考察会发现,少林功夫是由千百年以来,许多的江湖武林人士带到少林,然后再从少林经过优化和改造呈现出来的。
由此而知,达摩祖师并不是一位会武功的高僧,并且他也没有创建少林寺。只是将自己所创建的佛教八大宗派的其中一派-禅宗传播到了中国,也因为达摩祖师的苦心授教,才让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了现在最出色的佛教派系。而相传达摩祖师的到来,被一些僧人嫉妒于是暗自下毒,当达摩祖师找到可以传承衣钵之人之后圆寂,只留下了一只鞋在人世间。
达摩是哪个朝代的人
本文2023-10-12 03:07: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