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的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梅的起源,第1张

梅是中国第157个人口最多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云南、安徽等省。今天,梅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66%,总人口约83万。

梅的名字与图腾

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南,二是指楠木。李子是果树,果实叫李子,可以食用,做成果酱或蜜饯;未成熟的果实可加工成乌梅,可入药;观赏用花;实木可以做器皿。江淮地区雨季较长,正处于李子的黄熟期,所以这个时期称为“梅雨季节”;因为此时空气潮湿,器皿容易发霉,所以又叫“雨季”。梅人是最早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民族,他们以梅为原始氏族崇拜,以梅为氏族图腾树,以梅为氏族名称和徽,以梅人居住的地方命名,从而形成以梅为地名,发展为梅国,最后出现梅姓。

梅姓的起源与演变

梅姓有两个:子姓和司姓。

第一个分支来自儿子的姓氏。商代泰鼎王封其弟玉美为伯爵,老家在河南金河新郑西北,王以郭为氏。他是商朝末年忠臣顾美的后代。他被纣王杀死,被剁成肉酱,被皇帝拒绝。周武王灭商周,封梅伯曾孙于黄梅,今湖北黄梅,号忠厚,其后人以国为氏。春秋时期,梅国东移至梅城,老家在今安徽亳州南部。吴越战争时,梅人南迁至梅李,居住在江苏无锡,成为吴国的一个城市。

第二项支出来自姓氏。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封于梅里,姓梅,后流散于元乡。梅氏已有2400年的历史。

外来基因的流入

梅姓外来基因的流入主要发生在汉晋时期,襄阳的梅姓是南蛮大姓。到了唐宋时期,开州、桂阳的梅土司始于唐代,西北北的土司也有梅姓。清初满族八旗改姓汉,姓氏有和梅勒。后来都集体改姓梅氏。蒙古人的梅日根哈拉和俄瑞斯忒斯也改变了他们的中国姓氏梅。因此,中国北方的梅姓可能与上述外族的改姓密切相关。

历史上尚美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梅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输入秦、韩、梅等姓氏时,她过长江,住两湖,西入四川,东南入浙江、江西。唐宋以后,梅姓已分布于南方各地。

宋朝时,梅姓约有7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居第136位。中国的梅姓主要集中在安徽,约占梅姓总人口的47%,其次是四川、湖北、浙江、河南、广州、江苏等地。从而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沿长江蔓延的分布区。

明朝时期,梅姓约有8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150位之后。当时安徽仍是梅姓第一大省,约占总人口的22%,其次是江西、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约占梅姓总人口的59%。宋元明时期梅姓主要分布在东南和南方。

梅姓的分布与图谱

梅姓人口约83万,是中国第157个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66%。自宋代以来,近千年来,梅姓人口的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是浙江梅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梅姓人口的13%。梅姓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约占梅姓人口的65%。其次,它是分布式的

梅姓人分布在浙江和上海、安徽和江苏省大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和福建省、湖南东北部、云南、贵州大部、广西西部、四川西南部、重庆南部和黑龙江东部。梅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约为012%,中心区可达3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人口约66人。在江西中部和福建、湖南北部、贵州东部、广西中西部、重庆大部、四川东部、湖北西南部、河南中部、山东、安徽和江苏交界地区、黑龙江西部、吉林东北部和辽宁南部,梅姓在人群中分布的频率约为008%-012%。上述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5%,约占13%

梅姓传统文化

王和唐的名字是梅的名字,王的县是汝南。梅以宛陵为堂号,宋代以“宛陵”为堂号,名为梅。梅的官方资本,关外郎,是一个很好的诗人。他与欧阳修是诗人朋友,0755年至79000年作品传世。他是宣城人,梅人。宣城古称宛陵,后人以此为堂名。

梅姓有四副重要对联:

吴县市;吟诗的官员。

全袖;学会参与微成就。

宣城易云;吴市清风。

有先人的遗作,还有《常艳选集》里余省的诗稿;

家里寸草不生,生辰的词汇就定在九系。

系谱图

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有11部梅姓家谱,全国其他单位图书馆也收藏有32部梅姓家谱。

名人频率和家族圣贤

055-79000历代赚了47个梅姓,占姓氏总数的01%,在名人中排名第163位。著名文学家梅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09%,排名第158位。梅氏名医占全国医学博士总数的011%,排名第124位。梅著名艺术家占中国艺术家总数的013%,排名第119位。

历代梅姓重要人物有:西汉长沙的王美云、南昌的梅玮府;东晋陵和;北宋诗人梅,徐州学者;明代云南政治使节梅思祖、兵部右侍郎梅国桢、郑德学者、学者邱梅;北宋诗人梅,徐州学者;明代云南政治使节梅思祖、兵部右侍郎梅国桢、郑德学者、学者梅洪虎、戏曲作家梅定祚、甘肃巡抚梅知焕。清代画家梅清,大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散文家梅曾良;民国京剧钢琴家梅雨田;梅兰芳,当代京剧演员。

梅氏血型

梅人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42%,A型占298%,B型占274%,AB型占86%。

江苏南京金陵梅氏支谱十卷,(清)梅寿康纂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都梅氏族谱二卷,(清)梅鸿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崇文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梅氏宗谱,著者待考,文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浙江松阳汝南梅氏宗谱一卷,(民国)梅信宽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省松阳县大东坝乡外大阴村。

浙江梅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十一册。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局。

安徽怀远梅氏族谱四卷,(民国)梅源德等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济南北洋印刷公司铅印本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新洲梅氏宗谱六卷,(民国)梅韫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北省新洲县三店镇南桥村。

湖北新洲梅氏宗谱八卷,(民国)梅烈忠三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北省新洲县绿化乡周山村。

广东顺德龙山梅氏家谱不分卷,(民国)梅周鼎等辑,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手写本一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台山端芬梅族家谱不分卷,(清)梅命夔修,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手写本一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梅氏宗谱十二卷,(清)梅景范等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映雪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缙云五云梅氏宗谱,梅氏宗族谱委员会编,1996年计算机激光排版胶印本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桥下村志(朱氏为主,另外还有梅、吕、夏、潘、李、胡诸姓),(现代)朱士岳等修,1992年计算机排版铅印本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阴梅氏宗谱十二卷,(清)梅鸿知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文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阴梅氏宗谱十六卷,(民国)梅骏信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文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昆陵横山梅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梅宗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尉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宣州宛陵宦林梅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梅朝宗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泰兴延令梅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云阳姜堰梅氏重修宗谱六卷,(民国)梅廷瓒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梅氏族谱,(清)梅萼辑,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临湘梅氏族谱,(清)梅柳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宛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丽水梅氏宗谱不分卷,(清)尤殩辑,清朝年间手写本一册。

梅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梅上进等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保恒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荣乐堂梅氏六修宗谱序(稿)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华夏先民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祖宗崇拜,开启了宗法制度的先河。据文献记载,宗法制早在神农时期便已形成,到西周时期就非常完备了。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继承制。它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团体,按照一定的规矩来约束行为,分配利益。为了分别尊卑嫡庶,防止宗族世系出现混乱,就需要对宗族成员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于是就出现了家谱。

  家谱作为姓氏文化的载体,不仅是记录的一个家族来源、迁徙轨迹,以及繁衍生息的过程,还包含了该家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同一时期社会风貌。家谱的存在,在维系亲情,保持家族团结的同时,客观上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而中国人历来都非常看重它。宋代大儒朱熹曾说:“人家三代不修谱,而悖祖叛宗,则为不孝矣!”所以,王朝时代,不管是庶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必定家家有谱。宋代史学家郑樵说:“隋唐以上,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以致后来,家谱甚至上升到了与国史一样的高度,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云云,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制度逐渐土崩瓦解,家谱的作用随之淡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家谱,这个有着几千年生命力的文化载体也一度销声匿迹,被人们所遗忘。

  近年以来,由于社会安定,传统文化复兴,家谱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虽然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转变,宗族势力消亡,家谱的原有功用不再受到重视,但是应该看到,家谱在联系宗族亲情,追本溯源,缅怀先人,传承家族精神等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化方面,更是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梅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根据《通志-氏略》及《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梅本出于子姓,是商汤后裔。殷商时,殷王太丁封其弟于梅国,为伯爵,世称梅伯,为梅氏得姓始祖。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梅伯因多次忠言直谏,惹恼了纣王,被纣王施以醢刑,残忍杀害。其后世子孙遂以国为姓。三千多年以来,梅伯忠贞正直的美名流芳至今。可以说,“梅”这个姓氏,在一诞生时就被赋予了正直、坚韧的内涵。

  梅伯之后,在历史上留下踪迹的梅姓人物不断,秦有梅茂,梅鋗,汉有梅嘉、梅福,晋有梅颐,皆有贤名。

到晚唐时期,诗人梅远于唐昭宗光化年间,由吴兴(今浙江湖州)来到宣城,担任文书一类的小官。因五代田頵之乱,不能回吴兴,于是安家于宣城州学之西,遂有了宣城梅氏。

经过五代繁衍,到宋初,梅氏在宣城发展壮大起来,诞生了如梅询、梅尧臣等政治文化翘楚,开创了宣城梅氏的辉煌时代。

南宋后期,蒙古铁蹄南下。为躲避战火,尧臣公五世孙太七公率家族子弟迁到宣城南四十里的柏枧山南庄文峰山口,并在这里再次发展壮大。后世称这一支梅氏为“文峰梅”。

我们荣乐堂梅氏即源自宣城,属于文峰梅这一支。其源流大致如下:

太七公生子四人:八四、九二、百二、福元。

九二公亦生子四人:迪九、胜一、胜二、胜四。

胜一,又名总一,字乐庵,以南宋景炎二年举进士,后任太原府尹。生子九人,始迁徽州婺源。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天下大乱,婺源亦遭到战火侵袭。为给子孙留下后路,乐庵公把九个儿子分别做了安排:良一、良二、良三、良四留守婺源,良五迁豫章,即今江西南昌。良六迁无为,良七、良八、良九三兄弟则携手渡江,来到江北。其中,良七居庐江梅家坂、今属庐江泥河镇,良九亦偕兄居庐江梅家墙,今属庐江罗河镇。而良八则居于桐城杨树湾,今属枞阳麒麟镇。

七百年过去了,留守婺源的四人,其后裔因迭遭战乱,俱失散不可考。迁豫章良五公后裔几经辗转,于明代迁到潜山县水吼村,如果今人口近百人,有家谱传世。迁无为良六公后裔亦无踪迹可寻。惟良七、良八、良九三公之后裔,在庐江、枞阳、桐城、舒城等地生根发芽,椒蕃瓜衍,至今已有万人之众。

数百年间,这三支梅氏后裔秉承祖训,清白为人,耕读传家。虽然没有出现声名显赫,飞黄腾达之人,其中亦不乏保家卫国,忠义节孝之辈。而成就最大的当属良八公后裔梅嶙高。

嶙高公在抗战时期即挂少将军衔,任国名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组长。历任国民政府人事室主任、总统府人事处长等。1952年创设“中国人事行政学会”,历任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并充任中印缅文化经济协会常务监事。晚年叶落归根,定居故乡枞阳,1997年病逝,享年百岁。著有《人事行政》、《中国政府》等书。

三支后裔因住地相近,世代联系紧密,于清朝初期联合纂修族谱,统一字辈,建立宗祠。祠堂选址在良七公居地梅家坂,命名为“荣乐堂”。

荣乐堂族谱一修于康熙丁卯(1687),二修于乾隆乙酉(1765),三修于嘉庆戊辰(1808),四修于同治庚午(1870),五修于光绪甲辰(1904)。此后由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宗谱续修一事几度搁浅。虽然抗战之后,嶙高公衣锦还乡,号召族人发起续修宗谱事宜。然而,彼时抗战硝烟未散,内战接踵而至,时局动荡,庐江两支因故并未能参与此次续修,甚是憾事。

自光绪甲辰五修谱至今,100余年里,沧海桑田,人事代谢,梅氏宗亲星散四方,随着老人们的离世,加上老谱散失,许多人已无法知晓自己的身世,虽同为梅姓,却如同陌路。

有鉴于此,众多宗亲们担心家族源流从此陷于无序,宗族亲情不再,早在几年前便发出呼吁,倡议续修宗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成立了庐江荣乐堂梅氏宗谱续修理事会,共推宗亲佳才为会长,鸿来、家仓等为理事,全面负责此次续谱工作。

几年以来,佳才、鸿来、家仓等诸先生跋山涉水,往来于庐江、枞阳、桐城、舒城、铜陵、芜湖、宣城、黄山之间,栉风沐雨,遍访周咨,寻觅旧谱,采集信息,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尤其在寻找旧谱的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所赖祖宗英灵庇护,以及先辈宗亲的精心保管,旧谱尚得以保全,使得此次续谱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在此,我代表整个荣乐堂梅氏宗亲,对在此次续修宗谱的过程中做出无私贡献的宗亲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努力,为宗族事务付再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本次续修仍然沿用旧版排列方式,力求做到人员资料信息准确无误,减少疏漏,使之与老谱无缝对接,保持宗族源流的连续性。由于桐城良八公后裔曾经独立修谱,对于我们的合俢邀约,桐城宗亲们表示希望继续独立。世间之事,分分合合本是常理,不便勉强。但是,我们仍然在新谱中预留了接口,以便将来有缘再继续合俢。

今天,时代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梅氏宗亲遍布海内外,或从政,或从学、或从商,各尽所能,为社会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无论身处何处,还是地位高低,梅氏族人总是能保持正直、善良的家族传统,把诚信、包容带到每一个地方,让象征着高洁、坚韧的梅花精神,开遍世界。

值此宗谱告成之际,愿我们族人在追本溯源,缅怀先人的同时,更应与时俱进,摒弃落后观念,拥抱时代文明,使梅姓这个古老的姓氏焕发出新的光彩,再创属于我们的辉煌!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九世裔孙惠春沐手拜撰。

 

梅姓的起源及梅姓名人? 梅姓源自“子”姓,以地名为氏。据史料记载,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称梅伯。后来被殷纣王所废。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梅伯的后裔于黄梅,其后于是有梅姓。近代四大明旦之首有梅兰芳。

梅姓的由来? 梅姓起源参考之一

梅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梅姓出自子姓。殷商时候有梅国,是殷的同姓封国。殷王太丁分封他的弟弟于梅国(今安徽毫县东南),后来太丁有封了他为伯爵,于是世称梅伯。梅伯是位忠于国家、爱护百姓的王族,但后来到了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统治的时候,由于纣王的残暴荒*,导致国家败坏,百姓苦难。梅伯关心民生疾苦,看到殷商如此,心急如焚。梅伯曾多次劝说纣王改邪归正,而纣王竟恼羞成怒并因此用残酷的刑法将梅伯折磨至死。后来周武王起兵,打败纣王夺得天下,周武王很尊重梅伯的为人,追加给梅伯的称号叫忠侯,并优待梅伯的子孙后代。而梅伯的子孙为了纪念梅伯,就以封地为姓氏,并且世代姓梅。在古代,梅姓望族大多聚居在汝南。 梅尧臣,北宋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他认为写诗应注重政治内容,在写作技巧上要重视细致深入。他的诗歌大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对转变当时靡丽的诗风影响很大。

姓氏:梅

祖籍:汝南

祖宗:梅伯

郡望:汝南郡 华萼堂

分类:以国为氏

历史名人

最早的梅姓名人就是十分有名气的高士梅福,宋、明这际,较有地位、名声的梅姓人士很多,如梅询、梅尧臣、梅旋等人,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文人学者;又如曾助岳飞讨贼有功的梅成和,明初靖难之变时尽忠维护建文帝的大臣梅殷等,也是受人敬仰的人物。清代画家梅清、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古文学家梅曾亮等,都是很在影响的文人、学者

姓氏来源

根据明代宋濂所著的《梅府君墓志铭》记载,梅姓出自子姓,始祖是梅伯,在殷商时被纣王所灭,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封梅伯的孙子黄梅,号称忠侯,后代从此就以梅为氏。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梅姓出自子姓,殷王太子受封于梅,称为梅伯,后代以国为氏。另一支梅姓,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古代南蛮之地有梅姓,在魏志中记载,北狄族奠长中有梅姓。望族居于汝南郡,即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一带。

梅梅 MEI

一、姓氏来源 梅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居136位,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人口约占全国梅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四。 梅姓起源有三:一为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裔。殷商时,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今安徽亳县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到商纣王时,纣荒*无道,梅伯数进谏均不听,反遭纣王废黜,后遭纣杀戮。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梅伯的后裔于黄梅。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封地为姓,称梅氏。二为汉时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三为清满族八旗姓梅佳氏者,改为梅姓。 梅氏的郡望为汝南郡,世称汝南世第。汝南郡,汉高祖时设置,其地相当于今河南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梅姓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居住。二、梅姓名人 梅兰芳: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京剧世家,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 梅派 。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 四大名旦 。代表戏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1961年逝世,终年67岁。 梅文鼎:宣城人,清代天文数学家。以学识为康熙赏识。他曾系统地考察古今中外历法,指出《明史》历志初稿谬误五十余处;又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对后世颇有影响。一生著作达八十余种,富有科学价值。 梅尧臣:宣城人,国子监直讲,北宋文学家。与欧阳修为同僚,切磋诗文,推动了宋初的古文运动。其诗平淡朴素,含意深刻。与苏舜钦齐名,人称 “苏梅 ”。 梅询,年少时即好学,尤爱诗词,官至许昌知州。喜焚香,每日清晨必焚香两炉,罩住香炉,灌香盈袖,坐后方>>

梅姓的起源? 梅姓的起源出自子姓。有地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宋濂《梅府君墓志铭》所载,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在今安徽省亳州东南)称梅伯。为殷纣王所废。周武王克商后,又封梅伯的后裔于黄梅,其后有梅氏。

梅姓的历史发展 起源源流 1、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太丁之弟梅伯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武王灭商后,封梅伯后裔于梅邑(今安徽怀宁梅城),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封地为姓氏,称梅氏,史称梅氏正宗。 2、源于姒姓,春秋是越王勾践之后封于梅里,以封邑名称为氏,后散居沅湘。3、源于改姓而来,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源于百越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百越王梅安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荆楚南蛮民族中的梅氏,汉朝时居于南阳郡宛县一带(今河南南阳),因境内有梅溪河,称梅氏,后大部分融入汉族,少部分流入安南(今越南)。 ②源于古越族,出自唐初安南蛮渠梅叔鸾,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梅叔鸾家族是古越族的后裔黎族,因枚埠地区有梅山(今越南河静石河),故为梅氏。 ③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梅佳氏,祖先为汉族,汉末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梅氏;满族梅勒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冠汉姓为梅氏;满族梅楞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冠汉姓为梅氏;满族梅赫哩氏,亦称梅赫勒氏,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所冠汉姓为梅氏。 得姓始祖 梅伯,商朝末年直臣,纣王时在朝任卿士。为人正直敢言,见纣王荒*无道,几次冒颜进谏,纣王不纳。后纣王忍无可忍,把梅伯杀了,残忍地把梅伯的尸体剁成肉酱。武王灭商后,封梅伯之裔于黄梅,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的封邑为氏,称梅姓,尊梅伯为其得姓始祖。 梅姓主要发源于黄梅县(今湖北省与安徽省交界处)、汝南县(今河南省宝丰县)。先秦时期,梅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梅姓越过长江,南居两湖,西入四川,东南进入浙赣。唐宋时期,梅姓主要活动于安徽,四川、湖北、浙江、河南、江苏等地也有分布。明朝,梅姓以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分布为主。梅姓在宋元明600年中,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形成了皖赣为中心的态势。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浙江、云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湖南、广东、重庆等地,梅姓有大量分布。中国大陆地区形成了以江浙、云南、鄂豫为中心的三块梅姓分布区。

梅氏的由来 梅氏起源于商朝。

梅姓得姓始祖:梅伯。商末直臣,纣王时在朝任卿士。他为人正直敢言,见纣王荒*无道,几次冒颜进谏,纣王不纳。时有臣劝他,忠言逆耳,以免招来杀身之祸,而梅伯却慷慨陈词:“文谏死,如果人人都不敢直言,朝廷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他依然如故,凡遇纣王无道,即当庭指出,纣王忍无可忍,就把梅伯杀了,还残忍地把梅伯的尸体剁成肉酱,梅伯因冒死直言,忠贞不屈而流芳千古。武王灭商后,封梅伯之裔于黄梅,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的封邑为氏,称梅姓。他们尊梅伯为其得姓始祖。

梅姓姓氏源流

梅(Méi)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为汤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殷商时,君王太丁封其弟于梅(今安徽省亳州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至商纣时,梅国国君梅伯为纣王所醢,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

2、出自他族所改。据《魏书》所载,汉时南蛮有梅姓;据《旧唐书》所载,北狄奚酋长有梅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梅佳氏后改为梅姓;清贵州贵阳府开州土司有梅姓;今满、土家、彝、蒙古、黎、东乡、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姓氏“梅”的由来? 关于梅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殷商时,商王太丁封他的弟弟于梅(今安徽毫州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商纣王时,梅伯在朝中任卿士。他忠直敢谏,对纣王的荒唐行径多次提出批评,结果触怒纣王被废黜,后又以酷刑杀死。周武王灭商以后,又封梅伯的后裔于黄梅,号忠侯,其支庶子孙便以封地命姓,称梅姓。

南方少数民族有梅姓。《魏志》记载 南蛮有梅姓。 ,《旧唐书》记载 北狄奚酋长有梅姓 。

堂号

宛陵堂 :宋朝时宣城(古名宛陵)人梅尧臣,世称 宛陵先生 ,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工诗,与欧阳修为诗友,著有《宛陵集》。

历史名人

梅兰芳: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京剧世家,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 四大名旦 。代表戏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1961年逝世,终年67岁。

梅文鼎:清代天文数学家。以学识为康熙赏识。他曾系统地考察古今中外历法,指出《明史》历志初稿谬误五十余处;又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对后世颇有影响。一生著作达八十余种,富有科学价值。

梅尧臣:北宋文学家。与欧阳修为同僚,切磋诗文,推动了古文运动。其诗平淡朴素,含意深刻。与苏舜钦齐名,人称 苏梅 。

梅郎中:清代诗书画家。善诗书画,时称 三绝 。有《画带园集》。

梅 月:明代进士。嘉靖间,人川南道宪副。生平持躬谦让,人称长者。民间有 梅月双清 之谣。

汉代有列侯梅、名士梅福,东晋有儒学家梅赜,宋代有三司户部判官梅询,明代有经学家梅鹗、戏曲家梅鼎祚,清代有画家梅清、古文家梅曾亮。

湖南石门县梅姓族谱 [编辑本段]马姓家谱介绍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编辑本段]修谱

中华民族有着追源寻根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国家中,便是重修史书,表现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谱,视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家谱的渊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实上,《世本》便是我国谱牒的最早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就取法于此。历史上的马姓,与中国广大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历史的编修。 最早的马氏家谱修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作为汉代的名门望族,马姓在东汉时已有家乘谱牒。唐宋之际,谱牒之学大兴,加之马姓名人辈出,马氏修谱也蔚为大观。明清之际,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马氏修谱更至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马姓也开始兴修家谱。例如道光年间辽宁满族马佳氏(后改为马姓)修有《马佳氏族谱》,同治年间云南玉溪 马氏修有《玉溪龙门马氏宗谱》。解放后,大陆马氏曾一度停止修谱,而港台地区仍然流行。最近几年,大陆马氏又开始续修、整理家谱。 历来马氏都非常重视修谱,并且将家谱视为维系整个马姓家族的圣物,这在马氏家谱的序文中一般都有体现。例如,每次修谱都先注明受领人的姓名,开列谱牒部数。同时,又非常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孙不得胡乱涂改,不能让虫鼠咬蚀,更不能出典等,否则严惩不贷。

[编辑本段]修谱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修谱的意义和作用,一般的马氏家谱都有详细说明。《锡山马氏修谱序》写道:“圣人别礼莫重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法门”“祖宗之传,叙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录、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辨昭穆,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由别,敦本以序繁,莫善于谱矣。”同时,又讲了不修谱的危害:“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传以下,遂相视如途人,焉能厚宗族而追崇其祖也哉。” 由此可见,马氏修族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所采取的一种挽救宗法礼法、维系血统纯正的措施。有了族谱,就可以区别、分明自己属于马氏的哪一宗、哪一支,从而就不会乱认祖先。正如扶风《马氏修谱序》称:“今日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之讥矣。”修谱时必须“考古而征先,信今传后”。因为“非其裔也强授之不智,得其而故弃之不仁”。《马氏宗谱原序》更概括“马氏谱牒”的作用为“系所生以尚嫡也,明穆以尚祖也,序长幼以尚齿也”。

[编辑本段]家谱体例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

梅姓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梅姓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商朝末年的梅伯为得姓始祖。

梅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5位。2010年,中国大陆姓氏排名第136位,人口约105万,以安徽、云南、浙江、江西、江苏、河南等地较多,六省梅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梅姓人口的74%。

霍邱县梅姓的起源 梅姓起源参考之一

梅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梅姓出自子姓。殷商时候有梅国,是殷的同姓封国。殷王太丁分封他的弟弟于梅国(今安徽毫县东南),后来太丁有封了他为伯爵,于是世称梅伯。梅伯是位忠于国家、爱护百姓的王族,但后来到了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统治的时候,由于纣王的残暴荒*,导致国家败坏,百姓苦难。梅伯关心民生疾苦,看到殷商如此,心急如焚。梅伯曾多次劝说纣王改邪归正,而纣王竟恼羞成怒并因此用残酷的刑法将梅伯折磨至死。后来周武王起兵,打败纣王夺得天下,周武王很尊重梅伯的为人,追加给梅伯的称号叫忠侯,并优待梅伯的子孙后代。而梅伯的子孙为了纪念梅伯,就以封地为姓氏,并且世代姓梅。在古代,梅姓望族大多聚居在汝南。 梅尧臣,北宋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他认为写诗应注重政治内容,在写作技巧上要重视细致深入。他的诗歌大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对转变当时靡丽的诗风影响很大。

姓氏:梅

祖籍:汝南

祖宗:梅伯

郡望:汝南郡 华萼堂

分类:以国为氏

历史名人

最早的梅姓名人就是十分有名气的高士梅福,宋、明这际,较搐地位、名声的梅姓人士很多,如梅询、梅尧臣、梅旋等人,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文人学者;又如曾助岳飞讨贼有功的梅成和,明初靖难之变时尽忠维护建文帝的大臣梅殷等,也是受人敬仰的人物。清代画家梅清、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古文学家梅曾亮等,都是很在影响的文人、学者

梅兰芳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1842-1882)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著名京剧、昆曲演员,工青衣花旦,“同光十三绝”之一。

祖母陈氏(1841--1924)为名小生陈金雀的女儿,陈氏夫人是位心地善良、善于治家的妇女。

梅兰芳的外祖父杨隆寿,为著名皮黄戏武生演员,在清末时期有“活武松”、“活石秀”之称,曾创办小荣椿科班,培养了杨小楼、程继仙等一批著名皮黄演员。

父梅竹芬(1972-1898)亦为旦角演员,他的相貌、身材极像梅巧玲,又喜欢唱梅巧玲的拿手戏,很得观众喜爱,惟早年即逝。

母亲杨长玉(1876-1908),为武生杨隆寿之女。

伯父梅雨田(1865-1912)是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胡琴、笛子、鼓等,样样精通。他长期为“谭派”老生谭鑫培操琴,与单皮鼓名手李五(李奎林)合称三绝。

梅兰芳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是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名老生王少楼的姑母,梅兰芳十七岁与王明华结婚。王明华精明能干,持家有方,不但改善了并不宽裕的梅家景况,而且对梅兰演戏也有所帮助。王明华因患肺结核病逝。第二位夫人福芝芳,自幼喜爱京剧,早年也从吴菱仙学唱青衣,在坤班“崇雅社”演出。1912年退出舞台,专心照顾梅兰芳的生活和演出,成为梅兰芳的贤内助。

梅兰芳子女四人,子葆琛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业余爱好胡琴,先从王少卿学习,后向徐兰沅先生请教,曾在业余演出中伴奏梅派剧目,现经常为其孙梅玮吊嗓。梅葆琛写有《怀念父亲梅兰芳》等书籍。

子梅葆珍(绍武)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译作和作品很多,并写有《我的父亲梅兰芳》和《京剧与梅兰芳》等书籍。

女葆玥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幼年即从李桂芬学京剧老生,后从马连良、陈秀华、王少楼、杨宝忠、贯大元等学艺,多演“余派”剧目,为北京京剧院演员,经常与弟葆玖合演。(2000年因病去逝)

子葆玖是唯一继承梅派青衣的哲嗣,10岁(1944年)第一次登台。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他16岁起,正式参加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由于梅兰芳多年的言传身教,并得到同台名演员的指导,演技不断提高,近年经常到国外及港台等地演出,大受欢迎。

梅的起源

梅是中国第157个人口最多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云南、安徽等省。今天,梅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66%,总人口约83万。梅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