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王家家谱,第1张

太多了,而且各地各分支都不一样。给你一些参考吧。

王氏派语(王灿前整理)

1、摘自《楚伪王氏》11修族谱 王门孟伯主修 民国32年 善庆堂 13册

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

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

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摘自:《王氏四修族谱》37卷 首上中下 五锡圭主修 民国35年 太原堂 40册

派语:

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

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

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

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

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

方来受命旌。

3、摘自:宁乡鸟石王氏6修支谱20卷,民国28年,太原堂,20册,288×171派语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

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摘自:《王氏四修族谱》12卷首末,民国32年,太原堂 16册

派语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

修礼立义,守本安常

兴家成业,锡庆致祥

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摘自:湖南益阳《王氏四修宗谱》21卷首 王碧林主修 民国13年太原堂木活字本 11册

派语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

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

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

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

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

老谱历传派语:

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

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6、王氏续修支谱8卷,民国癸酉年,太原堂,存7册,305×198缺卷3

派语

七大房合修族谱派语: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

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

清道光丙戌续谱所载派语: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

,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7、摘自《王氏族谱》光绪十二年 文德堂

派语

二房车礁旧派序:宗派始均千,卽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

第联

二房鸭头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德万承雄永,志朝明文焉,武兴家国盛,思昭四

第联

二房西陂滩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纲政,用世万兴天。单懋崇宏盛,思昭

甲第联

三房马鞍山旧派序:钧千万仲福,景世新任碧,丹泉大国宗,先仕荣华家,思昭甲第联

四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四第联

五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良榜伯明天,贞万单湖广,尚兴继承焉,念宗祖显达,思昭甲第联

六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定百季景然,仕得文思万,世崇兴绍先,显继宗行永,全昭早第联

七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九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八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九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

茂元公伯万,允本盛兴明,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九房七星台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师金彦太古,子兴胜崇绵。孔孟儒风大,思昭

甲第联

8、摘自:《楚伪王氏八修族谱》民国癸未 太原堂

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

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

熙朝荣后彦,宝树植庭槐

9、摘自湖南浏阳 《王氏族谱》 8卷 王克如主修 民国壬子年槐荫堂木活字本 8册

派语

凿石支派字: 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

南华案山支派字: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10、摘自《长沙王氏六修族谱》11卷首3(3有之5)末,王兆琨主修 民国38年,德瑰堂铅印本

19册

派序:

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

(前十四派序不能成句,自十五世国字派起编成四言八句共三十二派)

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

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11、摘自《王氏支谱》

派语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12、摘自湖南常德《 王氏家乘》 10卷首 王玉山等纂修 光绪20年 德符楼12册

派语

(东阳十甲)成龙致世时,永大钦朝思,言事道心立。

(东阳二甲)成龙致世时,詹汝秉曰化,言事道心立

(东阳三四)成龙致世时,一大□□应,言事道心立

(东阳九甲)成龙致□□,廷时一齐国,言事道心立

(慈利县城)成龙玉本□,之守国仕□,锡朝万邦永

(王家湾) 芳成祖乐□,永本廷然良,国事道惠大

(坪潭等处)成龙致祖景,□月大廷世,希起永士立

13、摘自:《硕旧王氏重修族谱》 不分卷 道光14年, 2册

派语

声振朝堂,世德传芳

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14、湖南益阳《王氏四修通谱》9卷首,王成功等修,民国36年,木活字本,107册

派语

家政以成,本在修身,行端秬立,化洽祥呈,善为楚宝,儒作国珍,典型克绍,动业能宏,承

恩锡命,显新扬名,永昌邦族,大振槐庭。

15、湖南湘乡《牢田王氏续修族谱》39卷首末 王忠恒纂修 民国7年,亲亲堂 木活字本 2

0册

派语:

原订编排,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

又: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16、湖南安化《王氏续修族谱》7卷首上下,王沛生等主修 光绪戊年,三槐堂,木活字本,

9册

派语

续修旧派语: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

,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

续修新派语: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

,家声傅必盛,前武克相绳。

17、我们王家自南宋初年(公元1127年)先祖王均彝从江西迁入湖南平江至今已传27代,我家

祖宗王旭公是三槐堂王佑公的三子(佑公三子懿、旦、旭)。我们的辈别可能不一样,我们的

是:

均千万仲福,景世新昌宗,汉楚尚朝添,希嘉近绍先,思昭甲第联,徽猷原有自等等等等,我

是原字辈又叫王原铭

18、永 承 宝 烈,允 纪 嘉 光,尚 景 时 泰,宗 汉 克 昌,华 廷 兴 振,德 及 遐 方(

王剑)

29、我原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镇长石何仙庙跟新屋王家,原有王氏宗祠, 宗谱己不存

,只知堂号:植本堂,家谱尚存,堂号:承启堂 只知第十六世起 排行字辈是:久大观光 奕

世传芳 继承启绪,希望知情族人 互相联系 增进乡谊

20、上启进文思,丹大升朝国,有成献正印,四海龙鲤锦(王文君)

我支谱字:英学志国德 泽起逢文世 有庭韶荣日 明仕继登朝

22、我们是太原王氏,王十郎的后代,据传王大郎在山东,字辈如下:

校友传家政,诗书献国恩,依冠联甲第,事业造槐庭,

忠信辉先烈,培然玉厚礅,堂中需桂柏,禄位震乾坤。

23、我们是安徽省寿县一三槐堂王姓的一支,

我们现在能记得的辈份是

亭街珍穗庆

家世永安康

有学传宗远

景德继续长

24、“大化如春日 芳时显盛宗 英雄豪俊杰 世代永兴隆 功业辉云汉 文章映斗宸 鸿规开继起

介寿字天申”我希望搞清太原王氏迁徙到南昌再分支到浏阳之间地过程。我手头有一部族谱

25、摘自《白水王氏族谱》,太原堂,朝应其廷上,宗昌定见祥,云福多善庆,奕世绍书香。

26、摘自《慈溪半奥王氏宗谱草谱》,积善家道隆,树德斯衍庆。孙会济其美,桂兰联以芳,

崇源维绍述,立志在显扬。安康承泽永,敦厚继世长。

27、《赣榆王氏家谱》,三槐堂,“景裕。彩庭建厚德,全家大吉祥。青松若翠珠,锦秀乾坤

常。”

28、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佐倌编修的安徽《高仓王氏族谱》中记载:高仓王氏自明

代洪武年间的魁公起,即使用字辈:“族自魁公来五百有余岁矣,越道光壬寅,始刊印谱,沿

前人旧班行,一韵一翻,未尝增续,今亦因之。但再续两韵,寓有承启之意焉,盖幸望继之者

。”文中所说的“班行”即字辈谱,也称行第。《高仓王氏族谱》所载的“旧班行”是:

仕魁祖德尊,人文振王门。志廷惠正仁,尚思应万春。永佐盛朝国,方显祖宗兴。

自明初魁公的“魁”字辈,传500年,到清光绪年间的王佐倌“佐”字辈,已传20代。光绪二

十三年所修的族谱,又增续20字的“新班行”:

修齐敦孝友,辅弼笃忠贞。承继延朱绪,贤良世代生。

29、山西《太原王杨氏支谱》(清同治木刻本)

〔统派〕富贵戎开宗清,忠厚宽平纯懿,端严简直廉明。

〔支派〕百代衣冠庆满堂

〔统派〕似续前徽永,诒谋召吉祥。德超珠玉美,品重芷兰芳。礼乐遵周鲁,经纶轶汉唐。功

成名愈盛,千叶发馨香。

30、浙江鄞县《蛟川王氏宗谱》(清光绪木刻本)

〔本支行名歌〕

天文大元道,伯嘉尚世宗。储学功成久,德高智广崇。安康振善吉,荣盛维思同。英俊继懋秀

,福祚锡其中。礼义治家法,朝廷名昌隆。

〔本支行次歌〕

追叙本源迩,祖训遗泽长。绳蛰千万亿,寿禄庆封疆。雍睦纲领整,歌颂海波扬。兰芳与桂馥

,言顺绵书香。后天共济美,蜚声迪忠良。

31、广东谱宁县王姓字辈谱

〔族号〕海广天宽,山高水长。龙腾凤舞,芝秀兰香。文武蔚起,国家祯祥。积善余庆,万世

永昌。

〔书号〕开贻厥孙,谋燕翌子。纪志述事,敦伦饬纪。世德作求,遐福降尔。荣祖耀宗,诵扬

书史。

32、广东广州、南海王姓字辈谱(其先来自江西云都)

祖宗文昌永,声若海国扬。世传开百粤,万载衍其祥。

〔左昭·名上之次序〕日兆嘉维敏,章华国尚珍。芳名垂远著,懿德庆长新。积善传孙子,定

昭福祉臻。

〔右穆·字上之次序〕启发仲景隽,文心达性天。高才光海宇,立场继渊源。试汝登科第,簪

缨奕社绵。

33、福建同安松柏林王姓字辈谱:

太原一本,姓卜三槐万春;魁名永耀,文章万国重新;精忠笃孝,尔其克家敦伦。

34、福建同安由礁社王姓字辈谱:

一二三四五,光宗伟继天,子祺行仕志,臣愿学良贤,仁义礼智信。

35、江西南城王姓辈谱:必得朝源国家乃兴

36、湖北天门王姓字辈谱:天门王家邦,盛才学克全。

37、新加坡江兜王氏世系,源于福建省福清县江兜乡,而其祖先又来自福建南安县石鼻尾。新

加坡江兜王氏一直采用祖先厘订的字辈谱取名,其字辈谱的文字与福建江兜乡完全一致,其字

曰:

(名谱)希孔孟学,常志圣贤,显祖荣宗明世德;

(字谱)述尧舜道,惟存孝悌,振声绍武裕孙谋。

据资料,新加坡江兜王氏各房,现多已传至“声”字辈与“绍”字辈。“声”与“祖”同辈,

“绍”与“荣”同辈,其区别在于取自名谱或字谱。

38、福建福鼎县某地1977年重修的《太原郡王氏宗谱》的字辈谱是:

〔新增名行〕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联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宝贵,硕士必优先

。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

〔新增字行〕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子孙传进步,礼义广义田。丕达流芳长,显耀福长绵

。日月开祥兆,星辰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39、南渡中沙支第17世至第28世的12代的的字辈为"一永文尚,远惟国天,廷家乃德"

40、江苏楼王镇谱载邦汉公支规定第16世以后的字辈为"嗣丰功伟烈,效明哲仁贤"。

41、江苏海门王雨平反映该谱的字辈为"思古成家顺,德能信士其"

42、湖北汉川马口镇油河乡,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闲。才名辉楚域,槐絮卜长年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它对我国书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书法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政治与书法上都有较大的成就。那么,颜真卿有什么成就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成就,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比较端庄遒劲还有《颜勤礼碑》也是他的作品,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在吐露风华的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如何齐于古人”的问题。这是颜氏的书学心声,亦是颜氏高悬的鹄的。这位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则经过了几乎长达三四十年岁月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继之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正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的楷书,尤其是印岁以后的楷书,已形成一种范式,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颜真卿的思想成就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尤崇忠孝。他认为德有三,“孝悌称其至”。常有五,“仁道原其终”。善事父母谓孝,和睦兄友谓悌。孝悌为仁之本。竭诚奉君主谓忠,“率义忘穷谓勇”,“子仕教忠之谓慈”,战阵勇敢谓孝,“慈孝有裕”,则道存于方册。他主张君主要掌握赏罚二柄,此为事在必行。“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罔辨”。应使天下知道有必行之法,有必赏之令。

 颜真卿总结唐立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建言唐德宗李适要广开言路。颜真卿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

政治生涯对颜真卿书法影响

 一、出任平原郡太守之前

 1、本文的主线是其政治生涯,故对其入士之前的生活只做一简单陈述。

 颜真卿出身名门世家,其先为北朝官宦,家学渊源深厚。 “(五代祖)颜之椎为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高祖)思鲁(勤礼之父)善属文,尤工诂训,(曾祖)勤礼幼而朗晤,识量宏远,工于篆籀,(其父)惟贞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承……少年时期,家道中落,清贫的生活使他发奋读书,自幼酷爱书法,曾因买不起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

 2、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举进士第,时年二十六岁。

 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书《雁塔题名》于京兆。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年),经吏部铨选试《三命判》入高等,举拔萃科。颜真卿被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同年,与高适结交。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737年),颜真卿应相州刺史张嘉祐之请为相州周太师尉迟公(迥)祠庙撰铭。时年二十九岁。是为《周太师蜀国公尉迟公祠庙碑铭》。

 开元二十九年辛巳(741年),为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使徐峤正书其所撰夫人王琳墓志铭。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简称《王琳墓志》。纵90厘米、横905 厘米

 唐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颜真卿以前资官由扶风郡太守崔琇举荐,入勤政务本楼参加“博学文词秀逸”制科考试,上第。十月,以资授京兆醴泉县尉。任上,书有《张仁蕴碑》。

 唐玄宗天宝五载,颜真卿授通直郎,陟长安县尉。

 天宝六载(747年),颜真卿迁御史台监察御史。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迁殿中侍御史。为高适诗集作四言诗数百字并序。撰有《郭虚几碑》、《郭虚几墓志铭》及《郭揆碑》,并正书。

 3、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颜真卿改兵部员外郎,掌判南曹。

 天宝十一载(752年),颜真卿应西京千福寺楚金禅师之请,正书岑勋《千福寺多宝塔碑》,徐浩题额。时年四十四岁。《多宝塔碑》代表了颜真卿早期书法风格——平健、稳妥。

 《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所作,此碑书法结体严密,端庄秀丽,初露锋芒。

 二、从平原郡太守到766年被贬之前

 1、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癸巳(753年),有诏补尚书省郎官十余人出守州牧,颜真卿为平原郡太守。时年四十五岁。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4年)。作《东方朔画赞碑》。

 此碑书法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是他临王羲之楷书的优秀之作。虽和王书在形体上差异很大,但既得王书之神情气韵,又具有自己之风格面貌,神明焕发而时出新意,不失清远之致。

 2、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丙申(756年),颜真卿因守城拜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

 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位,尊玄宗为上皇,改元至德。颜真卿手书《皇帝即位贺上皇表》。

 期间,有行书《休书帖》。

 堂兄颜皋卿因常山失守,被安禄山执送洛阳,支解而死,时年六十五岁。其子季明、甥逖先死于城陷之时。是时,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

 上授宪部尚书,有让表。

 唐肃宗至德三年戊戌(758年),赠华州刺史,后迁蒲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封爵丹阳县开国侯。

 五月,肃宗追赠堂兄常山颜皋卿太子太保;其子侄各有追赠。九月三日,泉明携其兄季明首梓自河北归长安,途径抚州,颜真卿有《祭侄季明文》奠祀之。

 《祭侄季明文》:

 麻纸本,282 × 7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墨色枯浓相间,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盖因书写时一腔悲愤使得颜真卿直书而下,直到墨尽,才再次蘸墨,然气势始终贯穿如一。元鲜于枢推崇“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把《祭侄稿》与《兰亭序》相提并论,称为天下第二,历来认为并非过誉。

 蒲州任上,书有《马承光碑》。

 十月,改饶州刺史。有《华岳题名》。赴饶州途中,道出东京,有《祭伯父文》祭告于伯父颜元孙墓前。

 《祭伯父文》:

 书写时略见从容,总体上是心平气和、容夷婉畅的。帖行书,而结体宽博,点画沉着,与鲁公楷书相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六月,除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使,兼江宁军使。途径金陵,有《与蔡明远书》、《邹游帖》。撰《天下放生池碑铭》,并乞肃宗御书题额。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拜刑部侍郎。途径洛阳为洛阳令李构撰写《李侍御写真赞》。

 晋爵县公。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召拜为利州刺史。正书《鲜鱼氏离堆记》。

 十二月,除户部侍郎。

 3、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改吏部侍郎,寻复阶银青光禄大夫。

 七月十一日,加阶金紫光禄大夫。

 八月二十七日,除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处置使。

 本年三月,正书独孤及撰《韦缜碑》,立在京兆。

 唐代宗广德二年甲辰(764年)。三月,晋封鲁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十一月,颜真卿作《与郭仆射书》、撰书《郭氏家庙碑》。

 同年,有《争座位帖》。是颜真卿为维护朝廷纲纪,秉义直谏的稿草之作。

 《争座位帖》:

 忠义之气,粲然横溢于字里行间。凛凛生气,令人肃然敬重。即使是对鲁公书法颇有成见的米芾也不得不赞叹有加,“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以为“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世之颜行第一书也”,书法随意自如,天真烂漫。淋漓挥洒处,如挟风雨而行云空,横斜曲直,妙韵叠出。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除刑部尚书。时年五十七岁。

 撰有《赵良弼碑》。

 三、湖抚十年与颜楷大成

 颜真卿在外十一年,“兴逐孤云外,心随飞鸟泯”,荣辱不萦于心,寄情山水,寻幽探胜,以诗文碑版为乐。超然世外,放流形骸。然而,仕途算不上得意,政绩也谈不上显赫,然而颜真卿一生之中的碑版,却以大历时期的最为人称道。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得罪元载,出贬峡州别驾,有《疏拙帖》即《峡州帖》。

 撰并正书《鲜于仲通碑》。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有《靖居寺题名》、《守政帖》。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吉州别驾任上,撰《天台智者大师画赞》、《天台山国清寺壁上大师说法影像并佛顶及维摩四五六祖像》。

 除抚州刺史。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抚州任上,撰书《桥仙观碑记》。

 撰书《卫夫人仙台碑》、《华姑仙台碑》、《谢康乐翻经台记》。

 唐大历六年(771年)。颜真卿撰文并书《抚州宝应寺律藏院戒坛坛》。

 四月,撰书《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麻姑坛记》)。

 《麻姑坛记》颜真卿63岁时作。此碑庄严瑰伟,是颜书之冠,为其晚年的力作,老笔生花,千锤百炼,其笔法多变,时出新意,以圆代方,风趣大增。通篇观来,丰盈饱满,行气紧密,肥瘦均匀,横竖粗细适中。结体精悍,笔姿新颖,布局适度。此碑最能体现颜书“雄壮博大,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美学价值。

 六月,正书《大唐中兴颂》。

 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大唐中兴颂》是颜鲁公 63 岁的作品,放笔直写,一任自然,精严的法度已升华为平和的从容。点画圆浑厚实,方正平稳,不露筋骨,注重书写时力量的充沛畅达,粗壮而不臃肿。字形以宽阔取势,四周向外拓张。外密内疏,中宫舒展,布白于字中。笔势缓缓而行,捺脚重拙含蓄。比起他中年时期的碑刻,此碑的字形和气势

 显得更为舒展和开张,那种横细竖粗、蚕头燕尾的样式已逐渐在淡化,似拙反奇,平中求险。表现出一种气度恢弘的威武刚烈风度。

 十一月,祭祖茔,撰书《颜含大宗碑》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

 正书李白《志公像赞》。

 书十四代祖《颜默碑》。

 撰书《八关斋会报德记》。

 撰书《开元寺僧碑》。

 正书《广平帖》、《宋璟碑》。

 十一月,撰书《颜元孙碑》,《与夫人帖》。

 十一月二十六日,拜湖州刺史。撰书《元结墓表》(《元次山碑》)。

 《元次山碑》:

 就在《大唐中兴颂》刻成的第二年,元结去世,64 岁的颜真卿感喟万千,为之撰文书碑。碑文字迹浑厚雄健,遒劲秀拔,气势磅礴,充溢着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元次山碑》结字方严整饬,庄重正大,行距密,字距密,横平竖直,左右竖画略呈回抱之势。质朴凝重,完全摒弃了一切细枝末节,全以茂密方正的品质取胜。颜字以正面示人,中宫疏朗,撑满四周,笔力凝朴。

 同年,洛下遇书僧怀素,撰写《怀素上人草书歌行序》。

 大历八年(773年)。

 有《文殊师利菩萨碑》、《文殊帖》。

 十二月,撰书《吴兴沈氏述祖德记》。

 大历九年(774年)。

 正月,正书伯父颜元孙《干禄字书》。

 三月,撰书《妙喜寺碑》。

 七月,撰书《〈放生池〉碑阴记》。

 撰书堂兄颜皋卿《神道碑》,立石于祖茔。

 书《横山庙碑》。

 唐代宗大历十年(755年)。

 七月有《江外帖》。

 十月,应欧阳崘之请,为其父商州刺史欧阳琟撰书神道碑。

 十一月,有《刘中使帖》。

 大历十一年(776年)。

 四月,应御史中丞崔祐甫请,为其父撰书《崔孝公宅陋室铭》。

 应秀州长史康元环之请,为其父台州刺史康希铣撰书神道碑。

 撰《和政公主神道碑铭》、《唐玄宗贤妃卢氏墓志铭》。

 四、政治上的扶摇直上

 1、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权相元载得罪下狱,自尽。

 四月十二日,诏召入京。撰书《射堂记》。

 五月,撰书《项王碑阴述》。

 为其师撰书《李含光碑》。

 追立伯母殷履直夫人颜真定碑:《殷夫人颜氏碑》。

 八月,除刑部尚书。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

 正月,三上表乞许致仕,不允。时年七十岁。

 三月改为吏部尚书。此时,颜真卿为光禄大夫,勋爵上柱国、鲁郡开国公,任吏部尚书,兼任礼仪使,阶高二品,权势并重。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

 六月,正书程浩《马璘新庙碑》。

 撰书曾祖《颜勤礼碑》,追立于万年先茔。

 将它与颜真卿不同时期的书法相比,可知其更近于《大字麻姑仙坛记》和《大唐中兴颂》,是其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标志。瑕不掩玉,尽管《颜勤礼碑》在追求宽博中未免横细竖粗这一模式的栓桔,但不能不说,以《颜勤礼碑》等所形成的颜书的基本格调,正是书家后半生辉煌成就的先声。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六月,撰书《颜氏家庙碑》。集贤院学士李阳冰为之篆额。

 四面环刻碑文,李阳冰篆书额。楷碑篆额,世称双绝。

 颜氏家庙碑工整而不板滞,肥厚而不拥挤,其腕底笔端,凝聚着书家深厚的功力和广博的阅历,展示出这位一代大家

 坚毅豁达的性格、超人的气质和精湛的艺术成就。

 八月,除太子少师,仍充礼仪使。时年七十二岁。

 建中二年(781年),正书《王密德政碑》,李阳冰篆额,徐浩书敕书。

 撰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

 2、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八月,改太子太师。

 正书《元德秀墓碣》,李阳冰篆额。时人以墓主、文章、书法、篆额并四绝,号《四绝碑》。

 三月,从兄颜皋卿加赠司徒。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

 正月,奉命赴许州宣慰李希烈。时年七十五岁。

 十月,题《奉命帖》。

 自撰墓志,以示死志。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颜真卿自汝州移囚蔡州。书《移蔡帖》。

 八月,遇害于蔡州龙兴寺。时年七十七岁。

 明年,始闻于朝,辍朝五日,谥文忠,赠司徒。

 结论:

 1、为后世所称颂的书法作品的数量与颜真卿的政治地位高低成正比。

 在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之前的20年中(734举进士——753年任平原太守),他的书法作品有《雁塔题名》、《周太师蜀国公尉迟公祠庙碑铭》、《王琳墓志》、《张仁蕴碑》、《郭虚几碑》、《郭虚几墓志铭》、《郭揆碑》、《多宝塔碑》等,不仅数量少,而且流传后世、为后世所称颂的只有《多宝塔碑》。为后世所称颂的约占这一阶段总数的12%。

 从任平原太守到被贬之前(753年——766年)的13年中。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有:《东方朔画赞碑》、《皇帝即位贺上皇表》、《休书帖》、《祭侄季明文》、《马承光碑》、《华岳题名》、《郭氏家庙碑》、《鲜鱼氏离堆记》、《争座位帖》等。为后世所称颂的是《东方朔画赞碑》、《祭侄季明文》、《争座位帖》。为后世所称颂的约占这一阶段总数的33%。

 湖抚十年(766年——777年)中,其书法作品有《疏拙帖》、《鲜于仲通碑》、《靖居寺题名》、《守政帖》、《天台智者大师画赞》、《天台山国清寺壁上大师说法影像并佛顶及维摩四五六祖像》、《卫夫人仙台碑》、《华姑仙台碑》、《谢康乐翻经台记》、《抚州宝应寺律藏院戒坛》、《麻姑坛记》、《大唐中兴颂》、《颜含大宗碑》、《颜默碑》、《八关斋会报德记》、《广平帖》、《宋璟碑》、《颜元孙碑》、《与夫人帖》、《元结墓表》(《元次山碑》)、《妙喜寺碑》、《神道碑》、《横山庙碑》等等。其中为后世称颂的是《麻姑坛记》、《大唐中兴颂》、《元次山碑》。为后世所称颂的约占这一阶段总数的13%。

 从大历十二年(777年)到785年颜真卿被害的8年中。其书法作品主要有:《射堂记》、《项王碑阴述》、《殷夫人颜氏碑》、《马璘新庙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王密德政碑》、《元德秀墓碣》、《奉命帖》、《移蔡帖》等。其中为后世所称颂的是《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王密德政碑》、《元德秀墓碣》。为后世所称颂的约占这一阶段总数的36%。

 2、其为后世所称颂的书法作品很大一部分不纯粹是其书法水平使然。有其他因素。

 《千福寺多宝塔碑》,由徐浩题额。

 《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临王羲之之作。

 《祭侄季明文》是在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的心情在文字上的流露。

 《大唐中兴颂》是元结撰文。

 《元次山碑》是颜真卿为元结撰写的悼文。

 《颜氏家庙碑》由集贤院学士李阳冰为之篆额。李阳冰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篆书大家。

 《王密德政碑》,李阳冰篆额,徐浩书敕书。

《唐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现存放于洛阳市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志高八十九点八厘米,宽八十九厘米,青石质。志文三十二行,满行三十二字,楷书,有界格。志盖高九十四点五厘米,宽九十三点五厘米,篆书“大唐故赵郡君墓志铭”。二OO三年秋,洛阳市龙门镇张沟村东出土。该志为“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该志下侧有刻于“开元二十九年”字样,恰和文中“辛巳之年”相符。唐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七四一年。该志拓本一经面世,便引起书界的强烈关注。尤其该志为颜真卿三十四岁时所书,较一九九七年河南偃师市出土的《郭虚已墓志》又早九年,诚可称为迄今发现的颜真卿的最早书作。

颜真卿作品传世多矣,千百年来学者论及者,皆其中 年以后所书。一九九七年偃师出土的唐《郭虚已墓志》为 颜真卿于天宝元年(750年)撰书,时年四十三岁。墓 志拓本面世,令书界振奋不已,被称为颜氏最早之作。

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颜真卿书于开元 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志》。志全称《唐故赵郡 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四侧刻云纹饰,唯下侧有“开元廿九年记”数 字。志全文32行,满行32字,有浅界格。

撰文者为王氏之夫徐峤,徐峤两《唐书》有传。官至 “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 开国公”。曾“撰易广义卅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卅卷”。 洛阳近年出土的《桓臣范墓志》,为徐峤于开元廿七年(739年)所撰。

开元廿九年王琳卒於润州,徐峤悲痛欲绝,亲志其铭。 翌年,峤卒。徐峤文采超人,所撰王琳志铭气度不凡,志 文为颜真卿所书。此时徐峤五十多岁,颜三十余岁,职位 不高。徐峤让颜书丹,可谓慧眼识珠。

有唐一代,楷书尤盛。玄宗一朝,尤重书法,书坛人 才辈出,各领风骚。至于开科取士,书法成为必不可少之 一项。颜真卿逢开元盛世,“举进士、登甲科”,证明其文 采超人,书法精湛。所以,不久就任校书郎。徐峤托颜真 卿书志文,应当说是颜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王琳 墓志》让我们领略了颜真卿早年书作的魅力。

平原抗逆,兴元赴难,颜真卿其节可旌可表。书法浩 然正气,宛如其人。作为一代宗师,其书碑志“世宝传之”, 百代不衰。

唐宋以降,书家论颜真卿者,数不胜数。元郑杓《至 朴》篇:“颜真卿含弘光大,为书统宗……”,其《古学》 篇云:“真卿‘剑池’、阳冰之‘讲台’、‘祠宇’等作,纵 横生动、不假修饰,其署书雄秀者乎!”明陶宗仪《书史 会要》云:“……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 戈如发弩……如锋绝剑摧,惊飞逸执,其千变万化,各俱 一体。”今观王琳志,应当说,颜青年时代,已崭露头角, 其书已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递增,其书渐臻完善, 直至炉火纯青。

碑文:

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

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

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

赵郡君王氏,讳琳,字宝真,族望太原,胤承仙胄�璧,济美弈业其休。六代祖广昌郡公士良,周小司徒、吏部尚书、隋并州刺史。五代祖德衡,隋仪同大将军。并周隋,史有传。高祖武英,隋枣阳公、皇朝左卫大将军,尚咸宁县主。曾祖神感,判凉府节度、西州长史。祖仁肃,尚秉直长,并伟才湛识,彪武炳文,贵戚增荣,戎麾总寄清仕,令望克传家声。烈考献,袭枣阳公,糠�名,实优游,琴酒抱素,高尚八十而终。夫人弘农杨氏生一子一女,子听思未仕而卒,女即赵郡君焉。于昭淑仪,实著令范。吾见其懿,可略而言尔。其生韫惠和,性克柔婉,孝慈穆于中,外礼乐备乎周旋。丝�组�彩就雕缕,凡曰女工之妙,自然造微。载惟女史之规宁,俟师姆、我先太夫人重笄枣之行,难齐姜之选,允择四德,遍于六姻。谓求宜家,俾正妇道,年甫十八礼归吾门。事舅姑,奉�藻,节环佩之响,整山河之容,温如�如,有典有丽。余自弱冠登于宦途,克俭克勤,靡私靡费,尝无囊箧之蓄,固存俸禄之余。初不愆甘脆之资,终能广散惠之义,由是中外戚属钦裕慕仁,若众鸟之赴春林,族云之归晴阜矣。开元中,及丁二门艰,罚其居丧之节,动必加人号,毁之深,气积成痼。余既出镇,随泛江皋,允遵辅佐之宜。不惮东南之厉,居诸卑湿,岁月沉沉,异蠲无妄,将叶勿药。天乎可问,曷祸我贤,以今辛巳之年秋七月二旬有八日薨于润州之正寝。呜呼哀哉!载惟平昔禅寂为行,暨属纩之际真性转明,泯苦空,绝恩爱,慧心普至,挥手谢时犹托以祀,绝荤血敛唯缦素。卜宅龙门之上,幽凭净境之缘,敢怀雅言,宁忍夺志,危旌旅榇�江。而回男行女随哀哀不绝,万里孤帆爰届洛都,即以其年十一月二日安厝于龙门西岗清河王岭,从遗语也。前瞻伊阙,傍对伊川,宝塔灵龛尽为极乐之界,鲸钟鱼梵常送大悲之声,即是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岂比夫北邙之垄,西陵之原。白杨萧萧,夜杂鬼哭;苍烟漠漠,昼掩魂游者乎!子�、云、晕,女茗、菲、萼、兰,天生之孝,孺慕之哀举声殒绝,感恸行路。峤一和琴瑟,垂四十年中馈正言作程作则。妇礼可以久敬,母仪可以训时,奈何双飞忽伤孤翼。抚存追往,吊影何言?不堪长簟之悲,聊发鼓盆之响。雪涕挥翰敢志鸿妻,其铭曰:

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婉娈家室,兰芬蕙芳。追想妇则,言容允光。载惟母范,慈训克藏。织��组,浣濯衣裳。能谦能顺,有朴有章。从予镇守,遐赴江乡。奈何沉疾,匣剑孤亡。一遘凶变,六姻感伤。痛乎鳏夫,忍见此殃。愁看苦月,泣对空床。况卜宅兆,永诀泉堂。龙门之阳,伊水汤汤,贤妇家傍福地无疆。

释文:

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

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

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

赵郡君王氏,讳琳,字宝真,是太原的名门望族,后代累世继承祖先不凡的业绩。六代祖广昌郡公王士良,做过周的小司徒、吏部尚书、隋并州刺史。五代祖王德衡,是隋朝的仪同大将军。连同周、隋,史书上有传。高祖王武英,被隋朝封为枣阳公、皇朝的左卫大将军,还掌管着咸宁县。曾祖王神感,兼任凉州中都督府的节度使和西州中都督府的长史。祖父王仁肃,主执直长之政,并且雄才伟略,见识深远,文武双全,贵戚增荣。军队指挥总寄托清廉公正的仕途,美好的声望能宣扬家族的名声。已故先人王献,世袭枣阳公,不过是个没有价值的空名,实际上悠闲自得,整日弹琴喝酒,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高寿超过八十岁死去。夫人弘农杨氏生一子一女,儿子听思没有入仕就死掉了,女儿就是赵郡君。表明美好的容止仪表,其实显露美好的典范。我看见她的美好,可以大略地说一说。她一生蕴藏贤惠柔和,性情能够温顺,在家中孝敬父母、恭敬父母,在外边具备礼和乐应酬。丝织品纺织,编织圆形细带,彩色丝织物成就刻镂丝线,所有称为女工的神妙、深微,天然成就精妙。思考妇女省视的准则,等待媒人、我死去的母亲尊重成年的行为,不容易齐全的选择,以选择妇女的四德,周遍于姻亲。为寻找家庭安顺,夫妇和睦,使整饬为妇之道,年满十八岁,经仪式出嫁到我家。侍奉公婆,妇顺,节奏佩玉的声音,整理有气势的容貌,柔和洁白,文雅美丽。我从二十岁左右登上仕途,能够节俭勤劳,没有自己消耗,曾经没有盛物的袋子和小箱那样的积蓄,坚持积存剩余的俸钱、禄米。开始不丧失美味食品的本钱,到底能够广泛地散布仁爱宽厚的情义,由于此,内外亲戚眷属钦佩富足思慕仁爱,好像众鸟趋往春天的树林,家族归附云晴旺盛了。开元中,遭遇叔父之丧,责罚她居丧的礼节,动不动就大声喊叫,诋毁她很深,生气久积成疾病。我既然出外镇守,随我漂浮江湖,以遵守辅佐的事宜。不畏惧东南的灾疫,居住在地土低洼潮湿之地,岁月深沉,其他的显示没有非分,长久的花没有疗治。天啊应该问,为何危害我贤良的妻子,在这辛巳之年的秋天七月二旬又八日死在润州居屋之正室。呜呼哀哉!思考往日实行坐禅寂定,到病重将死之际本性运转显著,消灭世俗间一切,断绝深切的恩谊、情爱,心思聪慧全面到达,摆手惜别告别时还嘱咐祭祀,断绝荤腥节制血泪只缓慢地吃素。在龙门之上选择阴宅,和充满沉静安闲的清净境地有缘,哪敢心怀平素之言,宁可忍受迫使改变本志,端正旗子,在旅居之地停放之灵柩逆水而上。而迂回难行的男女跟从悲伤不已,万里孤舟于是到达洛阳,就在这年十一月二日安葬在龙门西岗清河王岭,是顺从遗言。向前看是伊阙(龙门石窟),旁边对着伊河,宝塔灵龛都是阿弥陀佛所居的世界,撞钟之杵和钟、木鱼清净常送诵经的声音。就是(佛所在的)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难道能和北邙的坟墓,西陵的宽阔平坦之地相比吗?白杨摇动,夜里夹杂着鬼哭;苍烟无声,白天遮蔽心灵行走的人吗!儿子徐�、徐云、徐晕,女儿徐茗、徐菲、徐萼、徐兰,天生孝顺,对死去的亲人仰望敬爱的哀痛使他们全都哭得声嘶力竭,感伤悲恸行路之人。徐峤应和琴瑟,留传四十年妻子合于正道的话作为效法。为妇的规范可以长久地敬仰,人母的典范可以教诲时尚,如何夫妇双飞忽然丧祭单独的配偶。体恤存在,回溯过往,对影自怜说什么呢?不能忍受长竹席的悲痛(指死人),姑且显现叩击瓦器的声音。拭泪挥毫岂敢为妻子写墓志,那墓志铭说:

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比喻夫妻和谐)。亲爱家庭,兰花香草香气芬芳(比喻品德或声誉的美好)。回想为妇的法则,言论和仪容得当、明亮。思考人母的典范,母亲的教训能够收藏。做所有的女红,还要洗涤衣裳。能谦逊能顺从,有质朴有采色。跟从我镇守,长久奔赴水乡。如何积久难治的病,宝剑藏于匣中(比喻人才埋没,不被任用)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了。一遭遇不吉利的变化,亲戚们都很感伤。悲伤啊鳏夫!怎能忍心看到这种祸殃。一个人看着苦月发愁,一个人对着空床哭泣。况且选择阴宅的界域,在黄泉下永远诀别了。龙门的南面,伊河流水汤汤,我贤德的妻子家依附(接近)福地没有疆界(极限)。

志文与史籍 :

《王琳墓志》是由其夫徐峤撰写,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

那么,徐峤的家世如何呢?据《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儒学》中载:“徐齐聃字将道,湖州长城人……梁慈源侯整四世孙。睿宗时,赠礼部尚书。子坚……出为绛州刺史。数外徙,久乃迁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子峤,字巨山。开元中为驾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迁中书舍人、内供奉、河南尹。封慈源县公。父子相次为学士,自祖及孙,三世为中书舍人。”《新唐书》为徐家祖孙三代写了传。

据《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载:“湖州吴兴郡,上。武德四年,以吴郡之乌程县置……县五。”又据《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职官二》记载:“礼部尚书一员,正三品。”《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载:“绛州绛郡(河东道),雄。户八万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一。县七。”《旧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职官三》载:“州县官员分上州、中州、下州”,“上州:国家制,户满四万以上为上州。刺史一员,从三品”。绛州人口八万多,为上州,绛州刺史是副三品。

《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正第三品,左右散骑常侍”、“从第三品,秘书监……入正三品”。《新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载:“集贤殿书院直学士……掌刊缉经籍……校书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从九品上”。《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五品上阶,中书舍人……。”《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二品,开国县公、爵”。

通过史籍,我们可以了解,徐峤还是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以及福建等州经略使。据《旧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地理三》记载:“江南道,江南东道,润州上,隋江都郡之延陵县。武德……九年,扬州移理江都,以延陵、句容、白下三县属润州。天宝元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润州。旧领县五,天宝领县六。”据《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三品,上州刺史。”据《辞源》载:“�访使:官名。唐开元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访处置使,简称�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略同于汉之剌史。”而据开元二十四年徐峤所撰《金仙长公主墓志》记载,徐峤曾任的最大官职是上柱国,正二品。《新唐书》为他做的传中说他“字巨山”,而与《王琳墓志》同时出土的《徐峤墓志》中则说他“字仲山”,“事亲孝,事兄恭”,由此推断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字仲山较为可信,《新唐书》为讹记,现甄别正误,亦有功于书史。

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时为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据《新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载:“秘书省,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著作局郎二人,从五品上;著作佐郎二人,从六品上;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正字二人,正九品下。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又据《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七十八》载:“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希烈因发怒……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旧唐书•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正第一品,司徒……以上职事官。”“正第八品上阶,监察御史。”

志文书法 :

二00四年秋,颜真卿最早书作唐•《王琳墓志》面世,它显现了颜真卿书法早期的真实面貌。

楷书,是书体规范化的第三种书体,也是继隶书后的书体规范的最后美化和完善。同隶书相比,楷书结体更加严谨、工整、规范,笔法也更加丰富了。它的点画醒目、棱角分明,点、横、竖、撇、捺等都有严格的起笔和收笔规则。虽然楷书流派纷呈,但它们都有着大致的风貌。这就是它最大限度地对以往的笔法、结构作了严格的规范的简化。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高峰期。

据朱关田所撰《颜真卿年谱》,颜真卿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二十八岁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开元二十九年(七四一),颜真卿时年三十三岁。《王琳墓志》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他最早期的作品,比《多宝塔碑》尚早十一年,比《郭虚己墓志》亦早九年写成。《郭虚己墓志》为颜真卿四十二岁时所作,标志着颜真卿书法艺术达到鼎盛期,此时他的书法艺术风格臻于成熟而又完善,笔力遒婉而又不似他老年时的“枝蔓”。

《王琳墓志》字体颇具遒劲端雅、清丽脱俗的气质,字势雄逸,给人清新宜人之美感。这时,他沉着雄强的大家风范已初见端倪,在结构上宽博大气而自然,从中不难看出王羲之、褚遂良的影响。对代表唐代书法特征的颜真卿,有清刘熙载《艺概》评:“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细看字迹,横竖笔划张弛有度而又挺秀,运笔灵活自如而婉转,合于法度。颜真卿颜体楷书所表现出的特征有:含有篆书笔意的如钢筋铁骨般的笔划,结构趋向于舒展开阔,体势如隶书般平正的正面取势,无论笔划与结构以内在严格的法度外在表现出相当的随意性等等。《王琳墓志》已经具备这些特征。当然,这一时期他的书法虽已卓有建树但又稍嫌稚嫩,《王琳墓志》仍然属于他的早期作品,是颜真卿书法艺术史上重要的碑文。

  王氏族谱 家谱的内容

  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

  《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三槐堂王氏族谱》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润州王氏族谱》

  《凤林王氏宗谱》

  《赣榆王氏家谱》 江苏赣榆县金山乡保存

  《古滕王家堂族谱》山东滕州西马村保存,大王庄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 清王廷麟等主修 光绪四年刊印

  《王氏家谱》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保存 写本。

  《王谢世家》 明天启二年刊刻的30卷现 美国

  《王氏通谱》 清光绪二十年槐政堂 活字本 日本

  《王氏族谱》 山东即墨 康熙四年修 光绪己亥年末次重修 敦德堂存版

  &&&&&&&&&&&&&&&&&&&&&&&&

  王氏宗谱字辈:旧名序:“清山士光延子继振维守志应怀良佐正学斯克传”,旧字序:“大任荣旭世元汉承乃朝瑞景宜有庆国家毓英贤”;新名序:“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聊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子孙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良曜照上乾”。

  王氏宗谱字辈:新名序:“青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明曜照上乾树灿培钩泽枝荣增锦江学乃家中宾书为品上珠”。

  王氏槐堂字辈:旧序:“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贤才名辉楚域槐绪卜长年”,新序:“荣福全宗享华袷聚广昌富耀培光大贵和盛致祥”。

  王氏茹古堂字辈:“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名序:“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镇治檄焕埀钟淳校煜堦”,字序:“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天朝长佑启奕载庆荣封”。

  王氏绍槐字辈:旧名序:“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旧字序:“子孙振大明朝廷公侯系奕世”;新名行:“高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新字序:“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宽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颜真卿书于开元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志》。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四侧刻云纹饰,唯下侧有“开元廿九年记”数字。志全文32行,满行32字,有浅界格。

《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墓志高90cm,宽905cm,文32行,每行32字,有浅界格。颜真卿书于唐玄宗开元廿九年(741年),是年颜真卿33岁。2003年秋,该墓志石刻于河南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王琳墓志》是目前发现的颜真卿现存最早的书法碑刻作品,比《多宝塔碑》尚早11年,比1997年发现的《郭虚己墓志》还要早8年。

  近年来,学术界有人提出质疑,《王琳墓志》的书法风格和典型的颜体书法相去甚远;同时出现两块极为相同的《王琳墓志》;书法史和历代书法家对《王琳墓志》没有记载,等等,从而认为《王琳墓志》不是颜真卿的作品。

《王琳墓志》出土后即被运往洛阳市博物馆,现已进入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块《王琳墓志》现藏于洛阳师范学院河洛石刻艺术博物馆。如果是唐代的墓志,怎么会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碑刻墓志同时出现?

  为什么有两块《王琳墓志》?铭文写得明白:“安厝于龙门西岗清河王岭。”“安厝”的意思就是待葬或将来还要改葬,暂时将灵柩停放在某处。王琳早于其夫徐峤一年辞世,徐峤悲痛欲绝,为其妻写下墓志铭,并按照传统风俗将其妻安葬。徐峤死后,家人将其夫妇二人合葬于一处,顺乎情理,也合乎礼法。两块墓志应该是分别出现在王琳安葬时期和徐峤夫妇重新合葬时期两个时段,但书写笔迹风格二碑一模一样,可以肯定在徐峤死后重新按照前碑复刻一碑。有关这一点,我们在《王琳墓志》碑侧的“天宝元年冬十一月壬寅迁赵郡君慈源县开国公徐公同穴复刻记”(图3)文字中可以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唐玄宗开元廿九年(741年)徐峤之妻王琳去世,由颜真卿书写《王琳墓志》。第二年天宝元年(742年)徐峤去世,家人请人复刻《王琳墓志》,并在碑侧标明“复刻”之词,随后将复刻的《王琳墓志》与《徐峤墓志》一起与夫妻二人合葬。所以,河洛石刻艺术博物馆所藏《王琳墓志》应为徐峤夫妇重新合葬时期。另外,因为《王琳墓志》两碑皆为盗墓者所掘得,因此无法探寻王琳先葬之地及其与夫君徐峤合葬之地的具体位置,从而也就无法得知为什么两块《王琳墓志》没有同时出土的原因了。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淩全县迁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严家沟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历史。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王氏家族“绍”字辈王学文,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编制此本《王姓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此书不仅是王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作为王氏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姓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流程,王氏家谱(6张)祖先们慈爱的面容鲜活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氏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着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的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氏后人们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读毕此书,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谨遵父命撰写此书前言,我深感手中笔头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有携家眷李文梅、小女王梦曦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此为序。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还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在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给皇上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心想:我早就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 于是,他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啊!这跟国家大事是一个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在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这不过是小节 后来,皇帝换成了唐文宗。有一天,唐文宗同几位大臣在一起谈论国事,柳公权也在场。当大家说到汉文帝(他的故事,请看本全书政治家卷一)很注意俭朴的时候, 《神策军碑》

  唐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让大家看,并有意自夸地说:“这件衣裳已经洗过三次了,它现在还穿在我的身上。” 在座的一个大臣听了马上奉承说:“陛下,您的俭朴胜过了汉文帝呀!” 其他几位大臣也跟着随声附和起来。只有柳公权在一旁一句话不说。唐文宗见了有些不高兴,就问柳公权:“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王家家谱

太多了,而且各地各分支都不一样。给你一些参考吧。王氏派语(王灿前整理)1、摘自《楚伪王氏》11修族谱 王门孟伯主修 民国32年 善庆堂 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