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刘氏族谱
源明序号 源明世系 名 配偶及子嗣
-5 黄帝 轩辕氏 帝元元年至100年 生子玄嚣-4→侨极-3→帝喾-2→帝尧-1→源明。
-1 唐尧帝 陶唐氏 名放勋,324年生,寿116岁,在位98年(347—444年),子源明(监明)尧封其子于刘地,故始得姓,源明即刘姓始祖。
1 大始祖 源明 号丹朱,352年生兄弟九人祖居帝都山(今山西平阳府 临汾县),受封刘,为刘氏。妣风氏、巫氏生一子、永河。
2 二世 永河 密氏 子二:济安、济乐。
3 三世 济乐 甘氏、姚氏 子一:岁纪。
4 四世 岁纪 藜氏、陆氏 子三:正成、正定、正坤。
5 五世 正坤 妫氏,子一:长历。
6 六世 长历 翟氏、有熊氏 子三:德仁、德尧、德科。
7 七世 德尧 薛氏 姑氏 子二:仁宏、仁发。
8 八世 仁宏 高阳氏、孟氏 子四:廷光、廷坤、廷绅、廷珍(廷玖)、廷贵。
9 九世 廷光 姒氏、雍氏 子一:爵南。
10 十世 爵南 尚氏 子二:行矩、行清。
11 十一世 行矩 慕容氏、晏氏 子三:复盛、复旺、复松。
12 十二世 复旺 蒙氏、易太 子四:茂光、茂清、茂华、茂文。
13 十三世 茂清 向氏、丁氏 子一:孔阳。
14 十四世 孔阳 巢氏 子三:盛、日永、日贵。
15 十五世 日永 西梁氏 子二:德荣(德仁)、德康。
16 十六世 德荣 逢氏 子一:聚义。
17 十七世 聚义 姑氏、姜氏 子三:刘累、刘宗、刘祖(以上各祖孝妣均住山西临汾 葬平阳府万寿山等处)。
18 十八世 刘累 赵、汪氏 生九子:大益、万益、永益、洪益、正益、宗益、顺益、昌益、伯益(一说云、裕云),享寿107岁
19 十九世 昌益 字诚、讳裕云 又名旭 妣黄、张氏(一说李氏) 子一:信盛。
20 二十世 刘歆 讳信盛 字赐命 妣徐、张氏(一说黄氏) 子三:咏七、咏八、咏九。
21 二十一世 咏八 字梅柱 妣周氏 子一:相乘。
22 二十二世 相乘 生于913年 甲午岁 字虞 号玉拔 妣秦氏、农氏 子二:岳(全禄)、麓(全福)。
23 二十三世 刘麓 964年生(66个甲子年) 妣罗氏 子二:美然、美熏。
24 二十四世 美熏 字洪周 元氏 生四子:刘胜、刘胎、刘宁、刘铜。
25 二十五世 刘宁 字申 妣熊氏 生子二:炳亮、炳宽。
26 二十六世 炳宽 字茂高 妣余氏 生二子:文成、文盛。
27 二十七世 文盛 子道山 必贝氏 生子三:明亮、明清、叼明。
28 二十八世 锦遥 字明亮 妣曾氏(又说曹氏 米脂氏) 生子三:隆吉、隆禧、隆和。
29 二十九世 隆吉 字先江 妣程氏(一说芋氏) 生子二:瑞明、端明。
30 三十世 瑞明 字坤成 妣程氏(一说任氏) 生子三:先柱(案喜)、先扬(案临)、先辉(案康)。
31 三十一世 先柱 字案喜 妣陈氏(一说姑氏) 生子三:源传、源佼、源福。
32 三十二世 源传 字智和 又名浪 妣姒氏 子二:维益、维宗(一说子三:绘、缙、总)。
33 三十三世 维益 字绘 妣姒氏(一说西梁氏) 子二:新兴、新舆。
34 三十四世 新兴 字元远,又曰朋林,妣芋氏、休氏、屠氏,子六:观、清、唐、树、明、朝、榜(一说三子:建吕、建音、建副)。
35 三十五世 建吕 字观榜 妣文氏、姒氏 生子二:文桢(宝招)、文祥。
36 三十六世 宝招 字文桢 妣谢氏、吕氏 生子二:辰福、辰禄(一说四子:□、簋、管、符)。
37 三十七世 辰禄 字符 妣詹氏、张氏 生子三:任期、任玉、任授。
38 三十八世 任玉 字九玲 妣张氏、姒氏 子二:添祯、添祥。
39 三十九世 添祯 字道总 又名秉新 妣甘、魏氏 生子六:树、湖、涟、淮、江、鸿。
40 四十世 树鸿 字伯 亿 妣卜、任氏 生子二:登富、登贵。
41 四十一世 登贵 字笃庆 妣狄、吕氏 子二:俊通、俊达。
42 四十二世 俊通 字楚扬 又名启兆 妣田、曹氏 字二:
顿[顿,读音作dùn(ㄉㄨ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族姬弱的封国顿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姬姓周族有王裔名弱,受封于顿(今河南商水),建立顿子国,也称弱顿子。到了西周末期,顿国为妫姓的陈国所逼,被迫南迁至今河南项城西南一带,因而又称为南顿国。
南顿国(顿子国)最后的确是被楚国所灭亡的,但时间是在河南省项城市 所说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29年)的一百三十四年后的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顿国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总共存在了五百五十来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幻。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顿国故地设置了南顿郡。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将其改置为南顿县。
亡国后的南顿国(顿子国)王室子孙和国民们,以原国名为姓氏,称顿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 。
中国西北地区除了有较多的马氏外,还保留了许多 的传统姓氏和稀僻姓氏,如:拉氏、陕氏、摆氏、靠氏、者氏、喜氏、牙氏、乜氏、糟氏、绽氏、扇氏、底氏、朵氏、敏氏、勉氏、把氏、初氏、满,洒氏、撒氏、尕氏、阿氏、讷氏、塔氏、纳氏、哈氏、虎氏、沙氏、喇氏、宝氏、和氏、贴氏、鲜氏、计氏、水,亢氏、仁氏、且氏、腊氏、百氏、花氏、冶氏、妥氏、黑氏、佑氏、拜氏、咸氏、茹氏、顿氏、芥氏、海氏、消氏、铁氏、笪,轿,密氏、查,朝氏、雒,踏氏、剡氏、销氏、终氏、阐氏、锁氏、母氏、明氏、嗽氏、邺氏、乍氏、佘氏、弥氏、元氏、帖氏、弭氏、来,脱氏、禹氏、关氏等姓氏。其中就有顿氏。
在这些姓氏中,有许多是汉族姓氏中所也没有的,这就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姓氏的文化,也为 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不过, 顿氏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迁徙分布:
目前,天津,河南博野顿家庄,内蒙古,山东平度,山西太原、大同、阳泉,甘肃酒泉,黑龙江嫩江县,河南卢氏,湖北武昌,湖南芷江等地,均有顿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顿 肃:(生卒年待考),魏郡人。为邵阳长。
顿 琦:(生卒年待考),广州人。著名西汉孝子。
据《广州先贤传》记载:顿琦至孝,母丧感慕,哀声不绝,飞凫白鸠庐侧,见人即去,见琦而留。
顿 起:(生卒年待考),蔡州人。宋朝泰州通判。
顿 钦:(生卒年待考),明洪武年间举人
顿 锐:(生卒年待考),字叔养,号鸥汀;涿州人(今河北涿州)。著名明朝学者。
明正德年间进士。著有《鸥汀集》十卷。
顿嵩元:(公元1932~今),河南郾城顿庄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曾执教小学,并任校长。
1953年考入许昌师范,1956年考入河南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曾从国学大师黄侃和词学专家吴海的高足高文先生攻《说文》及宋词。毕业后任教于南阳农专。农专停办,调入桐柏高中。三下放时,回郾城完中、二中。后为驻马店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
兼许慎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郾城许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许学研究集刊》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驻马店地区方志协会理事。并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终身会员。协助成立许慎研究会、许慎研究所,创办《许学研究集刊》。还协助举办许镇与说文学及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许学做出了贡献。
先后参加八次国际学术会,四次在大会宣读论文,七篇论文被选入论文集。出版《许慎与郾城》、《许慎生平事迹考辨》等论著。发表《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杨雄方言及对说文的影响》、《中原胡姓与北方胡人考》等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范缜生平事迹考》等四篇论文转载于台湾《中原文献》。
《许慎故里考辨》获1990年省语言学会论文二等奖,《浅谈训诂学与古籍整理》获1991年省社科院优秀成果奖,《许慎年谱》获1991年河南驻马店地区地方志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许慎生平事迹考辨》获1992年省语言学会优秀论著一等奖。撰有十余万字的《许慎年表》待出版。还协助写出十集《字圣许慎》电视剧。其事迹被收入美国ABI《世界名人录》。
顿铁军:(公元1938~今),河南漯河人。著名石油地质专家。
任西安工程学院教授兼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稠油研究所所长,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学会、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科技学会会员。
兼任西北地质出版社特邀编委、中国波浪镶嵌构造委员会终身理事、中国地学哲学委员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中国稠油研究,先后在辽河、玉门、新疆、长庆、鄂尔多斯、河南、苏北等油田进行过科学研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局级奖励。
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有《中国稠油油藏》、《地学的哲理》等专著,开创了中国稠油研究之先河。召开了两次全国石油地质新进展学术会,1995年赴加拿大参加国际重油会议,被中外石油界称为石油地质专家。
顿长庚:(公元1955~今),天津人。著名铁路集通正镇白旗工务段职工。
毕业于内蒙古包头铁工校。现任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镇白旗工务段段长。
主要业绩:白旗工务段成立于1994年,现有正式员一千五百七十人,临聘员工三百十五人,担负着集通线西部三百九十五公里正、站线,四百三十八座桥涵及附属房建的养护维修任务。
集通铁路是全国最长的一条合资铁路。地处内蒙古大漠腹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设备质量差,人员素质低,开通运营时,任务最为艰巨的首届工务系统。为提高设备质量,1995~1997年带上检查锤徒步行走一千四百多公里,先后多次检查了管内线桥设备,发现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组织工区及时进行解决,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全段线路优良率大幅度上升,设备质量显著提高,轨检车动态检查时全部达到优良。
他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起草并制定了白旗工务段的“奖惩制度”及各项“管理办法”共计九个重头文件。严格经济责任制,实行科学的侧重于“险、苦、累”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企业适应改革开放,进入市场,走向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顿耀武:(公元1946~今),湖北江陵人。国家首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
196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成功地推广了“敌稗”、磷肥、红兰花草子、水稻高杆改矮杆、“IR”、杂交稻、优质稻、两膜秧、趸秧下水田、温室有土秧、无土秧、两段秧、多效咄育秧、百万亩碳按全层深施、水稻白叶枯病栽培防治、双季稻、麦(油)稻两熟制、麦田盖草、大秧无土地植等新技术。
1989年参加“全省百万亩杂交稻丰收计划”,获农业部一等奖。先后发表论著24篇(本),其中,几种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效应研究被《中国农业文摘》摘用。《荆门县农业区划报告(农作物)》获1983年省一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 特殊津贴。
一、姓氏来源
1、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3、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凉 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十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四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八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县以南)。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河内。
堂号
安姓主要以“济世堂”为堂号。
三、历代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时,方士李少君曾对武帝说:仙人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寻找他而不得。
安 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安同:曹魏时辽东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742年升为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他身兼三镇节度使,私下培植胡将,蓄养战马,笼络汉族失意文人,最后拥有精兵15万,号称20万。他深知唐朝统治者的腐败,又为和杨国忠争权,于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反唐,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756年,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长安,大肆杀戮。757年,因欲立安庆思为太子,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山西省)人,初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 民:宋代陕西长安(今西安一带)人,著名石匠,当时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两酬金,为人称颂。
安俊:宋代名将,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称长髯太保。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尔畏谁?”答:“畏安太保。”种指安,说:“此长髯将军正是。”
安 熙:元代藁城(今属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钓,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 伸: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 盘:明代嘉定州(今属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给事中,嘉靖初,以争大礼廷杖除名。著有《颐山诗话》二卷。
安大嵬:明代云梦(今属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学好古,精纬候。安传:明代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年间中举,累迁刑部郎中,出知卫辉府。著《蛩音集》。安希范: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著《天全堂集》。
安维峻:甘肃省秦安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授编修。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上疏痛斥李鸿章挟外洋以自重,投降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职。后隐居柏崖,闭门著书。安维峻直言敢谏,曾被慈禧革职,后又启用,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清光绪十九年(1893),一份满纸义愤、铁骨铮诤的奏疏,从东南沿海的福建直抵大清王朝的金銮大殿,如同万钧雷当空炸裂,顿时朝野震惊,因为这份奏疏的刀锋,直逼权倾一时的直隶总督大臣李鸿章和恩威并重实握皇家大权的慈禧太后。这份奏疏就是威震天下的《请诛李鸿章疏》,上疏者便是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今西川乡农民村)人安维峻(字晓峰,号阿道人,生于1854年,卒于1925年)。
俗语道:“乱世出英雄”。但窃以为“乱世见英雄”这句话放在安维峻身上,方见其英雄真本色。
幼年时,安父因三次乡试不第,遂绝意不仕,一心在家耕作,兼授子侄功课。安维峻自小便受到其父的严格教育,同治十二年(1873),他十九岁时,应试考取第一名,得拔贡生,以七品小官在刑部供职。光绪元年(1875)8月,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资格,监试陕甘分闱后的甘肃第一次乡试,应试者3000余人,安维峻考取第一解元,光绪六年(1880)朝考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生,三年后,授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
此时的中国,当政者昏馈无能,软弱又自负。为臣者欺上瞒下,唯求一己之富贵和荣华阿谀奉承,买官鬻爵,偷机钻营,谁愿负国家之重轭谁又愿承民众之艰况且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是心向主战的光绪皇帝,还是主和的慈禧李鸿章之流,成为区分朝臣有无道义之心的风向标。福建道监察御史这一六品官职,是安维峻任翰林院编修十年后方才被授得,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以鲜有的勇气和刚直,在短短的十四个月的任期内,连续六十五道上疏,直言谏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请诛李鸿章疏》:“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固不欲战,有言战者,动遭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他鸿章之肉。而又谓和议出自皇太后,太监李莲英实左右之。臣未敢信。何者皇太后既归政,若仍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最后,义正严辞地提出要将“倒行逆施,接济倭贼”的李鸿章“明正典型,以尊 而平众怒”。如此直呈国情、代言民意的奏疏一俟入宫,其结果可想而知。恼羞成怒的慈禧一道令下将安维峻交由刑都严惩,后经光绪皇帝曲意回护,方得幸免一死。安维峻因此遭革职,被发往张家口补过赎罪。但由此愤书一呼,安维峻“声震中外,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咨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抵太所,都统以下皆敬以客礼,聘主讲托才书院”(《清史稿》)。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签订卖国的《中俄条约》,流放中的安维峻痛情难禁,连睡梦中都发出“此疏纵死必上”的呼喊,尔后又奋笔写下他刚直不阿的长吟:
国贼讨未成,遗恨长终石。
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后来也有一身铁骨热血的鲁迅先生盛赞他是“中国的脊梁”。光绪二十五年(1899),也就是遭流放五年后,安维峻被释回乡,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于家乡办学修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应聘总纂《甘肃新通志》共100卷81册。辛亥革命前夕,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四书讲义》四卷。宣统三年(1911),复归故里,在此期间,也就是他的余年里,整理刊印了《谏垣存稿》四卷、《望云山房诗集》三卷、《望云山房文集》三卷等诗文集。
民国十四年(1925),安维峻终老于家乡柏堂山庄,享年七十二岁。《清史稿》载:“维峻祟朴实,尚跤履,不喜为博辨,尤严义利之分。归后退隐柏堂,杜门著书,隐然以名教纲常为己任。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个刚正耿直一生的人,抛却身家性命而不顾、勇赴于国难的人,一个热血的人,面对满目疮痍、战伐四起的山河城垣,怎会安然阖目
安公卒难瞑目,也是他身上那铁骨鸣响下已、热血难以冷却的结果,这不免让人想起宋代陆放翁的警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安鸿勋:清江苏金匮(今常熟)人,官训导,善行草书。
安 昶:清江苏金匮人,喜临摹古帖,尤善草书。
安文钦:陕西绥德人,清末秀才,抗战时期积极与八路军合作,建国后,历任陕西省人民 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称为“陕西四老”之一。著有《满腹牢骚记》。
安子介:浙江定海人,1912年6月出生,2000年6月去世。1 9 3 8 年赴港。1 9 4 2 年后曾在国民 中央信托局工作。1 9 4 9 年在香港定居。1 9 5 0 年与人合办中南公司、华南漂染厂。1 9 6 9 年成立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1 9 7 0 年至1 9 7 4 年任港英立法局议员。1 9 7 4 年后任港英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并任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副主席、贸易发展局主席、训练局主席,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及棉纺业同业公会主席。1 9 7 6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 9 8 6 年后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名誉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港事顾问。1 9 9 3 年3 月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主席、名誉主席。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四、安姓宗祠通用联
〖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轩辕;
望出武陵。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安姓的源流和郡望。
才堪济世;
学足通经。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辽东人安同,性格端庄来谨,有济世之才,为道武帝所器重。太武年间被封为高阳公,历任征东大将军,冀州、青州刺史。为官严明,长于校练,一时为人称颂。下联典北宋初朔州人安德裕,字益之,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儿子。安重荣因不满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自称“儿皇帝”而反晋,被杀,其属下秦习把安德裕藏匿养大。他幼年时就喜欢笔砚一类文具,读书后,博贯文史,尤其精于《礼》、《传》。北宋开宝初年进士,官至金部郎中,出任睦州知州。著文集四十卷。
仙人食枣;
乐工剖心。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方士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时,方士李少君曾对武帝说:仙人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寻找他而不得。下联典指唐代长安人安金藏,在太常寺任乐工。当时有人诬告太子李旦(武则天的四儿子,后为睿宗)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追查。安金藏说:“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剖心来表明太子不反。”说完便抽出佩刀自剖其胸,肠子冒出来而倒地,经抢救后苏醒。武则天听说后,马上下令停止追查,睿宗景云年间,安金藏官右骁卫将军,封代国公。
长髯太保;
千岁老翁。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名将安俊,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尔畏谁?”答:“畏安太保。”种指安,说:“此长髯将军正是。”下联典指战国时琅玡乡阜人安期生,卖药海上,受学于河上丈人。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夜,赐以金璧,值数十万,出阜乡亭,皆置之而去。后始皇遣人求之,不可得。
耻为夷子;
洗此胡儿。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晋·安重荣。下联典指唐·安禄山。
河内世泽;
琅琊家声。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秦·安期生,琅琊人。
-----------------------------------------------------------------
〖安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画超溪径外;
诗在颐山中。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画家安广誉与明代进士安盘二人的事典。
-----------------------------------------------------------------
〖安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端溪石砚宣城管;
王屋松烟紫兔毫。
——安鸿渐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安鸿渐《题杨少卿书后》诗句联。
石刻二字蕴厚意;
胸剖一刀揭沈冤。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长安石工安民,熙宁间颁蔡京所书元佑党碑,刻石于州县,民被役。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闻者愧之。下联典指唐代右骁卫将军安金藏,长安人。在太常工籍,时唐睿宗为皇嗣,被诬谋反,武后命治罪。金藏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自剖胸,肠出。武后感动,不疑皇嗣。命医治愈其伤。后为右骁卫将军。
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博通群史,荣居司马;
屡建宏功,耻同禄山。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金部郎中安得裕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安袍王的事典。五、迁徙分布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姓分逃于各地。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姓氏:安氏的由来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为我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名为氏,称为安姓,后世安姓奉安清为安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姓分逃于各地。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珐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三、历史名人
安 同:曹魏时辽东胡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 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安 民:宋代陕西省长安(今西安一带)人,著名石匠,当时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
安姓的历史?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而安氏也出过三位当时最有实权,最为神气的节度使,那就是西川节度使安潜:永兴军节度使安光邺,和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们三位,虽然都是独当一面,大权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点也不飞扬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荣,更曾在石敬塘答应当契丹人之子时,痛言此事乃诎中国以尊夷狄,此万世之耻也而流芳百世。
源出
安
一、出自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
二、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三、以国名为氏。汉代有安息国王子入华改姓。唐代西亚、中亚有“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回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汉字音译为“安”的安氏。
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四、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的安姓。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在渤海国时即有此姓。改为安姓的满族固有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满族安姓可能源于什么姓氏?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佳氏] Angiya Hala 本锡伯族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普塞屯村(今地待考)。后改汉字姓安。人物有骁骑校安保、雅图,护军校齐兰泰等。――隶镶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勒赫氏] Elhe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省东宁)、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姓康、安。――隶镶黄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尔丹氏] Ardan Hala 本达斡尔姓氏,见于《黑龙江志稿氏族志》,世居黑龙江,后改汉字姓安、阿。
其姓氏著名人物有:
[西林布盯 齐齐哈尔镶红旗人,达斡尔族,咸丰9年从征阵亡,赠太子少保衔,给骑都尉兼一云骑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喇氏] 纳喇氏人数相当多,尤其是隶正黄旗的很多,像世居叶赫地方的金台石贝勒一族(大学士明珠的祖父)就在正黄旗。
安姓族谱在那 你好!
一般族谱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建议你去找长辈,父亲、爷爷、父亲的兄弟、爷爷的兄弟、或者其他族亲问问。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
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姓的起源是什么 10分 一、姓氏来源
1、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3、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凉 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十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四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八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县以南)。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河内。
堂号
安姓主要以“济世堂”为堂号。
三、历代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时,方士李少君曾对武帝说:仙人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寻找他而不得。
安 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安同:曹魏时辽东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
百家姓安性来历 安姓一、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今伊朗),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二、它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三、安姓始祖――安清
四、安姓人口,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约170万人。
安姓的来历? 安
起源参考 「安」源出 :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後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
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後为安氏。又,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
起源参考二 安姓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新唐宰相世系表上记载,传说古帝颛顼的弟弟,昌意的次子,黄帝的孙子安,封国在西边,自立为安息国(今伊朗高原东北部),后来安息国与中原有了交流,安息国人到中国来就有以国名中的“安”为姓的。因此安姓也是黄帝的嫡裔。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代北的鲜卑族贵族安迟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安”。又据唐书所载,「安」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安」氏。另外,唐代叛将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安姓后来在姑臧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为姑臧望。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在杀死其父后,继续叛乱。唐书宰相世系表: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按汉有安成,唐有安金藏。
家族名人 安期生, 秦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生卒年不详。受学於河上丈人,於海滨卖药,始皇东游,相谈三昼夜,赐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书以别,谓後千年求我於蓬莱山,始皇遣使入海寻之,遇风浪而还。汉武帝时,李少君言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其大如瓜。
安世高
安禄山(?~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地域分布 宁夏凉州郡,甘肃武威郡,湖北武陵郡。
满族安姓的起源姓氏是什么啊? 说文解字》:“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乌寒切。”《文字源流浅说》:“,象妇女在屋内之状。”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姓所处的地位几乎跟奴隶一样,故把女字画成一个妇人敛手而跪的模样。根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竹筒、金文、秦篆等对“安”字的分析,“安”字表意:妇女由屋(室)外归来为安全、平静、稳定之意。《字源》对“宀”的注释是:“这个偏旁代表房屋,‘宀’读音为‘绵’,普通叫宝盖头,是上有屋顶两边都有墙壁的形象。”古人造字,最初多为象形,但有许多概念仅用象形图案是表达不出来的,于是象形之外,又发明了会意、形声,假借之类的字。“安”就属会意类的字。下面六种“安”字的写法,就足以看出“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字帖秦篆石鼓金文国差缶詹小篆会稽石刻隶书曹全碑楷书类篇古人以“安”为姓者,表明他们切盼尽快结束那种长期流徙、迁移之苦,期望实实在在地过上平静、稳固,没有侵害的安全日子,每家每户都有坚实的房屋并有跪地迎接男子归家的女人。造字之立意是很纯厚朴实的。第二节安姓始于轩辕氏据先秦文献记载,古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不少氏族部落。在今陕西一带有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他们之间曾结成同盟,世代相互通婚。由此,我国人民常自称为“炎黄子孙”。“炎黄得姓”的传说也一直流传至今。大意是:从前,少典族的男子和有虫乔氏的女子结婚,生下炎帝和黄帝。炎帝在姜水边生长,故姓姜;黄帝在姬水边生长,故姓姬。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因居轩辕之丘,故又称轩辕氏(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据《国语・亚语》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黄帝的二十五个子嗣中,有一子叫昌意,为黄帝与妻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原居现今四川盐亭)所生,居于若水(今雅砻江)。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高阳氏(即颛顼)、安氏……安氏为昌意次子,及长,移居到了遥远的西北方――祁连山北昭武一带(今甘肃临泽县境内)。至此,我“安”姓始祖可上溯到黄帝(轩辕氏)之孙――安氏。第三节华夏汉族中“安”姓源流考综合各种记载姓氏的史籍资料,华夏汉族中的“安”姓主要来源有两条较为确切和肯定:一是东汉时安息国太子――以国为氏,姓安名清,字世高――来华夏传教,从此定居中国,子孙繁衍。二是“昭武九姓”之安国移民。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安”这个源自黄帝轩辕氏的子孙,如同一个“远嫁”的女儿,最后又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来。这话就得从黄帝之孙安氏移居到西北方说起。安氏到了西北方后,屡受北方匈奴侵扰,因不堪其扰,遂西涉柴达木、塔里木盆地,跨越葱岭(古时对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的总称),到现在的阿富汗、伊朗高原一带。斗转星移,丁口渐旺,力强势盛之时乃建国。即后世史书所称“安息国”。安息国是一个自行为政的独立国家,长时间没有与中原发生联系,其子孙以国为氏。汉代时的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有一万一千六百余里,北面是康居国,东面是乌戈山离国,西面是条支国。地域数千里,汉书上称它是西域大国。直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汉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原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张骞到安息国大约在公元前120年左右)。安息国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一心想当高僧,于是他把王位让给他叔叔就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娶妻生子。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姓安,我国也才开始有了一个以“安”为姓的姓氏。到了唐代安姓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广播于华夏大地。可是到了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天宝14>>
安氏家族的历史由来 安氏家族的历史由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东汉灵帝时(168~189年间),安息国太子安清,潜心专研佛学,来到京都洛阳定居,其后有安氏。南北朝北魏时,安息国又有世子来到中国,亦为安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攻北魏时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安迟时,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为汉姓安氏;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郝连山北昭武城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梁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
谁知道有关"安'姓的历史和由来 天下头目都姓安 历史上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又称“家”)组织,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族(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每个户族的名称又起着“姓”的作用。因此,裕固族的传统姓氏就有29个。现在裕固族通行的单字汉姓,都是由这29个本民族姓氏名称音译或意译而来的。如安帐-安、索嘎勒-索、托鄂什-妥等。其中“安”姓是大姓。因为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 关于安姓的由来,裕固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裕固族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王子召集大家商量,要派人去京城求见皇帝办些事情,可很多人都胆子小,不敢去。当时,有个勇敢善骑的青年说:“我去”,并要求王子:“我去晋见皇帝,如果皇上把我杀掉就算了,若事情办成了,就得让我当头目”。王子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便骑马去了京城,见了皇帝,禀报了事情的原委,皇上欣赏他的才干,把问题给他解决了。临走时,皇上问他姓什么,他没有听懂,只顺手拍了一下马鞍,便扬鞭而去。皇上误以为他姓“安”(与鞍谐音),遂赐为“安”头目。这位青年回到部落后,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迎他,他向王子和乡亲们叙说了晋见皇帝的经过。王子也履行诺言,封他和他的兄弟们为头目。他有兄弟七人,分领七个部落,称为七族。之后,七族头目便都姓“安”了。 裕固族的安姓,可上溯至五代、北宋时的回鹘人,如安盐上、安铁山、安进、安殿民等。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补充: 昭武九姓 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10多个小国的总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昭武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新唐书》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 捍、那色波附于其间, 曹国 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北史》、《隋书》,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根据《隋书》,昭武九姓本是 月氏 人,旧居 祁连山 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 6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 西突厥 。7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 安西都护府 统辖。同时开始遭受 帝国 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 帝国。8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消亡。昭武诸国概况如下: 康国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 撒马尔罕 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大臣3人,共掌国事。兵 马强 盛,多是赭羯(意为战士)。唐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 都督府 ,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696年(万岁通天元年), 武则天 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国王。712年大食破其城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缔结条约,但于719年(开元七年,回历百年)复上表请唐助其反抗大食。744年(天宝三载)唐封其子康国王咄曷为钦化王。 米国 米国治钵息德城(今片治肯特),与康国关系密切。642年(贞观十六年)为西突厥所破 。654年(永徽五年,回历33年)为大食所破。658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718年(开元六年)二次遣使来唐的米国王当即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蒂奇,于722年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杀。731年康国王乌勒伽请唐封其子默啜为米国王。744年唐赐米国 王为 恭顺王。760年以后片治肯特废弃。 曹国 西曹治瑟底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伊什特汗),与康国关系密切。731年(开元十九年 )唐封康国王乌勒伽之子咄喝为曹国王。天宝三载赐曹国王为怀 德王 。中曹治迦底真城(在>>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黄帝后裔,以国名为氏。《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远古黄帝有儿子昌意,昌意之长子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安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其子孙以安为姓。汉武帝时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不愿为王,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回到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下来,其子孙世代相传姓安。②唐代“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③出自他姓改姓或赐姓。《魏书·官氏志》载,后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始祖:安清。 迁徙: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安姓分逃于各地。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安徽、河南三省为多。目前安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零九位。 郡望: 凉 州 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置州,治所陇县(今甘肃张家川)。辖今宁夏、甘肃及青、陕、内蒙各一部。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仅辖河西地区。曾属吐蕃。五代西夏为西凉府。元西凉州。明凉州卫。清雍正时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废府。
姑 臧 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
武陵郡 汉置,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后移临沅(今常德西)。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河内郡 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堂号: ①郡望堂号:姑臧、河内。②自立堂号:正
求刘氏族谱
本文2023-10-12 00:54: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