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张王两家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1浏览:4收藏

历史张王两家关系,第1张

王世襄老人于年前逝世,舆论有“斯人一去,大雅云亡”之叹。老人生前对故乡风物念兹在兹,著述言谈之中一再表示想回福州转转看看,可惜天不假时,故乡百姓无缘亲炙“京城第一玩家”的风采,实在是一大憾事。

年来,媒体与学术界也有很多追思之作,但都仅限于老人的艺术造诣与文化贡献,对王老家世的研究似嫌苍白,尤其是王老的伯祖王仁堪、祖父王仁东兄弟,与当代另一文化名人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之间的恩怨,直接触发了光绪十年(1884年)初的“甲申枢变”,这次政坛动荡是清末政局的一大拐点,又与马江海战、中法战争、清流分野相互交织,影响深远。

历史往往只记录结果,而政坛秘辛、人事情伪又最为幽微吊诡,难得见诸正史。对于王张两家交恶的原因,野史、笔记、日记、信札、个人文集也各说各话,莫衷一是,成为一大公案。这倒便宜了小说家,扑朔迷离的素材,有助于发挥想像力,曾朴的《孽海花》、高阳的《慈禧全传》都有生动的细节描述,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因为祖父牵涉其中,也有专文发微(见寒柳堂集《记梦未定稿》及《记梦未定稿(补)》)。近年来,随着一些史料的新发现,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再认识、再评价也在进行中,加之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如前一段热播的电视剧《船政风云》),以及王世襄、张爱玲持续的文化影响力,有必要对王张两家的关系再作梳理,以厘清哪些是戏说,哪些是史实。

訇状元世家 “清流”后劲

西清王家,是清末福州望族。王世襄的高祖王庆云,进士出身,为道光、咸丰两朝显宦,精通盐务、河工、财政、防务,曾被曾国藩保举出任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后任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两广总督、工部尚书,死后谥“文勤”,《清史稿》说他“综覈精密,治防井井,尤为可称”(意思是做事计划周密,民政、军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特别值得称道)。王庆云的儿子王传灿本人没有什么出息,只中个秀才,但却生了一个状元儿子,就是王世襄的伯祖王仁堪。

有清一代,福建出过两个文状元,都是福州人,前一个是林鸿年,后一个就是王仁堪。王仁堪(1849~1893)是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状元,他文章、书法和品貌都十分端正秀润,初期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的爱重,“以翰林院编撰入直南书房,颇邀辰宠,频颁上方珍物,甚至腊月廿三日之祭灶糖,亦蒙赐赏。”(见郑逸梅《艺林散叶》第2794条)。王仁堪的弟弟王仁东(1854-1918),也很出色,诗文俱佳,以光绪二年举人任内阁中书。此外,王家的一位姻亲不能不提,那就是末代帝师陈宝琛(1848~1935)。陈宝琛的夫人王眉寿,是王氏兄弟的亲姐姐——清史研究专家姜鸣先生在《龙旗飘飘的舰队》中说王仁东还是陈宝琛的妹夫,笔者查了陈氏家谱,陈宝琛三个妹妹所适者皆不姓王,此处存疑,望博闻君子赐教。螺洲陈家更加显赫,曾祖父陈若霖(1759~1832)进士出身,曾任六省巡抚,湖广总督,工部、刑部尚书,死后谥“文诚”,是嘉庆、道光两朝著名的廉能之吏,闽剧有《陈若霖斩皇子》。到陈宝琛这一辈,“兄弟六科甲”,3个进士,3个举人。陈宝琛虽然只长王仁堪一岁,但科名早达,13岁秀才,18岁举人,20岁登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王家兄弟进京时,陈宝琛已经是当时名震京华的“清流四谏”之一(不同史料对清流四谏的记载有所出入,一般认为是张佩纶、张之洞、宝廷、陈宝琛)。

“清流”是同治末年光绪初年形成的一大政治势力,以科甲出身的在京言官为主体,地方上以一些廉洁能干的督抚为羽翼,持儒家传统观念,以奏疏为手段,议论国事,搏击权要,发挥传统制度中的监察功能,这批官僚常以集体行动相互声援,有“清流党”之称。

陈宝琛是王家兄弟的政治引路人。王家兄弟进京后与姐夫一起,住在丞相胡同,而张佩纶就住在与之相连的北半截胡同。陈宝琛与张佩纶是“石交”(友谊坚如磐石),王家兄弟经常跟着姐夫与张佩纶诗酒唱和。由于陈宝琛、张佩纶等人的接引揄扬,王家兄弟很快名倾公卿,自然而然也成为“清流”干将。

匐“青牛”之角 风厉无匹

因为谐音,“清流”被时人喻为“青牛”(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牛头”是李鸿藻。李鸿藻(1820-1897),直隶高阳(今河北保定)人(注:李鸿藻与李鸿章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李家兄弟用章字排行,老大李翰章,老二李鸿章,老三李鹤章),同治帝师,为人廉洁有操守,早期深得慈禧太后信任,辅佐恭亲王奕主持军机处,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剿灭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起义,实现“同光中兴”;由于长年主持科考,李鸿藻门生弟子遍天下,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清流”骨干。在李鸿藻的带领下,从同治末年起“清流”基本掌握了舆论导向和批判工具,“一时言路大开”,对贪官污吏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史载“南街(北京南城,”清流“的聚居地)弹章一出,公卿震怖”。

“清流”中最出风头的却是“牛角”张佩纶。张佩纶(1848-1903)祖籍直隶丰润,他与陈宝琛同龄,也和陈宝琛一样少年科第,春风得意。他之所以得到“牛角”的称号,是因为他的奏章极高的杀伤力。有专家统计,光绪初年至光绪十年(1875-1884)间,张佩纶共上奏折127件,其中弹章(弹劾人事的奏章)占三分之一,所奏劾的三品以上官员,钩沉而得21人之多。《清史稿·张佩纶传》载“如侍郎贺寿慈,尚书万青藜、董恂,皆被劾去。”其实远不止这些,仅军机大臣中就有恭亲王奕欣、宝鋆、沈桂芬、翁同龢、潘祖荫、王文韶吃过他的弹章,其中沈桂芬郁郁以终,王文韶卷铺盖走人。

张佩纶受李鸿藻影响,以理学自命,又年轻气盛,喜欢他的人钦佩他“直谏敢言,不避亲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搏击务名(为追求个人名气,进行人身攻击),诳语多事”。陈寅恪先生的祖父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的开明官吏,作文、练兵、治河、办教育、搞洋务,样样精通。光绪九年(1883年)“王树汶冤案”平反,此前陈宝箴曾在河北道任上参与会审,但不是主审,这时又已经升迁浙江按察史,按以往的规矩批评警告就完了。所以陈宝箴“陛见未行”(地方官赴任之前要向皇上汇报之后再走),是想等处理结果出来后再赴任,不料与陈家无冤无仇的张佩纶“劾其留京干进”(弹劾他不去上任,留在北京跑官)。陈宝箴也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上疏抗辩,说“一官进退,轻如毫毛比,岂足道哉?然朝廷方以言语奖进天下,士不思竭忠补阙,反声气朋比,颠倒恣横,恐且败国事。……推及言路挟持弄威福之由”(意思是一个官员的升降轻如鸿毛,本来没什么可说道的。但朝廷现在鼓励天下士子直谏敢言,有些人却不去想如何弥补政策的过失,反而串通一气,结成帮派,颠倒黑白,放肆霸道,恐怕将来要败坏国家大事。……因此要追究那些人把持舆论、作威作福的根子)。这下得罪了所有“清流”,有人接着就上疏弹劾陈宝箴“哓哓失大臣体,请再下吏议”(喋喋不休,有失大臣体统,请有关方面再议一议怎么处理),三罪并罚,陈宝箴落得“降三级调用”,他咽不下这口气,愤而辞官,直到七年之后才复出。

这还不是最牛的。同年,朝廷派张佩纶去陕西查个案子,他回来赋诗一首,其中有“往还五千里,咒骂十三家”,气焰之盛,实在不愧“牛角”(恐怕得是犀牛角)之誉。张佩纶的弹章风厉无匹,所击几中,后人做过分析,谓“其奏疏深文周内,恒以诸臣恣纵、蔑视两宫为言。适如孝钦(慈禧)意,故所言无不行,往往劾人不待覆按,即罪之,旧所鲜有也,言路益发扩,朝士多持清议,辄推佩纶为主盟。”(见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论赞)大意是张佩纶的弹章总是给人扣上不尊重两宫太后(即慈安、慈禧,但慈安不争权)的大帽子,满足了慈禧太后的权力欲。笔者以为这一论断虽然以偏盖全,有个人成见,却洞察了清末权力格局,较之其他皮相之谈尤有见地,具体内容在下文细述。

张爱玲对时装极有研究,她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设计的,这很可能来自她祖父的遗传。史载张佩纶“仪容俊伟”,“喜穿竹布长衫,当时士大夫争效之”(见郑逸梅《艺林散叶》第2363条)。这不禁让人想起东汉末年的“清流”领袖郭泰(字林宗),他“曾途行遇雨,头巾垫其一角,人争效之,故折巾一角,称为林宗巾”(事见《后汉书·郭泰传》)。总之,张佩纶不仅是当时的“清流”头牌,影响所及,连官场时尚也唯他马首是瞻,风头之劲可见一斑。

凫三军败绩 “清流”内讧

话说光绪八年(1882年)初,法国人想把越南变成殖民地,越南国王向中国求救,“清流”一致主战,张佩纶联合陈宝琛、张之洞保举徐延旭、唐炯出任广西、云南巡抚。这两位老进士论诗作文还行,行军打仗的本事真是一点没有,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初,连丢北宁、太原、谅山(越南境内军事重镇),法军直逼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并要挟清廷赔款2000万两,朝野哗然。连“清流”内部也觉得丢人现眼,虽然朝廷已将徐唐二人革职查办,但追究保举人责任的呼声四起,王仁东激于义愤,想请张佩纶上疏自劾,没承想连吃两回闭门羹,王仁东一气之下写了封绝交信,信里说——

前闻越南北宁失守,由于徐某调度乖方,两次走访,拟请吾丈以徒采虚声、贻误大局自请议处,惜未得面谈……唐徐拿问,惜未明发谕旨,不足以昭赫怒,而振军心也……拟一以声罪致讨,布告中外,一以举荐失人,自请罢斥……吾丈虽滥保匪人,此前不免訾议,尚可告无罪于后世……某谬附故交,又复长承教益,故敢以古谊责备贤者,如谓所见大谬,即以此纸为绝交书,可也。

平心而论,王仁东这封信虽嫌过激,但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张佩纶回信说,徐延旭、唐炯战败的原因是战备不足,贸然出师,并举出陈宝琛三年前的一个条陈为证,隐约提醒王家兄弟再闹下去,会把姐夫也牵扯进来,信最后说,“鄙人怨家甚多,不患无人弹劾”,“不肯劾他人自解,亦何必自劾以为人解”,至于绝交与否,你们兄弟看着办。依旧名士作派。偏偏陈宝琛此时已外放江西学政,中间少了圆场的人,双方激成水火,都下不了台。正如信中预言,这时张佩纶的一个怨家出场了——也是“清流”中人,外号“牛靴”的张华奎。

张华奎是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的儿子(合肥张家也是名门望族,最近热炒的张氏四姐妹是张树声的曾孙女,四姐妹之一的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颇有才干,又慷慨倜傥,受乃翁之托,结交“清流”,因此有了“牛靴”的外号(意思是抱牛腿)。光绪八年(1882年)初,李鸿章母亲去世,丁忧守制(封建官僚父母、祖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27个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调任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张树声知道张佩纶是李鸿章的“世家子”(张佩纶父亲张印塘,官至安徽按察使,曾经与李鸿章并肩抗击太平军和捻军,后来死于浙江任上,墓志铭就是李鸿章写的,李鸿章一辈子挨“清流”的骂,但张佩纶却从来不弹劾李鸿章),于是奏请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巴结也好,拉拢也好,都是很大的面子。传闻张佩纶私下已经首肯,奏章上去后李鸿藻不赞成,张佩纶于是变卦,这还不够,又让密友陈宝琛参上一本,说张树声“擅调近臣,实属冒昧”,一番好意酿成怨恨。

张华奎和王家兄弟本来交情就好,三人同仇,于是一起找了另一位“清流”盛昱。盛昱出身宗室(皇族后裔),是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此时也看不惯张佩纶的踞傲,于是参上一本。先说张佩纶“滥保匪人”,再骂全班军机大臣袒护包庇张佩纶。盛昱的本意不过是堵军机处的嘴,灭一灭张佩纶的威风。但此时,等待已久的慈禧太后出手了。

甲申枢变 大权独揽

从太平天国失败(1864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间,清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权力格局。首先是地方实力派的崛起,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取代了原先的八旗、绿营和蒙古骑兵,成为镇压人民起义、抵抗外国侵略的国防力量,重要的督抚职位都成了这三系人马的囊中物,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在中央,以恭亲王奕和汉大臣李鸿藻为首的军机处、总理衙门与地方实力派关系密切,足以和慈禧太后相抗衡。这二十年间,慈禧太后尚不能为所欲为,然而盛昱的奏折却给了慈禧太后借题发挥的绝好机会。

光绪十年(1884年)4月8日,太后懿旨发布,以恭亲王奕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为由,将军机大臣奕、宝鋆、李鸿藻、景廉、翁同龢全班开缺。另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又颁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着会同醇亲王商办;不久又任命贝勒奕劻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班子,除了阎敬铭外,不是贪墨成性,就是唯唯诺诺的和事佬,班子的实际领导是慈禧的妹夫、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班子的最大特点是唯慈禧之命是从。光绪十年是甲申年,这次政坛大地震史称“甲申枢变”,从此往后,慈禧真正实现了大权独揽。

“甲申枢变”后更奇怪的事出现了。5月9日,朝廷明发了一道极为引人瞩目的上谕,任命通政使司通政使吴大澄会办北洋事宜,内阁学士陈宝琛会办南洋事宜,翰林院侍讲学士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均准其专折奏事;过几天又任命山西巡抚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这四人都是“清流”台柱,其中张佩纶、陈宝琛、张之洞三人还是“滥保匪人”的直接责任人,又正值朝廷与法国开战之际,然而他们不降反升,全部外任军国重职,似乎“清流”帘眷不衰。这四位也意气风发,领命赴任,不久中法战争爆发。

书生典兵的结局可想而知。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马尾造船厂毁于战火,福州船政局从此一蹶不振,在京闽籍官员士子群情激愤,由潘炳年(长乐籍进士)、万培因(崇安籍进士)接连上奏,要求严惩张佩纶,潘炳年的奏章就是由王仁堪代笔的(见郭则沄《知寒轩谈荟》)。张佩纶作为福建前线的最高统帅,自然罪责难逃,这时又重新追究“滥保匪人”的责任,两罪并罚,谪戍军台。这事累及张之洞、陈宝琛,张之洞命好,由于老将冯子才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功大于过,还有封赏;陈宝琛在任上就与主和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曾国荃发生矛盾,被“降五级调用”,终光绪一朝不再出山。这时大家才明白,所谓重用,其实是慈禧太后要把这些自命敢言的“清流”大将赶出京城,放到那些地方实力派身边掺沙子;“清流”之于她,就如同夜壶,有用的时候便拎起来,无用的时候则踢到床下,“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慈禧太后,才是这场权力战争的唯一胜利者。

从此张佩纶与王家兄弟彻底决裂,他戍边五年,回来后进入李鸿章幕府,不久又成为李鸿章的女婿,二人生下一子张志沂,就是张爱玲的父亲。而陈宝琛则认为王家兄弟不谙大势,被人利用,导致朝局翻覆,也与两个小舅子渐行渐远。光绪十四年(1888年)军机大臣中的唯一正直能干的阎敬铭,因反对动用国库修颐和园,被慈禧太后赶回出西老家,朝局越发不堪。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仁堪上书再次反对修颐和园,终于失宠,兄弟二人相继出京游宦江南。二人为官都有惠政,王仁堪死后还入《清史稿·循吏传》,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为什么北方人家里有家谱的很少,而南方却很多

你通过什么渠道统计的?

为什么北方人家吃大料

这个是根据地区和菜系来分的,主要还是菜系的问题。川菜、苏菜、湘菜、闽菜和鲁菜还有些菜系基本上都是会用到大料的,北方人吃大料还是多一点,当然,这里的的“吃”不是“吃”,而是用大料煎、炸、炻(如煮)、烤、炖、拌、醉、卤、扒、糟、煨、扣、溜、炒、薰、焖、扛、腌、炝等做食物,主要就是用来提鲜的。

为什么南方人亲戚之间来往很多,北方人却很冷淡

因为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啊⊙▽⊙

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所以被统称为“倭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著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于东海,也被归于倭寇之列。

倭寇”的意思

从字面上的理解,“倭寇”就是“来自日本的侵略者”的意思。不过,到了后期,倭寇所指的,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而是泛指一切来自日本的侵略者。

例如,早在朝鲜半岛早期的高句丽广开土王碑文上的条文,亦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为“倭寇”。另一方面,在16世纪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战争里,两国的都称呼侵略的日本军为“倭寇”。而在往后的排日风潮中,倭寇更成为敌视日本人的用语。

前期倭寇及后期倭寇

虽然大家同被称为倭寇,但两者的成份其实分别很大。根据时间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前期倭寇”及“后期倭寇”。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中心,对于对元朝臣属的高丽进行侵攻。是以对马岛、壹岐岛、平户岛等地的居民为主,被韩国人称为三岛倭寇。早期的倭寇是有对于元朝有很高的复仇意义,后来在日本进入南北朝的状态时加剧;由于前期倭寇对于日本与明朝、高丽贸易的破坏,室町幕府在结束南北朝分立后以勘合贸易方式进行独占贸易后就被压制。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就是因为倭寇有功,从而取代高丽王朝建国。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其因是高丽与日本国内权力的衰弱,为倭寇产生的条件。

后期倭寇

明朝的明成祖发动,夺得后迁都后,南京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的力量相结合,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和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为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西元年)爆发了宁波之乱,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宋末以来航海相关行业民众的命脉,倭寇之乱不减反增。

后来的发展上,又加入了反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国人与朝鲜人还有日本战国时代九州的战败失主浪人,甚至于还有佛朗机人的参与。后期倭寇中,中国人王直是最为有名的。胡宗宪与戚继光都有参与倭寇的军事行动。

15世纪半至16世纪,其活动舞台为中国沿岸、东南亚方面,成员以中国人及朝鲜人为主,被称为“假倭”。此时期倭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国的生产力增加,以及施行海禁政策。史书所见的最后倭寇,在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推其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

之后的东亚海上贸易活动

由于丰臣秀吉释出八幡船禁止令(海道行为禁止)的影响,倭寇的活动开始减少,东亚的海上贸易也因此平静不少;而类似支援反清复明运动的郑芝龙与郑成功之类的武装海商集团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经不称其为倭寇了。

倭寇的影响

明朝与高丽、李氏朝鲜都曾经对室町幕府要求取缔海盗行为。明朝甚至于与日本发展了勘合贸易。而高丽王朝的灭亡与李氏朝鲜以倭寇根据地名义进攻对马岛也是受到倭寇的影响。

八幡船

日本室町时代到江戸时代的海盗船通称为八幡船,这是由于倭寇以“八幡大菩萨”作为旗帜。

活动地区

倭寇的根据地包括日本的对马岛、壹岐、平户岛、五岛列岛,以及中国、朝鲜半岛与的沿海岛屿、岛、海南岛。荷兰人未到之前,也是倭寇的活动据点,学者研究亦证明,在活动的倭寇,亦是漳泉一带日本方面有贸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盗,不是日本人。

其实都差不多,

现在经济忙碌,

致使一些人连回家的机会也没有。

北方人家里为什么都放一面大镜子

楼下说的辟邪我不赞同至于原因另说,主要是为了照镜子方便,另外就是视觉方面增加室内空间且明亮

为什么中国北方鸡公煲很多,南方却很少

这是典型的骗外行啊,就像国外非常有名的中国菜-左宗棠鸡,国内有哪个大厨知道那是啥吗?不知道,都没几个中国人见过,这道菜在中国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不正宗,但老外哪知道啥是正宗啊,听名字是中国的,就奉为佳肴了

就这个道理呗,骗外行

为什么南方人大多每天洗澡,而一些北方人却相对少很多

这和溼度有关系,北方干燥,所以没必要洗那么勤,而且南方没暖气,很多时候洗澡只是为了取暖啊!这和爱不爱干净没什么关系

祝你生活愉快

北方人为什么很少赛龙舟 南方很常见啊!

因为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的湖南省汨罗市,为了纪念屈原。当时的龙舟都是渔船,没有现在的这么大,只可以坐几个人。传说是渔民见屈原的尸体漂浮在江上,都争先恐后的去打捞他的尸体。从此,赛龙舟兴起。望采纳,谢谢。

北方人家里为什么都放一面大镜子呢

也许是习惯问题,有的家里的镜子叫穿衣镜,是为了看全身穿的衣服整体效果的!

还有情况,有些家庭房屋窄小,放一面很大的镜子可以显著屋子宽阔一下!根据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就是这样!其他的没什么特别的!也许是北方普遍屋子都比较小的原因吧?

以上仅此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47年,慈禧开始掌权是从咸丰驾崩,一直到慈禧去世,时间是1861年-1907年。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扩展资料

清朝晚期,由于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 慈禧 太后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

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实则那推翻的只是的封建王朝的最后躯壳。

因为清朝末期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慈禧太后已经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洋务,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实,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都不过是慈禧太后新政的延续。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纵观历史,浏览朝朝代代名臣贤达,他们都可无上下之分。她手下的袁世凯,尽管有过复帝的逆施,确实还是有本事的人才。

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

1906年, 慈禧太后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她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使之得以昭雪,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

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之城镇。慈禧之举,代表了当年倡导开启中国女学兴办之门先行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普遍为维新派开明官僚与士绅所接受。

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依然与根深蒂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相左,受到拥有强大势力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毁谤和抵制,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漫延开来。

-慈禧

1,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2,贵州思南汝南堂周氏字辈:子大国正天心顺,世袭文武佐朝廷。

3,湖南安仁县龙源村汝南堂周氏字辈:文振善孟季、恭宽信敏惠、仁联一本勋、名显万邦济、传家诗礼崇、经国忠良继、远宗茂公学、长承元祖制,大和绵德泽、永定昌隆世。

扩展资料

周姓得姓始祖: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

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以周为姓。秦朝统一中国,灭亡周朝,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为得姓始祖。

-周姓

李氏经嘉庆以来的经营发展,至清末成为平遥县的首富之家。从光绪末年起,李氏的各商号、票号、钱庄已经出现亏赔。辛亥革命后,亏赔愈益严重,债主已逼上李财东的家门。当时,主持李家商号和家业的是李五峰。他怕债主逼债,便把家里藏的许多财物寄放到内兄赵鸿猷家中,自己也躲藏起来不见人。后来,逼债的风势减弱,李五峰便向赵氏索取寄存财物,不想赵氏抵赖不承认有寄存一事。李五峰气急败坏,要到衙门告状,又怕招来债主逼债。不得已只好忍气吞声,吃了暗亏。最后,显赫一时的日升昌票号财东李氏,只落了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所以应该没有。

炎帝陵

景区地区: 株洲炎陵县鹿原镇

等级级别: AAAA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区类型: 陵寝陵园

区内景点: 九鼎台 炎帝陵殿 洣水漂流 龙潭鱼跃 古龙鼓髻 御碑园 虬张灵木 墓碑亭 圣火台 云秋雨霁 主殿侧面 空樟洞明 神农大殿

简介:始建于宋乾德五年。明清两代,宋代以后曾多次毁于战乱和火灾,在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160多年间,历经了10余次大的修葺,规模不断扩大。现炎帝陵是1988年6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株洲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的,建筑仍按皇宫式样,但规模比清道光十七(公元1837年)重修的有所改进和扩充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炎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炎帝陵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8月,全国侨联将炎帝陵确定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炎帝陵通过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质的认定,被授予4A景区称号。 

2006年2月24日,炎帝陵景区获得全省“2005年最佳等级旅游区”称号,这是该景区连续六年获此殊荣。

李立三故居

景区地区: 株洲醴陵市城区东南2公里的福建围村。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纪念地

简介:1919年,李立三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加入中国***,此后,他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等许多震惊中外的革命斗争。在1930年,尽管他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不久就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劳动部部长等职。1967年6月22日因受林彪、“四人帮”迫害含冤去世,终年68岁。1980年3月30日,党中央召开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高度评价他为:中国***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之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1983年,故居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旧址,设旧址复原陈列,陈列室辅助陈列。故居于1984年11月18日对外开放,并成立故居管理所,专门负责故居的管理和对外接待工作。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景区地区: 株洲炎陵县十都镇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森林公园

区内景点: 东坑瀑布 狮子岩 七曲水 珠帘瀑布 珠帘彩虹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 桃源洞云雾 芳草鹿原 桃源洞原始次生林

简介: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即: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炎陵县罗霄山脉中段,面积2.3万多公顷,因山青、山幽、石美、林密而为人称道,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公园保存有我国仅存的华东、华中、华南交汇区原始森林,其万阳河流域两侧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在每立方厘米13万个以上,堪称亚洲之最。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15科896属201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5目70科21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1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保护贸易公约》。

2005年9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湖南省炎陵县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更名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从而使这一自然景区的名称与炎帝神农氏人文景观在称谓上趋于统一

云阳山

景区地区: 株洲茶陵县

等级级别:国家级森林公园

景区类型: 宗教建筑与礼治建筑群

简介:云阳仙系佛、道合一的宗教场所。位于茶陵紫微峰东腋的峰峡环抱之中,古人称之“可以避世,可以隐居”的神仙福地。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元代茶陵籍状元李祁、明代吏部主事刘应峰、清代状元肖锦忠、晚清两广总督谭钟麟等历代名人所留题咏甚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慕名前来探幽揽胜。

皇雩山和雩仙寺

景区地区: 株洲茶陵县水田乡东坑村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名山

适游季节:

简介: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浓郁葱茏。山麓有一古庙,名叫雩仙寺,建于后唐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庙侧有七股清泉涌出,终年不断,是茶水的主要源流之一。皇雩山不仅风景美丽,而且有着英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密林深处,建有兵工厂、缝纫厂、红军医院、列宁学校等。

炎帝广场

景区地区: 株洲市区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公园

简介:炎帝广场位于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个广场占地17h㎡,平面设计成展开的扇形。广场分为文化景区、绿化景区、集会广场、休闲健身、商贸服务和交通集散等7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通过规划的放射状和圆弧状道路网,组成前导、核心和背景3个景观序列。其核心部分文化景区位于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为1997m高的巨型炎帝塑像,寓意公元1997年建成。环绕巨型塑像,有象征“太阳之神”的基台和寓意炎帝精神与日月同辉的弯月状喷水池,有以歌颂炎帝丰功伟绩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和图腾柱,广场地下还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3万㎡的国际博览中心。位于广场后的株洲电视塔,又叫东方神龙塔,高293米,钢结构带旅游的多功能综合电视塔。既是广播电视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又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

酒埠江风景区

景区地区: 株洲攸县峦山、黄丰桥、柏市、酒埠江镇

等级级别: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景区类型: 自然风景区,人文风景区

酒埠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攸县东部山区,面积约830平方公里,辖酒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龙洞、太阳山、孟子山和天蓬岩等5个景区,共57个景点。

湘山公园

景区地区: 株洲炎陵县霞阳镇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公园

区内景点:古塔景园、烈士陵景园、碧江度假景园、植物标本景园、湘山门楼,知青阁、五子庙、名人园、游泳池、游乐园、铁索桥,革命英雄纪念碑等

简介:炎陵湘山公园位于炎陵县城西边的湘山,三面环水,古木参天,有“一峰兀立,二水夹流”之称,现为湖南省级森林公园。相传湘山是炎陵的风水宝山,古时的炎陵“五子”(神农天子、钟馗才子、孟姜女子、罗浮孝子、铁头太子)、近代读书成名、当官发财、以及风调雨顺、林茂粮丰、六畜兴旺都与湘山这个风水宝地密切相关。 山上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35%,名胜古迹有建于北宋初年的湘山宝塔、建于明万历45年的湘山古寺和省级保护文物革命烈士纪念碑。

空灵岸

景区地址: 株洲市伞铺乡盘石村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风景

区内景点: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观音岩,杜公亭、梅花阁

简介:位于湘江西岸伞铺乡盘石村,距县城南5公里,为湘江沿岸著名风景之一。早在民间,空灵岸有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等别称。南北朝梁武天监七年(508)建空灵寺,中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观音岩。昔日空灵岸,怪石嵯峨,幽深奇秀,上有苍松翠柏,下有紫竹芳草。巨石濒江突兀,翼凌深潭。空灵寺壁立于石岸中部,上下三层,歇山重檐式建筑。由南侧山门拾级而上,有一牌坊上书空灵岸三字。过牌坊,为沿江石壁栈道,长约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内。寺后有石洞,纵深14米,高27米,宽9米,洞口与寺相通。洞中石台突起,高05米,形似床,称“仙人床”,中奉观音大士像。佛像后,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们称为“仙泉”。岩洞左下石阶百余步一巨石怀抱,上建杜公亭、梅花阁,岩壁上刻有唱和诗。

仙庚古庙

景区地址: 株洲市东郊十八公里处 (荷塘区)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古代建筑

简介:仙庚古庙、文昌阁位于株洲市东郊十八公里处,为株、浏、长、醴四邑名胜,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庚庙建于唐,后清道光年间重修,屡经兴废,今依清朝旧制修缮一新。山林叠秀,庙宇飞霞,塔耸云天,殿藏幽遂。更有一石塘印月、青峄晚钟等八大景观。

婆仙岭

景区地址: 株洲市株洲县白关镇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风景

简介:位于白关乡境内。旧时,因其界连醴陵、湘潭、浏阳、长沙四县,有四邑名山之谓。山有老少二峰,老峰在东,高3049米,少峰在西,高313米,山上树木茂密,风景特佳。唐代,在少峰建金轮寺,依山筑寺,由山门拾级而登,凡三进,雕梁画柱,碧瓦朱檐,为境内一大佛教胜地。寺内大钟,高2米,径l米余,传为老峰飞来。后有宾凤章者,将岭上佳景缀为仙峰八影,曰:屏峰朝晖、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月、古寺飞钟、石港远帆。 1958年4—5月,金轮寺被毁,寺中文物遭破坏,山上古树被伐。是年,在岭下右侧修建大京水库。水库坝高24米,长86米、宽26米,库区长25公里。80年代,库区林木丰茂,杜鹃花开时节,青山、绿水、红花,相映成趣,吸引游客游览,观光者络绎不绝。1990年,株洲市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将其纳入株洲建设总体规划,并经株洲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命名为株洲大京风景区

仙山公园

景区地址: 株洲醴陵市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公园

简介:坐落于渌江边的西山。创建于1995年。这是一处风格独特的山野型公园,山峦起伏,林木葱葱。从神怡楼纵观瓷城,尽收眼底。公园内有著名的左权将军纪念碑、红拂墓、花炮祖师李畋殿、渌江书院、思情亭、神怡楼等近20处风景名胜,是休闲、避暑、登山观光的最佳去处

渌江书院

景区地址: 株洲醴陵市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书院

简介:坐落于西山半山腰,三面环山,面向渌江。渌江书院一般均是名流掌教。其中突出的有陈梦元。余延灿,张九钺,罗汝怀,左宗棠等人。民主革命先烈刘揆一,同盟会驻醴陵通讯员潘坊,与蔡锷起义遥相应的袁家谱,肖昌炽,曾继梧等都曾在渌汀书院就读或执教。我党,我军著名***李立三,张翼鹏,左权,宋时轮,陈明仁等早年都在这里上过学。

罗哲烈士墓

景区地址: 株洲株洲县马家河乡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烈士陵园

简介:罗哲烈士墓位于马家河乡高塘村,距县城17公里, 墓冢朝西偏南,三沙土筑成,底径23米,堆高05米,墓围上方竖汉白玉石碑3块,边框与碑顶饰花岗岩,总高2米。正中墓碑阴刻毛泽东主席手书“罗哲烈士之墓”,两旁为墓志,记载烈士生平事迹。罗哲烈士是早期中共党员,牺牲于1928年。1956年8月l1日,毛泽东主席写信给罗哲遗属,将题碑文和300元赠款一并寄来,为罗哲修墓,在湘潭县人民委员会资助下,烈士墓不久建成。1962年1月,株洲市人民委员会重新修葺,改立祁阳石墓碑,并加墓志。

关王庙和吴王塔

景区地址: 株洲醴陵市鸿仙乡关王村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陵寝陵园

简介:关王庙和吴王塔位于鸿仙乡关王村。大革命时期,关王庙为醴陵北二区农会会址。是农民组织武装起义和对土豪劣绅及团防局进行斗争的重要场所。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将在北二区内被捕的中共党员及农会积极分子数百人齐集关王庙附近的吴王塔前进行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先烈,教育后代,党和政府对庙、塔进行了修缮。

大京风景区

景区地址: 株洲市郊东南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风景

简介:景区分仙峰岭、京水湖、屏风岭三大景区,拥有“金轮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处”、“百鸟天堂”四个一级景点,“仙峰胜境”等十个二级景点,“双井清泉”等二十个三级景点,景色各异,各领风骚。景区成立年来,新建了京湖度假村,大京山庄、醉仙楼、栖凤园、京湖酒楼等一系列集食宿、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接待中心,修建了白仙路、婆仙路和部分环湖游路。大京风景区地处株洲市郊东南,离市区15公里,大京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林、禽同生共荣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与盛极明清的古庙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集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京水湖面近2400亩。 

洣泉书院

景区地址: 株洲炎陵县霞阳镇

等级级别: 未定级别

景区类型: 书院

简介:洣泉书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28年3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团攻克炎陵县城,第一团团部设在洣泉书院。1928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部队从井冈山来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毛泽东就在后厅左厢房住宿、办公,亲自部署、指挥了接龙桥阻击战,掩护了朱德部队向井冈山转移。洣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烈山书院,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增修斋舍,因县境内有耕熟岭,山下出泉,清纯不染,涓涓不息,是为洣水之源,学者诚如泉水,则百川归海,无所不包,故改名为洣泉书院

清朝哪一个人被认为是中国最典型的官商?胡雪岩(1823-1885),他的真名是胡广勇,他年轻的名字是顺官,他的名字是雪岩。他出生于安徽惠州鸡西。他13岁时搬到杭州。他是中国著名的红顶商人、政治家和徽商代表。善用潜能。俗话说,时局造就英雄,能发挥潜能的人能做大事。能够做人做事的人必须以人为本。成就非凡事业的人是人的主人。做好生意,紧跟客户的心,开拓市场,这是做生意的法宝。知道策略,并且有策略让你用一点做十件事。敢于成功的人总是有非凡的头脑、精神、方式和方法。

胡雪岩以其丰富的精神和朴素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童年的贫穷和艰苦生活造就了他勤俭的品质,诚实守信不仅是商人最宝贵的品质,也是商人最基本的要求。胡雪岩恪守信用,凡事恪守诚信承诺。胡雪岩不求回报。他尽力帮助别人,从不要求回报。这种高贵品质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胡雪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朝朱文篡夺唐朝后一位名叫胡昌义的学者。原来是唐皇室的李姓。由于惠州婺源胡三公的好意,他改姓胡。这就是“拓古三公唐昭宗,感谢他的养父李改虎”的由来。后人称胡姓为“李改虎”或“明景虎”。一代尚生胡雪岩由此而生,即安徽省鸡西湖的胡氏家族。

胡雪岩的祖籍在安徽省鸡西湖,这是一个100多年来不可怀疑的客观事实。然而,胡雪岩和他的祖先的名字并没有在他的家乡——红顶商人胡家谱上找到。他是清朝唯一一个穿着**背心的官员和商人。作为一个商人,他的官职比任何人都高;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是极其罕见的。他帮助王友龄提高粮食、工资和武器,以镇压太平天国。后期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在鼎盛时期,东南五省的税收由胡雪岩的银行转移。

历史张王两家关系

王世襄老人于年前逝世,舆论有“斯人一去,大雅云亡”之叹。老人生前对故乡风物念兹在兹,著述言谈之中一再表示想回福州转转看看,可惜天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