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之我爷爷的父辈们(4)
寻根问祖之我爷爷的父辈们
我爷爷的父辈,有兄弟三人。是家谱里的“公”字辈。
上文说了,兄弟三人的老大仅仅知道他是在进入陕西以后,留在了秦岭脚下商洛的黑龙口,从此失去联系。是否婚配?若婚配了有无子女?这些都不清楚。
老二是在涝店镇桥东成家立业,解放前后属于户县。育有一子,儿子未成年便夭折,以后再也没有过男丁。这个夭折的男丁,在“之”字辈的家谱里排行的老大,仅有女儿成人。他家里人丁不旺。
老三名叫杨公让,是在一桥之隔的涝店镇的桥西。解放前后这里是属于周子县的,后来归属户县。今年八十五岁的父亲说,他上中学、直到考入西北政法学院之前的上学时间,涝河以西都还是属于周子的。
在这辈,家族业初兴,慢慢的家境富裕起来,也许是老大没有音讯,老二无男丁,所以老三杨公让家还人丁兴旺。以后剩下的就是老三公让的族谱了。
老三杨公让育有四子,一个女儿。
老二是杨之栋,老三是杨之刚,老四是杨之桢,老五是杨之芳。
杨之栋,是我的爷爷,排行老二,实际上的老大,“之”字辈排行老大的没有成人便夭折了。
他主要是负责教家族里后代的老师,也教村里的孩子,类似于私塾先生。
他的先房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婚后夭折,有一遗腹子,他排行老大,即我的大伯。
填房,我的奶奶,育有二子,即排行老七的父亲和他排行“老八”的弟弟。
杨之刚,“之”字辈排行老三,铁骨硬汉,做农活庄家的把式,兼职手艺。
杨之桢,“之”字辈排行老四,满清末年的留日学生,婚后不久,就职民国政府。死于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北京,军阀混战时期,死未见尸。留有一遗腹子。
杨之芳,“之”字辈排行老五,继承了家族传承的秘制膏药,老年以郎中为业。
#守护银龄世界#
祖上是在天平天国攻陷南京时,由南京南小丹阳(但是不知道是安徽当涂县的小丹阳还是南京江宁区的小丹阳)逃难至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落户,逃难期间,族谱丢失,致使仅留下“凤万家学元新永”七字家谱,爷爷永字辈之后无法续谱,祖上口口传承祖宅在南京南小丹阳,常去东阳集赶集吃茶,住在小赵庄,但是有些地名在口口传承中出现了口误,上述地名只是个大概。而祖上凤字辈名曰刘凤山,万字辈名曰刘万青,家字辈名曰刘家泰,但是目前不知宗祠何在?也不知是否还有同宗同根之宗亲存在,望同宗者或者知情者告知,以归认祖归宗之心,不胜感激!
寻根问祖之我爷爷的父辈们(4)
本文2023-10-11 23:11: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