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兵部尚书谭纶家谱
谭纶(1520-1577) 字子理,号二华。宜黄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次年登进士第。二十七年,授南京礼部主事。不久,补兵部郎中。时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谭纶请命募壮士五百,击退倭贼,以能用兵闻于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谭纶受命台州知府。他募乡兵千人,“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严格训练,成为劲旅。三十六年五月,倭寇侵扰台州一带,谭纶率兵大挫倭犯。三十七年四月,倭寇再次聚集数万人窜扰台、温、福、泉、漳等州,谭纶亲率精兵与寇大战。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转右参政使,兼治兵事。此时,他与浙江佥都司、参将戚继光、浙江总兵官俞大猷等联合,转战于浙江沿海,屡战皆捷,至嘉靖四十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谭纶改任福建参政。
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又在广东、福建沿海大肆劫掠。三月倭陷兴化,朝廷命谭纶为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福建军务。谭纶日夜兼程,急赴平海卫。命浙江副总兵官戚继光火速从广东、江西一带回闽;令福建总兵官俞大猷,整饬营内,疏通河道,扼守海口,断敌退路;着广东总兵官刘显速率军驰赴兴化,对倭寇实行重围。四月上旬,各路进剿军先后入闽。谭纶召俞、戚、刘商讨破敌之策,自任总指挥,戚继光率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刘显率左路军侧翼迂回,俞大猷率水师为右路,断敌退路。各路军分头进击,一举歼敌2200余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余人,随即收复兴化城。以军功升右副都御史。次年二月,2万余倭寇又围攻仙游等地,谭纶亲率戚继光部驰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又追歼逃倭数千名,残余倭寇抢夺渔舟入海逃遁。谭纶迁陕西督抚。四十四年十二月,改调四川。不久,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隆庆元年(1567),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共同负责练兵。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修筑边墙2000余里,构筑御敌台3000座,造战车700乘,佛郎机(大炮)5000架,使京师东、北沿边防御得到大大加强,敌不敢犯。隆庆六年七月,升任兵部尚书,兼理京中军务。万历元年(1573)加太子少保衔。五年四月,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襄敏”。著有《谭襄敏公奏议》、《睹物寓武》等。
谭纶主持兵事近30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与戚继光齐名,号称“谭戚”。他善于用人。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李梁、李超、陈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战将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称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者。
此外,他任浙江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汤显祖对宜黄腔极为欣赏,其著名的《临川四梦》,均由宜黄艺人首次演出以至流传。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一些曲调还融入京剧,
明朝16帝的年号排序是什么?
明朝16帝年号:
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洪熙,1424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5、宣德,1425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6、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7、景泰,1450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8、天顺,1457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9、成化,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 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10、弘治,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 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1506—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为政期间荒*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 ,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12、嘉靖,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13、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14、万历,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15、泰昌,1620—1621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乐,身体羸弱。
16、天启,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崇祯,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扩展资料:
明朝的建立: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虽然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人们也仍以其年号而称之。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参考资料:
-明朝
-朱由检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祁钰
-朱见深
-朱祐樘
-朱厚照
-朱厚熜
-朱载垕
-朱翊钧
-朱常洛
-朱由校
明朝16位皇帝简介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 “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光宗长子。政治腐败,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后金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明朝皇帝顺序表明朝君主主要列出了开国皇帝、明朝(含南明)统治君主、追尊未实际统治的皇帝,以及南明各监国宗室。历史跨度为1368年-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朱元璋1328年-1398年06月24日,庙号:明太祖,谥号:明高帝,登基时间:公元1368年1月23日 (洪武)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庙号:明惠宗,谥号:明惠帝,登基时间:公元1398年6月30日 (建文)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庙号:明成祖,谥号:明文帝,登基时间:公元1402年 (永乐)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庙号:明仁宗,谥号:明昭帝,登基时间:公元1424年 (洪熙)
朱瞻基1398年2月9日-1435年1月3日,庙号:明宣宗,谥号:明章帝,登基时间:公元1425年 (宣德)
朱祁镇,1427年-1464年2月23日庙号:明英宗,谥号:明睿帝,登基时间:公元1435年 (正统)
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庙号:明代宗,谥号:明景帝,登基时间:公元1449年 (景泰)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庙号:明宪宗,谥号:明纯帝,登基时间:公元1464年 (成化)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庙号:明孝宗,谥号:明敬帝,登基时间:公元1487年 (弘治)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庙号:明武宗,谥号:明毅帝,登基时间:公元1505年 (正德)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庙号:明世宗,谥号:明肃帝,登基时间:公元1521年5月 (嘉靖)
朱载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庙号:明穆宗,谥号:明庄帝,登基时间:公元1566年 (隆庆)
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庙号:明神宗,谥号:明显帝,登基时间:公元1572年 (万历)
朱常洛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庙号:明光宗,谥号:明贞帝,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泰昌)
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19日,庙号:明熹宗,谥号:明悊帝,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天启)
朱由检1610年-1644年,庙号:明思宗,谥号:明烈帝,登基时间:公元1627年 (崇祯)
扩展资料: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趣历史将明朝的皇帝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
参考资料: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 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中国明朝,清朝皇帝顺序表明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南明: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朱由榔(注:永历帝庙谥存疑)
清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 皇帝”袁世凯。
参考资料:
明朝皇帝一览表:
扩展资料:
明朝皇帝的历史大事件:
1、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1368年,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
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2、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3、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4、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土木之变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明朝当时正处“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实力远在瓦剌之上。
5、崇祯治乱:
明朝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本身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
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最后成立大西政权)。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缢,明朝亡。
参考资料:
洪武之治-
靖难之役-
永乐盛世-
土木之变-
崇祯治乱-
明朝皇帝时间表一、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
1、
2、
3、
4、
5、
二、皇帝资料:
1、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
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2、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3、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
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4、朱高炽
明仁宗(1378年-1425年),明成祖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达外孙。明太祖也挺欣赏其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明成祖即位后立为皇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次年改元为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随父征战多年,知道创业很难,重用户部尚书夏元吉,采取了一系列减少国家开支的措施,对国力的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在位期间,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对开封、山东等地赈灾免粮。用人,行政均得后人称善。
他一即位,即决定将首都迁回南京,以免漕运的巨大花费。体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脏病驾崩于钦安殿,庙号明仁宗。
5、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为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汉族,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于宣德十年。
明朝时期,早期几位皇帝励精图治,明朝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恢复和发展,到了明宣宗统治的时期已是国泰民安,他统治的时期是明朝政权最稳定的时期。
明宣宗在文化上的造诣也很深,诗文很有文采。他也经过了良好的武备训练,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朱瞻基
——朱高炽
——朱棣
——朱允炆
那是因为明朝的皇室子孙名字和元素周期表上的字有非常多的相似,这个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子孙的命名规格说起,也和清朝负责翻译元素周期的徐寿先生有点关系。
朱元璋留下起名规则朱元璋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过儿子倒是挺多的,有26个之多,他当了皇帝之后,又不想让人家说他没文化,就给儿子们留一下祖训,取名字第一字为姓,第二个字就以他留下的20个字辈分表,然后第三个字就必须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偏旁取名。看他的儿子们:朱标、朱棣、朱杞、朱桂……全是木字旁,可是禁不住明朝皇室的生产力实在太强,到了万历年间,朱家人口实在太多了,于是各家王爷各显神通,造起字来是别出一格,有了:朱慎镭、朱公锡、朱在钠、朱帅钾、朱效钛、朱帅锌、朱恩铜……又钾又钠的,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元素周期表的意思了?
清徐寿翻译元素周期表
其实元素周期表远比明朝朱家的家谱晚呢,是在清朝的时候,才流进中国,当时负责翻译的是徐寿先生,他引进了门捷列夫的这项发表,却一时遇到了难处,他需要有什么样的汉字来表达这些元素呢?机缘巧合的是,在他一时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得到了一本朱家的家谱,巧了,这里面这么多带金偏旁的生僻字,更巧的是在发音上居然可以和元素周期表上对得上,大腿一拍,就是它了。于是徐寿就借用了明朝的王爷名字中的字,套用到了元素周期表上,不足的再新创造几个,就这样把国人周知的元素周期表给翻译了出来。
元素周期和明朝王室的关系就这么给定下,朱元璋无意之间留下的祖训,让子孙创造出了大量带元素偏旁的字体,而元素周期表之中,却又如此巧合的可以使用,朱元璋不知生前可预知了?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家: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家: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家: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家: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家: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靖江王家: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明朝兵部尚书谭纶家谱
本文2023-10-11 22:50: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