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姓的迁徙分布
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零四位,多以南海、京兆、武威、辽东为郡望。
今在广东省的广州市、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市、高要市、江门市、肇庆市怀集镇、封开县、东莞市、韶关市、平南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通化市、洮南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开原市、营口市大石桥、海城市、铁岭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省章丘市、商河县、日照市莒县、寿光市、淄博市、潍坊市昌乐县、聊城市茌平县、菏泽市、临清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河南省的安阳市汤阴县伦黄村、滑县瓦岗寨、漯河市、新乡市长垣县、获嘉县、信阳市,黑龙省的齐齐哈尔市,北京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沧州市吴桥县、唐山市滦县、秦皇岛市卢龙县、邯郸市临漳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浩特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隆安县、贵港市桂平市紫荆镇、崇左市,上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山西省的晋城市高平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湖南省的株洲市,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地,均有伦氏族人分布。
有姓伦的啊。山东莘县的组织部长叫伦伟,香港以前有个歌手叫伦永亮。
伦姓现在主要分布于广东。据了解在广东的南海、高要、江门有伦氏的聚居。 据记载,炎黄时期,黄帝身边有位伶官叫伶伦,其后人便是伦姓之人。伦姓始祖在山东省的老伦庄 。
相传黄帝有一个乐官叫做伶伦,是我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让他制定音律,他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道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他采伐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据说,公凤凰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凤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伶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音叫做“律”,偶数各音叫做“吕”。和起来就叫做律吕。十二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接着伶伦又制作了十二口编钟,使他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这些完成以后,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在奎方位的时候,由伶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黄帝赐他以名为姓,称为伦氏。所以世世代代的掌管宫廷音乐的人称为“伶人”。后来又成为演员的别称。伶伦的后代子孙称为伦氏。广西也有分布,据说在我国的北方也有。
诶……我也姓伦诶……听老一辈的人讲,在清朝有一个伦亲王,还有许多本家的大官。名人嘛,我复制了下来:
伦次陆,字鸿渐,号羽仪,先汴人。生于宋淳熙乙丑岁六月十五日,宋宝庆乙酉科举人,丙戍科进士,官至儒林郎,特授广东广州府教谕,终于宋淳佑丁酉岁七月初八日,享寿九十三岁,葬于封川县岗口石燕山。原配何氏,诰封宜人。生于宋淳熙丁卯岁七月十六日,终于宋淳佑丙戌岁二月十五日,享寿八十岁,合葬在封川县岗口石燕山。祖祠建在南海黎涌乡,其生四子,长子:伦乐静,迁居顺德石啃乡落藉,丁财一向平稳,离祖祠仅十里远,咸丰岁辛酉科东莞伦常得中第六十三名举人是其开支,三子:德辅,一向落藉南海黎涌乡,离始祖祠甚近。明朝伦文叙父子四元是其所出。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迁冈;南海黎涌人(今广东佛山),著名明朝大臣。
明孝宗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和伦文叙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伦文叙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二十三岁的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伦文叙三十三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在参加殿试时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后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之职。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伦文叙出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俞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受命纂修玉牒(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病逝于京师,终年四十七岁。
伦文叙性格温纯,与物无竞,常以书史自娱,平日手不释卷。他为文宗尚韩愈和杨雄,有理致,辞藻溢发,学行才器,为世人所重仰。著有《迂冈集》十卷。
十分难得的是,伦文述的三个儿子均先后考中进士,留下“一门四进士”的佳话:长子伦以谅高中探花,次子伦以训高中榜眼,而三子伦以铣则殿试及格,考获进士名衔。
伦 明:(公元1872~1942年),字哲如,又字喆儒;广东东莞人。著名近现代藏书家、版本学家。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乡试举人,毕业于中国第一大学京师大学堂。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编纂委员,广东省立图书馆副馆长等职。
伦明治学除诗文外,尤致力于目录版本学,曾应邀往日本鉴定古书,为中国现代版本学家。伦明认为,清乾隆年间的四库馆纂修诸臣不识版本,又经常胡乱删改,造成多处错误,故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纂写了《读四库全书刍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撰写了《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一文。
伦明藏书至富,约有四百数十箱,分贮于北京、广州两地。所藏大部分为清朝著述,其中以单行本、初印本、罕传本、名家批校本为多。
“七七事变”后,伦明南返隐居故乡,致力于校勘群书。题自校图书诗有“千元百宋为吾有,眼倦灯昏搁笔初”之句。校勘之余,仍吟咏不辍。所撰《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陆续在《正风》杂志发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始辑入《矩园馀墨纪书画绝句》内排印刊行。
伦明病逝后,将广州藏书全部让于广东省图书馆。北京所藏部分,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伦明与北京书肆通学斋主人孙殿起(字耀卿)以书为友,成莫逆交。其所藏精品多经孙氏采购。因之,伦氏出资开设通学斋书店于和平门外之新华街。孙殿起任经理,伦氏指导其经营方向,如何为学术研究服务,二人相互砥砺切磋,志同道合。孙殿起在经营中特别留意《四库》未收之书和《四库》以后的著作,作了大量记录,辑成《贩书偶记》二十卷,以及《丛书书目》、《清代禁书知见录》、《琉璃厂小志》等书,颇为学术界所称赞。 伦明每遇珍本秘笈,如不能购得者,则设法假借抄写,为他抄书的经常有二、三人,修补书者一人。所抄之书皆亲手校订,凡每得一书如获至宝。稍有损伤则重加装修,数十年如一日。
伦明生平著有《孔子作孝经证》、《渔洋山人著书考》、《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版本学》等书。 伦明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病逝于广州,终年七十一岁。
伦品卓 清朝(1677年)前后,任南康知府(今江西星子县),与姚启圣重修白鹿洞书院(有历史记载)。 明弘治皇帝御赐:伦文叙父子一家为:“中原第一家”,及“文章四海无双士、翰院中原第一家!”
伦氏宗祠联:“一门四进士名垂青史、千古多豪杰光照后人”,横批:“无与伦比”,以此来缅怀、纪念我们的先人。
似乎祖先们都有大成就。
顺便问一下可以吗?楼主是不是本家啊……
河北唐山滦州伦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抄本,残卷。现被收藏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伦庚龙处。
广东佛山南海伦氏重修族谱,(现代)阖族编修,2003年计算机激光制版胶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零四位,多以南海、京兆、武威、辽东为郡望。
今在广东省的广州市、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市、高要市、江门市、肇庆市怀集镇、封开县、东莞市、韶关市、平南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通化市、洮南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开原市、营口市大石桥、海城市、铁岭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省章丘市、商河县、日照市莒县、寿光市、淄博市、潍坊市昌乐县、聊城市茌平县、菏泽市、临清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河南省的安阳市汤阴县伦黄村、滑县瓦岗寨、漯河市、新乡市长垣县、获嘉县、信阳市,黑龙省的齐齐哈尔市,北京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沧州市吴桥县、唐山市滦县、秦皇岛市卢龙县、邯郸市临漳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浩特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隆安县、贵港市桂平市紫荆镇、崇左市,上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山西省的晋城市高平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湖南省的株洲市,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地,均有伦氏族人分布。
河北卢龙、内蒙古乌兰浩特伦氏字辈:“井树武志……”
河北滦县、广东南海伦氏字辈:“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注:有循环使用者。
河北吴桥伦氏字辈:“代文金秀士”。
辽宁沈阳伦氏字辈:“泉枫庭贵(桂)……”
辽宁开原、山东寿光伦氏字辈:“连祥海朋……”
河南汤阴伦氏字辈:“苣□砚振踪玉”
山东莒县伦氏字辈:“立志知英广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伶官伶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炎黄时期,黄帝身边有位伶官叫泠伦。 相传,伶伦是中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命令伶伦来制定音律,他便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道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他采伐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然后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 据说,雄凤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凤凰的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伶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各音叫作“律”,偶数各音叫作“吕”,合起来就叫做“律吕”。十二律乐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然后,伶伦又制作了十二口编钟,使它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黄帝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在奎方位的时候,由伶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乐舞获得极大的成功,开创了人间的音乐历史。黄帝非常高兴,赐伶伦以名为姓,称为伦氏。伶伦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伦氏。 以后,世代掌管宫廷音乐的官员,皆被称为“伶人”。伶,成为歌舞艺术演员的别称。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古姓,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乌古伦氏,又作乌色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乌古伦氏部落,在明朝时期改称乌库理氏,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为“细鳞鲮鱼”。 乌古伦氏部落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字单姓有商氏、刘氏、乌氏、伦氏、李氏、讷氏、桑氏等。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①满族格伦觉罗氏,满语为Gerungioro Hala,出自觉罗氏世家。据史籍《清朝通志》的记载载:“宗室、觉罗之外,有民觉罗氏。其族属之众者,冠以地名,如伊尔根、舒舒、西林、通颜之类;散处者,上加民字以不同于国姓也。”在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也说:“觉罗为满洲著姓。内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嘉穆瑚觉罗、格伦觉罗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处于穆溪(今地待考)、叶赫(今吉林四平)、雅尔湖(今地待考)、乌喇(今吉林永吉)、瓦尔喀(今吉林珲春河流域)、松阿里乌拉(松花江)、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阿库里河流域)、佛阿喇(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哈达(今辽宁开原、西丰)、汪秦(今地待考)等地方。另外,锡伯族也有觉罗氏,备考。”格伦觉罗氏的后裔子孙,在清朝末期有冠汉字单姓赵氏、伦氏、呼氏、金氏者。 ②满族呼伦觉罗氏,满语为Hulungiolo Hala,出自觉罗氏世家。同上,呼伦觉罗氏的后裔子孙,在清朝末期有冠汉字单姓赵氏、伦氏、呼氏、金氏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呼伦贝尔氏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达斡尔族呼伦贝尔氏,以地名为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后满族亦引以为氏,满语为Hulunber Hala。呼伦贝尔氏后冠汉姓有呼氏、伦氏、贝氏、崔氏等。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努特伦氏族,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努特伦氏,世居蒙古喀喇沁草原。后满族亦引以为氏,满语为Nutelun Hala。努特伦氏后冠汉姓有伦氏、曹氏等。 二迁徙分布: 今在广东省的南海市、高要市、江门市,香港特区,黑龙江省的吉林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山东省的莒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河南省的汤阴县伦黄村等地区,均有伦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南海县:南海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就孕育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樵山文化”。千百年来,南海人民在这里辛勤劳作、开基拓业,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曾盛极一时。进入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涌现了康有为、陈启沅、詹天佑、邹伯奇、黄飞鸿等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南海县,县署设广州。唐属广州都督府。北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属广南东路,五年属广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属广东道广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广州府。清属广东省广州府。1911年辛亥革命后属粤海道。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县署迁佛山镇。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废道后直属省。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中区绥靖公署,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属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期间,县治曾迁九江西岸。1950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1951年1月经政务院批准,佛山撤镇设市,南海县与之分治,县人民政府仍驻佛山市城区。1950年1月~1952年11月属珠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1956年2月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58年11月~1959年1月属广州专员公署;1959年1月~1967年3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67年3月~1968年3月属佛山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1968年3月~1979年3月为佛山专区(1970年10月起改为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3月~1983年6月属佛山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6月,广东省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佛山地、市合并,南海县隶属于佛山市。1988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桂城镇。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海县,设立南海市,省直辖,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海大道。 四家乘谱牒: 广东佛山、南海伦氏族谱重修本,著者待考,2003年计算机激光制版胶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五历史名人: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迁冈;南海黎涌人(今广东佛山)。著名明朝大臣。 伦文述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二十三岁的伦文述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伦文述三十三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在参加殿试时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后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之职。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伦文述出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俞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述受命纂修玉牒(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述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病逝于京师,终年四十七岁。 伦文叙性格温纯,与物无竞,常以书史自娱,平日手不释卷。他为文宗尚韩愈和杨雄,有理致,辞藻溢发,学行才器,为世人所重仰。著有《迂冈集》十卷。 十分难得的是,伦文述的三个儿子均先后考中进士,留下“一门四进士”的佳话:长子伦以谅高中探花,次子伦以训高中榜眼,而三子伦以铣则殿试及格,考获进士名衔。 伦明:(公元1872~1942年),字哲如,又字喆儒;广东东莞人。著名近现代藏书家、版本学家。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乡试举人,毕业于中国第一大学京师大学堂。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编纂委员,广东省立图书馆副馆长等职。 伦明治学除诗文外,尤致力于目录版本学,曾应邀往日本鉴定古书,为我国现代版本学家。伦明认为,清乾隆年间的四库馆纂修诸臣不识版本,又经常胡乱删改,造成多处错误,故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纂写了《读四库全书刍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撰写了《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一文。 伦明藏书至富,约有四百数十箱,分贮于北京、广州两地。所藏大部分为清朝著述,其中以单行本、初印本、罕传本、名家批校本为多。 “七七事变”后,伦明南返隐居故乡,致力于校勘群书。题自校图书诗有“千元百宋为吾有,眼倦灯昏搁笔初”之句。校勘之余,仍吟咏不辍。所撰《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陆续在《正风》杂志发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始辑入《矩园馀墨纪书画绝句》内排印刊行。 伦明病逝后,将广州藏书全部让于广东省图书馆。北京所藏部分,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伦明与北京书肆通学斋主人孙殿起(字耀卿)以书为友,成莫逆交。其所藏精品多经孙氏采购。因之,伦氏出资开设通学斋书店于和平门外之新华街。孙殿起任经理,伦氏指导其经营方向,如何为学术研究服务,二人相互砥砺切磋,志同道合。孙殿起在经营中特别留意《四库》未收之书和《四库》以后的著作,作了大量记录,辑成《贩书偶记》二十卷,以及《丛书书目》、《清代禁书知见录》、《琉璃厂小志》等书,颇为学术界所称赞。 伦明每遇珍本秘笈,如不能购得者,则设法假借抄写,为他抄书的经常有二、三人,修补书者一人。所抄之书皆亲手校订,凡每得一书如获至宝。稍有损伤则重加装修,数十年如一日。 伦明生平著有《孔子作孝经证》、《渔洋山人著书考》、《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版本学》等书。 伦明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病逝于广州,终年七十一岁。 伦立吉:(公元1943~今),山东莒县人。著名中共基层党务工作者。 现任莒县阎庄镇伦家当门村党支部书记。他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伦树基:(公元1933~今),广东东范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曾任广东省东范组织品进出口公司经理,1982年担任公司经理,最近退休。10多年来,他认真执行开放改革政策,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为中国的纺织工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 伦永亮:(公元1957~今),祖籍广东肇庆。著名香港作曲人及歌手。 伦永亮毕业于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文学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古典音乐系硕士。 回香港后,伦永亮曾自费推出一张唱片,后以潘光沛写曲词的一曲《歌词》,获亚太流行曲创作大赛香港区冠军,从此一直活跃于香港乐坛,幕前以创作歌手姿态出现,幕后则兼任监制和创作,作曲无数。 在伦永亮自己主唱的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作品有《爱在无限天方》、《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及和梅艳芳合唱的《心仍是冷》等。
伦姓的迁徙分布
本文2023-10-11 22:35: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