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腐败导致了清朝从盛世滑向衰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为什么说是腐败导致了清朝从盛世滑向衰落?,第1张

开基创业并达到盛世好比爬上坡,清朝为此历经几代人100多年的励精图治和连续奋斗,才迎来康乾盛世的伟业。但在进入盛世之后,清政权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奢靡贪腐之风兴起且越来越甚,导致很快由盛转衰,并在内外打击下越滑越远,直至最后灭亡。清朝走过的盛而骄、富而奢———骄必怠、奢必贪———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轨迹无可置疑地表明,如果在兴盛和富裕后不思进取,贪图奢靡享乐,虚骄懈怠,必然导致腐化衰败,走向灭亡。今人当从清朝盛衰演变的历史中认真吸取教训。

  清朝以少数民族崛起于关外而后入主中原,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社会经济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康乾盛世。但是就在国家鼎盛之际,统治阶级放弃了文治武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反而因富而奢、因盛而骄。而奢侈必然导致贪婪,骄傲必然走向懈怠,最终因贪婪而腐化,因懈怠而落后,使盛世如过眼烟云,很快滑向衰落。愈演愈烈的贪污腐败之风刮得英勇无敌、剽悍善战的八旗子弟成为挥金如土、战则必败的败家子;也使原来简洁高效的官场变得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文治武功俱废。结果是清王朝因腐化而衰败懈怠、落后挨打,最后在不间断的外国侵略和内部变乱中彻底覆亡。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反映了腐败消解国家统一意志和前进动力、导致社会灾难和王朝倾覆的不变真理。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的鼎盛

  清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傲视汉唐的康乾盛世。清朝的兴起和康乾盛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从顺治到乾隆前期的统治者推行了较为得当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其中清初政治的简洁廉明是清朝兴起和迈向盛世的关键因素。

  清朝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的崛起强盛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创业史。从努尔哈赤起兵(1583年)到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从建政到入关问鼎、底定中原(1645年),也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清朝以区区十几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兴起并君临中原,得益于其精兵简政、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和威猛善战的八旗兵,即所谓“马上得天下”。清朝入主中原后能使统治很快臻于治境,出现国家空前统一、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持续增长的康乾盛世,则主要依靠清廉高效的政治体制、适宜的民族统一政策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因为是“小兵临大国”,清初统治者保持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勤奋与谨慎,也充满了新兴力量的勃勃生机。在政治上,清初统治者非常注意笼络人心,争取大多数汉人的合作。与朽败、贪腐、黑暗的晚明社会政治相比,入关的清朝代表着希望和新气象,清军不仅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而且还受到群众特别是士绅阶级的欢迎。尽管有剃发、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但是清朝迅速废除明朝“三饷加派”等苛捐杂税,实行“满汉一体”和“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政治经济政策,这些都极大地赢得了人心,使自己的统治稳定下来。

  清初的国家机构还带有关外满族人简明廉洁的传统,军政机构精干、高效。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及后来的军机处,就比明朝的内阁六部精简有效得多。清初宫廷人员只有明朝的1/101/20,花费只及明朝的1/8,廷苑规模只有明朝的3/10(《清朝文献通考》卷39,康熙29年、康熙49年)。一个不那么追求奢华、排场的最高统治层,其工作效率和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统治机构的精干使政府开支可以大大减少,清朝廷可以实行轻捐薄赋、休养生息政策,人民的负担也得以减轻。清初统治者目睹了明末战乱连连、生灵涂炭的惨象,亲身经历了创业建国的千辛万苦,深知创业打天下的艰难,因此他们能够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励精图治。

  面对因为长期战乱严重破坏而使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生凋敝的残破的社会经济,清王朝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军民大力屯垦、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等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不断努力,清朝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有持续迅速的增加。1645年全国在册耕地只有4.03亿亩,1688年恢复到6.08亿亩,1754年增加到7.08亿亩。加上不在册耕地,到乾隆年间全国耕地实际上在10亿亩左右。清代人口从1651年的6000万增加到1691年的1亿左右,1761年达到2亿,1801年达到3亿(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载《清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另据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199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1820年时,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28.7%(与现在美国占世界的比重相当),人口占世界总数的35.5%((美)A·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实际上这时清朝已经走向衰落,如果以179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的比重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工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清朝社会财富和清朝廷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国库存储丰富。1777年(乾隆42年)国库存银多达8182万两,成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的有力见证。

  清朝入关从顺治到乾隆中期,经过4代人100多年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耕地和人口成倍增长,中国历史进入自唐宋以来又一个高峰———康乾盛世。在清初100多年的持续上升和繁荣时期,清朝战胜了内外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清朝的国力和声威也达到鼎盛。一个空前广阔、统一、繁荣、强盛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之一:腐败

  大清帝国在空前的繁荣盛世下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奢侈、骄怠、贪污、腐败等罪恶的毒瘤藉盛世疯长,正日益腐蚀破坏着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当朝廷上下对乾隆的文治武功洋洋自得、沉湎于盛世而自我感觉良好时,清王朝却从盛世的顶峰迅速滑落,很快从康乾盛世跌到嘉道中落。衰落紧随鼎盛,一切都发生在乾隆年间,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惊人地相似。

  乾隆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繁荣,是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几代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结果,乾隆基本上是坐享其成。而恰在此时,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好大喜功,统治者放松了吏治,丢弃了先前廉政简政的传统,奢靡贪污之风日益盛行。由于乾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终朝兵事不断。所谓十全武功,旷日持久,劳民伤财。乾隆朝岁入虽比前代有所增加,但开支增加得更快,国库积储增加的速度已大大放慢。到嘉庆改元时,接过的已是一个庞大的空架子,以至于嘉庆不得不拿和叮钩涔谩M保谇〕耆朐黾拥谋澈螅欠钦常的收入来源(包括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公摊养廉甚至卖官鬻爵等乱收费项目)不断增加并成为定例。这些不正常的收入虽能缓解一时之急,但对政府和国家社会而言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财政依赖大量非正常收入,已可见到清朝腐败并必然最后走向衰亡的端倪。

  导致清王朝急剧衰落的更基本、更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整个官僚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在封闭自大的环境下的奢靡骄怠和贪污腐化。朝野上下在富裕和鼎盛之后,昧于时世,看不到世界大局的变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贪图眼前的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贪奢*靡和腐败之风遍及官场内外,使貌似强盛的清王朝潜伏着社会变乱和衰落覆亡的巨大危机。

  康熙晚年,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到乾隆时,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乾隆六巡江南,游山玩水,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兴土木,豪华与排场空前,糜费特

  甚。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大小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极尽奢华之能事。他们为了讲排场、比阔气,竭力摊捐派差、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由此上行下效,贪贿公行,吏治日废,奢侈*靡、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愈演愈烈;而奉公守法、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正气反而日益孤立。自皇帝而下,无论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尤其是满族亲贵,沾染的奢侈*靡的习气最严重。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豪富无敌,人称“阿财神”。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两手空空,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浩浩荡荡。

  与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相伴随的是权力机构中普遍的贪赃枉法和腐败黑暗。在清王朝表面繁荣实际在走下坡路的过程中,腐败就如癌细胞一样在国家和社会肌体里扩散,损害着国家机体的健康。雍正时期曾经锐意改革积弊,实行“耗羡归公”、大幅提高官员薪酬(“养廉”),借此整顿吏治,并以铁腕手段打击贪污、追赃索赔,使贪腐之风一时有所收敛。到乾隆时,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老化,行政运转日益低效。并且由于皇帝带头奢靡腐化,官僚机构所潜伏的腐败细胞失去抑制,获得疯长的环境条件,朝野上下,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乾隆中后期,陆续发生贪污腐败的大案要案。1757年,发生云贵总督恒文和云南巡抚郭一裕的“金炉案”。两人在操办进贡金炉过程中,低买高卖,掺杂使假,中饱私囊。同年又发生山东巡抚蒋洲在山西巡抚任上贪污库款案。案发后,恒文被赐令自尽,蒋洲被诛,郭一裕充军。随后又有连续3任两淮盐政高恒、普福、卢见曾的“盐引案”,贪污达1000万两(相当于清朝廷年财政收入的1/4),案发后3人均被诛。但是此后贪污大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1781年,时任浙江巡抚的王⑼霸诟仕嗳文谔拔坳庠至赴阜A倮0多人,王⑼2人被诛,涉案的陕甘总督靳尔谨自尽。并且此案还案中套案,查办此案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抄家过程中以金换银,将王的赃物据为己有,事发后陈辉祖被赐令自尽。1782年又发生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贪污国库案,国泰于案发后自尽。1786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因索贿被诛。1792年,浙江巡抚福崧因索贿、侵吞公款案发自尽。虽然诛戮了一批巨贪大蠹,并且不少是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但官场贪污腐败之风仍然愈演愈炽,因为乾隆和和〖词翘拔鄹艿淖芨樱浅吞埃导噬辖杌霸追恃肌保嘶罄桃话眩浣峁抟煊谧萏啊U庑┐蟀敢覆还是贪污腐败案的冰山一角。上述案发被诛督抚,均属事情败露不可掩盖,其余得到风声弥缝无迹当数不胜数。和坤在乾隆庇护下当政20多年,搜刮的私财价值达1亿两,相当于当时政府2年的财政收入。就连其两个仆人被抄没的财产也达700多万两。故当时有民谚称:“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当时官场明明十分腐败,可乾隆还一味装聋作哑,粉饰太平,不听劝谏。1790年礼部侍郎尹壮图上疏乾隆,劝谏道:“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赵尔巽:《清史稿》卷109)。乾隆看后大怒,先以“挟诈欺公,妄生异议”罪判“斩立决”,后为避免成全尹壮图忠谏美名,免去死罪,降职处分。

  在这种只听好话不听规谏、讳医忌药、官官相护、上下包庇、只知敛财纳贿、不管百姓死活的风气下,大小官吏因循苟且,谗上欺下,朝纲不振,效率低下,百务废弛。曹振镛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大红人,位极人臣,其为官之道就是“多磕头,少说话”。清朝中后期就是由这些人来治理国家,其后果可想而知。

  腐败还是引起清王朝军事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直接原因。军队是国家机器的支柱,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安定的保证。到乾隆中后期,随着政治腐败而来的是军事懈怠和武备废弛。清初的八旗兵是强悍善战的军队,入关时所向披靡,战功赫赫,为底定中原和统一全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仅仅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八旗和满族因种种优渥与特权而退化、腐朽,失去了先辈威猛凛凛、英勇善战的气概。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战斗中,八旗兵军纪已散,军力已大不如前。此后,八旗子弟和八旗兵更加骄怠,他们凭借权势,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不仅军纪败坏,训练荒疏,而且生活腐化,吸毒聚赌,包伶嫖娼,甚至敲诈勒索,蹂躏百姓。原来剽悍英武的八旗兵变成不能打仗、只会扰民的老爷兵,八旗子弟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和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后来,朝廷一有战事,便主要依靠绿营兵。但绿营兵在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很快腐化,克扣军饷,兵匪勾结,贪污中饱,弊端丛丛,也沦为徒有其表,只能吓唬平民老百姓的花架子军队。嘉庆皇帝还是皇太子时,曾经随乾隆阅兵,所见到的却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闹剧(《嘉庆朝东华录》,卷7,嘉庆4年正月)。由于八旗和绿营均因腐败而退化,丧失战斗力,到白莲教起义时,清朝不得不主要利用乡勇和团练。到鸦片战争时,八旗、绿营、乡勇、团练都不中用,数十万清军被万余名英国远征军打败。清朝从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内乱,清朝局面日益失控,腐败也日甚一日,军事、政治、财政权力逐渐外转下移,中央权威日益缩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内部腐败的侵蚀下,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覆亡的不归路。

  官僚统治机构的奢靡腐败的必然后果,就是强化对小民百姓的压榨和剥削,致使广大民众生活日益贫困。官僚、贵族、地主、富商大量兼并土地,失地无地的农民越来越多,还有大量的农民因无法忍受横征暴敛而弃田逃亡,失去生计,四处流浪。社会上流民数量急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一场社会大风暴正在酝酿。1796年2月,一场历时9年、席卷湖北、四川等5省的白莲教起义爆发。清朝调动16个省的兵力,耗银2万万两才勉强将起义扑灭。白莲教起义剥开了清王朝繁荣升平的盛世外衣,暴露了其腐朽和虚弱的本质,成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历代皇帝年号

秦朝历代皇帝年号

始皇帝赢政

(前259-前210年)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

6 汉历代皇帝年号

61 西汉历代皇帝年号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历代皇帝年号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历代皇帝年号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历代皇帝年号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历代皇帝年号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唐朝历代皇帝年号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 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 渊 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武德

太 宗 文武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 公元626年—公元649年 贞观

高 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 治 公元649年—公元683年 永徽、显庆、龙朔、

麟德、乾封、总章、

咸亨、上元、仪凤、

调露、永隆、开耀、

永淳、弘道

中 宗 大和圣昭孝皇帝 李 显 公元683年—公元684年 嗣圣

睿 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 旦 公元684年—公元690年 文明

大 周 圣神皇帝 武 曌 公元690年—公元705年 光宅、垂拱、永昌、

载初、天授、如意、

长寿、延载、证圣、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

万岁通天、神功、

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 宗 大和圣昭孝皇帝 李 显 公元705年—公元710年 神龙、景龙

殇 宗 李重茂 公元710年—公元710年 唐龙

睿 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 旦 公元710年—公元712年 景云、太极、延和

玄 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公元712年—公元756年 先天、开元、天宝

肃 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 亨 公元756年—公元762年 至德、乾元、上元

代 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 豫 公元762年—公元779年 宝应、广德、永泰、

大历

德 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 适 公元779年—公元805年 建中、兴元、贞元

顺 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 诵 公元805年—公元805年 永贞

宪 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 纯 公元805年—公元820年 元和

穆 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 恒 公元820年—公元824年 长庆

敬 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 湛 公元824年—公元826年 宝历

文 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 昂 公元826年—公元840年 宝历、太和、开成

武 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 炎 公元840年—公元846年 会昌

宣 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 忱 公元846年—公元859年 大中

懿 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 漼 公元859年—公元873年 大中、咸通

僖 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 儇 公元873年—公元888年 咸通、乾符、广明

昭 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 晔 公元888年—公元904年 龙纪、大顺、景福、

乾宁、光化、天复、

天佑

哀皇帝 李 柷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天佑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 960年—963年

乾德 963年—968年

开宝 968年—976年

太宗 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赵匡义,

赵光义,

赵炅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德昌,

赵元休,

赵元侃,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 998年—100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受益,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 1023年—1032年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

宝元 1038年—1040年

康定 1040年—1041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

至和 1054年—1056年

嘉佑 1056年—1063年

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宗实,赵曙

1063年—1067年 治平 1064年—1067年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仲针,

赵顼 1067年—1085年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佣,

赵煦 1085年—1100年 元佑 1086年—1094年

绍圣 1094年—1098年

元符 1098年—1100年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 1101年

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

重和 1118年—1119年

宣和 1119年—1125年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亶,

赵烜,

赵桓 1125年—1127年 靖康 1126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敦 1189年—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与莒,

赵贵诚,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佑 1241年—1252年

宝佑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孟启,

赵孜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 赵显 1274年—1276年 德佑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14 辽代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历代皇帝年号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朝历代皇帝年号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代历代皇帝年号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康乾盛世--封建社会最好的历史时期

清朝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进关,定鼎北京,历经18年,削平群雄,除台湾、全国归于一统。以摄政王多尔衮、世祖福临为首的统治集团所作的一切努力,为清朝全面实现大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玄烨即位,是为圣祖。经20年的时间,近一步治乱,特别是从康熙二十年(公元1671年)以平定吴三桂的八年之乱为契机,乘胜收降郑氏台湾回归祖国。康熙二十三年,圣祖首次南巡,亲临治黄工地,阅视河工,标志着国家全面转入经济建设,大治天下,从而拉开了盛世的序幕。

康熙朝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朝承前启后,继续开拓进取,不但巩固了前辈创造的治国基业,而且又有所发展。乾隆朝继前三代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势,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推到了顶峰。清朝的盛世持续达百余年,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

封建社会中盛世的形成,皆非偶然,造成盛世的直接原因有种种,但根本原因要看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和具体做法是否得民心,顺民意。从严整吏治这方面来看,明末吏治腐败,是其亡国的主因之一。清朝入关后,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扫除明末以来的贪风和颓气。摄政王多尔衮下令:“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世祖也说:“安民之本,首在严惩贪官。”实行这一政策,政治形势好转,使清朝在中原得以立足。

康雍乾三朝仍把吏治摆在了治国的首位,圣祖“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严惩贪吏,奖励廉吏清官。如于成龙、鄂尔泰,都是当时著名的清官。世宗即位,向全国臣民宣布:“朕惟国家首重吏治。”他针对圣祖晚年吏治有所松弛,又加大了打击贪官的力度,大声疾呼:“吏治不清,民何由安!”要求各级官员必“以实心行实政。”乾隆朝已进入鼎盛,仍不放松吏治,以“整肃官方”,达到“惠民斯民之至意”。三朝澄清吏治,一脉相承,不计地位与权势,如总督、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朝中高官,连同皇亲国戚,只要犯赃,必予严惩。高宗以贪污罪处决了其内弟、原任两淮盐政、后任内务府总管高恒,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经数十年不断整顿,吏治改观,用“源清流洁”、政通人和来概括,还是恰如其分的。

康雍乾三朝在从严整吏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应该得到今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以农业“为国之本”,大力发展经济,实施“裕民”之策,达到家给人足。这也是康雍乾盛世形成的原因。清朝统治者起源于渔猎民族,其重视农业的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汉族王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在《清实录》中留下了大量有关发展农业的记载。他们以农为本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圣祖说过的一句话:“农事实为过之本,俭用乃居家之道。是以朕听政时,必以两者为先务。”他强调:“从来致治之道,裕民为先,惟以海内富庶为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清朝开始实施大规模发展农业的计划,主要有:全面推行垦荒政策,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起,要求五年内将全国的荒地全部垦为农田,凡垦荒成绩突出的省份和官员受奖,反之则受罚。资助农民垦荒,起科年限一再放宽,用以鼓励垦荒的积极性。至雍、乾时,垦荒向边疆地区发展。与此同时,指令各地特别是驻边疆地区的军队实行“军屯”。土地广为开垦,耕地逐步增长。据清朝官方统计: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底,全国土地已达7。3亿亩;雍正时增长到8。9亿亩,乾隆末已超过10亿亩。故史称:“盖自雍、乾以来,各省军屯民垦称极盛焉。”此外,又投巨资治理黄淮水患,整治运河。自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实施治黄,历三十年,肆虐半个多世纪的黄淮水患得以根治,黄河“安澜顺轨百有余年”,农业连年丰收。乾隆时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实行高投入,又胜过前朝。总计“河工、海塘,以亿万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康雍乾三帝深知此中的道理,不断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其生活状况,保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诸如反加派、克扣、勒索等,力保农民的合法利益,为农民减租减赋,实行减免、赈济等政策,使百姓得到实惠。其他如建各类仓储为百姓储粮,以备荒年。以上几个方面使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生活获得安定,亦使社会得以安定。

康雍乾三朝坚持国家“大一统”并制定若干正确的民族政策,使边疆安宁,长治久安。早在入关前,清朝已建立了满蒙汉的政治联盟,实行“满汉一体”、满蒙联姻的亲谊政策,将东北及北部今内外蒙广大地区纳入到清朝统治之下。入关后,清朝统治者的国家疆域与民族观念为之一巨变: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圣祖提出了废长城,“中外一视”的重要思想,突破了2000年来因长城而形成的内外之分、华夷之别的传统观念,把“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发展到了极限。然而,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抵制“大一统”,屡次兴兵作乱。康熙二十九年首战噶尔丹、再战策妄阿拉布坦;世宗时三战噶尔丹策零,高宗时先战达瓦齐,再战阿睦尔撒纳,三战新疆回部霍集占,皆以胜利告终。截止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西北包括青海、新疆等地及西藏问题宣告解决。三代人共花去70余年,以重大代价赢得了最后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西南地区,雍正朝实施体制改革,废土司,设流官,即“改土归流”,于乾隆初年全部完成。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康雍乾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其统治思想,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为盛世增添了新的内容,还直接加速盛世的到来。自康熙二十年后,内乱已除,国家安定,思想文化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三朝实行“以教化为先”的政策,首重教育,灌输儒家思想,“兴学育才”。从中央太学到地方官学、民间私塾;从宗室到各旗,从城镇到乡村,开办各类学校,教育空前发展。康雍乾三帝倡导读书,引导读书,营造社会重学的氛围。他们皆从自身做起,拜师求学,认真读书,举凡儒家经典“六经”无不精通,并用以知道他们的政治实践。他们亲自倡导并主持编篡各类图书,设置名目繁多的书局、书馆,吸纳大批学者参加,鼓励他们从事文化创作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扩大取士范围,广增名额,招收贤才;特设博学鸿儒科,将硕儒名士吸收到中央政权。史称“康熙年间,人文最盛”,恰“如宝山初开,琳琅尽献”。而至乾隆时,已出现“文治之极盛”的鼎盛局面。

总之,康雍乾三朝治国方略及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互为继承,各有发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集团长期保持稳定,政局安定。这并非说明统治集团内部没有矛盾和斗争,恰恰相反,从雍正时的党争、集权与分权之争、乾隆时高层官员的贪污腐败等等,频频发生。幸运的是,所有这些矛盾和斗争很快被化解,因而没有扩散,于大局没有影响。历史证明,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一致与稳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康乾盛世形成的主观原因。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以一系列的成就显示了自己的辉煌。以往论者对盛世的成就有所忽视或评价不足,有人否认这种事实,甚至认为清军入关使中国落后西方世界一百年,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偏颇。历史会给后人留下硕果或苦果,但从未结出“如果”。研究历史重在事实,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要实事求是,首先看经济指数,康雍乾三朝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从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与人均占有量等方面作进一步考察,据《清实录》载,已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全国耕地达7。8亿亩,至乾隆朝已突破十亿亩。而人口增长尤为迅速即康熙六十一年突破一亿人口大关后,仅过半个世纪,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又突破三亿,以此计算,人均耕地仅3亩多一点。一年的粮食产量能养活3亿人,可见其农业已发展到了很高水平。再看财政,顺治时,入不敷出;康熙末年,国库存银不足1000万两;雍正五年已达到5000万两;乾隆朝最盛时,国库存银高达8000万两。国家财政充足,惠于民施,大规模减免钱粮,仅据《清圣祖实录》统计,自康熙元年至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累计免去全国地亩人丁银共1。17亿两。又自康熙五十年起,3年内总减免全国新征、旧欠,共银3206万余两。同时宣布“自是后年所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两项决策,实属空前之举!乾隆时,先后四次减免全国钱粮,总额达1。2亿两。此举堪称中国历史之最,突出的显示了盛世的经济繁荣,已是不争的事实。

康雍乾三朝开疆阔土,中国疆域再次扩大,远迈汉唐。清代中国版图,从西部喀尔巴什湖到东部海疆,乃至南沙群岛都达到了极限,行程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为现在中国奠定了基础。盛世的文化全面发展,在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地理、数学、天文、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异彩纷呈,各领风骚。盛世修文,大规模整理典籍,编篡图书,其中以康熙朝所修《古今图书集成》于乾隆朝所修《四库全书》为代表,被称为“文治之极隆而儒生之殊荣”。著名的考据学派,独树一帜,即行程于盛世时期。康乾世盛实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并将其推上了顶峰。

康乾世盛以恢宏的气势,一系列重大成就,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辉煌与同时代的周边国家相比,清代中国实居东方文明之颠,也是18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当然,作为封建王朝就有他的局限性,不可能有永远的盛世。与西方社会相比,一些方面的差距就相当大了。如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新发明;西方已进入近代社会,而中国尚处在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顶峰;拒绝对方开放,封闭国门,甚至将西方科技也拒之门外;严厉的思想专制统治,使正在萌芽中的新鲜思想受到压制与打击等等。当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86岁高龄的乾隆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仁宗时,白莲教起义的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百年盛世就此完结,清朝的统治无可挽回的走向了衰亡,“天道轮回,盛者必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吧!

清朝是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现在看来已经早已进入历史记载的朝代不过它灭亡之日距离今天还不到百年然而清朝留给后人除了百年的耻辱,还有更多的历史思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大一统朝代最长久的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从明万历44年起兵到明崇祯17年得国,龙兴辽东,三代人不懈努力终于以东北偏隅之地并吞海内,天下一统顺治1644年入主中原到宣统1912逊位期间经历10个皇帝,一共268年期间既有康乾盛世独步天下的辉煌,也有道咸衰世彷徨无奈的屈辱;最后光宣末世寿归正寝的结局

清朝自开国以来,汉人的反抗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包括在康乾盛世也不断有各种起义发生 清朝从嘉庆帝开始,下面的君主才能都比较平庸既缺乏康熙,雍正,乾隆的雄才大略,又无作为守成乾隆盛世留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清朝已经危机四伏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全国上下,烽火四起在嘉庆18年(1813年)连皇宫都被天理教教民攻入从道光20年(1840年)开始,清朝是每况愈下,先是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往后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赔款;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及《辛丑条约》赔款等等内忧外患,此伏彼起;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元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纷纷响应向清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顿时土崩瓦解清朝历代皇帝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于广大汉人的防范心理几百万满人统治百倍以上的汉人,令他们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不敢懈怠所以他们搞大屠杀、文字狱,都是用武力来逼迫汉人向他们靠拢力图在肉体和精神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识,在成功的维护了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抹杀了人民的自主意识,制造出了大批只会唯唯诺诺的奴才如果把战战兢兢提防人民反抗的精力放到认识与国外的差距,抵御外患上来也不会闹到后来的地步清朝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骚扰的王朝,但他们遭到了来自海上商业民族的挑战《中英南京条约》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头之后不平等条约一发不可收拾最可悲的是,清朝统治者到最后也没认为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一直把自己看做外来人在列强入侵时,"宁予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论调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心态子卖爷田心不疼,签下了不计其数的卖国条约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卖的是别人的地方,自己真正的老家在辽东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文明落后于西方,对外战争所以屡屡失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条约造成全国人民对于清朝彻底的失望,在到了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再加上贪污腐败盛行,使广大的汉民族民族主义的觉醒修编《清史稿》的清朝遗老不由得感慨:“本朝以兵兴,亦以兵败”从一定程度上讲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直接灭亡清朝,却埋下了颠覆清朝专制政府的种子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汉族官僚逐步掌握了军权,而满清的根基--八旗子弟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基本垮掉了原来的开国雄师成了一帮一事无成、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通过太平天国对于清朝的打击,清朝统治者不得不起用汉人精英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汉人精英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清朝的军权;最后汉人新军起义最终敲响了清朝的丧钟

尤其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如同暮日西沉,广大汉族同胞都以为清朝的末日到了之后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各种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一浪接连一浪不断冲击着腐朽不堪的清朝的反动统治在各种力量的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清朝末年光绪年间,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廷最后垂死挣扎曾经两次变法试图通过变法维新,挽救大清王朝的危亡局势第一次戊戌变法在1888年,仅仅维持103天,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日维新被血祭,变法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在1905年,在慈僖太后主持下变法,其中原先戊戌变法提出来的废除科举制度被彻底执行废八股科举,得罪了天下所有一辈子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数不清的读书人因此自杀寻死,出身科场的读书人无一不切齿痛恨科举制度是清朝入关之后为笼络汉族读书人的选择,甚至还规定进士前三甲一定出自汉族书生,因此巩固了王朝的统治,很多读书人为了求得功名,也就此放下了民族之争如今既然杜绝仕途出身之路,满汉之分的老帐又开始清算起来,清王朝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科举制度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招贤纳士,而是给普通大众构筑了一条通往上层官僚阶层的通道,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毕竟多数人不甘心平庸一世,尤其是那些自觉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对于统治者来说,这股力量如果运用的好,可为我所用,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等,假如运用不好,则是危害统治秩序的潜在力量;比如黄巢、洪秀全和孙文黄巢一个落第举子居然攻陷京师长安,差一点颠覆了唐朝的社稷唐朝在他的打击下加快了灭亡的进程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烽火燃遍中国十一省,北伐军居然攻打到了天津逼的清朝咸丰皇帝宣布京师戒严,尽管以后起义被扑灭了,却严重撼动了清朝统治根基而孙文屡屡发动起义,尽管失败了多次,但是最后的辛亥革命还是成功了貌似强大的清朝这匹二百多年的骆驼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看似两个貌不起眼的布衣,最终把清朝送进了历史

清朝从1840年鸦片战争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到1911年,居然还存活了72年现在看来不得不承认是个奇迹当时天下形式如同河决鱼烂,处于无法收拾的局面了就连当年李鸿章都哀叹,认为中国遭遇上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奇变外有列强环伺侍强陵弱,内有革命起义风起云涌李鸿章是全力剿灭太平天国,挽救清朝于频临灭亡三大巨头之一,在甲午战争之前,其他的两个巨头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已经辞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李鸿章身上,当时日本蠢蠢欲动想要侵略清朝的附庸国——朝鲜身为清廷重臣的李鸿章手握重兵,拒绝出兵保护朝鲜,坐视烽火在朝鲜半岛上燃烧他的幕僚马氏兄弟曾经提建议让朝鲜宣布独立,或者清朝直接出兵占领朝鲜,收为清朝第十九个行省;断绝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然而李鸿章在当时却说:“大清朝我都不敢保证它有二十年的寿命,何况是高丽”结果一语中地,朝鲜很快被日本占领而清朝灭亡的日期还真的被他说中了,17年之后的1912年2月12日,是清朝的最后一天隆裕太后偕同6岁的宣统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退位诏书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朝以少数民族崛起于关外而后入主中原,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完成了

国家的统一大业,社会经济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

的康乾盛世但是就在国家鼎盛之际,统治阶级放弃了文治武功和积极的进取精

神,反而因富而奢、因盛而骄而奢侈必然导致贪婪,骄傲必然走向懈怠,最终

因贪婪而腐化,因懈怠而落后,使盛世如过眼烟云,很快滑向衰落愈演愈烈的

贪污腐败之风刮得英勇无敌、剽悍善战的八旗子弟成为挥金如土、战则必败的败

家子;也使原来简洁高效的官场变得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文治武功俱废结果

是清王朝因腐化而衰败懈怠、落后挨打,最后在不间断的外国侵略和内部变乱中

彻底覆亡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反映了腐败消解国家统一意志和前进动力、导

致社会灾难和王朝倾覆的不变真理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的鼎盛

清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傲视汉唐的康乾盛

世清朝的兴起和康乾盛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从顺治到乾隆前期的统治者推行

了较为得当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其中清初政治的简洁廉明是清朝兴起和迈

向盛世的关键因素

清朝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的崛起强盛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创业史从努尔哈赤

起兵(1583年)到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从建政到入

关问鼎、底定中原(1645年),也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清朝以区区十几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兴起并君临中原,得

益于其精兵简政、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和威猛善战的八旗兵,即所谓“马上得天

下”清朝入主中原后能使统治很快臻于治境,出现国家空前统一、社会经济繁

荣、人口持续增长的康乾盛世,则主要依靠清廉高效的政治体制、适宜的民族统

一政策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因为是“小兵临大国”,清初统治者保持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勤奋与谨

慎,也充满了新兴力量的勃勃生机在政治上,清初统治者非常注意笼络人心,

争取大多数汉人的合作与朽败、贪腐、黑暗的晚明社会政治相比,入关的清朝

代表着希望和新气象,清军不仅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而且还受到群众特别是士

绅阶级的欢迎尽管有剃发、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但是清朝迅速废除明朝

“三饷加派”等苛捐杂税,实行“满汉一体”和“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

政治经济政策,这些都极大地赢得了人心,使自己的统治稳定下来

清初的国家机构还带有关外满族人简明廉洁的传统,军政机构精干、高效

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及后来的军机处,就比明朝的内阁六部精简有效

得多清初宫廷人员只有明朝的1 /10~1 /20,花费只及明朝的1 /8 ,廷苑

规模只有明朝的3 /10(《清朝文献通考》卷39,康熙29年、康熙49年)一个

不那么追求奢华、排场的最高统治层,其工作效率和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是显而

易见的统治机构的精干使政府开支可以大大减少,清政府可以实行轻捐薄赋、

休养生息政策,人民的负担也得以减轻清初统治者目睹了明末战乱连连、生灵

涂炭的惨象,亲身经历了创业建国的千辛万苦,深知创业打天下的艰难,因此他

们能够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励精图治

面对因为长期战乱严重破坏而使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生凋敝的残破的社

会经济,清王朝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军

民大力屯垦、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

等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不断努力,清朝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

有持续迅速的增加1645年全国在册耕地只有4 .03亿亩,1688年恢复到6 .08

亿亩,1754年增加到7 .08亿亩加上不在册耕地,到乾隆年间全国耕地实际上

在10亿亩左右清代人口从1651年的6000万增加到1691年的1 亿左右,1761年达

到2 亿,1801年达到3 亿(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载《

清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另据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1996年的一份研究

报告,1820年时,中国GDP 占世界总量的28.7 %(与现在美国占世界的比重相

当),人口占世界总数的35.5 %((美)A ·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

》,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实际上这时清朝已经走向衰落,如果以1790

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的比重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耕地面积

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工商业繁荣的

基础上,清朝社会财富和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国库存储丰富1777年

(乾隆42年)国库存银多达8182万两,成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

盛的有力见证

清朝入关从顺治到乾隆中期,经过4 代人100 多年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耕地和人口成倍增长,中国历史进入自唐宋以来又一个高峰

———康乾盛世在清初100 多年的持续上升和繁荣时期,清朝战胜了内外一系

列困难和挑战,清朝的国力和声威也达到鼎盛一个空前广阔、统一、繁荣、强

盛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之一:腐败

大清帝国在空前的繁荣盛世下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奢侈、骄怠、贪污、

腐败等罪恶的毒瘤藉盛世疯长,正日益腐蚀破坏着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当朝廷上

下对乾隆的文治武功洋洋自得、沉湎于盛世而自我感觉良好时,清王朝却从盛世

的顶峰迅速滑落,很快从康乾盛世跌到嘉道中落衰落紧随鼎盛,一切都发生在

乾隆年间,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惊人地相似

乾隆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繁荣,是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几代人励精图治、

奋发图强的结果,乾隆基本上是坐享其成而恰在此时,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各

级官吏好大喜功,统治者放松了吏治,丢弃了先前廉政简政的传统,奢靡贪污之

风日益盛行由于乾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终朝兵事不断所谓十全武功,旷

日持久,劳民伤财乾隆朝岁入虽比前代有所增加,但开支增加得更快,国库积

储增加的速度已大大放慢到嘉庆改元时,接过的已是一个庞大的空架子,以至

于嘉庆不得不拿和开刀,补充国用同时,在乾隆朝岁入增加的背后,是非正

常的收入来源(包括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公摊养廉甚至卖官鬻爵等乱收

费项目)不断增加并成为定例这些不正常的收入虽能缓解一时之急,但对政府

和国家社会而言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财政依赖大量非正常收入,已可见到清

朝腐败并必然最后走向衰亡的端倪

导致清王朝急剧衰落的更基本、更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整个官僚机构乃至整

个社会在封闭自大的环境下的奢靡骄怠和贪污腐化朝野上下在富裕和鼎盛之后,

昧于时世,看不到世界大局的变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贪图眼前的

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贪奢*靡和腐败之风遍及官场

内外,使貌似强盛的清王朝潜伏着社会变乱和衰落覆亡的巨大危机

康熙晚年,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

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到乾隆时,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

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乾隆六巡江南,游山玩水,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

兴土木,豪华与排场空前,糜费特甚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大小

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极尽奢华之能事他们为了讲排场、比阔气,竭力摊捐

派差、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由此上行下效,贪贿公行,吏治日废,奢侈*靡、

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愈演愈烈;而奉公守法、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

正气反而日益孤立自皇帝而下,无论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

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尤其是满族亲贵,沾染的奢侈*靡的习气

最严重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豪富无敌,

人称“阿财神”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

两手空空,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浩浩荡荡

与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相伴随的是权力机构中普遍的贪赃枉法和腐败黑暗在

清王朝表面繁荣实际在走下坡路的过程中,腐败就如癌细胞一样在国家和社会肌

体里扩散,损害着国家机体的健康雍正时期曾经锐意改革积弊,实行“耗羡归

公”、大幅提高官员薪酬(“养廉”),借此整顿吏治,并以铁腕手段打击贪污、

追赃索赔,使贪腐之风一时有所收敛到乾隆时,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老化,行政

运转日益低效并且由于皇帝带头奢靡腐化,官僚机构所潜伏的腐败细胞失去抑

制,获得疯长的环境条件,朝野上下,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乾隆中后期,陆续

发生贪污腐败的大案要案1757年,发生云贵总督恒文和云南巡抚郭一裕的“金

炉案”两人在操办进贡金炉过程中,低买高卖,掺杂使假,中饱私囊同年又

发生山东巡抚蒋洲在山西巡抚任上贪污库款案案发后,恒文被赐令自尽,蒋洲

被诛,郭一裕充军随后又有连续3 任两淮盐政高恒、普福、卢见曾的“盐引案”,

贪污达10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 /4 ),案发后3 人均被诛但

是此后贪污大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1781年,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望

前在甘肃任内贪污赈灾粮案发,牵连官吏60多人,王望等22人被诛,涉案的陕

甘总督靳尔谨自尽并且此案还案中套案,查办此案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抄家过

程中

为什么说是腐败导致了清朝从盛世滑向衰落?

开基创业并达到盛世好比爬上坡,清朝为此历经几代人100多年的励精图治和连续奋斗,才迎来康乾盛世的伟业。但在进入盛世之后,清政权失去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