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一大臣上朝没带笏板,最后怎么解决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明代一大臣上朝没带笏板,最后怎么解决的?,第1张

明朝大臣董令矩在上朝的时候发现自己忘记带笏板,好友宋千敏在知道后,将自己的笏板折成两段给了董令矩一段,这才遮掩过去,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折笏之交。在明朝的时候,所有大臣在上朝的时候都要带着笏板,笏板长度大约二尺,宽度大约三寸,根据官员职位的不同分别用玉、象牙和竹子制成,相当于今天的办公用品的一种。

官员在上朝的时候,两只手拿着笏板,微微的遮挡住自己的颜面,无论是在启奏还是回答君王问题的时候,眼睛都不能直面君王,必须是看向笏板,这样才能彰显出对君王的尊重。除了这一点之外,笏板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臣可以将自己想要启奏的事情写在笏板之上,以免自己忘记,还可以记录下君王对自己颁布的旨意,尤其是在纸张非常珍贵的时期,笏板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而在明朝的时候,官员董令矩在上朝之前发现由于自己早上走的匆忙,竟然将笏板忘在了家里,清朝的君王朱元璋我们都知道,是非常严苛的人。眼看着上朝的时间就要到了,派人回家去取已经来不及了,董令矩在外面急的团团乱转,直冒冷汗。

这个时候,董令矩的好友宋千敏发现了他的异样,走过来询问之后,也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但是埋怨已经没有用,必须立刻找出解决办法。思来想去之后,宋千敏将董令矩拽到了无人的地方,将自己的笏板一折两段,给了董令矩一段,明朝官员的官服袖口都非常大,这也让两个人在朝堂上遮掩了过去。

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了,返回再取已无可能,这可是欺君之罪。仗义的宋千敏当即决定,将自己的笏板一折为二,两人就这样上朝了。好在当时官服的衣袖异常宽大,遮挡了只有半截的笏板,没被别人看出来,董令矩才逃过了一劫。

(董令矩剧照)

不久后,董令矩退休返家,闲居在江苏丰县。几年后,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祯自缢身亡。宋千敏不但丢了官,老家也被农民军占领了,走投无路的他无家可归,正打算随便找一处僻静之处了却余生。

一晃几年过去,在一个中秋之夜,董令矩邀请宋千敏一家喝酒赏月,酒过三巡后,董令矩提出了一个要求,想把送给宋千敏居住的房舍卖给他。

心有灵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想趁两人还活着时解决这个问题,不想给后辈添麻烦。于是,他笑着询问董令矩:“卖多少啊?”

董令矩伸出一个指头。“十两银子?”董令矩摇头。“100两?”董令矩同样摇头。“难不成是1000两?”

董令矩哈哈大笑,“一文!”

就这样,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机智地救了好友一命,好友又慷慨地回赠给他一座精致的房舍。两人的故事,留下千古佳话。

那么,“笏”是什么?为何朝臣上朝,手里要拿着这么一块板子呢?

“笏”也叫“笏板”或“朝笏”,是指古代朝臣在在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朝中就有了笏,它是大臣觐见皇帝时必带之物,一直沿用至明末清初时,才逐渐废除。笏上窄下宽,有一定的弯曲度。它具体的尺寸,在《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按照一尺大约相当于20厘米来计算,笏大约长50厘米,宽5厘米。

(影视中手拿笏板的官员)

那么,笏板有什么用处呢?

一、笏板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笏板的制作材质十分讲究,等级也极为森严,“天子以球玉,诸候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也就是说,天子的笏用美玉制作,诸侯的笏是象牙材质,大夫用斑竹笏(为了美观,以鲛鱼之皮做装饰),士就用一般的竹木制作。

笏的等级,不仅仅表现在材质上,形状也能看出等级的高低。“天子之笏形方正,以其挺然无所屈;诸侯之笏,则前屈,圆杀其首,后直, 即下角方正,意为让于天子;大夫之笏则上下角皆杀而圆,意为上有天子,下有己君,故无所不让也”。

在唐代,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只能用竹笏。而到了明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也能用象笏,五品以下就连用笏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存于河南三门峡博物馆的两块明代笏,都是象牙材质。一块全长52厘米,被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一块损坏了的残片,全长只有37厘米,是国家三级文物。

(手拿笏板的官员雕像)

二、笏板是古代官员的记事本。

在《礼记•玉藻》中有关于笏另外一个作用的描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换句话说,笏就是古代朝臣面君时,用来记录皇上的命令和旨意的。当然,也可以将自己准备给皇上的奏报写在笏上,以免遗忘。

所以说,笏就是朝堂上众大臣的必备记事本。

到了东汉时期,虽然纸张已得到普及,成为记录各种文字的载体,但笏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逐渐被官员们所接受,成为上朝的必备工具。

那如果给皇上呈报的事物繁多,一块笏不能完全记载,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官员就得为自个儿准备一个“笏囊”,将所有的笏板装在里面,带到朝堂上。唐朝的名相张九龄就因管理的部门太多,需要向天子请示汇报的事情也很多,不得已携带“笏囊”上朝。但张九龄体弱多病,不能负重,只得让随从替他背着笏囊。因此,有“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的说法。发展到后来,不管有无必要,官员都身负“笏囊”,并逐渐形成时尚,以显示公务繁忙。

三、笏是古代大臣的挡脸神器。

在古代朝堂上,最讲究礼数了,大臣一般不能直视皇上,这时的笏板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一种礼仪用具。大臣们用笏板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时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九五之尊天子的敬意。

明朝一个大臣上朝之时没有带木板,最终被拉出去斩首!主要源自于明朝奇葩的上朝规矩!这个规矩的制作确实不够人道,至少在道德层面意义上讲这个规矩有些太过苛刻。

明朝的规定

在大明朝时期,曾经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上朝规定,那就是明朝的官员都必须佩戴明朝的官员帽子以及明朝的白板,而帽子是官员所必须佩戴的一种,但是手中的白板其实是更重要的,因为手中的这张白板表明了你对皇帝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了你对上朝所体现的一种威严!更表明了你上朝的一种严肃态度!

不带的后果

如果发现有人不戴白板或者不戴帽子,则会按照一定的刑罚进行处罚,很有可能会扣钱,甚至降级,或者是遭受到更大的惩罚!而在明神宗年间,就曾经爆发过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那就是一个不带白板上朝的官员,最后被拉出去出斩的事件!

拉出去处斩

在明神宗年间,其实是政治相对腐败,经济也非常疲惫的时期,可能大家对明神宗没有太多的印象,但是如果提到港台的许多经典的影视剧作,大家都会有非常清晰的认识,那就是说很多武侠剧的片头往往都是明朝的万历年间或者明神宗年间所爆发的一些事情,而当时的倭寇盛行,经济疲惫,政治腐败都成为了明神宗的代表,因此被拉出去处斩的这位官员也着实的很冤!也反映了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了,返回再取已无可能,这可是欺君之罪。仗义的宋千敏当即决定,将自己的笏板一折为二,两人就这样上朝了。好在当时官服的衣袖异常宽大,遮挡了只有半截的笏板,没被别人看出来,董令矩才逃过了一劫。

(董令矩剧照)

不久后,董令矩退休返家,闲居在江苏丰县。几年后,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祯自缢身亡。宋千敏不但丢了官,老家也被农民军占领了,走投无路的他无家可归,正打算随便找一处僻静之处了却余生。

不巧这事被一直关注他的董令矩知道了,派人将他接到了府上,同时将宋千敏的家人一并请来,共同生活在了一起。

一晃几年过去,在一个中秋之夜,董令矩邀请宋千敏一家喝酒赏月,酒过三巡后,董令矩提出了一个要求,想把送给宋千敏居住的房舍卖给他。

心有灵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想趁两人还活着时解决这个问题,不想给后辈添麻烦。于是,他笑着询问董令矩:“卖多少啊?”

董令矩伸出一个指头。“十两银子?”董令矩摇头。“100两?”董令矩同样摇头。“难不成是1000两?”

董令矩哈哈大笑,“一文!”

就这样,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机智地救了好友一命,好友又慷慨地回赠给他一座精致的房舍。两人的故事,留下千古佳话。

那么,“笏”是什么?为何朝臣上朝,手里要拿着这么一块板子呢?

“笏”也叫“笏板”或“朝笏”,是指古代朝臣在在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朝中就有了笏,它是大臣觐见皇帝时必带之物,一直沿用至明末清初时,才逐渐废除。笏上窄下宽,有一定的弯曲度。它具体的尺寸,在《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按照一尺大约相当于20厘米来计算,笏大约长50厘米,宽5厘米。

(影视中手拿笏板的官员)

那么,笏板有什么用处呢?

一、笏板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笏板的制作材质十分讲究,等级也极为森严,“天子以球玉,诸候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也就是说,天子的笏用美玉制作,诸侯的笏是象牙材质,大夫用斑竹笏(为了美观,以鲛鱼之皮做装饰),士就用一般的竹木制作。

笏的等级,不仅仅表现在材质上,形状也能看出等级的高低。“天子之笏形方正,以其挺然无所屈;诸侯之笏,则前屈,圆杀其首,后直, 即下角方正,意为让于天子;大夫之笏则上下角皆杀而圆,意为上有天子,下有己君,故无所不让也”。

在唐代,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只能用竹笏。而到了明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也能用象笏,五品以下就连用笏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存于河南三门峡博物馆的两块明代笏,都是象牙材质。一块全长52厘米,被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一块损坏了的残片,全长只有37厘米,是国家三级文物。

(手拿笏板的官员雕像)

二、笏板是古代官员的记事本。

在《礼记•玉藻》中有关于笏另外一个作用的描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换句话说,笏就是古代朝臣面君时,用来记录皇上的命令和旨意的。当然,也可以将自己准备给皇上的奏报写在笏上,以免遗忘。

所以说,笏就是朝堂上众大臣的必备记事本。

到了东汉时期,虽然纸张已得到普及,成为记录各种文字的载体,但笏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逐渐被官员们所接受,成为上朝的必备工具。

那如果给皇上呈报的事物繁多,一块笏不能完全记载,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官员就得为自个儿准备一个“笏囊”,将所有的笏板装在里面,带到朝堂上。唐朝的名相张九龄就因管理的部门太多,需要向天子请示汇报的事情也很多,不得已携带“笏囊”上朝。但张九龄体弱多病,不能负重,只得让随从替他背着笏囊。因此,有“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的说法。发展到后来,不管有无必要,官员都身负“笏囊”,并逐渐形成时尚,以显示公务繁忙。

三、笏是古代大臣的挡脸神器。

在古代朝堂上,最讲究礼数了,大臣一般不能直视皇上,这时的笏板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一种礼仪用具。大臣们用笏板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时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九五之尊天子的敬意。

在明朝的时候,鸿胪寺少卿董令矩上朝没有带笏板。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是欺君大罪,要是让皇帝发现了,说不定还会被杀头呢。所以说把董令矩给急坏了,急得团团转。后来还是他朋友,把自己的笏板,一折为二,给了董令矩一半,才掩饰过去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就知道,古代的那些大臣上朝的时候都是要带着一块笏板的。这个笏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古代是为了让大臣能够把皇帝的一些旨意给记下来所用的。

古代上朝的时候,带的笏板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它也象征着一种地位,不同的大臣用的笏板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象牙做的,有的是玉,有的是竹子等等。反正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它最开始实质性的作用就是为了能够方便把皇帝所吩咐下来的旨意给记下来。后来虽然有奏折可以用,但是,这个笏板也没取消。

而且在上朝的时候,有时候皇帝吩咐的东西特别多,一块板子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说当时的大臣们都有一个袋子。就是用来装全部的笏板,万一皇帝说了太多的话,可以多给记下来。这个在我们现在听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确实是有点不方便,而且,万一哪天真的忘带了,这可是杀头大罪啊。

董令矩的运气就特别好,正是因为他的好人缘,跟他的朋友关系非常的不错,他朋友才愿意帮他这一次。因为古代大臣的衣服袖子就比较宽大,就可以把自己的手给遮起来,只要露出上面一半的笏板就好了。所以说董令矩就是因为自己朋友的帮助才度过了这一次危机。

明代一大臣上朝没带笏板,最后怎么解决的?

明朝大臣董令矩在上朝的时候发现自己忘记带笏板,好友宋千敏在知道后,将自己的笏板折成两段给了董令矩一段,这才遮掩过去,这就是历史上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