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说佛陀有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相?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佛法中说佛陀有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相?,第1张

1、顶成肉髻相

这是指佛陀头顶上有隆起肉髻的形相。是佛以虔诚心礼敬三宝供养父母、老师及修行人等善法,而感得到的好相。这个好相表智慧、福德圆满。

2、眉间白毫相

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而右旋,常放光明。是佛见众生修戒、定、慧三学,同喜赞叹而感得的妙相。此相表示内心清明纯净能见百忆诸佛,光明微妙境界。

3、眼睫牛王相

睫毛整齐不杂乱。像牛王的睫毛一样长而柔美。是佛以平等心怜愍爱护众生,观众生如父母而感得的妙相。这个妙相表示智慧眼恒开,不生愚痴。

4、目绀青色相

佛眼是绀青色的,如青莲花,慈眼垂视。是佛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布施众生,所感得的妙相。表示眼根清净明亮,现在及未来能常见诸佛,常闻微妙法。

5、梵音深远相

佛的声音宏亮美妙,远近皆可听闻。是佛口业清净,说实语、爱语。禁止一切恶言,所感得的妙相。此妙相表示法音了了,远近皆可听闻,断除疑惑,心生善法。

6、广长舌相

即舌头广长柔软细薄伸出时可掩盖脸部。因为佛言语至诚,恒修柔软语、法语,常行悲心所以感得此相。此妙相表示能灭累劫重罪,遇见诸佛菩萨授记。

7、常德上味相

嘴巴里有清凉的口水,感受食物最好的美味。是佛愍念众生如子女,并以修行善法回向菩提道,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最高上味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8、四牙白净相

四颗门牙鲜白光洁,锋锐坚固如金刚。是佛常思惟善法,广修慈悲心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以智慧,摧破一切众生贪嗔痴三毒。

9、齿白齐密相

牙齿洁白整齐,没有缝隙。是佛以十善法,化益众生,称扬他人功德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使眷属同心、清净和顺的功德。

10、四十齿相

佛具有四十颗牙齿,洁白而整齐。是佛远离恶口、两舌及瞋恨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口中常出清净妙香,灭除众生的不好口业,受无量乐。

11、面圆满相

又称狮子颊相,意思是脸颊饱满如狮子颊,也就是脸如满月净金色。是佛见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德,同喜布施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灭百劫生死重罪,面见诸佛,了了分明。

12、肩圆满相

佛的两个肩膀圆好丰满平整微妙。是佛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的妙相。这个妙相表示能灭除疑惑,消除业障。

13、身端直相

佛的身体最端正而挺直威仪庄严。是佛身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骄慢、邪*、所感得的好相。表示众生见闻此相,就能止息忧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14、上身狮子相

佛上身广大如狮子王威容端严。是佛广修净业,教人善法,离我慢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的容貌自信高贵,慈悲圆满。

15、两腋隆满相

佛腋下的肌肉圆满不虚。是佛给众生医药、饮食,又能看病所感得的妙相。这个妙相表示佛能圆满众生闻法学佛的心愿。

16、七处平满相

佛的双手、双足、双肩和颈部这七处有丰满的肌肉。是佛施舍心爱之物布施给众生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能令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

17、身光一丈相

佛身周围经常放出一丈金色光芒。是佛发大菩提心,勤修无量信愿行等善法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灭除疑惑、业障,一切志愿皆能满足。

18、皮肤细软相

佛的皮肤细薄柔软、光滑一尘不染。是佛布施衣服、房子、饮食与众生。并亲近智者所感得的好相。表示佛以大慈悲心,平等化益众生。

19、金色身相

佛身及手足,都是真金色。是佛常乐修善、离诸瞋恚,慈悲视众生,而感得的妙相。这个妙相能令瞻仰佛的众生,厌舍物欲爱乐,灭罪生善。

20、毛孔身相

佛身的每一毛孔,各生一根青色毛,并有微妙香气。是佛尊重供养一切有情、亲近智者,随顺众生,所感的妙相。这个妙相表示能断止一切恶习惯,修一切善法,得解脱自在。

21、身毛上旋相

佛身上的一切毛发右旋向上,毛色绀青、柔润。是佛尊敬师长,度化众生,修行一切善法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能令瞻仰佛的众生,心生欢喜,皈依三宝,获无量功德。

22、身纵广等相

佛双手平举的时候,宽度和身高是相等。是佛常行三昧禅定,作无畏施,而感得的妙相。这个妙相表示佛是无上法王,尊贵自在,福慧圆满。

23、马阴藏相

意思是男根隐藏于体内如马阴之相。是佛由断除邪*,修习正观,慈悲摄受众生而感得的好相。此相表示身体康顺,慧命长寿,善说正法广度信众。

24、膝如鹿王相

即大腿膝盖像鹿王般圆润结实。是佛专心闻法是修,并善解勤说正法,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消灭一切罪障,增长戒、定、慧的功德。

25、垂手过膝相

佛站立的时候,两手垂下,手长过膝。这是佛修习诸善行,离我慢,无相布施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降伏一切贪嗔痴、无明。能悲愍摩顶众生。

26、手指纤长相

两手的手指细长、端直、优雅。是佛礼敬供养师长,熄灭骄慢心,和顺众生所感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令众生喜乐皈依,慧命长远。

27、手足柔软相

表示双手、双足柔软、优美。是佛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亲手供养师长、出家人和父母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常以智慧、慈悲、柔软的手救护众生。

28、手足缦网相

即手和脚的指头与指头之间都有连络缦网。这是佛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平等饶益有情而感得到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远离烦恼恶业,自在解脱,到菩提彼岸(象征佛法圆满无漏)。

29、足趺高满相

足背高起圆满的样子。是佛过去式勇猛精进修福,常行法布施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恒以大悲心,以善法饶益有情众生的无上功德。

30、足跟广平相

脚跟的部份圆满广平。是佛以方便智、持戒、闻法、勤修善业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能饶益度化一切众生。

31、足千辐轮相

脚底有千辐轮宝之肉纹相。这是佛精进修行诸善法供养师、僧、父母,并且法布施而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佛能照破愚痴无明,并摧伏怨敌恶魔。

32、足下安平相

是脚底平直柔软,没有凹处,能安住踩着地面的意思。这是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修六度波罗密所感得的妙相。表示佛能引导众生修习佛法,获得无量法益。

以上三十二相:是佛陀在过去世学习菩萨道,行无量善行,成就无量功德所成就的微妙好相。

-三十二相

  关于共有几次集结,时间,集结地和起因在赵朴初所编的《佛学问答》中已经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在此就不多说了,请楼主自行查找,很方便的。我在此着重介绍一下第一次经书集结的过程。

  第一次集结经典,确实是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也就是灵鹫山。但是共有两部分人进行了集结。一部分是有大迦叶尊者组织,地点在七叶窟,选取五百名证四果的阿罗汉参加经书集结。据汉传经典说在世尊灭度后百天开始集结,共耗时三个月,然而南传经典则说是在次年结夏安居开始集结,共耗时七个多月。由阿难颂出经藏,有优波利颂出律藏。最后集结出三藏:修多罗、毗奈耶和阿毗达摩,也就是经律论。

  而另一部分是有另一大弟子富兰那(不是富楼那,请参考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观续》)组织的,因大迦叶不同意他们参加集会,所以他们在距离七叶窟70里远的地方也进行集结,人数更多。他们共集结出经、律、论、杂和密五藏经典。

  迦叶所集结的经书,根本上体现了迦叶派重视苦行的思想,正是因为他不选择有不同意见的人加入集结,才确保了经书集结迅速的完成。后来这一派被称为上座派。

  富兰那等集结的经书,包容性更广,代表了更广泛的人的思想要求,这一派被称为大众派。后来的大乘思想便是从这一派别中发展出来的。经典中所记载的大乘经典是由弥勒菩萨等和阿难在铁围山集结,后来由龙树从龙宫取出,多少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如果客观的来分析,大乘经典的出去还是应该要仔细研究的。这一点你可以参考一下印顺法师的《佛学概论》,对一些大乘经典的成因做了一定的评价。

  第二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左右,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为此,七百比丘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订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为非法。

  第三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二百三十六年,在阿育王之护持下,一千比丘会于摩揭陀国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此次结集以经、律、论三藏为主。目犍连子帝须并自撰‘论事’,对当时外道之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结集后,选派一批比丘至恒河流域以外之地区,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教。第一、二次结集之说,北方与南方佛教皆有流传,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流传于南方。

  基本到此为大小乘所共认的比较大的三次结集,后来佛教传播各地,各国、各地也都进行过结集

  如:

  第四次结集:有北传、南傅二说。(一)北传佛教有二种记载:

  (1)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说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宾国,召集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进行结集,马鸣菩萨笔之为文,撰成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论)百万颂。(2)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佛陀入灭后四百年,于迦腻色迦王(梵Kaniska )护持之下,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聚集迦湿弥罗国(即罽宾)之比丘五百人造论解释三藏,先作邬波第铄论十万颂,解释素呾缆(经)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毗奈耶(律)藏;后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此二说以后者较为可信。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据‘大史’等之记载,谓第四次结集系于锡兰国王婆他伽马尼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会中诵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安排经典次序,写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 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教史’第六章、缅甸史等之记载,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之同异,共同合诵,经过五个月完成。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二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 第六次结集: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缅甸佛教于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此次结集之意义,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建筑仿效印度第一次结集时之七叶窟。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七二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采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结集完成,印刷流通。此次结集并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之卫塞节完成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巩固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灭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所以在全部藏经中,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1] ,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1,  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

2,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阿弥陀佛在西边一般释迦牟尼佛在中间  因为释迦牟尼是中方婆娑世界得教主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得教主。 

3,从造型上也可以区别, 阿弥陀佛一般会手持莲花  表示接引众生往生极乐

4,释迦牟尼佛一般只结禅定印 ,而阿弥陀佛会结阿弥陀印等等。

5,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

6,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

7,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8,释迦牟尼,就这一次来说,成佛在2500多年前;阿弥陀佛成佛在10劫之前。

9,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众生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的世界有10万亿个世界之远。释迦牟尼则确确实实在我们的世界生活过。阿弥陀佛在距今10劫的时间建立了极乐世界,并且发愿,只要念诵他名号的人,都将往生于彼世界。所以大家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往生到那个绝对没有烦恼的世界中。

左图为阿弥陀佛,右图为释迦牟尼佛

                  

扩展资料:

一,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

也被称为佛,佛,佛和佛。 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过去有一个伟大的愿望,建立了西方的纯净土地,广阔无边的生命,伟大而庄严的功绩,以及对大乘佛教的崇敬和崇敬。 大乘佛教经文主要描述于“圣母无原罪”,“阿弥陀佛经”,“观佛经”,以及详细介绍阿弥陀佛及其西方乐园。

大乘佛教的土地,如中国,日本和其他大乘教区,阿弥陀佛的信仰也特别繁荣和重要。 汉代佛教的净土完全是阿弥陀佛西部净土的专业化方法。

二,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

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

参考资料:

-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佛法中说佛陀有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相?

1、顶成肉髻相这是指佛陀头顶上有隆起肉髻的形相。是佛以虔诚心礼敬三宝供养父母、老师及修行人等善法,而感得到的好相。这个好相表智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