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朝皇帝的族谱,关系?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在古代社会,银票在社会上流通,又是如何进行防伪的呢?让人想不到的是,明代的朱柏庐曾写了一篇文章《治家格言》,就被搬上了银票。朱柏庐的文章和银票防伪有什么关系呢?
银票的防伪,一方面靠法律保证,谁敢仿制印刷,直接下狱砍头。另一方面靠防伪技术的支持。防伪技术到了清朝,已经日臻成熟,银票已经难以仿造,其中的防伪技术,就包括以下几项:
一、禁止民间私自采购楮皮川纸
楮皮川纸,是用楮树皮制作的纸,因为产于四川,所以叫楮皮川纸。楮皮川纸光亮洁白、经久耐用而且工艺复杂,一般纸厂难以伪造,于是楮皮川纸就成了印钞的专用纸,同时官方禁止民间私自采购。采购这种纸和伪造银票一样是重罪。
二、印制银票的图案相当复杂
银票的印制图案都很复杂,其中大部分为手工雕刻,有八仙,二十四孝,花草,山景,或者是采用名家的画作。在宋元时代的纸币图案以房屋、花鸟、人物居多,外做花纹边框。
可以想见,想伪造银票,必须要过雕刻关,能达到银票雕刻图案的雕工,国内并不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雕刻这些图案,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干,因为官府会很容易地查到雕刻者。
三、印版使用有期限
在当时已经有人进行假银票的制作,为此,官方和银号就不停地更换印版。在明代早期的时候,纸钞是用木版印制的,后来换成了铜版,同时规定印版只使用一年,到期就更换新的,并及时将旧版销毁。如此高的更换频率,让制造假银票的作坊,难以跟上印版使用频率,让造假变得很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防伪技术,那就是微雕文字防伪。这项技术的要点,就是在票面印有大量的防伪微雕文字,选取的内容一般是名人的名言,或者是劝人为善的作品。这种微雕技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它要求精益求精,往往需要业内的雕刻高手才能完成。
有的时候,为了更好的防伪,还需要故意将微雕里面的个别字雕错。王羲之的《兰亭序》因为代表行书的最高成就而著名,它曾被印刷到了银票之上,上面还故意刻错了几个字,让造假者变得无所适从。被称为银票制作的最高峰——北京日升昌银两票,其内层的防伪技术,就是将明朝朱伯庐516字的《治家格言》印到了上面。
朱柏庐写的《治家格言》,为何能堂而皇之地登上银票的封面?我们首先要说一下朱柏庐这个人,他是明朝末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的《治家格言》全文516字,文字虽然简洁,但含义博大精深,是三百年来最具影响力,也是内容最为详尽的一部治家规范书。
我们看看这部书上都具体写了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饭,我们在吃的时候,都要想一想,它们的来之不易。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君子行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话要少说,一旦说得多,就会出现失误的地方。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你帮助过别人不要放在心里,而别人帮助过你,一定不要忘记。
这些格言朴实无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浅显的大道理,可是让人读来有一种亲切感,看似淡如白水,却令人回味无穷。
《治家格言》与《兰亭序》相比,前者绝对没有后者的骈散结合,工整华丽;若论通俗易懂地让世人受到教育,明悟处世的道理,后者与前者根本没法比。刻板师将格言刻到了银票之上,不仅起到了微缩防伪的功能,还起到了亲民、惠民和教民的作用。
银票不仅是当时社会的货币流通的一种手段,更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收藏的佳品。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社会,当时银票的印刷水平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顶峰,我们作为现代人,也应该为此感到了骄傲。
当年朱伯庐在写《治家格言》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被刻到了银票之上,这对《治家格言》广而告之的传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代造纸业十分发达,遍布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万历时,江西铅山县的石塘镇有纸厂槽户不下三十余槽,各槽帮工不下一、二千人。(康熙《上饶县志》卷十)纸张的品种繁多,有用竹为原料的竹纸。有用竹麻及秸杆制成的火纸、糙纸,用于包装物品。有用细竹料制成的柬纸,书写信柬或制成名片。也有用白矾水浸过,染上红色,即成为喜庆用的吉柬。用楮皮竹麻为原料制成的皮纸,或棉纸。专供办公呈文用的连四纸。还有用桑y特制的笺纸,是高级的书写纸。
蒸煮纸浆的工艺,多用石灰,提供了纸浆的质量。福建等地的纸坊破碎原料,多用水碓,提高了功效。
纸张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的显著发展,为印刷业提供了条件。江南地区由于印刷业发达,城乡出现大批刻字工人。刻字工价,每叶两板,每板工资银一钱五分余。江南刻工,三分银刻一百字,按当时银价,不过铜钱二百文。由于刻字价贱,故印书甚多,私人出版物随之大增。(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
明末的印书作坊,规模相当大。到天启、崇祯时,常熟虞山富翁毛子晋开办很大的印书作坊,专营出版古籍。为了搜求古本珍本,特建汲古阁,延聘文士,建双莲阁,延请僧侣,另一阁,延请道士,整理书籍,校对文字。汲古阁后楼贮存书板,楼下及两廊供刻书匠人居住。匠人中有刻书匠,还有印匠和装订匠。毛氏汲古阁所印书种类繁多,上自十三经、十七史,以至丛书、别集、道藏、词曲等,享誉一时。
明代印刷技术的创新是铜、铅活字印刷、彩色套印和短板、拱花等工艺。中国是活字印刷术应用最早的国家,明代铜活字、铅活字排字印刷技术都有所发展。无锡人华、华燧、华坚曾使用铅活字印了许多种书籍,如《剑南续稿》、《宋诸臣奏议》、《容斋五笔》、《文苑英华纂要》、《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蔡中郎文集》等书。同县人安国也用铜活字印刷过《正德东光县志》。常州、苏州、南京也都有铜活字印刷业。正德时,毗陵(常州)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
套印技术是将同一板面分成几块相同大小的板,各用一色,依次序印在一张纸上,即成套色印刷品。这种套色技术常用于有各色批注的书,有时可套印三、四色批注文字。版是把同一版面分成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版,每块版只是整版的一个部分,将各块版分别刷上需要的颜色,逐个印在同一张纸上,成为一幅多色斑烂的图画。最著名的板印刷品是安徽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印成于天启七年(一六二七年)。包括翎毛、花卉、虫鱼、竹梅、兰草、山水、人物等。另印有《十竹斋笺谱》,除用板印刷山水人物、花草羽虫的图画外,还使用拱花的技术,将雕好的版不用颜色压印在纸上,形成凸出的花纹,实际上是一种凸印法,多用以表现图面上的白云、流水、叶脉、衣纹等。套印、板、拱花技术是我国印刷史上最有创新意义的成就。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10公里,虽然是个小镇,在古代却名列中国四大古镇之一。特别是北宋末年岳飞曾率军在这里大破兀术的金兵,朱仙镇更为国人所知。为纪念岳家军的功绩,在朱仙镇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岳王庙,而今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就设在这座古庙之中。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以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镇邪除妖。后来北宋没落、灭亡,开卦几经战乱,木版年画便衰落下来。到了明代,开封年画虽然又获复兴,但已逐渐转移到朱仙镇。明朝末年洪水泛滥,开封被淹没,百业俱废,朱仙镇便成了木版年画的中心。明、清时期,朱仙镇就有300多家木版年画作坊,其作品畅销各地,于是开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影响深远。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等,不下20种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
我国中原地区的一种民间木刻画。因产于河南朱仙镇而得名。《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期,汴京一带木版年画已相当繁盛,每逢岁节,市井皆印卖灶马、门神等。明代中期到清初,朱仙镇有木版年画作坊三百多家,生产门神、红纸等。风格粗犷浑厚、构图饱满、色彩鲜丽、造型夸张。品种有武门神、文门神、神像图、戏出和挂笺等。武门神又分将军、武财神、勇士型等;文门神又分祈福、童子和辟邪型等。印制手法主要是雕版水色套印,一般为六版一套,有的多至九版。色彩以暖色为主。多数人物脸部采用白脸、红眼皮,这是它特有的装饰手法。在印刷时采用透明水色,套版印刷后,色彩中微显木纹,突出了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现在朱仙镇已成立了木版年画社。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而“门神”就是年画!
当一颗心随“门神”骑着红马从遥远的地方踏歌而来,我感动!感动她的源远流长、风雨兼程。我骄傲!骄傲她的出生地就在咱们开封。
说起木版门神的起源,先听老辈人讲一个古老的传说……
当年,秦王李世民率兵攻占了开封。当地父老向他诉苦:连年的打仗城中夜里闹鬼,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当晚李世民也连连被噩梦惊醒,不能入睡。大将秦琼、尉迟敬德得知后,一个手持双锏,一个紧握金鞭,威风凛凛分站在门旁,夜来无事。李世民灵机一动,令谋士画了秦琼、敬德像贴在两扇城门之上,以保百姓平安。
朱仙镇一位巧木匠来到开封,看到城门上将军的画像,回去后把两人的像刻在梨木版上印成门神。木匠的门神画供不应求,后来门神发展成供喜庆节日张贴的年画。从此,朱仙镇年画一举成名。
传说归传说,史载:中国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开封。
《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门神在宋代称为“纸马”、“纸画儿”。翻开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会看到“王家纸马店”门前门神画“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清晰可辨。北宋门神画在中国绘画史上首开了木版年画的先河。
明清时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达到盛时。
《岳飞与朱仙镇》 一书载:“红纸门神系旧习过新年之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三百余家……”想当年朱仙镇300余家门神店星罗棋布,年画产量高峰年可达400万张。每年入冬,各地“打门神”的客商云集。“门神门神骑红马” ,朱仙镇木版年画乘运粮河之船,装太平车之载走遍全省,走向山东、江苏、湖北、福建、甘肃、宁夏……
走进百姓的万家灯火。
清中叶以后,黄河在中原一带多次泛滥,朱仙镇受灾严重。至20世纪初,镇内年画商号仅存70余家。
民国初年,朱仙镇经济萧条,商业锐减,年画作坊只剩下40余家。 抗战前夕,年画行业为了生存,多迁往开封城中的书店街、大南门里、西大街、东大街、土街一带。
1938年,日军侵占了开封,使古城百业凋敝,年画商号相继倒闭或转行。到解放前夕,年画作坊在开封地区所剩寥寥无几……
1949年共和国成立。一批美术工作者和年画艺人创作出了歌颂和平、胜利的新年画。 60年代初,开封组织起一批老艺人,开始了搜集古版年画和创作刻印新年画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文学艺术遭到摧残,很多木版年画及老版被付之一炬。
80年代以来,开封和朱仙镇成立了木版年画社和研究会,并恢复了数家门神老字号。2004年9月,“中国朱仙镇年画博物馆”的大牌子挂在了朱仙镇大关帝庙的大门旁……
一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折射出中国历史的沧桑。千百年来,它随着岁月跌宕起伏,令后人的思绪也如此悠长……
作家冯骥才先生说:“中国农耕的文明跟大自然的节律有关系。过年的时候,更多的理想和愿望要进入人们的心灵里边,这种心理就体现在年文化里。中国年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生活尽量地理想化,使理想更多地生活化,它反映到了年画里面。年画的文化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吉祥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大量的文化符号,这方面没有一种中国艺术可以和年画相比!”
朱仙镇木版年画以线条粗犷奔放,情节概括简练,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的鲜明特色,在全国诸多年画流派中独树一帜。
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马上鞭》中两位将军一手持鞭、锏,一手勒马缰,形象威严庄重,气宇轩昂。新年伊始,千家万户贴饰院宅大门以避灾驱邪。以秦琼、敬德为题材的门神画有20余种不同规格和样式,这是朱仙镇木刻门神的精品,最受群众喜爱。
《钟馗》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又一代表作。
取材于终南山道士钟馗除鬼的故事。画中钟馗龇牙瞠目,满髯胡须,怒发冲冠,极富装饰效果,俗称魁头。人说这类人物能降伏恶鬼威赫魑魅,镇护家宅消灾避邪,故称“镇宅钟馗”。“镇宅钟馗”在中国百姓中特有人缘!
时至今日,各种版本、不同包装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精品不断问世。中原大地哺育出的带着泥土气息,透着纯正民风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这样说:“河南朱仙镇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年画的独有特色。”当年鲁迅先生的话十分精确,应该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的精髓。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千百年来,他们世代承袭、师徒相传沿用至今……
木版年画雕版十分关键。一块好的雕版既保持中国传统线描绘画的笔锋和力度,又体现木版年画之木味。一幅上乘的雕刻主线版就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
普通年画以黑、黄、红、丹、绿、紫6色,先淡后浓,依次套印而成。高档年画与神像画人物之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9遍。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刀与版的对话,色与纸的对话,更是年画艺人与传承在对话,人与岁月在对话……
“沙沙、沙沙”的印刷声催着染色后掀动的年画,使人感到一页页翻过的日子……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一脉相承。
据统计,开封及朱仙镇年画艺人创作的老版年画大约有500多种。迄今幸存的历史老版约有100多种。众多历史名店著名商号印记着时代的烙印——“二合永”、“天成德”、“二天成”、“天义德”、“万同”、“万通”、“敬德永”、“天顺德”、“高德隆”、“天信德”、“云记”、“汇川”、“泰盛源”、“福盛长”……品读着这些老店的名称,如同品读着一本厚厚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史册,真有一种沧桑的感受……
木版年画对于民间艺人来讲:是老辈儿传下来的,不能放弃!他们把印制年画看得很重很重。毕竟,这源自民间的吉祥物是不可替代的。民间艺人讲不来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在沉重和辛劳中,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默默地耕耘着。
我们在朱仙镇腰铺村见到一位叫辛思会的老艺人,年近90岁的他是目前朱仙镇健在的木版年画艺人中年龄最长者。一提起印了一辈子的门神,老人来了精神,向我们讲起当年因门神印得快,他在作坊圈儿里被称为“火车头”的故事。
开封城里有一年画师傅叫郭泰运,13岁就在“云记”门神老店学徒。听他讲起木版年画中的道行让你觉得奥秘无穷,再看他印起年画时的麻利劲儿你真感觉不出郭师傅已76岁了。
张廷旭出身朱仙镇木版年画世家。数10年来,他雕刻复制、创新的年画版子有200多套。张师傅家中的一把两尺长的祖传裁纸刀让来访者开了眼界,但要看他雕刻年画版子更令人称奇。只见他手中刻刀“伐”、“跟”、“支”、“挑”如克敌的岳家枪法神出鬼没游刃有余。
还有张继忠、姚敬堂、任鹤林、刘金录、尹国全……让我们也记住这些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做出奉献的人们。他们印出的年画不仅装点着祖国大地,而且也走向了世界。但他们有一个担心就是年画这门技艺怎么样传下去!
开封及朱仙镇现有的从事木版年画印制的民间艺人仅有20名,并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后继乏人的状况压在他们心上,也沉甸甸地压在中国木版年画之乡——朱仙镇人的心上。
2002年10月,世人瞩目的“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在古都开封、历史名镇朱仙镇举办。这项活动被称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史性的开端和发动。而木版年画抢救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龙头工程。
2004年6月,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省第一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在开封启动。笔者有幸成为《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编纂组和电视摄制组的成员,兴奋中感到的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在古城、名镇的市井街巷、阡陌乡间我们痴迷地追寻着中国“门神”神秘而厚重的足痕。在年画作坊的工艺流程里感受古朴;在行业习俗、口诀歌谣中领略神奇;我们在风情和岁月间缓缓而行;我们在年画作品和年画故事里流连忘返……
一年间,我们运用文字、拍照、摄像三结合手法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视觉记录。今年6月,6万字的书稿、近千幅的、100分钟的电视片业已完成,带着家乡人民的重托,《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已送往北京。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源头。至今仍存留着传递久远的人类文化记忆和信息的功能。朱仙镇木版年画所具有的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被视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当之无愧!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要抢救的是人才,是老版子,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手工技艺。但往深处说,要抢救的最重要的应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内涵的解读!是对待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观念意识!历史名城文化先行,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一张珍贵的名片,当然,她也是咱开封发展文化产业的无价之宝!
“门神门神骑红马”,朱仙镇木版年画任重道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1990年在湖北省英山县发现了毕升及其夫人的合葬墓碑,还发现了其孙子的墓葬,经国家博物馆专家确认是英山人,2015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放了记录片毕升墓碑之谜》,再次明确了毕升的籍贯是英山县)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 在北宋毕升试验泥活字印刷之后。
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于大德二年(1298)创制木活字3万多个,并试印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成功,这是中国有记载的第1部木活字本方志。
版书:木活字发源地○怪地名称:版书乡○方位:旌德县○地名出处:史料○奇怪指数:★★★★○讲述人:朱先明(宣城市作协副主席、旌德县作协主席)
版书是个很有意思的地名。它地处旌、绩二县交界处,周围群山环绕,山势峭拔险峻,峥嵘奇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使之植物种类繁多,树种资源丰富,历史上是一个山川秀丽、古木参天、物产富饶的地方。优良的木质在为刻写木活字提供必要原料的同时,也养育了一大批以木刻为业的民间艺人。且版书是古旌绩驿道必经之地,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后,版书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项浩繁的工程,将一个古色天香的名字定格在历史的画册上。
从地名上可以看出,版书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意味。对于地名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有一对兄弟,哥哥在竹签上刻出文字、图案,弟弟用锅底灰和水做成“印泥”,然后将竹签蘸上“印泥”印在纸上,文字图案便昭然显示,且可成批印制。这种原始的印刷技术,不经意间引出了版书这个地名。
说到版书,不能不提活版印刷,更不能忘记王祯。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县人,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他任旌德县尹六年中,政仁民惠,功绩卓著,“旌德之民利赖而颂歌之”。除注重以农治县,撰写《农书》外,改进活版印刷术,是王祯任旌德县尹的又一重大成就。他深感传统刻版费工费时又费料,已有的瓦字(泥活字)不尽如人意,于是决计改进。经过两年与刻工共同研究,设计成“活字板韵轮”,制作3万余枚木活字,将木活字依韵排列于转轮排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转轮取字,省时省力。大德二年(1298),王祯首次采用这种木活字排印由其主修的6万余字的《旌德县志》,“不出一月,百部齐成”。王祯把木活字创制法及拣字排版的工艺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载于《农书》之末,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活字印刷术的文献。
王祯为何把木活字印刷术这么重要的事情放在版书去做呢?这是缘于那里有茂密且适宜的杂木树林和乐于此事的刻工。再说,一个县尹,在办公的地方弄些“杂事”做,也有损于他的形象,所以,版书是木活字印刷术的发源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后,木活字发展较快,非但有汉字木活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木活字。进入明清,木活字普遍流行。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间,木活字印书更为普遍。
元代至治二年(1322),浙江奉化知州马称德镂刻活书版10万字,印成《大学衍义》等书。现存元代《御试策》可能为元统元年(1333)后木活字印本。敦煌千佛洞曾发现元代回鹘文木活字,由硬木制成。至明代万历年间木活字较流行, 有的藩王府、书院和私人多用于印书。崇祯十一年 (1638) 起用木字印“邸报”,沿用至清末。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金简主持,刻成大小枣木活字253500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多种、2300多卷。乾隆帝以“活字版”之名不雅, 改称“聚珍版”。其后地方官署、书院、各省官书局,以致民间私人及书坊均采用活字印书。经、史、子、集、小说、类书、丛书以及《京报》无所不备,尤以家谱采用活字版最多。金简著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记述印造经过,内容详备。以后各地仿效,有14个省用木活字印书,以诗文集居多。其他如绍兴府、常州府、徽州府等地的几千种家谱,十之七、八为木活字本。木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古代盛行,仅次于雕版印刷。
据估计,现在知见的木活字不下千种,其中较著名的,嘉道年间,有吴志忠印《兼明书》、《洛阳伽蓝记》等书,张金吾爱日精庐印《续资治通鉴长编》,六安晁氏印《学海类编》,京师琉璃厂半松居士印《南疆绎史》等书。咸同年间,有仁和胡珽琳琅秘室印《琳琅秘室丛书》,江夏童和豫朝宗书屋印明严衍《资治通鉴补》、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等书。光绪间,有洞金鉴重印《琳琅秘室丛书》,姚觐元印《北堂书钞》等。
追本溯源,谈及古代汉族民间木版画,就得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没有受到印章与碑石雕刻等启发,以及具备了纸、墨和摩拓的基础,木版印刷的出现是很困难的,即使出现,也不会一开始就那样完善。 就中国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在我国,隋唐以前,还没有印刷术。当时的文学和绘画都是直接书画于纸上的。直到隋唐出现了印刷术之后,才有了佛经木刻。到了宋朝,随着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改革,特别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雕版印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版画艺术的领域进一步扩大。由唐、五代的单纯佛经木刻进而扩展到文学艺术、经史、医学、技艺、杂类各领域。《梅花喜神谱》则是花卉画谱的先导。
雕刻印刷的程序是照事先画好的稿子刻在木版上,然后以纸印刷着彩,或者套色印刷。《四美图》是宋代版画的代表作。在构思上,作者独具匠心,集汉晋时期的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这四位我国历史上著称的美人于同一画面,富有戏剧性色彩。画面上四位美女都是唐朝的装饰,雍容华贵,婀娜多姿,迈着轻盈的步履在庭院里漫步、观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之间的流眄盼顾使画面前呼后应,浑然一体。此外,作者还在人物后面以栏杆、花石作背景,更加烘托出画面的华丽。同时,作者在框上精心安排了鸾凤和蔓草的图案作装饰,使画面更加丰富。
唐代的雕版印刷制品已经非常精美,有可能是最早的遗物,便说明了这一前因后果。一千多年以来,木版印刷在中国发展很大,并且普及于汉族民间,从雕刻文字印刷到雕刻画画印刷插图和画张,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物的复制手段。可以说,在中国出现近代印刷术之前,亦即清代前期西方的铅印、铜锌版和石印还未传入时,木版印刷是印刷的一统天下。 由于古代和现代汉族民间的木版画属于“复制木刻”的性质,所以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这种印刷手段已不再被采用,由原来的泱泱大河变成了涓涓细流,仅仅被当作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人们所看重,其范围显然是大大地缩小。特别是近现代的民间木版画,虽然仍有一部分人使用和欣赏,但为数不多,较多是当作一种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从这方面说是非常可贵的。
一、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四川简称“蜀”。
蜀字,原造字时像虫形,所指为野蚕。几千年前的蜀山氏拾取野蚕蜴丝,制棉,对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
中原华人争先效法,乃称最先发明者为蜀山氏。地处巴蜀西北部的绵竹县,古时因盛产一种韧性极好的竹子,故县名为绵竹。
绵竹人继承了祖先拾茧制丝的创造精神,利用竹源丰富而造纸,继而“制作桃符,画五彩神荼郁金”,创造了“点缀年景”的绵竹木版年画,使绵竹成为古巴蜀文化的雕版印刷基地。 宋代,四川是中国四大印刷中心之一,木版印刷已发展到刻技纯熟、印刷精美的程度,宋代的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种,文献中亦出现一些关于年画的材料。
北宋御史赵卡的《成都古今记》记成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十月酒市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汴。
梁迎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吴自牧《梦梁录〉〉载岁终“画门神桃符、邂春脾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以主顾。”
显示宋代春节装饰画已普及于市民之中,而且已由荼、垒、虎、鸡等扩大到门神、钟馗等多种形象。由于大门和房门的不同要求,门神中又出现类似后世年画中的赐福天官。
另有史料证明,宋代在以成都为中心的附近各县都有生产年画的作坊,尤以小成都而闻名的川西古城绵竹的雕版印刷术更为发达。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当时泸州及陕西蒲城地区已贴过内容喜庆的绵竹年画。”
明代是古典版画艺术的盛期,书籍刻印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版画应用范围之广和技巧之熟练大大超越前代。 插图成为普及小说戏曲通俗读物和科技书籍的有力形式。
至明代后期,出现了在一块版上敷数色印刷的版画或人工敷彩的版画,反映了单色印画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明末印刷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笔谱》,体现了彩色印刷的巨大飞跃,也给彩印年画提供了技术经验,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出现了全国年画的繁荣。
二、请问木板年画的发源地,流派,制作工艺步骤,他它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参见——木板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
在汉族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汉族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传统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面临消亡的困境。应世而变,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创新,使木版年画适应大众的生活与审美情趣,这是保护木版年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有效方式。
秉承传承非固守的理念,豫游纪在传统年画固有艺术风范、人文内涵、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做了自然延伸和形式创新,赋予木版年画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让传统文化永续传承。
各地的木版年画工艺大同小异,基本采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纸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颜料,分多版多次印成彩色年画,通常可用五版,最多的如朱仙镇年画,有用九版印制的;而桃花坞木版年画只用红黄绿蓝黑五种色彩。杨柳青年画则采用雕版印出轮廓线条,再以人工填色晕染;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先印线条,人工填彩完成后再套一次金线版;而晋南的木版年画喜欢以画上配诗,字画,也自有特色,很多木版年画还很注重反映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如桃花坞年画,传统题材还包括“姑苏万年桥”,“玄妙观庙会”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备受群众喜爱。
三、木版年画发展历程是什么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
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宋 代,明代中叶起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著名年画产地应运而生,清乾隆年间 更为盛行。内容大多含祝贺新年的意思,也有描绘农事场面等的。
中国的雕版印 刷技术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著名年画产地主要有:天津市杨柳青、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山东省潍坊市杨 家埠(以上被誉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河南省开封市 朱仙镇、广东省佛山市等地。
天津市杨柳青,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四、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怎样的明末清初,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繁盛时期,当时的画 铺约有四五十家,大部分设在枫桥、山塘街、虎丘和阊门内桃 花坞至报恩寺塔一带。
其所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 上,除销到江苏各地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山东、河 南、东北三省外,还随着商船远销到南洋等地。 并且,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至后来还一直留存在画面 上,像前期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 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的王荣兴、陈同盛、吴锦增、吴太 元、鸿云阁等。
桃花坞的画师在画面上署名的,前期有桃坞主人、桃溪主 人、墨浪子、归来轩主人、宝绘轩人、墨林居士、杏涛子等, 后期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等。
五、绛州木版年画的历史是怎样的据史料记载,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始于北宋年间《佛说 北斗七星经》,即绛州郭下宋守真刊印的刻本,成为海内外之 孤本,有着极高的研究考证价值,该刻本被称为我国木版年画 的鼻祖。
到明代中叶时,雕版画在内容上扩展到百姓生活领域,成 为日臻成熟的木版年画,绛州也成为晋南年画的主要生产基 地。 至清道光、咸丰时达到鼎盛期,其时绛州城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之说,其中开业于清初的益盛成画店,年印 制各类木版年画达十万余份,行销西北诸省。
其余画店生产的画销往东北、华北、中原等10多个省市, 对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当时绛州为晋南商贸,文化中心,由于明代推崇“益人 伦,厚风俗” “敬礼百神”,使民间木版年画畅行一时。
出现了 绛州年画的生产户、销售年画的经销商。特别是过旧历年,人 们购买绛州年画,使其成了洛阳纸贵,一画难求。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
这四姓始祖,古往今来,皆以圣人尊之。至圣为孔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是孔子之再传弟子,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均是孔子的嫡传高足。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这个看似与国家民族没有多大关系的同族谱之字辈,实际上却折射出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缩影。
一
该四姓后人的现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从孔门第五十六代开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赐孔氏八个辈字:即“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第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
明末由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崇祯帝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至清朝乾隆皇帝又赐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的辈是孔门第八十三代“念”字辈。因此,不少孔孟等四姓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有待指出的是:这并非是孔、孟、颜、曾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颜曾后裔行辈的顺序的。现家谱如下: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
上述四姓族谱,据说“卜”姓亦遵照之。卜商为卜姓始祖。不过,卜子的影响力远不及上述四圣。
说到四姓该族谱,尤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而耳熟能详。在当代四姓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
严格的讲,这些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不是家谱,家谱是记载某个家族世系传承情况——即各个支脉的男性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儿孙年龄职业住址等情况(封建社会中女性长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计入家谱)的花名册(类似家族内部的户口登记薄)和家族成员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迹的记录本。
近来,历年清明节至,来自海内外的三百余名孔子后裔必然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祭奠了共同的祖先——孔子,子孙们依次向一世主孔子深深鞠躬行礼、敬献花蓝,并诵读祭文。之后又分别来到二世祖墓、三世祖墓、中兴祖孔仁玉墓和远代诸墓望祭之坛前,按照释奠先祖“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的礼仪要求,举行了传统释奠祭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恢复祭孔活动以来,曲阜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两大祭。2008年,曲阜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如今的春季祭孔大典定于4月3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隆重举行。曲阜的孔氏家族墓地,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墓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延时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据悉,目前,孔子后代有三百多万人,至今已繁衍八十多代。其中,曲阜的孔子后裔占曲阜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约有23万!
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主要任务为祭祀孔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台湾已故的孔德成是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
不过,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民国时代的大财阀孔祥熙,并非孔门嫡传后裔。因其母嫁入孔门时已有身孕。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回民,姓孔,这是很特殊的。或许会有人问,孔子是汉族,为什么他的子孙是回族哪。原因是:孔子的第59代子孙孔彦嵘娶了一名回族女子,名叫马甲尕,夫妻两人生育了3个儿子。马甲尕要求一个儿子加入回族,并且信仰伊斯兰教。她缝制了一顶穆斯林戴的白布帽子,三儿子年幼好奇,争着戴这顶帽子,于是顺从母亲的意愿成了穆斯林。在甘肃永靖县,孔氏穆斯林被当地人称为“孔回回”。
孔孟四姓的后裔中除了有回族外,还有土族、东乡族、藏族、满族、保安族、土家族、朝鲜族和撒拉族,他们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
三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该四姓共同族谱的由来。
先说是否存在“孔孟一家亲”。当前,“天下孔孟是一家,看字排辈论高低”的说法很流行。由于孔子、孟子的后人共用一个家谱,不管姓孔姓孟走到哪里都要当一家人来对待。还说在旧中国孔家孟家子弟外出旅行,即使逃荒讨饭,来到陌生的孔孟人家,只要一提自己姓孔或者姓孟,就会被当一家人来看待。要按照姓名中的“字”表明的辈分论高低,岁数大辈分低的人也要给岁数小辈分高的人磕头行礼,称“叔”喊“爷”。东道主要给讨饭者安排吃住,走时还要送些粮食。这是和外姓人的区别之处。
要搞清孔孟是否真的一家,就需要看是不是两家真的共用一个家谱。经查阅家谱网得知:《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传承了二千五百多年,跨越了八十多个代次,共登记近200万人。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1937年民国时期。
而《孟子世家谱》也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1990年在台湾继任亚圣奉祀官)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现在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由此可见,孔孟两家各有独立的家谱,家谱中都没有两家合并为一家之说。至于曾、颜,亦如是。我们进而可以推断,从宗族的角度讲,孔家就是孔家,孟家就是孟家,曾家事曾家,颜氏仍是颜氏。颜氏之源与孔子母亲无涉。
据说,这四个通天谱的后裔,是不需要说“免贵”的姓氏。
也有此分析出:四姓具备共同族谱,并非是春秋战国时代相约而定的,而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强行以定。
当然,无可否认,四姓之始祖确实亦渊源甚多。众所周知,孔子及其学生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无疑是足以与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柏齐名的思想家。
而孟轲,也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是影响了很多执政者的至理名言。
关于曾参,其实是孟轲的老师的老师,其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认识,唐宋之后才被高度认可。他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被称为“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
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有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回所认同的“天人合一观”所表现的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是那个年代的精神瑰宝。
其实,儒家学派以孝道为先,排序以入道为先,应该是孔、颜、曾、孟才对。原因很简单: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曾参的师兄,曾参却是孟轲的师祖!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求明朝皇帝的族谱,关系?
本文2023-10-11 21:04: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