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姓 铎氏家谱 铎姓起源 铎姓名人 铎姓的来源 铎姓简介
铎[铎,读音作dù(ㄉㄨˋ),亦可读作duó(ㄉㄨㄛˊ)]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曹国君主曹叔振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曹叔振铎,即姬振铎,为西周时期诸侯国曹国的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逝世于公元前1053年。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1年),姬发挥军克商即位,封姬振铎于曹地,他建立了曹国,立都陶丘(今山东定陶马集乡费庄),史称“曹叔振铎”。
曹叔振铎建国后,体察民情,爱护百姓,实行轻徭薄赋,劝百姓削岗平洼建设家园,疏水导流,垦荒种田。他重农桑,又教民众讲礼义,行廉耻,广施周礼。使奢者俭素,劣者善良,俗尚淳朴,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后人称赞“铎教民有法,实开疆之圣也。”
曹叔振铎逝世后,国人怀念不忘,在仿山墓顶上修建庙宇,祈祷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据史料记载:每年农历的3月28日是纪念曹叔振铎的日子。相传,大王爷受民敬仰,感动了东海龙王,于致祭日香火烟雾中布云,在思凡落泪中降雨,以在天之灵,给天下百姓降吉祥。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帝死后皆葬于仿山。后世在仿山广植柏树,兴建庙宇,成为今天定陶地区的一大景观。
在曹叔振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史称铎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军法执铎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初期的“执铎令”,就是后来的“司马”,统领五十名兵卒。而指挥诸多司马者,就是大司马,在建制上归由天官府司管辖。
“铎”,就是铜制的大铃铛,有木制铃舌、金制铃舌两种,木制铃舌者称“木铎”,金制铃舌者称“金铎”。
在典籍《玉篇》中解释:“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敎。”当木铎摇响时,多用来颁布新政令,用以提请诸臣子们注意:君主有新的施政主张了。“木铎”,成为历朝历代朝堂议事、太学、书院、学校、考场的课铃,后逐渐演化成为国家教育场所的专称。
而金铎,则主要用于军事指挥,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注释:“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在典籍《释名》中也注释:“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在两周军制中,小司马们用“金铎”指挥自己的属下,而大司马则用“金钲”指挥全军,“鼓进金退”中的“金”,就是指金钲,即无舌巨铃,由于太重,后演化改进为大铜锣。
在典籍《周礼·天官·小宰》中记载:“徇以木铎,以宣敎令也。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在执铎令、司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舞伎鼓人,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鼓人,是两周时期中央王朝与各诸侯国中指挥歌舞的小官吏,归由地官府司管辖。
宫廷中的庆典、祭祀、迎宾、盛宴等的鼓乐演奏,由鼓人统一指挥。在典籍《周礼·地官·鼓人》中记载:“以金铎通鼓。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
在鼓乐演奏中,鼓人就是用“铎”来进行节奏、仰抑、器序等的指挥,因此又号称“执铎”,如同今日的乐队指挥,不过是用铎而非棒。
在鼓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邑地受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受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西临汾地区,与北狄接壤,因此在晋国初期屡受狄族侵扰。
在史籍《左传·僖公十六年》(周襄王姬郑六年,公元前644年)中记载:“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其中的“受铎”就是指其城邑。
居受铎之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受铎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赤狄甲氏属国铎辰,属于以国名为氏。
铎辰,是春秋时期北方赤狄部潞氏建立的一个邦国名,隶属于留吁。
留吁,是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部的一各分支,晋朝史学家杜预在史籍《春秋·宣公十六年》中注释:“甲氏、留吁,赤狄别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浊漳水》中也记载:“东迳屯留县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
在周定王姬瑜十四年(鲁宣公姬馁十六年,公元前593年),晋国为彻底解决赤狄骚扰问题,晋景公姬孺令上卿士会(亦称随会、随季、范会、范季,逝世后谥号为“武”,又称随武子、范武子等)率强大的晋军集中攻击赤狄甲氏诸邦,一举灭了赤狄甲氏,以及留吁、铎辰等。留吁及其属国铎辰之地皆被并于晋国。
铎辰的原居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部。被并入晋国后,成为余吾的封邑,也称纯留,国民融入晋国,到战国时期其地改称“屯留”至今。
在铎辰之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铎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晋国大夫铎遏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铎遏寇,真名为姬遏寇,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上大夫、军事统领。
铎遏寇原为晋国公子纠的辇尉,即出行时的车卫统领,出行时常手持一柄大铜铃,因此又称铎遏寇。公子纠(姬周,一称姬纠)深知铎遏寇为人恭敬而信强,执行军律一丝不苟,因此在周简王姬夷十四年(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2年)即位为晋悼公后,即令其为上军尉,执掌晋国六军中上军将士的训练工作,他的名望与中军尉祁奚并驾齐驱。
铎遏寇的封邑在今山西省的陵川县,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后以铎遏寇之名号为姓氏,称铎氏,读音作dù(ㄉㄨˋ)。
第七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太傅铎椒,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熊铎椒,字微,是左丘明的四传弟子,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学者,曾为楚威王熊商幼时的老师。
在楚威王执政时(公元前339~前329年),铎椒出任楚国太傅,为三公之一,权势颇大。他曾为楚威王作传,还著有《抄撮》八卷、《铎氏微》三篇等。在史籍《前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铎氏微三篇”。
在铎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铎氏,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dù(ㄉㄨˋ)。
第八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出自金国时期西夏铎精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铎精族,亦称多京族,为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政权之辖属部落之一,其统领(都管)在南宋宁宗赵扩时期为阿令结,他于南宋嘉定六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初率部众投降了金国政权,这在三面对敌的金宣宗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喜事。
在金国后期,金朝廷曾大举赐封归降属蕃各族首领为女真姓氏、汉化姓氏,以笼络民心。到金贞佑四年农历4月,金宣宗赐予归降的阿令结为完颜氏,享受金国王族待遇。
但到了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金国就在蒙、宋两军的联手下灭亡了,铎精族部众大部被蒙古军队裹胁至蒙古的北地和林地区,少部则逃迁至南宋王朝控制的江浙地区,其族人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称铎氏,后基本都融入了汉族,姓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清朝初期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爱新觉罗·多铎,公元1614~1649年,是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生母为清太祖太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爱新觉罗·多铎受封为和硕额真,十三岁时即封贝勒,统领正白旗,参与礼部和兵部政事。
后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多铎晋封为亲王。后因狂放不羁,风流好色,在后金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因军前私自携带 ,被降为多罗贝勒。
后金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爱新觉罗·多铎参与了著名的“松锦大战”,获大捷,生俘了明军统帅洪承畴,因功晋升为多罗郡王。
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爱新觉罗·多铎随清军入山海关,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入北京,再次晋升为亲王。当年农历10月,爱新觉罗·多铎率清军下河南、入陕西,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间攻入潼关、西安;继而在农历2月攻南明,钱谦益举城出降;在农历4月又攻陷了扬州,杀明军统帅史可法,制造了著名的“扬州十日”屠城惨史,接着在农历5月攻陷南京,生俘了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嵩;在农历6月攻占浙江后班师回京,被加封为和硕德豫亲王。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爱新觉罗·多铎以扬威大将军领军征讨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一举克之。后来的清乾隆大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农历7月,爱新觉罗·多铎加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两年后的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农历3月,爱新觉罗·多铎染天花疾亡,终年三十六岁。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农历3月,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被削爵,爱新觉罗·多铎以同母之弟跟着倒霉,被追降为郡王。清康熙十年(公元1670年),再次被追谥为豫亲王。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农历1月,乾隆大帝下诏其配享太庙。
爱新觉罗·多铎有八个儿子,其中有爵位者五,即爱新觉罗·多尼、爱新觉罗·董额、爱新觉罗·察尼、爱新觉罗·多尔博、爱新觉罗·费扬古。其中的爱新觉罗·费扬古自三等奉国将军进封辅国公,后来坐事被夺爵。
在爱新觉罗·多铎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清末民国初期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铎氏,相传至今,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爱新觉罗·多铎的墓地建在今北京市建国门外的大北窑,原名为苗家地。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铎尔衮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铎尔衮氏,亦称多尔衮氏,满语为Dorgun Hala,汉义“獾”,世居索伦、爱湖和屯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铎尔衮氏族人中有冠汉姓为铎氏者,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铎陈城,是达斡尔族以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图钦莫昆(陶氏)命名的居住地名。至清朝中叶,为黑龙江女真索伦部的专属地,也是索伦部酋长杜俄臣的世居地。铎陈城在今黑龙江流域俄罗斯境内东库兹涅佐沃一带。
在索伦部达斡尔族人中,有以原居地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铎氏,读音作duó(ㄉㄨㄛˊ)
得姓始祖:曹叔振铎。
明永乐十三年,苗玉因军功由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封威海卫指挥佥事,居威海卫城里苗家巷。其后散居裴家泊子、裴家埠、汪疃、小高坎、大产、礼格庄、北七口等7个村庄。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九甲十社大苗家庄在荣成旗杆子底下或者称荣成旗杆石,在今文登区高村镇东南11公里。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
苗族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
扩展资料: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参考资料:
-苗族的风俗①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传说中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禹的传说,原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传说人物逐渐脱离了本来面目,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关禹治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合。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些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后世。
②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民间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古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鲁班的传说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讲他发明创造的故事。另一类是关于他修建各地著名桥梁、殿宇、寺庙等建筑的故事。历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进工艺的能力,把鲁班想象成具有神奇技艺和无穷智慧的技师。旧时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对鲁班的敬仰还表现在他们的民俗活动中奉他为“祖师”建庙奉祀。鲁班传说在教育团结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传说。古代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流传至今2000余年,几经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孟姜女原型为春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传》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民众将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相联,使传说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明清以后的故事将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十分深远,各地也出现不少异文。由于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倾向也较复杂。
1928年,顾颉刚编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出版。该文集是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集。对这一传说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迄今仍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历史文献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研究都产生过不小影响。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千余年来家喻户晓。它的源头,从《诗经·小雅·大东》中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头上还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有的与两兄弟型故事结合,把牛郎说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与羽毛衣型故事结合,把织女说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诉牛郎藏匿织女衣服而成亲,最后织女找到衣服飞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会织女。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天河配》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⑥白蛇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许仙以伞相借,二人相识并定下姻缘。金山寺法海和尚见了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叫他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与小青盗仙草救活许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离。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后,始与许仙断桥相遇,和好团圆。法海再度破坏,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
白蛇传说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传奇《白蛇记》的一定影响。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龙斗法传说。《西湖三塔记》中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冯梦龙所编的《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通俗小说,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雷峰塔传奇》,减弱了白蛇的妖气,突出了她坚决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义妖传》和《白蛇宝卷》也表现了同一倾向,其中法海成为恶势力的代表。白蛇传说进入戏曲以后,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白蛇传说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间文学自身的流传变化,也接受了说唱、小说、宝卷、戏文等俗文学的影响。
⑦梁祝传说。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义妇冢》。其基本情节是: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明代冯梦龙辑的短篇平话集《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入话”列举的几个女扮男装的传说中也有梁祝故事。传说除话本讲述外,还被编为戏曲。经过话本、戏曲再创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义。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
⑧刘三姐传说。中国壮族的民间传说。相传桂西宜山地区下枧河中枧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刘姓女子,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之对歌,无能胜者。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雇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怀恨在心。最后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对歌,连唱3天3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7天7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刘三姐传说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愿望和创作才能。它对中国南方各民族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⑨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山河面貌的艰苦斗争,表现过去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反抗。人民群众在地方传说中借风物抒发自己的悲欢,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贞的爱情。
地方风物传说中有大量作品是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而创作的。它还以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引人入胜。地方风物传说地方性十分明显,很多传说仅仅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却广泛流传。
地方风物传说有许多作品是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时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拟人化,或把一般民间故事落实到特定的地方风物上,形成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说的一个品种。
⑩ 反帝传说。 指中国近代反对列强侵略的传说。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多次进行反侵略战争。这期间,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多以反对列强侵略为主题的传说故事,统称反帝传说。
反帝传说可分两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历次反侵略战争。如《义和团的志气永不灭》、《杨司令智取通化》等。第二类不直接反映某次具体的战争,而广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夺活动。大多以外国侵略者盗宝为中心事件,如《金凤凰》、《盗不走的宝船》等。
反帝传说主要歌颂抗敌英雄,包括知名历史人物和普通群众的勇敢和机智,有的故事虽然讲到某种实物、山水,或从某次战争取材,甚至讲某个真实人物的战斗故事,但故事情节并非全是史实,第二类故事想象的成分更大。此类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抗击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 农民起义传说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运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又经过人们不断地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为传说。此类传说在其形成的初期阶段,往往依附于真人真事。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众多口述者不断的艺术加工,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渐游离开真人真事的原型而带上浓厚的传奇色彩,成为虚构或基本上是虚构的口头艺术创作。
农民起义传说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以历史事件为主,着重反映斗争的兴起与壮大过程;或以人物为主,着重讲述起义领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与性格;或以某一战役为主,着重描写起义军的机智、神勇与顽强不屈的战斗事迹;或突出一事一物,着重反映起义部队与群众间的军民关系;或反映广大群众对起义军的怀念之情。
作为群众口头艺术创作,农民起义传说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史料性。它是劳动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文学手段。通过同时代的众多口述者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它们往往能够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作出较公正的评价,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实质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期望等。
铎姓 铎氏家谱 铎姓起源 铎姓名人 铎姓的来源 铎姓简介
本文2023-09-22 03:39: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