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族谱:临沂郯城重坊镇,地处山东省江苏省交界处。我是倪村人,维字辈。我现知道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倪姓族谱:临沂郯城重坊镇,地处山东省江苏省交界处。我是倪村人,维字辈。我现知道的,第1张

一、姓氏源流

倪(Ní)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由郳氏改为倪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辞源》所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郳(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州境),建立了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郳氏。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为避仇,改为儿姓,再后又以原姓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汉初有御史倪宽,其先即为公子肥的后裔。

2、出自春秋时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避仇改为倪氏。据《尚友录》所载,春秋时邾国有郳黎来之后,别族为倪姓。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后魏代北复姓贺郳氏改郳姓,后又改为倪姓。

② 清满洲八旗人有倪姓,世居宁古塔。

③ 今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倪姓。

得姓始祖:倪宽。千乘郡(相当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人,西汉大臣,水利家。治尚书,历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等职,后拜御史大夫。在任期间,重视水利建设,调发民工,于郑国渠上流南岸,开辟六辅渠,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绩卓著,得到人民拥护。宽乃颛顼后裔。周武王时,封颛顼后裔于邾,传到夷父颜时,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一说肥)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因郳为邾之附庸,所以又称小邾国。其曾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荣耀一时。战国时郳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后由于避仇,去掉“阝”旁成儿姓,后又加“亻”旁成倪姓。因郳国始封于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后裔倪宽见诸史册,名声显赫,故后世倪姓尊倪宽为倪姓的得姓始祖。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这条我市境内的小溪,越千年,润万物,孕育了一方文明,传承了厚重历史,负载了浓情往事;正因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剡溪在世人面前显示出迷人的魅力。今起我们推出“感受千年剡溪”系列报道,以触摸母亲河的独特视角,让大家跟随记者的视线,去追寻和体验这段文化、风情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寻踪之旅,从而激发建设越乡文化名市的热情。

剡溪——嵊州的母亲河

剡溪始于新昌江与澄潭江合流处,终于三界镇嵊州与上虞界

1986年修订的《嵊县水利志》记载:“剡溪又名剡江、剡川,历史悠久,早自秦汉置剡县时,就‘山有剡山,水有剡溪’之称,历代县志都有记载。剡溪和曹娥江为一条连贯河流,自城关至三界段,解放后,曾称曹娥江或曹娥江上游,1981年地名普查时正名‘剡溪’。”

市水电局退休高级工程师马亦年对剡溪颇有研究,曾写过一篇《剡溪考》。马亦年经考证后也认为,自新昌江与澄潭江合流处起,至三界镇与上虞市交界止,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剡溪,不仅符合历史上多数说法,也符合水利上的惯例。

剡溪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唐《元和郡县志》称: “剡溪出(剡)县西南,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九六剡县》:“剡溪,在县南一百五十步” 1999年版《辞海》载:“剡溪,在浙江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称:“剡溪,即今浙江曹娥江上游。”

那么,剡溪之名是如何来的呢?宝庆《会稽绩志》曰:“剡溪古谓之了溪,禹治水至此毕矣。了溪一名禹溪,今溪畔有禹溪村。”据解放前《嵊县志》记载,相传县治始建于秦朝。秦始皇于37年(公元前210年)东巡会稽郡, 星子峰南深坑千丈,以泄王气,名曰溪坑,县亦以剡名。另说,据《汉书·地理志》,汉景帝前元4年(公元前153年)已置剡县,即“山有剡山,水有剡溪”之称。

剡溪的源头有四

剡溪的源头在哪里?宋高似孙著《剡录》是这样写的:“其水合山流为溪,殆如顾恺之所谓万壑争流者,其源有四:一自天台山北流会于新昌入于溪;一自婺之武义西南流经东阳复东流与北流之水会于南门入于溪;其一导鄞之奉化由沙溪西南转北之杜潭入于溪;一自台之宁海历三坑西绕为三十六渡与杜潭会出浦口入于溪。合四流为一入于江。”

市水电局退休高级工程师马亦年认为四个源头分别是:一是澄潭江,旧称南江,上碧溪,发源于海拔870米的磐安县尖公岭,南北流向,经新昌县境,于甘霖镇田东村入城,应是剡溪之干流。二是新昌江,旧称潭遏溪,发源于海拔932米的天台县华顶山,南北流向,流经新昌县城,于三江街道黄泥桥入城,现今在下南田与澄潭江汇流。三是长乐江,旧称西江,发源于海拔744米的东阳市道尚岭,西东流向,至长乐镇深溪村入嵊境,称绿溪江,经水竹至长乐太平村,称合山江。先后汇入大昆江(昆溪)、小昆江、南山江、雅张江(珠溪)、郯城江(剡源溪)、石璜江(罗松溪)、富润江、崇仁江(江田溪),流至剡湖街道东桥上方汇入剡溪。四是黄泽江,旧称东江,发源于海拔954米的宁海与新昌交界的虾脖尖,东西流向,至黄泽柿红山入我市。至长山洙头,右岸有上东江(晦溪)汇入,经黄泽镇,至浦口街道蒋家埠以南汇于剡溪(旧称万年亭入于溪,今亭拆除成了江中心)。

关于剡溪之干流,除了源自磐安县尖公岭一说,唐诗之路的提出者竺岳兵先生认为剡溪之源干流出自天台县华顶山。

剡溪的支流

在我市流入剡溪的支流还有:沙园江,源出崇仁镇馒头山,经沙园村,于三聚潭汇入;四明江,亦名新涧溪,源出四明山活狲洞,经浦口,在屠家埠汇入;强口溪,源出仙岩镇谢岩,于仙岩镇汇入;里东江,亦名嵊溪、黄石渡,源出下王镇木杓田湾和平坑,经下王镇,在清风桥上方汇入;迥溪,亦称英雄江,源出崇仁岭头山,在三界镇山雩浦汇入。

剡溪,古有浦阳江、了溪、属溪、剡江、剡川、剡汀、嵊水、戴溪、三溪、戴逵滩、曹娥江等别称。

历史上曾被称为剡溪的其他河段有:清康熙、道光和解放前《嵊县志》称发源于开元分水岗至郯城村的现名剡源江为剡源溪。解放前《嵊县志》把长乐江郯城至城关段称剡溪。省水利厅勘察设计院1957年《曹娥江南江查勘报告》称:“剡溪,北流至浦口,纳黄泽江,再北流至章镇附近,左纳范洋江,右纳入管溪至小江口与小舜江汇合,称舜江,再北流至曹娥镇,始称曹娥江。”

奉化的剡溪:只是奉化江中的一个河段而已

取名剡溪的河流,在我国还有好几条,其中最近的一条,是奉化剡溪。《奉化市志》记载:“剡江,发源于与余姚市交界的秀尖山,分四段:源头至班溪乡公棠村,长38公里,称西晦溪;公棠村至萧王庙镇,长16公里,称剡溪;萧王庙镇至方桥镇三江口,称剡江;方桥镇三江口至宁波市中心三江口称奉化江。”由此可见,奉化市的剡溪只是奉化江中长16公里的一个河段,和古代剡溪无关,只和嵊州的剡溪同名而已。

剡溪,千古绝唱的唐诗之路

古之剡溪,众流所凑,穿越群山,迂回曲折,或奔或汇,或浅或滩,或深而渊潭,峦峻石峭,树古林幽,夹岸争奇,映舟成趣,故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之说法。除了风光秀丽之外,剡溪的出名和王子猷雪夜访戴有密切的关系。自晋王子猷雪夜访戴,剡溪开始盛名,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纷至沓来。佛教高僧竺潜、支遁、于法兰、昙光等长期活动于剡东,浙东名士王羲之、戴逵、戴_、许询、谢灵运等活动、归隐、终老于剡中,这些高贤大德,加上剡地奇丽风光,吸引后代诗人们纷纷慕名前来。

特别是唐朝,慕仰剡地山水、求贤访古、涵吸剡溪文化思想之风更为盛行。当时从水路乘舟是入剡的主要交通方式,也较为方便,较多的文人贤士访越,其目的多为访剡。在《全唐诗》收载的2200余位诗词作者中,泛游过剡溪的共计为278人,其中《唐才子传》收才子278人,游览过剡溪的就有173人(见竺岳兵《剡溪,唐诗之路》),留下了数百首诗词。李白的“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指的就是我市境内的剡溪;杜甫在自传体长诗《壮游》中,对剡颇多留恋:“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一些有声望的诗人学者如白居易、皮日休、戴叔伦、罗隐等等都曾在剡留下多首诗词。一条山间小溪,却吸引了那么多的诗人鱼贯-,歌呼啸傲于此,是十分罕见的。

1991年竺岳兵首倡“浙东唐诗之路”,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发函,同意“浙东唐诗之路”的专称。竺岳兵提出的唐诗之路,是由浙东运河段、曹娥江、剡溪(至源头华顶山)构成,总长约190公里。

“剡溪是唐诗之路的精华。”竺岳兵认为,游历剡中名山,必需经过剡溪,因此它的名声远扬,甚至连浙东运河、曹娥江之名也被它所取代。据史料载,贺知章“表请为道士”,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意谓诏赐在镜湖与剡溪交接处的一块隐蔽的地方让他居住,而实际上是曹娥江与鉴湖相接,可知当时连曹娥江也被称为剡溪了,剡溪名声之盛可见一斑。

古剡地如此吸引唐代诗人,固然因为这里是佛宗道源,人文渊薮,也的确因为这里有让人“欲罢不能忘”的秀异风光。从现存咏剡的唐诗看,一部分是对剡溪两岸风光的总体赞美,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竹下溪水绿,荷花镜里香”(李白),“镜浪洗手绿,剡花入心春”(孟郊),“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朱放)等。而唐以后,历代名人贤士访剡的颇多,如朱熹、陆游、王十朋、袁枚等,写诗作画、著书立说也十分丰富,且都有据可阅,可查考的名胜古迹也有多处。

古人诗中涉及的景区和景点,在我市境内剡溪两岸的有: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故乡古始宁县(今三界镇);吴越王钱缪驻舟赋诗叹为异境的山雩 浦潭;宋代王烈妇殉难的清风崖;溪山相映如画的花山、画图山;大禹治水成功处了山和禹溪;东晋王子猷雪夜访戴停棹处艇湖;王羲之终老之地金庭;夹岸青山、溪水逶迤的乌岩,等等。旧时剡溪顺流而下,东门、艇湖、竹山、禹溪、杉树潭、仙岩、清风、_浦、鼋头渚等胜景,统称“九曲胜景”。

郯城村附近有南山湖象鼻山、长乐钱氏大新屋、太平邢氏宗祠、十八都江风景旅游区、百丈飞瀑等旅游景点,有嵊州珠茶、嵊州香榧、越乡龙井、嵊州领带、嵊州竹编等特产。

郯城县

编辑

同义词 郯城一般指郯城县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南部,地跨北纬34°22′—34°56′,东经118°05′—118°31′。

南部临近陇海铁路,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市县所环绕,北半部与临沂市临沭、河东、罗庄、兰陵四县区接壤。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1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23公里,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077%。

[1]

截至2011年,全县下辖1个街道9个镇3个乡2个开发区,总人口97万人。

2014年,郯城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72亿元。

[2]

中文名称

郯城县

外文名称

The County Of Tancheng

别 名

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

下辖地区

李庄、马头、港上1街道12乡镇

驻地

郯城县郯城街道人民路29号

电话区号

0539

邮政区码

276100

地理位置

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相邻

面 积

1189平方公里

人 口

97万 (2013年)

方 言

郯城方言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郯国故城、银杏古梅园、麦坡地震址、马陵古战场遗址、郯子公园等

机 场

临沂机场

火车站

郯城火车站

车牌代码

鲁Q

行政代码

371322

GDP

2572亿元(2014年)

现任领导

县委书记:刘纪民,县长:刘连栋

特色小吃

马头烤牌、糁、沓煎饼、盐豆子等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 地质

▪ 地貌

▪ 河流

▪ 气候

4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矿产资源

▪ 生物资源

▪ 药材资源

5 人口民族

▪ 人口

▪ 民族

6 经济

▪ 农业

▪ 工业

▪ 固定资产投资

▪ 贸易

7 社会事业

▪ 医药卫生

▪ 文化事业

▪ 教育

▪ 科技

▪ 城建

▪ 城市公交

8 历史文化

9 旅游

10 交通

▪ 铁路

▪ 公路

▪ 机场

▪ 港口

11 特产小吃

12 著名人物

13 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山东省 郯城市 古地名:臧

郯城建置,始于郯国。

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纪。

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

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

直至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行郡县制。

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

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

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秦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为本县建置盛期之一。

汉承秦制。

郯为县、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汉,东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县建置更趋复杂。

先是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东海国,郯县隶属关系仍旧。

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彭城(今江苏徐州)。

晋初,复称东海郡,郯县属之。

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

隋,改郡为州。

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

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

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

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

“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

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

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

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

[3]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

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兖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

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

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民国2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济宁道,下辖5区48保。

民国14年(1925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琅琊道,辖区依旧。

民国17年(1928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 ,其辖区改为5区44乡。

民国25年(1936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

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

1939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

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

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 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

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

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 撤销。

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滨海专署。

1943年,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 ,隶属关系未变。

同年10月,县 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

此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临沭、赵镈(苍山)二县。

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 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1947年2月,郯城县为 占领,人民 政区同1945年, 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

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区公署。

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 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 ,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3]

1994年12月至今,隶属山东省临沂市。

[2]

行政区划

编辑

2014年郯城县行政区划图

1994年11月10日,撤销杨集乡、黄山乡,设立杨集镇、黄山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高峰头乡、庙山乡,设立高峰头镇、庙山镇。

1996年7月3日,撤销港上乡、沙墩乡,设立港上镇、沙墩镇(鲁政函民字[1996]32号)。

1997年6月4日,司家乡更名为清泉乡(鲁政函民字[1997]25号)。

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

2000年12月29日,撤销十里乡、归义乡,将其并入郯城镇;撤销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并入泉源乡;撤销高册乡,将其并入马头镇。

即郯城县由11个镇、11个乡调整为11个镇、6个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册乡)、重坊镇、李庄镇、褚墩镇、杨集镇、高峰头镇、庙山镇、黄山镇、港上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红花乡(大尚庄乡)、泉源乡(清泉乡)、归昌乡。

(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11年3月,原辖褚墩镇、黄山镇划归临沂市罗庄区管辖;

街景

2011年8月,撤销李庄镇、沙墩镇,合并成立新的李庄镇;

2011年8月,撤消新村乡,设立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经过乡镇整改合并后,郯城县辖1个街道(郯城街道)9个镇(马头镇、李庄镇、重坊镇、杨集镇、庙山镇、港上镇、胜利镇、高峰头镇、红花镇)3个乡(花园乡、归昌乡、泉源乡、)2个开发区(郯城经济开发区、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4]

地理环境

编辑

地质

郯城麦坡地震断裂带遗址

郯城县地处沂蒙山南麓,当沂沭河断裂带南延部分。

断裂带东侧两条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南断裂,均较清晰明显;西侧两条断裂:唐郚 ——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则隐伏于第四系复盖层下,并向西南延伸。

这四条断裂走向基本平行通过县境,构成大型北北东向构造带。

这一构造带晚期新构造活动中又被北西西向断裂所切错,致使区域地质更趋复杂。

[5]

地貌

郯城马陵山之战遗址

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面平均比降为二千五百分之一,海拔26~58米。

山区面积1833平方公里,占郯城县总面积的141%,主要分布于东部马陵山一带,其次是西北部零星残孤山丘。

[5]

河流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运河水系,流向多为自北向南,均为季节性河流,郯城县主要河道45条,全长6207公里。

沂河、沭河纵贯县境,为过境主要河道。

其次还有分沂入沭水道、五里河、新涑河、武河、武河行洪道等;苏鲁边界出境河道有老墨河、白马河、沙沟河、浪清河、郯新河、柳沟河、黄墩河、黄泥沟等。

基本具备承接客水、排泄内涝的功能。

[5]

气候

县境属暖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依照气候学上之物候现象和气温变化划分四季,各季不等长。

冬季最长153天,夏季次之92天,秋季最短57天,春季为63天。

冬季寒冷少雨,为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为湿润性气候,春秋季为温暖宜人的半湿润气候。

但随着地球大气趋于变暖和污染加剧,县内气温增高,降水减少,日照率降低。

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137度之间,南部高于北部。

气温的变化明显。

县内降水量的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中部最少。

[5]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1999年调查,郯城县土地总面积为1968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393万亩,占郯城县土地总面积的71%。

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202万亩,人均14亩,园地面积120万亩,人均占有008亩。

非农用地面积575万亩,占郯城县土地总面积的29%。

[6]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

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

汛期易发生洪涝,而春秋又常出现干旱天气。

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

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富集程度很不均匀。

[6]

矿产资源

郯城县因其在大地构造上的特殊地位,地层比较齐全,构造十分复杂,拥有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

据资料统计,金属矿有铁矿,非金属矿有煤、金刚石、重晶石、石灰岩、建筑黄沙、建筑石材等。

铁矿:境内铁矿主要集中在县境中部十里乡小埠岭一带,故名“小埠岭铁矿”。

截至2010年,该矿C级储量为1628万吨,开采品位平均50%,最高可达64%。

另有东北方向距该矿一公里处的马屯矿区,储量为185万吨。

上述两区内矿石皆属自熔性磁铁矿,具有品位高、熔点低、有害成分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

金刚石:为境内代表矿种之一。

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发现的四颗特大金刚石中,有二颗出自郯城县境内。

一颗是1981年8月在县内金刚石矿所发现,重12427克拉,在四大钻石中位居第三,取名“陈埠2号”;另一颗是1937年秋天在李庄镇金鸡岭发现,重28125克拉,为中国钻石之最,比位居第二的“常林钻石”几乎重一倍。

[6]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除人工栽培植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外,野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有较强的适应性。

动物:截至2010年,县境内动物有600余种,主要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和昆虫类。

随着人口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无计划的捕杀,野生动物日渐减少,有的已经绝迹或接近绝迹。

郯城银杏林

植物:县内植物种类繁多。

截至2010年,郯城县高等植物有121科764种,其中野生植物89科660种,栽培植物104种。

各类植物中,林木树种中以杨、柳、槐多见,银杏、板栗最具代表性;药材有毛莨等百余种。

小麦、水稻、玉米则为境内主要栽培植物。

[6]

药材资源

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截至2010年,境内出产中药材300余种,以植物性药材为多,动物性药材和矿物性药材种类不多,产量也较小。

植物性药材:羊蹄(土大黄)、天门冬、太子参、牛膝、白芷、何首乌、地榆、防风、黄芩、葛根、山药、百部、百合、半夏、香附、茅根、元胡、杜仲、远志、枣仁、柏子仁、芫条花、柴胡、丹参、桔梗、苍耳、茵陈、鹅不食草、瓜蒌、兔丝子、紫苏、薏芯仁等。

动物性药材:土元、地龙、金蝎、刺猬皮、桑螵蛸、蝉蜕、蜂房、夜明砂、蛇蜕、僵蚕等。

矿物性药材:云母、钟乳石、朱砂、代赤者石、磁石、青蒙石等。

[6]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街头小品

1959年,郯城县总人口即达4793万人;1969年,郯城县总人口为6316万人;1979年,郯城县总人口增至7486万人;1989年,郯城县总人更达8509万人;1999年,郯城县总人口已达9645万人。

建国50年,本县净增人口5509万人,净增率达1365%。

此人口数字为建国前186年间所增人口的168倍。

若以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字338770人计算,郯城县1953—1999年46年间,即净增人口5758万,净增率1481%,更为建国前186年间所增人口的172倍。

14976降至1312平方公里。

[7]

2010年,郯城县总人口92万人。

2011年,郯城县总人口927万人。

人口分布密度:从空间分布看,与山河相间之地貌特点一致,呈随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点。

马陵山绵延东境南北60余公里,约占郯城县总面积12%,此山区为县内人口密度最小地区,沂沭河川流县地腹心40~60公里不等,其干流两岸1公里之内为县人口最为稠密区,山河之间或两河之间涝洼地区,其人口密度介于二者之间。

从性别构成比来看,郯城县男女性别比为10619:100。

[8]

2012年年末,郯城县总户数259万户,总人口941万人,非农业人口233万人,男性485万人,女性45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4:100。

出生人口9733人,其中男性5328人,女性44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15‰。

[9]

民族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548233人,占总人口的9952%; 2648人,占048%;其它有壮族6人,朝鲜族4人,满族2人,哈尼族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汉族764884人,占总人口的9954%,比1964年普查增长3940%,年均增长186%; 3481人,占045%,比上次普查增加3146%,年均增长153%;其它民族为满族13人、壮族5人、朝鲜族4人、蒙古族1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郯城县有17个民族。

其中汉族871079人,占9952%;比1982年普查增长1388%; 4094人,占046%,比1982年普查增长16%;其它民族为蒙古族7人,朝鲜族3人、苗族11人、藏族2人、彝族10人、壮族7人、布依族4人、满族22人,侗族1人、瑶族2人,白族2人,哈尼族3人,傣族1人,傈僳族1人,土族1人。

[7]

2011年,郯城县汉族占9954%; 占045%;其它民族为满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

经济

编辑

城市夜景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

是银杏、板栗、琅琊草、葱蒜姜椒等优质基地。

郯城县为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

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郯城县经济的支柱产业。

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

2010年,郯城县生产总值达到1904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3%,其中一产增加值239亿元,增长36%;二产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3%;三产增加值747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2:486:39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05亿元,增长2505%,实现增加值828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8亿元,增长246 %;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5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8元,增长149%。

[10]

2012年,郯城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84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115%。

其中,一产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43%;二产增加值10074亿元,增长95%;三产增加值9058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09:469:42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2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4亿元,增长228 %;地方财政收入639亿元,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6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69元,增长1385%。

[9]

农业

2005年,郯城县粮食总产6192万吨,增长235%,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新增银杏绿化覆盖面积6万亩、杞柳5000亩、琅琊草2000亩,无公害蔬菜12万亩。

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23家,农业龙头企业248家,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12家。

各项支农政策全面落实。

降低农业税2个百分点,农民减负2437万元。

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1526万元。

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发放贴息贷款146亿元,扶持致富项目74万个。

[11]

2012年,郯城县粮食总产量761万吨,单产5155公斤,第8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年畜牧业发展良好,猪存栏358万头,出栏515万头,肉类产量达到5万吨。

[9]

工业

200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3亿元、增长717%;利税1149亿元、增长8252%;税收28亿元、增长36%;完成工业总投入267亿元,新上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126个,其中过亿元的7个;有5家企业实现税收过千万元,其中恒通化工153亿元;郯城县工业产值利税率达127%,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降低62个百分点。

累计投入744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50万元。

新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248%,提高了13个百分点。

郯城县新增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3个、总数达到8个,有60家企业通过山东省QS质量安全认证,2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德兴食品公司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

顺利完成了县纸板厂、黄山煤矿改制工作。

[11]

2012年,郯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44家,亏损企业2家。

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增长191%,其中轻工业173家,实现产值2453亿元,增长186%;重工业71家,实现产值1312亿元,增长19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2亿元,增长18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工业耗电量1333亿千瓦时,增长278%。

高新企业比重上升,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81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总值比重2337%,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新凯电子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仁和制药、博士乐液压被评为临沂市企业技术中心。

2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家为国有,145家为股份合作经济,14家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它经济成分为82家。

民营工业企业产值3676亿元,增长192%。

三大主导产业全年实现产值2807亿元,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5%。

全年新建55个招商项目中有45个属于三大主导产业。

郯城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7家,亏损企业2家,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15家,签订合同额686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营业利润6960万元。

全年建筑行业平均从业人员20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11人,持证上岗人员987人。

[9]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郯城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增长448%。

工业总投入267亿元亿元,新上和技改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126个,其中过亿元的7个。

2004年确定的工业重点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

县啤酒厂由河南金星集团成功重组,总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规模。

[11]

2012年,郯城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66个,完成投资额1043亿元;房地产完成投资额48亿元,合计1094亿元,同比增长228%。

按行业构成划分:一产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175亿元;二产项目144个,完成投资额656亿元;三产项目114个,完成投资额4185亿元,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48亿元。

房地产企业投资完成48亿元,同比减少33%。

销售面积为2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为92亿元,每平方均价3283元,同比分别增长291%、614%、25%。

[9]

望采纳

李蒿科李氏

江苏省蒲汪由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迁入,具体年代不详,按照郯城蒲汪李氏排行,宰、相兄弟二人为十三世,十三世以上始祖名讳待考。

郯城蒲汪李氏为明初大槐树移民,距今已600多年,始祖携四子分居临沭郯城两县四地:蒿口、沟头、蒲汪、栗行。分别为现临沭县李蒿科街道、临沭县郑山镇沟头、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一村二村三村、临沭县南古镇前后栗行。现今分布临沭、郯城、临沂市河东区、莒南、东海、赣榆等地,为当地的豪门望族。

在东海的分布已知的有李埝、昌梨、金塘、窑湾、杨圩石榴蒲汪、东新庄、西新庄、浦南蒲汪、李埝、甘汪、窝子、双湖、马林,其中昌梨、金塘、窑湾、杨圩为石榴蒲汪迁入

桃林为李昌梨迁入

现在增加关汪大小石埠大李桃西都为蒲汪李

注:本贯为李蒿科

蒲汪为支系

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颜氏家(族)谱有据可考者,首推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之《颜氏家谱》。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部分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保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言部分保存于后世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记载颜庙重修情况,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该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记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十分难得的实物,弥足珍贵。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修谱之风大盛,各地颜氏所修族谱、家谱、支谱、谱碑等数量众多。以后,经过多次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破坏,这些谱碟和谱碑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散存于民间,难以精确统计。以下仅就部分谱碟作一简要介绍。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十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版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毫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个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相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其后三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祖先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分别续至七十五世。另有自河南宝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单独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十八、安徽毫州((颜氏族谱》(存残卷一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毫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还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毫郡祥系谱序”载:“颜氏自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东南迁至毫即家焉。历宋元明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裔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裔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后裔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裔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裔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六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裔颜传贤等人倡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基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下世系繁衍概况。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徙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首次由颜正文等人创修宗谱,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里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馆,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公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长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阳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人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依旧谱原本删其文翰,中陂自颜岳起,西溪自颜观远起,磐湖自颜士涧起,另立三部,别名“余庆”,分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人”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主要记载颜岳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情况。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都中陂颜岳世系揭图(自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静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二十四、江西永新《东里颜氏叙伦堂六修族谱》(八册)

  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永新县东里镇颜家村颜氏族人重修,颜立程主修。东里族谱已经六次续修,一修时间无考,二修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修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次主修均无考;四修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主修颜嘉漠;五修于1919年,主修颜咏轩。现存五修旧谱一套八册。六修族谱是在五修旧谱的基础上续修而成,体例沿用旧谱格式。

  二十五、江西《萍乡颜氏七修族谱》(五册)

  1997年,由江西萍乡颜氏族人第七次重修,主修颜明山,副主修颜寿康、颜光德主编颜光德,副主编颜春泉、颜瑞明。该谱共五册十四章,16开精装本,2100余页。第一册除谱序外,一至九章,分别是源流世系、宸翰、历届谱序跋、祠堂图记像赞、先辈名人录、文翰、谱规家规家训、萍乡颜姓分布地名志、新派行引和对照表。第二册至第五册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记萍乡插岭、曲坑、大沙塘、金沙湾等各支派世系;第十四章为附录,后为编后记等。该谱序载萍乡颜氏曾六次修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颜懋光作序并写跋;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与初修相隔49年,颜树德作序,颜培元写跋,颜培天写修谱告祖文;三修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与二修相隔40年,颜培化作序,颜钟琳写跋;四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三修相隔49年,颜正瞻作序写跋;五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与四修相隔45年,颜熙作序,颜云洗写跋;六修于1932年,与五修相隔34年,颜孔铸作序,颜永逸写跋;七修于1997年,与六修相隔65年,颜光德作序,颜春泉写跋(萍乡颜氏七修族谱时考虑出书时间,颜仕勉派下分支在1997年6月发谱,由颜真愚、颜锡荣作序,颜洁元写跋)。萍乡颜氏以梅洲初祖颜仕宏为一世祖。

  二十六、江西上饶《颜氏族谱》(五卷)

  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重修,陈殷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是继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旧谱而重修。记载清康熙年间颜仙、颜彭及其子颜庚,由福建永春县迁至江西上饶定居后的繁衍状况。

  二十七、湖南邵东梅塘清潭《颜氏族谱》

  1993年由颜坚生任主修,颜银生、颜达明协修,副主修颜立祥,总纂颜家卿,会计颜赤红,出纳颜汉生,集邵东、康桥、梅塘、清潭、颜家屋等地颜氏支派为一谱。由颜坚生作序,颜家卿、颜博士写跋。距上届谱成时隔59年,1993年春于清潭谱局印成。

  邵东颜氏修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颜如瑶与兄颜如环集南团雅坊支派撰稿于罗湖书院,颜谮后裔颜忠友、颜忠明暨生员颜朝彰集梅城小溪宗支造册呈请附修。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颜以昭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清潭支则由颜学山及其祖颜行效、叔颜行纬,首领梅派,随颜柳次于湘潭忏心寺,集颜谮、颜瑶裔之丁稿,未及刊就,颜柳次不幸逝世,谱事中辍。二十余年后,颜学山复率弟行颜怀瑾、侄行颜宗元、颜宗赞、颜上达等将梅邑小溪颜谮、颜瑶后裔调用之丁稿,重新整理,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谱,本届谱自始至终历时32年,距上届谱成197年。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七十七世祖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洄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距上届成谱时隔74年。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七十七世祖颜邦瑞率颜泽湘倡修家乘,乃由颜邦佑、颜其佩、颜泽湘、颜家振董其事,集新邵安邑同支,撰就成牒,时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三年,距上届成谱时隔47年。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七十九世祖颜燮勋任总修,其堂弟颜静奄任清书,族孙颜士才任纂修,颜家梅任经理,历时三年完成,距上届时隔41年。

  1934年颜吉皆任主修,颜松岑任主修兼总纂,集邵阳、武冈、湘乡、益阳、祁阳等颜氏17支派建总祠于邵阳,借总祠为谱局历时三年修成,距上届修谱时隔31年。

  二十八、新修《湖南娄底颜氏支谱》

  1984年5月,颜景璋后裔官塘支房首议谱事。各支房踊跃响应,于1985年5月召开阖族各房代表会议,公推颜复火昆、颜静君任总修,颜昌龄、颜毅坚任纂修,颜家训、颜满庄任监修,颜家贤、颜超华任校书,颜家友任经理,共同董其事,并聘颜昌资、颜昌瀛、颜昌焘、颜昌福、颜康宁、颜鼎生为顾问,颜超华作序,颜复焜写跋。历时两年,于1986年秋完成,是为第八修,距上届修谱时隔39年。

  该谱于1945年4月开始七修,七十九世祖颜泽其、颜静奄任总修,颜允述、颜化学任纂修,颜昌资、颜满祖任校书,颜家轩、颜树资任经理,历时三年,于1947年冬完成,距上届谱成时隔12年。

  二十九、湖南湘潭《高山坝颜氏六修支谱》(四卷)

  1943年重修。上承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五修支谱,记载翊房服祖派六十三世祖脱公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随父兄由泸源徙湘潭原十一都十甲即碧泉乡第十三保高山坝颜家湾开基繁衍概况。至七十世衍分为“东、仁、信”三大房,三大房以后七十一世再衍为“瑞、林、禄、巽、明、美”六小房。大房裔孙繁衍于颜家湾,次房子孙聚居于辰山一带,三房嗣代则散居于花市等处。三房公推颜惠卿、颜子贵、颜阱甫、颜南生、颜佐卿、颜内昆、颜致诚、颜福盛8人为房修,经征集会编,而后付印成颜氏兑月堂本,分发各房宝藏。

  

鲁(Lǔ )姓源出有二,一说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一说出自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现在大多分布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壮岗镇居多。1、郡望 扶风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新蔡郡:即今河南省新蔡。蔡国自蔡迁此,故名。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在今天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北齐改广宁郡。 2、堂号 三异堂:源出东汉宰相鲁恭,鲁恭以德化为治,天下出现三异:“虫不入境、野鸟化为家禽、童子有仁心。” 鲁姓的主要堂号有:“琴书堂”、“扶风堂”、“敦厚堂”、“五经堂”、“孝思堂”等。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如战国末期的著名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迁徙。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由于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

倪姓族谱:临沂郯城重坊镇,地处山东省江苏省交界处。我是倪村人,维字辈。我现知道的

一、姓氏源流倪(Ní)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由郳氏改为倪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