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的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汪氏的来源?,第1张

汪姓出自汪芒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汪姓是汪芒氏的后代,商朝时有汪芒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来改复姓为单姓汪。另外,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汪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成公的支子,食采于汪,后代以地为姓氏,就是汪氏。上古时汪芒国,国君叫防风氏,后被大禹处死,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称汪氏。古代的汪芒国在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部。

郡望:

1、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2、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3、六桂郡: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闽县,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代景云年间改武荣州置县。

堂号:

越国堂,唐代汪华封越国公。

忠勤堂,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

另外,汪氏还有堂号“平阳”、“六桂”。

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 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镇雄汪氏家谱字辈信息如下:

1 汪氏族谱字辈排序:付、自、文、之、瑞、树、德、大、金、国、映、云、明、正、家、兴。

2 安徽桐城双港汪氏家谱字辈:锡、显、承、克、孝、友、良、学。

3 安徽桐城汪氏家谱字辈:显承克孝友,良学锡光先。

4 安徽某支汪氏家谱字辈:文,端,思,远,应,启,国,泰,占,朝,廷,明,德,世,忠,臣,开,继,昌,盛,善,子,文。

5 安徽肥西汪氏家谱字辈:继述启源,克绍贤能。

以上仅为部分汪氏家谱字辈排序,汪氏家族的分支不同,家谱字辈排序也有所差异。

1、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永公克让”。

2、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3、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4、安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5、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云天汪氏,由江西迁来,大概已六百余年了。江西之前,汪氏又从何而来,又是何时从江西迁到桐城的,本文即根据《皖桐云天汪氏家谱》(以下简称《谱》)记载,稍作介绍。

        一、汪氏由来

        《谱》卷一载:汪氏之先,上自轩辕、帝喾,而后稷,而文王,再传为周公。以有大功封鲁,历十四世,孙成公,世为诸侯。成公次子讳汪,封颖川侯,孙诵为周都司马,居平阳,以王父讳别姓汪氏,为汪氏统宗受姓之始。夫礼,诸侯不得祖天子,大夫其可祖诸侯乎?今溯汪氏之源,断自颖川侯始,其亦不祖诸侯之意焉耳。

        从以上记录来看,汪氏是轩辕氏后裔,正儿八经的炎黄子孙,而且汪姓的始祖是周文王,汪姓也就是由姬姓演化而来。到周朝时,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帮助武王打江山(主要是伐纣),立下大功,被封为鲁地诸侯,世袭十四世,到鲁成公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叫姬汪(长子即为姬午,鲁襄公),被封为颖川侯(颖川即今河南太康)。颖川侯有个儿子叫姬挺,挺有个儿子叫诵,诵是周朝都城的司马,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军区的司令。诵住在平阳,他即以“汪”为自己的姓。汪姓后人尊姬汪为一世祖,姬挺为二世祖,汪诵为三世祖。又因诵公居平阳,故称汪姓为平阳郡。

        为何到诵公时要将自己的姓改称“汪”呢?继续叫姬诵不是挺好吗?原来,周武王伐纣以后,全国大封诸侯,同时为保证王侯血统的纯正,又规定了一些世袭的制度,其中要求“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三代以后的非世袭子孙,就不得以天子或诸侯的姓为自己的姓了。所以改姓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尊周礼的制度要求而已。

        那么,鲁成公为何为其次子取名为“汪”呢?传说鲁成公妻子姒氏晚上做梦,看到一道彩虹贯通天地,醒来后就怀孕了,直到第二十五月才出生,婴儿出生时双手紧握,直到第三天才松开。松开时大家发现其左手显水纹,右手显王纹,合成“汪”字,遂以汪为名。后鲁成公赐姬汪食采卒葬于颖川,为颖川侯。历史上这样的传说很多,古人喜欢赋予一些名人怀孕或出生以神秘色彩,比如孔子。据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孕后,多次与丈夫叔梁纥到尼山祈祷,求山神保佑生个理想的儿子。最末一次祈祷后行至山麓之时,即刻大雾迷蒙,凝雾为雨,瞬间雨止,眼前竟隐约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颜征在顿觉腹痛,叔梁纥忙将她扶入殿堂。不多时,孔子便在仙乐声中降生。立时雾散景移,眼前仍然是一片荒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也就是说孔子是其父母野合而生,后世觉得这有损圣人形象,故编造了一些奇幻现象。

        二、汪氏的迁徙

        从一世祖姬汪开始算起,汪姓在颖川繁衍生息了三十代,到汉末三十一世祖文和公南迁任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令,始居江南。其后多有迁徙。至隋末四十四世祖世华公,揭竿起义,占据歙、宣、杭、睦、饶、婺等六州,建吴称王。唐初,天下初定,世华公为免百姓遭涂炭之害,顺势归唐。唐高祖封其为越国公,封其堂弟铁佛为开国公。今天的汪姓子孙,多为二公之后裔,汪氏也渐成江南大姓之一。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 “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可见在皖南,汪姓是仅次于程姓的大姓。

        世华公生子九:建、璨、达、广、逊、逵、爽、俊、献。长子建迁陕西岐州,其双胞胎弟弟璨迁重庆涪州,其余各子或居留歙地,或迁他处。七子爽生子二:处礼、处贵。次子处贵唐贞观六年应孝廉不捷,死后葬宣州太平县。处贵生子一:泰元,居太平县,生子二:仁素、仁恭。长子仁素由太平随子任迁居泾县。仁素生子二:凤思、凤林。长子凤思在唐天宝年间被授歙县令,又回到故里,其生子四:文秀、文景、文相、文希。长子文秀登进士第,授绩溪令,生子二:行璿、行节。长子行璿在唐代宗朝逐寇有功,授中散大夫,卫尉卿,生子六:说言、审言、讷言、昌言、慎言、真言。长子说言以祖父勋授云麾将军,充歙宣等六州都辖御史,生子三:咸、穆、晋。长子咸袭授绩溪令,生子一:浚。浚生子二:师全、师保。师全在唐会昌二年授东州四面城池副指挥使,国子监祭酒,生子二:道安、道兴。道安迁婺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五十六世道安公开始,汪姓在婺源繁衍,此约为唐宣宗年间。

        道安公生子三:濆、源、洤。濆生子三:参、中元、中贵。中元居婺源大畈,虽有大志,却遭世乱,隐居不仕,生子四:韶、石、京、敬逢,也有说是三子,石、京系一人。至六十四世,汪氏在婺源繁衍生息了八代,到六十四世琰,迁鄱阳瓦屑坝,其余兄弟仍居婺源大畈。此后汪氏又从瓦屑坝迁往其他各地,六十九世叔祖清二公迁淮管头,清四公迁无为北门,清五公迁南素寺,清六公迁老牛铺,七十世叔祖大三公迁桐城枞阳,七十二世伯祖童一公偕二子苍龙乌龙迁居六百大,念一公迁桐城水围,念二公长子满住迁桐城倒流河,次子觉渊迁桐城觉林寺,念四公迁桐城将军庙,至七十三世道兴公迁桐城西乡云天畈。汪氏正式落户桐城,迁云天畈支即为云天始祖,今天桐城西乡青草镇中楼村为云天始祖最早居住地,距今已六百余年了。

        三、云天汪氏的繁衍

        七十三氏道兴公生子三:峦一、峦二、峦三。从这三个儿子开始,汪氏“辞贵公子之荣,勤劳稼穑”。这是谱里记载,说得比较隐讳,说白了就是从这一代开始,都成了农民,少有走仕途之路的。其后又分山、河、漕三股,到我这一辈,汪氏在桐西云天已经繁衍了十九代。

        所谓“山股”,即峦一公这一支。谱载,峦一公发现三安铺“山势扶舆而磅礴,郁积而浑沦,迥非土薄水泛者可比”,同时“田地肥美,宜稻宜麦”,遂迁此居住。可惜其后人在明末张献忠之乱中遭遇大难,存留者十不过二三,到清朝才慢慢恢复。现主要分布在桐城青草永庆村、郎溪、宁国等地。

        所谓“河股”,即峦二公这一支。谱载,峦二公原卜河滨,世称河股。第三代长房常富公迁居姜家塝之阳,明万历年间又迁潜邑。本支人丁不旺,后世稀疏。

        所谓“漕股”,即峦三公这一支。谱载,峦三公世居漕坂,由是称为漕股。峦三公之后,两世单传,到第五代方有四子,但次子和三子各迁一地后自为一族,“先世坟茔弃之弗问”,乾隆年间修谱也未参与,其后多次修谱,均查访无踪,此二公后裔彻底失联。漕股人丁兴旺,至今约占三股总人口的七成。

       

汪闻韶

汪闻韶(1919年3月15日—2007日10月7日),江苏苏州人,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3年汪闻韶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之后在甘肃、宁夏从事农田水利工作;1946年应聘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助教;1947年1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54年底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并担任水利部南京水利实验处高级工程师;1956年调北京后,历任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至1983年担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汪闻韶主要从事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工建筑物地震震害分析和抗震设计中饱和土液化问题的研究。

中文名:汪闻韶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19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2007日10月7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土石填筑坝抗震研究》

人物生平

1919年3月15日,汪闻韶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28年秋,汪闻韶从小学三年级插班学习起,分别在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和东吴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上小学、初中和高中。

1937年9月,高中二年级的汪闻韶随父母在战乱中离开出生地苏州,流迁至湖南、四川,学业一度中断。

1938年10月,在重庆,汪闻韶以同等学历身份考入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43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

1943年—1945年,担任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张掖工作站助理工程师。

1945年—1946年,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夏灌溉工程总队助理工程师。

1946年—1947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黄文熙教授的土力学助教。

1947年12月—1949年2月,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TheUniversityofIowa),并获得力学和水力学硕士学位(MAMH)。

1949年2月—1952年2月,就读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llinoisInstituteofTechnology),师从Vey教授,并获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PHDCE),论文选题为《PoreWaterPressureinSaturatedSoilDuringElectro-Osmosis(电渗时饱和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

1952年2月—195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副研究员,三个月升任研究工程师,在Taylor教授指导下参加“动荷载下土的性质研究”的试验研究工作。

1954年12月,冲破重重阻扰从美国回到中国。

1955年2月,被分配到水利部南京水利实验处工作,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渗加固处理软土技术研究。

1956年,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汪闻韶调任北京,以后随着单位的沿革,历任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9年,汪闻韶负责筹建“饱和砂土液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创建中国第一个专门的土动力学试验室。从此,一直从事土的液化和土坝及地基抗震的研究。

1966年6月,由于“文化大革命”,汪闻韶被迫停止工作。

1969年9月,被下放到河南水电部平舆“五七”干校学习、劳动。

1972年夏,被借调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科研所,帮助指导小浪底工程坝基饱和砂层地震液化可能性研究工作;同年11月,调回北京。

1978年—1980年,担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成立筹备小组负责人。

1980年—1983年,担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第一任)。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5年1月,被推选在岩土工程学报上作“黄文熙讲座”。

2007年10月7日15时38分,汪闻韶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汪闻韶重点研究饱和砂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在振动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扩散和消散基本规律,初步建立了计算模式的雏型。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更加集中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和土石坝的抗震研究。出版专著《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阐明了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和关系。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6》历史性内部资料。对土工抗震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比理论计算更为可靠和地震变形分析比稳定分析更有意义的看法。

汪闻韶在土的地震液化、土坝及地基抗震研究方面成就卓越。主持研制了中国国内第一台振动三轴仪;首先将振动三轴试验应用于土的地震液化研究;首先发现砂土结构性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下动孔隙水压力产生机理,考虑消散和扩散的影响;提出了“地震总应力抗剪强度”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发现和首先研究少粘性土地震液化问题,提出了少粘性土地震液化评价方法;系统阐明了土的液化机理及其与土体极限平衡和破坏间的区别和关系;提出了剪切波速在评价砂土液化中的应用;广泛总结地震震害资料和工程经验,建立了中国土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和原则。

汪闻韶一生总共发表论文60余篇,书籍15种。

人才培养

汪闻韶重视中国的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人才培养。1977年参加了“土的动力性质学习班”讲课,编写“动三轴试验基本知识”(初稿);1982年和1983年,分别参加“全国土石坝基本技术问题研究班”和“全国水利工程管理抗震防护研究班”的讲课,编写了“抗震问题”和“土石坝的抗震问题”讲义。

汪闻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一生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6名、博士后1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汪闻韶的父亲汪德章早年留学美国获畜牧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东南大学、南通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畜牧学教学工作。母亲杨彦威,早年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曾从事教学工作。汪闻韶名字中,“闻”是汪氏家谱中的排辈,“韶”从乐,“闻韶”取义于“孔子闻韶”典故。

人物评价

汪闻韶不仅是一位满腔热情、矢志报国的爱国者,勤奋努力、贡献卓著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和蔼可亲、为人师表的学者与老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所徐泽平评)

汪闻韶在中国土动力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创建者的作用,推动了学术组织的建设。汪闻韶为人朴实,品德高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胸襟坦荡,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为人宽厚,但在科研和学术问题上却坚持原则,不容半点虚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评)

自20世纪50年代,汪闻韶先生献身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50多年,在土的地震液化、土石坝及地基抗震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评)

后世纪念

2011年4月26日,中国大坝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汪闻韶院士优秀论文奖”设立仪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水利部原部长、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出席了设奖仪式并为汪闻韶院士遗孀严素秋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

汪氏的来源?

汪姓出自汪芒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汪姓是汪芒氏的后代,商朝时有汪芒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来改复姓为单姓汪。另外,根据《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