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慎皇后传奇
第一章
乾隆,中国 历史 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前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灭准噶尔、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文治武功兼修,后期穷奢极欲、六次下江南、到处修建别院。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乾隆经常巧立名目,向文武百官、富商巨贾和老百姓勒索钱财。那时候,清朝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军备松弛,导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元1796年),乾隆正式把皇位传给爱新觉罗·永琰,自己退位为太上皇,成为清朝惟一的太上皇。爱新觉罗·永琰表面上是皇帝,实权仍然在乾隆手里。中国 历史 上著名的贪官是和珅,他是乾隆的重臣。 和珅姓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比乾隆小近四十岁。和珅是乾隆从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一手提拔起来的,确有不少长处如相貌出众、语言才华超群(满、藏、蒙、汉)。
和珅被重用初期,做过几件好事,在乾隆心里留下清正廉洁的印象。乾隆交代的事情,和珅都能办得井井有条,于是便平步青云,开始恩宠无比。在乾隆后期,和珅逐渐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可以影响乾隆,被人们私下称作“二皇帝”。和珅揽权受贿,对依附自己的人百般庇护。和珅十分贪婪,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
地方大员为了息事宁人,每次给乾隆进贡都会给和珅带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巨额的家产。爱新觉罗·永琰早已对和珅心存不满,奈何乾隆还活着,所以不敢动和珅分毫。乾隆驾崩之后,就颁旨宣布和珅的二十条罪状,抄没和珅的家产, 最后赐和珅在自己的府邸三尺白绫自杀。
除珍宝、古玩、字画无法估价之外,还有白银几亿两。 当时朝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匿藏的财产,就相等于朝廷十五年收入。 为了防止有人借和珅的案子进行报复,刘墉向爱新觉罗·永琰建议避免案件扩大化,妥善做好善后事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爱新觉罗·永琰下旨,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不大规模地牵连百官,以安文武百官之心。
嘉庆是爱新觉罗·永琰即位之后的年号,为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母亲是令贵妃魏佳氏。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罢黜和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
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可惜嘉庆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清朝从嘉庆开始,国势开始衰落。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同时,世界的资本主义正在上升,以大英帝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最高。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嘉庆即位之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
更数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士。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起义军与老百姓的联系。在外交方面,嘉庆力主严禁鸦片,对大英帝国的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高度警惕性,对大英帝国提出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萄人抵御法兰西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
喜塔腊氏是嘉庆的嫡福晋, 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与嘉庆皇是同一年出生,喜塔腊氏比嘉庆大42天,她是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的女儿。喜塔腊氏与嘉庆的感情非常好,嘉庆很喜欢喜塔腊氏知书达礼、善解人意、平易近人的性格,乾隆对喜塔腊氏这个媳妇是非常满意。
祖上阿塔在后金时期只是正白旗包衣,并非豪门大族 。 喜塔腊氏为嘉庆生下一子一女,分别为爱新觉罗·旻宁和 爱新觉罗·巧慧。喜塔腊氏被册立为皇后之后,与嘉庆一起迁到他为 皇太子所 居住的毓庆宫。喜塔腊氏 只当一年的皇后,便于嘉庆二年二月去世,五月乾隆亲赐谥为孝淑皇后。
嘉庆亲自为喜塔腊氏打点葬礼,以示与喜塔腊氏情深意笃。每天嘉庆都要到喜塔腊氏的梓宫前面祭奠,还要爱新觉罗·旻宁与他一起祭奠。嘉庆还为喜塔腊氏赋诗,每一首诗都是情真意切。在喜塔腊氏去世之后不久,嘉庆 就处理一桩案子,犯人是喜塔腊氏的哥哥盛柱。 盛柱袭封和尔经额的三等承恩公,先后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和户部右侍郎、署工部尚书。但是盛柱见利忘义,品行不端。
后来盛柱把皇宫内库的珠玉瓷器,甚至是嘉庆所用的玉宝都拿到宫外变卖。嘉庆仅仅把盛柱革去全部差事,留以公爵,授予西陵总管内务大臣,办理仁宗万年吉地事务, 以期改过自新。对于喜塔腊氏留下的一子一女,嘉庆万分疼爱。除了处理国事之外,嘉庆还要母兼父职地照顾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
嘉庆尽量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环境,让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快乐地成长。舒明阿姓佟佳,是康熙的舅舅佟国维的元孙。历江苏织造、内务府员外郎、兵部主事,兼理浒墅关税务、佐领,同时承袭 一等承恩公。先祖佟养真本为世居辽东的汉人,曾任明朝奠堡都指挥,随明将李如松入朝鲜参加对扶桑的战争。后来佟养真在与建州女真作战之中被俘投降,受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信任和重用。
舒明阿已经是嘉庆一朝的重臣,很多时候决策上面的事情,嘉庆都会询问他的意见。舒明阿有一个女儿,叫做佟佳·恪敏。佟佳·恪敏是舒明阿惟一的女儿,舒明阿对她是宠爱有加。佟佳·恪敏与爱新觉罗·旻宁一样,母亲在很小的时候去世。在佟佳·恪敏六岁的时候,舒明阿请一位学者,做佟佳·恪敏的老师。
这位学者在北京(今北京)非常有名,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舒明阿觉得,佟佳·恪敏由这位学者教导,必定会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为了佟佳·恪敏的将来,舒明阿亲自去请这位学者。这位学者敬重舒明阿的为人,加上他感觉到舒明的诚意。于是这位学者就答应舒明阿,教佟佳·恪敏读书。
同样地,在爱新觉罗·旻宁六岁的时候,嘉庆请刘墉做爱新觉罗·旻宁的老师。刘墉, 字崇如,号石庵,另外还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山东 逄戈庄人(今山东潍坊高密县),是刘统勋的儿子。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中进士,为官十分清廉, 官至 内阁大学士。
佟佳·恪敏上完课之后,就会到舒明阿的书房,为舒明阿按摩。佟佳·恪敏还会说一些话,哄舒明开心。看见佟佳·恪敏这么孝顺,舒明阿心里觉得很欣慰。当嘉庆处理国事的时候,爱新觉罗·旻宁主动留在身边学习。看见爱新觉罗·旻宁这么奋发图强,嘉庆心里非常开心。
爱新觉罗·旻宁看见清朝内忧外患,心里非常着急。爱新觉罗·旻宁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清朝“康乾盛世”重现。不久之后,嘉庆下旨让舒明阿到江南担任巡抚,舒明阿明白到这是嘉庆对自己的信任,不然就不会让自己出任地方官。到达江南之后, 舒明阿对下属约法三章,经常派人体察民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舒明阿特地精简架构。之后,舒明阿颁布一些惠民措施,这些都为他博得一个好名声。
作为舒明阿的女儿,佟佳·恪敏见舒明阿得到老百姓的赞扬,心里非常高兴。每隔一段时间,嘉庆都会收到江南的奏折。见舒明阿把江南治理得井井有条,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嘉庆开始让爱新觉罗·旻宁批阅奏折,嘉庆想不到爱新觉罗·旻宁年纪轻轻,里面的红批很有见地。
嘉庆感觉到,将来爱新觉罗·旻宁一定会做得比自己好。 舒明阿的妻子赫舍里氏,与舒明阿一样是一位官家子弟。赫舍里氏的父亲在朝廷里面,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就算是乾隆,也要给赫舍里氏的父亲几分面子。舒明阿向赫舍里氏的父亲请教为官之道,结果与赫舍里氏一见钟情。
赫舍里氏的父亲,见舒明阿才华横溢、尽忠职守、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对他颇为欣赏。赫舍里氏的父亲,见舒明阿喜欢赫舍里氏,就爽快地把赫舍里氏许配给他。舒明阿与赫舍里氏成亲之后,两人如胶似漆,宛如神仙眷侣。赫舍里氏的父亲,看见他们感情这么好,心里非常开心。
赫舍里氏成为舒明前进的动力,几年之内连升几级,令不少官员羡慕,也令不少官员嫉妒。不久之后,赫舍里氏为舒明阿诞下佟佳·恪敏。但是老天爷跟舒明开一个很大的玩笑,在佟佳·恪敏三岁的时候,赫舍里氏就因病去世。舒明阿悲痛欲绝,本来想与赫舍里氏在天上团聚,无奈佟佳·恪敏年纪太小。要是没有父母在身边,都不知道怎样生活,结果舒明阿打消念头。
至此之后,除了处理公务之后,舒明阿就把精力放在佟佳·恪敏身上。佟佳·恪敏遗传赫舍里氏善解人意的性格,所以舒明阿照顾佟佳·恪敏不会感到吃力,而舒明阿与佟佳·恪敏的感情很好,甚至比一般父女还要好。自从喜塔腊氏去世之后,后宫就由钮祜禄氏掌管。钮祜禄氏已经被嘉庆封为和贵妃,她是礼部尚书 恭阿拉的女儿。
钮祜禄氏在嘉庆还是阿哥的时候,就已经嫁给他为侧福晋。钮祜禄氏为嘉庆诞下爱新觉罗· 绵恺和爱新觉罗·绵忻,他们都是爱新觉罗·旻宁的弟弟。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这么小,喜塔腊氏就去世,嘉庆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于是嘉庆下旨,把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交给钮祜禄氏抚养。
钮祜禄氏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非常敦厚、有爱心。钮祜禄氏非常疼爱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经常把他们带在身边。本来喜塔腊氏的去世,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非常伤心,但是钮祜禄氏的悉心照顾,让他们从悲痛之中走出来,再次感到温暖。看见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脸上再次出现笑容,钮祜禄氏觉得很欣慰。
嘉庆很感激钮祜禄氏,把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照顾得这么好,至此对她更加宠爱。佟佳·恪敏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璀璨的星星。舒明阿走到佟佳·恪敏身边,蹲下来和蔼地问:“恪敏,告诉阿玛,你在看什么?”佟佳·恪敏用手指着,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问:“阿玛,你说那颗星会是额娘幻化而成的吗?”
舒明阿看了一下,笑着说:“人去世之后就会化作星星,守护自己的家人。”佟佳·恪敏继续问:“那颗星星正在闪闪发光,是代表额娘在跟女儿说话吗?”舒明阿用手抚摸佟佳·恪敏的头发,说:“恪敏,你和夫人是母女,自然会心意相通。你和夫人之间想要说什么,对方都会清楚、明白。”
天上出现赫舍里氏的映像,赫舍里氏笑了一下,说:“恪敏,你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我和老爷都很高兴,有你这样一个女儿。”佟佳·恪敏说:“额娘,在女儿三岁的时候,你就离开女儿。虽然女儿会不开心,但是女儿觉得是一种光荣。因为你是世上最好的母亲,这个比任何东西都令女儿开心。”
“额娘,你不用担心女儿。女儿会好好照顾自己,会好好照顾阿玛。”赫舍里氏感动地眼泛泪光,说:“恪敏,额娘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到。”钮祜禄氏握着爱新觉罗·旻宁和爱新觉罗·巧慧的手,在御花园散步。走着走着,看见有两位小太监扭打一起,钮祜禄氏命人把他们分开。
钮祜禄氏责备他们,爱新觉罗·旻宁用手拉钮祜禄氏的衣袖,说:“贵妃娘娘,不如先问一下他们为什么打架?”钮祜禄氏命令他们说出原因。矮一点的小太监说,自己的身上有一颗玉佩,是自己的家传之宝。高一点的小太监看见,想借此据为己有。矮一点的小太监不给,高一点的小太监就打他。
爱新觉罗·旻宁说:“事实已经很明显,虽然两名小太监打架触犯宫规,但是责任主要在小全子。除了杖责三十之外,还要打扫整个敬事房的卫生。至于小明子,除了跪在地上三个时辰静思己过之外,还要负责敬事房的膳食。”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钮祜禄氏满意地点了点头。
两名小太监,诚惶诚恐地向爱新觉罗·旻宁磕头,向爱新觉罗·旻宁表示感谢。钮祜禄氏把这件事告诉嘉庆,嘉庆想不到爱新觉罗·旻宁年纪这么小,就懂得这样处事,将来一定会把清朝治理得很好。钮祜禄氏听见嘉庆对爱新觉罗·旻宁的赞扬,比对 爱新觉罗· 绵恺和爱新觉罗·绵忻的赞扬更加高兴,对爱新觉罗·旻宁更加疼爱。
佟佳·恪敏正在花园弹琴,贴身婢女说:“**,你弹的曲子真好听,就连树上的小鸟,都会被**的琴声吸引。”佟佳·恪敏没好气地笑着说:“你这个丫头,尽快说瞎话。”贴身婢女竖起三根手指,说:“**,奴婢对天发誓,所说的都是真话。”佟佳·恪敏站起来,用手把她的三根手指掰下来,说:“用不着对天发誓这么严重,我相信你就是。”两人相视一笑。
舒明阿处理完公务,就返回巡抚府。佟佳·恪敏带着贴身婢女,拿着一些小菜到舒明阿的书房。佟佳·恪敏说:“阿玛,今天你的胃口不是很好,饭菜吃得比较少。女儿特地命厨房,做一些开胃的小菜,你就吃一些。”看见佟佳·恪敏一片孝心,就动筷吃起来。吃完之后,佟佳·恪敏就跟舒明阿一起散步。
舒明阿深深地看着佟佳·恪敏,说:“之前还是一个小姑娘,现在已经长得亭亭玉立,真是 白驹过隙。”佟佳·恪敏说:“阿玛,谢谢你给女儿一个这么快乐的童年。没有让女儿因为失去额娘,而感到不开心。”舒明阿笑了一下,说:“恪敏,我知道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自己一定会相通。”佟佳·恪敏依偎在舒明阿的肩膀。
“阿玛,女儿一辈子陪在你身边好不好?”舒明阿说:“恪敏,我知道你孝顺,但是你也应该有自己的家庭。”舒明阿望着天空,说:“我相信夫人也希望你有自己的家庭。”佟佳·恪敏离开舒明的肩膀,说:“阿玛,额娘不在你的身边,将来女儿嫁人之后,也不在你的身边,这样你会很寂寞的。”
听见佟佳·恪敏原来是担心自己,舒明阿心里觉得很温暖。舒明阿用手抚摸佟佳·恪敏的脸,握着她的手,说:“恪敏,你不用担心我,我会自己好好照顾自己,你应该追寻自己的幸福。”听见舒明阿这么说,佟佳·恪敏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了点头。在智王府,正在有一个人练习武功,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旻宁。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爱新觉罗·旻宁就被嘉庆封为智亲王。在这么多的儿子之中,嘉庆最疼爱的就是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经常把爱新觉罗·旻宁带在身边,让他学习怎样处理国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嘉庆就尝试把一些国事,交给爱新觉罗·旻宁独立处理。最后,爱新觉罗·旻宁都能够把事情圆满解决。
嘉庆没有想到,爱新觉罗·旻宁会有这么高的治国才能。他觉得把清朝交给爱新觉罗·旻宁,是绝对正确。嘉庆决定仿照雍正,秘密把爱新觉罗·旻宁的名字写在黄绢上面,放在 一个锦匣里面封存起来。嘉庆把锦匣交由内务府总管保管,看见自己为清朝物色到一个好皇帝,整个人都舒心很多。
爱新觉罗·旻宁练习完武功之后,问站在不远处的男子:“荣统领,你觉得本王的武功怎么样?”原来那个人就是荣广海。荣广海恭敬地说:“二阿哥的武功越来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超越臣。”爱新觉罗·旻宁笑了一下,说:“荣统领,本王的武功是你所教。本王的武功好,就证明荣统领你教导有方。”
“一直以来,本王都很庆幸,能够成为荣统领你的学生。”看见爱新觉罗·旻宁说得情真意切,荣广海心里觉得很欣慰。嘉庆见舒明阿在江南已经为官十几年,是时候回到北京。于是就下旨,让舒明阿回来。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宣告着持续296年的清朝统治就此结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虽然也有某些人怀揣着“复辟”之心,但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清政府一倒台,那些昔日的“贵族”自然也就成了平民老百姓,但偏偏有人“不服气”,比如爱新觉罗•州迪,时至今日,他都留辫子、穿黄马褂,说紫禁城才是他的家;还有爱新觉罗•恒绍,每年都会组织声势浩大的“清朝祭祖大典”,让群众演员们穿上清朝服饰,扮演宫女、大臣,自己则身穿龙袍,从众人中间走过,引起了网络热议。
无独有偶,最近又冒出来一个“爱新觉罗村”,表示自己一村人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那么他们的话是否可信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它的来历。
故事要从300多年前的某天说起,1686年,康熙帝派遣爱新觉罗•阿塔任兴京(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副尉,看守永陵。接到命令以后,阿塔立刻带着自己的7个儿子上路了,当他们路过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时,突然觉得此处风景秀丽,土地肥沃,适宜居住,于是阿塔说道:“这个地方很好,我们要占!”
见阿塔发话,众人随即应和,说道:“要占!要占!”于是乎他们干脆把这里取名为“腰站”,并且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的纯正,阿塔还宣布族人不能和外人通婚,甚至不准外人在此居住,正是因为阿塔的这个规定,才出现了“纯正血脉”的清朝后裔村落。
那么这位爱新觉罗•阿塔又是何来历呢?根据史料记载,他乃努尔哈赤三祖父索长阿之孙龙锡的次子,属于满洲右翼镶蓝旗,也就是说,阿塔和福临(即顺治帝)属于同辈,是康熙帝的叔叔辈,地位颇高。
话说当年阿塔一行人在腰站村住下来后,便把这里开发了起来,后来康熙、乾隆、嘉庆等帝去永陵祭祖途中,曾前后15次住在腰站村,由此可见,腰站村得到了历代皇帝们的认可。时至今日,腰站村里都还保留着当年皇帝们使用过的“上下马石”(可在在城内代步)。
除此之外,腰站村还保留着一根祖传的“红腰带”,它是蚕丝手工织的,特别精美,当年有人曾开出高价想要购买,但都被村民们拒绝了,因为这根“红腰带”可大有来头。当年皇太极登基后规定:以显祖宣皇帝本支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为觉罗,宗室束金黄带,觉罗系红带。
所以阿塔一族是有资格系红腰带的,当年腰站村只要有男孩出生,就可以派人去京城领一根“红腰带”,绑在孩子身上,作为身份的象征。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个习俗自然就废弃了,而这唯一保留下来的“红腰带”,价值可想而知。
不过比起上文中高调的爱新觉罗•恒绍和爱新觉罗•州迪,腰站村的居民们就低调得多,当年清政府一灭亡,他们便改了姓名,将“爱新觉罗”改为“肇”,从来不向外人“炫耀”自己的出身,只是在每年的清明节,举办一下祭祀祖先的活动。
1[纳喇]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2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3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这其中我也不清楚,你可以看看下面:做个参考
1[完颜]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2[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文献---马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3[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4[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额师泰, 富察托庸 文献---沙济富察氏族谱, 沙济富察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5[费莫] 拼音---Feimo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 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6[纳喇]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7[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8[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9[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10[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部分存在,部分汉化 满族姓氏 汉族姓氏 爱新觉罗 肇、金、依 佟佳氏 佟、董 瓜尔佳氏 关、白 马佳氏 马 绰罗氏 曹、索 富察氏 富、付 叶赫那拉氏 叶、那、南 钮祜禄氏 郎、卜、钮 宁古塔 宁、刘 舒穆禄氏 徐、舒、正 赫舍里氏 高、赫、张、康 依尔根觉罗 赵 乌雅氏 吴、穆、仓、黄、邵 喜塔拉氏 图、祝 复杂: A [阿尔布氏] Arbu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光景、形象、形势”,世居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后改汉字姓阿、巴。 [阿尔丹氏] Ardan Hala 本达斡尔姓氏,见于《黑龙江志稿·氏族志》,世居黑龙江,后改汉字姓安、阿。 [阿尔拉氏] Arl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元代旧部“阿儿剌”,以部为氏,世居黑龙江沿岸。著名人物有:头等侍卫和济图。索伦亦有此姓。著名人物有:云骑尉贝多尔。 [阿尔塔斯氏] Artasi Hala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敖汉,著名人物有:云骑尉沙雅。 [阿哈觉罗氏] Ahagolo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阿哈,满语“家奴(包衣)”,属于家奴被赐姓,一般情况,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世居叶赫(今吉林省梨树)、辉发(今吉林省辉南)、佛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松花江沿岸、长白山、瓦尔喀等地。所冠汉字姓赵、阿。 [阿克占氏]Akjan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典”,以部为氏。世居哈达(今辽宁省开原东)、叶赫(今吉林省梨树县境)。阿克占,满语:雷,故后改汉字姓雷。 [阿喇氏] Aia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山岗、大阜”,世居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后改汉字姓阿。 [阿拉边前氏] Alabinkin Hala 本鄂温克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今黑龙江省嫩江以西)。 [阿拉尔氏] Aiar Hala 本鄂温克姓氏,见于《黑龙江志稿·人物志》,满语“平矮山”,世居索伦(今黑龙江省嫩江以西)。著名人物有:平藏后五十功臣墨尔根保。 [阿拉克塔氏] Alakta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 [阿拉克球氏] Aiakcou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阿拉克奇特。世居察哈尔,著名人物有:副都统、骑都尉阿必达。 [阿赉氏] Alan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桦皮”,世居翁郭罗城(今地待考),后改汉字姓阿、华等。 [阿勒巴齐氏] Albaki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阿尔巴齐,世居扎满和罗(今地待考),后改汉字姓巴。 [阿勒班氏] Alban Hala 满语“官差”,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里班”,世居和通吉郭思屯(今吉林省敦化南)、瓦尔喀(今俄罗斯东滨海省南部)等地。 [阿勒坦鄂谟克氏] Altanemok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阿尔谈鄂谟克,世居喀喇沁。著名人物有: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阿督赖。 [阿勒特氏] Alt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塔巴克努图克哈喇,著名人物有:骑都尉叟色。 [阿礼哈氏] Alh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花颜色”,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不罕”,又作“阿里侃”。世居和通吉郭思屯(今吉林省敦化南)、瓦尔喀(今俄罗斯东滨海省南部)等地。后改汉字姓何。 [阿噜氏] Alu Hala 本鄂温克姓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后改汉字姓鄂、郭。 [阿鲁特氏] Alut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察哈尔。 [阿鲁络特氏] Alulot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察哈尔。 [阿穆哈尔努氏] Amharnu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巴林。著名人物有:骑都尉昂阿。 [阿穆尼普塔斯氏] Amuniputasi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荪尼喀扎哩。著名人物有:骑都尉阿海。 [阿穆拉氏] Amila Hala 见于《八旗通志》,满语“雄禽”,世居长白山渥集村,著名人物有:骑都尉阿尔泰,二等轻车都尉艾木布。 [阿穆噜氏] Amlu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伊兰费尔塔哈村(今地待考)。著名人物有:云骑尉费扬苏。 [阿其格查依尔氏] Acigecayie Hala 本鄂伦春姓氏,还有两个分支——伊格吉依尔、嘎格达伊尔,后改汉字姓阿。 [阿苏氏] Asu Hala见于《八旗通志》,又作阿苏里,满语“网”。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阿速”,世居黑龙江沿岸。著名人物有:云骑尉默尔库勒。 [阿苏克氏] Asuke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喀喇沁,以地为氏,著名人物有:云骑尉博尔济。 [阿塔穆氏] Atamu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今吉林省梨树县境),后改汉字姓阿。 [阿图拉墨氏] Atulmu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雅尔湖(今地待考)。 [阿颜觉罗氏] Ayangoro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阿颜,满语“蜡烛”。世居叶赫(今吉林省梨树)、佛阿拉(今辽宁省新宾)、雅尔湖等地。所冠汉字姓赵。著名人物有:刑部尚书绰克托,骑都尉辉兰,云骑尉巴什,云骑尉博济。 [阿颜塔塔尔氏] Ayantata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阿颜,满语“蜡烛”。原籍无考,似为鞑靼后裔,著名人物有:一等轻车都尉喜佛。 [爱满氏] Aiman Hala 满语“外藩、番主”,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谙蛮”,世居不详。 [爱新觉罗氏] Aisingoro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爱新,满语“金”,为清朝第一尊贵国姓。详见《满族第一著姓:觉罗氏》。 [爱义氏] aiyi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爱湖,后改汉字姓爱、张。 [瑷珲氏] Aihu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爱浑,世居瑷珲(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爱。著名人物有骑都尉布郎阿。 [艾耀施氏] Aiyaosi Hala 本蒙古姓氏,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世居科尔沁。 [安达拉氏] Andala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地名,满语“半路”,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路。世居黑龙江沿岸,著名人物有云骑尉叶都赫。 [安佳氏] Angiya Hala 本锡伯族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普塞屯村(今地待考)。后改汉字姓安。 [敖辰氏] Aocen Hala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 [敖佳氏]:Aogiy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马察(吉林省浑江市西南),后改汉字姓敖。 [敖拉氏] Ela Hala 本达斡尔、鄂温克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鄂拉,世居乌拉、黑龙江等地。后改汉字姓单、敖、山、阎、苏、鄂等。 [敖拉托欣氏] Elatokin Hala 本达斡尔姓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为敖拉姓氏下五谋昆之一——托欣(多金)谋昆。汉字姓山。 [敖勒多尔氏] Elador Hala 本达斡尔姓氏,北京市满族有此姓,敖拉哈拉(姓氏)下的一个谋昆。汉字姓敖。
你只要上百度查查清朝历代皇帝的老婆叫什么就行了。 满族的族谱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 、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慈禧太后就姓叶赫那拉
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了腐朽懦弱的满清朝廷,满清朝廷退出 历史 的舞台,也意味着封建帝制彻底地消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崭新的,民主的时代。但是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一个庞大的朝廷,想要彻底从 历史 舞台退出,必须要交给时间。
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 21世纪 ,国家繁荣昌盛,人们已经适应了 科技 给生活带来的崭新变化,但是在如此大环境,于 辽宁有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内全部都是 大清皇室的后裔, 而且至今 不与外族通婚 ,这就是 辽宁的腰站村。
由于封建时期的人们非常注重 家族传承 的问题,所以无论是穷苦人家也好,还是富贵人家也好,他们都需要 生育男性成员 ,只有家族内部有了男性成员,才可以 实现传宗接代 ,才可以让自己的祖先瞑目。并且当一个王朝出现之后, 掌权者 会开始追封家族的祖先。
比如农民皇帝出身的 朱元璋 ,他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便开始 追封自己的父亲,祖父 ,并且将自己的 老家凤阳 作为了 龙脉兴起地, 并且安排了专门的人为大明王朝 看守 着自家祖坟,因为祖坟是大明王朝的 来源和根基。
后来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时候, 李自成 一把火烧掉了 明朝的祖坟 ,所以也迫使了明朝的末代皇帝 崇祯亲下罪己诏 ,当祖坟被毁掉的那一刻,在明朝的皇帝心目中,也认定是 上天要灭亡他们 ,他们的根基没有了。
满清朝廷是打开了 山海关 之后才 入主中原 的,虽然他们是少数民族出身,但是他们也非常在意自己的 祖先传承 问题,所以当清朝登上 历史 舞台之后,他们便在 东北老家 修建了 爱新觉罗皇室的祖陵 ,在皇室祖陵内埋葬着爱新觉罗的祖先们,这也是爱新觉罗的 出处, 因此便在 康熙 年间,由康熙皇帝亲下 旨意 ,派遣 爱新觉罗阿塔去镇守永陵。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 镇守祖陵 的,爱新觉罗阿塔是因为 根正苗红 ,而且在家族中 地位和辈分 都非常的高,所以由他镇守祖陵 实至名归 ,同时爱新觉罗阿塔对于 皇室斗争 也没有任何的兴趣,镇守皇陵也可以让他 远去宫廷斗争的尔虞我诈。
于是爱新觉罗阿塔便将自己的全家人都带到了 沈阳 ,并且在当地修建了 房屋 ,圈了一块地在这里 逐渐扎下了根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一个家族渐渐演变成了一个 村落 ,这就是 腰站村。
住在腰站村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是 爱新觉罗的皇室后裔 ,所以他们时至今日仍旧保持着 皇室的礼仪 。比如如今在吃饭的时候,家中老人是要在房间内坐好,由儿媳亲自端着已经做好的饭送进屋内,让老人单独享用,而且在年节的时候,家族成员也要对辈分最高的人,实行 三跪九叩, 以表示尊重之情。
满洲人是需要 将家中的长子赶出去 ,建立功业,由 家中的幼子 来继承家业和抚养老人的,所以时至今日,这一传统仍旧在腰站村 执行 。在腰站村内 有原汁原味的满族建筑和最纯正的满语 ,所以腰站村也是中国的 传统名村 。
如果大清王朝还在的话,那么腰站村内所有的村民们都是皇室的后裔,他们会由朝廷供养,过着 闲云野鹤 的生活,但是如今已经走入了新的时代,所以腰站村的村民,他们需要 自力更生, 虽然他们已经适应了现今的新时代的 生活节奏 ,可是他们 对于外来人口却非常的挑剔。
腰站村最主要的 排外 情节表现在他们 不允许村子内的人和外人通婚 ,这一点最主要是为了确保皇室高贵的 血统 不被玷污,但是在自由恋爱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村内的人员不与外人发生 感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外人在结婚之后必须要 入赘到村内 ,并且最好是 满族 成员。
也因为腰站村内特殊的婚姻体系导致了村子内 人口规模 并不大,而且也必然会出现 近亲通婚 的现象。当新中国成立之后,腰站村也不得不做出改变,他们将复杂的满洲 姓氏简化为肇姓 ,并且也允许汉人进入。
结语: 可是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七十多年了,时至今日,腰站村内的满族人仍旧占据着总人口的 大比重 。对于腰站村来讲,他们必须要适应当今 社会 的发展,但是也希望他们能够做好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 保护好传统风俗。
孝慎皇后传奇
本文2023-10-11 16:14: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