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和赵兰香,为什么是新中国的“外交明星”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耿飚和赵兰香,为什么是新中国的“外交明星”呢?,第1张

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无论对我还是对国家人民,他永远忠诚。——赵兰香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曾经有着非常多的传奇人物,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从来都没有感到过后悔,如果他们的大名最终却很少有人知道。赵兰香与耿飚就是这样一对革命夫妻,他们曾经在战争当中,率领着士兵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在我国的外交事业当中继续发光发热。

两个人能够相扶到老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而他们不仅相扶到老相互信任,而且还共同在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那么这样一对传奇的夫妻,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实际上,他们中间虽然有人牵线搭桥,不过两人之间的感情还是受到了来自父母的阻碍,最终他们克服了这样一个问题,成功的走到了一起。

一、不顾反对,坚决在一起

1937年,当时耿飚担任着八路军385旅副旅长,副政委参谋长的职务,而此时的赵兰香则是耿飚所在部队驻扎地的一名教师。他们两人之间原本不应当有什么交集,可是在1940年夏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却被人牵线搭桥在了一起。为他们俩牵线搭桥的人,正是赵兰香所任教的学校的校长赵文,当时这位校长亲自来为两人相互介绍。第一次见面,耿飚穿着已经洗到了发白的军装,穿戴整齐,说话斯文,而且一点也没有官架子,这给赵兰香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出所料的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很快便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此时正值革命发展时期,两人自然也不想太多的耽误时间,中国的革命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早结婚尽快结婚自然是最好的,不过,此时他们却遭到了来自赵兰香父亲的阻碍。

那么,赵兰香的父亲为什么要阻碍赵兰香嫁给这样一位八路军的首长呢?其实说起来的话,赵兰香的父亲心里也有苦衷,赵兰香的家庭非常的清贫,他的父母只生了赵兰香这么一个女儿,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以后不过非常穷苦的日子,所以他们便将赵兰香送到了学堂去读书。这也是为何赵兰香能够在学校任教的原因,她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担任教学工作是最好的安排。

既然他们将赵兰香培养成了一位知识分子,自然也就希望赵兰香以后的丈夫能跟他一样,同样是知识分子,这样一来两人之间既能谈到一块儿去,生活也能有保障,可是耿飚却是一位八路军的指战员,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年代,稍有不慎,耿飚很有可能会死在战场。

不管是出于为女儿安稳生活的考虑,还是为女儿婚姻着想,赵兰香的父亲都不愿意让赵兰香嫁给耿飚。可是,赵兰香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跟耿飚生活在一起。此时的耿飚也没有坐以待毙,他请来了当地商会的会长来为他说情,最终在这个会长的说劝说之下,赵兰香的父亲答应了两人之间的婚事。1941年,两人结婚,他们两人的婚礼举办的异常的简单,就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举行,耿飚的战友们和赵兰香的亲朋好友们都来参加,他们一面祝福着这样一对新人,另一方面也祝福着中国的革命,希望中国革命能够早日成功。

那么,这样一对革命夫妻,他们在革命过程当中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后来,耿飚主动请缨,希望能够上到前线战场上杀敌,赵兰香就在大后方为耿飚默默的祝福着。新中国成立后,耿飚成为中国的大使人员,赵兰香便成为了大使夫人,两人一路相扶,相互支持。

二、为中国革命奉献一切

在婚后,耿飚与赵兰香住在385旅旅部的窑洞。在1942年的时候,耿飚收到了来自上级的调动命令,他去到了当时设在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为此夫妻两人不得不分别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一年之后赵兰香同样也来到了延安,他在当时延安大学的中学不学习,其实两人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不是很高,所以在延安接受学习的时候,两人相互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便相互解答,共同进步。

在延安学习的这样一段时光,也是两人相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可是耿飚却心系中国革命,他对于自己留守在大后方非常的不满意,于是他便主动向当时的上级提出,想要上到前线战场杀敌救国。1944年,当时的中央并批准了他的要求,从此耿飚便在中国的一线战场上忙碌着,将生死置之度外。

耿飚在一线战场上为中国革命做贡献,赵兰香在后方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两人一直聚少离多,生活方面非常的艰苦。不过两年的感情却愈发的稳定。

在抗战胜利之后,耿飚和赵兰香有了一儿一女,正是由于战争的原因,使得赵兰香的两次分娩,耿飚都没能陪在他的身边。为了更好的从事革命工作,于是赵兰香便在生下了女儿之后进行了节育手术,而且她还将自己的儿女都送到了老家抚养。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新中国成立,此时战争已经翻篇,中国需要的是建设与发展,于是曾经在前方指挥作战的耿飚摇身一变,便成为了中国的外交明星。

其实,选择耿飚来担任外交人员也是有一定的考虑的,首先这些人员都是军事人员,在对新中国的忠诚方面是完全有保证的,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便变节的问题。其次这些军事人员都曾经是我国的高级将领,在这一方面让他们成为外交人员,在规格和等级上都能够表现出对外交国家一定程度的重视。不过,这些高级军事将领担任外交人员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对于外交礼仪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上阵杀敌他们不含糊,可是要让他们拿起酒杯去跟那些国外的政府人员进行弯弯绕的谈话,他们还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

除了耿飚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身为大使夫人的赵兰香同样不能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大使与大使夫人需要出席各个外交活动,所以赵兰香也需要进行相关方面的礼仪学习。就这样来自中国山区的赵兰香,她也开始学习如何打扮自己,学习怎样穿高跟鞋走路,怎样穿旗袍。怎样在全世界面前将一个自信美丽善良的中国展现出来。

2000年,91岁的耿飚在北京去世,赵兰香悲痛异常,在这之后他并整理自己丈夫的义务,他还完成了耿飚生前最后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向他们相识地方的学校捐助资金,让那里的孩子更好的学习。2001年,赵兰香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耿飚,她永远都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这一对夫妻经历了太多太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带到无声无息战争的外交舞台,他们完成了这样一个华丽的转变。他们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国革命需要他们在哪里需要他们做什么,他们便会倾尽全力去做,不论有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尽量去克服。

两人之间相互扶持,更是让人感动,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两人不顾家庭的阻拦走到了一起,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两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耿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耿姓居全省第87位,共有47192人。耿姓出自姬姓。周朝建立后,封姬姓于耿(今山西河津东南王村一带),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耿(Gě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本纪》及辞源》等所载,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国都从相迁到邢(又称耿)邑,后来的盘庚又把都城迁到毫。邢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东。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邢。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做(Xíng)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商代末年有耿国(一名耿乡城),在今天的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耿国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为氏。

3、亦出自姬姓,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为诸侯国,春秋时又被晋国灭掉。原耿国公族多以原国名“耿”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耿氏的一支(疑与“2”说为同一源)。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 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 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 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祖乙。商朝第十四代君王,河�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因苦于东南方夷人的侵扰,祖乙由相(今河南内黄)迁都于耿,任用巫贤治理国政,并亲自坐镇指挥,平复了东夷,巩固了商朝统治,使殷商得以复兴。下传至第二十代君主盘庚时,由耿迁都亳,留居耿之公族,即以地为氏,称耿姓。他们尊祖乙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耿姓之发祥地为今河南温县,历商、周至秦,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西汉时,耿姓人始崭露头角,其中以耿寿昌最为著名,他被赐爵关内侯,子孙遂留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另有耿育、耿丰、耿昌、频阳(今陕西省富平)人耿定见诸史册。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时巨鹿(今属河北省)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该地。此支耿姓下传至东汉耿况时,耿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诞生了,其膝下六子:耿×、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在中兴汉室的战争中,个个军功显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孙后代,亦不遑多让,竞现于史。自光武中兴迄于汉末建安,此支家族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列侯十九人,娶皇家公主三人,嫁于皇家并贵为皇后一人,中郎将、抚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此支耿姓光芒四射,压倒了同时期的巨鹿宋子(今河北省赵州)人耿纯家族(其封东光侯,堂兄弟三人及子皆封侯,可谓一门五侯)。东汉末期,此支耿姓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耿国曾孙耿纪,被曹操诛灭三族,耿霸玄孙耿援亦被灭族,只存耿援孙耿弘一支。另耿纯起事时,率有宗族宾客两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今河北省灵寿西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东、高阳、扶风等地繁衍得颇为兴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际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苏、安徽等江南之地者。宋元之际,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广,但族小势微。明初,山西耿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明末,耿仲明由山东迁居辽东盖州马兰峪(今辽宁省盖县境内)。清康乾年间及以后,冀、鲁、豫等地的耿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如今,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八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耿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

三、历史名人

耿 纯:巨鹿宋子人,东汉初将领。初从刘玄,后归刘秀,转战河北各地,积功为前将军。刘秀称帝后,封为高阳侯,调任东郡太守,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军。后封东光侯。

耿 弇: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字伯昭。西汉末,从刘秀起兵,任大将军。刘秀称帝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奉诏率军击灭称雄于济南郡地的割据势力张步。

耿 恭:耿广子,东汉将领。从骑都尉刘张击车师有功,迁戊己校尉,后驻守疏勒,被匈奴围攻长达一年,突围后所部仅存十三人,迁长水校尉。

耿 秉:耿国子,东汉将领。性勇壮,有兵略,博通书记,习《司马兵法》。初任驸马都尉,曾与窦固击败北匈奴于车师,升迁征西将军。后又与窦宪合兵四万六千骑,大败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被封美阳侯,任光禄勋。

耿 湋: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 京:济南府(今山东省济南)人,南宋时抗金义军首领。1161年,与李铁枪等召集义军,攻克莱芜,拥众至二十五万,称天平节度使。后被叛将所杀。

耿 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湖南省醴陵严家冲人。参加太原、平津、宁夏等战役。1950年初调外交部工作,曾先后任中国驻瑞典、丹麦、芬兰、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巴尼亚等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1970年底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78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秘书长,国防部部长,国务委员。是中共第九~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著有《耿飚回忆录》。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曾建议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即谷贱增价收进,贵时减价卖出),以利农业。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对天文历法亦有研究,曾以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所著皆佚。

耿奉训:元代良吏,天历初知荆门,善决狱,有循声。岁饥,出俸资募富商米,活饥民五万余。

耿炳文: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初将领。少从朱元璋起兵,后袭父职统兵,与张士诚相抗十年,及张士诚亡,进大督府佥事。从征中原,克山东,定陕西,因功封长兴侯。燕王起兵,其统兵北伐失败。燕王即位后,自杀。

耿再成:凤阳府五河(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将领,从朱元璋起兵,征战有功,历升枢密院判官。后留守处训,被叛将苗帅李�之所杀。

耿定向: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明朝理学家。嘉靖进士,擢御史。万历年间,累官至户部尚书。他以王守仁之学为本,与李贽相违。有《耿子庸言》、《耿天台文集》。

耿仲明:辽东盖州人,清初藩王。初为明将,降清后封怀顺王。从征朝鲜及我国东北。入关后,随多铎沿河南、陕西追剿农民起义军,转攻湖广等地。后改封靖南王。后因部下触犯刑律,惧罪自杀。

耿继茂:耿仲明长子,袭爵靖南王。自幼随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尤其在平定福建,打击郑经的厦门根据地时居功至伟。

耿精忠:耿继茂子,清初藩王。康熙十三年他于福建起兵反清,自称兵马大元帅。后响应吴三桂叛乱。十五年,降清。三藩平定后,被处死。

耿世昌:山东烟台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911年与陈雄等发动北京起义,失败后又发动直隶任邱起义,被推为总指挥。任丘城光复后,缴获了大量军械、粮草,收编了部分守军,起义军声威大振。耿世昌、靳广隆等抓紧战机,下各队义军头领研究制定了新的行动方案,准备西取。但因消息被汪精卫窃知,告之袁世凯。袁世凯急赴保定、令直隶总督阵夔龙从保定调两面三个营的淮军到任丘围剿起义军。经过一场激战,起义军众寡不敌众,耿世昌以及一百余名起义军多被淮军杀害。

耿幼麟:河北任县人。肆业于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经在冯玉祥部任团长、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政府后勤部西北办事处主任、第三十军副军长,第九战区、六战区、一战区兵站总监部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北平第五补给区中将司令。民国38年9月,受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去台湾。1973年旅居美国。1981年定居北京。为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9月2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高阳郡:本来是战国时期的高阳郡。北魏的时候设置青州高阳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一带。

扶风郡:汉武帝的时候设置右扶风。三国魏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河东郡。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

2、堂号

美阳堂、怀远堂:后汉耿秉,博晓书记,晓《司马兵法》。明帝拜为驸马都蔚。征伐匈奴,破车师,章帝时拜为辽渡将军。匈奴怀其恩信,又拜征西将军,北击匈奴,大破之。登燕然山,被封为美阳公。他死的时候,匈奴举国痛哭,甚至把头抢破,所以又叫怀远堂。

此外,耿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敬学堂”、“高阳堂”、“响山堂”、“礼让堂”等。

五、宗族特征

1、耿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2、耿姓人才济济。仅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就达六十四人,其中多叱咤风云的武将。

一、电视剧《领袖》中耿飚(不是"彪")的扮演者是张珣。

1、角色介绍

耿飚,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耿飚同志奉党的指示,率领游击队参加红军,历任红1军团第3军9师参谋、师干部教导队队长、作战教育科科长。他机智果敢,英勇善战,率领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

2、演员简介

张珣,1990年3月8日出生于安徽,大陆男演员,特长:篮球、单簧管,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8级表演系3班。曾参与多部话剧演出。

代表作品:《领袖》、《龙门飞甲》、《京武火龙》等。

二、电视剧简介

《领袖》是由石伟执导,邵钧林编剧,王霙,郭广平,洪涛,温峥嵘,侯祥玲,曾昂等主演的一部红色革命题材剧。本剧是继《井冈山》、《红色摇篮》的第三部红色革命题材剧。

该剧主要讲述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大转移的整个历史故事。该剧于2014年10月8日在贵州卫视上星首播。

耿飚(1909~2000),男,湖南醴陵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被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部长。曾任中国***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耿飚认真贯彻中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了中国老一辈

1980年耿飚与刘华清将军访美(13张)

外交家的崇高风范。他作为中国派[1] 驻西方国家的第一位大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中国同驻在国的友好关系,努力宣传中国的内外政策和建设成就,扩大新中国的影响。

他与瑞典、丹麦、芬兰三国的经贸部门及经贸界人士积极交往,创造了中国同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契机。在任驻巴基斯坦、缅甸大使期间,耿飚同志积极推动中巴、中缅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巴、中缅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巴基斯坦政府曾经专门向耿飚同志颁发勋章,以表彰他对增进中巴友谊的功绩。缅甸政府***也多次赞扬耿飚同志为发展中缅友好合作关系所作的贡献。

他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协助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处理了大量涉外案件,参与或主持起草了一批重要的外交文件。在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期间,他向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外交和外援工作的意见。他以身作则,忘我工作,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深得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好评。在使馆工作期间,他把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与使馆工作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外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耿飚(1909年8月26日-2000年6月23日),男,湖南醴陵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385旅任参谋长,王宏坤任旅长,王维舟任副旅长,苏精诚任政治部主任。

耿飚和赵兰香,为什么是新中国的“外交明星”呢?

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无论对我还是对国家人民,他永远忠诚。——赵兰香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曾经有着非常多的传奇人物,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