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三族在三国就已经被杀了,为何后世各朝各代还有“衍圣公”?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孔融三族在三国就已经被杀了,为何后世各朝各代还有“衍圣公”?,第1张

这是因为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却只是庞大后代血脉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所以即便孔融被诛三族,孔子依旧有后人继承“衍圣公”这一封号。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距今大约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时期,而身为其后代的孔融则生活在距今两千年不到的东汉时期,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足足有五百多年。在这五百多年时间里孔子的后人不断开枝散叶,慢慢变成一个庞大的孔氏家族。

除此之外,“衍圣公”这一封号是针对孔子嫡子嫡孙设立的。而从孔融祖父那一辈或许更早之前,他们这一脉就已不是嫡出血脉,所以孔融虽然被诛三族却对孔子嫡出后代并未造成影响。而早早便因让梨而闻名的孔融之所以会落得被诛三族的结局是因为他得罪了曹操。东汉末年,曹操在朝中的权势日益增大。孔融非常清楚曹操的野心,所以十分看不惯曹操的所作所为。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融经常会出言嘲讽曹操。一开始曹操因顾忌孔融的声望而为对他实行报复,但是孔融却不知收敛,从而导致曹操终是忍无可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曹操联合他人陷害孔融,孔融也因此被诛。待时代变迁至北宋时期,宋仁宗应朝臣提议将孔子后人的封号改为“衍圣公”。首个享有此封号的孔子后人就是当时身为孔子嫡出后人的孔宗愿。

“衍圣公”这一封号诞生之后便一直使用至民国时期。后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这一封号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从出现到结束,其存在时间长达八百多年。由此可见,孔融被诛三族一事对于孔子血脉的延续,其影响是非常小的。

大家都知道汉末时的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是孔子的后人,他是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诛杀灭门,但是历史上的孔子后裔不乏其人,于是就有人产生疑问:孔融被灭门了,那么后来的孔子后人是什么情况呢?

孔融画像

孔融并非嫡孙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开篇介绍孔融是: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看到了吧?原文并没说他是“二十世嫡孙”,他这种“二十世孙”,当时在鲁国估计还有一大堆。

例如在《孔庙礼器碑》的碑文中,记载了在东汉永寿二年(156年),孔子后人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一起捐钱修缮孔庙的故事。最后按照惯例,把捐钱的人物名字记录在上,其中就有很多孔家后人的姓名。

对了,其中还有孔融的父亲孔宙的大名。

左下角小图有:君讳宙,就是孔融之父

由此可见,在东汉时,孔子的后裔在鲁国有很多人,这些后裔中的嫡系子孙,也就是宗族大支,在两汉时期,都是养尊处优的存在,一直传承到现代。

孔子嫡系子孙的传承

在《后汉书•孔僖传》中,就简单列了一下东汉的传承情况:

王莽时,十五世孙孙均封褒成侯;

光秀帝时(37年),十六世孙孔志继封褒成侯;

和帝时(92年),十七世孙孔损徙封褒亭侯;

十八世孙孔曜;

十九世孙孔完。孔完大约在献帝初(约190年)逝世,大概是因为战乱的缘故,朝廷无法安排侯爵继承事宜,所以侯国处于“国绝”状态。

孔氏家谱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国绝”和“国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国绝:王侯逝世,继承人必须得到朝廷登记认可,并派使者前往封国进行新的封拜仪式,才算完成法理继承。即使有王侯继承人存世,没有完成这个仪式,都不能擅自宣布继位。因此被称为“国绝”。

国除:王侯因获罪被剥夺爵位,或王侯逝世后没有合法的继承人得到朝廷认可,最终朝廷将封国废除,重新划归地方政府管辖,称为“国除”。

唐章怀太子李贤在《孔僖传》做注时补充了从魏晋到唐代的情况:

魏文帝曹丕登基后,封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崇圣侯;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封二十三世孙孔震为奉圣亭侯;

北魏封二十七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

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封二十八世孙孔珍为崇圣侯;

北齐时,封三十一世孙(孔某)为恭圣侯;北周武帝时,改封邹国公;隋炀帝时,改封绍圣侯。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孔德伦为褒圣侯。

曲阜孔庙

孔融与孔子嫡系

从史书中统计的孔子后裔情况,可见在东汉末年,孔融在世时,孔子嫡孙是孔完。

孔完是十九世孙,和孔融的父亲孔宙是平辈。

孔完死了,后人孔羡未能及时得到朝廷策封认可,处于国绝状态。

从封侯制度上看,孔羡必须要等到朝廷的继封认可。

从宗法制度上看,孔融并非孔子嫡系,和嫡系孔羡是两家人了。何况两人的血脉远近在史书上也难以考证,倒是后世流传的《孔氏世系》有提供佐证:

红线为孔子嫡系传承脉络,孔融位置在左侧,已经属于旁支了。

孔融之死

孔融是在建安十三年五月(208)被东汉朝廷定罪诛杀的。

祸端是孔融一直与曹操不对付,明面上阻止曹操专权,暗中还取笑曹操,这让有心在冀城独立专权的曹操非常不满。于是曹操安排孔融的仇人郗虑担任御史大夫,指使府中擅长写文章的路粹给孔融罗织罪名,最后把孔融给判了弃市(在市场斩首给百姓观看)。

孔融的妻子和孩子一同被诛杀,他两个孩子还留下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案”只牵连到他的家人,并未影响孔子嫡系子孙,所以二十一世孙孔羡安然无恙;而且,因为两汉时,整个社会尊崇儒家的缘故,孔子嫡系后裔的神圣性在此时已经形成。

何况曹操只是想除掉孔融而已,绝无可能去动孔子嫡孙的。

杀孔融三族并不代表就将孔子的后代杀光了,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却不是唯一,更不是嫡系。所以后世各朝各代还是有“衍圣公”的。

一、“衍圣公”和孔融的关系

“衍圣公”是得以于孔子的荣耀,而并非是孔融的荣耀。“衍圣公”这个封号开始于宋王朝,宋仁宗赏赐孔子后代的封号,一直到了民国才被废止。

试问孔融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人物,他和宋朝才有的“衍圣公”有关系吗?答案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没错,但是他并非是唯一的,从孔子开始一直到第7代都是单传,而到了7代之后了孔子的后代开始增多了,但是无论多么多,孔子后代的代表人物永远是嫡长子。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也,到了孔融这一代已经是属于二十世孙。而在汉元帝时期曾经封孔子的后代孔霸为“褒成候”,这个孔霸是孔融的第七世祖,算是孔融的老老老老老老爷爷。

二、曹操杀的是孔融的三族

孔融的爸爸孔宙,官居泰山都尉,孔融的爷爷孔贤,是默默无闻。从孔融的爷爷来看,孔融并非是孔霸的嫡系,如果是孔霸的嫡系的话那么孔贤必定会享受到孔霸侯爵的荣耀,可是却默默无闻了一辈子。这也间接的说明了孔融并非是孔子的嫡系子孙。

曹操杀孔融三族代表着是杀孔融的妻子和孔融的爸爸、孔融的儿子,这三代人。并非是杀将姓孔的男子全部杀光,所以孔子还是有后代的。

到了宋朝是孔子的嫡系子孙被封为“衍圣公”,接着后面的嫡系子子孙孙将“衍圣公”继承下去,是和孔融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曹操杀孔融三族,只是杀了孔子后代庶出的旁支,根本没有伤到孔子嫡系子孙。

这是因为孔融并不是孔子唯一的血脉后代,而是只是孔子庞大后代中的其中一小支。孔子的血脉沿袭至孔融这一代时已经经历了二十代的传承,在这个时期里孔子的后代早已开枝散叶。就孔融的父辈来说,其祖父除了生有他的父亲之外还另有三个儿子。而且孔融这一支血脉自其七世祖孔霸时期开始就已脱离出嫡出血脉,所以孔融被灭三族其实对孔子血脉的延续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孔融被诛三族一事发生于东汉末年,他因为不满曹操擅权而处处针对曹操,从而引得曹操倍感不快。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快,曹操才会连同他人设计陷害孔融,孔融也因此落得被诛三族的悲惨下场。而“衍圣公”这一称号则是出现于与东汉相隔甚远的北宋时期。就如先前所说那般,孔子的后代在经过长时间的开枝散叶之后早已演变成为一个庞大家族,所以有资格继承“衍圣公”这一封号就只有孔子的嫡长子孙。

就这一规定来说,即便孔融没有被诛三族他的子孙后代也是没有资格继承这一封号的。其实孔子的后代长久以来都享有特定封号,其中在衍圣公之前其封号为“文宣公”。“文宣公”这个封号起始于唐玄宗时期,后来一直使用到宋仁宗时期才又一次发生变化。宋仁宗之所以会对孔子后代的封号做出更改是因为有朝臣认为“文宣公”这一封号与孔子“文宣王”的谥号太过接近。

因为这个原因,宋仁宗最后决定将孔子后代的封号更改为“衍圣公”。这一封号落实之后便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才给予废除,中间一共历时八百多年。在此期间该封号曾短暂被更改为“奉圣公”,不过没过多久就又再次变回衍圣公。

孔子后代不止孔融这一脉,还有很多支脉,并且孔融一脉也并非是孔子的嫡传。古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人们的子孙后代有多少朝廷并不会管,像孔子这样被成为圣人的家族,就更加不会过问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家族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人员数量可是说只需要经过短短几代人,原本一个三口之家,就能够成为几百人的大家族。

例如在清朝刚入关称霸中原的时候,那个时候满族皇家的人分散在各地的非常少,皇家的人不需要缴纳税款,朝廷还必须发放工资供他们使用。在初期的时候,除了京城,其他地方基本上也就一两个皇家的人,可是到了康熙乾隆时期,一个省城内皇家的人就多达上万人。其中有些很能生的家伙,一个人的孩子都有好几百个。这并不是传闻,而是清朝的现实的历史。毕竟朝廷不控制人口,当时的社会制度又是一夫多妻制,很多皇亲贵族一个人手下都有上百个女人,比皇帝还要多,所以传承的子嗣也就多了。到了晚清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属于皇族的满族人员就多达几百万。

孔子的家族虽然没有“皇家”这个身份支持,可是也基本上没有受到打压,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支持孔儒文化,一般情况下皇帝继任之后都会祭拜孔子的。孔融虽然被灭门了,可是孔子的子孙后代在这个时候已经传了二十代,早就开枝散叶到全国各地了,哪怕是灭九族也无法彻底灭杀掉他们。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对孔融的介绍是:

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由此可见孔融也只是孔子的支脉,而不是嫡系一脉,否则一定会说明“二十世嫡孙”。所以综合而言,除了孔融在世上还有其他孔子家族一脉的人,所以孔子的后代并未灭绝。

在三国时期,孔融被曹操以误国的名义斩杀,灭了三族,按照汉代律法,三族的范围,包括了父亲家族、母亲家族和妻子家族。 但是在近代史上,还是有着孔子的后人,这是因为什么呢? 在近代的救亡理论中,有过这样的主张:那就是中国人想要培养凝聚力,就要有一个共同的精神领袖,一个共同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孔教,这个精神领袖就是孔子和孔子的后代(衍圣公)。甚至袁世凯称帝之前,还一度做出要把皇位让给孔子后人的姿态。 根据《史记》记载,陈胜建立张楚朝廷时期,孔子的后人就曾在张楚朝廷做官,之后汉朝文帝朝廷期间,孔家开始在汉朝做官。随着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正统思想,孔家后人也有了爵位。到宋代,宋朝朝廷将孔子后人册封为「 ”衍圣公”。自此,不管中原如何改朝换代,孔家都一直保留衍圣公的爵位——堪称铁打的衍圣公流水的朝廷。 这一切,都可以佐证一点:那就是对于传统中国来说,孔家太神圣了。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曹操杀死孔融三族以后,为什么在之后的朝代里,还存在着孔家后裔?并且在宋代还会有孔家后人被册封为衍生公,并延续到民国?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人,但是,从世系角度来说,古人传承子孙,讲究大宗和小宗,嫡系和庶出。 孔融并非孔子的嫡系子孙,而受到册封的孔子后人,都出自大宗和嫡系。从孔子时代到汉献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时间,在这数百年时间里,孔融和孔子嫡系早已经有了很远的距离。 此外,我国古代,在伦理上,讲究五服制度——也就是同一个祖先,只要传下去五代,那么第五代的子孙,可以视为另外一个家族。 而所谓的株连,仅局限于五服范围内,出了五服,是不受株连的。 因此,孔融遭到株连,按照汉代法理,是影响不到孔子的嫡系后人的。 所以至今,还是有着孔子的后代。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再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这些字,都是朝廷赐给孔家的。后来,孟氏(孟子)、曾氏(曾参)、颜氏(颜回)、卜氏(卜商,字子夏)等孔子门人的后代,也按这些字排辈分,以示与孔氏的传承关系。

扩展资料: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纳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参考资料:

孔孟一家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孔融是孔子的后裔,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孔融不是孔子的直系继承人,仅仅是旁支。

灭了孔融三族,不影响孔子直系传承。因而自从有了“衍圣公”的封爵,历朝历代也就沿袭下来,直到民国终止。

01

孔子家族是遵循嫡长子世袭制

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鲁昭公派人送来了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深感荣幸,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鲤是孔子唯一的儿子,在孔子去世之前就死了,生有唯一的儿子孔伋。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伋的后裔。

孔子去世后,鲁哀公作诔文吊唁他,他的弟子们都来为他守墓。由于孔子的德行,受到了人们的祭祀,但这些都是来自于民间自发的奉祀活动。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来到鲁地祭祀孔子,封孔腾为奉祀君,这是古代帝王册封孔子后裔的开始。

孔腾是孔子第九世孙,有资料介绍孔子九世孙还有孔鲋、孔树,孔腾是不是嫡长子没有记载。汉惠帝时,孔腾被征为博士,后迁长沙王太傅。

孔腾被确立为官方奉祀官之后,就延续嫡长子继承奉祀官的爵位。

02

孔子第十三世孙孔霸,汉元帝时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孔霸就是孔融的七世祖,汉元帝的师傅,官至侍中。

根据孔子家谱,看一下之后几代孔氏家族的爵位继承人:

十四代   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十五代   孔房,褒成侯

十六代   孔均,褒成侯

十七代   孔志,褒成侯

十八代   孔损,褒亭侯

十九代   孔曜,奉圣亭侯。

二十代   孔完、孔赞,褒成侯。有资料说孔融是孔子十九世孙,有的说是二十世孙。

根据孔霸是孔子十三世孙,是孔融七世祖来看,孔融应该是二十世孙比较确切。

把孔子作为第一世,孔霸就是十三世,孔融就是二十世。

孔融与孔子第二十世爵位继承人孔完、孔赞(褒成侯)的亲疏关系已经比较疏远。

孔融的父亲空宙,祖父孔贤都不是十九世、十八世继承人,再往上就查不到孔融三世祖、四世祖、五世祖、六世祖的具体资料。这很可能是孔融与孔氏继承人关系已经很疏远。通俗的话说,就是孔融与同辈继承人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兄弟,他们共同的七世祖是孔霸。

孔融被曹操夷灭了三族,按照汉朝的律法,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妻族。

因此,曹操不可能诛灭孔子继承人的家族,也就不会影响孔子宗族的世袭传承。

03

“衍圣公”的由来及终止

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继承人为”衍圣公“。从此之后,“衍圣公”就成为孔子嫡长孙世袭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改“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由此可知,“衍圣公”是三国之后几百年才有的封号。因为孔融并不是孔子嫡长孙继承人,曹操虽然夷灭孔融三族,但并没有影响孔子家族嫡长孙世袭传承。

这也就是孔融被夷灭三族,但历朝历代依然存在“衍圣公”的原因。

孔融三族在三国就已经被杀了,为何后世各朝各代还有“衍圣公”?

这是因为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却只是庞大后代血脉中的其中一小部分,所以即便孔融被诛三族,孔子依旧有后人继承“衍圣公”这一封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