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祠堂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吴家祠堂,第1张

在我记忆里,祠堂一直是个神秘所在。里面光线阴暗,供奉着肃穆的祖宗牌位。炉鼎里总有几根香,一些发硬的供品,供案上浮着一层灰,墙上挂着祖宗画像,慈眉善目的望着你。

周边村上有几家祠堂,不大,一两间砖房,我总不敢进去,扶着门栏偷偷望几眼,深怕惊动里面的神灵。倒看到老鼠在房梁上窜来窜去,在供品前稍作停留,叽叽叫唤几声,这算是祠堂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了。

这次跟随驴友团来到南京高淳镇淳溪街,也是机缘巧合,有幸见到了吴家祠堂。它大气、典雅、庄重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了我,一改以往我对祠堂的印象。原来祠堂也可以这么高大上,我对它充满好奇和探究的念头,就像一本奇书我急于打开它。

吴家祠堂面朝官溪河,背靠淳溪老街,我们是从老街这面进去的。扑面而来的是它的北门,视线一下被收住。我看到了一幅水墨画,好似画家在白墙上恣意挥洒的杰作。仔细看,原来年代久远,白墙经历风吹雨打,发暗发灰,靠近门边的几处黑得像墨,墙上斑斑驳驳,那是苔点。岁月的痕迹在这面墙上如诗如画,只有懂它的人看到了与众不同的美。

吴家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是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分三进,前进戏楼 ,中进享堂,后进祭殿,每进一天井。整个建筑具有徽派风格,马头墙,小瓦屋面,镂空屋脊,柱子、门窗等刻有图案花纹,古朴中透着厚重的质感。

当我一步踏进祭殿时,就被它的气势给镇住。厅堂高大,四根粗壮的楠木柱子分列四角,柏木做横梁,纵横交错,结实美观。阳光从镂空的门窗投射进来。近门处一大屏风,其上绘制《陈毅东征图》。原来这里曾是祭拜祖宗的地方,在1938年,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从皖南出发抗日,为开辟茅山根据地,这里就成为驻军司令部,抵达江苏境内的第一站。此处也作为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出门,百年古木伸出天井之外,必须仰望。天井两旁有走廊,穿过天井,就到了享堂。

它的建筑结构跟祭殿相同,也是敞厅式,前后有轩廊,屋顶抬梁,上下高达十二米。厅中两边一字排开,摆放着做工精致的八仙桌椅,正中也有两张,背后是吴氏先祖泰伯公画像。这里就是议事厅,以前家族中大事要事都在此地讨论。两旁墙上也挂满字画,其中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文章气节争千古,忠孝神仙本一途。前面一排屏风门上雕刻“二十四孝图”,栩栩如生,木雕已透着岁月的光泽。我轻轻抚摸,一股清凉清净之气顿时注入心田。我想,气节和忠孝是这所祠堂的灵魂,是它坚守的思想,是它的后代遵循的道义,也是能让这所祠堂屹然不倒的根本。当我转到厅堂的后门时,我看到两块“孝子”牌匾高挂两边墙上。

我好奇,怎么会挂着两块相同的牌匾这其中定有故事。问知情人,原来这牌匾真是不同凡响,相传是乾隆亲自手书赐封给一对父子的。

这父亲名吴学莱,从小就住在淳溪老街。他长相修伟,听从父母教诲,六岁就至性过人。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严于律己,并通晓经史,文采斐然。待人接物又彬彬有礼,温和谦让。众里乡亲教育子女均以他为榜样。

老母八十四岁去世,他痛不欲生,送葬之日,在墓旁搭一茅舍,日夜守护,哭声呜呜恸人,三年未回家。三年快期满时,县城内发生动乱,百姓纷纷逃离,有人劝他避走,他不肯,坚守母坟至三年才归。

众人夸他具有“忠孝之心,金玉之操”的德行,推荐他为吴氏家族的“家督”。他任劳任怨,使老街吴氏家业殷实兴旺,继而受命为造“吴氏宗祠”储材选址,并最终建成此祠。

他的儿子吴运道,长相清秀,学识深厚,常以理服人。他长大后继承父业“家督”,倾心操持宗族一切事务,深得人心。

运道中年时,母病卧床三年,他日日服侍,亲尝汤药。废寝食,无怨悔。母去世后,他如父亲一样在坟旁守孝三年。

父子孝行之举,闻名县内外。朝廷得知感人事迹,由皇帝颁旨送匾额悬挂于祠堂,并将事迹编入《大清一统志》,以此垂范天下。

有如此父子,吴门家风必将世代相传。我仰望这两块牌匾,内心有一种情愫在涌动。

当我一步跨出享堂时,看到一块长方形的石头竖立在门前轩廊内,石头上端被磨平,有一洞贯穿石头。仔细看,石头正面刻着“妄作妄为,不孝不第”八个字。这块石头又是干嘛用的呢?

正疑惑间,一导游带着几个人走到了这块石头前。原来是家族中如有人犯法,违背家规,就要被带到这块石头旁,绳子穿过石洞,手脚被绑在石头上,呆上一两天,直到悔改。由此可见,吴氏家规可不是说着玩的,在这样的惩罚下谁还敢妄作妄为。

享堂的前进就是戏楼。楼上是观乐台,楼下是通道,露天剧场可容纳千余观众。楼的造型生动,如飞燕展翅。祠堂里建有戏楼很少见,可见当年对修建吴家祠堂的重视和家族的新旺鼎盛。

整栋建筑简洁大方,含蓄沉稳,工艺精巧,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感受它不同寻常的美。它似一位历经沧桑的睿智老人,默默地注视着人来人往。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这里发生过多少往事,他自泰然而又不动声色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我竟坐在廊下怀想,不愿走了。

门前的牌子上有对吴氏先祖的简介。我想了解更多。回去后查找了一些资料,竟有一些新的发现。

原来吴氏家族可追溯至商周时,其先祖居住在今陕西、山西一带,本姓“姬”。公元前十一世纪,泰伯的父亲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他觉得第三子季历和他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就想让季历做继承人,再传位于姬昌。泰伯是长子,明白父亲的想法后,为了成全父亲,泰伯三让王位,带领二弟仲雍经过千山万水逃到荆蛮之地,即江南广大地域,定居在无锡梅村一带,开山垦地,建立吴国。那时的江南还是荒山野岭,河网遍布,野兽出没。泰伯立国江南,筑城梅里。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吴故事。

泰伯在吴国弃姬姓改姓吴,后由周武王追封为吴泰伯,为吴姓家族的始祖。

泰伯的子孙后代遍布各地,而高淳县淳溪吴氏先祖则是吴敏。据清《淳溪吴代家谱》记载,北宋末年吴敏任朝廷枢密院士。靖康之难,赵构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吴敏随驾之。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吴敏后裔由临安迁居安徽九华山下老田吴家,后又于明朝中期辗转至淳溪老街定居。

而吴泰伯三让王位一下又让我联想到我的家乡,丹阳延陵季子二让王位和季子挂剑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和为人如此相似,年代也相近,他们间有什么联系吗?带着疑问我又去查找资料,意外发现他们竟然就是一家人,都姓吴,都是吴姓始祖。

《中华吴氏大统宗谱》记载,泰伯为吴姓开姓始祖,仲雍为传代始祖,季札为始祖。

季子,名札,春秋时代吴国国王寿梦的第四子,居住丹阳延陵。季札二度出让王位,他的一生伴随着吴国的兴亡,且仁德谦和,诚信于世人,被孔子奉为“至德第三人”。

季子生五子,长子死于战乱。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夫差失国。次子征生逃往齐国,三子重道事周,五子木熹不详,只有四子子玉一支隐姓埋名,逃往附近山野(今江苏茅山),坚守丹阳延陵家园,奉祀季子庙宇,成为延陵吴氏主干。后代子孙兴旺,宗族日盛。

当我理清了这层层关系后,对吴家祠堂又多了一份亲近感,对吴姓先祖和后代充满崇敬。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各地各族的人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文化从没断过源”。吴姓是如此,我们的百家姓也是如此。

不同地区不一样。

广西桂平市盘古岭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东、元、达、珍、祥、业、德、英、泰、广、文、章、华、世、昌、云、志、建、荣、帮、超、宗、智、勇、刚、伟、俊、新、宇。

海南省吴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2)

海南省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乾、坤、多、清、淑,钟、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义、启、宏、基,荣、先、绵、厚、泽,济、世、应、昌、期,传、之、亿、万、载,统、绪、昭、创、垂。

贵州省吴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2)

贵州省遵义县樟门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应、金、显、奇、仕、文、天、元、国、兴、思、承、光、宗、耀、克、泰、守、登、荣。华、伟、瞻、裕、绩、禄、隆、振、济、春、良、恭、乃、宁、厚、义、重、勋、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湖广填四川”这个说道,它是指发生在清朝时期以湖广行省为主的老百姓大规模向四川移民以填补该地区人口极度凋敝的群体迁徙行为。虽说除了“湖广”以外,还有江西、福建、两广等十多个其他省份,但是湖广人最多,所以 历史 上仍习惯叫作“湖广填四川”。

“湖广”最早是元朝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老百姓嫌麻烦,就简称“湖广行中书省”、“湖广行省”、“湖广省”或干脆叫“湖广”,这些简称在清朝仍在沿用,不过清朝设湖广总督(又称两湖总督),把元朝、明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划分为湖南、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但是统一由湖广总督管辖,驻节武昌府。

很多人一看见“湖广”两字,马上联想到“两广”,其实到了明、清两朝,“湖广”与广东、广西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 历史 上的“湖广行省”这个称呼人们还习惯沿用,所以最高长官自然而然就叫“湖广总督”。

那么,为什么要组织湖广行省为主的十多个省份的老百姓大规模地去“填充”四川省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元、明、清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个阶段,四川出现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乱以及后来的瘟疫、疾病等灾害让四川人口极度减少,需要补缺和“填充”。

“湖广填四川”人口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什么原因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在古代的条件下,麻城是进入四川盆地的最佳路线。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早在元朝末年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将领——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十几万湖北籍农民军及大量失去土地的湖北籍农民进入四川。明玉珍属于红巾军南方徐寿辉这一支系的重要将领。后来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他建立的“大夏”政权经过两世9年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带入四川的人中就有很多是麻城人。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个先天优势: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 历史 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四川南川县(今属重庆南川区)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

详情见拙作:

“湖广填四川”之浴血重生

https://wwwtoutiaocom/i6478045151863243277/

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北麻城孝感乡。

这里所说的孝感指的不是孝感市,而是古代麻城辖制的孝感乡。明清时期,湖广之地大量移民迁至四川地区,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麻城的孝感乡,久而久之,麻城孝感就成为了国内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

元末明初与清朝初期,由于当时的大规模战乱等缘故,四川地区人丁锐减土地荒芜,典籍记载当时的四川:“有可耕之田,无耕田之民”。为了填补川渝地区的人口空白,由官房组织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移民,将湖广地区的人口大量移到四川地区。

不过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四川地区的外来移民之中,有很多都在家谱之中标注自己的祖籍位于麻城孝感,最终让人形成了一种感觉,就是有很多的移民都是麻城孝感出身。然而实际上,麻城孝感不过区区之地,如何能有如此之多的移民。

麻城孝感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明朝时期麻城县之下分成四个乡区,分别是仙居、太平、亭川与孝感。

说明白点,麻城孝感乡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出现,到成化年间被裁撤并入了仙居乡。然而,当年的孝感乡并不算大,人丁也没那么多,即便是单独置县都不可能,又遑论以一乡的人丁填补大半个四川

那么,为何川渝之地的外来移民之中,有那么多自称出自麻城孝感呢?

第一,假称祖籍,托郡望叙乡里,求保自重

元末明初时期,湖北随州明玉珍参加的红巾军攻克重庆,后称帝建元,国号大夏,而当时明玉珍之部几乎都是湖广人,其中黄州麻城县人最多。明朝初期,从麻城孝感迁居到四川的移民之中,不乏后来成为名人望族者,比如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武宗时期内阁首辅杨廷和、清初遂宁相国张鹏翮等等。

由于这个缘故,当时在川渝之地,“麻城孝感”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不仅人多势众,而且成为了一方的名门。明玉珍旧部大多麻城后裔,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百姓尊仰,官府重之,新移民假称自己是麻城孝感人,也有“攀亲戚”的意思

第二,麻城孝感本身就是个移民中转站

明清时期,共有五个移民转运集散地,除了麻城孝感,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瓦屑坝与苏州阎门,其中,山西洪洞大槐树与湖广麻城孝感乡分别是北方与南方最著名、规模最大的两个移民转运集散地。

北方很多人都声称先祖来自大槐树,但从不考虑一个村子怎么可能有如此众多的人口能够让子孙遍布各地,事实上,麻城孝感乡与大槐树都一样,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个中转站。明清时外省移居四川的民众,大多都在孝感乡聚集登记造册,再集中前往四川

麻城孝感终究不算很大,为何成为湖广填川移民的重要中转枢纽?

一,处于人丁过剩的地方

麻城一带从宋元时期开始,就是著名的人丁兴旺之地,“常为乡之患害”,麻城与周边地区的自身条件非常便利,不仅自身人丁充足,更重要的是,这里在元末明初与明末清初,吸引了大量的江西与其他地方的人口。

元末之时,红巾军等攻克中原与江右,使得大量河南与江西人口进入麻城,一时之间麻城一带人口骤增,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土地供养不足,这就有必要将过多的人口迁出去,而麻城孝感一带刚好有事当时江西与两湖地区人口流动的重心所在。

二,明朝为稳固江山做出的决定

大多数四川的麻城籍移民,他们的先祖入蜀之时虽是楚籍,但也有大量非湖广之民,比如徽州、江西、河南等地,这些地方都是较早纳入明王朝版图的地方。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的同乡们与他们的亲属成为明廷的精英,而当时作为明朝立足湖广前沿阵地的麻城,自然成为了明朝最为看重的要冲之地。

明朝将大量率先归顺自己的民众,大量移居到明玉珍曾掌握的四川之地,除了开发当地的资源经济之外,也有权衡势力方面的考虑。从自己经营多年的黄麻地区庶出人口,可以更有效分化瓦解消化四川明氏旧部势力的残余,以防不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当年在湖广填四川运动之中,定居在四川的麻城孝感人的确有,但真正的麻城原籍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区区一个孝感乡能够填充四川重庆大半人丁,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

之所以造成后来,大量的川渝之地外来移民称先祖来自麻城,主要原因无非三个:一是假称是麻城孝感人,希望凭借这块招牌靠拢当地的宗社力量,尽快站稳;二是压根不知道自己籍贯到底何处,因自称麻城者众多,所以也有了从众之心;三是的确有大量的移民经过麻城孝感移居到四川,但很显然他们混淆了祖籍与中转站的区别。

我是湖北麻城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说一些我个人的见解。

湖广填四川,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有 历史 依据可查。明末农民军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屠城,导致四川人口锐减,于是从湖广移民过去。

湖广是哪里?明朝以前,湖广的范围很大,明清两朝,是湖北和湖南两省。这两省处于全国的最中心,历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一说。

但是移民四川所说的麻城占一半,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现在说有官方记载,麻城孝感乡移民四川,包括有很多四川人说祖籍是麻城孝感乡,还来麻城寻祖。麻城现在没有孝感乡这一地名,至于以前有没有,这个还真不确定,所以不敢乱言。

麻城建有一个很大的移民公园,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还有寻根文化。邓小平的胞弟邓垦曾说他的祖籍是湖北麻城,还有李鹏的祖籍也是湖北麻城,这都是他们亲口所说。

按说这么多真凭实据,我没有理由置疑,但我仍然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麻城是一个县级市,现在为黄冈代管,在 历史 上从未做过州府之地,而且它处于大别山,今天的人口也不过120多万,我不知道明末是多少人,但也不至于将麻城的那么多人口移民到四川去。有人说并不是麻城人移民,麻城只是移民的一个集中地。

麻城是黄冈诸县中离长江较远的一个山城,移民四川应该是溯江而上,那么不在江边上集合移民,跑到麻城这个山城来集合移民是为什么呢?

另外我的一个置疑是,黄冈地区历来做为州府之地的只有黄州和蕲州,这两个地方文化名人辈出,而麻城呢,恕我孤陋寡闻,除了建国后出了开国将军之外,还真未出过什么 历史 文化名人,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炒作文化,而麻城又无文化可炒,那么移民和寻根文化就被迫不及待地抓住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进行讨论。

题主说的“麻城孝感”应当是麻城孝感乡。 对于麻城孝感乡是否存在其实存在一定争议 ,但早在1997年,著名学者葛剑雄就考证证实了麻城孝感乡的存在, 即今天黄安县城关镇一带 ,随后四川学者陈世松、麻城地方学者凌礼潮等都对地名进行了细致考证,证实了葛剑雄先生的观点。

麻城孝感乡迁入四川的数据, 据民国《简阳县志· 氏族志》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该县349族两湖籍移民中,自称来自麻城者有239族,占685%, 其中自称来自孝感乡者, 有228族,占麻城籍的954% 。但正如题主所问的一样, 麻城孝感乡只是一个乡,至多只占今红安县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口迁往外地,那么至于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量:

首先,因为元朝末年麻城等地是农民起义的中心之一 ,麻城人邹普胜辅助罗田人徐寿辉建立了天完政权,麻城与罗田在明清时期均属黄州府,所以天完政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麻城即罗田附近人,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以后, 随州人明玉珍正率领湖广籍士兵在四川作战, 可能其中麻城籍较多,或者较有影响,遂以麻城孝感乡为祖籍地。

其次,是麻城孝感乡是一个移民中转站。 如四川庐州《王氏族谱》序言所说:

王氏先祖在麻城孝感乡居留的时间才两年多。类似的事例应当不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人已经不记得祖籍地,只有麻城孝感乡这一地名,遂称麻城孝感 乡。类似的情况还有“江西瓦屑坝”,恰好是在麻城及所属的黄州府,众多家族都称元末明初来自“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而据清代以及现代学者考证,瓦屑坝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地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迁出,所以其同孝感乡类似,也是作为一个移民中转站。

最后,就是冒籍现象的存在。 不仅是本县其他乡的人冒籍(也有可能孝感乡裁撤以后,原属居民仍然自称孝感乡人),还有麻城县以外,其他湖广籍的人冒籍,如曹树基考证,民国《云阳县志》称该县向、何、谭、孙、于、张、贾、李、王诸大姓,都是“明洪武年间自麻城迁入”,曹认为“向氏是鄂西、湘西典型的蛮族大姓, 是不可能迁自麻城的。”也就是其他湖广籍冒称麻城孝感乡。

其实,麻城孝感乡像 历史 上的江西瓦屑坝、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南雄珠矶、江苏苏州间门、南京柳树湾石门坎一样,分别为湖广人、华北人、客家人、华南人、苏北人、云南汉族的根一样, 不过是一个移民来源地的象征意义的祖地 。 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迁入地的生活,取得入住权,所以会有附会等,意图以同乡之谊建议一种联盟,甚至续及联宗。

参考文献

葛剑雄:《中国 历史 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陈世松:《“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

凌礼潮:《麻城孝感乡移民考》

湖北麻城是我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而“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麻城在明末清初设置有“湖广填四川”移民机构,很多移民都在此报道,认祖归宗也就从这里可以考察。

最近,我看到不少“湖广填四川”的问题,所以也回答了一些。毕竟自己就是四川人啊!从族谱上得知,自己也是湖北移民,而且还是麻城的。当时自己才十几岁,还不懂事,爷爷让我抄字辈,当时翻了两下,然后就把字辈抄了下来,到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80后这一代人,家族观念已经没有爷爷那一辈的家族观念强了。说实在的在四川很难看到宗祠,我们哪里根本没有什么宗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移民的缘故,导致没有宗祠。直到我去了广州,才知道宗祠这一说。我的一个湖南同事,说他们哪里也有。我说我们哪里没有看到,他还不相信。当然,我一个人不能代表四川所有人,反正我们那个地方,是没有看到什么宗祠,是不是被毁掉了也不知道,长这么大也没有听长辈说起这件事情。

现在祖辈那一代,知道 历史 过往的,基本相继去世。我们年轻人对祖籍也不太重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 历史 的,对 历史 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看到这个问题我也忍不住来回答,毕竟自己的祖辈也是移民大军的一员。我们的祖籍就在湖北麻城,只是具体地址我没有细看。其实,我们年轻人这一代,家族观念已经不再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我们这一代,不应该断掉啊!不知道现在族谱还在不在,如果有机会,真想去湖北麻城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很多五百年前的亲兄弟。

很多四川人一被问到“湖广填川”时,祖籍来至哪里?就会说是来至湖北麻城孝感,其实这应该说都是一种误导!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那时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是由官方政府组织的,可能当时的麻城孝感是一个积聚点,周边县市的民众都要到那里集合,然后再从孝感统一一起移民到四川才更加合理!据说当时很多人不愿意移民,官府就把大家的双手绑着,途中需要大小便,再解开,才有了四川人说上厕所方便说成“解手”一说。移民到四川的人那么多,大多数都来至湖北麻城孝感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所说的这部分人除去来至湖南,广东,广西的。

我也是四川人,我家祖普上记截来自于麻城的资料。出于好奇我也了解过其他人的祖普资料,大部份都来自于麻城,至于为什么这么多麻城人来川不得而知。我猜想古代的麻城应该是商业及手工业集散地吧?

麻城孝感的任姓多吗?

我是四川人,据说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我们的字辈这些和周边的任姓不一样,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是填过来的。

另外我们没有祠堂没有族谱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填过来就丢了还是怎么回事,只有长辈口中念叨的字辈,也就那么几个字,并不多,我这一代就没人用字辈来取名字了,下一代更不会,甚至连仅有的字辈信息都忘了。

另外,我们所在的村庄,祖坟不多,最多到四代以上,再往上也没有,感觉填过来就百多年 历史 !

老一辈早已故去, 历史 已经没人记得了,也没有留下来任何文字记载。

请读一下已找到的孝感乡都碑记就会明白为什么麻城人在四川那么多人。

那是因为古时不计划生育,麻城孝感乡地狭人多,只要人口过多,只能移民,每次成群结对出走很多,其中因孝感乡在麻城举水河冲积平原上,人口最多,所以孝感乡出去的人最多。

很多人只以为是湖广填四川中的麻城人那部分,却不知从元未到清朝后期几百年来,麻城民间自发移民不断。

古时麻城人相信是多子多福,一家生十个八个不是奇闻,三五个只是平常之家,这人一多,长大后地不够种了,所以几百年麻城民间有一种说法,挑着家谱往西走,就不会饿死。小时候我听老人说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往西走就能生存,现在知道了,西边有天府之国的四川,那里有同姓同宗的人。

有人说,那为什么别的地方没去四川?

我分析三个原因,一是民风民俗不同,像有的地方就不愿多养孩子,苏东坡流放黄州时,就被当地的溺婴恶俗吓的几天睡不好,当地人一般生两子一女,再生下来就放在水中溺死。

二是麻城人去四川早,元未麻城就有几万人参加红巾军入川,明未跟随张献忠入川已有几万,这些人中有部分后来在当地定居下来,发现四川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导致后来去四川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人多势众,就不怕别人欺负了,能抱团生存,后来去四川的麻城人都说是孝感乡的,甚至有些不是麻城的,为了生存也冒认从麻城孝感乡来的。

三是麻城是山区,在农耕时代养不了多的人,而湖北大部分地方是江汉平原,在家乡就能生存,何必外出。

孝感乡在明中期被撤的原因就是人口出走太多,当时麻城县令姓陈,认为这么多人从这里出走,这个地名应保留下来,于是三次上书朝庭恢复孝感乡而未成,后在原乡都之旧地立一孝感乡都之碑,后有人作碑文,存于家谱之中,此文清楚记载孝感乡一事。

不管怎样,当年麻城孝感乡就是一张生存符,她护佑一代代移民在川生根发展。

不能说麻城 历史 文化少。明朝麻城科举在全国影响很大,出了一百位文进士和几百位举人。有“山阳礼记,麻城春秋”之说。出这么多的进士和举人,黄、蕲二州是没法比的,在全国是罕见的。还有十位麻城人上了明史列传。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的创始人也是麻城籍。

朋友你好!你的情况相信很多川、渝朋友都有,当年湖广填四川有很多我们麻城先祖后来定居在你们那儿,并世代繁衍,也留下今天你们川渝同胞和我们麻城人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可惜随着时代的改变,地域变迁,当年的孝感乡早已经撤并,但仍在麻城市地域内,大概位置在现今麻城鼓楼办事处为中心的方圆10里地界内,很多老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如果可能的话实地走访比较准确。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就知道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吴家祠堂

在我记忆里,祠堂一直是个神秘所在。里面光线阴暗,供奉着肃穆的祖宗牌位。炉鼎里总有几根香,一些发硬的供品,供案上浮着一层灰,墙上挂着...
点击下载
上一篇:曾氏家谱辈分下一篇:杨家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