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曾经一统天下,怎么现在司马家族又消失了
还存在的,分布较为广泛,在河南省的洛阳市、偃师市、温县等。
司马氏仍为复姓中的大姓,分布较为广泛,在河南省的洛阳市、偃师市、温县,陕西省的韩城县,山西省的涑水县,安徽省的宿松县,湖南省的湘潭市、湘乡市、湘阴市,山东省的兰陵县,江苏省的丹阳市,江苏省的金坛市指前镇,贵州省金沙县、盘州市大山镇、黔西南州普安三板桥镇,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均有司马氏族人分布。
司马氏在三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或者有密切的宗法关系,因此在三国都是受到统治阶级和百姓拥护。司马氏在曹魏政权的影响力起源于司马氏与曹氏早期亲密的关系,曹操本人就是司马防荐举出仕,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等八兄弟都是任职曹魏。
扩展资料:
司马姓的相关内容:
1、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2、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3、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司马姓
山西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八卷,著者待考,清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司马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始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续修。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司马氏族谱,(清)司马先达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马氏庆系谱六卷,(清)司马灏文重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无锡梁溪司马氏宗谱二十卷,(民国)司马栋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司马宗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阴司马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司马承贵纂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马氏族谱十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河内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明主、谋臣、武将如历史夜空中的繁星,闪耀千年。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一些人才家族。比如能文能武的曹氏家族、父子英烈的孙氏家族,以及智商拔群的诸葛家族。
在汉末魏晋之际,显赫的诸葛家族出了三位超级智囊,他们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以及诸葛诞。在《世说新语》中,对这三位诸葛有这样的评价,“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对于诸葛瑾和诸葛亮,读者们比较熟悉,他们兄弟俩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蜀汉,皆为辅佐帝王开帮立业的股肱之臣。论及个人成就,诸葛瑾要在其弟诸葛亮之下,所以古人以龙比喻诸葛亮、以虎比喻诸葛瑾,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而剩下一个诸葛诞,古人却将他比作为“狗”,这就比较难以理解了,难道是古人在骂诸葛诞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一起回溯诸葛诞的辉煌一生,并解释一下为何连诸葛亮都要沾他的光?
一、诸葛诞与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诸葛家族祖籍在两汉时期的琅琊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诸葛家族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元帝时的诸葛丰。诸葛丰曾经做过御史、司隶校尉,相当于今天监察部门的高级官员。但诸葛丰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为得罪了不少人,他后来被贬为庶人。
诸葛丰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这也让他的后人有良好的家风传承。但因为诸葛氏不是世代为官,他们没有成为琅琊的世家大族。当传到诸葛瑾、诸葛亮这一代时,甚至要被迫离开家乡,谋求出路:诸葛瑾投奔了江东孙氏,诸葛亮以及弟弟诸葛均则追随叔父诸葛玄流落到了荆州。
而作为诸葛亮堂弟的诸葛诞,则在早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魏文帝曹丕时,他才有所发展。他真正开始走上人生巅峰,则是在魏明帝曹睿时代。
二、诸葛诞跟司马懿关系如何?诸葛诞早年做过曹魏的尚书郎、荥阳令、吏部郎,这些官位并不大。在魏明帝曹睿时期,他才以才学和名气成为焦点人物。当时,人们把包括诸葛诞在内的15个人称之为“四聪八达三豫”,诸葛诞为“八达”之一,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这15人既有才学,又有名望,但因为仕途起飞较晚,他们为了谋求发展,结成了一个新的名士群体。他们模仿汉末“清议品评人物”之风,通过制造舆论,可以对朝廷的选人用人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行为当然动了曹魏元老们的奶酪。经过一番斗争,元老们胜利了。魏明帝曹睿以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追求浮华为由,免去了他们的官职。
直到曹睿去世、曹芳即位后,诸葛诞才因为他的挚友夏侯玄得宠,得以重新出仕,并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成为大将军曹爽的重点培养目标。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除掉了曹爽,但被其提拔的诸葛诞却没有立即遭到打击。
这是因为,与夏侯玄等人相比,诸葛诞并未进入到曹爽集团的核心层,而且他在曹氏与司马懿的对抗中,也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诸葛诞还获得了司马氏的高看和重用。
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伷娶了诸葛诞的女儿为妻。这一婚姻关系的确立,让诸葛氏的门第迅速攀升,为诸葛诞的后人在两晋之际成为皇亲国戚奠定了基础。诸葛诞本人也得到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器重。
公元252年,诸葛诞向司马师提议分三路攻吴。司马师同意,命诸葛诞负责领兵7万攻打东兴城。而诸葛诞此战的对手,正是他的侄子——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恪利用一个大雪之夜向魏军发动了偷袭,而诸葛诞因为疏于戒备,被打得大败。
回朝后,司马师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诸葛诞虽然也被降职,但只不过是跟别人对调了防区而已。3年以后,曹魏又爆发了文钦之乱。文钦在寿春密谋叛乱,他们还联络诸葛诞,试图拉拢他入伙。诸葛诞断然拒绝,他斩杀了使者,而且还公开向全国宣布二人已叛。
司马师讨伐二人时,诸葛诞又前往助战,他攻占了寿春,扑灭了叛军,而且还击退了前来支援文钦的东吴军。战后,诸葛诞被司马师封为高平侯、征东大将军。
三、诸葛诞下场如何?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班,加快了取代曹氏的步伐。与此同时,原来曹爽的一些嫡系部将如夏侯玄等也先后被司马氏诛杀。
诸葛诞心不自安,他一方面养了大批死士自保,另一方面还以东吴欲进攻为由,向朝廷要兵、要粮。司马昭知道诸葛诞会成为自己夺权的绊脚石,于是在公元257年下令,召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一职。
司空为古代“三公”之一,位极人臣,但对于诸葛诞来说,这是明升暗降。而且他一旦入朝,就会成为司马昭案上的鱼肉。于是,诸葛诞如当年的文钦一样,占据寿春,发起叛乱。而讽刺的是,东吴派去支援诸葛诞的援军当中,正有文钦。
此后,曹魏军将寿春团团包围,诸葛诞、文钦数次突围,均被打退。随着城中粮尽,诸葛诞、文钦也由于往日的恩怨而爆发了冲突。最终,诸葛诞在开会时借机除掉了文钦,这导致其子文鸳、文虎投降曹魏。
文鸳、文虎投降后,被司马昭赐予高官厚禄,寿春的抵抗也随之土崩瓦解。最终,诸葛诞仅仅率领数骑逃出寿春,其三族全被司马昭诛灭。
四、“狗”是对诸葛诞的蔑称吗?人们称诸葛亮为“龙”、诸葛瑾为“虎”,却把诸葛诞称为“狗”,这是对曾经反叛的诸葛诞的蔑称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诸葛诞虽然被夷灭三族,但这并不代表其家族的幻灭。
司马懿的第四子司马伷娶了诸葛诞的女儿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叫司马繇。司马繇有个儿子叫司马睿。
西晋被灭时,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他就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实际上是诸葛诞的曾外孙。而因为诸葛诞与诸葛亮、诸葛瑾都是堂兄弟关系,司马睿同时也算是诸葛亮、诸葛瑾的曾外孙。
所以,这里的“狗”实际上指的是“功狗”,也就是有战功的武将之意。这既不是对诸葛诞的污蔑,更不是说他不如自己的两位堂兄。
司马懿家谱:
1、父亲:司马防
2、兄弟:司马朗、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3、妻妾:宣穆皇后张春华、伏夫人、张夫人、柏夫人
4、子女:
(1)儿子:
晋景帝司马师(张春华生)、晋文帝司马昭(张春华生)、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平原王司马干(张春华生)、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
(2)女儿:
南阳公主(张春华所生)、高陆公主。
5、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昭之子,后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为继子)、城阳哀王司马兆(司马昭之子)、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司马昭之子)、乐安平王司马鉴(司马昭之子)、燕王司马机(司马昭之子)、司马永祚(司马昭之子)、乐平王司马延祚(司马昭之子)。
平原王世子司马广(司马干之子)、安德县公司马永(司马干之子)、司马粹(司马亮之子)、汝南怀王司马矩(司马亮之子)、王司马羕(司马亮之子)、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之子)、汝阳王司马熙(司马亮之子)。
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伷之子)、武陵庄王司马澹(司马伷之子)、东安王司马繇(司马伷之子)、淮陵元王司马漼(司马伷之子)。
顺阳王司马畅(司马骏之子)、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骏之子)、赵王世子司马荂(司马伦之子)、济阳王司马馥(司马伦之子)、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之子)、司马诩(司马伦之子)。
司马懿是秦末殷王司马卬的后人,司马卬的第十三代世孙。司马钧是司马懿的高祖父,而司马钧是秦末殷王司马卬的八世孙。司马卬(司马钧的八世祖)→司马钧(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司马懿。
扩展资料
1、司马卬(?-公元前204年)
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为殷王。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
汉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进兵楚地,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地成为河内郡。次年四月,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大败刘邦及五诸侯联军56万人,司马卬被楚军所杀。
2、司马钧(?―115年)
字叔平,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秦末殷王司马卬八世孙,晋宣帝司马懿的高祖父,东汉时期将领。汉安帝时任征西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后在狱中自杀而死。
3、司马量
官至豫章太守。司马防的祖父,司马懿的曾祖父,秦末殷王司马卬九世孙。其父亲司马钧在汉安帝时任征西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后在狱中自杀而死。
4、司马儁(113年-197年)
字元异,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汉大臣。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
司马儁博学好古,倜傥大度。身高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态魁岸,与众不同,乡党宗族都依附他。为颍川郡(今河南禹州)太守。儿子司马防,孙子司马懿。
5、司马防(149年―219年)
字建公,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汉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七十一。司马防生有八子,即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司马懿为其次子。
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殷国王室之后。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著有讽咏数十万言。
6、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
-司马卬
-司马钧
司马迁出身于中下层官吏家庭。高祖司马昌,当秦始皇时,作主铁官。曾祖司马无泽,在汉初作长安的一个“市长”。祖司马喜,没有作官,而有第九等爵位,为五大夫。他的家庭在汉文帝时可能是所谓“中人之家”,以农业、畜牧致富,因而能够出粟买爵。司马迁说自己“耕牧河山之阳”,不一定就是亲自参加耕牧。
司马迁后代一说(ZT)
司马迁自称“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史记·太史公自序》),又称其数世祖茔均在高门,即今陕西韩城;但此地至今无一姓司马者。据韩城县文化馆介绍,距司马迁出生地“龙门砦”仅三里之续村,今为鬼东嵬阳村,同、冯两姓却历来均自称为司马之后。同姓祖陵存碑文录于下:
“维兹同族,世传司马。初序天地,系出重黎。至周失官,尝典史笔。去周适晋,分散他乡。错在秦朝,夏阳居处;喜及后代,高门成茔。官太史者谈,作《史记》者子长。葬史坡而山明水秀,生临观而子孝孙贤。史通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追归故里,徙居徐村。坟墓先茔,不能悉志。自茂至杰,略表所知。”
此碑勒于清嘉庆二十二年,来源于清康熙二十二年韩城知事翟世琪所撰《重修太史庙记》。该碑文称:“自康熙八年,众为太史公庙会而不能得太史公生辰。适有华山方外士自言知其详,谓:司马子长四柱为甲寅、戊辰、庚午、丙戌,寿七十三岁,卒于丙寅年九月初四日。有二子,长临,字与仲;次观,字何求。史通,临之孙也。莽为安汉公,封史通。史通避莽乱,偕逢萌居嵩阳。司马徽正临嫡派,今子孙或在洛阳,同姓;或在襄阳,马姓。观之八世孙为懿,传帝十五叶,辟刘宋之祸,去司返高门。又有女为杨敞夫人。敞后传帝二世,前五代终始,皆子长之裔也。而观裔司马君实,与临裔司马徽,皆别有不朽,以德不以位。”宋武帝刘裕灭东晋之后,难免要追杀司马后代。司马子孙为避株连遭祸,改姓同、冯,返回高门,颇近事理。至于华山方外士所言,来自遗闻传说,虽无史籍可考,却不能一概视为荒诞不经,至少可作为史学家研考之资料。
司马家族曾经一统天下,怎么现在司马家族又消失了
本文2023-10-11 11:59: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