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三大亨后人今何在?一人绝了后,最出名那位子孙遍布海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上海滩三大亨后人今何在?一人绝了后,最出名那位子孙遍布海外,第1张

在20世纪80年代,一部描述旧上海帮会内人物情仇故事的《上海滩》在香港无线电视迎来首播,该剧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 该剧以快意情仇的江湖复仇故事以及许文强与冯程程之间的爱情深深的打动了许多观众, 在不断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还影响了后来华语影视剧的创作路数,带出了一股拍摄以民初旧上海黑帮争斗为背景的民国剧的热潮。

作为影响几代人的佳剧,可以说剧中不少经典镜头和经典形象都留在了观众心目中,比如像黑帽、风衣、白手套的“许文强”造型,以及一个由街头小混混变成了上流社会的“人上人”的丁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电视剧终归存在演义的成分,那么历史上的上海滩三大亨的故事是否真如同电视剧那般精彩吗? 而能成为当时叱咤上海滩的风云人物的流氓大亨,如今他们的后人又何在?

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便是民国时期的名人: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这三位都市大亨组成了旧上海滩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新式流氓集团。 他们三人全部都是从小做起,一直到后来的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时若有人想要在旧上海滩插上一脚,分一杯羹,恐怕绝非易事。但随着世道变迁,“三大亨”最终都走向了穷途末路,再看他们的结局却与之前的光辉靓丽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黄金荣,作为旧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他一生可谓是颇具传奇色彩。黄金荣自幼就不怎么爱读书,尤其擅长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他利用帮会势力网罗门徒,成为地方一霸。 后来黄金荣不甘寂寞,在听说进了巡捕房当巡捕能吃香喝辣、前途无量后,他便决定去碰碰运气应聘法租界巡捕。 也就是在这之后黄金荣摇身一变当了差,成为上海法租界当差的巡捕。可是黄金荣入了白道后也是本性难移,他亲手策划许多假象,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威信。很快,黄金荣便受到法租界总领事的注意,成为法租界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

自升迁以后,黄金荣更是飞扬跋扈、胆大妄为,成为上海有名的“流氓大亨”,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也许就是因为如此,黄金荣一生虽风流无度,可是他却没能留下一子半女 ,上天给了他不孕不育。黄金荣最后只好选择领养,被领养的孩子叫黄俊培。要说黄金荣多喜欢这个干儿子呢?法租界里黄家的产业钧培的里弄,名字就是由他的名字而来。而这个儿子丝毫没有他父亲的风采,黄钧培却英年早逝,未能给黄金荣剩下一个小孙子。黄金荣曾风光一时却无法生育绝了后,这在中国人看来就再悲惨不过了!

相比较黄金荣另一位大亨张啸林就比较短命了,张啸林被自己贴身保镖于1940年8月14日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 可以说张啸林是名副其实的大汉奸,早年他贩卖鸦片,横行霸道,人称“三色大亨”。 上海沦陷后,他为了自己的势力投敌叛国,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大发国难财。张啸林死后,他的亲生儿子张法尧没有什么能耐,只能借助老子的钱财到处讨好人,先是去了法国进修,可是按照他的性子什么东西没学到,回来后无所事事,吸食鸦片,最后弄得认不认鬼不鬼,惨死在弄堂里。

最后一位杜月笙应该是三人中最出名那位,在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 与黄张二人相比,杜月笙确实有过人之处,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 杜月笙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聚敛钱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此后他也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作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中的老大杜月笙,也是三人之中最爱国最会做人的一位,结局也与前两人截然不同,过上了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杜月笙自己虽然出身卑微,市井起家, 但他非常重视教育,对待文人也非常尊敬,当时大儒章太炎都是他的好朋友。 他一直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学业,严禁沾染烟赌娼等不良风气。他喜欢的儿子杜维藩,一次考试中避考,他怒火中烧打了儿子几个耳光。女儿杜美如有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他也用皮鞭抽打以示警戒。

可以说在杜月笙的教育之下,他的子女们长大后个个成绩优异,全部出国留学,生活在海外。 杜月笙的长女杜美如在海外开了一辈子的餐馆,如今想要回到上海安度晚年。四儿子杜维新到美国留过学,娶了一个美国妻子,最后留在了美国进行商业活动。幼子杜维善,如今定居加拿大,是一个文物收藏家,给上海捐赠过180枚古钱币。而相比之下,杜月笙的子孙满堂可让黄金荣、张啸林两个人是自愧不如了。

杜月笙非常喜欢人们称呼其为“杜先生”,他还在上海法租界善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自己亲任董事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一座学塾,让其它爱读书的人都能读到圣贤书。最后我们要说杜月笙算是“上海三大亨”中,最杰出的一位。 尤其是在抗战中,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大佬杜月笙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悲惨童年,杜月笙出生在距离上海仅有三十六公里的高桥镇,但与富庶繁荣的上海滩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人们都生活得很艰苦,家境富裕的也就是从事手工业,能维持一家人温饱罢了。

杜月笙出生的地方被后人美称为杜家花园,其实就是一间普通的平房,东西两个卧室,杜月笙父亲杜文清与兄弟两一人一间,中间是客厅,两家分开开伙。

杜月笙出生于七月十五的晚上,中国人的鬼节,杜父起名为“月生”,后章太炎改其名为“月笙”。

杜文清起初给海关衙门做杂事,攒了一点资本后,与人在杨树浦合开了一家米店,在我们印象中米店老板应该是家境殷实的,起码不愁温饱,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米价一天一变,杜文清本就没有几个本钱,又经营不善,米店生意很惨淡,根本无法养家糊口,还得靠杜月笙母亲朱氏在老家给人洗衣服补贴家用。

1889年春的上海,连着下了一个半月的阴雨,仓库储存的棉花、稻米都发霉了,杜文清的小店资金短缺,根本进不起新米,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

在老家的朱氏母子也断了吃食,本以为丈夫是开粮店的,肯定能吃饱饭,满怀希望来到杨树浦发现丈夫这也没有存粮了,无奈之下去杨树浦新开的纺纱厂做工。

当时纺纱厂工作条件很恶劣,厂房闷热不透风,女工们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一般健壮的女子都吃不消,何况是已经身怀六甲、长期营养不良的朱氏呢,好不容易坚持到孩子出生,朱氏却极度虚弱、导致难产大出血,生下孩子后就撒手人寰了。

杜文清倾其所有买了一口薄皮白木棺材,雇人将爱妻抬回高桥镇,因无钱烧葬亡妻,只能将棺木浮在杜家花园不远处的田埂上,用稻草捆在棺木周围来遮风挡雨。

此后杜文清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日子更加艰难,尤其是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就算喂米汤还是经常被饿的嗷嗷大哭。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杜文清就感觉无力坚持了,正好有人告诉他,有位姓黄的宁波商人要收养个孩子,送人总比饿死强,于是杜文清忍痛将女儿送人了。

后来,杜文清再婚了,对方姓张,张氏对杜月笙不错,后来杜月笙回忆继母时称她给了自己一段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这一天在约旦的中餐馆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叫做余秋雨,是知名作家。 余秋雨来到这家中餐馆也十分特殊,餐馆的老板娘姓杜,名字叫做杜美如。

余秋雨此次约旦的旅行,特意安排行程来到杜美如的中餐馆并不是为了品尝 美食 ,而是来探望这位杜月笙的后人。 杜美如是杜月笙与四夫人姚玉兰所生的女儿,杜月笙生前也十分喜欢这个女儿。

余秋雨拜访杜美如是在1999年,两年后的2001年杜美如回国。 当飞机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杜美如感慨万千。此时的杜美如已经七十多岁了。阔别半个世纪回到上海,杜美如在杜公馆前思绪万千。

杜美如是姚玉兰和杜月笙所生的女儿。杜月笙携带家眷逃往香港之时,只带了30万美元 。在当年这确实是一笔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巨款,但是对于挥金如土的杜月笙一家来说,30万美元并没有维持多久。

杜月笙在去世之前,将所剩不多的遗产给了自己的几房太太,包括梨园名伶孟小冬。 这几房太太平时就勾心斗角,一看家里的主心骨去世之后自然一个个和红眼鸡一样,姚玉兰带着杜美如又增加了一份负担。

幸运的是姚玉兰与宋美龄的关系很不错,当时宋美龄虽然和丈夫蒋介石逃到了台湾衣食无忧,也不愁钱花。 作为闺蜜的宋美龄知道了姚玉兰的窘迫情况,便让她带着女儿到台湾,这才缓解了杜美如的生活压力。

到达台湾之后杜美如利用自己会法语的优势,很快找到了一份教法语的工作。当时法语教员非常缺,杜美如有了一份丰厚的收入。 自己和母亲也不用再靠宋美龄时不时的接济。在台湾,杜美如也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杜美如的丈夫是一位飞行员,老家在安徽。对于故土的思念让两个人走到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就这样渐渐相知相识。 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后来两人结婚,本是杜月笙千金的杜美如开始洗手做羹汤,和普通的家庭妇女一样。

没过多久丈夫以飞行员的身份被调往约旦,杜美如自然和丈夫一起随行。去了约旦之后杜美如发现自己的法语没有用武之地,思来想去,便和丈夫商量开了一家小小的中餐馆。

然而当时中餐并不被世界所认可,约旦的中国人也很少因此中餐馆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杜美如的丈夫当时收入很高足够养活一家人。即使中餐馆的生意不温不火杜美如也并没有着急。但是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杜美如和自己的丈夫应约旦国王的邀请参加一次外交宴会,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杜美如大放光彩。

当时约旦国王正在宴请宾客,突然有人闯入宴会用法语对约旦国王说话。 现场没有一个会法语的人,如果约旦国王答不出问题也会非常尴尬,毕竟那么多政商界名流都在场,这时杜美如站出来了。

因为和丈夫在约旦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杜美如也会一些阿拉伯语,杜美如不仅用阿拉伯语和约旦国王沟通, 用法语向提问约旦国王的闯入者沟通。这一来一往杜美如自然而然就成了这场宴会的焦点

宴会结束之后,约旦国王非常高兴,杜美如挺身而出帮他解决了一次外交事故,也化解了尴尬。 因为当时地区局势动荡,如果没有杜美如的这一次挺身而出,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很难想象。

约旦国王为了感谢杜美如帮自己当翻译,便带着全家去杜美如的中餐馆吃饭。 上流 社会 的贵族一看国王都去吃饭了也纷纷去“打卡”杜美如的餐厅。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杜美如的餐厅就是当时的网红餐厅。 让人没想到的是,包括约旦国王在内的一些贵族居然喜欢上了中餐,也成为餐馆常客。

后来中国和约旦建交,两国的频繁交往也让杜美如饭店的生意越来越火。 丈夫办理了退休之后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经营饭店,两个人过得也十分幸福。虽然身在海外,但是杜美如十分思念家乡上海。

当年随着父亲举家逃往香港,随后就一直漂泊在外。人年纪越大就越愿意回忆往事。 余秋雨去拜访杜美如的时候也提到了一件事情,就是杜美如当时有一个烦恼,自己的儿女们对于经营餐馆生意都没有什么兴趣。杜美如觉得自己费尽心力几十年的餐馆关了太可惜。

杜美如思索良久还是惦记自己的故土,得知当年杜公馆被拆之时,有位姓黄的先生买下了里面的不少家具物品尽量保留杜公馆原貌之后, 杜美如更是想回到家乡。终于杜美如和丈夫踏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

杜美如回到上海的时候已经70岁了。从上海到香港、到台湾再到约旦,杜美如大半辈子一直在漂泊。 回到上海的杜美如顾不上休息就径直去了杜公馆。在别人眼中,杜公馆记录着是杜月笙家族的衰落,然而这里却承载着杜美如童年和少女时期的记忆。

杜美如在杜公馆前思绪万千,当他打开大门走进去之后,童年的记忆全部涌回来。当时父母都在身边看着自己父亲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富商巨贾,母亲也过着优渥的生活, 想想父亲当时逃到香港时的狼狈去世时候的凄凉,杜美如感叹道: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他们都走了。

杜美如和丈夫回到国内之后,干太于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人决定就在国内定居。虽然在约旦生活了几十年 ,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购置房产。因为杜美如和丈夫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回到祖国。

作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黑道大佬,杜月笙却没有给儿女们留下太多物质财富,由 于当时家道中落,杜月笙给各位妻子的遣散费也不过就是1~2万美金,女儿们出嫁也只分到几千美金。

但是杜月笙却十分重视儿女们的教育,给儿女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

杜美如就是接受当时父亲杜月笙的建议学了法语。正是这一门外语让杜美如和母亲姚玉兰在台湾不至于挨饿,在约旦为国王当翻译打入约旦上流 社会 。 站在杜公馆的门口,杜美如不会抱怨父亲没有给自己留下金钱,因为父亲告诉她要自强自立。

青帮大佬杜月笙,他的发迹史是从一个要家势没家势、要后台没后台的小瘪三,通过自己结交的达官显贵以及过人的交际能力,借助别人的力量,混成了老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还成为了活跃一时的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杜月笙本人的交际能力是非常高的。

一、杜月笙借黑帮上位

杜月笙是近代时期上海青帮帮派中的一员,他是风靡一时的传奇人物。杜月笙本人的出身是非常低的,他年幼的时候就没了母亲,自己是继母和舅舅一同抚养长大的,家庭也并不是什么显赫家庭,所以杜月笙的起点很低。但是他却能够在上海滩中混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主要是因为他的交际能力特别的厉害,杜月笙青年时期加入了八股党,凭借着这个平台与当时的青帮老大结识,并且得到了老大的赏识之后,他凭借出色的口才以及办事的能力与青帮的黄金荣和张啸林结拜为了兄弟,并合资垄断了上海的毒品交易。之后杜月笙不遗余力的去结交达官显贵和当时的政治人物,给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文化人物,他曾经开设了银行,并且在上海滩得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杜月笙在自己步步高升的途中,还曾经帮助过中国抗日,在抗日的斗争当中,杜月笙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他的口碑有好有坏。

二、杜月笙懂大义,重教育

杜月笙出身很低微,凭借着黑帮的势力为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博得了一线生机,但是杜月笙,却非常的注重自己后代的培养,他给自己后代留下了很多的财富,并且不让自己的儿女走自己的老路进入黑道。所以杜月笙的后人基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成了文化人物,多数都定居在了海外,没有回到老上海参与黑帮和政治上的斗争。虽然说杜月笙本人并没有什么文化修养,但是他对于时代发展和后人的教育方面还是十分开明的,如果说杜月笙有机会在小的时候开始接受文化教育的话,那么他可能发展的会比现在还要好。杜月笙的一生有正也有邪,他在黑帮中做过的事情不可磨灭,但是也不容置疑,他曾经做过有利于人民的事,他救助灾民,参与慈善,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所以杜月笙才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上海滩混出名头。

青帮大佬杜月笙,他的发迹史是由黑帮发家,有了一定的势力和财富之后,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所以才能够在上海滩立足脚跟。杜月笙本人也是非常的向往文化的,所以能够把自己的后代教育的非常好,是近现代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

上世纪的旧上海曾有众多黑帮,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皆是曾经名震上海滩的帮派头目,个个自立门派,门徒众多。他们有的黑白两道通吃,有的则做尽罪恶之事,为人所不齿,但随着世事变迁,局势变动,这三位大亨最终都走向了穷途末路,而他们的后代如何呢?有一人绝后,而另一人则子孙遍布海外。

黄金荣乃当时上海大亨排名第一之人,他曾在上海的法租界巡捕房担任过巡捕一职,他利用职务之便,拉拢官僚政客为期发展帮派势力,随后他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黑帮头目,门徒达1000多余人,种种恶行他皆有沾染。

在战争后,他打算重新开始从事黑帮活动,但此时的他权势已大不如前,地位逐渐被杜月笙所取代,建国后他曾向人民政府自首坦白罪行,于1953年在上海病逝。黄金荣的生育能力有缺陷,因此他只领养了一位孩子,并取名为黄俊培,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不料黄俊培却英年早逝,未能给黄金荣留下任何子孙,于是黄金荣绝后。

解放后扫地中的黄金荣

张啸林原为杭州地痞无赖,后凭着自己的狡猾心思逐步登上高位,杜月笙曾与他一起创业,但相比起杜月笙深的谨慎处事和圆滑,张啸林则显得更为心狠手辣,做事极端。且张啸林实为三大亨中最名誉扫地、遭世人厌弃的一位,他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勾结日本人,大发国难财,当汉奸,然后被抗日义士林怀部枪杀,年仅63岁。

张啸林育有一子,名为张法尧,但他与父亲一样也是个游手好闲、碌碌无为的纨绔子弟。年轻时候便染上恶习,最后危及性命,被人发现惨死于某弄堂中。

张啸林

杜月笙实际上算得上三大亨之中名声最好的一位,因他是三大亨中最爱国的一位。相比起前两位,他的为人处事方式显得特别出众,当时上海滩素有一句名言:黄金荣最贪财、张啸林善武力,而杜月笙最会做人。

杜月笙虽同为黑帮头目,但他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动用自己的势力为抗日将士运送物资,可以称得上是倾尽全力支持抗战。他的五位太太为他生下十个子女,杜月笙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不许他们沾染上任何不良嗜好,因而子女在长大成人后,未有一人涉足黑帮,个个都有了极出色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如今杜月笙的子孙后代大多数在海外,定居于美国、泰国、约旦等地。

俗语有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回望上海三大亨的一生,黄金荣作恶多端终绝后,张啸林卖国被杀后代惨死,杜月笙虽生前也做过些不光彩之事,但在抗战时期他仍鼎力护国,儿孙满堂且个个出色,也称得上是善终。黄金荣和张啸林败给了自己的贪婪,杜月笙胜在会做人、能得如此结果也是因他懂得此道理——父辈的错误已无可挽回,但孩子只要从小教育得当,长大后还是可以避免误入歧途的。

参考文献:

《上海滩·1843》

 杜月笙简介:杜月笙(1888——1951),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

 杜月笙简介之行走江湖的准则

 杜月笙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多领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49年后,杜月笙想去法国,希望蒋介石给他办护照。老蒋说,护照可以办,先交15万美元手续费。杜月笙仰天长叹,才明白天下最狠的流氓原来不是他姓杜的。

 杜月笙简介之讲义气淡钱财

 杜月笙晚年,拿出多年来别人写给他的各种欠条,全部予以烧毁,并告戒后人不得追讨余债。其中光是王新衡就欠了杜月笙500根金条,还算是少的。

 杜月笙去世时,只留下了10万现金,每个老婆各拿一万,儿子一万,未嫁的女儿六千,已经出嫁的四千。据其女杜美如说,杜月笙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希望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说道上海滩,大家都对之前处于这时期的巨头人物感兴趣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当时的他们在上海滩是叱咤风云

其打下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既然老子这么厉害

那他们的后人在之后是怎么样的呢?

身为巨头之一的杜月笙,其一生充满的传奇故事让后人至今都津津乐道

其后人算的上是这三个人里面混的最好的了

跟他不同的是,他的后人都不曾涉及到黑道

靠着受到的良好教育在国内外混的是风生水起

了解黄金荣的都知道,黄金荣本是没有后人

这也是让他一生遗憾的地方

之后的他领养了一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领养的关系

这儿子一点也没有他当年风采,并且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黄金荣本人呢,因为之前的作恶多端

晚年时的他落得个扫大街的下场

同为三大巨头的张啸林

这位被评价有奶便是娘的后人又是怎么个下场呢?

据了解,张啸林的儿子张法尧因其像张啸林一样不学无术

结局同样的是惨死

当年的张法尧在杜月笙的资助下去法国进修

本以为回到国内的张法尧是个博学多才的学士

却没想回到国内的他确是什么都不懂

无奈之下,弄了个律师事务所整日荒废时间

也正是这个时间,张法尧学会了吸食鸦片

之后,更因为大量的吸食鸦片死在律师事务所

纵观这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人物,除了杜月笙的后人之外

另外两个人的后代无不令人唏嘘

上海滩三大亨后人今何在?一人绝了后,最出名那位子孙遍布海外

在20世纪80年代,一部描述旧上海帮会内人物情仇故事的《上海滩》在香港无线电视迎来首播,该剧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 该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