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范浚先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拜谒范浚先生,第1张

4月22日下午,出席兰溪市范浚研究会成立大会的省儒学、金华市社科联和婺文化专家、学者们一同前往香溪镇保卫村祭拜范浚先生。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先生陪同。

范浚,浙江省兰溪市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是两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一生撰述甚富,多散佚,今唯存诗赋、议论杂著22卷,为《香溪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范浚的理学思想对金华乃至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范浚去世32年后,时年52岁的朱熹评论范浚“其学甚正”。

范浚墓算不上高大,但墓前平整宽敞,青石坟面气势不凡,墓碑上刻有“宋贤良范香溪先生之墓”的文字。墓顶还有一块“宋贤良香溪先生范公之墓”的墓碑。据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梁查证,范浚墓已有858年历史,并经多次修葺。清康熙甲戌年(1694)曾有一次大修;最近一次大修的年份是2006年。

原保卫村金塘边自然村有座宝惠寺,是范浚先生当年讲学、授徒、著书的地方。范浚生活十分清苦,却怡然自乐。可惜,只有保卫(宝惠的谐音)村名,古寺庙早已不存。

元黄溍称,自贤良先生以道学倡于东南,及东莱吕氏继之。遂得濂洛之统。而北山何氏又传朱子之学,于其门人,以淑后进,于是婺学大振于世。而谈者推原所自,必归功于先生。

明章懋称,吾乡圣贤之学,前此未之闻也,而浚其源者,自先生始。继而后有东莱兄弟丽泽之讲授,又其后何、王、金、许遂相继以得考亭之说。道学之传,于是为盛。非先生之功而为谁功?

今吴光说,范浚研究会的成立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浙江理学和兰溪儒学思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表示,要将范浚的理学文化及其思想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地加以推广和应用,进一步丰富传统儒学、理学思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兰溪故事。

陈水河整理于2018427下午,拍摄者不详。

范,样子、榜样之义。也可以理解为“标本”。浚的本意是疏通或深挖,我这里作“疏源”和“浚哲(深沉而有智慧)”解。清是气体或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范浚为人范正、理学正宗、源明气清,研究其理学思想、才学文功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思想开掘愈深,惠民愈众

1 .范浚理学主体思想:丰富多彩。

性。 从《性论上》(《香溪集卷七 》)一文中,范浚先从天—命—性—心—外—伪—意(私利)等概念来论“性”。性为天公,心主或意迷。伪与意一致,善与利相对。

愚、知、仁。 迷而不复者为愚,知而不迷者为知,不迷而止者焉为仁。意思是说,“愚”是迷失后回返不了,“知”是知道了且不迷失,而“仁”是不迷失且能止步,知道彼此的界限。他说,仁为心,心为性,性为命。然后以孟子的说法来引证:尽心而知性而意亡,知性则知天。

智、觉。 但在《读老子》(《香溪集卷五 》)一文中,范浚把仁、义、礼、智总而名之,曰“道”,又把“我得之,谓之德”,而“德”是仁与义的总称。智之知,知之用也,仁之觉,兼知之体而为言也,也就是说,“智”是知识应用、能力,“仁”是觉(不迷)且止,“觉”更兼具知识体察、体认,知经纬能立言。

范浚认为,只有静感,才能感通,达到性。他深知性不可言,但通过静可言可达到性。天性、地性、人性为一体。天理就是人事。并提出学者当自求其是而舍众说。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要穷尽真理,而不受人家观点的影响。

性之善。 在《性论下》(《香溪集卷七 》)一文中,范浚又拿水与清浊之水流各比方“性”与“习”,以水源之清来譬方“性之善”。范浚对孟子、荀卿、扬雄等人的学说进行辨析。孟轲知性,以性为善;荀卿说人之性为恶,扬雄说人之性善恶混。范浚认为,“水之源”一定清。他说,水之源清纯混,是未尝穷源者也。也就是说,一个学者未到达真正的源头,自然领略不到水至纯至清,也就无法探求到“性之善”学说概念的本质。

纯,高于清。 在《性论下》(《香溪集 卷七 》)一文中,范浚以“气之别”来区分愚与明,气浊则愚,气清则明。愚应有愚和下愚之别,子路当属愚者。气浊之纯为下愚,譬如丹朱;明也有智和上智之别,气清不纯为智,气清之纯为上智。愚与明之间可移,也就是可以转换,但下愚与上智不能移。在他看来,纯有清纯、浊纯。纯高于清。同样,范浚以“习之别”来区分善与恶,譬如清浊之水流,清为善,浊为恶;以“至之别”来区分贤与圣,即达到善的程度来成贤成圣。

养气为本,气全则道存,气丧则道亡。 范浚在《尧典论》(《香溪集 卷十》)中说:《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推本而言之也。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者一道也。在天则谓之天道,在地则谓之地道,在人则谓之人道。

“道”现在可以解释为客观规律,同时又有着“独立不改、周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养”是保护修养的意思,“气”是与人的精神密不可分的。“养气”即保护修养精神性气。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范浚提倡“治心养气”。《自牧斋记》(《香溪集 卷十六》)是范浚为他的学生——江西永丰人柴吉的书斋写的“记”。文章指出:“子欲无为庸人乎则宜法古人用心而思企之,然后可以言自牧之道。……自牧之道,以礼制之,惧其放也;戒物之惑,惧其诱也;居之虚静之地,欲其安也。饮天和如甘泉,惩忿窒欲,如去败群;致一不二,如恶多岐。勉之慎之,曰自牧之。自牧医久,体正而肥,益力不已,充实光辉。……能知此,则自牧之学,必以圣贤为师,仰大道之高邈,方积跬而履卑,眇己事之甚陋,敢虚张而自欺?顾吾子名斋之意,岂有取于斯乎?”从中可以得知,为人行事要制放纵、戒诱惑及治心养气需居住静地的重要。

2 .范浚理学思想路径:以经史为径,心得为主。

学而觉,觉于心,心在养,养正气。治心的途径是学,就是读书,习经典学历史。尽管他本人自称“肤受末学,本无传承,所子喜者,徒以师心谋道,尚见古人自得其意,不孑孑俗趋慕耳”,但究《香溪集》二十二卷,除古赋一卷、诗三卷外,基本是读经读史心得,即使在古赋、诗共四卷中也以叩问古人、故事为多。范浚出身仕宦人家,从先人那里得书易,后人筹款出其书也易。因此,他能流芳百世。我们知其为人作文,留给后世的《香溪集》,更是一笔宏大的思想、文化遗产。

学无关乎环境。 在《苦寒行》(《香溪集卷三》)一诗中,范浚写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我衣穿空垂百结,篷萝盖头四壁裂”。同郡陈岩肖在《香溪先生文集叙》中明言:“先生危坐一室,尘埃栖户牖,而凝几席,败帷故器,人所不堪。”但即使在如此破败简陋的环境中,他饮酒观书,治心养气,正道志得。在《偶作二首》(《香溪集卷三 》)一诗中,他写道,“宴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无比,心足富有余。时饮一杯酒,历观千载书”。

3 .范浚理学思想表现:言经术、著文章。

其言心出,才学之冠。陈岩肖在《香溪先生文集叙》中说:“其言经术,如亲得圣人而授其旨,其论古成败事,如目击而身履之。已而,出示所为文,则辨博而峻整。正欲向所言,论者相表里。圣人之经书,经书之要旨,平常人理解都相当困难,而范浚如亲得,堪为熟知,已化于心,也足见范浚学说相乘一脉。读古书,能再现生活,其功已不俗,但如目击身履,可见听者只有臣服其思想。为文思辨如山峻之美,博大而不失严谨,道高如泰山,情思如海洋。总之,其言其文,能达到思清语畅、气顺文通,绝对不容易,真大家也。

4 .范浚理学思想特色:经世致用。

劝士勤学。 在《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香溪集卷三》)一诗中,范浚这样劝诫说:“春风澹荡气清和,又见阴阴夏木多。试问社中同志士,经春学力竟如何”,“日正舒长好着鞭,会须闻早慕高坚。君看少壮荒嬉子,多向衰迟却讳年”,“读书意绪戒荒芜,要使心清一事无。过眼飞光流水急,莫矜颐颔始生须”。

笃实践行。 学者魏了翁评论香溪先生见识纯粹笃实践行。范浚在《尧典论》(《香溪集 卷十》)中说“易系辞曰……古之王者必承天意以从事,是天理即人事也。王者欲有所为,必求端于天,是人事即天理也。”

其实,范浚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施善,并从现实生活中探求真相。范浚在《铁工问》(《香溪集卷五》)一文中就记载了自己寓居香溪的一件事。他见铁工之家寠甚,蓬茨穿漏,隘不逾五十弓。每天,铁工夫妻俩一个打制农器,一个烧茅竹把铁烙红,小孩卧在门旁无暇顾及。于是,他慷慨解囊,给铁工家庭施予了一千钱。在以后的五年中,因战事,铁工转制兵器而发财,他不仅建了华屋,且大腹便便,衣服鲜丽,妻子也佩戴首饰发饰。他叹声道:工之幸,齐人(大家)其真不幸哉。

经世致用,可以说范浚理学思想特色,自然也是后起婺学乃至浙东学派的主要特色。

总之,范浚理学主体思想脉络清晰,特征明显。他熟读经史子集,微言大义;吟诗著文,文思流畅,可见其功力,《香溪集》一书更是源明气清、自有主张,目的还是导引众人尚善、尚学、养心、养德,与人为善,学无止境,身体力行,求真务实。

二、身体力行者愈众,兰溪愈强

香溪,为范浚故里,兰溪,乃中国经文之乡。香溪在兰溪设县之初便有街市,宋时,香溪属武昌乡(旧名章化里),设有巡检司、课税局等机构。明万历六年(1578)置香溪镇建制,东西有盐仓、粮仓,至今仍有东仓、西仓地名。范浚立身于此,是香溪的大幸,也是兰溪的大幸。兰溪,三江之汇,人才辈出,在古代更不乏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

兰溪文脉,传承有人。 朱熹曾在《香溪范子小传》中把范浚称为“范子”,犹如孔子、孟子之称号,虽是尊称,但从中可见范浚理学在传统理学中的地位。范浚28裔孙——范国梁阅读《香溪长社范氏家谱》,敬仰先辈风采,不以年龄半百之劳苦,前往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学成后集先辈贤文、理学著作并自费出版《范浚集》,与同道一起整理范浚理学思想研究论文,堪称兰溪“后学之秀,文化楷模”。我们当以其勇为勇,以其智为智,身体力行,尽自己努力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有把范浚理学思想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愈加闪亮,把金履祥、李渔这些古代思想家、文艺家的种子一道散播,兰溪古文化研究势头才能强劲,兰溪人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也就愈高。

三、寄语

1.不求研究艰深,研究人员应少而精,精而壮,壮而美。

2.为普及,《范浚集》译文当为工作室、研究会当务之急。

3.也为普及,尽快用优美文字,把范浚治学精神和观察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入编中小学乡土教材,并以专题读书会形式加以辅导。

4.提高香溪知名度,策划香溪文化画册、包装文化产业项目。

陈水河 写于 2014年2月8日改于2014年2月15日

一、文字底蕴

西资岩前殿门斗宽敞,三个高3米长、1米高、题着“西资古地”四个楷字。(清光绪举人蔡谷仁的手笔)

寺庙后的山崖高处有古人镌刻的“泉南胜概”四字。

大门的冠头楹联“西佛千年来福地,资生万物洒慈心”。(道光进士蔡德芳所题)

此寺自隋唐以来,阅世一千余载;有人于明清之际,著书数十万言。(清·进士吴增撰书)

古佛意云何,认否一千年前,石上现身初说法;名贤来隐此,赢得三百载后,山中历劫有遗书。(衡阳沈莹撰书)

二、闽南建筑文化

寺庙平面布局呈“同”字形。高大轩敞,气势雄伟。

大门旁一副石鼓雕镂螭龙、花卉;大门边堵浮雕游龙、戏虎;左右边墙石堵浮雕的麟、凤、龟、鹤;无不精致绝伦,体现出闽南古建筑巧、美、秀、雅的风格。

西资岩寺大殿,殿顶高达11米,重檐之间装着3米高的百叶格扇,使殿堂分外轩朗宏敞。殿前立着一对瓜楞形花岗石柱,高约5米,柱上浮雕蟠龙戏珠,龙身硕长,各呈矫然游走姿势,一龙首居中,杨须叶舌,粗壮的龙爪显示出雄健与力度,从石柱的风化程度及雕刻风格来看,显然是明代以前的旧物。

三、名人与西资岩

蔡无能

蔡鼎字可挹号无能,晋江塘东村人,乃明代著名《易》学家,生于万历十六年,少负奇志,书其堂楣曰:“来师堂”,谓将来将为王者师,虽典出《孟子》,足见抱负不凡。

无能敏而好学,经史子集无所不览,星纬卜爻无所不精,而又潜心于《易》。盖自朱熹讲学泉州,理学之风日盛。及至明代,精研《易》学者,更是人才济济,著述甚丰。其著者如蔡清、王宣、陈琛、张岳及林希元等计七十馀人,而俞大猷以《易》治军而成一代名将,其影响遍及全国,故当时有“至今天下言《易》者,皆推晋江”之称,而成为全国《易》学中心。而无能之学,上承程朱理学馀绪,下及虚斋、紫峰之说,发扬“《易》为五经之首、生命之蕴”理论而有所创见。

无能尝游京师、缕析时事,多有卓见,孙承宗督师蓟辽,聘为参幕,随军北上,襄赞筹划,颇著卓绩,边境以安。天启六年,御赐“白衣参军”,翌年疏陈魏珰十大罪,触怒当道,乃微服潜归免祸,退隐西资岩下,筑室读书。

崇祯登基,魏珰伏法。帝降诏访求,复其原职,无能辞不受命,上称为“蔡布衣”。十年晋见,崇祯赐茶,旋又归里,每深夜观天象,喟然叹曰:“国患日深,安能缄默!”遂杖策叩纳,呈所纳《激论》,见者咋舌,朝野争相传阅,无能叹曰:“固知非时能用,为此将以明天下未尝无人也。”并谓“明之欲如宋之南渡而不可得。”

唐王即位福州,道周力荐无能可大用,诏三驰择为左军之师,无能皆谢,盖知事无可为。

清顺治十二年仲秋晦日之晨,无能沐浴更衣,凭几而坐谓弟子曰:“《易》言动静有常,原始反终,我生为劳人,今且归去为逸民矣!”遂殁,寿六十八。所著《易蔡集解》十卷五十万言,书集诸家之注而有所发明。陈子龙、蒋棻序之。近由华侨蔡女士出资影印,列为《泉州文献丛书》。又有《万远堂稿》,起天启癸庆,迄崇祯癸未,历时廿一年,系重要史料。

无能殁后,乡人建专祠于大佛寺侧,额曰“无能蔡先生祠”,其族裔撰门联曰:

帝称布衣,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书名易蔡,往圣由此继,后学由此开。

祠前岩上有“观易亭”,乃当年无能观星处。(摘自刘浩然《易学家蔡无能》)

范学洙

范学洙字尔泓、号怡轩,晋江十四都陈厝(鳌江)人,生于清康熙28(1689)年。自幼聪敏,4岁能背诵六十甲子及《千字文》,5岁入塾,一年读完《四书》,6岁背《四书注》。因为家贫,十八九岁时,“昼则攻书,夜则磨豆腐以佐家计”,20岁就往高州山一带教家塾,书“勤苦”、“闻鸡”于门以自勉。

康熙58年,范学洙东渡台湾在其早年往台的族叔范光友处馆教学近20年,曾作《台中吟》自叹:天涯浪迹本心违,亲在远游圣所非,祗为承欢无菽水,岂缘自奉不轻肥?柴门日暮知频倚,旅邸囊空怅莫归,惟藉鳞鸿珍重寄,时将客况达慈闱。当时台湾初辟,为鼓励从学,清廷对台籍生员考试照顾一定名额,漳泉士人多有往台寄籍参加考试的。范家洙也在康熙61年参加台湾府试,列诸罗县第3名,雍正7年参加乡试,得第6名。他的文行得到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刘良璧看重,被延请担任台湾有名的崇文书院山长。第二年,刘良璧主持重修台湾府志,又聘请范学洙为幕宾,负责《重修台湾府志》分辑。

范学洙“岁馆于台,三年一归”,在此期间,他在迁台族人协助下纂修了一部《鳌江范氏家谱》,以联系两岸族谊。由于范学洙在台湾的文名,巡察台湾并提督学政单德谟、巡视台湾兼理学政张湄、台南府学教授吴开业、分巡台湾道副使刘良璧都为范氏家谱写了序言。

乾隆六年,范学洙以诸罗县岁贡考入国子监,肆业后选充武英殿校书。武英殿在太和殿西侧,清代修书其间,由亲王一名主持,满汉大臣各一为总裁,翰林院、詹事府二人任提调,外派、编检十人,校阅十人。凡皇家藏书概在这里重新刊校考订无讹然后进呈御览。范学洙曾写诗记下这段“鱼虫窥古奥。亥豕析毫芒,惕惕虞疏忽,兢兢凛肃将,庶几经甲乙,无复费丹黄……”的校书经历。

乾隆十七年,范学洙授职安溪儒学训导兼署教谕,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使他声誉远播,“京都闽省争延西席,至庠舍不能容”。安溪县令庄成称他:“冰壶一片,汪波千顷,海南冀北,到处有声。”三年期满,升任安溪教谕。当时安溪修县志,知县任总辑,范学洙任协辑,这是他第二回修志书,自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

范学洙卒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著作有《怡轩会心录》若干卷。他编纂的《鳌江范氏家谱》及为西资岩大佛寺撰写的碑文至今尚存。(摘自《闽台名儒范学洙》)

西资岩旅游资源的开发

西资岩的旅游处在与开发阶段,主要是与其他景点的合作。以下两条举例的旅游路线:

①晋江宗教朝圣一日游:晋江青阳-草庵摩尼教-灵源寺-龙山寺-大觉寺-南天寺-西资岩寺-镇海宫(’98国内旅游交易会推荐旅游路线)

②滨海旅游休闲区:由围头海滨、西资岩等景点整合而成(晋江市旅游部门将深沪湾开发试点区域划分为七大功能区之一)

西资岩开发之我见

根据规划西资岩被划入深沪湾度假旅游区,晋江市人民政府也在保护界立了碑。但是,西资岩石佛寺最大的价值是那三尊石佛,与开元寺等较大的寺庙相比处于劣势;西资岩与清源山、紫帽山等相比也不能算是山。因此造成寺院为主景的景点小型、单调吸引力不大。我个人认为,西资岩旅游业的发展摆脱这个魔咒,只有发展自己的特色。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防空洞的利用。防空洞不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可以与前沿小学等相联系,在游客参观这些防空洞的同时,感觉到的是其他寺院所没有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崇义庙和大佛寺的后面分别有两个在石壁里凿出的岩洞,可以加以利用。

第二、采石窟的利用。这些采石窟有多个,景观奇特,可架起天桥,远观大海,肯定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三、观光果园。在西资岩有大片的龙眼地,可以与当地农民商量,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互利互惠的观光果园。缺点是观光果园有季节性。

总之,我们只有了解家乡,才能集思广益为我们的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2005年2月

这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越居世界第二位。在如今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商业作为第三产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商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的历史差不多与中国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的商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商朝时期,当时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物物交换为主的,并没有产生后世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对物品价值的判断。所以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者被称做商人,这种活动叫商业,这些和商朝是分不开的。

而在中国历史上,商业的发展起起伏伏。朝代更迭,商业也有所不同,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商业从未消失过,最有名的商业群体之一就是晋商。晋商兴盛与明清时期,但为什么会衰落呢?

一 以介休范氏浅谈对晋商的认识

中国商业发展到繁荣时期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而晋商就是中国最早的商帮之一,商帮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商帮有十个,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的商人——晋商。晋商遍布的范围极广,有人曾说过:有麻雀飞到的地方,就有晋商人的足迹。由此可见晋商的厉害之处。

而后来晋商为什么会衰落呢这是我们接下来将要慢慢探究的一个问题。晋商自成立到繁盛到衰落经历了500多年的历程,这其中是和封建社会的政治是分不开的,在笔者看来,这可能就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

在晋商的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代表,山西的介休范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兴亡也能多少折射出晋商的命运。介休范氏是以卖铜和铁的商人,在清康熙年间,由于国家严重缺少铜,便容许商人外出进行购买贩卖。

由此,介休范氏与官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介休范氏的兴起在明朝末期,清朝中期,到后来在乾隆时期衰落,对它的命运的探究我们可以大致对晋商的衰落有一定认识。

二 介休范氏的兴起,繁盛与衰落

作为“康乾盛世”时期的著名的皇商之一,介休范氏可谓名极一时啊!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皇商呢?是这样的,明朝时期,介休县的商贾之风盛行,许多人外出经商,在明末时期,范氏到明朝边疆做生意,在满蒙地区小有名气,深受满人的信任。

后来,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满族政权统治者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便任用范氏的范永斗为内务府皇商。范氏家族既任有官职,又经营商业,拥有皇家专赐的特权,在当时显赫一时。自此,介休范氏兴起。

范氏家族十分受清政府喜欢,家中多人任有官职,家中商业是为皇家服务,为国家购买缺少物品,曾自费为政府购买粮草支持军队攻打准噶尔。且自身经济实力十分雄厚,经得政府准许,独自经营山西的盐业。并每年上交高额盐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另一件事能更好的体现介休范氏的繁盛。康熙年间,国家铜币紧缺,铜产量低,不能满足供需。政府就打算到东边的日本的产铜量极高的长崎去购买铜。范氏看到机会,上书请奏,愿减低利润,但请为清政府到日本去购买铜。清政府准许,这也为介休范氏增加财富,加大对外贸易奠定基础。

其次,介休范氏在当时不只是经营贸易,也进行运输,如木材,粮食等。介休范氏在国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且赚取很少的利润,为自己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得到国家的认可,并有许多贸易活动,使介休范氏在康熙到乾隆初期繁盛一时。

从兴起到繁盛,介休范氏的道路可谓顺顺利利,没有障碍,一路高升,雄霸商界。但是,到乾隆初期,范氏家族到了清字辈时,家族开始出现衰落之象。当时的有利条件转化为不利条件,正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样,介休范氏因官而兴,也因官而衰。

后来,家族衰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生意经营利润越来越低,经营不利导致家中资金短缺,开销过大,入不敷出,拖欠政府官银,自家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如此明显的事情定是瞒不住政府和人们,于是,在介休范氏正在兜不住的时候,清政府出手,找了借口,撤销范氏兄弟的官职,没收财产,并让其入狱。至此,介休范氏衰落。

三 从介休范氏探析晋商衰落的原因

1对国家的利用价值不大。从介休范氏来看,前期的兴盛是因为政府需要,利用价值极高,刚入关的清政府正需要商人的帮助,便大力扶持商业发展。但是当介休范氏经营不下去的时候,政府就果断放弃,致使其灭亡。

2政府政策的打压。当国家稳定后,对领导者来说,不稳定的就是商业了,我们都知道晋商是需要劳动力来工作的,那么劳动力流向商业后,农业劳作该怎么办。所以这时候的以介休范氏为代表晋商就遭受打压,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业的发展,使其失去商业自由,利润越来越少,逐渐,晋商便衰落了。

3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古代自古以来便有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这也就造成了晋商处处被压榨。为政府交纳重税,被官员敲诈勒索等等都加重了晋商的负担,使其压力过大,到最后难以维持生计。所以晋商衰落也并不难理解了。

总而言之,以介休范氏为代表的晋商的衰落是历史的选择,在当时封建制度为主要思想的古代社会,商业的发展十分困难,磨难重重,这也给现在的我们以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万全县志》

《范氏家谱》

范姓的辈分排列:继字辈、新字辈、文字辈、之后是由于你没说明是哪里的范姓,我帮你查时很难,现在找到比较全的。你看看有没有你那个地区的,希望帮到你! 字辈 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厚时遵道晋隆同享祖贵荣传谱

        文/范伟平

根据桐庐县瑶琳镇范家村范顺陆保存的《分阳范氏家谱》记载:“分阳范氏家族自明景泰元年(1450),从兰溪村迁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始祖:范荣,字式玉,行崇一。系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陶朱)、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第二世范澳迁卜善村(百岁里范家),范清迁安乐村(百岁外范家),第八世孙范有社赘居马雪塔,第十四世孙范荣贵迁桐邑大奇,荣富迁潘村(瑶琳镇),第十五世孙范生富迁潘畈(钟山乡),尚球迁何宋(瑶琳镇)。”又据浙江丽水青田县章村乡陈山头村《范氏家谱》记载,他们村范氏家族的祖先是明朝的时候从分水迁居青田县的,系范仲淹后裔。近代青田范仲淹后裔迁居建德,在建德也有了范仲淹后裔。

  在古代分水县被称为分阳,明代范仲淹后裔分布在分水县管辖的瑶琳镇范家村以及分水镇的外范村、富源村的范家坞等地。目前从保存下来的《分阳范氏家谱》来看,桐庐境内的光祖堂、光裕堂,善庆堂等分支均为范仲淹后裔。

      在分阳范家代代相传一个故事,相传范仲淹后裔范荣从兰溪定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后,他的妻子一连生了六七个女儿,一直不见男丁,这可急坏了范荣。范荣于是到分水镇蠡湖村范家走范家宗亲,经过蠡湖村范家的同意,把范蠡后裔的男丁抱给了范荣做儿子,自从抱养了范蠡后裔的男丁以后,范荣的妻子终于生了一个男丁。这个从蠡湖村抱养的儿子就叫范澳,他就是范蠡的后裔,对于范荣来说,这个儿子是“大门外”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里范家定居,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祖堂;这个范荣自己生的儿子名字叫范清,这个儿子是“大门内”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外范家,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裕堂。所以说,范蠡后裔和范仲淹后裔在桐庐相互融合成了一家人,但堂名还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分阳范氏分两班人马:一班是光祖堂,这班人是范蠡的后裔,第二班的堂名是光裕堂,这班人是范仲淹的后裔。但无论是范蠡后裔还是范仲淹后裔,他们相互融合成自己人了。由于百岁范家在深山老林里,过去交通不便,清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范家人躲过了一劫,所以直到今天,光裕堂和光祖堂后裔各半,人数不分上下。但对于分水镇外范村来说,这里以前也有光裕堂和光祖堂,但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只剩光裕堂后裔,光祖堂后裔和其他堂名后裔已经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被“长毛”杀光了。我们这里也看到了范家在百岁也好还是在分水也好,均分成外范家与里范家两个自然村,在兰溪的范家村也是这样,一个外范家一个里范家,也许这就是范仲淹后裔取村名的共同特点吧!

      目前瑶琳镇范家村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呢!相传明朝时期范荣是一个地理风水先生,他落户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以后,他走到范家村发现范家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安排两个儿子分别占领外范家和里范家,在范家村有一个巨大的石笋,在石笋的平顶上竟然有一个棋盘,传说每天晚上两个“神仙”就会准时来这里走象棋,按照当时的说法,只要定居这两个地方,这里将来是出将相的地方。当时范荣和桐庐的姚天官(1414--1473)正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姚天官是桐庐人,父亲在他还是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姚天官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改嫁给了江西人,随后他也随母亲去了江西。由于姚天官不是亲生儿子,当然受尽了后父的冷遇,包括江西那边的孩子也都欺负他。姚天官读书非常发奋,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最后当上了明代的宰相,所以姚天官对江西没有归属感。在姚天官母亲做八十大寿的时候,姚天官才抽出时间回江西一趟准备给母亲做寿。姚天官回家的时候竟然不按照常规出牌,穿了一件旧衣服回家,没想到在家门口被当地官员拦着不让进家门,姚天官于是拿出皇帝写的对联,当地官员一看上面的官印竟是当朝皇帝的官印,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姚天官,当地官员于是全部过来朝拜姚天官。给母亲做完八十大寿以后,姚天官回到了朝廷,皇帝想问问当地官员对姚天官的态度,结果姚天官一句话也不说,把头摇了一摇,结果皇帝认为江西官员是对他的不满,于是下命令把江西对朝廷有意见的官员抓了起来,后来竟造成了冤案,江西官员被冤杀掉一大半。如今现在还流传一句顺口溜:“姚天官把头摇一摇,江西杀掉大半朝。”这对江西的官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大批的江西地理先生纷纷来浙江破坏浙江的风水。有一天一个江西地理先生来到百岁外范家,发现这山顶上的巨大石笋,他一看这里将会出一对将相,将来会对江西的官场构成威胁,于是想法破坏范家的风水。这石笋附近的山想种点庄家,什么都种不起来,今天劈山了,明天就杂草长绿了。当范家人把这件事告诉风水先生时,风水先生说:“杀一条狗,杀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拖狗和鸡,这里就能种庄家。”于是范家人请风水先生杀了一条狗和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一路拖,当天就乌云黑地下起了磅礴大雨,没多久一声巨雷就把石笋劈成两段,倒下的一段就插在后山中树立着。这时里范家有一个13岁的小孩,力大无比,他正在赶一只小牛过河,由于河水猛涨,他于是背起小牛过河,没想到一脚走滑,被大水冲走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范家的风水就这样被江西地理先生给破坏了。这当然是传说,当天也许真的发生了石笋被雷公所击倒,小孩背牛被大水冲走这一历史事实,但这一事件被后人传成了一段神话故事。

      到了清朝,范家人崇尚武术,咸丰八年,分水县外范村里范家的范启煜成了清代分水县最后一位武举人。据范家人口头相传,他的两个儿子范少成与范少强均是武术大师。太平天国运动,分水县组织了以范启煜为首领的地方团练,分水县地方政府搬到了外范村金桥坞,他们父子兵保护分水县地方政府三年时间,最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失手,整个分水县城存活的人只有六人,外范村只存活五人,合村乡存活7人。到目前为止,范家父子兵抗击长毛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到了1949年解放以后,瑶琳镇范家出了一个中国导弹专家,她就是范仲淹后裔范莘,家里小名叫范爱美。改革开发以后,分水镇外范村范华胜和范华勇两兄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螺钉厂和钢构以及房地产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资产上亿元。

      据清代光绪《分水县志》后记记载:“分水范家为清白家风。”范家的规矩是很严的,我们从小不要不拿别人的东西。家父范传贵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当了18年的生产队队长,不贪不拿集体的一分钱,上级组织要发给他个人奖品,他坚决不收,他常常公而忘私,严格要求自己,大公无私,为群众办事说道做到。范仲淹后裔的范家家风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在范家人后代得到传承。本人在2009年开始,为家乡老百姓卖青笋难问题出谋划策,自己出钱连续举办了六届“怡合青笋宴”活动,后来这一活动被分水镇政府接管,到今年第十届“怡合青笋宴”活动的成功举办,老百姓家里的青笋干不出家门就被销售一空。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的老家里范家,已经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敬老活动,过年的时候,全体村民吃一餐团圆饭,六十周岁的老人发一个红包,这一活动辐射到整个外范村,外范村各个自然村都先后开展了敬老活动。作为范仲淹后裔,我们要传承好范仲淹的精神文化,宣传好范仲淹精神,做范仲淹后裔的模范榜样,为社会贡献我们范家人的力量!

乾隆十一年发生了苏州范氏一族“大修谱”事件,史称范氏五服十六房家谱并为一谱。

根据苏州范氏的宗谱《范氏家乘》,范仲淹做了大官以后,就把苏州的家族成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其余都是范仲淹五服内的亲戚。这就是所谓十六房来历。

从1051年范仲淹亲修族谱到1746年苏州范氏族人续修《苏州家乘》,共计695年没有续修家谱,也就是说苏州范氏族人在范仲淹第一次修谱后时隔695年才续修(编写)苏州《范氏家乘》。

五服十六房由义庄共同议定和管理、陆续产生。

文正公在世时产生五房

范钧为儒林房祖、

范钜为支使房祖、

范仲温为中舍房祖、

范纯佑为监簿房祖、

范纯懿为朝奉房祖。

由此五房共同管理文正公创立的范氏义庄。后来,陆续产生其余十一房。

范仲淹在世时出生、范仲淹去世以后当上京官产生六房。

范纯古为赞善房祖、

范纯仁为忠宣房祖、

范纯礼为右丞房祖、

范纯粹为侍郎房祖、

范几道为宣义房祖、

范世京为秘丞房祖。

范仲淹去世后多年出生并当上京官产生五房。

范世延为郎中房祖、

范世文为大夫房祖、

范正邦为司理房祖、

范闻为驾部房祖、

范正伦为朝请房祖。

至此,以范隋为始迁祖的一支苏州范氏,五服之内十六房全部形成,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苏州《范氏家乘》既十六房大族谱。

拜谒范浚先生

4月22日下午,出席兰溪市范浚研究会成立大会的省儒学、金华市社科联和婺文化专家、学者们一同前往香溪镇保卫村祭拜范浚先生。兰溪市范浚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