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家乡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知道,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了皇帝,而一个地方出了个皇帝的话,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的,毕竟这里是皇帝的家乡,他就算是给这里一些优惠政策也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历史上,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乞丐又是为什么沦为乞丐的呢?
1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的政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四方。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尤其是配合凤阳花鼓的曲调,听起来悦耳动听的同时,又略感凄凉。为什么略感凄凉呢?因为这个民谣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类人出现,这类人就是凤阳乞丐,甚至一度成为招牌,人们一提到乞丐,第一印象就是来自凤阳!
我们再看给这段民谣配乐的凤阳花鼓,鼓很小,像我们平时吃饭的瓷碗那么大,鼓槌也很细,两根,犹如筷子一般。是的,凤阳花鼓最早的原型就是一双筷子、一只碗,这是凤阳乞丐的初级装备。也正是凭借着这套装备,行走四方,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曲艺形式——凤阳花鼓。
可是我们仔细看这个歌词,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凤阳,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按理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必然是集中全国的力量,大力发展凤阳才对,凤阳人本应富裕,怎么会又卖田,又卖孩,去当乞丐呢?
这就要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浩浩荡荡地移民政策说起:移民并不是明朝首创,但是被朝廷强制大规模移民的,明朝应属第一家。历史上几次规模宏大的移民,主要受战争影响:比如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争,导致:中原户口,十不存一。一方面中原人们往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另一方面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内迁,这也是造成南北朝对峙的原因。
再有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造成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再到后来宋朝的靖康之难,整个宋朝皇室都南迁,同时带动很多人民跟着南迁。
但这几种迁移都是因为战争导致,是人民一种自发的行为,但明朝移民就不是那回事了,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强制移民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由于元末战乱,再加上中原地带连年天灾,导致人口大量流失,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面对中原地带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财政收入剧减,开始策划大移民: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现在的中原地带,凡是有家谱的家族,回去翻翻家谱,往往会发现一个出场频率最高的词——洪洞大槐树。那么恭喜你,我们是老乡,都是从明朝初期相对富裕的山西迁过来的。
那么凤阳这个地方,并非富庶之地,按照移民的特点,必然不会作为首选。而且移民凤阳只是明朝大移民潮流下的一个小环节,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出乞丐,偏偏凤阳的移民跟乞丐挂上了钩呢?
其实,这完全是朱元璋好心办了坏事!
2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好
这件事还得从朱元璋登基之后,关于首都建在哪里的争论说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就都城设在哪里,朱元璋犯了难。按照我们的理解,他是从南京(应天)起家,定都南京是顺理成章,但是当时的环境下,定都南京有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天下未定,北方还在战争,而从南京运送粮草去北京(大都),成本太高。如果是走陆路,送一车粮草到北京,还得带一车粮草路上吃,走水路,并不畅通,走海路,又是危险重重,即使不翻船,沿途的海盗都惹不起,真正能送到北京,只有40%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点小迷信:因为自古以南京为首都的朝代,大都短命,比如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最多的也不过百年,所以,南京绝非朱元璋的首选都城,不过此时的元朝尚未灭亡,天下还有大片土地不在朱元璋手中,所以一时之间也选不好都城。
朱元璋比较特立独行,登基之后,他手下的大臣们,也不敢轻言定都之事,这事必须由皇上亲自定夺。正应了项羽那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朱元璋跟我们千千万老百姓一样,也是很爱慕虚荣的,同时也是为了报效自己的家乡。于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另类方案,那就是两京制,大力建设老家凤阳,成为大明朝的中都。
该位置在临濠(原濠州),朱元璋给改名叫中立府,并给了一个建设这里的理由: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既然是建设中都,那么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凤阳连年饥荒,不然的话,当初朱元璋也不会起义。所以当时人口稀少,为了建设自己的家乡,朱元璋就连续迁移了四种人到凤阳:
第一类人是工匠,建设中都必不可少的人,这类人很多,估计有十来万之巨,都是从全国各地拉来的;第二类人是军队,这也很正常,建设好了中都,总得有人守卫,况且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军队来监管;第三类人最惨,是江浙地区的富人,被朱元璋强令迁移过来;第四类人则是罪犯,一种是无恶不作的罪犯,被发过来做苦工,另一种则主要是皇亲国戚或官员,是被关押在这里的。
二月甲午,宥杂犯死罪以下及官犯私罪者,谪凤阳输作屯种赎罪。
但凤阳这个地方,建了六年后,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这个地方确实无险可守;二是没有城池基础,硬建,成本太高;三是激起了民愤,要知道元朝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因为徭役过重。
当然,还有一条原因在于,朱元璋的手下大部分都来自凤阳,一旦到了凤阳,担心自己会被架空,不利于统治。
中都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是人却迁了过来,其中的工匠随着建设中都的工程停止,大都又被招到南京建城。而军队嘛,中都不建了,自然也不需要这么多,大都驻防其他地方去了。唯有第三类人,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人,命运实在悲惨,恨透了朱元璋。
3朱元璋为什么要迁这类人到凤阳
其实恨都是相互的,他们之所以恨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先恨的他们。要知道,江浙富庶地区本就是张士诚统治地,张士诚这人千不好、万不好,却对老百姓很好。当初红巾军起义遍布全国时,是江浙地区的富户资助张士诚,作为报答,张士诚保护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这也导致,朱元璋打张士诚时没少费劲,夺得天下之后,自然对这群人恨之入骨。
把这群富人赶到凤阳,本来朱元璋是希望他们来发展凤阳经济的,可惜凤阳这地方: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再加上土地就那么多,物资也不富裕,外地富人前来,无疑拉高了当地消费水平,结果富人活不下去,本地穷人也被折腾的够呛。
这种日子确实不好受,江浙的富户就想尽办法想回去,可惜朱元璋颁布有命令,是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到农闲的时候,一般是冬天,成群结队地以乞讨为生,走回江浙的家乡。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再成群接队地从老家回到凤阳,毕竟地还得种,荒还得开……
而凤阳花鼓这句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必然不是明朝时期敢唱的,毕竟朱元璋杀人可是不眨眼的。真正让这首民谣传播出去,实际上已经是清朝时期,凤阳还是那个凤阳,还是天灾不断,人们不敢抨击当今皇上,只能把老朱拉出来背锅了。
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的凤阳移民政策,无疑是酿成这个场景的原因。当然,除了凤阳移民之外,其余中原地带的移民,无疑是一利好政策。
本想把家乡建设好,没想,自己却背负骂名,被这些凤阳乞丐给传遍了天下,而真正受益的原住凤阳人,又有几个出去要饭呢?
要说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是显赫一时的外戚;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后周禁军将领;元、清两代则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
纵观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开国皇帝是出身布衣平民。如果非要拿刘邦和朱元璋比,那么无疑是朱元璋的起点更低: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长;朱元璋最落魄时甚至当过乞丐。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这位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登基称帝,由此开创了传承十六帝、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不含南明在内)。
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开国功臣和对待自己的家人以及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态度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公元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时一共册封了34位开国功臣。这其中李善长、冯胜、朱亮祖、傅友德、蓝玉等14人被明确记载系朱元璋所杀,而在民间野史中刘伯温、徐达等人之死也与朱元璋有一定关系。当然这些人的死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
比如朱亮祖镇守广东期间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可谓是死有余辜;开国名将蓝玉尽管战功赫赫,但他居功自傲也可以说咎由自取;李善长是因为卷入胡惟庸案被株连的,不过他的罪名都是单凭口说,事实上并没直接证据表明李善长有谋反的行为,所以李善长案实际上是朱元璋清除功臣的一种手段。不过在明朝初期所有开国功臣中死得最冤的可能还是傅友德。
蓝玉案发后傅友德因为跟蓝玉走得近而被朱元璋猜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参加一个大型宴会。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门口的那个守卫者没按规定佩带剑囊。当时朱元璋就很生气,但却并没当场发作。这个守卫者不是别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在大宴文武百官的宴会上朱元璋忽然说起对傅友德儿子傅让有些不满。
傅友德赶紧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命傅友德提取二子首级谢罪,不大一会儿之后傅友德果然提着两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这时朱元璋却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说完就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当即暴怒不已的朱元璋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傅家的悲剧其实更多是朱元璋的猜忌心所致。
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一向是用归用、赏归赏,可一旦觉得对自己有威胁时就会痛下杀手。这种威胁并不一定是指确实有谋反之心,而是朱元璋觉得这个人有谋反的实力即可。偏偏朱元璋又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所以开国功臣们往往动辄得咎。被朱元璋所杀的开国功臣中有行为不轨者、有居功自傲者,然而同样也有不少死于株连乃至可能纯粹是死于朱元璋的猜忌心者。
相比之下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家人和那些在自己落魄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可就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了。当初朱元璋的父母去世时无钱安葬,后来一个名叫刘继祖的地主把自家的一块地送给朱家当墓地。朱元璋称帝时刘继祖已去世,于是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还让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世袭爵位、享受俸禄待遇。刘家子孙所享受的俸禄待遇一直维持到了明朝灭亡为止。
事实上朱元璋安葬父母时最先想到的不是找刘继祖,而是找到了当地另一个姓刘的地主刘德。这个刘德和刘继祖是同族兄弟,然而为人处事却大相径庭。朱元璋曾给刘德家放牛7年,所以他一开始想到是找这位老东家帮忙,结果却被刘德一番斥责后赶走了,后来看不下去的刘继祖出手帮了朱元璋一把。朱元璋称帝后封赏了刘继祖的后人,同时也并没为难刘德,反而还赏赐了刘德30亩田地。
关于朱元璋没报复刘德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是看在刘德的兄长刘继祖帮过自己的份上;有人说是不想给天下人留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小气样;也有人说可能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刘德作为一个乡下土财主根本不可能对朱元璋的统治构成威胁,杀了他只会损自己的形象,所以朱元璋并没对刘德进行打击报复。朱元璋其实是一个恩怨很分明的人:他对有恩于之人从来都是知恩图报的。
朱元璋对刘德这种有冤有仇的人其实也是牢记于心的,只不过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对其网开一面而已。朱元璋的底线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对自己有威胁,否则无论你是谁都得死;反之如果是没威胁的人,即使以前得罪过自己也可以网开一面。朱元璋称帝后对待自己家人的态度也很能体现他这种恩怨分明的个性。朱元璋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可在他称帝时这些人早已不在人世。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最基本的套路就是追尊自己的祖先也成为皇帝。朱元璋作为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更是有着强烈的光宗耀祖心理。嬴政、司马炎、杨坚、李渊这些贵族出身的开国皇帝都有家谱清晰记载自家祖先的世纪,相比之下朱元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考证到自己高祖父的确切信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刚举行完登基仪式就立刻奉玉宝玉册到太庙追尊四代先祖为皇帝皇后。
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玄皇帝(庙号德祖),其妻胡氏追尊为玄皇后;朱元璋的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恒皇帝(庙号懿祖),其妻侯氏追尊为恒皇后;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裕皇帝(庙号熙祖),其妻王氏追尊为裕皇后;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被追尊为淳皇帝(庙号仁祖),母亲陈氏被追尊淳皇后。朱元璋的外公被追封为杨王,外婆追封为杨王夫人。
除了这些祖先长辈们被追封外朱元璋同样追封了同辈的哥哥姐姐们:大哥朱重四追封为南昌王;二哥朱重六追封为盱眙王;三哥朱重七追封为临淮王;三嫂刘氏追封为临淮王夫人;大姐王朱氏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大姐夫王七一追封为驸马都尉;二姐李朱氏追封为陇西长公主;堂兄朱重一追封为霍丘王;堂兄朱重二追封为下蔡王;堂兄朱重三追封为安丰王;堂兄朱重五追封为蒙城王。
对已故之人要风光追封,对还在世的亲人自然更加不能亏待。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生前和妻子王氏生育有一子一女。朱重四后王氏带着两个孩子在乱世之中顽强生活了下来。至正十三年(1353年)前后王氏带着儿子、女儿找到了已成为红巾军头领的朱元璋。当时朱元璋还没自己的孩子。朱元璋妻子马氏(后来的马皇后)就把侄子、侄女带在身边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
侄子朱文正后来被朱元璋任命为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洪都之战后朱文正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所以就打算投靠张士诚。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就把朱文正软禁了起来。朱元璋的本以是想将朱文正处死的,但马皇后开导他说:“咱大哥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能忍心杀他?”在马皇后的劝阻之下朱元璋最终决定不杀朱文正。不过性情刚强的朱文正在被软禁后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朱元璋并没因为朱文正打算叛变投敌的行为而牵连其家人。明朝建立后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在明朝的制度体系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封亲王,所以靖江王在级别上只是郡王,但由始至终一直享受的是亲王待遇。这在明朝是独一份的另类存在。朱守谦受封靖江王后并没对朱元璋感恩戴德,反而多次公然对朱元璋口吐怨言。一开始朱元璋并没与他计较。
后来朱守谦作诗讥刺引古牵今,结果把事情闹得很严重。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就将其禁锢于凤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谦于囚禁地去世后朱元璋觉得不能让大哥一脉绝嗣,于是封朱守谦之子、自己的曾侄孙朱赞仪为靖江王,还安排他拜访晋王、燕王、周王等十三藩王。朱元璋想让朱赞仪多跟本家亲戚交往,从而拉进朱家子弟之间的亲情。此后靖江王一脉与明王朝相始终。
朱元璋的大姐在他小的时候就已嫁人。嫁人后的大姐一心一意扑到了丈夫家的事情中,很少会再管娘家人的死活。当朱元璋一家吃不上饭时大姐也没想过接济点吃的给朱元璋等人,父母都去世后大姐也从没想过要对当时年幼的朱元璋照料一二。后来朱元璋参加起义后有一次被官府追杀时想去大姐躲避,结果大姐想都没想就把朱元璋拒之门外。大姐的这次拒绝险些导致朱元璋死在官府手下。
我们在前面已反复提及朱元璋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朱元璋称帝后给其他已去世的哥哥姐姐以及他们的后人都封了爵位,却唯独从来不提大姐和大姐夫。朱元璋在与人交谈时候从来都是把二姐奉为大姐看待,其实他不是很想承认自己还有个大姐。比朱元璋大十岁的二姐早年嫁给了泗州盱眙人李贞。二姐、二姐夫一家对朱元璋的态度恰恰和大姐、大姐夫一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元璋的幼年时代过的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那时二姐夫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因此朱元璋便没少受到李贞和二姐的接济。朱元璋的二姐和李贞生育有一个儿子李文忠。1351年朱元璋的二姐去世后李贞带着李文忠前来投奔朱元璋。据说一路上历经艰辛的李贞、李文忠父子差点被饿死。朱元璋见到李贞和李文忠时抱着两人哭得稀里哗啦。朱元璋为了感谢二姐和二姐夫早年的照顾就把李文忠交给马皇后抚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第一时间追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同时封仍在世的二姐夫李贞为侯爵。洪武二年(1369年)李文忠随徐达、常遇春攻破元上都后被封为曹国公。考虑到身为儿子的李文忠已是公爵,所以朱元璋又把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晋升为公爵。李贞知道自己受到恩宠完全是因为早年对朱元璋接济之恩。李贞本着无功不受禄的理性认识始终表现得极为谦逊。
朱元璋赏赐给李贞绫罗绸缎,可他一般都不会穿如此华丽的衣服。李贞的衣服穿破了一定要缝补好再穿,吃饭也是只求适口即可。李贞经常向晚辈传授当年有多苦,所以现在富贵了也绝不能忘本。李贞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令朱元璋对他更是格外关照:不仅让他不用上朝,还特准他穿五爪金龙袍,在拜见自己时不用称名字。李贞年纪大了之后行动不便,于是朱元璋就把皇城内城的一套房子赐给了他。
洪武十年(1378年)李贞病重,朱元璋亲自赶到李贞家里慰问并安排御医。李贞去世后朱元璋为其“辍朝三日”,追封其为“陇西王”,赠“三世皆王爵”。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和谋叛的罪名处死了丞相胡惟庸。这时有心清洗功臣集团的朱元璋故意想将案情扩大化处理,以致于一时间竟有多大上万人被牵连治罪。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李文忠一连上了三道奏折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
勃然大怒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上扬言要杀了李文忠。马皇后听说后找到朱元璋说:“你老朱一家几十口早已死没人了,只剩下文忠一个至亲。这孩子打小养在咱们身边,几乎和自己的孩子无异。你现在居然扬言要杀他?你怎能如此狠心!”在马皇后的劝谏下朱元璋赦免了李文忠的死罪,但还是将其削去官职、幽闭在家。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次年李文忠也病重,然后就稀里糊涂死掉了。
李文忠之死至今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案。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御医全都杀了。关于这件事存在两种解读:一是认为朱元璋怪这些御医们没能治好李文忠的病;二是认为李文忠之死有可能就是朱元璋授意的,所以事成之后需要杀人灭口。无论李文忠之死是不是朱元璋授意,但朱元璋对李文忠动过杀心却是事实。如果不是马皇后的劝谏,那么李文忠也许早就死了。
恩怨分明的朱元璋对自己的家人以及像刘继祖这种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向是很厚道的,然而唯独对朱文正、李文忠两人曾动过杀心。朱文正、李文忠尽管是朱元璋的侄子、外甥,可他们其实同样属于开国功臣集团。他们和朱元璋的其他家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实力对太子朱标的地位是存在一定威胁的。相比之下朱文正确实有叛变投敌的行为,而李文忠则完全只是因为被朱元璋猜忌而已。
李文忠死后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其为岐阳王。后来李文忠的爵位由儿子李景隆继承。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因开城迎降之功被朱棣重用,后来遭大臣弹劾而被朱棣夺爵圈进,到嘉靖十一年李文忠的六世孙李性复爵。李文忠生前回乡祭奠母亲(朱元璋二姐)后向朱元璋报告称大姨(朱元璋的大姐)仍葬在乱葬岗中。碍于情面的朱元璋这才勉强把他大姐封为了太原长公主、把大姐夫封为了驸马都尉。
不过朱元璋并没心情给大姐追改个名字,这导致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朱元璋的大姐到底叫什么。朱元璋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父辈、祖辈的原名都不大好听:百六、四九、初一、五四、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称帝后给自己的父亲改名为朱世珍,给大哥改名为朱兴隆,给二哥改名为朱兴盛,给三哥改名为朱兴祖,给二姐改名为朱佛女,唯独没给大姐改名字。
朱元璋甚至把二姐夫李贞的父亲、爷爷、曾爷爷全都追封为王爵,而大姐夫则只给了一个驸马名号。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朱元璋对大姐一家和二姐一家的态度,这也再次印证了朱元璋恩怨分明的个性。朱元璋的二哥和三哥没有留下孩子,四位堂兄的儿子也都在早年夭折了,只有被封为蒙城王的朱重五留下了一个女儿。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册封大哥朱重四的女儿为福成公主、册封堂兄朱重五的女儿为庆阳公主。
庆阳公主只是朱元璋堂兄的女儿,福成公主也只是皇帝的侄女。按礼法制度只能册封为郡主。朱元璋打算册封两位公主时礼部的官员反馈道:福成公主和庆阳公主只是王爷之女,所以只能封为郡主;他们的丈夫也只能封为仪宾,而不能封为驸马。朱元璋念及自己的都已死光了,所以实在不忍心降夺侄女们的公主封号。最终他做了一个折中处理:两个侄女在俸禄待遇上参照郡主,但在封号上仍是公主。
虽然封建皇朝的皇帝大多把天下看作是家天下,不过有明一代对宗室子弟的优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朱元璋给明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 历史 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皇族子弟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朱元璋所制定的针对宗室子弟的优待条件在他那个年代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因为这时老朱家的人丁并不兴旺:朱元璋平辈的哥哥姐姐以及四个堂兄都在朱元璋称帝前就死了。
朱元璋称帝时的皇族宗室除了朱元璋自己一脉的子女就只剩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一脉、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一脉以及两个侄女:大哥朱重四的女儿福成公主、堂兄朱重五的女儿庆阳公主。这就是老朱家的全部,远没明末那般庞大的宗室群体,所以这时朝廷的财政要供养这些人并不吃力。然而朱元璋在制定优厚的皇室子弟待遇时却低估了明朝皇室的人口增长速度。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朝廷奏报: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在这年8月已生育子女94名,从而一举刷新了朱姓皇族的生育纪录。洪武年间山西一省只有一位晋王,然而到了嘉靖年间山西全省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的河南省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然而到了万历年间河南已有5000多个皇族后代。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皇族宗室实际上逐渐成为了明朝沉重的财政负担。
后来明朝为供养庞大的皇族宗室就把大量土地划为皇室直接经营的皇庄,从而引起了无地农民的反抗情绪。明朝末期面对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清军的双重打击时崇祯皇帝已很难再拿出钱来发展军备了。崇祯曾试图向自己那些皇亲国戚们募集资金,然而这些皇亲国戚们一个个哭穷不给,最终崇祯只得通过加征辽饷、练饷、剿饷的方式筹措军费,然而这样做反而激起了民间更大的反抗情绪。
明清废除宰相制度。宰相的官职、制度不存在了。但作为皇帝辅政的内阁存在
皇帝收回相权,把职责散于六部。个别时期内阁辅臣获得过近似宰相的权力。但总体是受抑制的。清朝军机大臣是兼差(不是专职),奉旨应召入值。内阁辅臣、军机大臣,不是(或不同于)宰相。但,内阁、军机处的机构职能,相当于以前的宰相。
明朝
明朝,诛杀左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作出废除宰相制的决定。《皇明祖训·首章》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宰相废除后,权力分流。将部分相权分给六部。设立内阁,前期是四辅臣,后期是内阁大学士,共同参政、议政,备顾问,充任皇帝的机要秘书,将相权收归己有。即散相职于六部,收相权于己身。朱元璋集帝权相权于一身。
明代内阁曾有宰相化的发展倾向,个别内阁辅臣俨然获得宰相的权力,如张居正、严嵩等。但这种倾向一直得到有效抑制,内阁大学士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宰相。内阁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清朝
清代内阁制度沿袭明代。内阁大学士四人,满、汉各二员,往往兼六部尚书衔。“赞理机务,表率百僚。”其次有尚书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如此,六部尚书都得以入内阁,六部的职权和地位进一步提高。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军机大臣握有部分相权。“军机处”全名是“办理军机事务处”,最初所掌仅限军务。雍正七年(1729)因西北用兵,皇帝为亲授机宜而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名军机处。有军机大臣满、汉各一员,称“大军机”,由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奉特旨应召入值,是兼差。以下有军机京章,称“小军机”,也是兼差。军机处的权力不断扩大,以至军国大事莫不总揽,削弱了内阁参政的权力。初称“内阁之分局”,到了清代后期,几乎取代内阁的作用,成为大政所出的宰辅之区。军机处体制特殊,职官简练,有官无吏。它的全部事务,由军机大臣主持,军机京章办理。
邱集1469
碾盘25710
朱开35810
王林35810
凌城2479
沙集35810
高作1368
八里三闸25710
刘圩25710
梁集1368
魏集25710
浦堂1368
古坯1469
吕集2479
姚集35810
杨圩1469
四闸358
庆安1368
龙集2479
张圩1368
刘集2479
双沟1469
官路25710
峰山2479
苏塘25710
平楼35810
王集1469
宋湾35810
高集1469
老高集35810
岚山1469
岚山陈集38
胡集25710
朱楼35810
朱集25710
老朱集,旧朱集1469
桃园35810
李集1469
黄圩25710
黄圩陈集1469
官山35810
汤集2479
大营25710
魏集王圩2479
小张圩35810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猪婆龙”重复,以致蒲松龄在后一篇的“猪婆龙”首尾画上勾销符号,并写上一个“重”字。
青柯亭版第一卷含《鹰虎神》有42篇,第二卷39篇,24落在合理区间内,如此可以推想青柯亭与原稿的排篇顺序可能大致相同,也许就是蒲松龄自己排的。
我要更正此前青柯亭版是赵起杲选编的说法。
相距不远的两卷会有重复篇章,在聊斋篇章之间没有内容上的联系,则说明蒲松龄有可能是按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写好一些,看看字数差不多了,就集成一册。
聊斋写作的时间跨度很长,不是全部写好了才对外发布,一些短小篇幅,蒲松龄很有可能COPY了几份发给若干VIP,则回收后整理成册。
同一篇归还有先后,蒲松龄先后收到《猪婆龙》的手稿,第一份放在了第一卷,然后忙于后续写作,过一段时间收到第二份后,又放入了第二卷。
通篇整理时才发现有重复,于是删除了第二份。
2
猪婆龙的故事性并不强,大致分三段,或者说三句话。
第一句介绍猪婆龙。猪婆龙即扬子鳄,鳄如其名,生活在扬子江流域,它曾在更广泛的范围生存,比如山东,不过,那至少是8000万年以前的事儿了。
蒲松龄的读者生活在山东,蒲松龄最远到过宝应,到清初的山东或苏北,除了化石,他们是都没机会见过猪婆龙的。所以蒲松龄觉得有必要先说明一下。
第三句讲了一个类似《大白鲨》的恐怖故事。
第二句是本文重点,讲如何吃鳄鱼。中国人是吃货的民族。聊斋里正常的吃桃吃梨不算,变态的有吃蛇、吃屎、吃石头,也吃鳄鱼。
3
第二句原文:“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
何以猪婆龙只有陈、柯二姓能吃
陈友谅出身渔民,敢反元,自立为帝,估计胆大包天,以前经常捕捉鳄鱼,鳄鱼陈迪。
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演绎了一段元末版赤壁大战,陈中箭身亡。
其子陈理降,1372年,朱元璋将其打发到了高丽,时,陈理大约二十一。1408年,陈理死于朝鲜,享年57,按古人的条件,勉强及格,不算短寿。
陈理死后,朝鲜李朝给了50石米豆,100卷纸,出了一口棺材。
清制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约现在的60公斤。
也就是说李朝给了3000公斤大米和杂粮,全部按便宜的大米算,一万元上下。
如今陈据说是朝鲜半岛的大姓,很多人自认为陈友谅后裔。
陈理是陈友谅的次子。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儿在战场被擒,落在老朱手里,估计此后非死即亡,反正现在过去六百多年了,我说的肯定没错。
从陈理的年龄上推,陈善儿也许有后代,所以中国的陈姓中可能有陈友谅的后裔。
朱元璋也流放了陈友谅父亲和兄弟到滁州,他们也有后裔在中国。
4
柯姓又如何成为陈友谅后裔的呢
最早见于明代文学理论家王世贞的《居易录》,说根据一本《柯陈氏谱》传说陈理跑到了四川,改姓,于是有了柯陈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对王世贞的史学定评是:“皆能辨析精核,有裨考证”,不过,关于柯陈,王世贞明显想多了。
读聊斋,查史料,尽信家谱,不如无谱。家谱这东西极不靠谱。
王世贞开了个头,于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姐》一书中记载:“酒阳柯氏、马氏,陈友谅遗裔也。”他倒是没说陈理的事儿,但他也没说史料来源,估计是从王世贞那里转手的,因为王世贞在明末实在是名气太大了,独霸文坛二十年,于是谈迁想王世贞也许在陈理的事情上没弄对,总不会全错了。
实际上王世贞根本就是随意胡说,那本族谱他没见过,也是听人说。
比蒲松龄晚的后代历史学著作,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都在反复加固细化这个不存在的证据。
然后,就有好玩的东西出现了。
互联网上流行的说法是:“顺治四年,湖广总督柯永盛给顺治的奏折里称陈友谅遗孽有兴国土贼柯抱冲者云云”
既然都进了奏折,这下坐实了柯陈之说吧。
且慢,湖广总督柯永盛是个什么鬼
清顺治二年年底,设立湖广四川总督,首任为罗绣锦;顺治四年年底,分设湖广总督和四川总督,四川总督一直未任,是个空衔,罗绣锦一直担任到顺治八年,由张长庚接替。
查顺治清实录,有:“湖广总兵官柯永盛奏报、兴国州等处寨寇悉平、下兵部察叙。初陈友谅遗孽。分为柯陈二姓。盘踞江西武宁。湖广兴国。而居兴国者、尤蕃衍黠悍。迄明之世、为患将三百年。有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倚山结寨。焚劫郡县。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梦白。”
原来把湖广提督误为湖广总督。
柯永盛官至大清军区司令,参与长江以南的战事,主要“功绩”是赣州大屠杀的刽子手之二,然后跑到五台山重修了个佛舍利塔。
他向皇帝汇报的柯抱冲则是一位反清的民族英雄。
为了撇清自己与同姓土贼的关系,柯永盛采用了兴国当地流行的说法,将柯姓进一步确认为陈友谅“遗孽”;同时,反贼来头越大,则自己武功越高。
5
这种撇清看似拙劣,其实是打预防针,柯永盛活到了康熙十四年,死时是太子少保山西提督三等阿达哈哈番,不傻。
柯在胶东时,曾擒获另一个不知是反清还是反明的反贼郭尔标,解了即墨的围困。
这件事儿,后来康熙的反腐打手郭琇曾提过。
郭琇的政敌诬陷他是郭尔标的儿子,以此来反制和报复。
康熙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屡屡过河拆桥,逼得郭琇上疏自辩,撇清与郭尔标的关系。
郭琇也曾在聊斋里友情出演,他的故事到时再讲。
6
结论:《猪婆龙》里提到的陈姓有可能是陈友谅后裔,柯姓是陈友谅后裔大概率只是阳新县、武宁县一带的民间传说,不一定是真的。
只是这个传说被普遍认为是真的,而且这个传说后来很普遍。
7
让我们再说说龙吧。
猪婆龙沾到了龙字,就会与帝王气运相联系。可惜不是真龙,而是鼉。关于它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和朱元璋相关,也不太好。
明人田艺蘅 《留青日札 晏公庙》:“太祖(朱元璋)渡江取张士诚 猪婆龙攻崩江岸,神复化为老渔翁,示以杀鼉之法。问何人,又曰晏姓也。”
朱元璋真是沾不得。
遇到真龙,猪婆龙不是被吃就是被杀。
8
我说吃扬子鳄是变态没错的。
扬子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也是最温驯的鳄鱼,濒危动物,一级保护动物,不能吃,犯法。
猎捕、收购、运输、贩卖都入罪。
杜月笙本是卖水果的,发迹后,想认个好祖宗,以示自己非寻常之流。于是,他利用资源,笼络一帮文人,替其翻中国历史,从杜氏名人中海选了一批,如西晋大将杜预、唐代名相杜如晦、诗人杜甫等等备用。仔细研审后,杜月笙嫌杜预年代太久远,杜如晦的晦字不吉利,杜甫一生又太过穷酸,俱不满意。后来还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出马,为其修订家谱,并考证出杜之先出于帝尧,其直系祖先为北宋名将杜衍,并在家谱中称颂杜月笙任侠, 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杰皆宗之。至此,名人名后,两面俱光矣。
相比这类主动认祖的,有一些人自己本无意,却被某些有心人误认为是名人的后代,从此飞黄腾达。唐宣宗年间,礼部侍郎主持科考,误认为考生颜标是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的后代。出于对颜真卿的景仰,礼部侍郎录颜标为状元。及至两人见面,礼部侍郎才知颜标与颜真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也给后人提了个醒,祖宗并非毫无意义,如不好好加以利用,也有浪费之嫌。祖宗虽无形,若碰到礼部侍郎这样的超级血统迷,就可能转化为有形之喜。届时,姓白的成了白起后人,当了将军;姓苏的成了苏轼后人,进了作协。好祖宗是稀缺资源,未必人人能攀上,退而求其次,名人也可能成为瓜分对象。
清初,山东省阳谷县西城门外有座大坟,年代久远不知墓主,乡人据地理位置呼其为西门冢,久而久之,被讹传为西门庆的葬身所在。于是,当地潘、吴两大家族就动了脑筋,各称自己就是西门大官人的嫡室吴氏与妾潘氏的娘家。结果,有一天逢集,吴家人请戏班演《武松杀嫂》,潘家人不干了,声称吴家故意抹黑本家姑奶奶潘金莲。两家闹到县衙,县令闻之大笑,索性就假玩真,还治其身,将潘、吴两家各自绑了几人游街示众,用的是《水浒传》与《金瓶梅》上的罪名,然而潘、吴两家却一直没有悔悟。
认祖之争中,也并非没有明白人。朱元璋当皇帝后,招了一班笔杆子修家谱。原本老朱想让南宋大儒朱熹当祖宗,可凑来粘去,俩老朱硬挂不到一个秤钩上。这时,朱熹老家有个小官求见,朱元璋问对方是否是朱熹后人,对方答不是。朱元璋忽然大悟:一个小官都不肯乱认祖宗,自己坐拥天下,却绞尽脑汁给人当孙子,真是吃错了药。从此,老朱开诚布公,以布衣自居。老朱虽然没有乱认祖宗,但由于老朱自己是大名人,后来倒有不少人想认他做祖宗。现如今,也时常爆出某位明星是皇族后裔这样的新闻,不知道是出于炒作还是虚荣,若他们都有朱元璋这样的胸襟,也不至于贻笑大方。
该剧是《雾都》主角朱豪娶了八个姨太太。具体剧情: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天,参加大学赛跑的金陵女子大学周芷兰被前来颁奖的四川军阀朱豪看上,并强行把她娶回家。在快成亲的时候,朱豪被急招到了抗日前线,并把新媳妇也带到了战场。
在抗日前线,周芷兰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并对朱豪有了新的认识,但此时的朱豪决定放她走。周芷兰在跟随国民政府搬迁重庆的时候,重遇了在战场上认识的县委书记员秦必成,并和他在重庆结成了夫妻。秦必成在重庆政坛这个大染缸中变得越来越迷失,并最终因贪污被枪毙。
和秦必成离婚的周芷兰,结识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国民政府行政院官员陈渝。陈渝在政治上的正直并没有挽救岌岌可危的国民政府,并在国民政府逃往台湾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经历了一切的周芷兰和朱豪在一起迎接了新中国的解放。
《雾都》主要角色
1、朱豪
袍哥出身的将军,有七房姨太太,粗俗,霸道,见了大学生周芷兰,动了色心,愣是用尽威逼利诱的手段给强娶了。到此为止,朱豪不能算一个好人。但之后,朱豪热血抗战感天动地、讲义气重荣誉打动人心,对周芷兰又爱得深沉,愣是成就了一段纯爱佳话。
2、秦必成
口头喊抗日一心谋权位,作风不正背着女主角周芷兰跟别的女人勾搭、利用女人上位、个性柔弱找不到工作就想自杀、天性自卑,除了比朱豪多认识几个字之外,没有任何优点了。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家乡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
本文2023-10-11 10:52: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