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胡大海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功臣胡大海,第1张

胡大海(?—1362年),通甫,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

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浙江金华。虽是文盲,但是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予朱元璋。胡大海军纪严明,不妄杀人,不掠妇女。

至元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命枢密院判事耿再成、参军胡大海率兵取处州。

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明朝建立后,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胡大海是明朝将领,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属于开国功臣,死后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那么历史上胡大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高大威猛、络腮胡、不拘小节、气力惊人、才智过人、大手大脚”的一个人,这个是根据历史记载的内容进行的整体描述,据说胡大海没读过书,不识字,但是用兵如神,他也有自己的人生格言:“不杀人、不掠夺妇女、不焚烧房屋”,这就是胡大海带兵大战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只要他经过的地方,很多百姓都会跟随他,士兵也愿意听他调遣,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胡大海这个人,在民间非常有名,知名度跟程咬金、牛皋、孟良差不多。之所以这么有名,主要得益于评书《大明英烈》。在评书里,他就是个大活宝,武艺稀松平常二百五,但是嘴上特别能白活,经常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出其不意立下大功,是员福将。观众特别喜欢这样的人物,他们就是评书的书胆。

其实,历史上的胡大海可不是这样的人,他是真有本事。胡大海是泗州虹县人,很早就跟随朱元璋起义,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他没什么文化,但是气度过人,治军严格,手下的将士们都很崇敬他。因为他作战勇敢,战功赫赫,被封为枢密院事。

在评书里,胡大海是个老寿星,但在历史上死得很早,也很惨。胡大海在攻下严州后,收降了蒋英、刘震和李福。但他们并不是真心投降,不久又密谋叛乱。1362年二月,他们设下圈套,把胡大海骗来。蒋英先派一个人跪在胡大海的马前告蒋英的状,自己趁胡大海没注意,拿出藏在袖子中的槌子,突然袭击,猛打胡大海的头部,胡大海倒地而死。他活了多大岁数,历史上没记载,应该不到四十岁,正值壮年。对于他的死,朱元璋很心疼,后来蒋英等人被抓住后,统统杀掉,为胡大海报仇雪恨。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为他画了肖像,供奉在功臣庙,排名第七位。

大槐树移民:世界移民之最

在人类迁徙史上,洪洞大槐树下的迁徙无疑是范围最广、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这次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元顺帝时,元丞相伯颜因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棒胡是汉人,竟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当时汉人中以这五姓最多)人。这一血腥恐怖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棋的农民起义。

战乱之外,水灾、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是当时中原地区的真实写照。

除水灾之外危害较大的是蝗灾。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18次,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饥荒。至正19年,山东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人吃人)”的惨状。

此外,明朝洪武年间发生的“靖难之役”,对山东的影响也非常大,四年的战争加剧了齐鲁大地的荒凉局面,出现“千里无鸡鸣”、“人烟绝迹”的悲惨境况。

山东省临清市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关于“靖难之役”说,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杀掠无数。想当时,或杀,或剐,或逃,以至“道路蓁塞.田畴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当元末明初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永乐帝朱棣,相继实行了大移民政策。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从山西未遭战乱、人丁昌盛、经济富庶的地区,强行迁徙出大批百姓,迁往人烟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近50年间,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前后竟有18次!涉及800余姓氏,上万个家族,包括汉、蒙、回三大民族。

于是,这广济寺旁、汾河岸畔的那棵并不超群出众的汉槐,便以无与伦比的身姿,走进了历史的风雨,走进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古老传说铭记移民之痛

关于当年明官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尽管都无从考证,但却铭记了人们对大移民的难以言说之痛。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据粗略估计,至少有数百万。”刘中平对记者说,“当时,曾有移民的记录,具体记载着所有移民来自哪里、迁徙到哪里,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毁了。”

“关于明初洪洞大移民的原由,在河南和山东民间,传播面最广的是胡大海复仇的传说。”刘中平说。

据说,元末时期,河南一带流浪着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大海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疆场上,呵佛骂祖,虎口拔牙,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洪武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只好移民。

另一个说法是,朱元璋曾因为屡屡打不下山西,便迁怒于山西人,发誓将来得了天下,非把山西人迁到异地他乡不可。

“其实,这些传说都无从考证,但却被民间百姓津津乐道。”刘中平如是说。

洪洞县志办主任张青认为,“明代大移民是一段写满血泪的悲壮历史,背井离乡,诀别故土,先祖们怎能不寸心如割,于是大槐树就成了古槐后裔任祖归宗的根。但也不能否认移民政策带来的积极作用。大量移民垦田,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手工业、商业得到了繁荣,人口增长迅速,对于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较合理地布局了人口生存的空间。”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余个县市。

但是,向山东移民的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这是因为,当年除了直接迁民外,还有很多次间接移民。”刘中平说,“此外,因最初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和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区,土贫地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的再次迁徙的一个固有原因。山东当地的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一个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迁民时曾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为日后寻亲归祖埋下了伏笔。同时,明朝官府还曾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的迁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登州、莱州二府无地居民5635户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将青州、兖州、登州、莱州、济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无田的农民1051户、4666口迁至地广人稀的地区等。”

山东省嘉祥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全县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乐年间为山西移民设置的。

滕州市地名办公室也在地名考查中发现,该县共有自然村1200余个,其中明代建立的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个部族明确记载是洪武以及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来。

而冠县近3000个村庄中,有近1700个是明代建立的;郓城县1300余个村庄中亦有535个是明朝建立的;定陶县1000余个村庄中有386个村的祖先来自洪洞县。

民间家谱记载先祖渊源

山东许多地区的民间族谱、家谱中,都对先祖的渊源有所记载。有的移民与家人约定以某种物品为记号,作为后人寻亲的物证,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

山东省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就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以后繁衍到20余世,仍然是衣冠争荣,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山东定陶县“弯子张”庄的《张氏谱序》记载说,始祖张三老,本住山西泽州阳城县,自明时洪武年间,迁居于定陶县。当时一家人从官府领了席片耕具,顺东南而来,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终于来到沙山寺北约1公里的地方。当时这里完全是一片荒地,只好用席子搭棚,挖土坑当炉灶,勉强建成一个家。而窝棚四周则是荒草茫茫,渺无人烟,只有几只狐兔,间或出没草丛间。刚来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望着天上的星星,回想千里之外的故乡,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没想到五更天的时候,忽听到东南方向有公鸡打鸣。张三老想:“有鸡就有人家。”天刚放亮,就到鸡鸣的地方去找,果然有人家,乃是李氏始祖李庆,而且是张三老的表兄。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表兄弟抱头痛哭一场,又搬到一处居住。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

序》也记载道: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500余岁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至今,在很多移民后裔生活的地区都种有槐树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何都从洪洞大槐树出发?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如人口稠密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刘中平对记者说。

临汾历史悠久,东倚太行,西临吕梁,尧帝曾在此地活动并建都,因此后人称临汾为“尧都”。如今,在临汾的东南西北入口处,均可看见一个气势宏伟的大牌坊: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其北部30公里处即为洪洞。闻名海内外的明代大移民的出发地就在这里。

当时之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寺旁还设有较大规模的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川资凭照。于是,汉槐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城北,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为唐朝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身数围,荫蔽数亩”。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寺旁经过,唐宋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驿馆,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刘中平对记者说。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县位处晋南临汾盆地,是当时全国的中心地带,是向各地区移民的最佳位置,成本比较低;其次,当时洪洞县地区人口稠密,户均10口人以上,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第三是交通优势,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洪洞县的广济寺旁经过;此外,这里还是晋南的行政中心,设有规模较大的驿馆,具备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组织基础。”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办法主要是军屯(将军队迁至某处后就地转民)、商屯、民屯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物、路费、农具以及承诺免赋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

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导游张**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传说。“因大家不愿意离乡背土,官府就散布谣言说,‘除了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的不迁,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必须限期迁离。’于是,人们纷纷拖家带口赶到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调动大批官兵将人们围住,登记在册,全部强制迁徙。”尽管这个无从考证,但却在民间流传甚广。

据说,民间广为流传的“解手”的说法和“背手”的习惯也是源于这次大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绳子将人们的手反绑起来,一串一串相互连结。由于路途遥远,走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在押送过程中,人们需要大小便时,便央求官兵将手解开,如此次数多了,就简化为‘解手’。”导游张**如是说。

山东曾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标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这个传说亦不可信,但却饱含了人们对强制移民的痛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祖文化部副部长罗红玲说。

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

轮廓

胡大海,同父,泗后洪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原籍波斯,祖上随蒙古人来到中国。胡大海原本是一个油炸卖油条的小商人。他强壮而勇敢。1954年,朱元璋在安徽省滁县驻军时,胡大海前来拜访。朱元璋见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端庄忠厚,说话很投机,很爱他,就留在军中,被任命为前锋。渡江后攻占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省议员参政。守卫金华。虽然他可以不读书,他可以当下士。他曾向朱元璋推荐过刘基、宋濂、叶晨和张仪。军纪严明,曾经说过,我的军人对书本一无所知,但他们只知道三件事不要杀人,不要掠夺妇女,不要烧毁房屋。胡大海待人真诚,投降也真诚,却遭到蒋英的反击。胡大海被杀后,朱元璋写了一篇作文作为祭品,专门献给追封越王、游八卦庄、画陈宫庙、赏祠堂的光禄大夫。

种族认同争议

胡大海美国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回族民间传说他是波斯穆斯林移民后,回族学者把他编为回族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点。这个民间传说不可信,也没有历史价值。胡大海考证之难的民族属性在于,明史明确记载胡大海是最后一个,自然也就没有世代相传的家谱。我们只能根据他在历史上记载的行为来推测他的民族属性。

当初太祖五洲,禁止酿酒。大海是首犯。毛气得不敢练了。当大海过河时,请不要不要为所有的事情惩罚王锴,这样才能平息风波。毛说,我我宁愿让大海背叛我,也不愿让我的法律失效。没想到,手刃。又被关起来杀了,海就没有尽头了。伊斯兰教严禁饮酒,穆斯林从不饮酒。如果胡大海他的儿子在穆斯林家庭长大,他怎么会酿酒呢?可以推断,胡大海肯定不是穆斯林。

大海善用兵士,每次他自吟,我是一名战士。我不我不懂书,但我知道三件事:我不懂。不杀人,我不不掠夺女人,我不不要烧毁我的房子。它以色列军队为依恋而奋斗。当你死的时候,所有闻到它的人都会哭泣。你是个好秀才,走到哪里都能见到浩君。刘基、宋濂、叶晨和张译的就业意见也是由海推荐的。胡大海不仅能打仗,儿子能喝酒,而且和汉族文人交好,尤其是刘基,有很强的道家背景。明史说他博古通史,从书上什么都懂,尤其是对魏的研究。它这是典型的道教多神教。穆斯林最讨厌多神教,所以它禁止抽签占卜。如果胡大海真的是波斯穆斯林移民,为什么不向朱元璋推荐更多的穆斯林战士?相反,它与汉族文人关系密切是很奇怪的。

明史传

胡大海,名叫富通,是红人。长,坚韧,聪明。从太祖开始,下海到楚阳,被任命为前锋。渡河后,他与将领们短暂商议,并以功勋授予右翼总司令,留在魏的帐篷。从破宁国,副院判邓禹为之辩护。于是,徽州被选中,其疆域被划定。完颜元阳者,以数十万人攻之,大海战兵败于城下。然后,他与邓禹、李文忠从玉灵关进攻建德。袁氏败于淳安,于是他继位建德。若杨再败,三万兵下溪洞。枢密院法官。柯兰西,自取梧州,迁枢密院。诸暨,守将夜遁。一万户人家倒了,造反了

兖州初,苗将蒋英、刘振、李福从桐庐归来。大海喜欢它的勇敢,并听从它的指挥。是的,他们三个密谋造反。早上,他们进了省府,请海在八翼楼看弩。出了海,英国派党跪在马前,骗了英国。当大海没有回应时,它就转而反对顾瑛。出袖铁锤击海,中脑落地。他的儿子被关了起来,王锴,一个老千,被杀了。英国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在吴运行。之后,李文忠攻打杭州,杭州人民挟持英国投降。毛命令刺他的血来祭海。

大海善用兵士,每次他自吟,我是一名战士。我不我不懂书,但我知道三件事:我不懂。不杀人,我不不掠夺女人,我不不要烧毁我的房子。它以色列军队为依恋而奋斗。当你死的时候,所有闻到它的人都会哭泣。你是一个好学者,无论你去哪里,访问浩君小米借汪哲。刘基、宋濂、叶晨和张译的就业意见也是由海推荐的。追越王,游八卦阵,画陈宫庙,赏祠堂。

当初太祖五洲,禁止酿酒。大海是首犯。毛气得不敢练了。当大海过河时,请不要不要为所有的事情惩罚王锴,这样才能平息风波。毛说,我我宁愿让大海背叛我,也不愿让我的法律失效。没想到,手刃。又被关起来杀了,海就没有尽头了。

我不当我抚养我的儿子时,我不知道我是谁。海帅回到毛身边。我们从梧州出发,为了诱兵,在梅花门外击破元兵,活捉了元兵大将张,因此名声大振。下新洲,毛以德济为线,枢密院同意保留。李带陈友谅、到寇,与力战。快来救大海,攻打大海,活捉明道,安慰王憨儿。海被蒋英害了,当地首领李友志也杀了朝廷,判耿再成谋反。张士诚听说浙东乱了,就派弟弟去信寇竹泉。德兹相信国家会去救援,他趁空闲进城。他与地方法官栾峰和法院法官谢再兴分开。半夜,敌出其不意,石鑫大营被砍破,溃不成军。浙江省参政,迁新城。真心实意,李伯生骑帅步进犯。德国坚持它,乞求李文忠的老师。文池救了,德姬出兵攻,破了。详文忠传。

当时,德姬有一些人部的人潜入了新城,而文忠怀疑德姬的行为。什么都要负责的罗燕菁,要放弃德行和经济。所有的士兵都很生气,所以他们去了德姬。德张宗为说,尤成杀了颜静,因为他认为战服有弊。如果你再说话,你会被杀的!于是毛打电话给德姬表扬他,并指责文忠失去了士兵的心。岳:兜帽之量美国的援助没有你的好。浙江右丞,赐马一匹。几天后,左城被改,镇迁到杭州。从徐达将军到定西。德军输了,就砍掉几个部队,送到首都。皇帝看了过去的成绩,就放行了。我以为我是首都的统帅,是陕西的重镇,是马前卒。

岷县的神崇拜

在岷县18个民间神中,排在第7位。总督是三面胡大海,俗称黑池爷。此庙位于西寨镇田家堡村。

胡大海生于元末洪县,通甫字。朱元璋取了滁州后,就去加入,并以此为先锋。渡江后,攻占皖南、浙江等地。江南省被任命参与政治事务。军纪严明,有言:书我一窍不通,三事我不不杀人,不掠夺妇女,不焚烧房屋。镇守金华时,被义军将领杀死。追越公爵。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明,有很多原因。但肯定少不了那些鞍前马后、开疆拓土的战将,其中就包括胡大海。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并没有看到大明王朝的建立就死了,否则肯定是妥妥的开国功臣。

胡大海作为朱元璋的心爱大将之一,他短暂的一生有何战绩?

朱元璋出身贫农,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这才外出讨生活,并一步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开启了自己的另一端人生。而胡大海其实和朱元璋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关于胡大海的出身,有人说他是波斯穆斯林移民之后,不过这个是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后人,自然也就没有家谱传世,所以很难考查。不过胡大海的儿子是因为喝酒被朱元璋处死的,要知道伊斯兰教规严格禁酒,穆斯林是绝对不喝酒的,所以有人根因此认为他绝不可能是穆斯林。

但不管怎么说,他小时候也是很穷,也是到处乞讨,后来,朱元璋起兵后,他就辗转到了滁阳谒见朱元璋,从此开始在朱元璋麾下效力。

虽然胡大海虽然不是汤和这样的发小,但毕竟追随朱元璋也够早的。朱元璋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所以身材魁梧,勇力过人的胡大海没多久就受到了重用。

据《明太祖实录》称“取和州,下太平,克集庆,攻京口,拔毗陵。”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由此擢升为“右翼统军元帅,宿卫账下”。此后胡大海又在朱元璋的指挥下,克定了宣城、徽州、休宁、婺源等地。

胡大海也在数次战争中成长为起义军的一员虎将。虽然他是个文盲,但是他的治军还是挺严厉的,他在军中讲究奖罚分明,所到之处,深得百姓爱戴。

恐怕很多人想不到,后来鼎鼎大名的刘基、宋濂等人都是他推荐给朱元璋的。刘基和宋濂对朱元璋以及起义军的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刘基也就是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关于他的传说更多。

中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不过胡大海的结局并不好,他是被手下的降将所杀,令人唏嘘不已。

胡大海之前在攻下严州之后,认为苗将蒋英,刘镇等人十分骁勇,能力不错,所以便收服了他们。

可是,没想到,他最终就死在了他们手里,1362年2月,一天蒋英等人邀请胡大海去看士兵演练,胡大海一点防备都没有,结果被人家来个突然袭击,直接杀了。另外胡大海的次子也被杀,这也导致胡大海彻底绝后。

虽然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为胡大海报了仇,但是就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没有战死沙场,就这样死于一场阴谋,实在是可惜。

中国历史上姓胡的名人都有谁? 历史上的胡姓名人有

汉朝时胡广,曾经在6代皇帝手下当官;

唐代有诗人胡曾,他的诗通俗明快,

还有和尚诗人胡得生;

北宋有学者、教育家胡瑗,

南宋有经学家胡安国及他的儿子学者胡宏;

宋、元之间有史学家胡三省,以解释《资治通鉴》而闻名于天下。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是学者胡居仁、胡直,

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印刷家胡正言;

清代有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

文学家胡天游;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有:

右派首领胡汉民、

著名学者胡适,

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

高级将领胡宗南,

小说家胡也频等。

历史名人

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

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

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

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於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

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於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於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

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 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广东潮阳县著名人士胡万洲,任国民 海陆大元帅,孙中山总统咨政。

呵呵,也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楼主看看有用没

胡姓历史名人 明朝宰相胡惟慵,清代军事家胡林翼,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史上的胡姓名人 胡衍:战国时期名士。

胡安:西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

胡渊:西晋将军。

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

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

胡威:西晋奉车都尉。

胡奋:西晋大将。

胡烈:西晋凉州刺史。

胡芳:晋武帝贵嫔。

胡国珍:北魏司徒。

胡充华:北魏宣武帝皇后。

胡焱:东晋散骑常侍。

胡广:东汉重臣。

胡曾:唐代诗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

胡则:北宋兵部侍郎。

胡松年:北宋抗金卫国英雄。

胡舜陟:北宋庐州知府。

胡仔:北宋文林郎。

胡瑗:北宋理学家、思想家及教育家。

胡铨: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枢密院编修官。曾撰文斩秦桧。

胡安国:南宋经学家。

胡宏:南宋理学名家,为胡安国之子。人称“五峰先生”

胡三省:元代史学家。

胡惟庸:明代开国功臣、丞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大海:明朝开国功臣。

胡季樱涸侥虾朝开国皇帝

胡直:明朝福建按察使。

胡富:明朝户部尚书。

胡瓒 明朝工部尚书

胡海:明朝开国将军。

胡松:明朝工部尚书。

胡琏:明朝户部侍郎。

胡效才:明朝监察御史。

胡宗宪: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抗倭名将。

胡懈:明朝副都御史。

胡居仁:明朝理学家。

胡正言:明朝书画家。

胡应麟:明朝文学家。

胡震亨:明朝文学家。

胡登洲:明朝 教经师。

胡渭:清朝经学家、地理学家。

胡简敬:清朝吏部侍郎。

胡长龄:清朝礼部尚书。

胡公寿:清朝书画家。

胡璋:清朝画家。

胡定:清朝御史。

胡峄阳:清朝文学家。

胡开文:清朝徽墨行家。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湘军将领。

历史上的胡姓人物 胡公满:根据《元和姓纂》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妫满。妫满是虞舜的第

胡公满

三十三代孙。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后人以谥为姓为胡姓。

胡衍:战国时期名士。

胡毋敬:秦朝太史令,书法家。(胡母虽为复姓,起于胡姓。)

胡母生:西汉临淄人,名生,字子都,西汉时经学家。

胡安:西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

胡渊:西晋将军。

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

胡威:西晋奉车都尉。

胡奋:西晋大将。

胡烈:西晋凉州刺史。

胡芳:晋武帝贵嫔。

胡国珍:北魏司徒。

胡充华:北魏宣武帝皇后。

胡焱:东晋散骑常侍。

胡质

胡广:东汉重臣。古华容(今湖北监利)德高望重的学者。

胡曾:唐代诗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

胡则:北宋兵部侍郎。

胡松年:北宋抗金卫国英雄。

胡舜陟:北宋庐州知府。

胡仔:北宋文林郎。

胡瑗:北宋理学家、思想家及教育家。

胡铨: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枢密院编修官。曾撰文斩秦桧。

胡安国:南宋经学家。

胡宏:南宋理学名家,为胡安国之子。人称“五峰先生”

胡瑗

胡三省:元代史学家。

胡惟庸:明代开国功臣、丞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大海:明朝开国功臣。

胡直:明朝福建按察使。

胡富:明朝户部尚书。

胡瓒 明朝工部尚书

胡海:明朝开国将军。

胡松:明朝工部尚书。

胡琏:明朝户部侍郎。

胡效才:明朝监察御史。

胡宗宪: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抗倭名将。

胡雪岩

胡懈:明朝副都御史。

胡居仁:明朝理学家。

胡正言:明朝书画家。

胡应麟:明朝文学家。

胡震亨:明朝文学家。

胡登洲:明朝 教经师。

胡渭:清朝经学家、地理学家。

胡简敬:清朝吏部侍郎。

胡长龄:清朝礼部尚书。

胡公寿:清朝书画家。

胡璋:清朝画家。

胡定:清朝御史。

胡逸民

胡峄阳:清朝文学家。

胡开文:清朝徽墨行家。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湘军将领。

胡藻斌:民初岭南画家。

胡万洲:国民 海陆大元帅。

胡汉民: 右派首领。

胡逸民:原 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监狱长。

胡适:近代学者。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

胡也频:近代文学家。

胡适

胡宗南: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胡琏: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姓胡的历史名人 胡安国,北宋学者。进士。

胡铨(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邦衡,号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胡宏,南宋理学名家,为胡安国之子。人称“五峰先生”。

胡定(1709―1789),字敬醇,号静园。其父胡子开,是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由江西泰和县迁自广东省南雄城定居,以缝纫为业,家境清贫。少时性聪敏,博闻强记,人称神童。14岁考取秀才,雍正四年中举,雍正八年中进士,雍正十一年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元年(1736)授检讨,充《大清一统志》篡修官。乾隆三年主试广西,并预修《八旗通谱》。乾隆五年他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并协理山东、江南、浙江诸道。 同年七月,他就上疏奏陈湖南巡抚许容诬陷粮道谢济世一案,揭发湖广总督孙嘉淦以及布政使、按察使、长沙知府、衡州通判、善化知县等朋比倾陷谢济世情状。经朝廷派员勘察,雪谢济世枉,夺孙嘉淦、许容等职。此案搅动了“太平盛世”的一潭死水,牵涉官员位高面广,朝廷上下震动。乾隆帝亲自过问此案,特下谕旨“诸督抚当深自儆省,以嘉淦、容为戒。”胡定亦因此而负秉直敢言之声誉,转兵科给事中,巡视北京西城。 在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云集的皇城根下,胡定一如既往,惩恶扬善,不避权贵。曾访得辖区内善良和恶棍的姓名于街道各立一榜,以示诏诫。民有讼者,即时判结。有御史贵戚诬卧佛寺僧为盗,系于狱中。胡定秉公审案,查明真盗,僧冤得雪,御史降官,贵戚除籍。京城为之侧目。

后来,胡定以母老乞归养。服除,复授福建道御史。到任即参奏台防同知不法行为,风烈如故。旋以劾内务部郎中剥削伤民事,军机大臣责胡所奏不实,夺职下狱,久之案定,罢归。 胡定为官一生,从切身的经历中深知直道难行,有幸保命归来,欣然而语日:“书生之魂来归旧壤,射声之鬼无恨他乡,是我今日之谓夫!”胡定归来时,两袖清风,残牖破壁,生活淡泊,以教书谋生。他曾掌教于瑞州凤仪书院,又先后主教韶阳、道南书院。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南巡,胡定往杭州接驾,得以复职。有人劝其再图仕进,胡定淡然不应。筑室双柏庐,安度晚年,卒年七十九岁。著有《双柏庐文集》《御纂通鉴纲目测议》,编纂《南雄府志》十九卷。 翻开《清史稿》,人物列传有298卷,入传三千多人,其中第306卷胡定,是广东省南雄市在清代唯一入国史的重要历史人物。《直隶南雄州志宦迹》有胡定传。国史、方志都称胡定是一位秉直敢言,不避权贵,名闻朝野的清官。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随蒙古军来华。胡大海原是一个炸卖油条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过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县时胡大海前来拜见,朱元璋一见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憨厚,说话十分投机,非常爱慕,于是留于军中,命为前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参正政事。镇守金华(今属浙江)。虽目不识书,而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军纪严明,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胡大海待人诚恳,对降将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将蒋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后,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填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 清朝红顶商人,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

历史上胡氏的名人有哪些 还有现在的HU ZHUXI

关于胡姓的历史名人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

胡,五代・后唐,山后契丹乌索固部落人。随李克用(856-908)入中原,定居范阳(治今河北涿县),生卒年不详。擅写北方游牧民族牧马、驰猎等生活,穹庐什器、射猎部属,纤悉形容备尽。所作用笔清劲,构图巧密,人物气质犷悍,形象各异。尤工画马,骨骼体状生动有神。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安国(1074-1138),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

胡三省(1230-1302),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

胡大海(?―1362)明代大将。字通甫,泗州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朱元璋初起兵,从之于滁县,为前锋。渡江后,授右翼统军元帅。从取婺州、诸暨、处州等地。积功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守金华。为将严纪律,不妄杀人,不掠妇女,为部下苗军元帅蒋英杀。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

胡广,字伯始(91-172)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末年大臣。历事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他清廉正直,明辨是非,不畏权势,一心匡扶东汉的时局,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在外戚梁冀专权时,反对梁冀专权乱纲的行为。官至太傅、录尚书事,封安乐乡侯。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

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F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

胡天游(1696~1758)清代骈文家、诗人。一名Y,一度改姓方,字云持,又字稚威,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山阴(今浙江绍兴)张家救恕S赫己酉(1729)副贡,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补试因病作罢;己巳(1749)举经学,又因病再罢。后客死山西。胡天游善作骈体文。代表作有《大夫文种庙铭》、《逊国名臣赞序》、《柯西石宕记》等。诗学韩愈、孟郊,奇情逸藻,才学相济。五古《烈女李三行》,长达625韵,堪称名篇。

胡光墉,字雪岩,清代著名徽商。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在短时间内事业崛起。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协助左宗棠西征功业,戴红顶、穿黄马褂,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晃(约1816到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早年与洪秀全,冯云山同谋起义。1851年(咸丰元年)12月在永安(今蒙山)任春官正丞相。

中国历史上姓胡的名人都有谁 汉朝时胡广,曾经在6代皇帝手下当官;

唐代有诗人胡曾,他的诗通俗明快,

还有和尚诗人胡得生;

北宋有学者、教育家胡瑗,

南宋有经学家胡安国及他的儿子学者胡宏;

宋、元之间有史学家胡三省,以解释《资治通鉴》而闻名于天下。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是学者胡居仁、胡直,

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印刷家胡正言;

清代有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

文学家胡天游;

历史上姓胡的名人?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思想家及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获英美各大学致赠名誉博士学位三十五种。任北京大学教授时,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文学改革。曾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及校长、驻美大使、国大代表、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章实斋年谱、先秦名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丁文江的传记等数十种,另辑成胡适文存。

王袆先祖王彦超,五代吴越王钱镠时,任越州节度使,因避乱而从会稽(今绍兴)迁到义乌,居住于凤林乡。以后子孙渐多,所居村落就叫王村,其地在今义乌南部毛店镇朱店村。及王袆祖父时,已在义乌县城内居住。

王袆祖父王炎泽,字威仲。致力经籍,业从朱子理学。历任东阳、常山教谕,石峡书院山长。以善教著称,学者尊为“南校先生”。王袆父亲王良玉,字怀璞,秉性高介,研访经史。亦为婺州路儒学训导,后至常山教谕。王良玉生有三个儿子:王裕、王袆、王补,王袆居仲。宋濂在《送王子充字序》中说,“袆”,就是古时候的“蔽膝”,即围裙。最早用兽皮,后来改用布帛制作,取名为袆是为了存古之道。

黄溍觉得不能将王袆与一般弟子同等相看,以后跟王袆相交都不以师自居,而以同道相待。书信来往,则以先生相称。以后,人们都知道王袆受师命所嘱,代为撰文,凡有求于黄溍的,就都直接找王袆,一得王袆所撰,莫不欣喜,视如珍稀。王袆文名益发远扬,与同门弟子宋濂齐名。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王袆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俗衰微,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他写了一篇文章,纵论天下事势,对朝廷的选将、择相、建官、治民、取土、用兵等诸方面如何变革,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洋洋洒洒,长达七八千言。王袆北上京城大都(今北京),上呈朝廷。

王袆所呈之文,对弊政陋习,一一抨击;于救治之法,一一列示;既锋芒毕露,又言辞恳切。但当朝嫌其切直,忌其才华,置之不理。王袆的呈文,如泥牛入海,音讯杳然。由于看中王袆的才学,这以后,同在国史馆的危素等20余人一起推荐王袆,让他到国史馆来,但无结果。张起岩等许多朝臣又向上举荐,同样没有结果。此时,王袆的老师黄溍身居翰林,且极负盛名。但黄溍不愿自己的弟子由自己举荐。既然不被朝廷所用,王袆就在京都广交名士。公卿大夫中通晓文学的人,见王袆年少才瞻,都深为佩服。婺源人程文,平生清高不俗,精通文艺百家之书,时任礼部员外郎,年逾六旬,深学众望。他读了王袆所作之文后,不禁拍案叫绝。认为王袆出于黄溍之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当今之世,不可多得。当时以诗文擅名的宣城人贡师泰,时任吏部侍郎,已经年过半百,一见王袆就欢然相得,与其过往甚密,成为忘年交。两人一起切磋学问,有时选取古今文人的名篇,长为朗诵,有时则拿出各自的新作,品评得失。晚上燃以蜡烛,相互讨论,夜深拥被并坐,谈论古今,通宵达旦。

后来,黄溍受命编修《后妃功臣列传》,为总裁官。王袆就在史馆中,侍奉老师,白天共讨论,同执笔,晚上则联榻拥衾,相与探究史学精蕴。《列传》编就,需奉表以呈,黄溍依然嘱王袆代国史院撰写《进后妃功臣列传表》。

《后妃功臣列传》成书,虽无王袆列名,但其以布衣身份,佐助老师,同为执笔,功实非小。

王袆在京都两年,广交文人学士,游历名胜古迹,见闻益博,才思更雄,名播大都。时天下用兵,南北离乱,王袆感到“所学非世所宜用”,决定南归义乌老家,著书立说,学问传世。得知王袆行将南归,程文特赋诗以赠:

吾闻初平子,昔隐金华山。

服食草与木,岁久成神仙。

挥手叱白石,群羊来珊珊。

至今山下人,尚想生羽翰。

我非薄神仙,其风邈难攀。

自有径十珠,色如紫金丹。

月日让光彩,烟霞驻容颜。

佩之可不老,千载游人寰。

寄语王子充,因之奉清欢。

至正十年(1350)二月十六日,王袆与绍兴人韩与玉离开大都。“朋友幸知己,祖道分缱绻”。京城文人名士依依不舍,纷纷前来饯行。王、韩二人经过两年的京都游历,“驾言驱我车,南还涉江汉”,携手同归浙东家园。 王袆回到义乌以后,居家读书。至正十五年(1355),元末兵事已起,为避战乱,迁居到县南十里的青岩傅。

青岩傅是王袆祖母、岳母的家乡,位于青岩之西,傅氏世居于此,故名。青岩的山脉从东阳两砚峰婉蜒而来。到青岩以后,山脉分为南北二支,南支重峦叠蟑,北支崇岭峻峭,两支都分别向西延伸。在两条支脉所分之处,有一峰从中而出,叫作齐山。此处地势,南北两山,相环而护,左边高昂如虎,右边低伏似虎,而齐山则居中而坐。齐山之南,则为平地,宽约一里。平地中有双涧相绕,涧源出于南北两支山脉所分之处,夹齐山而出,到此则合二为一。涧水西流,约二三里,注入新塘,而塘又处于南北两山所会之处。塘外,又有一小山,如阻水流之冲。王袆雅爱此处双涧清流,两山拱卫,草树繁茂,空气清新。于是在青岩山下傅氏居旁,造房三间。右偏盖一小屋,辟为藏书、读书、著书之所。王袆曾撰《青岩山居记》一文,并赋《青岩山》诗一首,诗云:

幽僻青岩中,结屋开荒畦。

群山列左右,双涧鸣东西。

萧然守岑寂,环堵蓬蒿齐。

林泉幸清胜,吾将暂冥栖。

王袆祖先,从十二世族祖王固开始,就以道学(理学)传家。到祖父王炎泽时又得朱熹的道学之传。朱熹在宋室南渡以后,与金华吕祖谦并起,均为大家。朱熹传至闽县黄榦和义乌徐侨,黄榦又传东阳许谦。徐侨则传本县叶由庚,叶由庚传至王袆的祖父王炎泽,王炎泽传至黄溍,黄溍又传至宋濂、王袆。从徐侨、何基以后,朱子道学所传都是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堪称朱学之世。朱熹是一代宗师,承传其学,理所宜然。但吕祖谦为婺州本地人,传其学者却绝而无继,而当年朱、吕两人为伯仲间。作为乡邦后人,王袆深觉于心不安,愧对往哲先贤,于是居于青岩时,奋然继其遗诸。

吕祖谦撰有《大事记》,起始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终止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吕祖谦原计划止于五代,但因发病而辍笔。王袆继承吕祖谦的遗愿,从汉征和四年(公元前89)开始续编,到宋德佑二年(1276)止,修成《大事记续编》100卷。

王袆居于青岩,于经史百家,无所不究,作了大量笔记。尔后又删其琐碎,存其大要,成《丛录》一书。该书论述《易》、《书》、《诗》、《礼》、《春秋》、《乐》的受授承继及诸子百家的渊源流注,内容详备而言简意赅,为学者所称道。

至正十八年(1358),战事日益逼近婺州。王袆因所居青岩山,虽为乡下,但离县城不远。于是暂迁到祖居凤林乡,借居于族人家中。王袆在凤林,读书著述,依然不辍。撰成《卮言》一书,该书为语录式,每段少则三四十字,多则一二百字,寥寥数语,而对治国安邦、处身涉世无不钩玄提要,统括无遗。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堪为至理名言。如其中一段写道:“千古在前,千古在后,吾身处其间,百年顷刻耳。奈何前承千古,后垂千古乎?亦日:自致于不朽焉耳矣。不朽之道奈何?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百年人生,顷刻而过。欲要前承千古而继往,后垂千古而不朽,则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王袆身体立行,在其52年的人生中,立言、立功、立德,时时处处刻刻。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9)十二月十八日,朱元璋率军来到婺州(今金华)城下。

朱元璋莅婺以前,就已耳闻王袆之名。抵婺后不久就遣使到义乌征聘。王袆随使者到婺城拜见朱元璋,朱元璋一见大喜,打算以金华县令委之。当时群臣得知朱元璋意图后,都认为区区百里的县令之职,由王袆去担当,未免大材小用。以他的才器,应当留在行省,方能充分施展他的才华,有益于国事大业。朱元璋觉得有道理,就授王袆为中书分省掾吏,并说:“现在安排在省幕之中,用以储备人才,文书簿册,不用分劳。待还京后,当另有重任。”于是置为左右,谋论要事,商略机务。王袆出身书香门弟,北游燕都时,就已文名斐然。隐居青岩,读书著述,益发饱满。因而使朱元璋极为遂意,称呼王袆不用其名,而以子充称之。并请王作四言诗以授太子。

待到朱元璋离开婺州,将回应天府(今南京)时,欲让王袆同行随从。而王袆因父母双亲年届花甲,需要奉养而请留不往。当时胡大海以江南分中书省参知政事镇金华,素仰王袆的才气。又因他是本地人,了解风俗习惯,熟谙地方掌故。于是向朱元璋要求将王袆留在身边,得到朱元璋的谕允。在胡大海的幕僚中,王袆与王剀二人,卓然鹤立,杰出群伦,与胡大海气义甚为投合。胡大海亦倚重二王,凡重大决策都要听计于他俩。

至正二十一年(1361)冬,朱元璋率军征讨江西,胡大海委派王袆到朱元璋处,禀报事宜。江西平定以后,王袆写了一篇《平江西颂》。朱元璋阅后大喜,对王袆说:“吾固知浙东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清;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待王祥归婺,胡大海与王恺均已在苗军叛乱中遇害。胡大海被害后,由李文忠接替驻镇浙东。李文忠亦素闻王袆的才学,专辟馆舍,延聘王袆,并待以贵客礼。凡有疑难之事,都必事先听取王袆的意见。

至正二十二年(1362)十二月,朱元璋召王袆入应天府,次年二月授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至正二十四年(1364)五月初五,王袆父亲王良玉在义乌家中去世。按照当时礼制,儿子应该居家守孝一年。但朱元璋刚称吴王,不愿王袆远归义乌,强留应天府守制。王袆虽不胜哀痛,但难违朱元璋之命,强忍悲伤,仿屈原《离骚》而作《九诵》以自谴。

至正二十五年(1365)五月,王袆服孝期满,授侍礼郎兼引进使。当时为朱元璋创国之初,其中礼乐建制,多由王袆所为。这一年底,授起居注职。起居注的职务是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 至正二十六年(1366)七月,江西平定,王袆被升为南康府同知。南康府位于南昌府与九江府之间,府治星子县,辖星子、都昌、安义三县及建昌州。宋朝时为南康军,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朱熹都曾先后在此地任过知军。境内有庐山、鄱阳湖,并有名满海内的朱熹讲学处白鹿洞书院。堪称山水佳处,人文胜地。但因元朝末年的弊政所致,再加多年的兵事所扰,已是满目疮痍。“荆榛猛兽处,瓦砾悲虫吟。道院存古号,公庭蔽荒阴”。王袆以仁恕之心治民,以廉平之举理事,百姓顺服,诉讼降少。于是修公署,兴学校,重建“六老”堂,重造“二贤”祠,使累积数十年的凋弊得以复苏。朱元璋特授王袆黄金带以示表彰。

六老堂,位于府署西院。朱熹任知军时,名为武观堂。嘉定年间的知州赵师夏取庐山五老峰的五老,再加他自己一老,改名为六老堂,欲使自己与五老峰齐名而永存。王袆最为讨厌自我标榜者,因此在六老堂重建竣工,撰文为记时,将赵

功臣胡大海

胡大海(?—1362年),通甫,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